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寻根系统 | 纪念馆
 
 
古村天香里
[ 来源:胡氏宗亲网 | 编辑:南山 | 时间:2006-12-24 17:24:24 ]
古村天香里

洪 骏

摘自:http://www.cxnews.cn/gb/node2/node218/node223/userobject1ai30979.html
http://www.cxnews.cn  慈溪新闻网  2006年3月27日 15:08


  《横河镇志》即将付印出版。笔者曾参与了天香桥村资料的采访梳理工作,于是较为详细地了解其成村经过,一言以蔽之,这个旧名“天香里”的古村落,有着久长的历史传承和厚实的人文内涵。
  此村居民绝大多数姓胡。胡姓为我市第二大姓。追溯慈溪和余姚的胡姓家族,多属柏山胡氏后裔。柏山胡氏始迁祖名叫胡从(字辅成),于后周显德二年(955年)为躲避战乱,由常州安上乡胡桥村南徙到余姚云柯乡柏山定居。后裔繁衍,向周边扩散成诸多分支。现今天香桥村胡氏首迁入者为胡寮、胡宦兄弟俩,此二人乃柏山本支的十世孙。为南宋权礼部尚书、余姚开国伯胡沂之曾孙,溧阳军知军(相当于知州、知府)胡衍之子。胡寮本人又是烛溪学者孙应时外孙。该兄弟俩于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由柏山东迁至梅川乡埋马北边现址,开创了梅川敦裕堂胡氏支系。
  胡寮在新址安家后,即在庭中栽植两棵桂树,并创办书院训迪子侄辈。桂树越长越大,绿阴满院,金秋季节桂花盛开,将方圆数里天空熏得喷喷香。于是,太常少卿孙子秀给书院题名“天香书院”,此村落也顺理成章得名为“天香里”。嬗变成现今的天香桥村,算来已有766年的建村史了。
  天香书院越办越气派,而且长盛不衰,四方学子纷纷慕名前来就读。元人虞曾瞻所撰《天香书院记》有如下描述:“……一水支流,众峰环绕,夷然而滨海者,梅川乡也。桑梓丛茂,楼台耸拔,车马纷然如蚁者,天香里也。兰室芸窗,左图右史,弦歌之声四时不辍者,天香书院也。”
  由于山川毓灵,加以重教兴学,天香里胡氏风气淳和,孝悌诚信,缙绅奕世,人才辈出。最负盛名的首推被誉为“姚江三廉”之一的胡东皋,由进士历官刑部郎、知府、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等职,终官都察院御史中丞。其他有南宋胡坤,因率众修筑冲决的大古塘,荐授沿海制置司干官。元代有胡元之,以才德卓著荐授提举制置解盐司提纲。明代有胡惟彦,以耆德征辟,明太祖金殿面试激赏之,授河南布政使,惟彦恳辞后改授兖州知府;胡恭由进士任河南按察司佥事;胡赞由进士知建昌府;胡翌由举人授高唐州知州擢广东佥事;胡旦由进士授四川按察使等。至清代,胡鄂由进士督漕务;更有一门两代三人同官陕西耀州知州的稀罕事:他们是乾隆朝举人胡则安、道光朝举人胡清江(则安从弟)和道光朝举人胡联桂(清江子)。
  据典籍记载,天香里原先有许多古建筑和文物景观。除“天香书院”外,有气派恢宏的“敦裕堂”胡氏宗祠,祠中有胡沂的“献肃”金匾,莫太夫人彩塑像,镇祠之宝宋孝宗钦赐“五马石”等。还有“双桂轩”、“观锦轩”、“乐间轩”等明清建筑,和纪念胡东皋的“中丞桥”,纪念兄弟友爱同居而生出连理榆祥瑞的“瑞榆桥”等。由于历史诸多原因,它们或因兵燹,或因人为损毁,后人只能从它们的名声和前人留于地方文献的诗文题咏中想象当年的气象了。
】【打印】【 繁体】【投稿】【续投】【/】【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首 页 - 网站介绍 - 站点动态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6-2007 http://www.hszq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1080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028号 TIME 0.11618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