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恒俊宗亲又为我们准备了一份好资料,修谱、读谱必备。与“胡”相关,开卷有益。看一遍总会有些记忆,增长知识。希望恒俊宗亲继续收集整理类似的材料,形成专帖更好。
“胡姓”、“胡氏”,究竟区别在哪里?胡族通谱名称,从“胡姓”到“胡氏”,从“中华”到“世界”,轮番变化,令人无可适从。还希望从学术研讨的角度,看到这些变化的依据所在。
据我所知,“姻”多为与妻有关,如“姻弟”、“姻亲”。看了百度百科,才知道“姻亲”的概念范围很大,并非特指配偶(妻子)一方的亲属。
在很多谱序的落款上,常见有“年家眷弟”、“年家姻弟”称谓。我的理解就是作序者与请序者之间,有远亲关系。当然也不排除彼此“攀亲”的可能性。这时的“姻亲”可能就比较遥远了。
墓地的朝向。坤山艮向,是墓主人头枕西南,脚蹬东北。“艮”打字出错成“民”,错在输入者,而校对者责任更大。因为打字员一般也搞不清楚什么“坤山艮向”。
“二王后”、“三恪”是周王朝时的政治礼制,“备受三恪”后世也有沿袭。不能采用汉字“恪”的现代释义。我在《南山看谱 84 有关“备受三恪”的历史文献资料》一文中有讨论。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5394&fpage=0&toread=&page=12
胡绳是否为胡姓名人?百度资料上“胡绳(1918年1月11日-2000年11月5日),原名项志逖、笔名蒲韧、卜人、李念青、沈友谷等”。胡绳(项志逖)祖籍安徽歙县,籍贯是浙江钱塘,出生于江苏苏州。祖父项晋蕃曾在清末担任两淮盐运都司海州分司运判一职。胡绳不姓胡,正如鲁迅姓周不姓鲁,江 青姓李不姓江一样。但不清楚胡绳为何要“项改胡”,而且他的后代好像都已经姓胡了。
南山 2013.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