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清代学者、鄱阳人士胡克家
回帖:来源:《南方文物》2003年第1期作者:李子华
清代鄱阳人胡克家,字果泉,乾隆年间进士,曾官开归道台、安徽和江苏巡抚。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因疏浚吴淞口积劳成疾,殁于任上。他是封建时代少见的关心民瘼的封疆大吏,难能可贵的他还是治学谨严、致力文献校刊的知名学者。他倡导和主持刊刻的《昭明文选》和《资治通鉴》,在学术界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两种文献,波阳藏有几种版本,但有的残缺不全。他的一些遗墨、遗像,则分别保存在县博物馆和他的故乡樟林桥胡家。
昭明文选,梁太子萧统编辑,成书于公元6 世纪20年代,收录先秦至南朝梁代诗文辞赋七百余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文选集。文选刊行后,人们争相购阅,且不断有人为之注释、重印。在刊印中,也不时出现一些差错。延至清代,胡克家注意到,昭明文选经1200 余年辗转相传,“伪舛日滋”,难以卒读。为避免因校刻不善造成的贻误,他决心对之修订重印。嘉庆十三年,在知名学者顾千里(广圻)、彭甘亭(兆荪)的参与支持下,重刊工作正式开始。经反复寻觅,他们得到一部珍稀本———宋尤延之刻本(唐李善注),遂以之为依据,进行精心校对,历经一年多时间方始付印。嘉庆十四年书成。波阳今存《宋本胡刻文选》二部,全书60卷,分10册装订,封面题签为颜体字,朱色,装帧庄重古朴,制工精致,每卷首页都有胡克家及顾、彭三人钤记。正文前胡克家为文选写的《重刻宋淳熙本文选序》,简述了文选行世后出现的问题,以及重刻的一些情况。胡克家作品
在胡刻文选正文之后,还附有胡克家撰写的十卷二十万字的《考异》,其装帧印刷与正文相同,上书“赐进士出身通奉大夫江南苏松常镇太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胡克家”。胡克家亦为之作序,说到“文选之异,起于五臣”,今之存本,“或沿前而为伪,或改旧而成误余夙昔钻研,近始有悟遂乃条举件系,编纂十卷用贻海内好学深思之士,庶其有取于斯。”每考一文,他都尽可能将收到的坊间版本如袁本、茶陵本等,与尤本相对照,分析比较其差异,并查阅有关史料,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请顾、彭两学者为之剖析,认为无疑后再予定稿,真可谓用心良苦。胡刻文选刊行后,学海文林异常重视,不少人奉为圭臬。清两江总督、学者曾国藩在读过胡刻文选后,说是“不让宋元佳椠”。
《资治通鉴》的重新刻印,胡克家也在他任布政使时开始筹划。这部司马光主撰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史学界、教育界、政界广泛受到重视,被认为是“史家绝作”。由于和文选同样的原因,其刻本久传之后,差误日多,莘莘学子、各界人士诵读为难。心系“文运昭回”的胡克家,不能容忍这种有碍文运的情况继续下去,便计划对之进行重刻。嘉庆十七年春,他觅得元初兴文署刊本通鉴,这是一种十分珍贵的官刻本。胡克家以此为依据,在一些官员和亲友的资助下,设局重刻。为保证质量,他继续请求顾千里、彭甘亭担任校刻,并请他的族弟胡枢参与其事。他自己公务纷繁,也经常挤出时间,夜以继日地逐篇进行核对,不放过任何一个差误。嘉庆二十一年,胡刻本资治通鉴问世,很快就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赞誉。清光绪七年出版的《江西通志》有这样的评价:“克家学问淹贯,为汲引后进,尝校刊宋尤延之文选及资治通鉴,世称善本。”现波阳县图书馆有胡刻资治通鉴两套,一套刻于清光绪十七年,共113 册,每册长26.7 厘米,宽18.5厘米,其中刊有胡克家为重刊资治通鉴所作的后序。刻本纸质白净,装订精美。另一套为商务印书馆印制,因第一本缺失,印制年份不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胡刻通鉴继续刊行。1986 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资治通鉴,在《出版说明》中说:“(资治通鉴)清嘉庆时胡克家据元刊本复刻,校刻精善,为世所重。1935年国学整理社曾据此加以断句,拼合缩印由世界书局出版,我社特予重印。以飨读者。”
胡克家校刊昭明文选和资治通鉴都是自己动手,起草文选考异和书写序言更是精心落笔,不假手他人。他学识既博,书法亦佳。他宗循大书法家王羲之,讲究挥洒自如,雄

浏览大图

下一页 (1/2)
下一楼›:清明未至,追忆幽远——祭鄱阳玲桥胡氏克家先生——祭鄱阳玲桥胡氏克家先生胡栋材
胡克家这 ..

查看全部回帖(2)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