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十三、胡大正是胡宪胞兄胡严之子,而非胡宁之子
由于对胡寅、胡宏等兄弟之“子”,有不同的说法,这里有必要据崇安《胡氏宗谱》,予以澄清:
1、胡寅(明仲):子大原、大端、大全;孙(大原之子)里仁、绛、纬、璟、力仁、求仁(参见图19)
2、胡宁(和仲):子大常;孙知仁、得仁(参见图17)
3、胡宏(仁仲):子大经、大本、大壮、大时;孙(大壮之子)钧、(大时之子)镒(参见图17、18)。另据王立新教授考证,胡大时有两子,名覃黻、覃黼,其中覃黻字贵良,宋宁宗嘉定(1208~1224年)进士;历知崇庆州、池州等,以惠政著称,曾受朝廷旌表(《湖南通志•人物四》)。
4、(胡淳长子)胡严:子虎、大正;孙(大正之子)纯仁、洵仁、显仁、体仁(参见图21)
5、(胡淳次子)胡宪(元仲):子愉;孙亲仁(南屯派)(参见图21)
图21:岩公之子胡大正世系
6、(胡安止长子)胡实:子大同、大有;孙(大同之子)处仁、(大有之子)怀仁、克仁(参见图18)
7、(胡安止次子)胡寓:子大年、大任、大宗、大異;孙锜、鑰、镗、镛(参见图18)
8、(胡安老长子)胡宓:子大诚、大振(参见图18)
9、(胡安老次子)胡寀:大亨、大谦
胡大正,《如皋谱》误为胡宁之子。王立新教授曾以较大篇幅严谨地予以考证,推测“胡大正可能就是胡宪兄弟的儿子”,但不敢肯定,结论是“胡大正必非胡宁之子无疑。胡大正盖胡宪同堂兄弟某之子,或族中兄弟某之子。胡大正本亦是胡寅从子,因其受学于胡寅,故顺称致堂先生从子。”
实际情况虽已了然,但要补充一点:也许是因出生于荆门,大正才被误为胡宁之子。崇安谱中,《签判宗簿公传》载:“公讳大正,字伯诚,幼名慥。文定居荆门,筑书堂于漳水之上,父承事奉母携弟,往从问学,因留授室,故公以政和四年甲戌岁,生于荆门军当阳县石斛里。承事早世(逝),公从季父奉大母(按:大母,即祖母)……文定寻命籍溪与公,迎事归守坟丘。迨文定易箦,致堂来侍余夫人(按:即淳公夫人余氏)……始注兴化军兴化尉……官满授泉州签判兼南外宗正簿……卒于公廨,实淳熙十年正月十二日也,年七十,积阶至奉议郎,赐服绯佩鱼……公与籍溪生生,共受祖产二千。籍溪殁,公曰:‘吾已食禄矣。’悉举以畀籍溪之孙亲仁……承事公殁于荆门之枝江,因殡焉。绍兴七年(1137年),迁殡于湘潭;乾道三年(1167年),公始鬻荆湘之产,奉考妣柩以归,合葬于建阳县东田里之凤历山。”此段文字,则进一步佐证,大正确系籍溪先生长兄胡严之子。
关于胡严,崇安《胡氏宗谱•钓鱼翁支下述由》载:“十九公讳嚴,字庄仲。天资孝友,志识不群。从文定公学于荆门,因授室焉。进取未遂,乃治生业于当阳县之八渠。因避地,卒于枝江县。”
1137年,胡严被大正从枝江迁葬于湘潭,又从另一侧面,说明胡渊被迁葬于湘潭的时间,不会晚于1137年。因为,安国公逝世于1138年。
十四、胡大壮之曾孙、进士胡翔卿,确已回迁崇安,自成一支
据“大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前修国史致仕、教授云谷邱锡”,受大壮十世孙胡琮所请而撰的《清和堂记》,和崇安谱中《仲集公传》、大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大壮十世孙胡琮《重修宗谱叙》,大壮之孙胡泾,归葬渊公于建阳,“遂为建阳人”;而胡泾之子翔卿“卒葬于黄柏”——钓鱼翁入闽的初居之地,说明起码从大壮的曾孙翔卿始,就已回归崇安。
如此,则胡宏之子大壮,在崇安的世系,按胡琮所述(与邱锡所述,略有不同)为:1、大壮——2、钧——3、泾(四一公)——4、翔卿(仲集)——5、?——6、士侨(号无隐先生,仕元为镇抚,安抚建阳)——7、玺(六公)——8、文仲——9、乙五公——10、?——11、琮
其中,大壮曾孙翔卿,字仲集,嘉泰二年(1202年)进士,授武陵尉,改桂阳录忝,迁横州判官。卒葬(崇安)黄柏。大壮在崇安的后裔世系,由于邱锡与胡琮叙述略有不同,应以崇安《翔卿支》谱记载为准。
另有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