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8819阅读
  • 42回复

安徽芜湖县宣潭胡氏专帖----胡德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8-12-02
故乡的楹联-胡功迨(芜湖县宣潭胡氏)
故乡的楹联

                   每个人都会深深地爱着自己的故乡,尤其长期在外的游子,更有这深刻的体会。

            近来翻阅旧时笔记,偶然发现在一本发黄了的本子上歪歪斜斜抄录了两幅对联。仔细一看,原来是1987年元月回乡给老父亲葬坟时,瞻仰幼时启蒙的、设在胡氏宗祠内的胡湾小学,又见到了在祠堂两厢石柱上刻着的两幅楹联。这两幅楹联,少时常看到它,但读不通它,更读不懂它,也就没有理会。时间长了,年岁大了,再次读起来,多了一份感情,便随手抄录在笔记本中。回来后,事一忙,就忘了。如今翻出来细细品味,很有意思。楹联中早已将胡家的历史和对胡家湾渔米之乡的赞美跃然在文字之中。兴趣所致,又翻阅了一些史料,尤其一次难得的机会从功篱堂兄那里看到了家谱,引发了我写点随想的念头。
          先抄录胡氏宗祠大门上的楹联:
                                           自祁衍派世居芜家起瑯山以北
                                           为国上章名著史忠扶宋室而南
                      
   上联说:我们胡氏祖先从皖南祁门迁移来的,所谓“自祁衍派”,过去芜地以珩琅山为界,南为祁,北为芜。芜地,就是今天青弋江冲积平原。宣潭胡家湾就座落在这块河湖交错的冲积平原上。位于芜湖县西南角,距芜湖市南偏东70华里。儿时放假回家,必须徒步走上一天。下联说出了我们祖先一段值得骄傲的历史。曾出过为国尽忠,名垂青史的忠臣。据家谱记载宣潭胡家老祖宗远宗世系中地位最高,在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就是南宋时期胡氏第十三世胡铨大学士。他所以有名,不尽是因为他考取了进士,官做到资政殿大学士,更重要的是他曾与民族罪人秦桧进行过针锋相对的斗争,故有“为国上章名著史”之说。
                      
         家谱中记载胡铨,字帮衡,号澹庵。生于宋元符戊寅年三月(公元1098年),娶潘都宪之女为妻,生三子。曾任过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八年,秦桧决策主和,铨上书朝廷力谏主战,遭贬。后复职又任资政殿大学士,著有“澹庵集”。卒于乾道庚寅六年(公元1170年),享年73岁。
                      
    翻阅《辞海》,在胡铨条目中记载出生年月,与家谱中有些出入。《辞海》中记载胡铨生于公元1102年,卒于公元1180年,比谱中晚生四年,晚卒十年。享年79岁(按虚岁记)。我认为家谱记录更详实,应可信些。《辞海》中还记载胡铨是吉州庐陵人(现今江西吉安人),建炎进士。这完全是可能的。因为远宗世系子孙繁衍各支脉,可多处迁移。
                      
    胡铨大学士后裔是哪一支从吉州庐陵又是什么时候迁到祁门的?是段空白。这中间从远宗世系第十三世至二十二世胡心正止,经历了九世,大约230-240年,其中的变迁,就要查祁门胡氏和庐陵胡氏的家谱了。但宣潭胡氏从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迁来胡家湾的,家谱中有详细记载。
                      
         在远宗世系中第二十二世胡心正名下有这样的记载:因元乱,由祁门携家迁芜湖白沙圩宣家潭定居。这就是我们宣家潭胡氏的由来。胡心正应是芜湖宣家潭胡氏始祖,在谱中列为近宗世系第一世。
                      
          胡心正:生于元朝延祐庚申七年,即公元1320年。卒于明朝洪武甲戍二十七年,即公元1394年,享年75岁。传到第五世胡迪昂(明正统丙辰元年,公元1436年),才从宣家潭迁到胡家湾。就是家谱中常说的昂公堂。算是胡家湾的胡氏始祖。所以从胡心正第一世算起,到现在恒字辈,相传二十六世,约650多年的历史。从胡迪昂始祖算起,来到胡家湾繁衍至今的胡氏,相传二十二世,也有560多年,也算渊源流长了。
                      
                  顺便说说“辈份”。也就是家谱是说的“世”或者“排行”。家谱记载:近宗世系中第一世“心”字辈开始,列出的“排行”为:丹心贯日,用迪祖光,盛时大一,天秉纯然,立志维全,宗朝功德,其祚恒延,文华克绍,忠孝可传,本原安定,道继先贤。共四十三世。目前胡家湾辈份最高的大约已传到二十世“宗”字辈,最小的传到第二十六世“恒”字辈了,恒字辈以下,还有十七世。
                      
                  按辈份取名,血缘关系会很清楚,一看就知道你是那根藤上的瓜。但也会出现另一个有趣的现象:80岁的老人叫几岁的娃娃为“叔叔”甚至“爷爷”。这是因为多子女的家庭,随着辈份的延伸,岁数小的就会比岁数大的向下延伸的速度慢,相应辈份高,产生时间的错位,这是家族制度按血统排列辈份出现的必然现象。
                       第二幅楹联:
                                          荷菱飐香风灵若来兮水面
                                          蒪鲈供岁奠物其时也秋高
                      
    这是一联描写胡家湾鱼米之乡的风景画。上联荷、菱和下联蒪、鲈,都是胡家湾水乡特产。荷、菱不消说指的就是莲藕和菱角,“蒪”也可写作“莼”是一种水生植物,叶子椭圆形,浮生在水面,开暗红色小花,就是家乡俗称的“鸡里菠萝”,鲈是鲈鱼。楹联抓住这四种典型水生物产,反映出家乡的富饶和水乡特色。钩画出一幅鱼米之乡的图景。这些丰富的水生生物,被一个动词“飐”表现得生动精彩,让你感觉到生长在湖中的荷叶、菱花婷婷玉立,被风吹拂摇曳的样子,不仅有一丝丝的清香,同时还有一股股灵气从水面上扑来,不由得你不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油然升起对故乡的爱恋。每当在秋高气爽的季节,想起丰收的情景,特别对我们在外的游子,真想品尝那白白嫩嫩的雪花藕和四角尖尖的红菱角以及那“往来息忽”的“鲈鱼美”。不正是大自然赐给我们赖以生存的食物,使得我们得以滋润和繁衍吗?
                      
           读完楹联,坐在书房,两眼紧闭,脑子里顿时浮现出故乡的田园、故乡的水,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图,由此给我以灵气,使我不断进取。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08-12-02
刻苦攻读的胡功笑博士(芜湖县宣潭胡氏)-转帖
胡功笑同志,1974年担任胡湾学校民办教师。1987年暑期去美国留学。是一个自强不息、奋力攀登女科学家。
             胡功笑,1965年秋季入扬州中学初一就读,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父母被打倒,她遂停学在家自习。她三年如一日,排除各种干扰,顽强学习,刻苦攻读。下放前,她已学完了高中数理课程,并学习了大学部份数理课程。1968年,她被作为初中毕业生下放到芜湖县保沙公社胡湾大队王滩生产队劳动。当时,胡功笑年仅13岁,她在城市出生,在城市长大,对农活一无所知,可她忍受了农村清苦的生活,克服了农活繁重的困难,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学。她爱静少话,只要有空,就以书为友,聚精会神地读它、钻它,经常废寝忘食。不仅如此,她无论寒冬酷暑,一直坚持听英语广播讲座,她偶尔因事外出,带回来的只是一叠一叠的书籍,很少有其它生活用品。1974年,她被胡湾大队聘为民办教师,但她并没有因为担任教学工作而放松自学。
                      
       1976年春,胡功笑同志被上调分配到马鞍山市蔬菜公司,当了一名售货员。粉碎“四人帮”后,由于她任过教职,即被马鞍山市教育局借用,派到马鞍山市第二十四中任初中英语教师。不久,她参加了马鞍山市教育局在打倒“四人帮”后举行的第一次中学教师数学自学考试,名列前茅,誉为自学成才的标兵。1978年实行招考制度以后,她毅然报名参加高考,并以优异的成绩录取安徽大学物理系,而且是马鞍山市商业系统报考生中唯一的录取生。她在大学生活期间,一如既往,努力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后,被留校任教。工作中,她参加了托福考试。1987年暑期,胡功笑同志被遴选去美国留学并获博士后学位。后记:目前胡功笑同志就职于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08-12-02
珍视学术生命、孜孜求真的一代宗师胡澱咸先生(芜湖县宣潭胡氏又一大家)
缅怀我的导师胡澱咸先生-----李修松
胡澱咸(1910—1990)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是解放后我省历史学的重要奠基人。胡先生是我的授业恩师,虽然他离开我们已经14年了。但是他那视学术为生命、孜孜求真的精神,他那诲人不倦、春风化雨的师德人品,令我辈后生一辈子受益无穷。
一
    胡澱咸先生知识渊博,积累丰富,治学勤谨,毕生致力于学术研究,虽长期身处劣境,仍排除万难,笔耕不歇,在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胡先生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县保沙乡一个书香世家。父亲胡宗璆饱读诗书,平生虽辟居乡土,但思想开明,雅重教育。曾在家乡办新式学堂,造福桑梓,又全力支持其长子(令长子持守祖业)以下五子外出求学,后皆学有所成,一门出了五位教授。胡澱咸先生排行老四,自幼受父亲影响,不足11岁便告别父母,只身赴芜湖省立第五中学读书。后又在二哥胡稼胎的资助下先后至江苏省立一中、南京中学就读。胡稼胎先生亦是我国著名学者,曾先后任武汉大学、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教授。他对胡澱咸先生走上学术研究之路,具有重要影响。
    1930年,胡澱咸先生以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国立中央大学历史系。该系一流的师资队伍、浓厚的学术氛围,使胡先生在发奋苦读的同时。很快就走上了学术之路。他在入学的第二年(1931年),便发表了《青弋江流域概述》一文。同时,由于他在外语方面学业精进,使他在学术道路上如虎添翼。1932年,他与同学陈瘦石合作,翻译了法国著名学者房龙的《世界地理》。全书50多万字,胡先生完成其中亚洲及东欧部分20余万字的翻译。此书由世界书局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欢迎和好评。当时的《大公报》、《学灯》(《时事新报》副刊)均发表介绍或书评,认为是较好的译本。不久,他又独立翻译了30余万字的《希腊哲学史》。在翻译过程中,他以英文本为底本,以法文本和德文本仔细参校,因为质量颇高,被选为优秀毕业论文,受到师生的称赞。
    1934年大学毕业后,胡先生暂时未找到工作,但他不仅不气馁,反而利用失业在家的半年时间,以更大的热情认真研读古史。特别是再次精研了前四史和《资治通鉴》,积累了大量的史料,不仅进一步加深了他的史学修养,而且更加坚定了他致力于古史研究的决心和信心。
    1935年2月,他应聘为江苏国学图书馆编校。在此后两年坐拥书城的日子里,他几乎挤出一切能挤出的时间,广阅经史百家,奋力笔耕。特别是得到了当时主持馆务的著名学者柳翼谋先生的指教,协助其完成《首都志》的编撰,从而使他的学术根基更加坚实,为他在此后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仍能成果频出准备了条件。在此期间,他还发表了论文《南京的佛寺与道观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大好河山相继沦丧,胡先生怀着悲愤的心情辗转至四川,任教于乐山中学。由于他前一阶段的厚积,在中学任教的2年里,他仍能战胜困难,精研学术,先后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其中《高齐为鲜卑人考》一文,论证北齐高氏是鲜卑人,否定了旧史中所谓汉人等记载;《北周赐姓考》一文,论证旧史中关于北周宇文泰赐功臣鲜卑姓,乃是唐人修史者的曲笔,实际上是鲜卑姓。这些文章史料翔实,论证严谨,在当时对北史和唐史研究有较大的影响,受到顾颉刚、徐中舒等前辈学者的器重。因此他于1940年8月应邀至四川大学历史系受聘,开设中国通史(也在法学院主讲这门课)和秦汉史纲要。大学教学的需要,使他科研的系统性加强。他结合自己的教学,先后撰写了《秦史纲要》、《两汉史纲要》达数十万字。由于他优秀的科研和教学成绩,于1944年7月被破格提升为副教授。
    胡先生虽然自小就离开安徽,但他热爱家乡、报效桑梓之情无时不忘,应安徽大学之聘,在历史系先后开设中国通史、世界通史、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文学史课程。
    解放后,胡先生随安徽大学迁至芜湖(学校改名为安徽师范学院)。新中国的建立,使胡先生青春焕发。他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学习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和研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果,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为了研究古史,他深入钻研甲骨文和金文,使他的学术研究更见功力。他的研究成果也因为增加了古文字资料的力证而使其学术价值更高。1956年,他独立撰成了《中国古代及中世纪史》,全书达40余万字,成为当时全国高校通用的三部教材之一。他还发表了《周室东迁考》等论文。1957年,他发表了甲骨文考释文章《释眔臣》、《释比》,表明他的学术研究又跨入一个新的境界。值得称道的是,他撰文考证甲骨文“囗”乃是“铁”字的初文,系统地提出了关于周代已用铁器的观点。他更运用甲骨文资料,撰写了约10万字的《殷代生产工具研究》专著,系统论证了商代已经使用锹、锄、犁等农具,并已用铁。这些在当时的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被安徽省有关部门作为重要成果上报教育部。他的这些重要科研成果的取得,对当时的中国古代史、古文字乃至古史分期及殷商社会制度等研究,产生了相当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也为解放以来的安徽省历史学奠定了基础。1956年胡先生以其在教学科研方面的优异成绩,被作为史学界的杰出代表,推选为安徽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随后又被提拔为历史系副主任。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08-12-02
珍视学术生命、孜孜求真的一代宗师胡澱咸先生(芜湖县宣潭胡氏又一大家)续
正当胡澱咸先生满怀热情努力学术研究,并进入黄金时期,没料到晴天霹雳,1957年反右运动中,他被错划为右派,以致他在此后长逾20年的岁月中,政治上迭遭迫害,生活上十分困难,身心倍受摧残。但是他在这备受煎熬的漫长岁月中,一直襟怀坦荡,自信上对得住天,中对得住人,下对得住地,不为政治迫害所吓倒,不因极度贫困而放松学术研究,即使在那焚琴煮鹤的文革荒诞年代,他也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自信上苍终将不废斯文,因此珍视学术生命,仍然排除困难,潜心研究。他的有关甲骨文、金文的稿子,大多是这个时期完成的,他坚信,国家的发展毕竟要重视学术文化,国家的前途、个人的前途总会要走向光明的!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党和国家拨乱反正,胡先生22年的沉冤终于得以昭雪。1981年胡先生以其卓著的学术成就,被聘为教授。由他牵头申报的中国古代史硕士点获得国家审批,因而他成为安徽师范大学首批硕士点带头人。此时,他虽然已年逾古稀,沉疴在身,但仍以全部的热情投身到教学科研之中,先后发表《试论殷代用铁》、《马嵬驿事件真相》、《四川青川秦墓为田律木椟考》、《再论爰田》、《释史》、《释衣》、《释鲁》等论文数十篇,新见迭出,在全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他在古文字研究方面,创新不断,自成体系,在全国古文字学界独树一帜,受到学术界的好评。
    胡澱咸先生的学术生涯,可谓十分坎坷,特别是1957年以后长期含冤被压,但他仍以自己全部心血考释金文、甲骨文100余篇,一生著作近200万字。试想,如果他能长期置身于我们如今这样的学术自由的环境,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毕生不受干扰地去研究,那么将会取得怎样的成就啊!
二
    胡先生无疑是一位治学严谨、功力深厚、学识渊博的学者,更是一位深受学生尊敬和爱戴的好老师。他在大学任教50年,其授课所用教材都是经他潜心研究独立编成的。他备课一丝不苟,每句话都经深思熟虑。他授课和指导学生都具有高超的艺术。他对待学生仁厚可亲,诲人不倦,德才并重,学问人品都堪称一代宗师。
    我是1978年秋季考入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读大学的。早在本科生期间,胡先生就给我们开设“中国古文字学讲座”课程。当时,对我们这批本科生而言,古文字学无疑是一门十分艰深的学问。然而,胡先生每次讲授,总是尾尾道来,条理清晰,语言生动,深入浅出,显然大家风范。如讲中国文字的起源,首先介绍关于这个问题的各家观点,并予以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历史学、民族学中各种原始的记事方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等论证自己的观点。再如讲授“释史”这一专题时,综合运用文字学、历史学、文献学方法,深入发掘,仔细分析,洋洋洒洒,辩证分析了有关我国上古时期史官制度的一系列问题,所证观点坚实不移。先生的讲授激起了我的无穷志趣,从此下决心追随先生治学。如今我惯于写古史考证文章的兴趣,也可以说是从那时就开始了的。
    当时的中国古代史硕士点指导组有一位教授(胡先生)和4位副教授(万绳楠、苏诚鉴、张海鹏、杨国宜),即使与全国名牌大学相比,力量也算是强的。胡先生招收研究生,在专业上要求相当高,而且决不循私。1981年首次招考过程中,其他几位老师都按计划圆满地完成了招生指标,唯有胡先生一个没招成。当时报考他有的十几位考生,人数是比较多的。但是由于经他手里判的所有考生的“先秦史”考分都不满60分,所以他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宁可当年不招!应该说,当时的考生中有些素质还是相当不错的。例如其中一位姓赵的考生已经发表了好几篇论文,在史学界已有一定影响。还有一位姓徐的考生是胡先生所敬重的一位史学大师(与胡先生有师生之谊)的孙子,已经在一所大学任教,他所发表的史学论文中关于三代社会性质的论文已经在史学界引起不小的反响。所以当时指导组讨论时,不止一位老师认为对这两位学生可以招收。胡先生不否认他们史学研究的成绩,但坚持认为:他们先秦史考分不及格说明,其系统训练不够,史学功底不够坚实。报考“先秦史研究”方向的考生“先秦史”课程考生不及格怎么能说得过去呢?况且也不能违规操作啊!故此终于没有招成。这与他一贯为人正直不阿,坚持标准,坚持原则的行为是一致的。
    1982年考研究生时,报考他的有20多位考生,结果他只按标准录取了于琨奇和我两位。于琨奇报考前已在扬州师院历史系任教多年,功底自不待言。我在考试过程中,自认为“先秦史”考得最满意,考分应该在90分以上。然而胡老师却只判给了70多分,反而是我参考的几门课中成绩最低的。由此可见,胡先生对专业要求之高、之严。
    研究生在读期间,胡先生对我们要求很严。最令我们终生受益的,是他治学严谨求真的学风。入学之初,胡先生便教导我们,作为“先秦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最重要的是要打好扎实的基础。训练做学问的能力。其中重要的是要打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功底、古汉语功底、古文字学功底、先秦及秦汉的文献功底,具备必要的考古学、民族学知识,熟悉先秦史研究情况。我们按照胡先生的布置,制订了系统的学习计划,并按计划系统地阅读上述各方面的资料和著作,配之以必要的训练,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回想起来,我如今不仅在先秦史,而且在古代文化史、文物考古、文物旅游等方面研究都取得了不少成绩,追根溯源,还是得益于这个阶段打下的基础。
    那时,我看到别人在研究生阶段便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很羡慕,也想早日发表论文。胡先生知道我的心思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现在首要的任务是要把基础打牢,要厚积才能薄发,可以多练习写论文,但不要急于发表,要知道文章留待后人看!真正的学者写出的学术论文,应该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千万不能仿效现在某些学者浮躁的学风,他们的论著观点朝成夕改,这是要不得的。所以即使你今后基础牢固了,发表文章时也应该慎之又慎。即使写出来了,也要仔细推敲,反复修改,并且先放一段时间,再推敲无误后才可发表。这样,发出的文章论点才能坚实不易,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记得研二时,我的一篇论文被张海鹏先生看中,准备让《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发表,但按规定,必须经导师签字。谁知,胡先生看过文章后,认为其中有关一个字的解释不够严密,竟然没有签字。这件事迫使我在学术研究上更加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对于我形成严谨治学的学风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可见,当时胡先生没签字虽然使我失去了早一两年发表文章的机会,但是使我一辈子做学问受益,是对我真正的厚爱。而且也可以说,我今天对自己的研究生严格要求,也是根源于胡先生当年的严格。我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周代里社初论》,直到研究生毕业后才由母校学报发表(《安徽师大学报》1986年1期)。但是,文章发表后,引起学术界较大反响,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史学情报》等都作为重点文摘。事实证明,研究生阶段什么时候发文章,发多少文章,是否发文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打好基础,提高科研水平,形成优良的学风。只有这样,才能使研究成果高质量,发表后才能真正在学术上作出贡献。
胡先生带研究生也很讲究方法。最明显的是,他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指导过程中,先提出总目标,再从各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指导我们制订系统的学习计划及读书目录,严格按计划完成任务。除了专业课讲授外,他还每周与我们讨论一次。每次讨论,都先让我们提出问题或阐发观点,他再进行答疑释难,真正做到循循善诱。学习上的检查、指点等也都融在其中。
    胡先生解放后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他曾一再谆谆教导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史学研究,确实是运用其他理论和方法所难以比拟的。如从商品入手研究经济,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分析社会发展,运用阶级分析方法研究历史人物等方法,都是十分科学的方法。是否能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能否运用得好,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他还告诫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指导历史研究,切不可机械和教条,不能抓住只言片语为我所用,而是要系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研究问题。事实一再证明,这些确实是金玉良言。
    胡先生还教导我们注意运用民族学资料研究先秦史。他根据摩尔根通过调查民族学资料研究古代社会,其成果被马克思、恩格斯吸收,研究古代社会发展的先例,曾对我们说过他的一个宏愿:中国50多个少数民族解放前分别处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从原始的狩猎阶段到封建社会时期的民族都有,如果将这些民族的有关资料系统调查出来(上世纪五十年代全国曾开展过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撰写出一部社会发展史,那么,必然会成为影响世界的不朽之作。可惜,由于当时他已身患沉疴,故此未能如愿。
    最令我感动的是:胡先生在指导研究生过程中所体现的敬业精神。我们读研期间,胡先生已重病在身,有时,我们去他家时,他连走到门口开门都很困难,但仍坚持给我们讲授,与我们讨论问题,仍然帮助我们修改论文。有时才讲了半小时,便已气喘嘘嘘,满头大汗,我们一再请求他就此休息,但他仍然尽可能地坚持。
    胡先生教我们做学问,更教我们做人的道理。教导我们做学问先要学会做人。特别是历史学家,更需要有好的人品,否则不能务实求真,秉笔直书,是不能还历史的真实的!他还教育我们:走上学问之路,就要甘于淡泊自守,潜心学问,不受干扰,甘于坐冷板凳,切不可浮躁!
    3年的研究生学习,我们从胡先生身上学到了很多,令我们终生受益。如今,胡先生虽然离开我们10余年了,但是他那珍视学术生命,孜孜求真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我们永远怀念他!
    作者附记:本文第一部分参考了胡功箓先生《胡澱咸小传》(已经本人同意,胡文发表于《芜湖县文史资料》第五辑),特此致谢。
2004年元月15日(作者系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兼文物局长、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08-12-02
漫话当年武大-难于忘却胡稼胎先生-詹寰 (转贴-)原载台北《珞珈》第118期
绿水长流,青山不老,武汉大学迎来了建校一OO周年大庆。回顾当年在校攻读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而几位老师的身影,仍常常浮现在我的脑际心中。任时间的淘洗也难于抹去。
那是1942年秋季,正当抗战末期,我毕业于柳暗花明、绿草如茵的成都华西协合高级中学,考取了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史地系、四川大学师范学院历史系、武汉大学文学院哲学系等三所学校。我的两个姐姐都是师范学校毕业,从事教师工作多年。她们极力反对我再去学师范,力主我入武大,于是我就进入了母校的哲学系。
武汉大学当时早已西迁乐山。乐山是川西小城,经过日寇飞机的轰炸,更形荒凉。校本部和文法学院设在城中心文庙,对面是月珥塘新生宿舍。我第一年即住月珥塘宿舍。教室和宿舍均因陋就简。宿舍是大开间,上下两层铺位挤满了人,连自习室也没有,夜晚同学们大都半躺床上或坐在床沿上温习功课。上铺的同学下床时每每踹着下铺同学的头,所以须得特别小心。白天没有课时,多半都挤在图书馆看书,或者去附近茶馆找一个清静的座位备课。第二年起,我迁入兴发街的第五宿舍,被同学们戏称为“黑宫”。那是一间特大的寝室,床铺首尾相接,上百人挤在一起,可算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了。屋内没有窗户,黑黝黝的,白天也要开灯才能看清人影。宿舍不但有老鼠,而且有蛇。据说,大梁上曾有一条大蟒蛇,掉在伺学的床铺上,被一个广东籍的同学捕捉来当了美餐,可见其年久阴湿了。自习室倒有一间,安放着两排长条桌和长凳,学习时简直是肩挨着肩,稍不注意就会撞着邻座的手脚。而伙食也特别差.同学们多数是沦陷区来得,即使是川籍同学,富裕的也不多.学校不收学费,还分别情况,发给甲乙两种贷金作为伙食费,但是金额不多.每餐多是豆芽、青菜、萝卜等小菜,大约两周之久才打一次“牙祭”,尝一点肉味.米饭质量更糟,倒渗了一小半谷子和砂子,有时还有霉味,大家叫它为“八宝饭”.身体弱的同学常有胃痛呕吐发生.有的因此得了肠胃病.那时生活条件之艰苦,也可以想见了。
然而,处在这样困顿的物质环境中,据我观察,同学们从不埋怨叫苦,都能安之若素,甘之如饴,人人发奋求学,弦歌不辍,其乐融融.原因何在呢?乐山自古以来,彼岸时蜀中山水名声之区,课余之暇,坐在岷江青衣江交汇之处,静观千年庄严的大佛法相,葱郁深幽的凌云寺和乌尤寺,尽收眼底;远眺清秀妩媚的大峨、二峨、三峨山,相对忘言,胸中尘虑顿消.山水之乐,启迪青春年少的睿智和英勃之气.但更为重要的是,武大迁来乐山后,人文荟萃,地灵人杰.母校的教师不乏名重一时的清纯饱学之士,在艰苦的抗战环境中,他们自甘淡泊,敬业勉行,培桃植李,不遗余力,堪称为人师表,使莘莘学子深受熏陶.尤其是王抚五校长德高望重,表率群伦,力倡学术自由、民主办学、言传身教,上继五四的开明精神,下开母校一代勤奋、好学、高尚其志的优良学风.其人品,其胆识,乃巍巍然长者贤者之风,令人有高山仰止之叹,为我辈后学所终身景仰.
由于师长的熏陶和山川的灵秀之气,母校师生的勤奋、清贫而又好学蔚为一时风气。假如一一道来,当时在校诸君都能如数家珍。记得外文系教授缪朗山先生,初来母校讲学,首开俄语课程。开讲的第一天,文庙的小教室早巳爆满了系内系外的同学,只得临时改换一间大教室,然而还是容纳不下众多向隅的听众,最后再改在老霄顶的大礼堂,也还是座无虚席,盛况空前。据说还有校外闻讯赶来的旁听者(后来改在高西门外的三育教室)。缪先生光秃秃的头顶,架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但两眼炯炯有神,声如洪钟。他教学也别开生趣,不首先从教字母入手,却在黑板上大书俄语“同志”一词,教大家反复;高声朗读;并讲“同志”在英语是什么字,法语、德语、意大利语中又是什么字。接着就教读几句日常简易的俄语问答。课堂上热气腾腾,同学们莫不极感兴味。
哲学系的教授中应当首先提到张颐先生。先生曾留学英德两国,荣获双重哲学博土,是大名鼎鼎的康德、黑格尔专家,有“东方黑格尔”的美称。先生主讲“西洋哲学史”,是系里的重点课程。他五短身材,身体有些发福,平时总是一袭布料长袍,秋冬季则加上一件玄色马褂,脚穿软底皮鞋,举止雍容大度,优雅端方,但却平易近人,没有丝毫洋学者大名人的架势,一望而知是传统士大夫学人的本色。先生上课认真,从不缺课或迟到早退,讲课时深入浅出,而析理精辟,旁徵博引,听者折服。先生虽然胸藏万卷,学识渊博,却绝不自炫高深,更不尚浮名,不慕荣利,述而不作,故没有著作传世。先生号真如,晚年皈依佛学,融汇东西哲理,卓然而为一代宗师。我自悔当时少不更事,心有旁鹜,沉醉于响往的学说,分散了太多的精力,以致未能专注于先生的教诲,如入学术宝山,空手而归。但先生当时的一些教诲,至今我依然记得。他说:“我思故我在,这是笛卡尔的名言。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思想,是独立思考判断,不可盲从。我们要有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执着精神。”“学历史,知人论世,必须看到它的变化发展,看到一个方面是不行的,而要看到各个侧面,甚至它的反面。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不要相信什么绝对真理。人的一生都应不停止对真善美的探索。”这些训诲,我当时还不能全然领悟,经过时间的推移,阅历渐多,才深切感到先生教诲的份量,受益匪浅。
担任哲学系主任的是万卓恒教授,也是一位独立特行、博学多才的教授。他曾留学美国,获得过博士学位。我在母校时,他主讲三、四年级的“形式逻辑”和“西方哲学名著选读”。他不但精研西方哲人哲理,造诣甚深,对于文学戏剧理论也很有素养,还能清唱几段精彩的京剧。遗憾的是,万先生年轻时过度用功,身体孱弱,瘦削的身材,满脸的病容,戴一付近视眼镜,那时已不能走到教室去授课。但他不愿耽误学生的学业,仍然力疾要我们去他家中听课,他住在那一条街,已记不甚清楚,我们几个学生通常按时走进他那间卧室兼书房,然后围绕着他成一个半圆坐下来。他讲的很小声,很吃力,一面喘着气,呛咳着,不停地擦眼睛,我们很过意不去,劝他休息,他总是说:“不要紧的”。有时讲得过度劳累,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我们怕惊醒他,就安静地坐着自修,直到壁钟敲响十二点,他雇的女工端进午饭来,我们才叫醒他:“万先生,十二点钟了,吃午饭吧。”他生活简朴,午饭多半是半碗面条加两个鸡蛋。他却仍要站起来送我们出门。此后,我于1945年暑期,因上了黑名单,离开乐山到犍为、秀山、宜宾等地的中学避难,直到1947年春季方回到珞珈山武大复学。回校第二天我就去看万先生,那时他已因肺结核恶化,时常咯血,病倒床上。但他仍强撑病体,倚在病榻上谆谆嘱我好好念书,不要辜负青春时光。此情此景,恍惚犹在昨日。此后不久,先生就与世长辞了。先生身后凄凉,他终身未娶,没有子女,送殡时记得只有解子光、侯春福、戴伯淮、我和一位黄姓的同学,此外就只有万先生的一个姐姐。中文系黄焯教授执笔为万先生写了墓志铭,系主任刘博平教授亲自伏在墓石上书写铭文,足以让先生不朽。先生长归道山寸不过五十来岁,中年早逝,英才未展,实在令后学者深为惋惜。先生遗体葬在风光如画的珞珈山麓东湖之滨,朝夕与湖光山色相伴,想不寂寞,差可告慰于先生在天之灵了。
最使我难于忘却的是讲授“论理学”(逻辑学)胡稼胎先生。他似乎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没有籍籍的名气,也缺乏显赫的背景,只不过是一名普通的教授。他的外表古朴,布袍布鞋布袜,偶而还戴一顶瓜皮帽。他的脸色凝重,近于严峻;讲话地方口音很重,显得不甚流畅,真有点“刚毅木讷”,悲天悯人的样子,活像一个乡间的老学究,是道地的“土教授”。稼胎先生讲论理学,其实都在宣扬孔孟之道。他把孔夫子作为伦理的化身,认为孔学是齐家治国、待人接物的至高学问,孔子也就是天地间惟一的圣人。我那时年少自负,不自量力,上课时还不免故意向稼胎先生辩难,以至有一两次还顶撞了先生,弄得场面颇为尬尴。但先生毫不动气,总是耐心教导。溯自五四运动倡言“打倒孔家店”,对儒家学说不加分析一概抹煞,本来就有过当的地方,以后愈演愈烈,真有点“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的形势,导致在“文革”后期发展到丑恶的荒谬绝伦的“批孔”闹剧。那时像我这样心浮气傲学无根底的学生,当然不能体会先生的用心了。后来,经过事实的严酷教训,我终于明白了稼胎先生其实是值得尊敬的有心人。他性格耿直,又目睹抗战后期民生凋敝、贪墨盛行、鲜廉寡耻、道德沦丧的末世景象,当然不胜其愤懑了。先生力倡仁义,而且身体力行,实想以此救治江河日下的世道人心,扭转社会的腐败颓风。可是,先生乃不见经传的一介书生,人微言轻,他的努力自然只能化为泡影。他自己也深知无力回天,但依然择善固执,“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可贵的孔孟精神。至今思之,我对先生不能不肃然起敬。我早已过了耳顺之年,常兴;浮生易逝、人海苍茫之感,为了求得心地平安,我不禁时时回忆起我的大学时代,我那些值得追怀的老师和同学。那个年代虽然清苦,但却纯洁、真挚、温馨,充满人情味和希望。人生能再么?让我重温—回青少年时期吧!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08-12-02
胡豁咸生平简介-(芜湖县宣潭胡氏又一大家)
胡豁咸生平简介
作者: 河海大学    
胡豁咸教授,安徽芜湖人,1917年8月16日出生,1941年毕业于原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随即留校任教。曾先后在中央大学地理系、新疆省财政厅、申报馆编辑部、前中央气象局、淮河水专等单位任职任教。1952年院校调整时,调南京河海大学参与创建工作,是该校地学的创始人之一。曾任校务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海洋湖沼学会理事、九三学社河海支委,并长期担任自然地理教研室主任。于1988年退休,因患肝癌,医治无效,于1992年3月14日逝世,终年75岁。

胡豁咸教授长期从事自然地理和地貌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五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为搞好地理教学而辛勤奔波,他重视野外实际考察,足迹遍及全国。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讲求教学方法,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先后讲授过“自然地理”、“地貌学”、“普通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和“水利地理”等多门课程,并指导研究生。他经常带学生去野外实习和考察,即使在七十高龄时,还一如既往,曾几次昏倒在山上,使学生大受感动,这种严师风范使在场学生竟至垂泪。他编写的教材,内容丰富,文笔简练而流畅。先后编写了《自然地理》、《地貌学》、《普通地质与水文地质》等大量教材,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还主持创办了河海大学的地质专业和积极参与环境水利学科的建设工作,为拓宽专业、发展该校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胡豁咸教授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十分重视地理科学的研究工作。1957年,他同著名地理学家、夫人杨纫章教授一道,受华东电业局的委托赴新安江流域进行自然地理调查,为该流域洪水的形成提供依据,直接为新安江水电站大坝工程施工期间的洪水预报服务,他们夫妇合写的调查报告,受到华东电业局的高度评价。五十年代末期,他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云南西北部高原上,对金沙江流域进行了考察,他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几次从金沙江的急流中死里逃生。经过艰苦的工作,在渺无人烟的地区,取得了丰富的资料。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他为徐州地区的地下水开发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受到当地政府的表彰。新华日报曾为此发表评论。七十年代末,他受水利部委托,再次组队对新安江流域进行调查,研究新安江水库建成20年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发表了《新安江水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一文,受到了环境水利部门的好评,在全国最早从事水库对环境影响的研究,被地学界誉为成就突出的地理学教授。

    胡豁咸教授对人宽容大度,以诚相待,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在培养和扶持年轻教师一代上,呕心沥血,不辞劳苦,倾注了大量的精力,是广大年轻教师的良师益友,深得大家的尊敬和爱戴。

    胡豁咸教授在病重后期,还考虑为国家节约开支,一再不愿住医院。住院期间,学校领导,离退休处领导、水文系领导,在南京的地理学界一些知名人士及生前友好,曾前往医院看望。

    胡豁咸教授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坚持真理,尊重科学,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正所谓

    芒鞋踏破坎坷路,一生风雨山河中。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08-12-02
致南山版主及各位宗亲-芜湖县宣潭胡氏胡德荣
南山版主及各位宗亲,我芜湖宣潭胡氏目前正在修谱,但我们这一支到底从安徽祁门何处迁来目前还无具体信息,可怜族中八位老人家,都是古稀之年了,11月30日驱车数百里至祁门寻根,无功而返,车马劳顿,自不待言,可失望之情,溢于言表。我作为胡氏后辈青年,深受感动之余,倍感惭愧,怎奈才疏学浅,有心无力,恳请版主及各位宗亲多多帮忙,多多指点,以期助我宣潭胡氏早日寻根成功,早日了却老人们的心愿。近期我会提供家谱上的一些资料贴在这里,看看能不能从中得到点对大家助我寻根之有用信息。我在此先谢了!多谢了!!!!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08-12-04
胡氏宗祠--------芜湖县宣潭胡氏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08-12-04
得知此消息甚为感动。一是为几位老人家,寻根往返数百里,旅途劳顿,其殷殷之情令我辈肃然起敬。二是为德荣宗亲,虽远在苏州,却能借上网之便,为家乡族亲修谱尽心尽力。我们宗亲网的宗旨就是要帮助全国宗亲实现寻根寻亲之目的,要利用网络信息平台之便,最大限度提供信息资料。等你们的族谱资料发上来,我们就发动大家共同来分析讨论。但目前主要是需要比较具体的地名和迁出年代。祁门地区本来就是个外迁之地,很多姓氏都是从祁门迁出去的,情况和国内其他几个移民集散地相仿,如果没有确切的地点毕竟还是比较困难的,请族亲们要有思想准备。
南山 2008.12.04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08-12-10
资料之一-------芜湖县宣潭胡氏胡德荣
南山版主及各位宗亲:
    
   我最近回去了一趟,带回了一本最远宗的谱,我们宣潭胡氏始祖胡心正,元末明初由祁门金嶺迁入,我还带回一本老谱很有价值,我扫描了一些,看看能不能贴上去给你及各位宗亲看看,
这谱是胡心正从祁门带到芜湖的,据谱载,我们先祖唐朝时为避黄巢之乱由山东青州迁入祁门金嶺的,他的名字叫 壁--- 唐昭宗时登进士,后官至司徒,是我们有谱可考的第一世先祖,此老谱往下可推至胡铨公,很奇怪的是胡铨的父亲叫俊,他居然也埋葬在金嶺,而且是皇帝赐的,我明天把这一段扫描件贴上,可历史上胡铨父亲是载,我糊涂了,可是孙子辈能对上了,我们是榘的后代,再往下9代就到我们的宣潭胡氏始祖胡心正,怎么样,您老有兴趣研究看看呢?要不我扫描好打包全给你参考看看。要是真的,我就是胡铨32代孙了,哈哈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