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177】全宋文 卷三八八O 胡松年
乞以大事分委大臣奏绍兴四年二月
唐太宗尝谕房玄龄以细务属左右丞,大事关仆射,其委任玄龄之意笃矣。殊不知尚书丞实政事纲辖,'若专责以细务,以何暇裨益治体哉?臣愿睿断,以今日所当为所当行不可缓者,分委二三大臣,庶使悉心戮力,各底乃职,且戒簿书有可简省者简省之。《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七三。
广南窠阙事奏绍兴四年五月
近臣僚乞广南窠阙满一季无人愿就者,并送本路转运司差注,左右司看详,乞令吏部随阙措置',破格注授。缘本部见榜窠阙须满半年以上,欲乞今後更不申明,便行破格差注。《宋会要辑稿》职官八之一九﹝第三册第二五六七页﹞。
幕职州具官磨勘事奏绍兴四年六月
元丰旧條:幕职州县但得循资,未经收使,改官後,依條循一资比减二年,两资比减三年磨勘。缘绍兴新书却有“被赏”二字,内官员任选人日该覃恩,'或恩例循资之人,皆非被赏。乞依旧法施行。《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一之三五﹝第三册第二六四O页﹞。
编修时政记奏绍典四年十月
今编修到枢密院建炎四年十一月十二日『一』、绍兴元年正月、二月、三月、四月《时政记》六卷',付史馆。《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之三一﹝第三册第二五一二页﹞。
『一』“十二日”以下疑脱“至”字。
荐张敌万奏
向在淮南诱敌深入,'步骑四集,悉陷於淖,无得解者,'金人至今胆落,乞令统率军马别为任使,庶几外阃渐多名将,不独仗倚三四人而已。《宋史》卷三七九《胡松年传》。
守御事奏
三人声势初不相属,'缓急必不相救。况海道阔远,苏、秀、明、越最为要衝。乞选精兵万人,命一大臣往驻建康,亲督世忠、光世守采石、马家渡,以张两军之势;仍以兵五千屯明州、平江,控御江海。或无人可遣,臣愿疾驰以赴其急。《宋史》卷三七九《胡松年传》
宋故李君墓志铭『一』
士有能自植立者,虽不暴白於功名富贵,而嗜诗书,事笔研,潜心师古圣贤,以所得道理推而信於朋友,睦於兄弟,仁於乡党,行於闺门,使後世子孙允蹈乃事,'吾知其无憾也。君讳远,'字致远,'累世为昌乐人。曾祖讳守则,祖讳吉,父讳文,皆不获仕。君方在母,'而父卒。生六岁,'日诵数百言。群儿戏事,略不挂眼,人皆奇之。及学缀文词,语多自胸臆。尝曰:“为文患弗种学耳。”乃尽阅诸子百家,涵养日大以肆,尤善研极义理。人有思弗得者,多所警悟。一时研席之友莫不服其该贯,歎其明颖,声闻从此藉甚矣。叔之子习者亦蚤孤,懒不务学,每戒之曰:“吾兄弟皆孤,'不砣砣力学,何以起家?”复使从师。既终祖母丧,乃欲出分,君以田园储蓄倍与之,'议者多其人所难能。轻财好施,不喜多积,有馀即赒急难,曾无吝色。凡孤无所依,贫不能养者,'皆仰以给,'勿间於疏戚也。平居不妄言,言必中法度。事无巨细,咸有條理,仆隶不敢以欺。娶孙氏,大有贤德,事其姑孝德著闻,阃内之事倚以整肃。生二女,蚤卒。一子曰丕,游学馆',蚤预贤书,其为人能自修整,'余尝爱之。一日造门,有请曰:“先父不幸业进士,终不得一试於有司,享年止二十五,元祐三年五月六日以疾终於家。後二十八年,先妣又亡,此人子之所悲悼无穷极也。卜以政和七年七月二十三日合葬於昌乐县东文乡孝陵里,敢求铭之。”使状其行事,乃为铭曰:
学师古人而不见於为政,岂才之疐兮。年未及壮而造物者遽负以去,实命之穷兮。天道之是耶非耶,'人孰得而识兮。有子克似而声誉早闻,意者帮将以此报兮。民国《潍县志》卷三九,民国三十年排印本。又见《昌乐县续志》卷一七。﹝以上刘文刚校点﹞
『一』题後原署:“文林郎、充潍州州学教授胡松年撰。从政郎、淮阳军司工曹事綦执礼书。通直郎、充大晟府按协声律王楚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