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全宋文》----胡氏相关文选胡志盛整理
回帖:【297】全宋文 卷六七八O 程珌〔六〕
与胡连翁书
商律浸深,颢气沆碭。伏惟连翁茂才,含华未耀,灵修参扶,台候动止万福。沙头一别,朓朒易久。幅纸渠渠,来自数百里,不止三读而已。西门之燎,时时一作,何独不恕於贤者邪?抑此非君居,造物固将有以处之耶?果尔则可贺也,不可吊。谆详之谕,所愿效诚。但号为大都,色色陋甚,何异巨壑,乃止勺水,安能游泳巨鳞邪?某席芘浮食,不足言者。慈庭帅旬日一得书,但边方多事,未敢迎侍,白云之念日深耳。新篇远辱,如渴得酪。匆匆,未能一语为谢,有愧而已。午未之间,尚有残暑,几为远器自重。《洺水集》卷一七。

【297】全宋文 卷六七八四 程珌〔一O〕
胡曾川中庸大学序
胡君《说要》之书,取太极、《中庸》、《大学》而一之',此圣人之心而未见之於言者也,'而胡君发之。至论阴阳之中而及於春秋之分至,要皆非口耳之学也。子思子之言曰:“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此为论道者言之也。又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此又为行道者言之也。夫论道而过之则为荒',不及则为陋',非中也;行道而过之则为娇,'不及则为汙,亦非中也。唯言之而顺,则道自明;履之而安,则道自行。後世以来,'其在天下国家,'则谋议日多而事功不立;其在学士大夫,则讲学日盛而践履缺然',识者固忧之。胡君之为桐庐也,'民安其仁,士服其教,见之政事而反之躬行,无一而非中,非世之徒事空言者。其徒徐君既取其书刊之,且卷卷然以序为请,至于再三不置焉。即是以占其心之所存,'则於其行也必力,'是又当秉笔以俟。《洺水集》卷一二。又见《宋元学案补遗》卷七一。

【297】全宋文卷六七八五程珌〔一一〕
跋胡氏教忠集後
歙山峭深',代生伟人,'公锺其一,'用胡未伸。宣和、靖康,'畴为柄臣。浩浩风波,济川莫任。公以诸生,顾欲请行。维彼柄臣,'颜其盍赬。公孙禹臣',比从交邻。詹言故宫',归而含辛。忠义之举,後当益振。《洺水集》卷二二。

【299】全宋文 卷六八三二刘宰〔四〕
通胡伯量泳书
某入秋伏暑伤脾,正尔闷闷,而闻前句容吴大夫行,不及端状。令亲敬予丈平生自养有道,想亦未料其遽至此,故家事俱不遑区处。顷见契兄说敬予二子非同生,故其閤中不能概视之。今其亲生之子既为门下婿,则协和内外,使四方朋友无得而议,全仗契兄与令女,千万勉之。某乡间社舍稍稍整齐,闻朝路中时有议者,今见在米本不能数千石,而论者已谓其多,深恐小遇水旱,必有科扰之患。小蟹庄比来如何?石已至否?因风毋惜寄音,以慰牢落。《漫塘集》卷六。

【300】全宋文 卷六八四四刘宰〔二五〕
南康胡氏社仓记
社仓之制昉於隋,详於近世朱文公之奏。文公以称贷贫民之所不免,而倍称以偿,亦人情之所不堪,思有以轻之,故沿隋之制,酌今之宜,行之於所居之建阳。今社仓落落布天下,皆本於文公。姑以文公所行与所闻於他郡者论之,其本或出於官,或出於家,或出於众,其事已不同。或及於一乡,或及於一邑,或糶而不贷,或贷而不糶。吾邑贷於乡糶於市,其事亦各异。况他郡所行未久辄弊,有因其弊而废者,吾邑事方权舆,安可不计?方思之未得,故人胡伯量适自南康之建昌来。伯量盖学於朱氏者,亟问之,伯量喜而言曰:“吾尝行之吾邑之小蟹里,既效矣,请为子言之。凡子所疑,厥本有异同,'所及有远近,所行有糶贷,随事之宜,要不必计,所当知者体统欲一,责任欲分。体统不一,则彼此牵制,虽有善意不得施;责任不分,则意向偏曲,虽有良法不尽用。今吾里之事,所以行之久而无弊者,其始,会吾家积岁之赢得榖六百斛以贷,盖吾兄弟合谋为之,谋之同而异意无自生,行之决而异议不得摇,'故其体统归一。越二十年迄于今,'合本息二千斛。以数之日蕃,事之日殷,吾兄弟出处不齐,'而吾兄弟之子若孙有时不能尽
下一页 (1/2)
下一楼›:【300】全宋文 卷六八五O刘宰〔三一〕
故齐国太夫人胡氏行状
胡氏族本庐陵,'别而居 ..
‹上一楼:【296】全宋文 卷六七五六白玉蟾〔一一〕
胡詹二王
胡、詹二王者,旌阳县之二吏录也。世 ..

查看全部回帖(678)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