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5618&fpage=0&toread=&page=1
在绍兴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生意财主年管年,衙门财主一蓬烟。生意财主即富商,只保当年;衙门财主即富官,昙花一现;种田财主,靠务农致富,最小风险,最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中华民族一直以农业为生。甚至今天中国人口中,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占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在农业国,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基础。所以贯串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思想和政策的中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
在这样一种经济中,中国的哲学、经济思想一直以农业为“本”,商业为“末”。区别本末的理由是,农业关系到生产,而商业只关系到交换。在能有交换之前,必须先有生产。在农业国家里,农业是生产的主要形式,所以“重本轻末”一直贯串在中国历史。
从事末作的人,即商人,因此都受到轻视。社会有四个传统的阶级,即士、农、工、商,商是其中最后最下的一个。士通常就是地主,农就是实际耕种土地的农民。在中国,这是两种光荣的职业。一个家庭若能“耕读传家”,那是值得自豪的。
这一观念在古敕五堂家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敕五堂一直以耕读教育子孙,当时大厅东西两侧的柱子上挂有“东方月上,忙开书卷课儿曹;南亩春来,预诫锄犁修穑事”的对联。祖训为"耕读传家,不入仕途"。一方面劝导子孙勤奋学习,但在学习之余,农忙之际,又都必须下田务农;另一方面,学成之后不入仕途为官,他们一般都以教书为业,辅以祖传的田产为生,并躬耕田畴。所以还有一幅门联是“二百年祖宅,十一世书香”。敕五堂先祖一直以朱子格言教育下一代,如“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等。敕五堂先祖胡安国五次受皇帝敕封而不仕,说明了敕五堂的耕读风尚。
敕五堂的思想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旧思想的交替,敕五堂也在潜移默化地在改变。在保持农业为主业的前提下,在上虞旧县城办起了一些实业。同治年间胡源昌糕饼店已在上虞旧县城颇有名气。敕五堂的子孙也开始到上海南京“学生意”,如胡愈之在商务印社做练习生。
敕五堂给子孙的教育不是给子孙以浮华富贵,而是通过劳动来实现生活的安定,通过学习来净化自己的灵魂。耕读传家的理念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赋予新的内容。敕五堂三百年祭文中如是说:“吾辈儿孙在此建国期间,足迹遍及华夏,乃至五大洲,群芳俊秀,继祖业而超前贤者多焉,从政者位居高官而名垂青史;为工者多造福于百姓而得国家之嘉奖,名列典籍;为文者名扬四海而播及寰宇;农耕者循农时而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实乃国家政策英明,亦遵吾祖耕读家训之德泽扶植之功焉。”
[ 此贴被西风瘦马在2007-12-08 11:04重新编辑 ]
原载:胡氏宗亲网(http://www.hszq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