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居业录卷之六 天地之六
为学规模节序。无如大学。造化规模节序。无如先天图。
先天以为水泛地。故地不沈日。画升天。夜入水。此诬也。朱子谓天以刚风旋滚得地在内不陷。伯岐曰。大气举之。邵子曰。天依形。地附气。天地自相依附。三说皆通。邵说尤精当。
天依形。地附气。此二语说得天地规模最精切。凡有气者尽属天。有形者尽属地。凡物皆然。气属阳。形属阴。天只是气。有甚形质。地则有形质矣。地虽有形质。非附乎气。必不能存立。天之气亦必依地之形以行也。
天乃之大之物。至健之体。万物所资以始。故曰万物本乎天。天乃气化之主。生物之祖也。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天非有度。以天日迟速之差而名之。天非过也。只循其健体之自然。日月非不及也。亦只是循其自然之体。以天日月三者较之。则见天过日不及。月尤不及。此度数之所由分。然论日则以日为主。而见天与日之迟速。论月则以月为主。而见日月之迟速。论岁则以天为主。而日月之数因可考。
歷家只是截法。元不识歷。
人著书才有一毫为名,便是悖逆天理。古人著书,皆不得已,如耒耜陶冶,生民所赖;菽粟布帛,生民所急。若无益于世,着之何用,况诡诞浮华,害于世者乎。
某在佑圣观见壁间题曰,逆则处处生颠倒,顺则头头合自然,居仁加两字曰,“逆理则处处生颠倒,顺理则头头合自然。”
作诗文要巧,便离道。只要道理条畅,叙事详明,观四书六经可见。
明道学校养士札子,就本原上做,故末自正。朱子私议从时弊上救,便难。
天下人才风教,系于朝廷。当今以科举文辞取士,多少英豪俊迈,压从那边去。此风浸久益盛,隋炀帝开此端,王教不行,多由于此。
天下之田地,足以供天下之衣食;天下之山泽,只以供天下之材用。但力要勤,用要节,取要时而已。
井田什一,汉虽三十税一,然豪强兼并,贫人尽力耕种,富者分去一半,是十分而税五。汉文帝尽赦田税,贫民未尝受惠,荀悦之论是也。王莽欲行井田,然篡逆之贼,君子不为用,小人在位,吏缘为奸,骚乱天下,苏氏叶氏马氏皆以为真不可行,误矣。唐太宗口分授田,遂致贞观之治,若圣王得人任职,举井田而行,书成区数,随高低长短阔狭,每区以百亩为率,每亩以百步为率,分上中下三等:上等八口九口,中者七口六口,下者五口、未至五口,或过乎九口,别行区处,或曰:“田之数不可益,人之生无穷,只恐将来人多田少,养不给如何?”曰:“天地间气,只生得天地间许多人,既生之,必能养之。”将海内之田,区画已定,籍记天下人口之数而加减之,只要均平,不拘多少,多则每区十人亦可,少则每区四五人亦可,当以田为母,而区画已有定数,以人为子,而增减以受之。
天下之衣食,尽出于农工商,不过相资而已。故程子举先王之法,合当八九分人为农,一二分人为工商。今以数计之,工商居半,又有待哺之兵,及僧道尼巫师祝富盛之家,皆不耕而食。机织本女子之事,今机匠以男为之,耕者少,食者多,天下如何不饥困?宜自百官士人之外,止将一分人作工商,以通器用货财有无,其余尽驱之于农,既尽生财之道,又免坐食之费,四海必将殷富矣。
古者民有九年之食,则水旱凶灾无患,是谓太平。今无一年之食,多只吃得半年,又去生货这半年食,始能接新谷,若有水旱,便难存活。
井田之法不行,田地多被富豪有智谋者,用银谷买而兼并之,愚民常少衣食。
要天下富足,须要使人人去耕,又要使人人有田耕。今天下不耕,而食多于耕者,如何人不贫穷?
天下之民,所以贫困者,虽因田地不建,然亦非一端,或因赋敛重,或力役繁,或用度奢侈,或游手者多,或水旱虫蝗,或坐食者众。今工商多而农少,亦贫困之一端也。
若要人民殷富,国赋不乏,须分田置井、务农重谷、轻省徭役,使民得以尽力耕耨,去冗食之官,与坐食之兵,在上者躬行节俭,限贵贱之等,变奢靡之俗,然后储积可广,虽遇凶年,民无饥困矣。
凡饥荒之时,在上者便当恻怛忧闵,以救民为急,发仓廪以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