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对辰州胡氏《胡公满生卒年考辩》的回复----胡恒俊
回帖:回复恒俊宗亲
承蒙恒俊宗亲看得起、,另发专题文章讨论我的《考辨》。谢谢。
恒俊宗亲此文的前一、二、三点对自己< 胡公满寿考辨析>的文章构架进行了说明辩解,我还是不能理解,在你的文章中所列举的‘周武王灭纣时的年龄’,‘阏父为周陶正时的年龄’,‘满公何时受封于陈’,‘武王为何将妫满封于陈’,你说不是论点以及标题下面的内容不是论据,而这四点的内容占了文章一半以上的篇幅,那我就没看出来你到底是怎么论证的。
那我们就算是四个标题,‘周武王灭纣时的年龄’这个标题是不严谨的,应该是“武王克商”和”成王灭商”,武王克商是指牧野之战及进军朝歌,而灭商是周公辅佐成王时完成的。就承认你说“武王灭纣”指的就是武王克商,“周武王灭纣时的年龄’也只是一个时间点,这个时间点是1046年,这也只是推测满公年龄的侧面参考,要判断满公的生年,就需要确定武王的生年及年寿,才有可比性。在这一标题下,你虽然也提到了武王的年寿,但是是避重就轻,没有展开没有说明白。
‘阏父为周陶正时的年龄’,这一标题也是不恰当的,阏父作为满公之父,他的名字及其事迹《左传》、《国语》、《尚书》、《史记》是有记载,但是都没有说阏父何时投奔文王、也没有记载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担任陶正一职,更没有记载阏父的出生年份及年龄,所以说‘阏父为周陶正时的年龄’就更加与满公的生年这个需要论证的问题没有参照性、可比性,等于没说。
‘满公何时受封于陈’,‘武王为何将妫满封于陈’,这两个标题一看就是和“满公生卒年及寿考”这一主旨无关的,而且标题下面的文字阐述确实都是一些背离主旨的,也是多余的,没有说服力的。
恒俊宗亲说“这四点”,既不是“论点”,也不是“论据”,仅仅是分析满公生卒年份的外围线索。那你的核心论据是什么呢?就是“女子20 而嫁,男子30 而婚”的商代婚礼礼制,所以就用1046+29=1075或1045+30=1075的简单算术得出满公的生年是前1075 年,可信吗,反正我不信。
所以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恒俊宗亲的《辨析》得四个标题及其文论内容都是与‘满公生卒年期及享年’这个主旨无关或没有说服力的。
   至于恒俊宗亲说的:你(辰州胡氏)的《考辩》,列举了“周文王的在位年限”、“周文王的受命年数”、“武王克商是‘文王十一年’还是‘武王十一年’”、“周武王的年龄”、“周成王继位时的年龄”、“文王、武王、成王编年资料汇编”等,方法与我不是一样么?和你的一样吗?不一样。我在论文中交代了:为了较准确的探讨论证满公的享年,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参照系”,这个参照系就是文王、武王、成王祖孙三代。最后用第七点“文王、武王、成王编年资料汇编”简单明了的列出推测判断满公生年年份时可以用来参照的资料。
   
   关于恒俊宗亲此文中第四点第1小点说的
   在下承认对夏、商、周历法不甚了解,不敢妄说。我只说两点:一是,文王崩、武王立,文王死武王几天内即位都是可能的,但武王什么时候“改元”,史书上没有记载,有可能是即位当年改元,也有可能是即位第二年改元。
   二是在下只看到宗亲引经据典的说夏商周三代历法,那么武王按宗亲说的历法即位,是文王崩后武王即周部落方国国王之位呢,还是建立周朝以后即天子之位,也没说明白,更不清楚你具体要说一件什么事或表达一个什么观点。
   
   关于恒俊宗亲此文中第四点第2小点说的
   关于“文王受命”的问题,到底文王是受商纣王之命,还是受“天命”,史书上没明说,历代史家已有争议,我们作谱学研究时无须深究。但恒俊宗亲能够认同文王“受命七年而崩”,那分歧就又少一点了。
   至于宗亲所说的:(文王崩),其“受命”的纪年,就已终结,无法再予继续。
何况,武王的纪年,已改“正朔”,与文王以“殷历”纪年的起始之月、日,完全不同,又怎么去换算“文王受命之年”呢?我暂且存疑。
   
   关于恒俊宗亲此文中第四
下一页 (1/3)
下一楼›:胡恒俊和辰州胡氏两位宗亲真是知识渊博,是我们胡氏的谱学专家,经过多方查资料,考证,对胡公满 ..

查看全部回帖(2)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