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明--胡直--《衡廬精舎藏稿》
回帖:衡廬精舍藏稿卷二十四:行狀
□ [明]胡直 /撰
□ 李會富 / 標點整理

行狀
歐陽乾江先生行狀
歲嘉靖壬寅,歐陽文莊公方家食,講學浩溪之上,從者如雲。予時方逡廵,而公仲子乾江君先枉過若宿善,遂得從君,偕其族子昌,介謁公門。公不予凡,教之若教君昆弟也,乃君遂友予,而實昆弟之。久之,公薨。予怦怦然,獨與君期。二三十年間,先後仕且返,方倚君相携共老,以幾全歸,乃一旦朝飛書而夕報冥逰矣。嗚呼,痛哉!
先是,君寓京病脾。萬歷壬申,罹太夫人喪哀毁,病復作。甲戌八月,已踰禫,以未逮襄事,固持小祥服,夕侍靈輼,晨起盥櫛,拜奠如平時。或與門人論學反覆,而君内覺病,乃作《醫戒》以明身病貴治未然。然君雖爲戒,而自妻孥以下,咸莫測病殷也。十月十四日方平且起坐,與醫論病狀,屹然不少亂。頃刻痰熾,遂端拱瞑目長遊。君庶幾焉得正而斃矣。嗚呼,豈不痛哉!二孤宗符、宗翰將以某年月日卜葬某山某向,謂交密知深莫若予與萬安太僕卿蕭公,乃以行狀屬予,將乞銘蕭公。予雖不忍言,而誼不可諉。
按君諱紹慶,字幼承,行二。以家近横乾江上,遂號乾江居士。上世忠貞,勲階見前相徐公所爲《文莊公碑誌》中。祖諱庸,封奉直大夫、六安州知州,進贈通議大夫,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祖母蕭氏,封太淑人。父諱德,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謚文莊。母金灘 康氏,封夫人,以正德丁丑十二月十三日生君于栖隴陂<土玄>上之第。
君生靈喆,五齡入塾學,端静若成人,書過目成誦。公歴官南北,皆携行,經山川古今事蹟,咸能領略。年十二,讀昌黎《原道》篇,公試問以“農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君應聲對曰:“得非增老、佛二家耶?”公大奇之。公在翰林,寡僮奴,君爲應門。適渭崖 霍公過訪,覩君布衣革履,儀度整暇,目逆嘆曰:“此國器也。”翌日,贈以《大學衍義》,即手之不釋,未幾,通其大義。是歲戊子,陽明先生訃至。公製服設位,率君兄弟哭奠,君臨之未嘗不慤。時君已知聲律,作古體詩,及初爲舉子業,皆有驚人語。公乃屬令從雙溪 曾公,日治經義,旁及外經史百家,有餘力焉。一日,曾公試《李斯學帝王之術論》,通篇罪荀卿,不及斯,惟結語乃逮斯。曾公與公皆奇,君不置。
公官南都凡八歲,二親在衙舍,君適成嘉禮。時年十六,亟倣吕東萊故事。月中摩編《尚書》、《禮記》二經註,以便研閱。公時出郊寺講會,君未嘗不從。前相興化 李公暨宣州 貢州守玄略、沈叅議思畏,凡一時名流,咸欣慕願交焉。時公結隣廣南湛公,君一夕夢騎過湛公門,邀留不肯下,少旋瞻新敞第,陽明先生坐大門,三五門人侍,遂下肅謁,先生咲舉方寸印,印君兩掌中,又披襟印君心。既覺後久之,乃紀詩二十五韻以自勖。
丁酉,君年二十一,始自南都歸就試。徐相國時督學,異其文,首選補邑庠。繼三督學咸列首,梓其文。而晉江 蔡公益奇君,檄送白鹿洞讀書。邑侯嵎齋 王公尤重期許,曰:“此必紹家學者。”
壬寅,公外艱服闋,偕永豐 聶公、安成 鄒公、吉水 羅公出,會九邑同志。君得聞所未聞,退必劄記,久遂盈帙。方天下士遊公門者日盛,故樂昌 鄧君仲質、永豐 宋大理卿望之、新喻 張侍講仁伯、萬安 周方伯仲含、蕭太僕子發、安成 鄒方伯繼甫、邑庠友曾思健暨楊給舍汝容、曾中丞思極、其族子昌偕予先後受學,與君相切磋,咸稱莫逆。
暨公復起南北成均,君復與貢、沈及永嘉 王大參某、南昌 余憲副、餘姚 楊正郎某,暨諸名人,訂學績文無少休。
至嘉靖壬子,君始以《易》魁江省第二人。時雖初薦,而識者咸指目以碩儒稱矣。是秋,公内艱服闋,起大宗伯。君約予偕上春官,并延禮思健爲二子師,益相砥奮斂退,人不知大宗伯子也。未幾,公蒙召入直内廬,君嚴閑私第。河内 鄭府假它封餽至百金,君爲痛拒,疾火其書。雖四方列餽,一切爲寢。自是,門無干請之私。時公爲穆皇帝請婚禁中,激怒世皇帝,故令議傳位禮。公咸與君商而後進。凡公所爲毗主禆國,君與有力,而世莫得知之。
甲寅春,公
下一页 (1/5)
下一楼›:衡廬精舍藏稿卷二十五:墓誌銘

□ [明]胡直 /撰
□ 李會富 / 標點整理

..
‹上一楼:衡廬精舍藏稿卷十五:議、說
□ [明]胡直 /撰
□ 李會富 / 標點整理


..

查看全部回帖(109)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