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浙江胡氏族源族居调查纪行(一) --]

胡氏宗亲网论坛 -> 浙江上海 -> 浙江胡氏族源族居调查纪行(一)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南山 2007-04-15 11:12

浙江胡氏族源族居调查纪行(一)

        2007年仲春,胡氏宗亲网http://www.hszqw.com.cn总版主南山受浙江东部地区胡氏宗亲邀请,前往这里访问调查胡氏族源族居情况。短短四天时间先后走访了临海、黄岩、宁海、奉化和镇海北仑五个市县区,调查了七个胡氏族居地点。这是继2006年10月南山与胡海先生调查走访江西宁都黄陂镇胡氏宗亲后,首次实地考察浙江胡氏宗亲情况。受到各地宗亲的热情接待,召开宗亲代表座谈会,查看族谱资料,祭扫当地胡氏始祖墓地,走访宗谱研究专家,获得了许多目前没有公开的宝贵族谱资料信息,这次调查访问对进一步理清浙东各地胡氏渊源和彼此关系,为充实胡海《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网络版和胡氏宗亲网寻根数据库系统内容,提供了第一手珍贵的资料。

        为什么要选择浙东地区作为调查访问的首选?纵观目前所能收集到的浙江地区胡氏族源族谱资料可以看到,我们对这一地区胡氏情况了解程度远不及江西和湖南湖北。胡海先生曾七次去江西、三次去湖南,二度到湖北调查,但却从来没有到过浙江。《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浙江卷所载资料很少而且多数是转自公开发行的胡氏图书内容。而现在可以查到的图书资料内容一部分来自各地图书馆的浙江胡氏族谱收藏,另一部分则是根据史书记载的浙江名人事迹,与当地胡氏族源族居实际情况相去甚远。根据我对图书馆所藏的胡氏族谱数量的分析,估计还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族谱散落在民间。近年来各地新修族谱很多开始送图书馆保存,但绝大部分旧谱仍没有面世。所以完全有必要亲自到各地尤其是农村乡镇去调查这些资料,加以科学的整理汇总,最后公布于世为全国有寻根需要的宗亲服务。

        胡海先生是做这项工作的先驱者。他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用了十几年时间自费调查了全国各地胡氏集中族居的地区,将收集的资料整理编写出版了《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一书,自费印刷一千本,全部免费赠送给全国胡氏宗亲,一时成为佳话。但由于个人精力和财力限制,初版的《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还不够全面,除江西、湖南、湖北地区外,其他地区的资料远远不能满足各地宗亲的要求。为此,2006年宁都调查之后,胡海先生和南山先生在广州签订了议定书,胡海先生提供自己十多年的胡氏研究资料,南山先生协助胡海完成全国各地胡氏族居资料的再调查,通过胡氏宗亲网在五年时间内完成《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的再版。新版《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将继续秉承胡海先生的意愿,修补、增添新的内容,同时将考虑以网络版的形式发布,全部免费提供给全国胡氏宗亲。

[attachment=2642]
2006年10月胡海先生与南山在广州

        为履行广州议定书的义务,必须尽快开展调查工作。南山首先考虑到浙江一带进行调查,理由是这个地区的资料在公开的书籍中尚不完善,但其族居的特点非常明显,以浙江东部地区为例,这里的许多县市胡氏宗亲都同宗共祖,渊源非常相近。另外这一带交通便利,不用半天就可以从上海直达大多数地区,完全可以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利用双休日出行搞调查。目标定下来后我立即着手开始进行,正巧我单位有一位家在浙江宁海县的胡姓同事,他父亲从老家来上海,很快我就通过他认识了他们当地的一些修谱负责人。另外我又写信给宁海县退休老教师胡克均先生,他在网上发表的《临海石鼓胡氏族谱序》中详细介绍了浙江东部胡氏的渊源和分布。胡老师很快给我回了信,热情地给我介绍了浙东各地的修谱机构主修负责人。这样我就通过电话、通信方式先和他们建立了关系,为我实地考察打好了基础。还有就是我们胡氏宗亲网现在已经拥有2000多会员,其中也有大量浙江地区的会员宗亲,通过网络平台、QQ联系我们互相之间交流信息,做为总版主我和他们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关系,随时都可以应邀前往进行实地调查。


第一站:浙江省临海市永丰镇石鼓村

        2007年4月3日借深圳出差之机,回程上海途中在金华西下车,三个小时车程就到临海市客运站。胡氏宗亲网会员,浙江台州学院教授胡正武宗亲开车接我去石鼓村。我们在网上认识,我帮他将他写的《黄奢胡氏族谱序》发表在胡氏宗亲网。这次知道我要来临海采访,他已将临海市白水洋黄奢胡氏族谱的主修,安禅寺长老胡尧府宗亲约来石鼓村座谈。对正武宗亲的安排我非常满意,这样我就可以节省不少时间。正武宗亲有儒雅学者风度,谈吐得体,言简意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石鼓村接待我们的是原石鼓胡氏族谱主修,78岁老人胡家荧宗亲,他告诉我现任村内修谱机构负责人胡家和因爱人病重在医院守候,改由他来接受我的访问,但后来家和宗亲还是从医院赶来和我见了面,我对他表示歉意并祝愿他爱人早日恢复健康。

[attachment=2643]
浙江台州学院教授胡正武宗亲(左)

        石鼓胡氏因宁海县退休教师胡克均的一篇网上族谱序言而出名。见:http://www.hszqw.com.cn/bencandy.php?fid=12&id=559。整个村子胡姓占到90%,有一千多人。石鼓胡氏最近一次修谱是在2002年。族源情况是这样的:“吾族胡氏,世为泰州如皋人”。始祖太尉公胡仁,字朝义,生长于唐末,僖宗乾符年间,奉命率军南下平乱,转战江浙各地。在南征北战中,随军南下的兄弟胡继阵亡,最后自己兵败温州,部队星散,独自留寓浙南,自丽水辗转至临海,定居于石鼓。又据石鼓历代口头传说:始祖自温州贩牛来石鼓,因不慎,火烧了稻田禾苗,被迫赔了钱。第二天突然天降大雨,隔不几天,被烧的禾苗又长出了嫩绿,茁壮成长。由于土壤肥沃,又风调雨顺,当年获得稻谷大丰收。这是因祸得福,吉祥表现,遂定居石鼓。临海石鼓胡氏与宁海长街胡氏渊源很近,据说长街胡氏是从石鼓转迁过去的,这和我在宁海调查是所听到的情况不一样。那里的宗亲认为长街大胡是吴兴胡进思的后代。于是引出胡克均老师的一番评论:石鼓胡氏是否也是胡进思再迁台州之后裔呢?此说有待考证。石鼓胡氏主要分迁地有三门,黄岩、温岭,2001年修谱时统计石鼓胡氏及其析派共有一万三千余人。2002年这次修谱主要负责人家荧、家和等宗亲。

[attachment=2644]
临海石鼓胡氏家荧、家和(中)宗亲与黄奢胡氏尧府宗亲(左)

      黄奢胡氏主要族居地在临海市双港区境内即今天白水洋镇辖区,该地历史上通称黄奢里,故称。其祖上渊源是从东阳(属婺州,即今金华)、处州(今丽水)迁徙而来。据旧谱序,黄奢胡氏先祖太祖康瑞公三子新之公自东阳迁至山下、田洋胡;其後,康瑞公长子信之公後裔伯淳兆祖暨龛山三公再自处州迁至象龛东西两村。从此,“苍山毓瑞,蔚起人文;白水锺灵,肇开世泽”。但是看过该族2002年重修谱的总世系图,有许多处令人疑惑不解。如世系世传总图三的二世祖万一,讳进思,字克开。这就明确了应是以胡进思为始祖。但和宁海奉化族谱记载不同的是,璟公本是胡进思的长子,在他们谱上却变成了第八世,宁海上胡一支以胡琛为始祖,但在这里为第五世,在宁海胡进思后代族谱上的许多世祖都可以在新修黄奢胡氏谱上找到影子。不仅如此,甚至连胡安国一支后代寅、宁、宏、宪;还有胡居仁都可见于世系记载,当然永康胡彭至胡则一脉也在谱上出现。总之看过此谱世系令人百思不解,疑窦丛生。胡克均老师在《临海石鼓胡氏族谱序》是这样写的:据临海象坎《胡氏宗谱》载:他们的始祖是永康胡则。其祖先由永康经缙云,仙居,辗转迁徙而来。目前散居在仙居,天台一带的胡氏,与他们属同一脉。查现谱载,黄奢胡氏目前分布在仙居、白水洋、田洋胡、山下、上施等地。2002年重修谱主要负责人是安禅寺长老胡尧府宗亲,原在上海工作四十余年,退休回乡立志修谱,带明显的上海口音。

第二站: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仪江村

        结束石鼓之行立即乘车前往黄岩。一小时后到达黄岩,早有胡氏宗亲网会员胡喜华宗亲在车站等候,初见面喜华宗亲一身工作装表明他刚从自己的公司出来,笑容可掬的他立即给我亲切友好之感觉,由于其相貌和我单位一同事非常相似,加上身着天蓝色工作服,我还以为到了我单位的外地项目部。按照事先计划,他约了他的一位生意伙伴,原籍仪江村江田胡氏宗亲朋友,三人匆匆用过晚餐,驱车从黄岩前往仪江村。

[attachment=2645]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仪江村江田胡氏

      根据喜华宗亲在网上给我发来的江田胡氏族谱照片资料,我发现这一支非常独特。接待我采访的族谱主修负责人澄江中心小学教师胡才德宗亲介绍说:胡昉,字定静,于北宋景佑二年自杭州出任黄岩县令,第二年任金邦通问行人(相当于今驻外使节)。期满返回,隐居城西东济村(今小坑),为黄岩胡氏始祖。到第十世定刑,字齐修,从半洋赘居杨汇(江田),为江田胡氏始迁祖。本族谱始修于明正统年间,二修于明万历年间,后因毁于火灾,于清咸丰二年(1852)重修,民国年间又修过两次。最近这次修谱是在2003年完成的。因我从广州带来胡海先生的《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赠送给他们,他们也回赠新版《江田胡氏宗谱》一册。江田胡与仪凤彭合称仪江村,属于黄岩区澄江街道管辖,江田胡氏目前统计共有一千多人,分布于周边乡村,另外一个较大的族居地为岭下葛。新谱收集了咸丰和民国年间的谱序若干篇,胡昉之下迄今为三十三世(胡才德)。与江田胡氏代表座谈后,我认识到江田胡氏仅是以胡昉为始祖的黄岩胡氏中的一支,那么除了江田胡氏外,黄岩胡氏还有哪些分支呢?带着问题第二天我又访问了黄岩历史学会宗谱研究组组长任金玉先生。

        任先生是位中医,收藏家。在黄岩地区研究各姓族谱颇有名气,曾为浙江省图书馆整理他所收藏的黄岩各姓族谱摘要40余种,现在网上都可以方便查到。当我在黄岩电话联系任先生时,才知道他因病住在临海市台州医院。于是我改变了原定计划,赶到临海在病床前访问了任先生。任先生介绍说确实在临海、黄岩一带还分布着很多的胡氏分支都是尊胡昉为始祖的,但由于多年来没有合过谱,具体搞清楚其析派有一定困难。他提供了他写的《民国时期黄岩百家姓人口分布》资料上载:黄岩除江田胡外,还有沙埠南胡,峰江左川胡。胡家桥,大隶,岭下葛也有不少胡氏族居(即属江田胡氏)。只可惜我不能象胡海先生有那样多的时间云游四方,我必须严格按照原定计划完成采访,对这些地方的调查只好等待来日了。

[attachment=2646]
黄岩历史学会宗谱研究组组长任金玉先生(右)

待续

南山 2007-04-20 22:07
第三站:浙江省宁海市桥头胡村

        我对宁海胡氏的关注从去年就开始了。除了宁海胡克均老师的一篇序文介绍外,又通过我单位一位宁海籍胡姓同事的父亲,我认识了宁海奉化地区的许多修谱负责人,原定今年春节期间走访此地宗亲,后因故未能成行,所以说对宁海胡氏访问的是我此行的重点。

        从临海到宁海一小时又十分钟,随即转车去桥头胡镇。桥头胡镇的所在地桥头胡村位于宁海东北部,原先是个通商水码头,所以经济发展环境比较好,这从气派的行政村办公大楼可以看出来,村民的生活都很富裕。接待我的是桥头胡(黄墩)胡氏的宗亲会的几位年长宗亲。吃过午饭,就在行政村办公楼里召开了当地宗亲代表座谈会。胡新奎老师(退休)是新修黄墩胡氏族谱的主要负责人,他向我介绍了宁海胡氏渊源和分布的基本情况。始祖万一公,讳进思,字克开,《新五代史》卷67、《旧五代史》卷133载:“胡进思,吴越湖州人,故屠牛为业。钱元瓘质于宣州田郡所,进思亲随左右。元瓘立,推旧恩,用为大将,迁左统军使。及弘倧继位,进思恃权专横,弘倧嗣位,颇卑侮之,进思不能平,率甲士三百人,迁倧于别馆,迎弘俶立之。其年四月,疽发背卒。”有谱载胡进思为五代时吴越国兵部尚书,未能其详。胡进思有两个儿子,长为璟公,次为庆公。宁海一带的胡氏多为璟公后代从新昌胡卜发源地分迁而来,目前主要族居地为上胡,中胡,桥头胡,长街大胡等。胡姓在宁海当属大姓,有的地区胡姓所占比例达到百分之九十。宁海地区由于经济发达,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支撑,所以大多数地区都已经完成新版修谱,这里的经商办厂事业成功的人士都很支持本族修谱,往往个人就承担了修谱所需费用的绝大部分。在桥头胡村他们给我展示了黄墩胡氏历次修谱的版本,有一公尺长幅的光绪七年所修宗谱,要摊放在床上才能查看,也有保持古朴特色印刷精良的二零零零年重修新谱,我都拍照带回来仔细查看研究。

[attachment=2647]
浙江省宁海市桥头胡镇黄墩胡氏

      和其他地区一样,调查宁海胡氏最大的问题也就是族源问题,同样的疑问同样困惑着这里的宗亲。往往从本地始迁祖开始的记载是准确的,而且是越往后越准确,尤其是在民国年间,哪怕只修过一次谱,和现在的重修接上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最大的就是始迁祖之上,又分本族始祖和本族远祖,这两个问题往往很难回答的。以黄墩胡氏为例,从始迁祖义道公往下是没有问题的,但从始祖万一公进思开始后面的几代人存在着很大的分歧。首先,据介绍二世璟公和第三世琛公与宁海另一胡氏支系的记载正好相反。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他们谱上第四世元武旁赫然标注“大理寺评事庐陵开国侯”,这不是著名的公霸公吗?霸公不是源于金陵吗?为何又源于浙江?胡新奎老师给我解释说,有谱记载霸公为新昌人,吴越国钱镠时出使南唐,那位李后主李煜“爱其姿才”,把他留在南唐做了吉州刺史,南唐归宋后就成了宋臣。这还是头一次听说,但我确实记得在哪份资料里看到霸公祖籍是在新昌,目前尚需更多的史料来证明。在光绪谱上记载第一世为万一公,第二世璟公,第三世公霸公、公璇公、公琛公。我将此信息提供给江西关心公霸公世系的宗亲以期进一步研讨。

        说桥头胡村的宗亲对我的采访接待真可以说是感人至深,胡新奎老师从我到达至离开,整整陪同了我二十多个小时,安排我的食宿,解答了我的各种提问,还提供了他尚未公开发表的“浙东胡氏资料集”供我拍照。苍劲工整的竖版钢笔楷书表明他从2000年就开始了这项工作。我说你带鸭舌帽的形象很有点象原上海市市长徐匡迪,他笑了,很显然他并不知道徐匡迪长得什么样。但在我采访时所结识的这些长者都有着相同的学者气质和风度,几乎百分百的都是教师出身。对桥头胡村的其他几位长辈胡传木、胡万来,还有岙胡村的族谱主修胡功芬宗亲,感谢你们陪同我花费了很多时间。我单位同事父亲一家本来是邀请我前去岙胡村作客,参观梅林岙胡古戏台,走访大蔡村的,因时间原因未能如愿,其二女儿胡丹燕也专门前来桥头胡,热情接待我在宁海的访问。

第四站:浙江省新昌县胡卜村

        崇宗敬祖,祭扫祖坟是桥头胡宗亲每年清明节的例行安排,今年清明这一天我正好在他们这里,所以就顺理成章地按照事先的安排参加了桥头胡村组织的清明祭祖活动。三、四十人乘坐豪华大巴车,前往新昌县胡卜村万一公胡进思儿子璟公的墓地祭扫。后又到奉化尚田镇龚原村胡进思墓地,当地称之为“拜太公”,由新奎老师做主持,念祭文,全体宗亲行跪拜礼,仪式隆重而肃穆。这样的仪式每年举行,费用完全由当地私营企业业主承担,我亲眼看见他们在前一天送来款项,第二天一早六点半准时发车。

[attachment=2648]
浙江省新昌县胡卜村璟公墓地

        浙江省新昌县胡卜村也是由于万一公胡进思儿子璟公的墓地所在而被我记在心里。“新昌之胡有二支,一为五代吴越时迁居而来,始祖胡璟,仕吴越为行军司马,寓居新昌胡卜村,因植梅10里,故有“梅溪”之称。他死后就埋在胡卜村七星峰下。自此,子孙后代世居在这里,成为新昌人。据《新昌县志•氏族志》记载,胡卜村有垂裕堂,祀始祖胡璟”。这是黄启昌《胡姓通史》浙江部分里的记载。由于是浙东胡氏的发源地,又正值清明节,四面八方来此祭扫的宗亲络绎不绝。经人介绍,我认识了胡卜村老年协会会长胡伯均宗亲,尽管时间短促,他还是带我到他家里,给我详细介绍了胡卜村的胡姓历史渊源,以及目前修谱的准备工作情况。从这里发源出去的胡进思璟公后人大约上十万人左右(没有详细统计),许多地方都完成了新修族谱工作,唯有胡卜村因为地处山区,经济发展情况不如平原地区。所以还没有开展这项工作。但胡伯均会长告诉我,最近此事已经提上议事日程,资金问题已有着落,估计不久就可展开了。伯均宗亲精力充沛,热情过人,通过他的不懈努力筹措资金,近年来先后修缮了胡璟公的墓地,“飞黄”牌坊,相信修谱大事在他的主持下一定圆满。在新昌大佛参观时,六、七十岁的他健步如飞,令我这后生在他后面紧追不舍,气喘吁吁。此时我产生了一个念头,我要在胡氏宗亲网开辟一个专栏,让各地宗亲网友上传所在地区热衷于胡氏敬宗修谱的杰出人物事迹,组织一次“感动胡氏”活动,让我们前面的这些可敬宗亲名扬四方,于是脑海里立即浮现出许多我所了解的人物形象......
[attachment=2649]
新昌县胡卜村老年协会会长胡伯均宗亲(右)


第五站:浙江省奉化市尚田镇龚原村

        胡信胜,就是这些杰出人物其中之一。从电话的那一端传来的是一种优雅的江浙口音,在我的印象中这种口音出自高等院校的某位教授讲师,面对学生,娓娓道来。我想象胡信胜宗亲就是一位退休教师。我和他是通过中间人介绍认识的,家中有谱,独自一人外出调查搞谱,信教......这是一位神秘人物。从他寄给我的《絮话(浙东奉化)胡氏》《龚原村名缘何来》来看是一位非常严谨认真的人,凡事例均给出处,来信必复。遣词造句恰到好处,字体工整整洁,给人美的享受。但是在清明节那天,他在尚田镇镇政府上得车来与我握手之时,原来对他的猜想却完全颠倒了个。这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民。声音依旧是那样动听,也确实当过教师,不过是在乡里当了十年的初中代课老师,我们从媒体上知道这种代课老师的待遇情况是无法和编制老师相提并论的。家里显得十分凌乱,甚至很难找一个地方来放置我的笔记本电脑。狗在叫,小孩子在哭,他一手抱着小孙子,一手在族谱上指点。他的妻子为招待我这个远方来的不速之客在厨房里忙碌。信胜宗亲现在镇政府参加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每月工资八百元。儿子女儿都在外面工作,虽然收入不高,对他这样的人来说,生活过得很充实,因为他喜欢摆谱。信胜宗亲早就说过他会让我见识一下他家的藏谱,清道光庚子(1840)年间的《胡氏龚原前房宗谱》。龚原排溪胡氏据说是胡进思的次子庆公的后裔,和上午在新昌祭扫的璟公是兄弟,但璟公要大他五十多岁,原因很简单,胡庆是胡进思七十六岁时的老来得子。五代后期,胡进思虽以官拜尚书,一言九鼎,但因为政治上的麻烦使得他想早一点带着小儿子退居林泉,远离政治是非之地。于是他来到浙江奉化尚田镇的蓬岛,选择了一个既可安稳度日又便于逃跑的宝地,在这里为儿子修建了安身之处。奉化胡氏于是就在此地发源,广布四方,人称中原排溪胡氏,“龚”同“中”,后来,这里便改称“龚原”,详见胡信胜《龚原村名缘何来》http://www.hszqw.com.cn/bencandy.php?fid=18&id=656

[attachment=2650]
浙江省奉化市尚田镇龚原村村民胡信胜宗亲(左)

      信胜宗亲对我说你好不容易来到我们这里,蓬岛庆公遗址是一定要去看的。我们一同来到一千多年前庆公所住的地方,两株槐树,一块照壁(当地人称“米鱼照墙”),残存的旧屋摇摇欲坠,这里就是奉化排溪胡氏的发源地。如同我在宁都上山乡苦竹凹对村民所说,这里今后都极有可能被开发旅游资源,让胡进思的后裔前来祭拜,浙江东部胡氏大部分都是从龚原排溪和新昌胡卜发源出去的。和胡卜村一样排溪胡氏也只有几百人,而这里的胡氏经过一千多年的繁衍,固守本土没有播迁出去,应该说是最正宗的了。

        再回来说胡信胜,这位普通的农民汉子说:我现在是孤军作战。由于龚原村地处山区(离尚田镇13公里)经济不发达,村民文化有限,虽然前有道光年间修谱,后有民国年间续谱,但至今九十多年过去,再修新谱之事还没有影子。信胜宗亲克服了种种困难,只身一人行动起来,四处调查本族分布情况,手工抄些了数百页调查资料,旧谱资料。他对我说,现在主要就是落实资金的问题了。一旦资金问题解决,立即就可以开机印刷。一个普通农民,视本族家谱续修为己任,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到这件大事来。我钦佩的就是这样的宗亲。看完了族谱他又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来,重新放回楼上。夜已深,人已静,两位宗亲好友还在灯下促膝倾心长谈......。

[attachment=2652]
清朝道光年间龚原前房谱


第六站:浙江省镇海市北仑区

        原定计划是要在访问了龚原村后赶到宁波去乘晚班火车回上海的。但没有想到龚原村地处山区,一到天黑就没有了公共汽车。我只好在信胜宗亲家住下,等到天亮有公共汽车后再走。就在前往奉化的汽车上,我联系了胡氏宗亲网会员,在宁波市北仑区政府工作的光头宗亲。说到这位仁兄很有意思,我们相识于一篇新闻报道,宁波晚报登载有人欲寻找柴桥芦江胡氏宗谱的主人,根据报道我断定此谱与光头宗亲在宗亲网发帖内容有关。于是以后凡是光头宗亲发帖我都要留意看。这次既然到了宁波何不登门拜访一下,顺便了解柴桥芦江胡氏的族源族居情况,给我这次浙东之行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attachment=2651]
左起:咕咚冰鱼、南山、胡嘉翔、光头宗亲

        光头宗亲开车来车站接我去市区。这位仁兄形象颇似电影演员王刚,所谓光头现在叫并不确切,因为短发已经浅浅地密布头顶,看来他为保持形象会经常弄光所有头发的。时间有限,我要在下午两三点钟回上海,所以就随便找了一家饭店边吃边谈。胡氏宗亲网会员咕咚冰鱼知道我到了北仑也立即赶来见面。光头的叔叔,在北仑区总工会工作的胡嘉翔宗亲,手持一册民国年间手抄谱对我道出镇海柴桥芦江胡氏的渊源。据说芦江胡氏是胡榘的后裔,胡榘,字仲方,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胡铨裔孙。宋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拜兵部尚书。二年,出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绍定二年(一二二九)致仕。应(字辈)用之是胡榘之子,字烨中,遵父命始居芦江之后岸,遂为芦江鼻祖,公以后皆单传,至元时,祖上梦中贯珠而得子,因取名贯珠。贯珠公生通一、通二两公,公各生三子而有六祖族乃蕃衍。于是讳均泽者为五马桥前堍鼻祖,均安公为前房车门里鼻祖,均启公为中堍汤六房鼻祖,均海公为完工桥后堍鼻祖,均庆公为山下鼻祖,均志公为中岭鼻祖。芦江胡氏六房世系清晰,没有很多疑问。上次那人欲出让的正是道光年间芦江胡氏的总谱,对于正在筹备修谱的宗亲来说当然是很重要的资料,无奈交易价格谈不拢,至今还是望谱兴叹。

待续

南山 2007-04-20 22:12
        和我这次调查的其他支系一样,始祖记载成了大问题,困惑就在于这册手抄族谱有关胡榘以上世系的记载与我们所知的霸公至忠简公胡铨的世系记载完全不一样。如始祖仁一公(岂页),有三个儿子义一(逢龙)、义二(逢虎)、义三(逢吉)。胡榘为义二府君派后裔,属始祖后第八世。为字派“仁义礼智信肇基顺应"中的“顺”行。父文元,祖父亘(字周阳,授主簿改迁常熟县丞),可见这里的胡榘并非大名鼎鼎的胡铨之孙。而胡榘在谱上却被注明:为沿海制置使,知宋必革命,乃命其子居芦江。又是那个知庆元府的胡榘无疑。矛盾就在这里。该谱收录的“谱源考”(光绪三十一年),“谱源辨疑”(民国三十七年)都认为此谱所载世系大有疑问,应该恢复成胡铨-胡榘世系才对。另外,芦江胡氏字辈表中有“来自青州”四字,究竟表明何意不清楚,《禹贡》中青州系指泰山以北、以东地区,但胡铨家族似乎无人到过这里。胡嘉翔兄长现在又开始研究浙东胡进思分支与柴桥芦江胡氏的关系,彼此之间好象有一种隐隐约约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关联。

        值得一提的是参加我们这次讨论的胡氏宗亲网会员咕咚冰鱼宗亲,在收到我拍下的手抄族谱照片后,立即开始了电子化文本工作,现在已有数篇族谱内容完成上传胡氏宗亲网,为柴桥芦江胡氏后裔和对此感兴趣的宗亲了解研究芦江胡氏作出了贡献。

浙东胡氏实地考察感受

        我在北仑结束了四个小时的采访后随即乘车返回上海。我很满意我这次到浙东的四天调查工作,这是我学习胡海先生搞胡氏族谱调查的开端,今后我还将和胡氏宗亲网的其他同仁一道,继续开展这项工作。在现代交通条件下,行万里路已经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我认为现在网络发达,在资料传输上不成问题,但其中的错误也会以讹传讹,如果没有人出来认真勘误,最后都会被传得面貌全非。只有到实地去考察才可以看到拍到最原始的族谱,和当地宗亲座谈,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姓氏研究就应该基于这些原始的资料积累上。我不是收藏家,对再珍贵的族谱本身并不感兴趣,我只关心族谱里面的内容,现在很多宗亲愿意将自家保存的族谱拍成数码照片传给我,我很高兴大家利用这种方式交流研究,在征得同意的前提下,我也会将这些资料在胡氏宗亲网发表,共享于全国胡氏宗亲。

        最后再谈谈外出调查的几点切身感受。第一,要有周密的计划安排,象我这次的浙东之行事先就做了充分的准备,了解当地资料准备重点调查问题,及时联系调查采访对象,设计访问行程时间,所以一切都按计划进行圆满顺利。第二,要尽量多带资料送给被采访者,少带生活用品。由于要去的地方大都是地处偏僻的山村,行装要尽量减少,所以以后笔记本电脑要换成更加小巧便携式的,数码相机和摄像机也最好能小型化,超薄型,电池要多准备几块,充电器千万不能坏。这次采访后期由于数码相机备用电池坏掉,给我带来不少麻烦。所有的连接线上网卡都要事先检查好,少带一件都是很麻烦的。数码录音笔要选择大容量内存的,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的谈话内容是重要的,所以采访一开始就要打开录音笔,不要时开时关,对人不礼貌。随身携带一个采访本,随时记下谈话的要点和时间,以便今后整理时可以按时间检索录音。第三,采访结束要及时整理采访要点,由于在外工作比较辛苦,可能做不到当天整理,但回来后应该尽快开始整理,时过境迁,时间长了记忆就会淡薄。写下这些文字就是为了记录过程,我习惯这样做。相信这些文字对我今后整理浙江以至全国胡氏各个分支的族源族居情况会有帮助。

南山  二零零七年四月于上海

致谢
        应浙东胡氏宗亲盛情相邀,南山于近日前往该地区进行胡氏族源、族居调查。短短四天感受到当地宗亲敬宗睦族的热情,查看族谱召开宗亲座谈会,参加清明祭扫活动,了解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浙东胡氏族源、族居情况,这次调查访问收获很大,拍回大量的族谱照片经过整理将在宗亲网提供给全国需要的宗亲。在此对协助南山进行调查采访的各位胡氏宗亲网会员及浙东地区宗亲朋友,南山表示深深的谢意!他们是:

        胡氏宗亲网会员,浙江台州学院教授胡正武宗亲,并通过您转达对浙江临海市永丰镇石鼓胡氏族谱的主修胡家荧宗亲、胡家和宗亲,浙江临海市白水洋黄奢胡氏族谱主修,安禅寺长老胡尧府宗亲的感谢!

        胡氏宗亲网会员,浙江台州市黄岩区的胡喜华宗亲,并通过您转达对浙江黄岩江田胡氏族谱主修胡才德宗亲及其他几位宗亲的感谢!

        浙江台州市黄岩历史学会宗谱研究组组长、文史资料副主编任金玉先生,感谢您在病床上接受我的访问,并提供黄岩、临海一带胡氏族居、族谱宝贵资料!

        浙江宁海县原宁海中学退休特级教师胡克均老师,感谢您的热情回信,才使得我与浙东数县市的胡氏族谱主修负责人建立联系。

        浙江宁海县下田板村的胡友义宗亲,是我单位同事的父亲,通过他我也认识了宁海县岙胡村的修谱负责人胡功芬宗亲,并在宁海受到他的热情接待,深表感谢!

        胡友义宗亲的女儿胡丹燕为我访问大蔡村做了周密安排,可惜时间仓促,未能前往,谨向大蔡村的宗亲表示歉意!丹燕宗亲工作繁忙,仍抽出时间陪同我在宁海的采访,非常感谢!

        浙江宁海县桥头胡镇的黄墩胡氏修谱负责人胡新奎退休老师、桥头胡镇宗亲理事机构负责人胡传木宗亲、胡万来医师,感谢你们的热情款待,吃住行谈,事事满意。大有收获,不虚此行!

        浙江新昌胡卜村老年协会会长胡伯均前辈,虽然我们面晤时间短暂,但我对您为新昌胡卜村梅溪胡氏以及整个浙东胡进思后裔所做的贡献深表敬意!

        浙江奉化市尚田镇龚原村村干部胡炳林宗亲,村民胡信胜宗亲,我为你们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不懈地进行龚原排溪胡氏族谱调查的精神所感动,特别是胡信胜宗亲所做的大量工作令我惊讶!

        胡氏宗亲网会员,浙江镇海北仑区政府工作的光头宗亲,光头宗亲的叔叔胡嘉翔兄长,胡氏宗亲网会员咕咚冰鱼,感谢你们的宴请接送并提供浙江柴桥胡氏的资料。咕咚冰鱼宗亲和光头宗亲已经将有关资料电子化在宗亲网发表。

        感谢以上宗亲朋友对我调查工作的支持。欢迎你们有机会来上海,共同探讨研究胡氏文化。南山 2007.04.10

胡铁华 2007-04-21 16:29
衷心祝贺南山总版主这次"浙东胡氏族源族居调查纪行"取得完满成功,为我胡氏宗亲网起了模范带头的表率!辛苦了!
我们盼望你的调查和研究浙东地区胡氏家族源流的资料逐步公布,充实胡海先生的大通考.以飨我们全体宗亲!

南山 2007-04-22 20:40
感谢铁华兄的祝贺!这次到浙东走访调查胡氏族源族居情况,是我学习胡海先生实地考察的开端,的确是大有收获,关于文中涉及到的地区族源情况由于篇幅原因,远没有叙述清楚,有希望了解详情的宗亲朋友请与我联系,我也会按铁华兄的吩咐将浙江资料整理后上网公布.

另外我想利用今年五一长假,前往浙东的宁波鄞州区,慈溪,余姚,上虞,绍兴等地,继续我的浙东胡氏调查之旅.但目前准备工作尚未完成,希望宗亲网内与上述地区有关的宗亲朋友给予协助,帮助联系您所在地区的宗亲会,修谱负责人.南山

爱菲诗 2007-04-25 11:11
昨天在凤凰网上看到关于一片族谱的文章,
联想到自己的族谱和历史
使我产生了看自己族谱的兴趣
可惜长辈那里获得的相关知识太少
下午向长辈去讨教点再说.


另外,告南山版主;
我是浒山的,和横河比较近,
但是联系基本没有,那里没有亲戚什么的.
不过,我会试着努力,和那里的胡姓宗亲联系

胡义振 2007-04-25 11:37
      南山兄!
      什么时候来山东考察啊!
      热切期盼中!!!!!!

南山 2007-04-25 11:45
爱菲诗宗亲朋友您好!

现将我掌握的慈溪余姚胡氏渊源资料提供给您,可将此资料带给长辈,以请教更多的问题.

余姚胡氏:

根据《烛溪胡氏家谱》卷首《世家原委旧序》的记载,余姚柏山胡氏的远祖可以追溯到南朝刘宋时的胡藩......后胡城生有5子:胡王当、胡琼、胡瑜、胡王告、胡球。胡王当担任膳部员外郎,世居华林。胡琼在南唐天赞年间登进士第,为官常州(今江苏常州、无锡一带)刺史。胡琼子胡持迁居常州,子孙逐渐繁盛。当地的乡人称其居处为胡家桥......

据《余姚柏山胡氏重修宗谱》卷首《柏山始祖辅成公传》所载,胡持生逢五代之乱。当时兵戈相寻,四海鼎沸,百姓居无宁日。身处乱世的胡持处变不惊,审时度势,认为常州位于交通要冲,为兵家必争之地,难于作为久留之地。胡持生有5子:胡修、胡微、胡徵、胡从、胡循。于是胡持召集诸子召开家族会议,商议此事,准备远走他乡。四子胡从字辅成,奉父亲之命出外打探消息。当时原唐镇海节度使钱缪在东南十三州建立吴越国。吴越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势单力薄,无法与大国抗衡。为了力求自保,钱缪向北方小朝廷称臣纳贡。因此吴越国与其接壤的国家虽然称不上相安无事,但是在钱缪与吴国徐温修好之后,此地的战事却也是寥寥无几。因此在战乱纷纷的五代十国,位于东南一隅的吴越国境内,还有一片远离战火的幸存地。于是在周世宗显德二年(公元955年),胡辅成挈妇将雏,跋山涉水来到吴越国境内的余姚......

据《余姚南门清风里胡氏宗谱》卷首《柏山记》所载,柏山位于余姚县治以北30里外的云柯乡。当地一马平川,唯有柏山崛然突起。柏山虽然没有高耸人云,形似半珠,但右接大海,左附大山气象非凡。远观柏山和大海,酷似“蛇吞龟象、龙抢珠形”,是一处难得的风水宝地。当地有高人曾经预言:居住此地的人子孙必有位至三公的。据《烛溪胡氏家谱》卷首《世家原委旧序》的记载,胡辅成子胡霸。胡霸子胡谅。胡谅生有5子:胡俨、胡穆、胡稽、胡程、胡稹。胡俨生子胡尚能。胡穆于宋仁宗皇祜元年(公元1049年)登进士第,担任屯田员外郎。胡穆子胡尚文担任泗州通判。胡稹子胡尚智宋徽宗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登进士第。胡尚能子胡宗伋在宋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的乡试中拔得头筹,恩赐大中大夫。胡宗伋子胡沂年少之时聪明颖异,就能背诵五经。登第之后,他陆沉州县三十余年。宋孝宗时他被提拔为吏部侍郎,不久晋升为吏部尚书兼领詹事......

随着胡氏子孙在余姚的发展,余姚已经无法容纳人丁兴旺的胡氏子弟。“条既达者支分”,胡氏子弟纷纷远迁近徙,另择他乡,星罗棋布于各地。据《余姚柏山胡氏重修宗谱》卷首《梅川天香桥胡氏家传叙》所载,胡辅成9世孙胡衍生有3子:长子胡宏、次子胡寮、三子胡宦。3人都师从烛湖先生,有通贯经史之才......跟随叔祖迁居埋马梅川里。来到此地以后,两人左筑书院,右立私塾,聘请乡里的名师来教诲子弟。两人亲手种植桂树在院中。每当金秋十月,桂花飘香,薰满香里。胡少卿题名“天香院”,此地也因此得名“天香里”。天香里与柏山仅相距十余里。胡氏子弟除迁居埋马之外,其余的迁居地不计其数......

慈溪胡氏

慈溪胡氏的很多分支都与余姚胡氏有关系.而过去余姚胡氏的族居地界也属于现在慈溪管辖.所以两地胡氏关系密切.横河镇是慈溪胡氏的主要族居地.

请见:慈溪横河宏桥胡氏宗谱

民国九年(1920)敦裕堂木活字本。胡玉兰等纂修,胡嘉春节钞本。
五代时辅成(从)公从父命避五季之乱,自常州安上乡徙余姚云柯乡之柏山。七世孙涌入赘竹山闻氏,遂家竹山。明万历间十九世习、昱、昞同徙宏桥,尊其祖寄观为始祖。
藏:慈溪横河镇宏桥村

未完待续....

南山 2007-04-25 22:29
慈溪横河镇是胡氏主要族居地,胡氏分布情况如下:(资料来源:横河镇政府网站http://henghe.cixi.gov.cn/)

相士地村位于横河镇北偏东,浒山城区南,距镇政府驻地2.5公里。村以驻地得名,前人筑海塘时按《千字文》排列之工段名,相沿作村名。原为相字地,后讹作相士地。东与天香桥村交界,南、西南分别接壤埋马村、东上河村,西隔浒山江与上剑山村相望,北邻宜青桥村、乌山村。全村有相士地、上六房、官漕头、守字地、马蹄漕5个自然村,常住户口762户,1961人。辖19个村民小组。全村姓氏胡姓居多,与乌山胡氏同祖。

伍梅村位于横河镇西南,紧靠伍梅山麓,东与孙家境相邻,南接梅湖村,西同秦堰村接壤,北紧靠横河集镇,与龙泉村隔江相望。伍梅历史上曾称湖塘下,意即地处烛溪湖塘堤之下。1958年烛溪湖废垦,湖塘废弃,因村在伍梅山麓,故改名伍梅村。湖塘下胡氏起源于明朝中叶,由竹山胡氏迁徙而居,逐渐发展形成村落。至今已扩大到东湖塘顶,向北延伸到龙泉南央,全都连成一片的自然大村。全村569户,1747人,辖16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在村中心祠堂里,距镇政府驻地2公里。村域面积为4.3平方公里。民族以汉族为主,有壮族、布依族少数妇女入嫁。全村姓氏以胡姓为最,占全村90%,其它姓氏有李、王、徐、任、孙、马、周、陈、丁等姓。

宜青桥村以胡姓为主,据《乌山胡氏宗谱》载,乌山胡氏始祖经谕公由鄞迁姚,卜居于梅川之翁郎桥东,为现宜青桥村境地。明代,翰林胡时麟建有“翰林第”“旌伐楼”“卷阿小憩”“玉尺池”等胜迹。在明代抗倭斗争中,宜青桥村民参与了乌山一带抗倭战斗,作出了贡献。

天香桥村地处横河镇政府东北3公里许。东与彭桥村相连,南与埋马村接壤,西与相士地村隔虞波江相望,西北为宜青桥村,正北是浒山城区前应路,东北为浒山街道隆兴村。村委会驻地:走马塘。2002年底全村常住户口912户,2239人,辖14个村民小组,有9个自然村组成,以胡、晁、徐三姓居多。胡氏自南宋由柏山迁徙于此,遂形成村落,称梅川胡氏。明清两朝梅川胡氏人才辈出,有不少胜迹。

上剑山村据将盔山出土春秋时期墓葬考证,距今2500多年就有先人在这一带生活,已从事农耕渔猎、陶器烧制、纺织等活动。后晋天福六年(941)在寺山上建起寺院,初称保安院,北宋祥符元年(1008)扩建改称如意讲寺。这里是古代文化比较发达的地方。今居住族姓以胡、徐、霍、张、吴、施、骆7个姓氏占多数,大都从南宋至清代迁居于此。其中胡氏与乌山胡氏同祖,徐氏与马堰徐氏同祖。霍氏于宋季迁居洋山北霍家畣。

七星桥位于村南部东横河上。东湖自然村有1座北宋窑基遗址。全村姓氏较多,其中胡姓为大族。东湖胡姓来源于竹山。西跃马桥、东跃马桥、上三房胡姓来源于乌山。其他姓氏有孙、杨、张、戎、陆等。

乌山村位于横河镇北端,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村因有乌山而得名。村东接宜青桥村,西连上剑山村,南与相士地村相邻,北为浒山城区。全村常住户口644户、1588人,分成16个村民小组,由横街、田屋、乌山后、郑家漕、朝东屋、田央、石柱头7个自然村组成。村委会驻地横街。村中姓氏以胡、郑、陈等居多,其中胡氏为第一大姓。明朝,倭寇侵扰时,乌山一带是抗倭前沿,当地居民配合三山所官军,为抗倭战斗作出了贡献。相传名噪姚北的“乌山拳”始于明代抗倭时期。


除了横河镇胡氏外还有:

慈溪田湖胡氏

据《慈溪田湖胡氏宗谱》卷首《原序》、《宗谱原序》所载,田湖胡氏为宋一代师表安定先生胡瑗的后代。宋南渡之后,胡瑗的部分子孙也迁居于四明、定海金塘。落业金塘以来,历经两朝,子孙相传十余世至胡富钊。此时元运将终,明业初开,国家虽然初步安定,但盗寇未清,四方未宁。胡富钊生有5子:胡贵一、胡贵二、胡贵三、胡贵四、胡贵五。兄弟5人为了躲避匪患,迁居他乡。胡贵一迁居余姚乌山,胡贵三迁居西邑丈亭,胡贵四迁居奉化上田畈,胡贵五迁居宁海大溪,胡贵二则翻山越岭,迁居慈溪东乡四都三图地田湖,成为慈溪田湖胡氏的始迁之祖。

竹山境内有古窑址3处,其中竹山岭偏西山坡,是五代晚唐时期至北宋晚期窑址。竹山古祠堂始建清代,有屋18间,祠产80亩,拆毁于1976年。笋岙庙始于清代,有房屋13间,庙产山100亩,尚有遗址存留。全村姓氏以胡、孙两姓较多,余者姓氏有齐、童、伍、陆、戚、王、黄、张、罗、华等,南宋尚有房氏居住,后迁居云柯。竹山胡氏系于北宋乾道年间从余姚柏山迁来,明代出过不少官宦,村落兴旺。


这一带的胡氏很难分清哪些是属于慈溪胡氏,哪些属于余姚胡氏。资料看多了,也搞的我头昏脑胀,休息。南山

hyb 2007-05-01 19:46
镇海的情况很好解释,不是都是单传吗?单传才多少人,不可能做家谱,只有到了明代才开始做家谱,这中间历经的多少年,因此后人根据上辈的传述,知道是胡榘的后代,因些出现错误是难免了,而那些字派也是到了芦江后才用了,你从他的字派就可知道他们来自哪里,祖先在哪里做官,来自青州这也很好解释,以前的青州包括河南固始等地,而且宋朝以前的京城不是也在河南吗?

南山 2007-05-02 00:16
河南固始过去一直是称光州, 闽王王审知、开漳圣王陈元光都出自这里,和青州不是一个地域.青州主要还是指泰山东部、北部地区.南山

以下摘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774.htm

1.九州一般在古代为中国的代称。

不同时代有不同州名版本,一般为扬州、荆州、豫州、青州、兖州、雍州、幽州、冀州、并州。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从雍州分出梁州。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悲。(《已亥杂诗》)

青州
青州,在古代是《禹贡》“九州”之一,大体指泰山以东至渤海的一片区域。现代则指中国山东省的一座县级市——青州市。市境西南还有一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亦名青州风景名胜区。

豫州
东汉地名
治所 谯(安徽毫县) 辖区 今河南南部、东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角及山东西南角。 

以下摘自固始县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sxzf.gov.cn/

固始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城市,古为番、蓼、蒋等国,东汉光武帝封大司农李通为固始侯,取“通与帝首事,欲其坚固初始欤”之意,固始由此得名,迄今已近2000年的历史。楚相孙叔敖、唐初“开漳圣王”陈元光、唐末闽王王审知、民族英雄郑成功、靖海侯施琅、爱国华侨陈嘉庚祖籍地均在固始。现闽粤港台和海外侨胞诸多姓氏谱谍上,都记载“先祖自光州固始入闽”,固始因此被誉为“中原第一侨乡”。


京华(潮州)胡氏始祖也是从光州固始迁过来的:
[attachment=1024],[attachment=1025]

九级半 2007-05-05 21:43
搜索新奎宗亲的文章,才看到南山兄《浙东胡氏调查纪行》一文,感人至深!

hyb 2007-05-06 08:20
宋代的青州很大。这是说它管辖的范围之大,包罗了今天的山东、河南等地,下辖益都等七县,属京东东路,几乎相当于现在的山东省的版图。古九州不是浪得虚名,青州从汉魏晋唐入宋,经过数百年的经营,已经汤汤乎有名城风范。那时候,青州是士子们挤身宦途追逐的肥缺,地肥水美,山明水秀,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做出政绩和中饱宦囊都比穷山恶水的州府要来得容易。经青州而过的名人,也多不可胜数,留其名为后人所不能忘怀者,不多。

yefenghu 2007-05-16 08:27
好象没有到我们萧山河上胡家村!

南山 2007-05-16 08:37
这位宗亲好!我对浙江(东部)胡氏很感兴趣,打算花点时间来了解一下。浙江图书馆里有三种萧山胡氏族谱,下面是其中之一:

【题名】萧邑竹桥胡氏宗谱:九卷
【谱籍】萧山
【责任者】(清)胡枬等纂修
【版本】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孝思堂木活字本
【其它书名】
【名人】
【类型】存目
【收藏单位】上图
【详细内容】
  序号:8967
[萧山]萧邑竹桥胡氏宗谱:九卷/(清)胡枬等纂修.—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孝思堂木活字本.—2册.—存卷一、二.—5修本
收藏单位:上图

我最近去了浙东几个地方,还没去过萧山、嵊县,请你把你知道的萧山胡氏情况,包括族源和现在族居情况发到论坛上,或联系我:QQ114412749 注明萧山胡氏我就知道了。南山

yefenghu 2007-05-16 09:46
萧山河上胡氏迁于永康,胡公则是吾祖。
本有族谱,后毁于文革。
族人于本世纪初重修胡氏宗祠。
可是,没有族谱实为憾事!
想在网上查一下,有没有外传的?

南山 2007-05-16 10:17
那就和绍兴山阴张川胡氏的源流相近.还有后堡.他们的族谱在文革时也烧了.现在什么也没有.南山

yefenghu 2007-05-16 10:34
所以,感觉很遗憾了
在永康的族谱还能查出迁往萧山的先祖

yulin_316121 2007-06-17 23:36
南山版主:
你好,我是浙江舟山的桃花镇胡家塘村的。我听我们那里的老人讲我们祖上大概清代左右从镇海那里去我们那里的。我们那里以前岛上大部分都姓胡。祖上有八个儿子,分别分在岛上八房。但是在文革后我们家的宗祠,家谱都被毁了。现在知晓祖上由来的老人也不多了,始迁祖是谁已经无人知晓了,只知道:祖上来自镇海,到舟山避难,家中辈分的排序是这样的:“佑以福寿,为善之恒”(这与网上一位网友的恰好相对:克懋乃德,允尔祖光,治宏继文,世昌氐均,佑以福寿,为善之恒,予念修儒,懿法可遵。只是他也不知道他的祖上在镇海哪里? )。还有我们祖上为什么要避难至舟山。
不知道南山知道否?如果知道,也可解村里胡氏乡亲心中的迷惑,十分感谢。
QQ  289227819

胡萍上 2007-06-24 12:38
南山版主:
你好,我是上海一位退休人员胡姓祖籍慈溪鸣鹤(现叶三房九号)
祖居早在1957年卖给现在的主人。在我幼年时父亲病故,去年得知在鸣鹤盐仓山有我祖母的墓,特去祭扫。
因幼年丧父家世不清只听老人讲过曾祖父当过七品官姑妈家里藏有官帽文革中扔掉,现在我想得到版主的帮助我是属于那个派系,还有我的祖父,曾祖父叫什么名字,如能的到帮助十分感谢。(父亲叫胡惠宝,姑妈胡菊花)

南山 2007-06-25 19:14
上面两位宗亲好!
感谢你们对我的厚望!我对浙江胡氏的调查工作才刚刚开始,手上掌握的资料实在不多,所以暂时不能圆满地回答你们的问题.但对大的地区胡氏分布我还是略微知道一点.如镇海一带胡氏情况在我们宗亲网上资料还是很多的,你可以与资料提供者直接联系讨论.如果在同一地区的字辈能吻合得上,属于同支的可能性很大,这种情况我们遇到过.另外你说岛上有八房后裔,你可以进一步去走访一下各房中的长者,老师等人,说不定会有收获,只要有镇海的具体地址就好办,因为在镇海可能会找到民国以上年间的族谱,上面很有可能记载了到舟山去的一支情况.胡萍宗亲我们上午已经通过电话,我已经联系了慈溪方志办的小王,请他根据你提供的情况在相关资料里查一查,也请你到上海图书馆把慈溪胡姓出仕的情况了解清楚,当然你这种情况寻亲的难度是很大的,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祝你们早日实现自己的寻亲愿望.南山

胡晓杨 2007-07-29 11:33
南山宗亲:
      我是慈溪观海卫镇人.查资料得知,祖先于明洪武二十二年从福建福宁卫移防观海卫,你这里有没有有关这方面的资料.
    另有一篇文章介绍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研究生,我国著名翻译家、作家胡志挥先生。"他的资料你这里有吗.他也许是我的家人了,

胡晓杨 2007-07-29 11:34
http://www.blogcn.com/u/85/42/muguangzhai/index.html
三月二十二日那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一辆客车缓缓地开进三北古镇观海卫的车站。这时,从车上下来一位肩背简单的行李 ,身穿蓝灰相间的茄克,身体健朗的七十余岁的老人,“观城变了,简陋的车站也不见了,”满眼却是观城大厦、观海卫大厦、天华大厦等崛起的城市建筑,车流人流不息,耳畔弥漫石骨铁硬的乡音。“故乡啊,我归来了,请接受我多年未亲近的儿子吧!”这位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研究生,我国著名翻译家、作家胡志挥先生。

难忘故乡情
    那天下午四点多,我的手机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你是陆先生吗?我是你托戎文佐教授要找的那个胡志挥,现在观城,我们可以见见面”,听了对方的电话,我心里一动,他不就是我在编《三北名镇观海卫》时,苦苦寻找的著名翻译家胡志挥,远在北京的他真的来观城了,我一下子兴奋起来,这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赶紧约了余麟年老师前去拜访。
    古老的护城河依旧粼光闪闪,热闹的南大街店铺商场连绵。在胜利桥桥脚旁,我们敲开了邵家的门,“这不是绍谓吗?”余麟年一下子认出了他,原来胡志挥就是他呀!他们还是孩童的好伙伴。胡先生同时也认出了他。我们坐了下来,一杯茶,一席话,胡志挥讲起了自己人名的由来。
    1929年(农历5月12日),古镇观海卫北大街胡家大院落, 降生了族里的第一个重孙,按照胡氏家谱辈分排行,给他取名为胡绍渭。这是一个中西合璧的书香世家。小绍渭的曾祖父胡可庄是上海圣约翰大学的首届毕业生,他耳闻目睹有些洋人把中国说成“uncivihized”(未开化的)民族,非常气愤,发誓要把灿烂的华夏文化介绍出去。然而,旧社会国土沦落,民不聊生,除了教书,根本没有了弘扬国粹的可能。
    胡绍谓从小开始背读汉语古文和英文。1937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这个秀丽的三北古镇,小绍谓宁静的生活结束了。他的祖父和姨夫等几位亲人都死于侵略者的空袭,老师也被残暴的日本兵活埋,胡家人只得背井离乡去逃难。怀着对侵略的深仇大恨,小绍谓参加了儿童团,到乡间宣传抗日,他还为抗击侵略者的新四军、三五支队送干粮,递消息。他自已幼小的心从此便深深地扎下了爱国报国的烙印。
    十一岁那年,胡绍谓从宁波乘船到上海十六浦,进了上海一所初中读书。那时他已读了许多中外著作,众多的文学家中,他最喜欢的是鲁迅。鲁迅先生因为看到国人被日军残杀自己的同胞而无动于衷,灵魂受到深深的震憾,从此弃医从文。胡绍谓读到鲁迅先生的这一段经历,灵魂也受到深深的震憾,从而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志挥”,寓意是志在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有所发挥。
    1949年,胡志挥高中毕业考进了曾祖就读过的上海圣约翰大学攻读英美文学。入学那天,长辈们向他赠送了英文辞书和一帧曾祖手书的陆游名诗《示儿》。曾祖也和九百年前的爱国诗人一样,有一个至死未泯的宿愿,以自已所学的外文,将灿烂的华夏文化介绍给全世界。胡志挥从此把自已斗室起名为“圆梦斋”,以示要奋发图强,实现乃翁的夙愿。半个世纪里,人生几经浮沉,他再也没有改过胡志挥名字。住所也几度搬迁,他也始终在自己的书房里挂着一幅扁额 “圆梦斋”。
翻译是门崇高的艺术
    胡志挥就这样在观城亲戚家安顿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又开始走亲访友,瞻旧屋,逛老街,又爬上卫山拜祖坟。下午,他独自一人背着手,缓缓地行走在往日梦里牵索的南北大街,这条老街上人来车往,古镇特有雨蓬零星散布,更多的是装修一新的店面,轿车、摩托车、自行车与人流穿梭,成为古镇观海卫新的风景线。他到了十字街口,转往东拐即是东大街,胡志挥记起童年时的阿新,听说他在搞摄影,开了家影楼,胡志挥兴奋起了,便加快脚步。刚巧,林德新正在举办林荫的几十幅摄影作品展,老夫妻俩人热情好客地接待了胡志挥。胡先生观赏了林荫的摄影作品,并题了词。摄影、翻译、文学等艺术是相通的,搞艺术几个人坐在一起,胡志挥谈起自己在翻译界的人生经历 ,他倒是很兴奋的喽。                                                                                         
    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求学时,莘莘学子的胡志挥最为心仪的,当然是《家书》的作者傅雷先生了。经胡志挥的导师莎翁专家林同济教授介绍,胡志挥拿着介
绍信叩开了傅家大门,这一中一小一见面,都不禁愣了一下,异口同声地说:“是侬啊?!”原来他们是在上海书店常碰面点头的书友,只是没有通姓报名罢了,林老师的介绍信也用不着了,傅雷先生热情地接待这位晚辈,胡志挥得到了他的指点,傅雷先生告诉他关于翻译的三条原则,至今被深深地印在胡志挥的脑海里。       
1952年胡志挥大学毕业后,作为研究生被派往哈尔滨俄专进修俄语。1955年,他毕业后分配到了北京俄语学院教翻译,他站在讲台上,给学生上翻译课。业余时间,胡志挥开始了他的翻译实践。               
    “外语水平是一个国家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翻译工作是关于国家尊严,对外关系和国之兴亡的事。”胡志挥清楚地记得1957年底周恩来总理来学院作报告的情形。总理的一席话,意味深长,成了胡志挥今后翻译生涯的一座灯塔。在听完报告三年后,胡志挥被调至中国科技大学教授英语,后来又被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外文局、北京大学,不论调到哪里,他都牢记周总理的一段话。
胡志挥先生又跟我们谈了一些令他终生难忘的经历。他不仅有幸拜读和聆听郭沫若、茅盾、钱钟书等数位大文豪的教诲,也深受萧乾、冯亦代、杨宪益等许多译坛老前辈的热忱扶掖。所有这些恩遇都使胡志挥铭心刻骨,并坚定终生从事翻译事业的雄心。
                    精品是怎样产生
    在以后的几天里,胡志挥忙着走亲访友,仅管下了几天大雨,还割不断远在北京的一些牵挂,既来了家乡,何不到宁波、慈溪、余姚、镇海一些几十年未见的老友碰碰面,叙叙旧,他又忙碌了几天。
    3月30日,又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在故乡慈溪城区高耸屹立的金穗大厦是十二楼多功能会议厅,市文联、市作家协会邀请了少小离家,在译坛、文坛名闻遐迩的老前辈胡志挥先生讲课,胡先生足足讲了两个多小时,并回答了作家们的提问,但见他精神抖擞,毫无倦色。
    迄今,胡志挥已译著了二百多部中国古今文学作品和论文,当代最著名的作家如王蒙、张洁、贾平凹、张贤亮、王安忆、冯骥才等人的作品,他都译过了,加起来著作也已等身了,他翻译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小说作家自选集》及《左传》、《东周列国故事选》等中华优秀文学作品,编译出版了《中国现代作家大辞典》、《中国画鉴赏词典》、《京剧艺术欣赏》、《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汉英考古用语手册》等几部辞书。胡志挥先生的成果,不仅数量可观,范围广泛,而且都精益求精,富于开拓。
  “翻译乃是一门杂学,懂外语只是翻译工作的一个必要条件。要出高水平的译作,还需要许多其他条件。比如母语和外语的文化功底;理解力;融会贯通的能力,广泛的学识。因此,翻译工作者还有一个修养问题。”胡志挥面对家乡的小辈们,对听课慈溪作家们的提问,甚是高兴,风趣说唐代韩愈的《进学解》,他在孩提时即已熟背,但真正领会,却在上大学之后,他将“业精于勤”四个字归纳为“一精三要”;一要勤于取经。人非生而知之,只有善于取长补短,才能胜人一筹。二要勤于扩大和更新知识。三要勤于积累信息和资料。
    胡志挥为了将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古典名著《左传》译成英文,他几乎跑遍了北京的各大图书馆,收集各类资料。《左传》的背景材料,他都细细读了;《左传》的原文,他熟读了;《左传》的现代汉语译文,他也一本本通读了。文中的注释,他一个词一个词地反复揣摩,所有生僻的和汉语独有的词汇,中国古人不同的称谓,也都做成卡片。仅此一项,卡片就达一万多张。翻译中字斟句酌,那更不言而喻了。他每天挤牙膏般地译字句,一部四十万字的《左传》,前后整整用了五年时间。
    《左传》是1998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至今,胡志挥先生还在不断地读,不断地琢磨修改,完善。笔者在采访他时看到他译著的《东周列国故事选》中还夹有上一张两厘米宽的小白纸条,我一拜读才发现他将那么不恰当的译法,记在白纸条上。讲学、出差,他每次总带上几本书。胡先生风趣地告诉我,时间一长,小纸条多起来,合上书本,书就像生出一把胡须来。他在半夜睡梦中发现灵感,就披衣起床,冲进书房,拧亮台灯,将想到的佳句或错句记在稿纸上,生怕天一亮, 这些梦境里的句子逃走。
胡志挥把所有搜集到的和翻译过的有关资料,全部储存到电脑里,还将各种剪报和卡片分类后一 排排放置。多年的积累,依托他的信息库,胡志挥编撰了数部填补国内外空白,为中外翻译工作者解燃眉之急的工具书。尤其是一部三十三万七千字的《中国文学作品英译本索引手册》,收进了1992年以前被译成英文的数千部(篇)中国古代、现代和当代的小说、诗歌、散文的中英文题目,工程浩大,甚称力作。此书出版受到世界各地爱好中国文学的师生和研究人员的欢迎。
    在胡志挥与慈溪作家面对面的坐谈中,有人提起首位华人作家高行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情况,胡志挥认为此事可贺可嘉。胡志挥与高行健在外文局同事多年,熟悉高的为人,高行健主要从事法文翻译,但他在戏剧、小说、文学评论、绘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是他的长篇巨著《灵山》,《一个人的圣经》在法国、瑞典等西方国家读者中评价很高。胡志挥认为中国许多作家都很优秀,都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他相信,二十一世纪将有更多的中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愿为介绍中国作家竭尽全力,胡志挥侃侃而谈。

              让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在我的沐光斋书桌上,放着一张对开的《北京日报》理论周刊栏目上,胡志挥先生在头条显著位置上推出《东学西渐-让中国图书漂洋过海》,他分析了我国图书出口的现状,借鉴美国的“好莱坞”、英国的“英文辞书业”,为如何发展外向型笔杆子产业,让中华几千年灿烂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这是一张今年三月十二日刚出版的报纸,胡志挥的呼吁,引起国内外各大媒体相继报道。胡先生告诉我们,如今,随着WTO的临近,国外的书商已纷纷把各种图书犹如潮水般正向我国国内市场长驱直入,而世界各地来中国旅游、投资、招商的人逐浙增多,他虽然已翻译了《古都西安》、《古都杭州》、《大足石刻》、《新疆千佛洞》、《同里》、慈溪也是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旅游景点众多的城市,我们也有这个必要,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他们,胡志挥先生多次强调,我们要发扬“三北精神”,团结一致,奋发拼博,借鉴先辈虞洽卿、吴锦堂等人的经验,赚外国的钱,为国争光。
    最后,我们问及了胡志挥有什么想法,他朗朗而笑,“我愈来愈感到,生为中国人是最大的幸福。因为中国既有美好的未来,又有辉煌的过去,所以,百年后若能转世,我们仍要做一名炎黄子孙。

南山 2007-11-15 17:42
浙江胡氏族源族居调查纪行(一)

修改为图文版。

南山记 2007.11.15

yefenghu 2007-11-19 11:36
引用第14楼南山于2007-05-16 08:37发表的  :
这位宗亲好!我对浙江(东部)胡氏很感兴趣,打算花点时间来了解一下。浙江图书馆里有三种萧山胡氏族谱,下面是其中之一:
【题名】萧邑竹桥胡氏宗谱:九卷
【谱籍】萧山
【责任者】(清)胡枬等纂修
.......

南山斑竹,我问过我的大伯,我们村子原先叫竹桥庄,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就是这本族谱?

胡方霜 2008-02-13 09:34
我是胡氏第一百零六带玄孙  胡方霜  我家的族谱开始于商周时期的公满祖爷  具记载公满爷被封陈国  武王赐姓为胡  我的辈分是  ‘连正方 传衍尊宪发’。我的qq  395698332, 有意者找我

hcc06 2008-03-07 20:24
宁海大蔡胡氏是奉化排溪分支

adhl1123 2008-05-16 19:49
我是宁海大蔡村的,现在上海奉贤。有老乡不???

hcc06 2008-05-18 17:52
排行那个字?

胡定乐 2008-06-24 15:32
南山版主。。

    很期待你下次再来乐清,因为正月那天,正好赶上家里的一年一次的表兄弟聚会,没能尽地主之谊,深感抱歉。期待南山版主下次再来,我到时定当抽空陪南山去看下乐清虹桥的族谱,如还有时间,我们还可以去看下芙蓉上马石的族谱。

huweiping1027 2009-06-10 10:38
  我是胡瑗后人,第三十二代孙,始迁祖是明初将军胡海,永乐五年调守御东海,今天的江苏连云港和山东日照,我们这支来连云港600多年了。老谱上记瑗公简历和瑗公生三子,长次均未详,三子志正生二子,长子亦未详,次子守权,迁无锡。有训导名义者,权公之次子也。纶又义公之次子,纶向下都单传七代到海公为大公,海公兄弟未详。供瑗公后人联系。

胡波波 2011-06-07 16:20
29楼的,我爸爸和你一样是定字辈的,我应该称呼你叔叔吧,我爷爷是道字辈的。爷爷祖籍是乐清虹桥的,爷爷叫胡道香,不知道族谱里有没有我爷爷的名字

胡旭光 2011-08-27 15:39
克懋乃德,允尔祖光,治宏继文,世昌氐均,佑以福寿,为善之恒,予念修儒,懿法可遵
这些排行可能是宁波市北仑区(原宁波市镇海县)霞浦胡氏的。

胡军2 2012-02-06 15:40
我现在居于上虞市,听祖上说,是余姚牟山镇胡头堰村人,不知道我们这支胡姓属于谁的后代,求哪位高人指点啊?


查看完整版本: [-- 浙江胡氏族源族居调查纪行(一)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Time 0.114046 second(s),query:2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