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249】全宋文 五五八八朱熹〔一六一〕
答胡伯量
《丧大记》有“吉祭而复寝”之文,疏谓禫祭之後,同月之内值吉祭之节,行吉祭讫而复寝。若不当四时吉祭,则踰月吉祭乃复寝。不审所谓吉祭,即月享或禘袷之礼否?
月享无明文,只《祭法》《国语》有之,恐未足据。吉祭者,疑谓禘袷之属。然亦无明据,今以义起可也。不然,即且从《大记》疏说。
比者祥祭止用再忌日,虽衣服不得不易,惟食肉一节,欲以踰月为节,不知如何?
踰月为是。
忌日之变,吕氏谓自曾祖以下,变服各有等级。闻先生於讳日亦变服,不知今合如何?
唐人忌日服黪,今不曾制得,只用白生绢衫带黪巾。
主式用尺,程先生所谓省尺者,先生以为即温公三司布帛尺,不知其制长短如何?
温公有一小图刻石,偶寻不见。然此等但得一书为据足矣,不必屑屑较计,不比声律有高下之差也。
先兄乃先人长子,既娶而死,念欲为之立後。但既立後,则必常使之主祭,则某之高祖亦当祧去否?
既更立主祭者,即祠版亦当改题无疑。高祖祧去,虽觉人情不安,然别未有以处也。家间将来小孙奉祀,其势亦当如此,可更考之。
中月而禫。
中月而禫,犹曰中一以上而祔。《汉书》亦云间不一岁,即郑注《虞礼》为是。故杜佑亦从此说。但《檀弓》云是月禫及踰月异旬之说为不同耳。今既定以二十七月为期,即此等不须琐细。如此寻讨,枉费心力,但於其间自致其哀足矣。《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六三。
【25O】全宋文 五五O九朱熹〔一八二〕
与胡籍溪先生以下胡德方家藏
昨日节略礼仪,'尚有二节可疑,'敢以求教。《书仪》中云:“婿揖妇,降自西阶,至妇轿所立,举簾以俟。”前日见先生云古人用车',不可升阶',乃就阶下置车,故有降自西阶之礼。今既用轿子,不知只就厅上否?如此则妇先入轿,'然後降自西阶以出矣。又妇既入婿之家,婿导妇以入,不见有举蒙首之礼,'未知今如何?乞批以见教。《晦庵先生朱文公文别集》卷三。
【25O】全宋文 五六一七朱熹〔一九O〕
书胡伯量书 度元中
所定礼编,恨未之见。此间所编《丧礼》一门,福州尚未送来。将来若得贤者持彼成书复来参订,庶几详审,不至差互。但恐相去之远,难遂此期耳。《朱子语类》卷八四,'中华书局校点本。
【25O】全宋文 五六二三朱熹〔一九六〕
胡氏族谱叙
自宗子法废,而族无统。唐人重世族,故谱牒家有之。唐以後不能然,苟非世之富贵多文儒,族氏派系往往湮沦而莫考矣。胡氏之先,自周武王封舜後胡公满於陈,子孙以谥为姓。历汉文恭广公以迄晋关内侯质公,为立谱之鼻祖,相传二十五世。中同序昭穆',别疏戚,因流遡源,由本达枝,作谱以传,庶几不忘本也。胡氏子孙继此能白振於时,'则斯谱之传愈久愈光,由一世以及千万世,莫可量也。《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卷八六。又见民国《文安县志》卷九。
【25O】全宋文卷五六二三朱熹〔一九六〕
跋胡文定公诗
手握乾坤杀活机,纵横施设在临时。满堂兔马非龙象,大用堂堂总不知。踏遍江南春寺苔,'野云踪跡去还来。如今宴坐孤峰顶,无法可传心自灰。祝融峰似在城天『一』,万古江山在目前。须信死心元不死,夜来明月又重圆。明公从小便超群,佳句流传继碧云。闻道别来诸念息,定将何法退魔军?十年音信断鸿鳞,梦想云居顶上人。香饭可能长自饱?也虑分济百千身。
右胡文定公答僧五诗,公子侍郎所书以授坟僧妙观,而妙观之所摹刻也。儒释之间,盖有所谓毫厘之差者。读之者能辨之,'则庶乎知言矣。乾道乙酉十一月庚午,新安朱熹书。《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一。
『一』在城天:《记疑》云疑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