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明---胡居仁----《居业录》
回帖:居业录卷之三圣贤第三
孔子教人忠信笃敬,程子教人整齐严肃。若著实做得,自然心安体舒,道理明滢。今人多是无头脑之学。圣人教人,只教以忠信笃敬,使学者便立得个根基本领,学问可次第进。孔子教人,便要使人有诸己。学为己方有著力处,穷理则达,力行则有诸己。事不为己,虽有颜孟之聪明,亦不济事。孔门之教,只是求仁,而尧舜事业尽在此。
孔门学者以求仁为要,具是好。是教他在最切要处求。非但自己一身好,与天地万物,血脉便相贯通。孔门以求仁为要,程门亦然,仁者之德,求仁所以全其心之德既全。在我则有自然之生意,在天地万物,则亦流通无间。故人之于仁,最为亲切。入圣人气象,于此最近,如瓜仁,桃仁,杏仁。此亦善形容仁字。
盖物之生意,尽在于此。某尝爱吃瓜仁,桃仁。吃著便有仁底意思。求仁必先主敬者,当体便要存得本心,本心既存,则生理自在。会点难见得道理分明,然下学工夫有欠,故无以有诸己。若颜子便拳拳服膺。邵康节见得道理分明,又作弄得熟,反成玩悔天理。释氏未能具见,但作弄自己精神。颜子最好处,是得一善便拳拳服膺。而弗失孟子最好处,是善端直发,便能扩充至其极。今人见好事不肯做,故不济事。因善端之法,不肯放过,直做到底。具个难及,便是颜子复生。
论德,则颜子优于孟子;论才,只一般。颜子之才密,孟子之才大。孟子才高,在性源头处。理会曰,存心养性;曰求放心扩充四端之类。其曰操,曰存,曰养,曰求,曰扩充。孟子功夫便在此下手。非有孟子天资,便无可依据。故孔子只教人忠信笃敬,博文约礼,便有依据持循,而心性功夫亦无不尽矣。河洛之教,实祖孔子,故主敬主一。庄整严肃整衣冠,齐容貌,格物穷理,盒详盒尽。学者亦不患无依归下手处矣。
孟子求放心集义养气,内外本末交尽也。孔子以下才莫高于明道,才莫大于孟子。孟子之高,于后世之高不同。孟子英气浑化未尽,故有此迹。如泰山之高,根基甚大,后世之高,下无根基,无实理,空自高大。自孔孟以后,道莫大于程朱,故其所著作经传,实能发明圣学,切尽于学者。今有一等溺于空虚着,好简捷,而厌其烦。务记诵者反恶其多。务训诂者,不过借以为口说。惟实穷理力行者,能识其精切详明也。自孟子后千四百年,无人见得此道分明。董子见其大意,孔明天资有暗合处。韩退之揣见仿佛至程朱方见得尽。
自朱子后,无人理会得透彻,具西山庶岁。庄子邵子甚大,若论反正之渐。庄子就规矩准绳,便道邵子。邵子规矩准绳至,可到孟子,孟子完养纯熟,可到孔子。孟子程子不会枉做了工夫,如孟子扩充四端,程子主一无过,具在心底上做。
孟子朱子邵子天资俱极其大。惜乎邵子稍偏,而未尽下学工夫,孟子朱子尽下学工夫,所以能充实其周濂溪于道理本原处,见得分明精切,故异端害不得。邵康节于先天图见得天理,进退消长,循环极分明,异端惑不得。然观其所为,有些意思。张横渠工夫切实,方脱异端。然观其所见,亦有些意思。周子有主静之说,学者遂专意,静坐,多流于禅。盖静者体,动者用,静者主,动者客。故曰主静体立而用行也。亦是整理其心,不使纷乱躁妄,然后能制天下之动。但静之意重于动,非偏于静也,愚谓静,坐中有个戒谨,恐惧则本体已立。自不流于空寂,虽静何害。
周子不由师傅,默契道体,是他天资高。然开示下学工夫,是圣学门庭,晓然可入,二程全之。邵康节说老子得易之体,孟子得易之用,是体用分为二矣。体用一源,岂有得其体而无其用者哉?岂有无其体而有其用者哉?老子体用皆无,孟子体用皆有,老子清净无为,是易之体已无矣。绝灭理义,是无其用也。孟子存其心,养其性,立其体也,集义养气,扩充四端,达其用也。
康即本心清明造化之阖辟往来消长。阅之熟而契之深。故其所言无非此理。卷舒作用。无非此事。然亦有悔玩不恭之意。
张衡渠言太虚不能不聚而为万物。则可。言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则不可。聚则生。散则尽。无力之自然岂又散去为太虚者。太虚亦不待万物散而为也。

下一页 (1/5)
下一楼›:居业录卷之四帝王第四
古者必德足以感天下之心,功覆天下之民,斯为天下所宗。而为天子,唐 ..
‹上一楼:居业录卷之二学问第二
圣学以敬为本者,敬可以去昏惰,正邪僻,除杂乱,立大本。
圣贤工 ..

查看全部回帖(9)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