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反张春桥的“胡守钧小集团"
《炎黄春秋》2005年第九期秦维宪文
资料来源: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794817&boardid=1
30多年前,“胡守钧小集团”作为上海民间第一大案,曾震撼过神州大地。
“一月风暴"打开了“文革"初期全面夺权的序幕。张春桥官运亨通。权倾朝野;但他做梦也未想到,暗中竟被一位小人物盯上了。
1966年5月16日,毛泽东亲自主持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五—一六通知》。
这场席卷全国的狂飚,成全了一批阴谋家“改朝换代”的狼子野心。原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兼宣传部长张春桥,多年来在“好学生”柯庆施的教诲下韬光养晦,以展“宏图”。这时,张见时机成熟,伙同姚文元与江青遥相呼应,顺利地成为中央文革小组要员,并很快荣升中央文革小组副组长。
张春桥、姚文元平步青云后,猛然杀个回马枪,煽动上海群众造华东局和上海市委的反,妄图打倒陈丕显、魏文伯和曹荻秋等领导干部,自己取而代之。1966年11月9日,上海一部分工人成立了“工总司”,在声讨“上海市委所执行的反动路线”的示威游行中横空出世,不久,相继发生安亭卧轨事件和康平路武斗事件。
11月11日,毛泽东指示张春桥乘专车抵安亭站。13日下午,上海工人在文化广场召开大会,张春桥代表中央文革小组宣布了“承认工人革命造反司令部是合法的革命组织”等5条意见。然而,上海市长曹荻秋深知张春桥在30年代的根底,一眼看穿他乘乱夺权的阴谋,遂公开表示,中央文革的“五条”是大毒草,“应该把张春桥揪回来”。作为拥护上海市委的“赤卫队”也提出“要张春桥回上海向人民低头认罪”。
但是,曹荻秋和“赤卫队”压根儿不知道毛泽东支持夺上海市委的权。
1月4日,毛泽东委派张春桥、姚文元抵上海处理文革大事。次日,“工总司”、“红革全”等众多造反派和红卫兵组织在《文汇报》联合发表向上海市委进攻的《告上海人民书》。8日,毛泽东表态:“这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这是一场大革命。”9日,经毛泽东亲自决定,向全国广播了《告上海人民书》,《人民日报》也在头版头条位置全文刊登……自此,“一月风暴”拉开了全国夺权的序幕,张、姚一步步登向上海第一、第二把手的宝座。
这时,复旦大学内无书可读的大学生们好奇地望着天翻地覆的人间荒诞剧。他们尤其关注在台上的风云人物,胡守钧仔细翻看刊有张春桥讲话的传单,陷入沉思之中。张春桥何许人也,他为何要支持“工总司”?他又为何迫不及待地欲取上海市委而代之?
胡守钧1944年出生于长江边上的一个沙洲,并在那儿度过了苦难的童年。60年代中期,胡守钧从武汉考入复旦大学物理系,后又转入哲学系。随着视野的开阔,他的思维方式也有了变化,凡事喜欢“反着想”。38年后,花甲之年的胡守钧冷静地说:“在‘一月风暴’中,我首先炮打张春桥,并不是什么先知先觉的圣人;对张春桥的狰狞面目,有一个从怀疑、反感到抵制的过程。”
张春桥自吹自擂,叫嚷毛主席同意他当上海人民公社第一书记,终于激怒了“孙悟空”。于是,大上海刮起了一场翦除妖魔的风暴。
胡守钧将自己怀疑张春桥是反革命两面派的想法讲给同学们听,他还跑到上海市图书馆,查阅30年代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