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寻根系统 | 纪念馆
 
 
宁都三日--胡海江西族源调查侧记
[ 来源:胡氏宗亲网 | 编辑:南山 | 时间:2006-11-15 13:45:34 ]
宁都三日--胡海江西族源调查侧记

    金秋十月,天高气爽。应胡海先生之邀,笔者从上海来到江西宁都,在当地宗亲的热情协助下,和老先生一道进行了三天江西族源调查,亲身体验了这位传奇式的老人独特的调查方式和名不虚传的执着精神,也感受到宁都宗亲对我们调查工作接待协助的热情。

    胡海先生曾是中科院广州分院微生物所的菌落研究专家,1993年离休后,只身自费调查了十数省胡氏宗亲聚居地,收集了大量本宗族谱资料,出版《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全部免费赠送全国胡姓宗亲,一时成为佳话。江西宁都是胡海老先生本宗支系发源地,十几年中他曾三次来宁都考察族源。这次又邀笔者(祖籍福建长汀)再访宁都。在当地开宗亲座谈会,进深山实地考察,分析不同族谱记载,短短三天日程安排十分紧凑。通过综合调查资料,现在看来对汀州始祖万九郎公在宁都的踪迹可以说是越来越清晰了。

胡海先生

    汀州始祖万九郎公传说有三子,长五郎徙长汀童坊,次六郎居汀城,三七郎迁下洋,后裔播迁福建上杭广东五华乃至台湾东南亚一带,为数众多。胡海先生即七郎后裔迁广东五华县,从始祖万九郎公至今繁衍已达二十九代。笔者祖籍汀州(目前并不能确定是万九郎公的六郎之后),本宗族谱记载以胡氏“裔孙某”为先祖,并说明先祖“裔孙某”是在唐末避难宁都,其后代白石公于北宋神宗年代三迁而定居汀州城西朱紫坊。白石公究竟是不是万九郎的次子六郎,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所以能有这次机会和胡海先生一道前往宁都调查我族先祖在宁都的踪迹,当然是不能错过的。

    宁都位于江西东南部,称早期客家摇篮。黄陂镇在宁都偏北三十公里的位置,在这附近居住着众多的胡氏宗亲,大家见面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也姓胡”或“我老公也姓胡”。在以黄陂镇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分布着十几个胡姓支族,都是奉胡大瑯公为宁都始祖的。就在黄陂镇偏东南三公里的地方,有个叫山堂的村庄,这里巍然建立一座“胡氏家庙”。其规模与龙川“胡氏宗祠”难分伯仲,都是有一千多平方米面积。当年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就在这里召开,现在家庙里还保存着毛泽东和项英的旧居。在十几个支族里以山堂胡氏和旸霁胡氏族众最多,他们的先祖分别为大瑯公的八世孙泰原与伯原兄弟,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是手足同胞遍黄陂了。各族所修族谱大都已经历经13-15修,在奉大瑯公为始祖这点上是没有歧义的。


宁都黄陂山堂胡氏家庙

    胡海先生早我一天到达宁都。所以当我风尘仆仆地从上海乘长途车抵达黄陂镇的时候,胡海先生已和众多宁都宗亲一起来到桥头迎接我了。第一次宁都宗亲座谈会就在镇上一宗亲家中召开,当地宗亲向我们介绍了宁都胡氏的起源,发展和最近修谱修墓的情况。我们感受到,宁都宗亲的机构组织是健全的,热心于族事的宗亲为数不少。当地的修谱,修墓工作进行得井井有条,一看就知道是走在了全国县级机构的前列。相比之下,还有国内其他一些地县的工作与之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当天下午,宁都宗亲热情邀请我们前去参观黄陂山堂的“胡氏家庙”并前往宁都大瑯始祖墓前祭扫,这座陵墓目前已经规划完善,只等资金到位就可以动工修建。


宁都始祖大瑯公墓前

    访察汀州始祖万九郎公在宁都的踪迹是胡海先生和我这次来宁都主要活动。所以第二天一早,我就和胡海先生前往位于宁都东南方二十公里的黄石乡江口村调查访问。据宁都谱记载,第八十四世霸公的第三子禹公葬于钟陵,他的子孙猷公、杏一郎、桃二郎迁徙宁都江口鱼母石,成为宁都开基祖,而我们的万九郎公也是生活在同一时期,因此有必要实地考察一下江口鱼母石的具体方位。胡海先生调查有一个特点,就是要先找当地的乡村政府了解情况再到具体的村里找具体的人访谈。可是我们来访那天正好是周末,又是秋收农忙季节,根本找不到乡村干部,只好叫了一辆摩托车直接下乡去了。江口村里只有少数老人妇孺,成年男子多去外地打工,或忙于田间收割,问了好多人最后才搞清楚,现在这里已经没有胡姓宗亲居住,整个村子以崔姓为主,但附近有一条大河(看地图名叫梅江),还有一株千年老树仍然枝繁叶茂,远眺大河远端,一座行人桥飞架两岸,联想到这里即是当年胡氏先祖从吉安迁来宁都的落脚点,老先生和我就在这株千年老树旁,以大河行人桥为背景合影留念。江口村找到了,那鱼母石又在哪里?询问了在田间收割的妇女都说不知,但其中一人提示说会不会是河对面的“鹰母石”,那里据说还有几户胡姓居民。根据调查得来的情况我分析,这里肯定就是当年先祖的迁居地,“鱼母石”即是现在的“鹰母石”,但胡姓先祖在此只居住了三代人即迁往黄陂山堂、蔡江、旸霁、大沽一带,形成了目前的胡氏重要聚居点。史料的记载和实地考察都是可靠的,老先生同意了我的看法。原打算去附近的一个叫胡屋的地方再察访一下,可是镇上的人告诉我们胡屋的宗亲早就迁走了,只好作罢返回黄陂镇休息。


宁都县黄石乡江口村

    从网上知道胡海先生十几年下乡查访收集胡姓资料的经历,这次我是亲身体验了这种经历的辛苦。住,老先生从广州来不想惊动当地宗亲给别人添麻烦,自己悄悄在镇上找了一家五元钱一天的旅馆,我的老天,我们两个人住一天只要五元钱,平均每人只要两元五角钱,这种小旅馆跟我经常在外住的几百元一天宾馆来说,简直是天壤之别。老人说这很好了,有床睡,有地方洗澡就可以了。吃,除了当地宗亲招待我们吃了一顿饭外,都是我们自己解决。早上吃的是馒头包子,带上一瓶水中午照旧干粮,晚上也不过在小饭馆随便吃碗面而已。老人说这很好了,以前他在农场劳动没有工资拿,吃了八年的红薯包心菜。但老人很喜欢吃水果,到哪里都要买一些香蕉柑桔带上。行,有车坐车,没车就坐摩托,或者拖拉机,要不然就走路,虽然已是近八十岁的老人可走起路来一点也不输给年轻人。老人对我说有拖拉机坐这很好了,以前他出去调查被人抢劫,就再也不用交通工具,每天几十里山路全靠两条腿走。只有一件事老人感到惊讶,就是我带的数码相机拍起资料来会这样方便。他说过去他到一户人家抄家谱,一抄就是一个星期半个月,如果有了这个先进工具,不到半小时就全解决了,他说回广州一定要我帮他买一台。





吃、住、行

    还有一件事让老人眼界大开。那就是用我带来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居然可以和全国各地的胡氏网友宗亲交流资料和看法。在网络上胡海先生早已是名扬四方,无数的网上宗亲都和我一样渴望更多地了解这位具有传奇色彩老人的故事。现在就在宁都县的这个小村镇里,我可以架起沟通双方的桥梁,让人们了解胡海,让胡海了解网络。于是,一个别开生面的胡海先生网上见面会就在当晚八点像模像样地召开了。胡海老先生回答了宗亲网友一些问题,提出了对网络联系宗亲,共享资源的期望,再次表达了要为全国胡氏宗亲服务的意愿,拳拳之心不禁使人动容。宁都宗亲代表也在见面会上向全国宗亲问好,欢迎大家来宁都寻根旅游。


胡海先生网上见面会

    在宁都调查考察的第三天也是最重要的一天,胡海先生和我走进大山,来到七郎系族谱上记载的万九郎公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宁都县黄陂镇鹅公村苦竹坳,这个地名是如此的拗口难记,正象它所处的地理位置一样偏僻难寻。汽车从黄陂镇开出来半个多小时后就开始爬山路,东歪西倒地沿着崎岖山路向前。这里胡海先生已经是第二次前来探访了。上次是在宁都宗亲志明先生陪同下前来的,经调查证实,鹅公村苦竹坳(过去叫上三乡苦竹坳)现在已经没有族人居住,附近的胡姓族人都是清朝年间由山下搬来的。这次胡海先生是听说在苦竹坳附近发现了一些古墓,不顾大家的劝阻,执意要同我再来做一次最后的探访。胡海祖上是万九郎的第三子七郎,由长汀迁下洋再迁广东五华而肇基的。他们的谱上这样记载:万九郎是从宁都上三乡苦竹坳迁到汀州府清泰里胡家坊,卒葬第三街大塘背。所以苦竹坳成了万九郎率三个儿子在宁都居住的最后地方。茂密翠绿的竹林遍布山中,星星点点地散布着一些自然村落,简陋的山村小学校,身穿上世纪卡玑布中山装的山里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走访了几户村民,向他们打听有关胡万九郎的轶闻旧事,热情的山里人带我们上山去查看一座座坟墓。


宁都县黄陂镇鹅公村苦竹坳村口

    据他们说在公元1000年前后,上三乡苦竹坳发生过一次严重水灾。在此之前,六郎公就带着家人离开了这里(去哪里不知道),水灾后万九郎公也和他的两个儿子离开了苦竹坳前往福建汀州府。在宁都迁兴国的大彦族白石谱上记载:始祖大彦名栾字方甫,宋开宝中,自宁都山堂花楼下徙居兴国白石,子三,令璋宁都苦竹祖......继续查旸霁谱又见:少八郎令璋名九郎,有两子三十三郎,三十九郎,而三十三郎的儿子少九郎在族谱上没有记载下去。我们的始祖究竟是令璋少八郎还是少九郎还不能最后确定,但他们在上三乡苦竹坳居住过是确定了的,因为七郎公远在广东的后裔族谱决不会无缘无故地记载宁都“苦竹坳”这个地名。而现在,胡海先生和我就站在这个偏远的小山村村口合影,这里就是汀州始祖万九郎公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我对当地人说,如果这里能够被确认的话,今后若干年它很有可能象福建湄州岛妈祖庙一样,成为胡氏万九郎公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

    然而情况并没有象我想象的那样乐观。近几年来在宁都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焦点就在于不同的族谱记载,其始祖大瑯公的生活年代相差有二三百年,这同样也涉及到我们的汀州始祖问题,如果其中一种观点成立的话,我们万九郎公甚至不可能在宁都居住过,我们的访察之旅将变得毫无意义。根据年代唯一性原则,一个人是不可能生活在两个不同的时间跨度中,更不可能同时在多个地域生活。有争论不奇怪,大家都在等待更多的历史资料被发现,这也不妨碍宁都宗亲血浓于水的亲情和对大瑯始祖的认同。在黄陂山堂胡氏家庙前,宁都各族宗亲组织负责人与我们的合影就说明了这一点,在我们离开宁都的前一天晚上,又召开了第二次宗亲座谈会。胡海先生在会上阐述了求同存异的观点,各族代表再次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也在会上谈到解决分歧的关键是要核对某些重要事件的真实性,我们希望这个问题能够得到圆满解决,实在解决不了,也不要轻易下结论,就留给后人继续考证吧。



宁都胡氏宗亲合影

    短暂的三天很快过去,胡海先生说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来宁都,毕竟已是近八十岁的老人,实地考察工作太辛苦。他很高兴再次见到他在宁都的老朋友们,这些老人和胡海先生已经有了十三年的亲密交往,看到他们水乳交融的兄弟之情真让我感叹,天下胡姓一家亲啊!我虽然是首次来宁都,但也和胡海走访于各宗亲家中如回到老家一样,尤其是看到新一代热衷于族事的年轻人积极投入到老一辈开创的事业中,让人感到宁都胡姓族事后继有人,令人欣喜。经过这次和胡海先生实地考察,我感受到在族谱调查中正本清源,厘正谬误,确实还任重而道远,需要象胡海老先生这样的实干家一代代坚持不懈地工作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说,胡海先生是我们胡氏宗族资料调查研究的先驱者,乃不为过。

长汀朱紫胡氏第二十四世孙上海南山宗亲 拍摄撰文
公元2006年11月12日

】【打印】【 繁体】【投稿】【续投】【/】【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首 页 - 网站介绍 - 站点动态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6-2007 http://www.hszq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1080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028号 TIME 0.11016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