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贤灿
1943年12月6日出生,贵州天柱人,苗族,高中文化。字胡涂,号尖山墨汉。他四岁始习书画,高小毕业时已获“小画家”之誉。他历经坎坷,却矢志不移,终自学成才。现为中国画画家,一级美术师,国际美联会员。曾在国内外书画大赛中多幅作品获大奖。其多幅作品和艺历被收入编《中国当代美术家书法家汉英辞典》、《中国历代书画名家大辞典》、《世界传世名画鉴赏》等八十余部大型书画集和辞传。现已有数十幅作品被海内外行家收藏,荣获“国际华人书画艺术家一级画家”、“国际银奖艺术家”、“世纪功勋艺术家”等称号。人民日报著名编辑根石这样评价他的画:“人物造型及笔墨形态均有别于当代流行的古装人物模式,尤其是金石味十足的墨线,更让一批学院派人物画家望尘莫及。”,“胡先生所绘水墨人物有以下特色。第一,以神取胜,意境深沉,耐人寻味。古人一再强调,大写意水墨画应“取神为上,形则次之”,就是说,绘画有神,方为上品,若仅形好,能品而已。胡先生的《西出阳关图》中只有二人,他们虽然情思不同,却都神气活现,鲜明的人物个性跃然纸上。这个精气神不是细描出来的。图中为人物造型的笔墨不多,可以说是逸笔草草,正是这草草逸笔把神带了出来。由于人物有神,且神因人异,故画意深沉,可以引发读者多种联想。第二,笔法雄浑苍劲,设色简洁明快。胡先生运笔,生拙老辣,故显浑朴粗犷之态、雄强苍劲之姿。设色仅淡墨淡赭数块,简洁明快,与生拙墨线相映,凝重中又透出灵气。加上构图有意寓平稳于奇险之中,于是形成胡先生特有的狂放艺术风格。
胡贤生,男,苗族,1939年7月生,贵州麻江人,196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8月参加工作,贵州省安顺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大专文化。1962年8月一1963年3月为贵州省安顺实验小学教师。1963年3月一1981年11月任贵州省安顺地委宣传部理论教员,地区行署办公室、地委办公室秘书。1981年12月一1983年6月任贵州省关岭县委副书记、县长。1983年7月一1985年7月任贵州省安顺地委副书记、秘书长兼安顺市委书记、安顺市人武部第一政委。1985年8月一1988年8月任贵州省安顺地委副书记、行署副专员。1988年9月一1989年7月任贵州省安顺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1989年7月~1993年9月任贵州省黔东南州委书记、凯里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1993年9月一1993年10月任贵州省副省长。1993年10月一1993年11月任贵州省副省长、党组成员。1993年11月以后任贵州省委常委,副省长、党组成员,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中共十四大、十五大代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
胡隆芬,女,贵州兴义人, 1940 年 12 月生。中共党员。自幼学习勤奋,成绩优秀。中学时期就读于贵州省兴义中学,初中毕业时被学校保送直接升高中,高中尚未毕业,又被学校保送提前一年参加高考,进人大学学习。曾任兴义中学学生会主席,团委书记,兴义县 ( 含兴义市 ) 政协委员。 1959 年被评为贵州省第二届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并在中学时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60 年考入贵阳师院 ( 今贵州师范大学 ) 数学系学习,曾任数学系团总支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 1964 年毕业留校工作,先后任贵州师大政治处组织组组长,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学生处处长等职。 20 世纪 80 年代初调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工作,任学校工作处处长。 1987 年 3 月调贵州社会科学院,任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 1991 年调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任副部长,分管民主党派、民族宗教、党外知识分子等工作。 1997 年兼任贵州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 2000 年任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巡视员。曾任政协贵州省第六、第七届委员,第八届常委,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知识分子领导小组成员,贵州省海外联谊会、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贵州支边扶贫发展基金会副会长。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兼职教授。
曾在省和全国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其中在 90 年代发表的主要文章有:《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前提是充分尊重知识分子》 ( 发表于《贵州日报》 ) ,《发展民族经济增强民族团结》 ( 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 ,《重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 发表于《中国统一战线》 )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政治性、针对性、科学性和灵活性》 ( 发表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加快民族人才培养,完善民族区域自治》 ( 发表于《贵州日报》 ) ,《建立市场经济,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发表于《贵州日报》 ) 。《关于民办教师弃教从农、弃教经商问题的调查与思考》,被中共中央宣传部选报中。共中央书记处;《当代大学生思想态势分析》,被内参总编室登内刊并报中共中央书记处;《贵阳塑料七厂改制中的调研报告》 ( 发表于《贵州社会科学》 ) 。组织、领导并参与了省委统战部《贵州宗教状况》和《民主党派组织发展情况》的调研工作,两个课题均在中共中央统战部获奖。
胡克惠:1944年2月生,女,贵州安顺人。197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毕业。1968年至1970年在贵州省军区7578部队13连劳动,并任副班长。1970年至1973年任福泉县公安机关军管会秘书。1973年至1980年任福泉县法院秘书、副院长、院长。1981年至1983年任中共福泉县委常委、副县长。1983年至1985年任中共贵州省委常委、省纪委副书记(其间:在中共中央党校培训班学习两年)。1985年后任中共贵州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1993年1月起任贵州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1993年11月至1998年4月任第七届中共贵州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1998年4月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
胡刚 (1885 — 1966)
胡刚,字寿山,贵州贞丰人, 1885 年生。原籍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民革成员。秉性坚毅,胆识过人。少年时代,常听长辈谈及太平天国事迹,遂萌生反清思想。清光绪二十三年 (1897) 参加白层河厘金总办吴嘉瑞在贞丰创立的“仁学会”,受到维新思想的熏陶,二十九年 (1903) 与前来贞丰探亲的张百麟结识,志同道合,结为知交。嗣后,又与刘楷等参加反清复明组织“同济公”堂口。三十二年 (1906) 至贵阳,考入通省公立中学,次年 2 月,经平刚介绍,与张百麟、谭景周、杨伯钊、钟山玉等在贵阳加入同盟会和贵州自治学社,投身旧民主主义革命洪流。贵州自治学社主要领导人张百麟见胡刚忠义果敢,劝其弃文习武,为日后武装起义作好准备。不久转入云南讲武学堂第一期步科学习军事。后因父丧返里,复至贵阳,在正新街开办“黔南合资会社”。与此同时,还与钟山玉、白铁肩、黄烈诚、李泽民、谭景周、王小谷等在贵阳创办光懿女子小学堂,开贵阳女子入学之先河。
清宣统三年 (1911) 10 月 10 日 ( 农历八月十九日 ) ,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贵阳,张百麟召集会议,成立十人团委员会,总揽起义计划,胡刚系十人团成员之一,并被推为军事委员会委员。负责南厂陆军的发动工作,以子弹 18 箱约 2 万多发,枪支 50 余支,支援南厂陆军。接云南独立电报,同志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张百麟见时机业已成熟,征得大家同意,于 农历九月十四日 ( 公历 11 月 4 日 ) 当晚,陆军小学学生及新军官兵首先发难,贵州起义成功,一举推翻清廷在贵州的封建统治,成立大汉贵州军政府,胡刚为军事组成员,并担任贵州革命军第三标二营管带,驻防黔东,在思南、石阡一带防边。后受到宪政党迫害,遂辞去军职,至铜仁大硐那朱砂水银厂避难。民国 4 年 (1915) 蔡锷在滇组织护国军起兵讨袁,胡刚再度出山,担任军职,被委为民兵敢死队长。 1915 年 2 月 15 日 ,在进攻麻阳袁军马继增部的战斗中,胡刚立下战功。民国 6 年 (1917) 参加护法运动,以靖国军团长的身份,随军赴川,投入重庆战役和参与攻击成都的战斗。民国 16 年 (1927) ,胡刚任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七军 ( 后改为四十三军 ) 副军长,驻屯鄂西。民国 18 年 (1929) 回黔后,即退出军界,赋闲省垣,历届省政府均敦聘胡刚为顾问。民国 28 年 (1939) ,贵州省政府派胡刚为视察专员,分赴黔东、黔西、黔南、黔北视察所属各县政务。他廉政肃贪,对社会治安、民众生计等问题,陈述己见,对改进当时的贵州政治,起到一定的作用。省参议会成立后,被提名选举为省参议员。 1949 年,贵阳解放前夕,与卢焘、张彭年、林子贤、郭润生等同组治安维持会,共策和平解放大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胡刚历任贵阳市一、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特邀代表,民革贵州省委员会委员,政协贵州省委员会委员。 1961 年 10 月,以贵州辛亥革命老人的身份,出席在北京召开的辛亥革命 50 周年纪念大会。胡刚一生效命旧民主主义革命事业,在贵州光复起义,护国、护法运动和北伐战争中屡建功勋。解放后,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和各项政策,为振兴贵州献计献策,不遗余力。他精通文墨,书法遒劲,文武兼备,为整理本省历史文献发挥余热,作出贡献。遗作《贵州辛亥革命的亲历和见闻》 ( 载于《贵州文史资料选辑》第十辑 ) 系“三亲”第一手资料,对研究贵州辛亥革命史极有史料价值。
1953 年被聘为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1966 年 7 月 7 日 病逝于贵阳。
胡景三 (1890 — 1979)
胡景三,贵州独山人, 1890 年生。民革成员。保定军校毕业。曾任队长、教官、参谋长。
1953 年被聘为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1979 年去世。
胡稷同 (1905 — 1986)
胡稷同,贵州独山人,民革成员。 1905 年 11 月 4 日 生于杭州。 9 岁前读私塾, 12 岁入中学, 17 岁先后在上海承天英华专门学校、南京东南大学暑期学校短期补习, 1922 年考人南京金陵大学文科, 1923 年改入公立学校专攻法律。 1927 年毕业于江苏法政大学法科。
1927 至 1928 年,在国民革命军中作政工。先后任第十七军二师政治部宣传科长;第一军政训处干事、代主任;第十七军三师政训部宣传科长、秘书。 1929 年至 1936 年,在江苏省府秘书处历任司法科、室、股的办事员、科员、主任。 1934 年兼任江苏民政厅禁烟工作研究委员会研究委员。 1934 年加人中国国民党。 1938 年曾任四川省民政厅禁烟科戒烟股长、四川大学总务处干事。 1939 年任国民党中央社会部部长办公室总干事, 1940 年至 1942 年任国民党贵州省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兼任贵州省行政人员训练团讲师,党工人员训练班教导组长。 1942 年至 1945 年任贵州省安龙县县长。在任上办了一些有利于地方的事,如修民众教育馆、救济院,整修明十八先生祠、招堤,修筑境内道路桥梁等。 1945 至 1948 年任国民党湘桂黔区铁路特别党部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建议提前修复黔桂铁路并扩展至贵阳。 1949 年后调任路局局长室专门委员兼任局的规章委员会委员,都筑段工程处处长室专门委员。
贵阳解放后参加省行政干部学校学习,先后任贵州省人民政府编制委员会招待处秘书股长、省复员委员会安置处秘书股长。 1950 年被派到成渝线内江工段十三分段任事务员。 1958 年 6 月后定居贵阳,闲居在家,赋诗识文。 20 世纪 80 年代加入民革。
1984 年被聘为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1986 年逝世。
胡克敏(1926 — 1996)
胡克敏,贵州安顺人, 1926 年 5 月生。民进会员。 1934 年进安顺一小读书, 1940 年进安顺国立黔江中学, 1946 年考入贵州大学文学院历史系, 1950 年毕业后分配至吉林长春市,相继在第二中学、市立高中任教。
1953 年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研究生班, 1956 年毕业后回到贵州,任教贵阳师范学院 ( 后贵州师大 ) 历史系,先后任讲师、副教授。 80 年代中曾担任中国民主促进会贵州省筹委会副主任、民进贵州师大支部主任,贵州省七届人大代表,贵州省政协第五、六届委员,贵州军阀史学会理事,贵州省统战理论学会理事。 1988 年退休。
胡克敏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工作,主讲中国古代史,先后撰写和选编《中国古代史讲义》、《中国古代史地图》、《中国古代史自学指导》、《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等高校教材; 20 世纪 80 年代中从事贵州地方史的教学和研究,参与编撰《贵州古代史》、《贵州近代史》两部地方史专著,编写了其中“贵州原始社会”、“贵州清代”、“贵州护国护法战争”、“ 1911 至 1935年贵州社会经济”等篇章共15 万余字;先后在省内外刊物上发表《贵州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经济概况》、《清代前期贵州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的发展》等 20 余篇学术论文;还参加了贵州史、贵州军阀史研究的多次学术活动,为贵州的史笋学设及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1991 年被聘为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1996 年 4 月 13 日病逝。
胡铸,安徽东至人, 1924 年 10 月生。 1952 年由共青团贵阳市委军体部干部,分派筹建市体育总会, 1952 年调省筹建贵州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历任省体委秘书处副处长、竞赛处副处长、省体育场副场长。 1956 年调筹建贵阳市体育运动委员会工作。 1958 年被错划为右派,开除公职送劳动教养。 1978 年冤案改正回原单位恢复工作。曾任贵阳市第五、六届政协委员。 1992 年被聘为人民日报社神州书画院画师。现为省美协、市美协、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人民日报社神州书画院画师。
作品曾参加 1988 年全国金龙杯书画大奖赛展, 1989 年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贵州、河南分会展, 1989 年建国四十周年贵阳市美术作品展, 1990 年贵州、河北老年书画展, 199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贵州老年书画研究会展, 1992 年北京体育画展, 1993 年毛泽东百年诞辰贵州老年书画研究会展, 1999 年统战部文明办书画展。《原 砂竹》、《弥勒罗汉》、《梅》等作品分别被广西文史馆、遵义湘山寺、贵州《机关党建》杂志社等珍藏。作品集有《江山多娇》、《诗情画意》、《九歌图》、《文史人物》、《书法篆刻》等。共有山水、花鸟、人物、篆刻、书法作品数百幅;自己印刷成册有《黄山画册》、《漓江画册》、《梅花画册》、《舞阳河山水》及《艺痕小刊》,收作品 240 条幅;另编有钢笔画《中国文史人物图》、《贵州文史人物图》、《贵阳山水画册》 ( 未刊 ) 。
1985 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新中国体育开拓者荣誉证书及证章。
1985 年被聘为贵州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 1991 年特改聘为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胡朝栋
胡朝栋,笔名游牧、田润、曹惠民。1930年11月出生于贵州省三穗县台烈镇,侗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政治专业毕业。现为贵州省镇远县文体广电局退休干部,并应聘为镇远民族高级中学英语教师。这之前曾任过中学、师范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县科学技术局、文化局局长等职,为发展地方科学技术事业,为抢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和保护镇远古城作出过自己的努力,同时还主持申报镇远城为我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的工作,并经国务院批准公布。
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贵州分会会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会员,《光明日报》通讯员,贵州历代诗文选(丛书)编辑委员会委员。
在青年时代,曾参与各种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参加过话剧、歌舞等的演出,并创编过少量短小文艺节目。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逐渐在某些书、报、刊上发表报道或文论,同时从事一些地方史、民族文化史、民族关系史和社会学、民俗学以及城市科学的研究工作。进入八十年代以后,还尝试将自然科学领域的某些观点方法引进民族文化学和美学研究中来,曾提出过民族聚居(或杂居)区所传承下来的原始文化体现为圈层结构的观点,以及在大西南少数民族居住区那种依崖傍洞、贴壁凌空的木结构穿斗式吊脚楼建筑还残存着原始先民巢居和穴居痕迹的观点等等。有的研究还在继续探索之中。
在民间文艺、民俗和民族文化方面发表过的文论和作品(代表)有:《谈镇远民族习俗的分异与融合》(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贵州民俗学论文集》),《黔东南苗、侗刺绣工艺浅析》(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贵州民间工艺研究》),《青龙洞建筑文化》(《文化广角》杂志2002年第3、4、5期),根据侗族民间传说故事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舞阳情恨》(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贵州民间文学影视剧本选》)等等。后者获贵州省人民政府1996-1997贵州民间文学一等奖。
胡大宇 笔名:浩宇种布平浮尘独步。汉族,中专,编辑。原籍重庆璧山,1948年生于贵州桐梓松坎。贵州省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贵州省地方志协会理事,贵州省史学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桐梓县地方志编辑部主编。
主要著作:主编或与人合编:公开出版的著作有:《桐梓县志》(230万字,方志出版社1997年出版)、《桐梓风光》(20.5万字,与杨隆昌合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川黔锁钥――桐梓》(13万字,与杨隆昌、王先华合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李白夜郎》(16.5万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周西成与桐梓系军政集团史话》(54.8万字,与杨隆昌合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出版)、《无悔年华》(38.1万字,作家出版社2005年出版)《浮尘独步》(39万字,作家出版社2005年出版)共七部400万字;经贵州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内部出版发行的著作有;《志苑流馨》、《游子耀乡邦》、《青藤居集》、《娄山魂》画册、《桐梓历代诗集成》、《桐梓解放》、《向德炎选集》(向德炎著,余主编)、《老兵回眸》(杨隆昌编著,余主编)、《桐梓海校》(与黄光荣、杨隆昌合编)《桐梓历代文存》共十部300万字。另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或选入专集的史志论文、文学散文、小说等数十篇。
至2008年五月又主编了《桐梓旅游文化》(已出版)、《谁说李白没到过夜郎》(待印)共40万字。另与人合编及协助编辑几种著作。发表论文三篇。
胡建平,男,汉族,1961年11月生,贵州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现任贵阳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1977年8月至1978年3月在开阳县原栗山公社当知青。1978年4月至1981年3月在贵州农学院林机专业学习。1981年3月至1987年8月在开阳县人民法院工作,任书记员、审判员(其间:1986年1月至1986年12月在开阳县原新山乡挂职,任副乡长)。1987年8月至1996年11月在开阳县司法局工作,任党委书记、局长。1996年11月至2005年11月在贵阳市司法局工作,任副局长、党组成员。2005年11月至今在贵阳仲裁委员会工作,任副主任兼秘书长。
[ 此贴被南山在2011-05-31 23:1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