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全宋文》----胡氏相关文选胡志盛整理
回帖:【255】全宋文 卷五七三一张栻〔一一〕
答胡广仲
“心有所觉谓之仁”,此谢先生救拔千馀年陷溺固滞之病,岂可轻议哉。云云。夫知者,知此者也;觉者,觉此者也。果能明理居敬,无时不觉,则视听言动莫非此体之流行,而大公之理在我矣,尚何偾骄险薄之有『一』?
元晦前日之言固有过当,然知觉终不可以训仁。如所谓“知者知此者也,觉者觉此者也”,此言是也,然所谓此者,乃仁也。知觉是知觉此,又岂可遂以知觉为此哉?
以爱名仁者,指其施用之迹也,以觉言仁者,明其发见之端也。
爱固不可以名仁,然体夫所以爱者,则固求仁之要也。此孔子答樊迟之问以爱人之意。
《复卦》下面一画乃是乾体,其动以天,且动乎至静之中,好动而能静之义,所以为天地心乎。
至静而动不穷焉,所以为天地心也『二』。《南轩集》卷三O。
『一』偾:原作“愤” 据宋本改。
『二』也:宋本作“乎”
【255】全宋文 卷五七三二张栻〔一二〕
答胡季随〔一〕
《遗书》云:“人胸中若有两人焉,欲为善,如有恶以为之同,欲为不善,又若有羞恶之心者,此正交战之验也。持其志使气不能乱,此大可验。”不知如何而持其志?方其欲持志之时,而二者犹交战于胸中,则奈何?
持志者主一之谓。若曰欲持志之时,二者犹交战於胸中,是不能主一也,志不立也。
又云:“义理与客气常相胜,只看消长分数',为君子小人之别。”尝深思之,谓诚然也。而或云初不可如此分,一言之善则天理矣,一言之恶则人欲矣。窃恐其言太快,'政如日月之运行,寒暑之推移,恐当进之以渐也。
所谓义理与客气看消长分数,为君子小人之别者,谓一日之间,察其所发孰多孰少尔。天理只是天哩,'人欲只是人欲,都无夹杂念虑。毫厘之间,'霄壤分焉,此昔人所以战兢不敢少弛也。
又云:“所见所期,不可不远大,'然行之亦须量力。”夫以学者力量较之圣人,霄壤异矣。若不一向自期以远大,而欲量力而行之,恐或至于卑近,而心之所期,与身之所履,分为两段矣。恐当先立学圣人之心,'日可见之行,'皆须为圣人之事,然後内外贯通耳。
所谓行之亦须量力者',恐学者贪高慕远,'躐等以进,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也。大抵学者当以圣人为准的',而自迩自卑,'循序不舍,斯有进益耳。
又云:“天下善恶皆天理,谓之恶者非本恶。”又云:“事有善有恶,皆天理也,天理中物 须有美恶。”孟子曰:人之性善,皆天理也。既非本恶,'则人欲矣',恐非天理中物。天理中恐亦着恶字不得。
事物之始,无有不善。然二气之运不齐,'故事物之在天下亦不容无善恶之异。谓之恶者,非本恶,因其不齐而流为恶耳。然亦在天理中也。所贵乎人者以其能保其性之善,'不自流於恶为一物耳。
又云:“学者须敬守此心,'不可急迫,当栽培深厚,涵养於其间,然後可以自得。”今於下工夫之时,不痛自警策,而遽栽培涵泳,不知何所栽培涵泳?恐或近於放倒也。
敬守此心,栽培涵泳,正是下工处。若近於放倒,则何栽培涵泳之有?《南轩集》卷三二。

下一楼›:【255】全宋文 卷五七三二张栻〔一二〕
答胡季随〔二〕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盖是 ..
‹上一楼:【255】全宋文 卷五七三O张栻〔一O〕
答胡伯逢
明道先生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 ..

查看全部回帖(678)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