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胡氏莫太夫人家训(共120条白话译文)
回帖:【原文】六十一、奇异宝货,诚为妖物,切不可蓄。冯外郎妻首饰可见。有余多置田产则可。
『白话译文』奇珍异宝,实际上是怪异之物,千万不要收藏。冯外郎之妻首饰的故事可作借鉴。如果有余钱,多买一点田产就可以。
注:西晋冯外郎之妻首饰价值七十万钱的故事见于《新唐书。列传第八十八》,为晚唐柳玭教育子孙的训诫,柳玭祖父柳公绰即书法家柳公权之兄,官宦世家。
【原文】六十二、富贵当自挣,不可见人之富贵而歎羡。贫贱当自去,不可因已之贫贱而怨尤。孔子曰:『富贵是人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不取;贫贱是人所恶,不以其道得之,不去。』
『白话译文』富贵生活应当是自己努力得来的,不可以看到别人富贵而羡慕。贫贱应当自然而然消失,不可以因自己贫贱而怨天尤人。孔子说:“富贵是人们想要的,不以正当途径获得,不可去取;贫贱是人们讨厌的,不以正当途径解决,不会离开你的。”
【原文】六十三、大抵分门割户,多起妇人之言,子孙切不可听之。亦不可私蓄,不可私假,不可私与,不可私燕,不可私谋。能各以心体心,則门何由分?户何由割?
『白话译文』分家另立门户,大多是听妇道人家的一些话引起的,子孙千万不要听。不可以私自收藏,不可以私自出借,不可以私自送人,不可以私自与人共享,不可以私自谋划。如能各自体谅对方,那么还有什么理由分家?
六十四、他人之兄弟,他人之宗族,他人之亲戚,切不可助伊争斗。他今虽不睦,后必仍旧,斯时也,汝何面目?昔里有一人,见人与兄弟、宗族不睦,讬为心腹,不隐形迹,显名助之。后彼与兄弟、宗族屡会款饮,谐笑一堂,其前助争者止隔墙窥望。总之,一切解纷息争,植德不浅。
『白话译文』别人的兄弟,别人的宗亲,别人的亲戚,千万不要去帮他争吵斗殴。他俩现在虽然不和睦,以后一定还会和好如初,到那个时候,你怎么去面对呢?从前,村里有个人,看到有人与兄弟、宗亲不和睦,便成为他的心腹帮手,没有隐藏自己身份踪迹,用真姓实名来帮他,后来那人与其兄弟、宗亲们经常在一起请客喝酒、嬉笑,作为他以前的帮手只能在隔壁偷偷看着。总而言之,一切解决纠纷的方法,还是要培养你的品德。
【原文】六十五、败德乱性者,酒也。或宾客之燕,或兄弟、宗族之饮,但取微醉而已,不可过度。范鲁公云:『狂药非佳味,年幼者尤不可近』。世惟司马温公家与吾家相似。
『白话译文』让人品德变坏和性情错乱的就是酒。招待宾客,或兄弟、宗亲在一起喝酒,稍微有点醉就要打住,不可以喝过量。范鲁公说:“猛药没有好味道,年龄小的人尤其不要去接近”。这世上只有司马光家与我家相似。
注:范鲁公(911-964年),字文素,河北邢台人,即五代后周至北宋宰相范质。
【原文】六十六、坟墓制度,各有成式,不可有僭,亦不可用奇巧细石,以起人盗心,但取坚固而已。吾闻自古坟墓未有不被人发掘者,为此故也。
『白话译文』做坟墓的礼仪制度,有各种式样,不能超越礼制规定,也不能用精雕细刻的高档石料,防备盗墓贼起心,用材只要坚固就行。我听说,自古以来,坟墓没有不被盗掘的,所以这么说。
【原文】六十七、寒食拜扫之礼,亦不可缺,一缺之,非惟祖宗之墓渐不能识,而且人子之心自此而离。吾于世俗验之多矣,戒之,戒之!
『白话译文』寒食节扫墓祭拜亲人的规矩不能少,一旦省掉,不但祖先的坟墓逐渐辨识不出,而且子孙后代人心从此离散。我在世上看到的例子应验多了,要注意,注意!
注:寒食节为民间习俗,清明节前一、二日。
六十八、凡买人之物,置人之产,当价随其值而与之,切不可猛怀欺骗之心。其物也,其产也。天下人之公共者也,岂独为汝生根哉?且昔李德裕平泉庄,石季伦金谷园,将欲传诸万世,孰知瞬目间已属他人,今又不知更历几主。
『白话译文』买别人东西,购入别人财产,应当按其价值确定价格来交换,切不可马上动欺骗的心思。那是别人的物品、别人的田产。天下人共有的东西,难道只为你一人产生的吗?
下一页 (1/10)
‹上一楼:【原文】四十六、尚气角力,亦切不可。所谓杀人之亲,人亦杀其亲,必然之理也。如暴怒一发,犹当 ..

查看全部回帖(4)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