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寻根系统 | 纪念馆
 
 
胡三省逝世七百年祭
[ 来源:胡氏宗亲网 | 编辑:南山 | 时间:2006-08-31 17:21:58 ]
胡三省逝世七百年祭

http://www.nhnews.com.cn/gb/nhnews/xwzt/node921/node928/node957/userobject1ai85676.html

本文未经原作者同意转载,如有异议请联系:QQ114412749,hxy123@sbc-mcc.com

胡克均

  公元2002年2月19日(农历壬午年正月戊午)是我国宋末元初宁海籍爱国历史学家,《资治通鉴音注》的作者胡三省逝世700周年。鄙人以《音注》学者身份,怀着崇敬之心,撰拙文作祭礼,把胡三省的生平、思想和业绩系统,翔实地公之于世,以寄托对逝者的哀思,并引起有识者的共鸣!
  在中国史学领域里,有三部举世公认的名注:一是左丘明为孔子的《春秋》而撰的《左传》;二是裴松之为陈寿的《三国志》而作的《三国志注》;三是胡三省为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而释的《资治通鉴音注》。这三部史学名注都拓展了原著的内容和思想,在中国的文化和思想领域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以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的篇幅最浩繁,内容最丰富,堪称史苑名葩。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与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编年史巨著《资治通鉴》乳水交融、流芳千古;胡三省的姓名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并列,名垂青史。《资治通鉴》与《资治通鉴音注》在宋、元相继问世后,成为列代政治家和知识分子必读的教科书。据当代学者舒谭披露: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在晚年曾对一位学者说,这部长达600余万字的胡注《资治通鉴》,他先后读过17遍。并在该书的字旁行间画满圆圈,在天头地脚写了许多批注。墨迹至今尚在,且传为佳话,广为人知。据说解放后重版的第一部古籍:1956年由中国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胡注《资治通鉴》点校本,就是毛泽东提议,并聘请顾颉刚等21位专家合作点校的。
  胡三省原名满孙,有兄弟五人,他排行第三。入学启蒙,感悟《论语》中曾参语录:“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遂改名三省,字身之,又字景参(景仰曾参)。以“所居狭小石间旁多古梅,世称公为梅石间先生云”(引自《三省公墓碑》),因此号梅石间(或梅涧),晚年自号“知安老人”。其挚友舒岳祥在《阆风集》中称其为胡山甫,或呼其山翁。
  据清光绪二十七年修的浙江宁海中胡《胡氏家谱》载:中胡胡氏始祖胡琛,原籍豫章(江西),唐乾宁间举进士,曾任五代后唐庄宗起居舍人,隐退后,迁居会稽(浙江绍兴)。北宋神宗元丰年间,九世祖胡瓘自会稽迁居宁海峡石中胡。胡三省系胡琛第19世孙。胡氏迁居中胡,至胡三省已有11世之久。
  胡三省在《资治通鉴音注》中曾三次书其籍贯为“天台胡三省”。为此引起后人长期误会,自《宋元学案》直到1979年版《辞海》都说他是浙江省天台县人。其实这是后人之误解。据古籍《名胜志》载:天台“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顶对三辰,当牛女这分野,上应台星,古曰天台。”今之台州,以天台山而得名,亦以天台山著称。此地古属东瓯,西汉昭帝始元二年“以东瓯回浦乡为回浦县”,管辖瓯江上游及灵江流域广大地区。三国时属东吴,改设临海郡。唐初武德年间改名为台州府。管辖东自大海,西至大盘山,南起括苍,北达天台的灵江流域六县之地。宁海自西晋建置开始,直至解放初期,一直隶属台州管辖。今人以县为籍贯,古人以郡、府为籍贯。一些文人学士,往往喜欢借用自己郡、府中的名山,替代郡、府,书其籍贯,以示高雅。如以武林代杭州,以会稽代绍兴,以四明代宁波,以天台代台州。宋末元初,胡三省、舒岳祥、刘庄孙流亡鄞奉,当时浙东一带士人,称他们为“天台三老”。直到清朝初年,浙东学派巨子全祖望在《鲒埼亭集》中仍称他们谓“天台三宿儒”。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陶宗仪,浙江省黄岩县人,在一些文章中,也自称“天台陶宗仪”。明初惨遭灭十族之灾,妇幼皆知的宁海名儒方孝孺,不仅他自称“天台生”,连他的恩师,当时的文坛世擘宋濂为他送行作诗,也题曰《送方生归天台》。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综上所知:胡三省和历史上一些台州籍士人书其籍贯为“天台”,我们不能狭义理解为浙江省天台县,其实是“上应台星”之域的台州府(详见《杭州大学学报》1981年第二期笔者拙文)。
  南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四月初二日凌晨,胡三省出生于浙江宁海中胡一户世代以耕读为业的小康之家。
  胡三省来到人世,正是中原大地狼烟四起,黄河怒吼,铁骑悲鸣之时。原来居住在呼伦贝尔草原的蒙古人,13世纪初崛起于漠北,统一了蒙古高原,征服了中亚的西辽和花剌子模,又灭了位于陕甘宁地区的西夏。1230年蒙古兴师灭金,分兵两路,渡过黄河,合围金都开封,双方在开封城下,展开殊死血战。鏖战两年,金哀宗弃城出走,南奔归德(河南商丘),次年再奔蔡州(河南汝南)。经过两年血战,蒙军虽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但也损失惨重,特别是军粮发生了严重困难,于是派使者来南宋,提出蒙宋联合攻金之议:由南宋提供蒙古军粮,待灭金之后,双方瓜分金国领土,黄河以南归南宋,黄河以北属蒙古。南宋重演北宋联金灭辽的故事,接受了联蒙灭金的政策:支援蒙古30万石军粮,并派军队夹攻金军。1234年,即胡三省5岁之时,蔡州陷落,金哀宗自杀,金国遂亡。古人曰:唇亡则齿寒。金亡不久,蒙宋双方为争夺黄河以南金国领土,发生了外交和军事冲突。蒙古以南宋背盟为借口,于1235年举兵伐宋。当时江南各地,虽然听不到铁骑悲鸣,看不见刀光剑影,仍然是歌舞升平,水碧山青,然而统治者极端昏庸、贪婪、腐败,百姓在饥寒交迫中挣扎、呻吟,爱国者为此而忧心如焚。胡三省就是在这忧患岁月中诞生、成长。
  胡三省之父名钥,字叔防,娶妻周氏,生五子。平生以耕读为业,“笃史学,淳祐癸卯患鼻衄,读史不暂置,洒血渍书,遗迹尚在”。为人善良,乐为布施,乡里公认他是“山泽遗才,乡邦善士”。去世后,因胡三省登宝祐进士第,官至沿江制置司机宜文字,封朝奉郎,胡钥被政府追赠为“奉议大夫”。
  胡三省“自幼好学,终夜达明,一览辄诵,七岁能文,其父羡曰:大我家庭”。在胡三省14岁那年,其父辅导他读《通鉴》时,语重心长地说:“《通鉴》先有刘安世《音义》十卷,而世不传。《释文》本出于蜀史炤,冯时行为之序。今海陵版本,又有温公子康《释文》,与炤本大同而小异。公休于书局检阅官,是其得温公辟咡之教诏,刘、范诸公群居之讲明,不应乖剌乃尔!意海陵《释文》非公休为之!若能刊正乎?三省捧手对曰:愿学焉!”(引自《新注资治通鉴序》)据此而知:从那时起,胡三省就立下了遵循父诲,注释《通鉴》之志。
  胡三省年十六,“奉议公卒,居丧尽礼以孝闻”。其父病逝,两位兄长早夭,惟有寡妇孤儿形影相吊,家业日益凋零。胡三省从老三变成了长子,成了家政的主持人,挑起了支撑家业的重担。每天在耕耘之余,“又从事科举业”,每逢晨昏,手不释卷,攻读四书五经;而家父之教,又牢记在心,“史学不敢废也”。元人袁桷在《祭胡梅石间先生》一文载曰:“用功于青云决科之前,大究若讷,小得者愚,网罗搜抉,竹素之秘,而其微细委琐,犹不远于初虞,袭释杜氏,著履霜坚冰之旨,条分目举,而牛李弃地之争,党子制父之议,前人之有疑者,虽取舍有在,以明迂叟当时之不得已。”据上所知,胡三省在16岁至26岁这10年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历经磨炼,不仅饱受思想之磨炼,而且为登进士第奠定了文化基础,又为以后注释《通鉴》积累了大量知识,探索了一条注释《通鉴》的入门之路,培养了独立钻研的能力。
  正当胡三省在家乡埋头攻读,奋发图强之时,蒙古的铁骑横行亚欧大陆,先后征服了东欧的俄罗斯,西亚的阿拉伯,云南的大理,西藏的吐蕃以及安南(越南)。南宋王朝处于蒙古的三面包围之中,犹如苍茫大海中的一个孤岛。人命危浅,朝不保夕。胡三省就在这个危机四伏之时,走出大山,浪迹天涯。
  1256年胡三省与宋末名臣文天祥、陆秀夫、谢枋得及邑人舒岳祥等同年登南宋理宗宝祐四年进士第。文天祥是该榜头名状元,胡三省名列三甲121名进士。登第后不久,胡三省被南宋政府任命为江西吉州泰和尉,因家有老母无人照顾,而未赴任。不久改任浙江庆元府慈溪尉。由于胡三省性格刚直,不会溜须拍马,又不谙官场应酬,为时不久,即得罪郡守厉文翁,遭弹劾而丢掉了乌纱帽。
  1257年宋末名将李庭芝出任江淮制置使,坐镇扬州,抗御蒙古。胡三省在知己的引荐下,应李庭芝之聘,“遂授扬州江都丞”。据《新注资治通鉴序》自述:在案牍劳形之余,“大肆其力于是书(指注释《通鉴》),游宦远外,率携以自随,有异书,异人,必就而正焉。依陆德明《经典释义》,厘为《广注》九十七卷,著《论》十篇,自周迄五代,略叙兴亡大致”。据此而知:胡三省正式注释《通鉴》是在宝祐四年登进士第之后。
  1260年忽必烈继任蒙古大汗,嗣后改国号为元。1268年忽必烈以南宋扣押使节为借口,出兵进攻南宋鄂北军事重镇襄樊。南宋政府调李庭芝去湖北,出任荆湖制置使,援救襄樊。双方在襄樊城下,血战5年之久。自李庭芝调离江淮后,胡三省于“咸淳丁卯差充寿春府学教授,佐淮东幕府。考举及格,改奉议郎,知江陵县。丁母忧服阕,改知安庆府怀宁县”。据《钱塘遗事》记述:“咸淳年间(江淮招讨使)汪立信于襄危之际,以书抵贾相陈三策:一谓内地何用多兵,宜应抽之过江,可得六十万,或百里,二百里置一屯,皆都统,七千里江面才三四十屯,设两大幕府以总摄运掉(调)之,缓急上下流相应,必无能破吾联络之势者久之,虽进(攻)亦可;二谓久派使者在荆湖何益,无如遣使者皆行,以厚利缓期师期。半岁间我江外藩垣成,气象固,且江南生兵(新募士兵)日益矣;三谓,若此两说不可行,唯有准备投降。贾似道得书大怒也:瞎贼(汪立信瞎一只眼)敢尔佞语。遂将汪罢免。”元人袁桷在《祭胡梅石间先生》一文中曰:“江上之策,不行于老奸。”近代著名历史学家陈垣考证:汪立信的“江防三策”,即胡三省的“江上之策”。胡三省当时是汪立信的僚属,汪之江防策论,出于胡之手笔。汪为此而罢官,胡三省为此第二次丢了乌纱帽。
  据《新注资治通鉴序》述:咸淳庚午(1270年)自淮堧归杭都,延平廖公见而韪之,礼至诸家,俾仇校《通鉴》以授其子弟。为著《仇校通鉴凡例》,廖转荐之贾相国。”
  在胡三省作客贾府之际,元世祖忽必烈作了灭宋的部署,1274年分兵两路,进攻南宋。江防沿线,警报迭起。是年南宋度宗去世,年仅4岁的恭帝(赵显)即位,谢太后(浙江天台人,理宗皇后,度宗生母,恭帝祖母)听政,授权贾似道率兵迎战。胡三省以贾似道幕僚身份,被任命为沿江制置司机宜文字,官封朝奉郎,随军北上御敌。宋元两军相遇于安徽芜湖,宋军战败,贾似道溃逃扬州。胡三省被贾似道抛弃,在兵荒马乱中,“徒步”“间道归乡里”。环顾家园,遍地是衰草枯杨,蛛丝儿结满房梁。回首当年,临安城下,淮水滩头,春风得意,豪情满怀,顿时满腹惆怅,不禁惘然:浪迹天涯二十载,宦海浮沉终梦幻。
  1276年春临安陷落,南宋灭亡。在兵荒马乱中,杨淑妃在一些官兵的掩护下,携带两个儿子——赵昰、赵昺出逃临安,取道金华、丽水南去温州。元相伯颜得知这一情报,立即派董文炳率军,取道浙东南下追捕。沿途烧杀抢掠,烽火连天。百姓闻风丧胆,纷纷逃难。胡三省的家虽在山区,但邻近浙东南下温州的驿道附近,为防不测,他携家小去新昌避难。为便于轻装避乱,他把一些笨重,且较值钱的家产及花了20年心血撰写而成的97卷《资治通鉴广注》书稿,装进木箱,掩埋在村旁的山野里。乱过之后,返回家中,四壁空空如也,掩埋在山野里的家产及97卷《资治通鉴广注》书稿,全被窃贼盗劫。面对此景此情,胡三省决心变卖仍存的田产,重购《资治通鉴》,予以续注,“始以《考异》及所注者散入《通鉴》各文之下,历法、天文则如《目录》所书而附焉”。
  从新昌归来之后,为了“写心声之悲愤,听涧水之潺潺,阴阳依伏,何得而非辱,何失而非福。匪历代消长融会胸臆,其何能若是之荩谷”(引自《祭胡梅石间先生》)。胡三省蜇居中胡陋室的寒窗之下,历经9个寒暑春秋,再次把新稿撰写就绪,余下的是校勘和誊写了。家乡中胡地处偏僻,通经识史者寥若晨星,邻近又借不到校勘的书籍和资料。正当注释难以进展之时,恰巧鄞县袁洪慕胡三省渊海之学,来信邀请他去鄞县南湖袁家坐馆,指导其子袁桷的学业。鄞县是浙东庆元府的所在地,经济、文化发达。南湖袁家是鄞县之望族,家业兴隆又富藏书。袁洪出身仕宦,知书识礼,且富气节,又胸怀宽广。宋亡后“四方遗老,避地来庆元,多聚居其家”。基于此,甲申之岁(1284),胡三省毅然离妻别子,去鄞县南湖袁家客居。在辅导袁家弟子学业之余,每日手抄《资治通鉴音注》书稿,“迄乙酉(1285)冬,始克成编”。综上所知:胡三省正式注释《通鉴》,从宋宝祐四年(1256)登进士第开始,到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冬定稿,共计30年。
  据《元史·世祖纪》载:“至元二十六年(1289)三月,台州贼杨镇龙聚众宁海,称大兴国,寇东阳、义乌,浙东大震。”当时胡三省仍客居鄞县南湖袁家,继《资治通鉴音注》完稿之后,开始撰写《通鉴释文辩误》、《通鉴小学》等辅助著作。为避乱,只得再次把尚未付印的书稿,藏于南湖袁家东轩(今宁波市海曙区大沙泥街)的一个地窖中。乱过之后,返回南湖,翻看石窖,安然无恙。从此该地“荷池竹墅之间,增一掌故”,成为后人凭吊和传说的佳话(详见全祖望《胡梅石间藏书窖》)。
  在胡三省完成《资治通鉴音注》书稿期间,元世祖忽必烈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然而各地人民的反元斗争仍此伏彼起。他深知: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逐渐把前期的军事征服、暴力镇压转向政治安抚、思想怀柔。把灭宋时以汉攻汉,转变为以汉治汉的政策。派御史程文海南下江南,访求名士,劝说他们出山参政。当时确有不少南宋的遗老遗少,如留梦炎、叶李、张伯淳、赵孟适、赵孟兆页(后两人是宋皇室)在程的劝诱下,改变初衷,出仕元朝。元政府镇压了浙东杨镇龙起义后,又把以汉治汉政策,具体化为以浙治浙政策,到处物色富有安邦治国经验的浙籍士人来治理浙江。庆元(宁波)是浙东首府,经济发达,城市繁荣。宋元鼎革,兵荒马乱岁月,各地士人,云集庆元避难。当得知元政府派人来庆元,按图索骥寻找他们时,一些有气节之士,或改名换姓,转入地下;或遁迹山林,闭门隐居。当时胡三省客居庆元已有5年之久,与当地士人交往甚笃。他的两个小儿媳都娶自庆元:一是“鄞陈著女”,另一是“四明袁斋先生之孙女”。因“居鄞久,爱甬上之土风,拟卜居焉”,却不料风云突变:他亲眼目睹舒岳祥、刘庄孙、戴表元等知己,相继离开庆元返回家乡;想起文天祥杀身成仁,谢枋得舍生取义,陆秀夫葬身大海,张世杰捐躯沙场;听到留梦炎、叶李、赵孟兆页等人易节,遭凌辱非议。正反典型,历历在目,不禁心潮澎湃,难以平静。为了效法先烈,敬步后尘,决心不食元粟、不作贰臣。大概在宁海雁苍山赤城书堂落成(1292年)前后,一个严冬的早晨,庆元城外,寒风萧萧,三江口岸,浊浪滔滔,胡三省携带家小,每个人手提肩挑,登上逆水的孤舟,踏上返乡的历程。遥望故园,路远山高;蓦然回首,泪沾襟袍。此去经年,天涯知音少;忠肝义胆,与谁人相告。无可奈何花谢去,“寒风吹泪上天台”。
  据宋末元初名儒王应麟《赤城书堂记》载:“台之宁海……邑之宿儒,前进士胡君元叔,倡率乡人,仿古闾塾之制,即公游息之地创为书堂……前进士舒君岳祥为之长,前进士孙君钧、赵君孟礼、胡君三省,前太学陈君应嵩、刘君庄孙为之录……”。又据舒岳祥《阆风集》载:“壬辰(1292年)正月,胡子持孙平权、刘正仲诸友于雁苍建赤城先生祠,赋唐律一,七韵以记其事。”而知:宁海雁苍山赤城书堂落成于1292年正月,系胡元叔倡办,舒岳祥任堂长,孙平权(钧)、刘正仲(庄孙)等人参与任教。胡三省返归宁海后,应舒岳祥之邀,也执教于赤城书堂。在教学之余,他们写了不少互相唱和的叙事和抒情的诗词。《阆风集》中录有舒岳祥赠答胡山甫的诗计有24首。这些诗记载了胡三省晚年多次去鄞县旧地重游,去嵊县寻幽访古。由于年老体弱,经常抱病而回。这些诗不仅记载了胡三省晚年的行踪,还披露了胡三省晚年的心态。他曾想迁离中胡,结茅马岙。他喜爱画松树,以示坚贞。垂暮之年“屏谢人事,日著书为乐。既者自号‘知安老人’,匾所居堂为‘逸老’。晚营寿域,去舍南数十步。筑室西,匾曰‘读书林’。与诸孙徜徉其中,宾至命酒赋诗,怡怡然也。”尽管身体十分虚弱,每天仍从事《资治通鉴音注》书稿的修改。“虽祁寒暑雨而不废,诸子以年高不宜为言,则曰:吾成此书,死而无憾!”(引自《三省公墓碑》)
  当风烛残年之际,胡三省自知不久于人世,在1301年去信鄞县南湖袁桷,嘱托书稿出版后事,“托孔殷谆谆,已近于期耄之语。感多疑成,惧不能以久亲,语未脱口,会事已陈”(引自《祭胡梅石间先生》)。元成宗大德壬寅(1302年)正月的一个早晨,起床时还谈笑自若,却忽然说:“吾其止此乎!”寝三日,奄然大故……享年七十有三。(引自《三省公墓碑》)
  胡三省才华横溢,著作极多,至今尚存的有《资治通鉴音注》294卷、《通鉴释文辩误》12卷及《新注资治通鉴序》、《通鉴释文辩误序》2文。在历史沧桑中泯灭,未能传世的有《通鉴小学》2卷、《仇校通鉴凡例》等史学著作,《竹素园稿》100卷及《四城赋》和《江东十鉴》等诗文作品。后人从胡注《通鉴》的内容中发现,胡三省不仅是一位爱国的历史学家,而且精通音韵,擅长训诂,有广博的地理知识,因此尊称他是文学家、音注学家、训诂学家和地理学家。胡三省不仅文化素养高,而且艺术造诣也很深厚。他画的青松“气吞千尽崖,犹作飞瀑滚”。他还能写一手潇洒的行书,《跋宋高宗书徽宗文集序》墨迹至今尚存。
  胡三省这位多才多艺的爱国历史学家,是我国历史上“旷百年而一见”的精英,是“负渊海之学”的奇才,早在宋元之际,即信孚众望,但是在中国的史学史上,却无他一席之地。《宋史》、《元史》都没有为他立传。明朝、清朝也没有人替他作传,考究他的生平事迹。直到民国初年宋绍忞主编的《新元史》,才提到他的名字,但仅53个字,且附在《马端临传》之后。
  胡三省之所以长期“蒙昧草野”不为世人所知,有历史原因,也与其身世扑朔迷离有关。他生于宋元鼎革、天下大乱之时。他的书稿除294卷《资治通鉴音注》和12卷《通鉴释文辩误》外,其余全在战乱中散失。仅存的两部书稿,由于经济困难,也长期难以付梓。早在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问世之前,为《通鉴》作注,且在社会上流传的有刘安世《音义》10卷,蜀史炤《释文》和司马康《释文》(海陵本)及形形色色的“宋刊本《通鉴》九种”。这些版本大都是书商为售书赢利,剽窃杂家之说,拼凑成书。内容先后矛盾,谬误百出,全是欺世盗名之劣作,为行家所蔑视。胡注《通鉴》正是在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时问世,“世以是为音训之学,不之注意。故言浙东学术者,多举深宁(王应麟)、东发(王震),而不及身之”(引自陈垣《通鉴胡注表微》)。因此一时难以为世人普遍关注和重视,失去了及时扬名之机遇。
  胡三省出生于耕读传世之家,门第实属低微,靠自学成才,成年后登宝祐进士第,宦海浮沉,仕途坎坷,最高的官衔是沿江制置司机宜文字,官阶系六品,仅比七品县令略高一点。既不是名门望族,又没有显赫的官衔,在历来重门第、讲地位的中国社会中,是难以赢得达官贵人的青睐,当然也没有人为他捧场。再加其著作大都散失,在仅存的两部著作中,没有述及自己生平事迹,仅三书籍贯“天台胡三省”,却又被人误解,因此难免遭“蒙昧草野”之厄运。
  胡三省长期不为世人所知,最主要恐怕是他人生历程中的一段历史“污点”。他自己在《新注资治通鉴序》中隐约提到“咸淳庚午,从淮堧归杭都,延平廖公见而韪之,礼致诸家,仇校《通鉴》,以授其子弟。为著《仇校通鉴凡例》,廖转荐之贾相国”。贾相国者,贾似道也,浙江省天台县人,是南宋末年家喻户晓、臭名昭著的奸相,是不齿于民族的败类。廖公者,廖莹中也,福建延平人,是贾似道的亲信和高级幕僚,是贾似道的忠实爪牙。在贾伏罪前夕,他服毒自杀,是个遗臭万年的侫臣,是名副其实的奸党分子。而胡三省在他们原形毕露后,仍称他们为“贾相国”、“廖公”,并书自己的籍贯为“天台”。因此时人及后人认为胡三省卖身投靠贾似道,充当贾的门客和幕僚,且对贾有深厚的思想感情,胡三省与廖莹中一样,也是奸党分子,大节上予以否定。有些人慕其才华,却心照而不宣,既不贬斥,也不予宣扬。不仅宋元时期持有这些观点,直到明清时期仍未改变。例如明朝初年,宁海名儒方孝孺为宋元之际宁海籍诗人刘庄孙的《樗园集》作序时,列举了刘的一批亲朋好友的名字,却偏不提与刘关系最密切、对刘影响最大的胡三省。不是方孝孺不知道胡三省是宁海籍士人,也不是方孝孺没有读过胡注的《资治通鉴》,不知道胡三省的生平与业绩,而是出于政治影响之考虑,认为胡三省缺乏气节,历史上有污点,不能列为宁海乡贤。笔者认为:宋元以来这些人的观点是片面的,是不明事实真相而产生的误会。史有明文记载:胡三省是在第二次丢乌纱帽后浪迹杭都,误入歧途(礼聘于廖),上了贼船(进入贾府)。胡三省根本没有主动去投靠贾似道,而是廖莹中为替贾似道涂脂抹粉,把胡三省推荐给贾似道;而贾似道为著《仇校通鉴凡例》以示儒雅,抬高自己声誉,巩固自己地位,接纳胡三省为门客。胡三省出于“士为知己者用”之初衷,应聘于贾府。1274年元举兵南下灭宋,宋政府授权贾似道率军北上迎战。当时贾似道的劣迹未彻底暴露,而国运危在旦夕,胡三省认为此时此刻,只有贾似道能当此大任,挽狂澜于既倒,救南宋于危亡。出于御敌救国之目的,在强烈爱国之心驱使下,充当贾似道的幕僚,从军江上。在芜湖前线,胡三省确是竭尽全力,替贾似道出谋划策,一而再,再而三进献御敌卫国的谋略,但却经常遭到贾似道的“白眼”,承受凌辱。结果兵败芜湖,贾似道带领一批亲信逃往扬州,而胡三省却被贾似道抛弃,在兵荒马乱中,只身“间道归乡里”。这段历史的真正内幕,惟胡三省的门生与挚友、鄞县袁桷最为清楚。他在《祭胡梅石间先生》一文中,无限感慨地叹曰:“江上之策,不行于老奸。”在《忆胡怀宁》一诗中沉痛地说:“青山不受折腰辱,白眼岂知徒步回。”这是肺腑之言,是当代知己的如实记载。再从胡注《通鉴》的字里行间看,到处流露了胡三省的高风亮节和强烈的爱国思想。这些内容,雄辩地证明胡三省不是卖身投靠的政客。他作客贾府,实是被贾似道蒙骗和利用。胡三省也不是为了谋求晋升,充当贾似道的幕僚,而是出于爱国之心,御敌之目的“从军江上”。胡、贾的结合,是历史的偶合,无损胡三省之气节,不能为此而贬低胡三省。然而胡三省却蒙受了600余年的不白之冤,实是憾哉!
  人世沧桑,斗转星移。历史的航船乘风破浪,绕过了暗礁,冲过了激流,进入20世纪40年代。“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的情景又在历史上再现。华夏大地上的白山黑水,长城内外,黄河两岸,大江南北,相继遭到了日冠铁骑的蹂躏。中国近代著名历史学家陈垣先生陷入有国难奔之困境中,滞留北平,闭门守节,研读《通鉴》。发现《通鉴》注中的胡三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接着又在清光绪《宁海县志》中发现了《三省公墓碑》,得悉胡三省真实的籍贯与生平,于是作《胡注通鉴表微》一书,把胡三省的生平和爱国思想公之于世。当代学者、江苏盐城师院陈国本先生,为胡注《通鉴》博大精深的内容所感动,在病魔缠身,动了四次手术的困境中,花了20余年时间,把胡注《通鉴》编成辞典,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如今胡三省的后裔,人丁兴旺,遍布宁海各地及周边各县。最近胡氏后裔为缅怀胡三省,集资60余万,在闻名全国的宁海深田川温泉附近的中胡村,修建了气势宏伟的胡三省陵园,成为宁海一处亮丽的旅游景点,文人墨客寻幽访古之地。胡氏后裔,人才辈出,事业有成。远且不说,仅就当代而言:胡三省二十一世孙胡如华是当代宁海的活“山甫”,深孚众望;二十一世裔孙胡学清,二十二世裔孙胡道申、胡道奎、胡道国、胡道开、胡道松等都是宁海县或宁波市著名的民营企业家。他们继承先祖“乐善好施”的遗风,经常慷慨解囊,捐资文教和慈善事业,为世人所景仰。
  呜呼!胡三省倘在天有灵,为此应含笑九泉!谨奉挽联以祭之:
  兴废总关情,忆当年,山河破碎,家业凋零,幸有通鉴音注留人世,举国识斯人;
  古今才一瞬,看今朝,江山如画,百废俱新,虽无傲雪宋梅啸寒风,清香满乾坤。



胡三省与“三”
发表时间:2005-12-29 21:26:43   文章来源:宁海旅游网
  浏览次数:210  
双击自动滚屏    

于 达

  一、世居峡石之“三胡”。峡石门位于今深甽镇西北二里处,在古代它是宁海北乡里七庄与外八庄的分界线。进入硖石门,在青山下、绿水边分布三个胡姓村落:上胡、中胡、下胡。1230年胡三省就诞生在中胡村一家以耕读为业的小康之家。

  二、“吾日三省吾身”。胡三省原名满孙,有兄弟五人,他排行第三。入学启蒙,受《论语》感悟,择取“吾日三省吾身”句义,改名三省。字身之,又字景参。以“所居狭小磵旁多古梅,世称公为梅磵先生。”因此号梅磵。

  三、三书“天台胡三省”。胡三省在《资治通鉴音注》中,三次书其籍贯为“天台胡三省”,为此引起后人误解,长期纠缠不清。据有关人士考证:胡之天台是指古代台州府,不是现在的天台县。

  四、三丢乌纱帽。1256年胡三省与宋末名臣文天祥、谢枋得、陆秀夫等人同年登进士第。文天祥是该榜头名状元,他名列第121名进士。自此步入仕途,初任庆元慈溪尉,因不谙官场世故,不到一年即被郡守励文翁弹劾而丢乌纱帽。事后在友人引荐下,先后在扬州、寿春、怀宁等地出任文职芝麻官。为起草“江防三策”,触怒贾似道,第二次丢了乌纱帽;1274年元兵分两路,南下灭宋。胡三省出任沿江制置司机宜文字,随军北上御敌,结果兵败芜湖,在兵荒马乱中,死里逃生,回转故里。从此一蹶不振,二十年宦海生涯画上了句号。

  五、“释通鉴三十年”。据其自述,自登进士第后“大肆其力于是书”(指注释《通鉴》)“迄乙酉(1285年)始克成编”。据此而知:胡三省注释《通鉴》历时三十年之久。

  六、“兵难,稿三失”。一是1276年临安陷落,元军南下追捕南逃的宋皇室,他携带家少,避乱新昌,把较贵重的物品和书稿,埋藏在村旁的荒山中。乱过之后,返回家中,发现所有物品全被窃贼洗劫一空。无可奈何,“复购他本注之”。二是1289年杨镇龙起义,为避乱他把书稿藏在鄞县南湖袁家东轩(今宁波市海曙区大沙泥街)石窖中。乱过之后,返回南湖,翻看石窖,安然无恙,喜而复得。第三次丢失书稿经过,史无记载,留待查考。

  七、“天台三老”。自宋亡后,一些著名人士为免遭迫害,隐姓改名,留寓他乡。宁海的胡三省、舒岳祥、刘庄孙作客宁波,卖文为生。有些宁波人,不知他们真名实姓,呼其“天台三老”。直到清初,一些学者在著作中,仍称他们是“天台三宿儒”。晚年他们都返回宁海,在相互交往中,舒岳祥呼胡三省“山甫”或称“山翁”。

  八、享年七十三。胡三省生于1230年,死于1302年,享年七十三岁。据中胡《胡氏宗谱》载:仅有一亩三分田供祭祀之用。解放后在改溪造田中,在中胡村旁小山丘上掘出胡三省的坟墓:系由三块长石板组合而成,既无坟面,石板上也无文字。打开石圹,尸骨已化为泥,唯有一副水晶眼镜。据此而知:胡三省晚年相当寒酸!

  九、尘封三十年,《音注》留人间。胡三省是宁海历史上“负渊海之学”,“旷百年而一见”的文化名人。他知识广博,多才多艺。不仅精通历史,而且谙音韵,熟诗词,尤擅长地理和典章制度考证。不仅文化素养高,而且艺术造诣也很深。他画的青松,“气吞千尺崖,犹作飞瀑滚”。他还能写一手潇洒的行书,墨宝至今仍有保存。晚年由于家业凋零,书稿难以付梓。历经三十年心血撰写而成的294卷《资治通鉴音注》传说尘封三十年之久。他死之后,在挚友袁桷的关注和资助下,得以出版,留传人间。而100卷《竹素园稿》(诗词)、《四城赋》,《江东十鉴书》(散文)……俱在人世沧桑中湮没。

 十、三省乡。为纪念历史名人,供后人作楷模,解放之前宁海有三个乡镇以历史名人命名。今之深甽镇,古名三省乡;今之大佳何镇,古曰孝孺乡;今之胡陈乡,古称梦鼎乡。为继承并弘扬这一传统,近年在宁海城关出现了许多以历史文化名人命名的学校、街道、公园,还造了几座纪念馆,供后人瞻仰、凭吊!但愿今日之宁海,也出现以胡三省名字命名的学校、街道和公园。
(宁海新闻网)



胡三省年谱   (宋绍定庚寅〈1230年〉——元大德癸卯<1302年〉)

应可珍

  胡三省,谱名满孙,字身之、一字景参[1],别名山甫、元鲁[2],晚自号“知安老人”,村侧有涧,多梅树,因称“梅涧”,涧上之桥,称“梅桥”,近有井,称“梅涧井”,世人遂尊称为“梅涧先生”。世居[3]宁海县新宁乡中胡下宅石桥里。曾祖友闻、祖顷,父钥,钥字叔方,笃好史学,人称山林秀士,追赠奉议郎。母周氏生五子,公系三子,出生于宋绍定庚寅四月初二日丑时。(见《胡氏宗谱》及今遗迹查考)
  幼年在家随父读书,得经史学薰陶。天赋敏慧,七岁能文,好学不倦,一览辄诵。(见《胡氏宗谱》)
  十四岁,宋淳   癸卯(1243),父患鼻衄(nu,流鼻血)犹读史不暂置,嘱其继承父志曰:“《通鉴》有刘安世音义,而世不传,《海陵本》释文乃后人伪托,命三省刊正之。”答曰:“愿学焉。”(见《新注资治通鉴序》)父悦其文,羡曰:“大我家庭!”见《墓碑文》
  十六岁,宋淳 乙已(1245),父卒,失去良师,居丧哀恸,事母至孝。时致力于科举课业,仍不废史学。(见《胡氏宗谱》)
  二十七岁,宋宝   丙辰(1256)登文天祥榜进士,列为五甲一百二十一名,偕名臣陆秀夫、谢枋得及本县舒岳祥同年。释褐,调江西吉州泰和县尉,以母老不就,改授庆元府慈溪县尉。(见《四库全书宋宝 四年登科录》及《光绪宁海县志》)
  三十二岁,宋景定辛酉(1261),刚正不阿,忤郡守厉文翁,被劾罢职[4]。
  三十六岁,宋咸淳丁卯(1265),以文学行谊荐,授扬州江都丞。(见《墓碑》)
  三十八岁,宋咸淳乙丑(1267),应江淮制置使李庭芝之聘,差充寿春府学教授,佐淮东幕府。
  后考举及格,改奉议郎,知湖北江陵县。丁母忧,服阙,改知安徽安庆府怀宁县。(见《墓碑》)
  四十一岁,宋咸淳庚午(1270),从淮土耍归杭都述职,延平廖莹中礼致诸家,雠校《资治通鉴凡例》,并授其子弟。时参照唐陆德明《经典》释文,著《雠准校通鉴凡例》。(见《新注资治通鉴序》及《台州府志》)
  四十五岁,宋咸淳甲戌(1274)元兵大举南侵,相国贾似道督师江防,廖莹中荐之,差充主管沿江制置司机宜文字,迁朝奉郎。时沿江京芜制置使汪立信,会同胡三省向贾似道陈《江防三策》[5]触怒老奸,汪立信罢职。既而襄樊失守,芜湖兵败,江南局势岌岌可危,浩叹回天无力,拂袖间道归里。(见《钱塘遗事四》及陈垣《胡注通鉴表微》袁桷《祭胡梅涧先生》)
  其间,著《资治通鉴广注》九十七卷,著《论》十篇。(见《新注资治通鉴序》)
  四十七岁,宋德   丙子(1276),杭都沦陷,元将董文炳率师攻陷浙东各地,携眷避乱新昌,尽失前著。
  从此,绝意仕途,隐居故里,购求《资治通鉴》他本,杜门谢客,重行注校。(见《台州府志》及《墓碑》)
  五十五岁,元至元甲申(1284),应邀出峡赴鄞,馆于袁洪家塾——南湖书堂,日手抄定注。翌年始克成编《资治通鉴音注》二百九十四卷。(见《祭胡梅涧先生》及全祖望《鲒鱼奇亭集·胡梅涧藏书窖记》)
  五十六岁,元至元已酉(1285)十一月冬至,作《新注资治通鉴序》于梅涧蠖居。(见《新注资治通鉴序》)
  六十岁,至元己丑(1289),宁海松坛(即今黄坛)杨镇龙率众十二万,国号“大兴”,抗元暴政,浙东大震。藏书稿于鄞南袁氏东轩石窖中,未遭兵燹,幸存于世。(见全祖望《鲒绮亭集·胡梅涧藏书窖记》)
  六十三岁,元至元壬辰(1292),从叔胡元叔倡建赤城书堂于雁苍山吉祥寺东,应聘任教席。(见王应麟《赤城书堂记》及舒岳祥《阆风集·卷五》)
  其间,续撰《通鉴释文辩误》十二卷,《通鉴小学》二卷。公悉心著述,寒暑不废,诸子以年高,不宜为言,则曰:“吾成此书,死而无憾!”(见《墓碑》)
  七十三岁,元大德癸卯(1302)正月,一日晨兴,言笑自若,忽曰:“吾其止此乎!”寝至三日,正值寒梅芬芳之时,奄然与世长辞。  
  同年十二月乙酉,奉枢入圹于公生前营建之寿域,离舍南数十武——中胡村西麓山。
  胡三省著作有《资治通鉴音注》二百九十四卷,《通鉴释文辩误》十二卷,存世;《通鉴小学》二卷与诗文集《竹素园稿》百卷,久佚。(上见《墓碑》)

  [注释]
  [1]胡三省字景参,一字身之;景参,景仰曾参。曾参字子与,孔子贤弟子,事亲至孝,其学传孔子之孙子思,后世谥“宗圣”。《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xi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取义曾参一日三省吾身之意。
  [2]山甫、元鲁为胡三省之别名,详见《舒岳祥《阆风集中胡山甫、胡元鲁即胡三省考》。
  [3]据现存《胡氏宗谱》载。宁海中胡胡氏始祖胡琛,原籍豫章,唐乾宁中举进士,曾任五代后唐庄宗起居舍人,隐居后迁会稽。九世祖胡     再由会稽迁居宁海,至胡三省已有十一世之久。
  [4]庆元府郡守厉文翁:宋周密著《齐东野语卷七·洪君畴》载:“集英殿修撰知庆元府厉文翁小人之无忌惮者也,神皋流毒,屡玷抨弹,藉衣锦威,行攫金术。今又移其剥越者剥鄞矣,然民敢怨而不敢言者,以其依凭邸第耳。不去文翁必为王邸之累,……。”
  [5]《江防三策》见前注。




】【打印】【 繁体】【投稿】【续投】【/】【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首 页 - 网站介绍 - 站点动态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6-2007 http://www.hszq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1080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028号 TIME 0.809240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