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全宋文》----胡氏相关文选胡志盛整理
回帖:【1 9 5】全宋文卷四三一九 胡铨﹝二一﹞
兼美兄五孙字序
予兄教授二子曰昌言、昌明,五孙皆昌言子也,未名,以属予。予谓昌,日光也,昌之子宜以日名,故命其长曰晔,次曰昂、曰嵩、曰昇、曰晏,而因以字之。日之华藻万物,在《易》为《贲》,故字晔曰贲卿,而戒之以上九「白贲无咎」。夫上贲之极,晔之盛也,不根於中,如冠玉耳中,未必有也,故戒以白贲,曰白尚质也。昂,举也,凡举莫若铉之举鼎,故字昂曰鼎卿,而戒以上九「玉铉在上,刚柔节也。」刚而温者玉也,九虽阳刚而居阴履柔,刚柔适宜,吉无不利,如日之昂霄,明何加焉。日火高则山火,山上有火,在《易》为《旅》,故字嵩曰旅卿,而戒之曰六五「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夫离为雉,文明之物也,射雉谓取则於文明之道而必合焉,不中不发,尚志如此,犹火之行山,其孰御之?日之升也,为明出地上,有《晋》之象,故字昇曰晋卿,而戒之曰初六「罔孚裕,无咎」夫六居於下而始进焉,上未必孚也。不能安正守中而速於求售,非汲汲以失守,则悻悻以伤於义矣,皆咎也,惟裕则无咎。故君子於进退,或久或速,如日之阶乎天,未尝不裕也。日之晏温,有文明安说之象,文明以悦,在《易》为《革》,故字晏曰革卿,而戒以初九「鞏用黄牛之革」夫初以才则离体而阳也,离性而上阳健健,皆速於咎,动或乘之。惟以中顺自固,乃可以保文明安悦之道。《贲》也、《鼎》也、《旅》也、《晋》也、《革》也,皆主乎《离》,《离》为日,故以配焉。诸卦皆六五为君,旅则失位,不取君义,故论文与诸卦异,《易》之道微矣。《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一六。

赓伯虎字序『一』
《世本》及《帝王世纪》、《左氏春秋》悉称高莘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忠肃共懿,宣慈和惠,天下之民谓之八元。舜举八元,使布五教於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此即《书》所云稷、契、朱虎、熊羆之伦也。清江赓君名伯虎,字次元,慕八元之为人也。《传》曰:「言合稷、契谓之忠。」杜子美云:「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盖古人必以稷、契自处,君之慕八元不为过矣。虽然,慕其名不若既其实,他日必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以践八元之实,乃无愧古人。故稷、契非自谓之元也,天下之民谓之八元也。君之慕八元,必天下之人谓之次元可也。《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一六。
『一』赓姓未见,疑是「廖』之讹。

王悰字序
开封王悰生长富贵之家,无富贵气,为人诚实不妄,予字之曰公实。悰,情也,情则实。古人云:「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又云:「自吾母而不用吾情,则何所用其?」又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盖情常与实对,故曰:「过情之誉暴集,无实之毁随至。」惟君子终身用其情,小人则终身不情。若曹操平生奸伪,死见真情是也。不情未有不暴露者也,公实勉之。公为今为成忠郎『一』、雷化州巡辖马铺,充琼州澄迈县覆实经界官。予自新再迁珠崖,识之海康',知其为人,故序其字。《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一六。
『一』:郎:原作「节」据文意改。

丘氏四子字序
《儒行》云:「今世行之,後世以为楷。」夫学者能为世矜式,必有道,'元礼所以模楷多士',岂苟然也哉!若夫盌脱无模,先儒斩之。字世楷曰伯模。《易大传》云「范天地而备其理」,学者於道亦然。字世范曰仲圉。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至於步趋进退,亦无所不用其至,乃可谓善学。《玉藻》云:「周旋中规,折还中矩」。字世规曰叔周,字世矩曰季折。《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一六。

某氏三子字序『一』
﹝土鼎﹞,平也,《诗》曰:「﹝土鼎﹞墥鹿场」。﹝土鼎﹞之字曰平伯。埏,地之八际也,司马相如《封禅书》云:「上畅九垓,下沂九埏。」埏之字曰际仲。〔睿聖〕『二,』智也,《书》曰:「〔睿聖〕作圣。」〔睿聖〕之字曰智叔。《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一六。
『一』「子」字原无,不可通,据文意及前後
下一页 (1/2)
下一楼›:罗泌字序
予友罗长卿名子曰泌,'而字曰必大,'走书崖州,'乞予说以识之。予谓古 ..
‹上一楼:【1 9 5】全宋文卷四三一八胡铨﹝二〇﹞
读坡文杂记
坡《韩幹马》诗云:「前者既济出林 ..

查看全部回帖(678)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