[url][/url]大飞机专家胡溪涛:大礼赠故乡
www.ah.xinhuanet.com 2009-05-21 来源:安徽商报
“我现在是从‘天上’到了‘地下’喽! ”胡溪涛,皖籍航空专家。因为他与中国大飞机的命运连在一起,很多人记住了这位老人。 85岁的胡老现在把“天上”的事业做到了“地下”。昨天,记者在合肥采访了胡溪涛,老人这次特意带着两大使命回到老家:为奇瑞汽车使用新能源牵线搭桥;为减少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带来能代替化肥的新型土壤调理剂。
强国之心
上书中央力主研制大飞机
胡溪涛1925年出生于无为县,14岁便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6年,中央调干部到东北学习机械化,胡溪涛开始了与航空领域的不解之缘。 1981年,胡溪涛担任当时的航空工业研究院副院长,主管飞机试飞研究工作,1982年被调至航空工业部任飞机局局长。 1984年3月,胡溪涛第一次上书中央,阐述了中国应研制大飞机的种种理由,坦言大飞机研制过程中管理体制上的种种障碍。此后20年里,胡溪涛等多位航空界专家多次上书中央,恳请重启自主研制大飞机。
虽然年事已高,可胡老精神依然矍铄,谈及专业更是热情高涨。“如今,大飞机的梦想已成真,我也对‘天上’的事业放下心,不过,我还是会关注大飞机,他们有不明白的时候还是会打电话请教我。”胡溪涛说,现在他的生活重心还是围着国家转,国家需要什么他就涉足什么方面的知识,新能源、环保、粮食问题也成为老人现在研究的重点。
节能之心
牵线搭桥力促奇瑞“换能源”
“这次回安徽,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了却多年的心愿:看一看奇瑞。”5月15日,胡溪涛参观了奇瑞生产线,本来准备看看就走,可还是忍不住找到奇瑞副总经理袁涛,谈了近一小时。 “我向奇瑞介绍了一种新能源,是我最近接触的新技术,可以代替汽油,我坐过以这种能源为燃料的汽车,动力足,排放量很小,接近零排放,可大大减少环境污染。 ”
胡溪涛的话引起了袁涛的兴趣,当晚胡溪涛就促成了奇瑞和新能源研发基地的第一次对话。 “我回北京后,还要再为他们沟通,奇瑞说会尽快派人考察这种新能源。 ”
参观完奇瑞后,胡溪涛又联系了在上海的大飞机制造公司。 “奇瑞在艰苦的条件下,靠着自主创新,用新技术来发展新汽车,中国的大飞机制造业也要有这样的劲头!我告诉他们来奇瑞看一看,学习奇瑞的吃苦精神。 ”
环保之心
治理巢湖力荐土壤调理剂
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也促使胡溪涛在回到老家巢湖后特意找到一位副市长,向他推荐一种新型土壤调理剂。“这种土壤调理剂是北京的新技术,由粉碎和发酵的秸秆、玉米芯等按比例混合而成,具有营养植物、改良土壤、保水抗旱三大功能,在亳州抗旱保苗时已运用了。这种调理剂栽培出来的农作物很好吃,大米像香米。”胡溪涛说,他自己到北京的研发基地考察过,也亲眼见过这种调理剂将沙子变成可以栽种植物的糊状物。胡溪涛说,他已上书温家宝总理介绍了这种新技术,希望巢湖流域可以试点使用这种调理剂,巢湖目前最严重的面源污染问题将可得到极大缓解。
胡溪涛目前还在参与一种新型能源的研发,是水裂变而产生的某种气体,燃烧价值远远高于天然气。“这个研究还在做,成功了能解决能源问题。 ” (简雅洁)
[ 此贴被胡志忠在2009-12-07 09:0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