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寻根系统 | 纪念馆
 
 
550年前的《清华胡氏族谱》----励双杰
[ 来源:胡氏宗亲网 | 编辑:南山 | 时间:2008-12-30 12:05:08 ]
550年前的《清华胡氏族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8a71f0100b17e.html

550年前的《清华胡氏族谱》
    作者 励双杰

  在我的藏品中,除了《新安孙氏统宗源流族谱》,年份最早的,当属明天顺二年刻本《清华胡氏族谱》了。明天顺二年,是公元1458年,距今恰好550年!

  清华,是婺源古邑治所在地,唐开元二十八年割休宁的回玉乡、乐平的怀金乡设立婺源县,设治于清华,直到天复元年,县治迁到弦高镇,清华曾为邑城160余年。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但清华至今仍是婺源除紫阳镇外最大的聚落。

  胡氏迁居清华是在唐末,谱载:“吾始祖散骑常侍公,于大唐光启中爵封银青光禄大夫,讨平巢寇之后,功成身退,卜隐清华”(景泰庚午年《胡氏本宗会序》)。常侍公胡学之所以会选择清华作为久居之所,是因为在他“年十八时,侍父曈公游婺源通灵观炷香,道经清华,见其地址清溪外抱,形若环壁,群峰叠起,势嶂参天。曰:住此,后世子孙必有兴者。”

  这部明天顺二年的《清华胡氏族谱》六卷,刻本,一大厚册,是现存最早的清化胡氏家谱,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家谱之一。查由全国各家图书馆、研究所、文管委、文史馆、博物馆、博物院、出版社、文物局等单位编著的联合目录《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古籍分類導航·史部·宗谱》,明天顺二年以前包括天顺二年的刻本家谱有:

  新安旌城汪氏家録七卷[元汪照纂修,元泰定元年刻本,十六行三十二字白口左右双边],藏安徽省博物馆;

  新安胡氏历代报功图一卷[元刻本],藏上海博物馆;

  清华胡氏族谱六卷[明胡尚仁、胡天民等纂修,明天顺二年,刻本],藏国家图书馆;

  新安庄氏族谱六卷[明庄歙纂修,明天顺二年,刻本,十三行廿六字黑口四周双边],藏国家图书馆;

  休宁率东程氏家谱不分卷[明吴以声纂修,明正统三年,刻本,十一行二十字黑口四周双边],藏国家图书馆;

  新安程氏诸谱会通十四卷[明程孟纂修,明景泰二年刻本,十五行廿四字黑口四周双边],藏安徽省博物馆;

  鲍氏宗谱不分卷[清鲍从善纂修,明正统刻本,八行十六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单边],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共七种,从年份上算,《清华胡氏族谱》与《新安庄氏族谱》并列为第六名。如果加上还有不为人知的民间藏谱,这明天顺二年的《清华胡氏族谱》,应该能进前十甲之列。而收藏家谱原件最多的上海图书馆,最早的刻本家谱是明成化四年(1468)的《新安孙氏重修宗谱》不分卷一册,恰好比天顺二年《清华胡氏族谱》晚了十年。

  能得到这部550年前的《清华胡氏族谱》,实在是缘分,应了那句“是你的就是你的,跑也跑不走”的老话。早些年我一直在“雅昌艺术网”混,曾做个二个顶帖量进入前十的帖子,其中《古籍收藏》的帖子一度占过头把交椅。话说到了2006年6月6日的早上,我在帖子上看到有人留言,说“我一个熟人那里有本元末的《清华胡氏谱》,不知道价格如何?”看时间,竟是凌晨二点留下的,于是老老实实跟他说:“《清华胡氏谱》如果真是元末版本,已是谱中重器,价值很难估量!”

  到了中午的十二点,那位网友又进来留言说:“他这本《清华胡氏族谱》谱有出售的意思,你可以联系一下他吗?”并留下了手机号码,又说“他目前在浙江杭州。”但我没有想与之联系的冲动,以我的想法,人家都自认为是元版的,我大可不必抱非份之想,因为人家“自认甚高”,心理价位肯定低不了。而且,家谱的元代版本,现在基本上是再不可能在民间出现的。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网友看我没有动静,在17日晚发来了短信,要我无论如何去问一问他的朋友,因为“他想出手”,又再一次把对方的手机号给了我。看来是盛情难却啊,就按他所留的手机号打过去,接电话的声音,听得出来挺年轻的。他说,我是徽州人,应该是元代的家谱,开本很大,有一张报纸展开那么大,纸张薄薄的,总共有一寸厚,价格嘛,我想卖个三、四千。

  徽州出好谱,现存的早期家谱大都出于这个风水宝地,上面所罗列的七部最早的家谱,无一例外谱籍都在徽州。纸张大而薄,而且价格也不是天价,尤其重要的是,他在杭州工作,谱就在身边。杭州离我所在的城市,也就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几个因素一综合分析,促使我决定跑上一趟,去会一会这位朋友。正好邻市的颜老师也想去杭州,就说定明天在杭州的汽车东站见面,到时手机联系。

  2006年的6月18日,星期日,恰是父亲节,天气热得吓人,虽说躲在树荫下,那滋味仍不好受,颜老师拿着一张报纸不停的摇,边摇边问我,人家不会放你鸽子吧?正说话间,过来一个帅小伙,手上提了一个大纸袋,相互一打量,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正是约好的物主。交易的过程毫无惊险,只是看到里面的“洪武”、“景泰”之类的年号,就可以肯定这当然不会是元刻本,尤其是小伙子说小时候在家里看到的共有二册,现在只剩这一册了,也许不完整,更是为侃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几个回合下来,最后以二千多元的价格成交。

  从杭州回到家,细看,是谱分六卷,大黑口,浓墨精刻,皮纸印制,序跋、世系均至明景泰间,典型的明初风格。查国家图书馆目录,有一部“《清华胡氏族谱》六卷,明胡尚仁、胡天民等纂修,明天顺二年,刻本”,景泰仅七年,接下来就是天顺朝,显见与此为一同版本,因为谱修毕到雕版印刷,也需一些时日。可知这一部六卷已为全本无疑,并无缺册,只不过是前后均缺数番而已。保存550年,仅缺数页,已是天大的难得,何能再加苛求?难道,国家图书馆的那部,就能保证一张不缺么。

  浙东的六月份,正是杨梅上市旺季。得到谱的第二天,迎来了前来品尝的清风兄,江苏籍人士,对古纸研究有天生的嗜好,听我说刚得到一册明初的家谱,点名要求一饱眼福。在他下榻的宾馆房间里,我把谱拿出来,因为开本太大,在台桌上放不下,又不想放到床上,干脆就蹲着在地毯上看。这册家谱所用皮纸有个特点,看似皱巴巴的,但只要用手一捋,就能平整如镜。我拿到谱后还没怎么处理过,折页的地方多,就这样我俩一边翻一边捋,正忙着不焉乐乎,从上海赶来的当真兄敲门进来,见我俩动作怪异,手掌心又黑乎乎的大类常趣,禁不住也伸过头来看,看了几页,干脆也蹲了下来,翻到那历代祖像时,当真兄看了好一会,才说,徽派版画果然名不虚传,我还是很一次看到刻得这么精的,人物衣褶,虽细若游丝,却不涉纤弱,依旧神采飞动,相信这是绝高的造诣了。

  当真和清风二位先生,是我极佩服的版本专家,这册《清华胡氏族谱》能让他俩如此动容,也让我更确信了它的不简单。

  在得到这册《清华胡氏族谱》之前,我还曾有机会购买到它的递修本,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清华胡氏大族正谱》,十九卷首一卷,二十册,但因为对方索价极昂,最终却没能得手。自从有了这册《清华胡氏族谱》后,再想问他去要的时候,那部《清华胡氏大族正谱》早已为他人捷足先登了,好在他在出让之前,拍了照片,看我这么想要,就送了一张光盘给我,完整的《清华胡氏大族正谱》尽在这张光盘之中。乾隆本收明嘉靖庚戌序,说:“常侍公而下七世时,则有六公后八三助教官河南得公行实以归,与其侄文靖职修谱事,而十一公后正臣与有搜集之力,易图而为册,而樵隐文宗为之序,此一修也;既而散逸定庵与端复之子庆龙缮而册之,玉林、云一与九公后壶山得云为之序,此再修也;嗣时厥后又三世,而芳一修存续焉,悦心、一桂辈序焉,此三修也;皇明景泰间非族扳援,不肖私鬻,汝器、天民公戮力鼎新,以十干为次,而遯斋序之,此四修也。”知此天顺本为清华胡氏四修。但是,在乾隆本《新增凡例》又有这样的记载:“旧谱皆前人手录,以字迹难假,杜冒滥也。今卷帙浩繁,领谱者多,不得不用刻板印给,毕即毁其板……”,难道,在清乾隆时,已不知有天顺刻本,仅存钞本么?

  至于“皇明景泰间非族扳援”,此天顺本中就有一篇景泰辛未年汝器、天民同撰的《鬻谱非族记》详记其事:“所谓非族者,故老相传,昔常侍公未卜清华之先,其胡氏者,自居程村之芦思坞口,考其祖墓,多在居畔罗家坑、詹坑坞等处,至元时始迁街头,以货头巾、渔猎致富,今乃买吾族谱,系忘(妄)认汾阳,实非常侍之裔也,子孙宜知悉焉……凡为子孙,于先人所授,非谓君子固穷当效死而守之,此人子之责也。胡乃有尚文不肖之子胡庶(偏生子也)区区为衣食口体之累,于大明景泰庚午岁五月二十九日,竟将祖父所掌吾大族谱牒以售非族,卖银嫁女,而图餔角色餟,且又代人妄诉至狱,犯刑宪如饮食,可胜叹哉。”

  那是说,景泰年间有一个叫胡庶的族人,没钱嫁女儿,就把祖父所掌管的一部家谱,卖给了同姓不同宗的“非族”。由此也可看出,在古时候,家谱是值很多白花花的银子的!

  好在今非昔比,在宗法制度荡然无存的现在,家谱的功能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帅小伙把家谱转让给我保管,与过去用于“非族扳援”已有天壤之别。弄清这一点很重要,否则,你不安我也不安,就没意思了。我入藏的万余册家谱,全都是经过了十七、八道弯才转到我手上,只有这一部550年前的《清华胡氏族谱》,我相信才是从本家族中直接转到我手上的。


】【打印】【 繁体】【投稿】【续投】【/】【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首 页 - 网站介绍 - 站点动态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6-2007 http://www.hszq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1080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028号 TIME 0.14622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