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0484阅读
  • 28回复

简书作者:古城茂东专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9-03-16
孝子胡刚与新昌胡氏
古城茂东  简书作者


   新昌胡氏之有二支,一为五代吴越时迁居而来,始祖胡璟,胡璟字汝明,讳子章,行九,是胡进思的长子。生于唐中和四年甲辰(884)年,年轻时随父征战,屡建奇功,任明州兵马指挥使,娶吴越王钱镠弟钱镖之女,为钱王郡马,几年后,续娶邢氏。后克福州建功,升行军司马兼尚书事,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升为吴越国工部尚书。乾佑二年(949年)致仕,游新昌七星峰之麓,遂居之。见沿溪植梅,自号梅溪居士,踏雪咏梅,以终天年。即梅溪胡氏之始祖。后子孙与卜氏结秦晋之好,改村名为胡卜村。卒于北宋乾德三年乙丑(965)年,葬于胡卜后山七星峰下武曲之原。为吴越行军司马,寓居新昌胡卜村,因植梅十里,故有"梅溪"之称。璟死后就埋在胡卜村七星峰下。自此子孫在此繁衍生息成为新昌人。

宿迁胡继武截图自《新昌县志》


  《明史》卷296载:洪武初其父谪役泗上,因逃亡未能得手,罪当斩,问斩之日,正好胡刚去看望其父,正要过河,闻得消息,泅河而往,号泣为父代罪,监刑人附马都尉梅大人为其笃孝而受感动。遂上报朝廷下诏宽宥其父并同计82人,由此胡刚孝闻天下,这个孝义故事发生在淮泗一带,故在淮泗一带广为流传。

宿迁胡继武截图自《新昌县志》

新昌志载:“淮人德之,至今相与传颂"。"孝子胡刚以身救父“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淮泗一带,并由我们这里人民传颂出去的,会不会与我们这一带有胡氏有关联呢?无独有偶,我们查阅地方志,我们淮安府史上同时期也有位胡刚,万历淮安府志载:胡刚沭阳人以子琏贵赠户部左侍郎。此刚公为胡琏公之父,

淮安府志    茂东图

进一步查阅沭阳县志,胡刚之父为胡良友。

《沭阳县志》

另根据孙如道先生《胡琏的年谱及历史贡献与家庭概况》一文提道:《明代登科汇编  弘治十八年    胡琏》中载有胡琏科举考试时填写的家庭状况和出生简历如下,曾祖父胡辅,祖父胡友良(非胡良友),父胡纲(并非刚),母赵氏,兄胡瑄胡珣,其本人琏为三子矣。另琏有四子,即效才,效忠,效谟,效诠。
《明科举录》

而新昌胡刚为始祖胡璟第20世孙,字秉常,又学惟辅,胡刚之子取名永言,字孝思,取自《诗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以祀父德。胡刚去世后,新昌建乡贤祠祀之。成化《新昌县志》绘孝子图并诗文颂之。清道光年间,后裔在村中建了座孝子祠,以敬之,每年举行拜祭活动至今有之。由此看来只是故事发生在我们淮泗一带罢了。

    新昌另一支胡氏是明洪武间由台州迁居新昌南乡白王殿前村,始祖胡原遂,本支名人为胡用实(1541一1617),字其佐,号宾岩,以贤德为世人称道。读书时以圣贤为榜闻于乡里,拾夜金而能在原地等至天明,学者称其为松庵先生。

            继武  茂东  松山      综合整理

                              2019    3    16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9-04-10
退伍不退色,墩瑯胡家人一一胡修彬永葆军人本色,热心家族事业,关爱社会公益多次受表彰!

  
古城茂东 简书作者
2019-04-10 21:35打开App




2018年4月24日,南京华府房地产有限公司的胡修彬先生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成功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集,他是南京市第59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爱心市民。

  1978年出生的胡修彬从小就怀揣着军旅梦,15岁那年,当别人还在校园读书时,他已经报名参军入伍了,终于圆了从小想当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的梦想。部队三年的洗礼,把胡修彬打造成为一名吃苦耐劳、奋勇争先的好战士,当兵期间多次荣获优秀士兵的光荣称号。

  退伍后,胡修彬来到当时全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工作,并常年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2008年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他毅然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作为一名江苏人,离家多年,思念家乡及亲人,2011年,胡修彬选择返回江苏工作,并在南京工作落户,娶妻生子。无论他在哪里工作和生活,他都是一名热心公益的达人,除了常年无偿献血之外,他还成为了江苏省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的一名志愿者。多年来,他累计参加无偿献血超过7000毫升,他还于2008年加入宿迁萤火虫爱心助学协会志愿者,累计给3名单亲、失亲儿童捐款1万余元。

  2018年1月,南京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通知胡修彬,告知他与一位7岁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女孩配型相合,问他愿不愿意为这个女孩捐献造血干细胞时,电话那头的胡修彬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即同意为对方捐献造血干细胞,让人感受到了作为当代军人那股子刚毅果敢的精神头。

  之后,胡修彬终于通过了好几轮严格的体检,完全符合为对方患者捐献的各项要求。作为一名2个孩子的父亲,在他听到通过体检的消息,胡修彬感到非常高兴,一方面他觉得自己太幸运了,几十万分之一的概率,自己都能配型上;另一方面,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能挽救一个7岁女孩的生命,他又觉得自己责任重大。

  胡修彬的妻子在得知他即将入院打动员剂时,才知道他即将捐献造血干细胞,她知道丈夫是怕自己担心影响健康,才没有提前说。她的妻子笑着说:“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他人的生命,这是好事啊,有什么好瞒着我呢?早知道晚知道我都是百分百支持的。我们俩本来就有2个孩子,深知为人父母在孩子生病时有多么的焦急,我和孩子们完全支持他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件好事,孩子们也会为这个伟大的爸爸感到骄傲的。”听到妻子的话,胡修彬挽着妻子的肩膀,脸上不禁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也更加坚定了捐献的决心。

  胡修彬所在单位的领导得知他即将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他人生命的事情后,非常赞赏并大力支持他的决定,单位里调整了胡修彬的手头的工作,叮嘱他安心捐献,好好休息。

  4月24日上午8时30分,干细胞采集正式开始,整个捐献过程都非常顺利,捐献期间,南京市红十字会秘书长李俭、栖霞区常委万震副区长、栖霞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盛有福、胡修彬所在公司领导先后到医院探望慰问,表示感谢并送上祝福。南京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也纷纷到中大医院陪伴胡修彬,给他鼓励和祝福,并热烈欢迎又一位爱心市民加入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捐献当天上午,胡修彬的岳母赶到医院看望女婿,刚进病房看到女婿两个胳膊上插着输血管,旁边的机器不停地转动,完全不明白怎么回事,拉着女婿的手心疼地差点哭出来。胡修彬赶紧安慰岳母,并说明了捐献的原理,再三说这样的造血干细胞采集是无损健康的,用来挽救一名7岁患儿的生命,是大好事,岳母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破涕为笑。

  一位远在宁夏的胡修彬的战友,听说他捐献造血干细胞拯救7岁女孩的善举后,高兴又感动,特意写了2副书法作品,快递给胡修彬,那天同去医院的另外2位战友,展开这2副书法作品给胡修彬看,在“大爱无疆、飞虎九连”两幅字前,胡修彬用还插着输血管的右手正式地举了一个军礼,那真是一名当代军人最英俊的姿势了。

  4月24日中午12点多,整个采集过程圆满结束,想到这一袋造血干细胞能挽救一名7岁患儿的生命,胡修彬夫妇俩凝视着那一袋粉红色的生命种子,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觉得那一刻特别神圣。对方患儿治疗所在的医院派出工作人员前来接收造血干细胞,并亲手转交给胡修彬一封感谢信,那是一份沉甸甸的感恩。胡修彬看完信后,非常郑重地对接收人员说:“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祝福这个7岁女孩儿,早日康复,挎上小书包健健康康开开心心上学去。”话语间无不流露出浓浓的父爱。考虑到对方患儿今后的医治还需要很多的费用,捐献完毕,胡修彬夫妇还为对方患儿捐献了1000元,希望帮助对方家庭度过眼前的难关。
  事实证明,移植造血干细胞是挽救血液系统患者特别是白血病患者生命的有效方法之一,这一治疗方法目前在国际上已经得到广泛运用。捐献的过程是不需要抽取骨髓的,与成分献血过程基本相似,没有多少不适症状。而一份宝贵的造血干细胞就可以挽救一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南京市红十字会号召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投身红十字事业,呼吁更多的适龄市民消除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误解,加入到这项奉献爱心挽救生命的高尚事业中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9-04-29
宿迁历史人物——爱民清官胡思忠

爱民清官胡思忠
泗阳县志办    郝耀


  胡思忠(1481一1556),字进之,号葵亭,明代淮安府桃源县(今宿迁泗阳)人,出生仕宦之家,为宋遗族。幼年聪颖好学,13岁入庠,正德十四年(1519)中举,嘉靖八年(1529)年登进士第,初授浙江金华府兰溪县知县。

  胡思忠到任后,深入城乡,走访民众,了解县情,当时兰溪的婚俗嫁女讲求厚礼,贫苦人家难以承受,故民间多有溺弃女婴的恶俗。胡思忠不断宣传教化县民,严厉禁止溺弃女婴,并不准嫁女以厚奁,经不断努力,风俗有了很大改变。遇有因违法被控入监者,必先以理喻之,不肯悔改者,才绳之以法。有诽谤官府及横行乡里者,即将其姓名、劣迹公布于通衢,既教育本人也警戒他人,使其改恶从善。胡思忠注重培养人才,抑制豪强,扶持弱民,注重赈济灾民。在任三年,政绩卓著。

    嘉靖十二年(1533),升任户部河南主事,旋改任兵部武库司主事,提调武学,嘉靖十五年,升任工部营缮司员外郎,督理工匠。因与当政 权阉不协,被谗下狱,不久赦免,仍督理工匠并任营缮司郎中,管理采石,嘉靖十八年,调任四川泸州知州。按旧例,该州每年应征边粮六万九千三百余石,折银五万两,人民不堪重负,胡思忠上下奔走,上书朝廷,获准减轻赋银五千七百余两,民众非常感激他的恩德。

    嘉靖二十年升任黄州府同知。嘉靖二十三年,又升任辰州知府。当时,辰州荒歉,又值朝廷在麻阳用兵,镇压苗人起义军,调拔征夫,征集粮款,人民苦不堪言,胡思忠尽量采用拖延应付,不扰乱百姓,当时有人倡议发动永堡之役,胡思忠反对说:天时未顺,人谋未协,军饷未备,宜选将练兵,俟隙而动"。他的意见未被采纳,结果官兵溃败,反把责任归罪于辰州府。胡思忠非常愤懑,称病乞休。宰相唐一石知其廉惠,诚意留他。嘉靖二十六年任满,遂卸职回乡,屏迹村居,不言时政。足不至公民,屡诫子弟不扰公事。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十一月四日卒。

   (郝耀)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9-05-03
刘裕与胡藩,华林胡与宿迁
古城茂东  江苏胡氏文化传播


宋武帝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祖籍下邳。别名刘德舆、刘下邳、奇奴、寄奴,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统一南方,北伐中原,改革弊政;后因功高震主,篡晋自立,建立南朝宋政权。



刘裕不仅重视从寒门出身的人士中间选拔人才,对豪门大姓出身的人,只要不反对他,又肯和他合作,他也同样重用。王、谢二族是东晋的特级士族,出身于谢安家族的谢晦,经刘穆之的推荐,被刘裕任用。说明刘裕是不问门第以才取人的。义熙二年(406年),刘裕因功受封为豫章郡公。义熙四年正月(407年),因上年年末扬州刺史、录尚书事王谧去世,刘裕听从刘穆之劝言入朝议继任人选,终获授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徐兖二州刺史,入掌朝政大权。


  同时他还不计前嫌请胡藩出仕。胡藩是刘裕的政敌桓玄的参军,他对桓玄非常忠实。当刘裕讨伐桓玄,攻建康城将破时,桓玄骑马将从南掖门逃走。胡藩拉住桓玄的马缰苦谏,劝他不要放弃建康,要利用亲兵与刘裕决一死战。桓玄不从,支身逃跑,胡藩又追上死命保他。到桓玄被消灭之后,他隐居在家。刘裕知道胡藩是又武全才,就不计前嫌,请他出仕,当了自己的参军(参谋)。在伐南燕、后秦时都立了功。攻灭南燕


  东晋自偏安以来,时时面临着北方的威胁。祖逖、庾亮、殷浩、桓温都曾先后北伐,但无一成功。为了宋朝的强大,刘裕决定兴师北上。


  义熙五年(409年),南燕主慕容德死,其侄慕容超袭位,纵兵肆虐淮北,掳去晋两郡太守,驱掠百姓千余家。刘裕为抗击南燕,外扬声威,于四月自建康(今南京)率舟师溯淮水入泗水。五月,进抵下邳(当时邳郡治所在宿预,今宿迁的宿预故城),留船舰、辎重,改由陆路进至琅邪(今山东临沂北)。为防南燕以奇兵断其后,所过皆筑城垒,留兵防守。南燕鲜卑人恃勇轻敌,对晋军进入其境不以为虑。慕容超没有采纳征虏将军公孙五楼“凭据大岘山(今山东沂山)之险,使晋军不能深入”或“坚壁清野”、“断晋粮道”之良策。六月,刘裕未遇抵抗,过莒县(今属山东日照),越大岘山。南燕主慕容超先遣公孙五楼、贺赖卢及左将军段晖等,率步、骑兵5万进据临朐(今属山东潍坊)。慕容超得知晋兵已过大岘山,自率步骑4万继后。燕军至临朐,慕容超派公孙五楼率骑前出,控制临朐城南的巨蔑水(今山东弥河)。与晋军前锋孟龙符遭遇,公孙五楼战败退走。刘裕以战车4000辆分左右翼,兵、车相间,骑兵在后,向前推进。晋军进抵临朐南,慕容超派精骑前后夹击。两军力战,胜负未决,刘裕采纳参军胡藩之策,遣胡藩及谘议参军檀韶、建威将军向弥率军绕至燕军之后,乘虚攻克临朐。慕容超单骑逃往城南左将军段晖营中。刘裕纵兵追击,大败燕军,段晖等十余将被斩。慕容超逃还广固。刘裕乘胜追击北上,攻克广固外城。慕容超退守内城。刘裕筑围困之,招降纳叛,争取民心,并就地取粮养战。慕容超被困于广固内城,先后遣尚书郎-、尚书令韩范,驰往后秦求援。


  七月,后秦主姚兴派卫将军姚强率步、骑兵一万,与洛阳守将姚绍汇合,统兵共救南燕。并遣使向刘裕宣称,后秦以10万兵屯洛阳,若晋军不还,当长驱而进。刘裕识破姚兴虚张声势,不为所动。不久,姚兴被夏主刘勃勃击败于贰城,遂令姚强撤周长。慕容超久困于广固,不见后秦援兵,欲割大岘山以南与东晋为条件,称藩于东晋,刘裕不允。南燕大臣张华、封恺、封融及尚书张俊相继降晋。九月,刘裕截获为借兵去后秦的韩范,使其绕城而行,以示后秦救兵无望,城内南燕守军惊恐。十月,燕臣张纲被俘,晋军制成飞楼、冲车等各种攻城器具,加强攻防能力。


  义熙六年(410年)二月,南燕贺赖卢、公孙五楼率军挖地道出击晋军,被击败,退回内城。刘裕乘机四面攻城,南燕尚书悦寿打开城门迎降,晋军攻入广固内城。慕容超率数十骑突围而走,被晋军追获,送至建康斩首,南燕灭亡。


   胡藩也就是在这场伐南燕战争中,刘裕听了他的建议而灭南燕,胡藩立下头功而被封土豫章,开创江西胡氏最大一支"华林胡"。胡藩是仲任公子,字道序,号永维。生于东晋简文帝辛未年(371年),398年为司马元参军,404年桑落之战后为刘裕参军,411年后为宁远将军,初封吴平县五等子,413年后为建武将军,415年迁宁朔将军,427年为江夏内史,430年为游击将军戍广陵(今扬州),任鄱阳太守。南朝(刘裕宋高祖时,参相国军事,平乱有功,后封广东阳山县男爵,食邑500户,锡土豫章之西,死后谥"壮侯"。爱新吴华林山水之美,遂就地居家。我胡氏有以藩公为华林始祖,并扬名“华林世家”盖由此始也。



【古代地名沿革考】 江南宿预故城
王正鹏(土家族)/文


江南宿预故城 在宿迁县东南。杜佐曰:故泗口也。晋明帝太宁中,兖州刺史刘遐自彭城退屯泗口。即此晋义熙初始置城邑,其地东临泗水,南近淮水,自后常为重镇。晋义熙五年(公元413年),南燕将慕容兴宗等,寇宿预拔之,大惊而去。宋泰始三年(公元467年),魏将孔伯恭攻宿预,宿预戍将鲁僧遵弃城走,自是没于后魏。梁天监五年(公元506年),张惠绍侵魏徐州,拔宿预,执城主马成龙,未几魏邢峦围宿预,败梁兵于清南,张惠绍弃城南走。梁天监七年(公元508年),魏将成景雋杀宿预戍主严仲贤,以城来降,魏将杨椿将兵攻之不克。梁普通六年,箫综以彭城降魏,魏乘胜攻取诸城,戍至宿预而返。侯景作乱,为东魏所取。梁承圣三年(公元554年),齐宿预民东方白额以城降梁,梁遣将杜僧明助之,齐将王球来攻,败退寻复入于齐。陈太建五年(公元573年)伐齐,鲁广达克南徐州,诏以鲁广达为北徐州刺史,镇其地。陈太建十一年(公元579年),又为后周所陷。隋大业中,下邳郡治焉。唐废郡,寻改曰宿迁




附:华林胡族谱续

胡氏得姓,由周武王有天下,求帝舜之胄以奉祀,得于阏父之子,讳满者,以元女大姬配之,封之国陈,以备三恪,赐谥曰“胡”。后世遂以谥为姓也。满生申公,传二十四君,历年六百六十,由澄公失国。子孙之承祀者,备载史记。汉司迁系(记)陈氏家谱,班孟坚序,胡、陈列传记载甚详。汉丞相文恭公,讳广,字伯始,博洽古今,练达政事,著有胡氏家乘。传记当时有颂曰:“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则家乘之著必详且明矣。迄魏、晋,质、威继起,父子皆以清廉著。威迁壅州安定郡刺史,因家焉。胡氏以安定名郡盍由此也。再传至奋,任淮安徽州司马,爱相柏山水之胜,项籍战马之雄风,遂宿迁县居焉。传藩仕宋刘裕,从刘宋之事,击破魏兵百万,后裕受晋禅,封藩公阳山县男,赐土豫章,爱居新吴之华林,为江西胡氏鼻祖。有子六十人,历齐、梁、陈、隋,代有显宦。至唐太宗贞观年间,秉公同高士廉修天下氏族,我得一百八姓,椒衍实繁。唐季舜臣(训臣)出藩公二十三世孙也,生清献、忠献。忠献生霸公,其后裔迁徙不一。惟居庐陵者,八世载,字宏中,通春秋。生子铨,字邦衡,号澹庵,以进士历仕端明殿资政大学士,谥“忠简”,子皆登仕,泳、澥、浃、瀳、冲…………。

  皇清乾隆六年辛酉孟夏月

赐进士出身知江南宁国县

                                    南昌仕侨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9-05-08
胡仲尧与华林书院
胡文化传播  江苏胡氏文化传播  今天


华林书院地处的华林山本身就是道教的一个著名山头。华林书院的学习内容已有道家的著作,宋人题咏中也经常提到华林与道教的关系,张洎说:“草堂临洞壑,仙药满庭除,近接真灵境,时回长者车。”姚秘说:“南纪仙乡景最佳,林泉幽致有儒家。”而胡仲尧与之交游甚笃的徐铉、王禹偁、王钦若都是宋初的著名道学家。都曾奉命为朝廷校譬整理道家经典,胡仲尧生前大力修建书院学校,也同样全力修建道观,如他捐资建闿业观,“增湫下为爽垲,易卑屋为崇光。栋宇之设,则因夫故基;制度之中,则考于经法。凡殿堂、门阙、居室、厨廪,延袤周偏,殆且百区。三尊众真,羽仪侍卫,精严肃穆,不可为状。履端闱,造广庭,悦然如从。”可见闿业观规模的宏大。胡仲尧生前修观,殁后也埋在华林山道教仙洞李八百洞右,“盖生既吟咏憩息于其间,死亦思羽化藏玉于其所”。

华林书院遗址


对于华林书院的建造时间,段玲玉、傅荣贤所撰《华林书院藏书略论——以宋初组诗为研究视角》一文中说:“华林书院是胡珰(891-946年)在南唐前期创办,并由其孙、北宋国子监主簿、教育家胡仲尧于北宋太宗雍熙(984-987年)初年扩建的一所私人书院。”看来,此书院的初创期可以追溯到南唐前期的胡珰,而这胡珰就是胡仲尧的祖父。
关于胡珰的祖上,虞文霞、王河所著《宋代江西文化史》一书中称:“华林胡氏是江西著名大族,其始祖为刘宋时的将军胡藩。据明代江西名人杨士奇《华林胡氏族谱》一文说:‘华林之胡,盖出于满(胡公满)。’”这里又讲到了刘宋时期的胡藩,看来胡藩才是江西胡氏的始祖。对于这个来由,胡氏族谱上称:“‘先世家邳之宿迁(今江苏宿迁县),至刘宋太子左卫将军藩有功于朝,赐土于南昌,乐华林山水而居之,遂终焉。”原来,奉新胡氏是来自于江苏宿迁县(宿迁县古称宿预县)。因为胡藩跟随刘裕攻打南燕立有战功,所以皇帝就赏赐了一块在南方的土地给他,但胡藩却喜欢奉新的华林山水之美,于是他就居住到了此地,而后就繁衍出了奉新胡氏。



对于这段事,《宋代江西文化史》中说:“胡藩字道序,尤擅长武艺,累立战功,曾任鄱阳太守,永嘉中位太子左卫将军,卒谥壮侯。而华林之地是因胡藩战功所封之地。也许是集山水之灵秀,胡藩生有六十多个儿子,诸子长大后析居各地,于是胡氏家族便成为盛族。自胡藩历二十四世,至唐末,华林胡氏有胡城者,官至侍御史,生有五子名珰、瑜、琼、诰(王傍告)、球,胡珰以宗子身份留居华林。这个以武功起家的华林胡氏,到了胡珰辈发生了根本转变,即以文风传家。”



对于书院的初始建造时间,按照《祭华林始祖侍御史城公祖妣耿氏夫人二墓文》的记载,华林书院的建造者也是胡珰:“唯长子珰,独居华林,家风孝友,为大宗家。元秀峰下,建立书院,筑室百区,广纳英豪,藏书万卷,俾咀其葩。”同样,道光年间所修的《奉新县志·垅墓志》中说:“珰居华林,以书堂闻天下。”

根据这些资料的记载,华林书院的建造人应当胡珰,那为什么有些资料上却说华林书院的建造者是胡仲尧呢?比如《宋史·孝义·胡仲尧传》中称:“(胡仲尧)构学舍于华林山别墅,聚书万卷,大设厨廩,以延四方游学之士。”这里直接称是胡仲尧建造起了华林别墅,并且在此藏书万卷,但并未提到其祖胡珰。而产生这种结果,则跟胡仲尧的一段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宋史》中称:“(淳化)五年,(仲尧)遣弟仲容来贺寿宁节,召见仲容,特授试校书郎,赐袍、笏、犀带,又以御书赐之。公卿多赋诗称美。”



宋淳化五年,胡仲尧派他的弟弟胡仲荣前往朝中贺寿,皇帝召见了仲荣,而后给他封了一个官,同时还赏赐了不少物品,这其中就包括了皇帝的御书。得到这样的奖赏让朝中的大臣们都十分羡慕,同时“华林书院”之名也在朝中流传开来,有很多人给华林书院题诗歌咏此事,著名诗人王禹偁在《诸朝贤寄题洪州义门胡氏华林书斋序》中有如下的描述:“今岁寿宁节,胡氏子有献华封之祝者。上益嘉之,制授试秘书省校书郎,面赐袍笏,劳而遣焉,且颁御书以光私第。由是,有位于朝、有名于时者,校书皆刺谒之,且盛言其别业有华林山斋,聚书万卷,大设厨廪,以延生徒,树石林泉,豫章之甲也,愿得诗什,夸大其事。自旧相司空而下,作者三十有几人,诠次绾纪,烂然成编,再拜授予,恳请为序。”
这里也讲到了华林书院藏书万卷之事,因此说,华林书院的出名是到了胡仲尧时代,虽然该书院的初创者是他的祖父胡珰,但人们更多者则是把胡仲尧视为该书院的创始人。

而对于皇帝赐书的数量,《华林胡氏族谱·秘书郎栝公原序》中说:“仲尧以三世义居孝悌著闻,太宗朝诏有司旌表门闾,俾本郡给复徭役,特授本州岛助教,后迁国子监薄。仲容以寿宁节修贡,复授秘书省校书郎,给御书百轴,以光私第。公卿多赋诗称美之,故有《华林书院诗集》。”


皇帝所赏赐之书竟然有百轴之多,如果说这些御书都是皇帝所书者,似乎数量有些大。以此推论起来,我觉得这百轴之书应当是藏书,而并不全是皇帝的书法,因为不少的资料都会记载华林书院藏书万卷,并且有不少大臣也在诗中歌咏此事,比如王禹偁在诗中描绘了华林书院的藏书情况:“水阁山斋架碧虚,亭亭华表映门闾。力田岁取千箱稻,好事家藏万卷书。……”当时的中书舍人张泊,也在诗中称:“举族敦儒雅,仍同小隐居。义风行郡国,圣代表门闾。世积千金产,家藏万卷书。……”而吏部侍郎李至也同样写到:“墙头翠色云分岭,井底泉声瀑落崖。讲席日闻谈俎豆,书厨时见整竿牌。……”
胡仲尧之墓


从这些情况看,华林书院的藏书达万卷之多,为此受到很多学人的夸赞。而对于华林书院的藏书规模,《中国历史百科全书》做出了这样的比较:“书院有丰富的藏书,正史与方志、族谱多次提到华林书院有‘万卷’藏书。万卷之书今天看来是个小数目,但在当时却很了不起,这个数字已经相当于北宋初皇家图书馆的藏书。史载:龚鼎臣曾询问三馆秘阁所藏之书,‘客有对以所藏之书,今存者有三万七千卷,其实万余卷尔。’华林书院的藏书看来并不比当时朝廷藏书逊色。


段玲玉、傅荣贤在其《略论》一文中,通过分析这些诗词,而后指出华林书院其实建有自己的藏书楼:“为了妥善保管华林书院的丰富藏书,防止其散失,也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家族子弟及四方学子,书院的主人往往在书院中创建书楼,予以收藏。在华林书院组诗中,即有大量描述乃至讴歌其藏书楼的隽永诗句,如‘书室构山前’,‘竹绕书堂气节殊’,‘烟萝泉石绕书堂’,‘水清山秀绕书堂’,诗中所说的‘书室’、‘书堂’无疑就是华林书院收集典藏图书文献之处所,即用以藏书的建筑。书堂就在山前构建,四周笋竹环绕,草树茂密,烟聚萝缠,山清水秀,的确适宜读书修身。”


https://mp.weixin.qq.com/s/vC7OfnGrG9Mpjz35vmGexQ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19-06-11
明辰州府知府胡思忠墓
原创: 古城茂东  江苏胡氏文化传播  今天




        胡思忠(1481—1556),字进之,号葵亭,世为宿迁人。明淮安府桃源县(今江苏泗阳)陆城乡人。明正德十四年中举,嘉靖八年登进士第,官任湖广辰州府(今湖南沅陵)知府,桃源县乡贤。


        桃源境内曾有胡进士府,祠和坊,府在其居,祠在桃源城(今泗阳城厢)南大街,坊在县治前。


        胡思忠墓在今众兴镇大兴社区界湖居委会,毁于"文革”期间,墓为典型明代砖墓葬,有券顶,五面浇浆。被毁时墓中出土胡思忠及妻夏氏墓志各一盒。棺中仅出土文房用具(今已不存),夏氏墓志现仅存残石,紫色横条形,铭文竖刻。


        胡思忠墓志的志盖因被一农民收于家中而保存完好,志铭部分因当时放置于生产队队房里,文艺宣传队常在此排练节目,常受践踏敲砸,日积月累,致使铭文局部模糊不清。


        此墓志系青石所制,厚11厘米,边长63厘米正方形,志盖上篆刻竖镌"明故中宪大夫辰州府知府葵亭胡公墓志铭"。铭文竖刻,计33行,正文约一千字。


        此墓志由山阳(淮安)潘埙所撰,墓志铭文较为详细地叙述了胡思忠的生平事迹,可谓是:忠正爱民,廉洁奉公。其中所涉及泗阳的一些古代地名,为研究泗阳的历史地理变迁提供了较有价值的资料。如泗阳历史上的古城(今洋河郑楼古城居委会),曾傍泗襟淮,临运倚黄,先秦时为古厹犹国之文化中心,汉晋以后,曾设县置郡,如临淮郡,下邳郡治所都曾设立与此,石崇也曾筑城与此,古城为漕运必经,攻伐必争。此前传说古城史有查城,严城,曾被误为以姓氏得名。据墓志铭所载,胡氏世居宿迁,“始祖德徏居茶、盐城,遂占籍桃源。"由此可证,传说古城之查严二城并非取名姓氏,实为茶、盐交易经停之所,进而也证实了古泗水古城驿史上的繁华和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


         “文革"期间,与胡思忠墓同时被毁的还有其弟思舜(号菊亭)之墓,胡思舜,字如之,莱州府掖县典吏,亦有方石青石墓志,今已残,铭文为胡思忠所撰。


        胡思忠墓志碑刻是桃源(今泗阳)迄今发现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三块碑刻之一。
墓志铭局部


资料来源:   泗阳博物馆文史资料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19-09-06
江苏胡氏字派----胡茂东整理


徐州睢宁胡氏

春瑞遐昌 居正恒方 绍先懿训 裕树嘉光 绪承复履 懋佐朝康 义清荣厚 敦本泽长 文谟丕显 世守书香 徐州 睢宁胡氏 堂号 安定堂

溧水字辈:恒有为本,甲自天生。

高淳字辈:尚齐兆正修,齐治中有本,大学永传家,昌后宜积德。(同支为:云科帮国士,志达有全明,大学永传家,昌后宜积德)。

高淳另一支元明迁入,迁始祖胡世将,存立思法怀,德华国开泰,祥敬昭家庭。

宜兴市字辈:衡德家声远,安定世泽长。

高邮字辈:国正天兴顺,官清明自安。

邗江字辈:山元开学常。

赣榆字辈:龄善为以顺,彦义供绪昌。

宿迁埠子镇明后迁入

①堂号安定堂:士大文芝远,启如邦再显,永立忠庭风,开先学瑞鹏。

②堂号德善堂(清晚期迁入):秀明德惠厚正健兴忠乐书文保贵全宗。

宿迁安定堂胡氏

   此支胡氏先代可追溯至刘宋时期的胡藩,世为宿迁籍。谱载先代从宿预故城迁出。又于北宋时期因战事從居宿迁堰头,后又由堰头迁至宿预古城黄河两岸。奉迁古城始祖德公为一世祖。德公生荣,荣公生敬、礼、让三支。长房讳敬,因世袭军职,约明初因军差落籍湖广,后世未详。老二房迁桃源县城(今泗阳城厢、县志命名墩瑯胡),老三房仍居古城、泗洪、宿城、宿预等地。以明嘉靖进士、六世祖辰州知府胡思忠《古城墓志源流》创谱。字辈(17世开始启用统一字辈):毓业修继,慕(茂)立生光,恒丰肄正,世传乃昌,秉书启后,扬宗久远,广泽良才,同兴华邦。

泗阳里仁胡,明胡聪由如皋迁城内,清初避水患移居崇河胡老庄,乾隆时胡礼全由举人赐翰林院检讨。谱自顺治六年(1649)创修,至今已九修。字辈为:雅学维道,耀祖荣亲,锦冠开源,福泽久长,光明俊德,向善恒瑞,尊品诚誉,习效贤良,弘扬先绩,旺盛梓邦。

沭阳:“安定堂沭阳县良友祖裔字辈表(十一世起):…………”映南殿文,庆锡仰玉方,道义纯心广,统延继序长,学佩中胜立,德靖安怀康,富贵光明正,天高永福祥。

徐州安定堂字辈:大德传后世,纯仁继续长,庆祥安基业,瑞光照定堂。

沛县古沛字辈:九维经治,永山睦怀,从本金玉,成光明绪,孝友同敦,修德尚志,慎恭存敬,荣树宏基。

沛县丰乐胡字辈:记德裕成正,传家善保全,允中宏建树,永世庆光天。

丰县文定堂字辈:尊祖敬宗,万世永清,克绍先业,以正家声。

新沂市后湾十房路字辈:年传长庆,思承先业,祖德深厚,原远蕃昌,大通环宇,定满朝乡。

铜山徐庄镇胡家村字辈:道德光明远,忠孝继世长,相显为纯厚,同心念希昌。

铜山大彭镇胡集字辈:崇家景聚大,永履训本培,忠孝珍玉宝,仁爱继士昌,信义道德广,和平庆吉祥。

邳州铁富镇胡氏字辈:京文冷清宝,慎立德良善。

邳州戴庄山窝胡氏字辈:守明玉永仁  光大可成立  殿元朝廷尚  自应肇芳基 言宗善为本  和平家知祥  学问才思广 恩崇福寿长.。

泗洪城头胡台村字辈:锦书开德胜。

句容胡明堂字辈:正大光明,安定维立,书厚传家。

溧水和凤镇金坑圩胡氏字辈:孝友明国正,忠义荣观光,宏毓绍家学,心传永继祥。

句容胡氏(江西筷子巷迁来)字辈:道风应正德,开登明保国,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南京水西门胡国贤后裔字辈:凤余寿印进,通取涌随礼。

浦口石桥镇胡氏:世承先泽,家道孔彰,敬守启绪,既盛且昌。

南京江浦涤心堂胡氏:文成秀阼远,广大永高升。

高邮准提村胡氏字辈:德宝立长生…

连云港胡敏学家族字辈:思应遵辉守,维延远如大,鳌殿希为可,继绍述宜详。

苏州迁阜宁南乡埝头,又于民国迁滨海新港乡,目前所用字辈:学正恒志广,荣华万世昌,庭开文进达,未乃之培意。

扬州甘泉镇胡氏字辈:真久长富贵,诗礼永相传。

常州武进小庙村胡氏字辈:灿如清学,卓士良臣。

盐城庙湾胡氏,明中从苏州迁盐城阜宁响水一带,谱载始祖讳正初...\"

是同一个谱,即庙湾胡氏的前24字辈和响水是一致的,响水谱是从庙湾的分支谱,九几年修谱时,已经能够核对上的。

另外有一支庙湾胡氏在盐城市滨海县、射阳县,老谱都已经没有了,之前都是从滨海县獐沟胡舍取的字辈,由于当时老辈都不识字,只能口传带回来,导致子辈有遗漏和差错,后续的字辈:克、学、殿、其、志、长、青、领、高、明、金、宝、财、为、本。

这一支目前已经到“志”、“青”、“领”字辈。而谱是在“志”这一辈修的,没有老谱对应,只能听之老辈传下来的口话,这本谱中始祖“胡克江”应该就是庙湾谱中二世祖“胡克俭”,因为方言中“俭”有可能被误读为“江”,从“殿、其、志、长、青”都是有清晰记录,有人佐证,但是克、学二辈应该是很远的始祖,中间有可能相差太多辈份

宿迁宿城南蔡乡字辈是:志贤体仁  学乃宝贵  仕逸先达。    口传来自宿迁罗圩\"三胡村\"始迁地及迁始祖暂不可考,寻根中。

宿迁宿预仰化镇复隆村胡氏字辈:维守先业。

宿迁南蔡果园村胡氏字辈:景学开兆,新永玉长。

宿迁市宿豫区关庙街西胡庄,字辈是:兆友绍登,久宝维守,万士(世)克昌。始迁祖来自何方那一支系,正在寻根。

兴化西鲍乡胡杨村字辈:如起水再鸿世泽,维怡美忠英长存。

滨海八滩镇世德堂,养大道教延曰宏位逑昆遐。

盐城阜宁:①谱(支系)名  胡氏宗谱,②堂号  中政堂,③始迁祖先六世:1胡君辅公、2朝聘公、3秉忠公、4干臣公、5良弼公、6守信公。一世祖:天清公④始迁地、苏州阊门,⑤族居地: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郭墅镇阜沙村(原草东村),⑥字辈:天大昌邦,文廣(堂、湖)(截唁),宗津世飱,知侯(永、萬)(國廷),春(振、橋)学维古,义方曰有初,道達隆兴伯,家声耀在書,⑦支系简述:据老人回忆先祖在洪武赶散时间,由苏州阊门迁移到盐城市阜宁县那里生活至今。

盐城庙湾胡氏,明中从苏州迁盐城阜宁响水一带,谱载始祖讳正初,二世克显,字达甫,生顺帝十六年,庙湾支系于道光年初谱,从24世启用统一字辈,24世至54世字辈:为礼胥从敬,居心本至公,行成名必立,善积庆攸同,仁义观道德,耀华举安帮。

丰县梁寨胡禹公后裔字辈:继世道德广,永远宗续长,光明正大业,作守振家邦,温良恭俭让,礼义至繁昌。

沛县城南八里前胡楼村胡氏字辈:梦焕顺田永,贤世单继作,志存传道广,允修献文祥,敬德维善后,遵守绪明光。

灌南南集乡佑东村胡氏字辈:在国连文永恒玉,世兆鹏云美立春,正茂廷步举维思,成宪良荣耀锦如。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19-09-06
华林五宗中的告(王告)公是琚还是告?
原创: 宿迁胡茂东  江苏胡氏文化传播  昨天

《  华林胡氏九修族谱》


华林胡氏族谱云:"至唐未及五季,有字城者,研穷六经,登天祐第,擢国子监博士,转侍御史”。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胡直孺子栝修胡氏宗谱时,将城公列为华林一世祖,何以如此?因为华林始祖胡藩由江苏宿迁迁豫章,封地在吴平县,后爱华林山水而卜居华林,但他后来离开华林,去世和墓葬都不在此,而只有其后裔城公定居华林山,其后裔在此繁衍壮大,名扬四海。其世系脉络清晰可考,故胡栝主修胡氏族谱时将城公(高早成)列为华林胡一世祖。
   胡城娶耿氏,生有五子:珰,瑜,琼,告,球,也就是今天所称的华林五宗。其中四子告(王旁告)有文献记载实为琚。
   华林胡五宗之一的琼公裔孙胡濙,于永乐十八年(1417)年八月,以礼部左侍御使身份,奉使道经华林,亲往耿氏夫人墓拜扫,并恭诵祭词:"原吾所自,史不绝书,刘宋壮侯,食邑纾朱。越唐侍御,夫人实配。厥子五人,各令避地。长名珰,膳部员外,躅留豫章;瑜复陈留;琚徙江州,后迁分宁,武宁寓球;惟我祖琼;派分晋陵,子孙贵盛……”祭文的琚公就是现在大多数宗谱和文献中都写成了告公。
  另查阅编修于公元一九九六年《华林胡氏九修谱》上面专门有对是琚和还是告(王+告)字进行了更正和辩考,并在族谱中使用琚字,原文:城(高早成)公四子,讳告,查告(王旁告)实字典所无,惟奉新志所载系琚字,告乃琚字之误也,以讹传讹。未之稽考耳,今概以奉志更正”。
《华林胡氏九修族谱》


告字(王旁告)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汉语中都是没有的,古代家谱一般都是木刻版或石刻油印,所以可以造出许多字,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脑上加装一些造字软件也可以打出一些字库里没有的字。(宿迁   胡茂东)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19-10-07
无锡村前胡氏
胡茂东  胡氏文化传播  今天

       (胡茂东摄于村前)


   无锡村前村形成于明代中期,据村前版《胡氏族谱》载,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村前的历史发展和命运与居住於此的胡氏息息相关,胡氏之先世自如皋讲学,转迁定居无锡,胡瑗第十四世孙胡思道(1378~1458)隐居西高山(当地名),乐道养生,其次子,即十五世孙胡恺始居邹圻,遂为锡之村前人。
   村前胡氏人才辈出,是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开创地和发祥地,原国务院副总经理李岚清为此题写:"中国近代教育第一家”。胡和梅,胡壹修,胡雨人(曾用名胡尔霖)等乡贤明哲都从教育传家,兴办公学,胡雨人还是我国早期水利专家,他和孩提时代的伙伴,南洋公学的同学,后来成为地理学家,史志学家,泗阳人张相文先生合作编校了我国第一部自然地理学专著《新撰地文学》。


胡壹修生三子六女,长子胡敦复、次胡明复、幼子胡刚复,三兄弟均是早年留学美国的博士,人称"胡氏三杰",其事迹和学识贡献中外知名,这里不多叙述。胡壹修长女胡彬夏,是早年留学日本的知识新女性,1907年,19岁也赴美留学,与宋庆龄、王秀苣、曹芳云同入威尔士利大学,其四人也是我国首批官费赴美留学的四名女学生。留学归来主编《妇女杂志》,为报界女杰,胡壹修这四位子女用:“一门四杰”来形容更为贴切。
   ( 图为 村前胡氏积谷仓)


   村前胡氏奉安定先生胡瑗为一世祖,瑗,讷公子,据《胡文昭公墓志铭》载:胡氏世居长安,字翼之,行礼八,生于公元九九四年,卒于公元一O五八年。葬于乌程县南十里何生之原。其少有气节颖悟,以圣贤自期,年十三通五经,终成一代宗师。聘湖州教授弟子,后授光禄寺丞国子直讲,大理寺丞,赐绯衣银鱼袋,敕掌学事为太子中允进天章阁侍讲。卒后谥文昭公,人称安定先生。
  村前胡氏世系:一世:瑗  二世:志康、志甯、志正。三世:志正生子→守经、守权,四世:守权生二子→祖仁、祖义,五世:祖义生二子→经、纶。
   六世:纶生子→瑶,七世:友同,八世:光昭,九世:汉,十世:裕
十一世:裕生子→伯旸,十二世:海,十三世:仲傑,十四世:傑生四子→思道、宏道、宗道、进道(迁西里),十五世:思道生五子→怡、恺、悌、悦、怿。怡(为塘头派迁始祖)、恺(为村前派)、悌(为杨巷派)、悦(为高田派)、怿(为胡家渡派)。
十六世:恺公生四子→木、林、森、朴。十七世:木生子良珍、良璲、良玺,林生子良用、良知、良能,森公生子良瓒、良玉,朴公生子良壁、良珮、良琇。
十八世:良珍生佐、俸、俦,良璲生佺,良玺生伯、仲,良用生诙、譓、谡、鉴,良能生谟、训、诏,良瓒生鼎、咸、巽,良玉生俨,良璧生乾、艮,良佩生坤、观,良琇生豫、恒。(目前传约至三十六世,后略)


  图文:胡茂东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