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林胡氏是安定胡氏大家族中具有巨大影响的一个分支,它始于东晋时期的胡藩。胡藩为人重义气,性刚直,通武善射,足智多谋,因为帮助南朝刘宋政权立下了赫赫战功,而封土“豫章之西”,自江苏邳州迁来南昌,因“爱新吴华林山水之美始家焉”。当时只是在华林山中构筑草舍,作为休闲时的居所,长住地仍是南昌。胡藩生有六十二个儿子,十四、十六、十七这三个儿子不遵法度被以谋逆之名治罪,以致整个家族在其后的四百多年里默默无闻。到了唐代末年,胡藩的第二十五代孙胡城,时任侍御史,在唐朝灭亡之际,举家归隐华林祖居地,繁衍生息以避祸患。就是从他开始,华林胡氏再次走向辉煌,被后世尊称为华林胡氏一世祖,华林世家的堂号也从此赫赫有名。
胡城官居侍御史,封徐国公;耿氏太婆封徐国夫人。他们生了五个儿子。五个儿子因科举入仕,分居五处,成为华林胡氏五宗。长子胡王当 以宗子独居奉新华林,其后裔孟鉴公由奉新稻田迁居高安蔡溪,子岖公迁安徽绩溪;次子胡瑜迁陈留后徙福建崇安;三子胡琼迁江苏常州,后发展成晋陵胡氏;四子胡王告 迁九江,一支迁婺源,分支安徽;幼子胡球迁武宁。从华林胡氏的迁徙来看,江西及周边省市的胡姓,绝大部分都是华林胡氏。
华林胡氏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影响,是因为这个家族有一个“忠孝和睦、文明重学、清廉仁义、乐善好施”的良好家风。最主要的有两大因素:一是义门风范。从耿氏婆婆到北宋时期,他们家族曾经创造过五世同居、八百多人不分家的历史,又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捐资修桥建学,像创南津桥、造冯川桥、建华林书院、修孔子庙等,因此两度被宋朝廷旌表为“义门”。另一个因素是诗书继世。胡城退隐华林后,大兴诗书门风,潜心教育儿孙,其中著名的是华林胡氏五世孙胡仲尧兄弟,将家塾扩建为名闻天下的华林书院。华林书院与当时的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齐名,为朝廷培养了大批人才,宋真宗曾诗赞“一门三刺史,四代五尚书。他族未闻有,朕今止见胡”。
良好的家风孕育了厚重的华林文化,并在其后世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历朝历代人才辈出。像胡城的五个儿子都科举入仕为官四方,六世孙胡用时、用礼、用庄三兄弟同科殿试荣登三甲,一时传为佳话。仅华林胡氏一门,共考取状元3名、榜眼2名、探花6名,进士及官至刺史、尚书、三公、三少和大学士者难计其详。载入《宋史》的著名人物有教育家胡仲尧、胡瑗、胡安国、胡宏、胡寅等,政治家胡宿、胡宗愈、胡直儒、胡诠、胡松年、胡交修等。当代伟人胡耀邦,系“八仲”中胡仲雅一支,为华林胡氏第三十九代孙。
华林山景区概况
华林山景区位于奉新县城西南20公里处儒道合一的华林山上。距省会南昌50公里,交通极为便利,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景区内人文和自然景观丰富,有华林胡氏引以为傲的华林书院、宋代教育家胡仲尧亲手种植的千年古杉,有晋代道人李八百曾经修道的八百洞、元明时期规模宏大的道观浮云宫,有华林农民起义的据点之首仙女寨,有散落在群山中的石刻;山上绿意欲滴,山脚碧水相偎,山下田园风光如画;这里还是华林胡氏的发祥地。
整个景区规划面积17.5平方公里,自然风光迷人,生态环境一流,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将紧紧围绕“华林文化、道教文化、休闲娱乐”的内容,把它打造成人文自然相融合的休闲度假区。
华林山主景区重要遗址遗迹:
(一)华林书院
华林书院,江南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是宋代国子监主簿、教育家胡仲尧于宋雍熙初年(公元984年),在华林山东麓的元秀峰下创办的一所家族书院。华林书院起于唐,盛于宋,鼎盛时期有100余年,后因理学派书院占据主流而衰落。
(二)胡仲尧墓
胡仲尧,华林胡氏第五世孙,华林书院创办人。南唐开运丙午年(公元946年)生,北宋景德丁未年(公元1007年)殁。字光辅,奉新县同安乡人。他受学于徐延林,却精于《春秋》。南唐时,李煜曾让他做寺丞官。入宋后,他做过洪州助教,后迁国子监主簿,上任不久,就辞官归家,寿终正寝,享年61岁,葬浮云山八百洞右侧,墓碑曰:“宋国子监主簿胡仲尧之墓”。墓志铭是宋初著名词人、宰相晏殊写的。
(三)八百洞天
位于浮云宫西北斜壁的半山腰,距浮云宫约一华里。洞口朝南,洞口横石为额,通高1.08米,宽3米,石色如铁。石上刻有“八百洞天”四个字,旁有小字云“蜀士李八百自夏后戊戌隐此至大宋癸亥嘉泰三年三千三百八十六年住山闵敬中题”。洞之盖上自然生着一株大枫树,围约二米,高十余米。相传晋时蜀道人李八百曾居此洞修道。
据康熙版《奉新县志》载:洞口甚隘,入首滑下十余步,乃得一洞,宽丈余。复有一门如前;缒下而入,宽亦如前;至三层四层其门更隘。望下有水光荡漾,游者至此,不敢覆下矣。
(四)江南杉王
原是两棵高达36.67米,围长4.26米的杉树,两树相距很近,矗立于华林书院的西侧,相传为华林书院创始胡仲尧手植,距今千余年。其中一棵于1989年4月被雷电烧毁,现存的这棵常年碧绿,树身也无毁坏之迹,堪称“江南杉王”,为县重点保护树木。
(五)浮云宫
浮云宫位于华林书院的后山上,始建于唐代,初称“浮云观”。自中唐以来,它一直是奉新的道教胜地。元顺帝至正年间,浮云观升格为浮云宫。元亡时,浮云宫被夷为平地。明洪武元年,道士陈云隐于废墟址,再建“正一丛林”。明弘治七年,又重整山门,建起一座石牌坊,第四十代天师张元庆为牌坊写了“万年宫”。明正德年间,华林农民起义爆发,道宫再度毁于战火。入清后,天师道教遭到冷落,浮云宫从此失去了昔日的风采。清同治五年,同安乡(今赤岸镇)胡氏裔孙重修了一次,文革时被毁。
万年宫牌坊正楼高6.43米,边楼高5.5米,全宽10米,4根花岗石柱一字型排列,构成4柱3间5楼。正楼匾为长方形青石板,刻有“万年宫”三字,右边款“四十七代天师张真一书,本宫进道堂道士游大昌”,左边款“师刘恒王静中王大横弟江甘和抽已财创立”。其背面刻“万年宫”三字,右边款“大明弘治七年”,左边款“甲寅岁冬月竖”。匾正背两面的上方均刻有“敕”字。青石板右边刻“北位清高,冯水一方之胜”,左边刻“圣恩重立,浮丘亘古之光”。上方横梁上刻“大明弘治七年,甲寅岁冬月”。牌楼两侧有一楹联,曰“八百洞通三岳境,九重恩赐万年宫”。牌上文字均为楷体阴刻。牌坊门两边各有一石狮,其中有一头为母带仔。
(六)大获岭摩崖石刻
位于大获岭之巅,石刻为一长方形花岗巨石。石壁通高1.52米,宽6.2米,石质坚硬。石壁西方有一平面,平整如镜,其上直书阴刻草体行书,文字列十二行,计58字,曰:“大元后至亢唐辰五月住持铁舟邓元凯提点雪田邓禹孙联名钦受圣旨仙山九月登坛行香令工刊石以记岁月云提点杨昭灵立天顺元年二月”。此石距今600多年,仍清晰可辨。
(七)九龙剑池
又名墨池,位于浮云宫前偏右约40米,池形正方。传说曾有道人看见有九条龙从池中腾空而起,故又名九龙池。实际上是半山腰有九座小山朝向此池。池中传说有夜明珠,一俟夜至、熠熠有光,道人怕被人盗去,乃置土池中,自此夜明珠不复见,成今一谜。
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到高安探望他的弟弟苏辙,途经奉新,其间与县令李志中游览了刘真君祠、宝云寺和此君亭诸胜迹。又应胡氏之邀,登上华林山,“曾过华林书院来”(苏轼诗句),受到院主人热情款待。相传讲学之余,他看到书院诸生用完笔砚后都到九龙剑池洗砚,竟将池水染黑了,于是诗情顿发,不禁吟出“藏书阁俯潆纡水,洗砚池边滑氵达 苔”的诗句。此后,九龙剑池更是名噪一时。
(八)会仙桥
位于夜合山之间,是浮云山出入必经之门户。桥长约3.5米,由两块长方形花岗石合成。传说古时此桥为两棵楮树自然天成的,一棵自南往北平行伸出,一棵自北往南平行过来,两树紧密合拢,成为一座天然木桥。夜半有仙人在此桥上对弈,故称会仙桥。为防夜合山一到夜晚合拢后谷中水涨,后来有人把两树锯断,改成石桥,夜合山也就不能再合拢了。
(九)召神台
位于万年宫牌坊后20米左右处,是一座花岗石砌成的石台。石台上建有一座小石庙,石台和石庙共高约3米,朝南正向。小石庙的内壁刻有天将和石像。传说召神台本是一个小土坡,因有天将夜半在此点阅过天兵,故后人用花岗石把土坡围砌起来,建庙以作纪念。
(九)仙女庙
位于浮云宫前左侧约50米处,是一座全由石头砌成的石庙。其石平而光滑。庙高约8米,周围约15米,正方形,庙门朝西。传说古时有仙女居于此,故建庙作纪念。
(十)夜合山
位于浮云宫前端,两山对峙,相隔约20余米。山势并不很高,正像浮云山的两扇大门,会仙桥介于其间。传说半夜子时,两山自然合拢。后因会仙桥改成了石桥,两山便被石桥闩住,合不拢了。
(十一)呀口石
座落在华林浮云山东面,华林胡氏祖居之外青龙山山巅北侧,是华林胡氏祖居地重要标志之一。
奇石百吨,雄视书院,与之相距300多米。据县志记载有浮云宫道士夏主信,运用掌心雷治石精的神话故事:浮云山之东,有块巨石,一石分三尖。相传南朝梁武帝时,有罗、武二仙修炼于此,此石乃镇宅之物。后幻化成精,为害人间。夏主信运用掌心雷劈开,妖祟遂止。
(十二)仙姑坛
玄秀峰位于华林书院之西,相传王母第九子玄秀真人筑坛于此,以祭灵仙,稍下一阜为仙姑坛。李八百之妹李明香开初就在玄秀峰修道,每当月明之夜,可耳闻目睹李仙姑的环声佩影。后人遂将此命名为“仙坛月佩”,为奉新古代十景之一。据说她后来在元秀峰南六十里的五龙岗设坛醮祭成道,飞升而去。
(十三)浮云丹井
位于华林书院前,乃散布于九龙剑池四周的九口古井。华林书院所在地为九龙聚会之地,相传九龙剑池因住庵长老为防池中的夜明珠被盗而填埋后,为解决九龙饮水而掘的。
主景区外景点:耿氏林园
耿氏林园座落在奉新县赤岸南枥九皋山,距离县城4.5公里,原为耿氏墓,是华林胡氏故里的重要文物,是全国各地华林胡氏后裔宗亲寻根祭祖之地!
林园总体规划面积约600亩,由佛教文化区、华林文化区和商务休闲区三部分构成。目前占地120亩,主要由耿氏墓、祭祖殿、牌坊、碑林、祭祖广场及华林寺首期工程构成,已投资约1300万元。在建项目有百姓苑、华林文化展览中心,规划建设项目有九皋山度假村、会展中心等。
耿氏林园是华林书院景区一个相对独立的综合性景点,全面完工后,将兼有敬祖亲宗、休闲旅游、商务活动等功能。我们将充分发挥毗邻县城的区位优势,把它打造成奉新旅游业一张亮丽的名片,并成为海内外华林胡氏敬祖亲宗、商谈族事的活动中心。
1、林园牌坊:牌坊高九点八米、宽十三点六米,灰白色花岗岩古式结构,青狮守口,庄严巍峨;牌坊正中“耿氏林园”匾额由原任中共中央主席的华林胡氏后裔胡耀邦之夫人李昭宗亲题写。
2、耿氏墓及祭祖殿:重修一新的耿氏墓气势恢宏,墓前宽敞明亮,石人石马分立两旁,引龙碑矗于半月潭畔,格外庄严肃穆。林园西侧祭祖殿飞檐翘翅、溢彩流丹,既具仿古殿式建筑特色,又有现代文明辉煌之风貌;殿内城公耿妣塑像仪容慈祥,栩栩如生;殿外功德碑和敬祖碑林,碑碑夺目,字字生辉。在2005-2010年间耿氏林园成功举办了四次大型的祭祖和旅游文化节活动。
3、华林文化展览中心:即华林胡氏大宗祠。最早是华林胡氏一世祖城公在华林祖居地旁兴建,后仲尧公长子胡用之为方便华林胡氏族人祭祖,在县治冯川创建胡氏大宗祠,即惠安寺藏殿。奉新县作为华林胡氏祖居地,广大华林胡氏宗亲热烈倡议在耿氏林园内重修华林胡氏大宗祠,作为华林文化活动平台。该项目占地2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700平方米,由主殿、侧殿、回廊、门房等建筑组成。
4、百姓苑:以体现耀邦总书记心存百姓的思想、展示耀邦总书记的书法艺术、为游客提供百家姓知识为主题的百姓苑,建设面积40余亩,园林景观、雕塑小品为其主要表现形式。
5、华林寺:原为华林胡氏的家庙九皋庙(隆教寺)。规划面积180亩,首期工程占地近50亩,目前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建成了天王殿、观音殿、地藏殿、林岚楼及部分附属设施。
6、九皋山度假村:即原守坟里所在区域,面积约200亩,规划建设小型别墅区、休闲区和会展中心。别墅区形似小岛,三面可环水,区内有难得一见的大面积原始灌木林,幽静的水面适合垂钓休闲。会展中心规划建在度假村南面200米处。度假村将传承绿色、健康、休闲、高雅的理念,提供休闲、娱乐、工作与商务等服务,使之成奉新城内一难得闹中有静之地。
[ 此贴被南山在2015-04-02 19:38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