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552阅读
  • 0回复

胡开文文具店今何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9-06-02
http://www.cdrb.com.cn/html/2009-05/29/content_551517.htm

  城市和人一样 也有记忆

  作家冯骥才说,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从胚胎、童年、兴旺的青年到成熟的今天,这个丰富、多磨而独特的过程,全都默默记忆在它巨大的城市肌体里。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把记忆留在了城市中。城市的保护决不是简简单单留下几个“风貌建筑”,要从城市史和人类学角度来审视城市,把必须留下的记忆坚决守住,譬如一座城市里的“老字号”。

  1996年,胡开文文具店被中国商务部正式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不过,很多市民对胡开文的记忆,似乎还停留在2001年以前,那时的胡开文还在春熙路北段口,那也是这个老店最鼎盛的时期。就像其他老字号一样,胡开文秉持传统技艺,顺应时代要求,其商业文化和经营特色薪火相传,品牌影响力深入人心。人们光临老字号,不仅出于信赖其商业品质,也是基于对老字号所代表的成都历史文化的记忆和感知。

  我们的书写 曾经那样美

  2001年,春熙路改造,胡开文为配合改造工程,按政府规划搬迁至春熙路中段。也许是社会转型期的浮躁与喧哗,也许是“无纸办公”时代的来临,近年来,大众对书写文具的需求急速改变,胡开文人气日益疏落。

  剧作家魏明伦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的书写,曾经那样美那样抒情,然而,现在对不研习书画的人来说,墨没用,岂止墨没用,甚至连笔的用途也日渐式微。自从有了电脑,键盘便替代了笔,1234,ABCD,就把中国古老汉字的功用彻底消弭。什么是指借、什么是会意,汉字的演进好像都没了意义。连钢笔和圆珠笔都用得越来越少,更遑论用毛笔书写的墨。当然,墨在市场上还看得见,但问胡开文是谁?估计八成年轻人都不知所以。“人和文房四宝的关系不再亲密,再也没人像当年那样写字、读书了。”魏明伦的话里有淡淡的哀伤。

  笔墨芬芳 带领心灵回家

  多少“老字号”消逝岁月中,又有多少“老字号”在变迁中留存城市记忆,为人们留下一片怀想的空间。用时间抹去历史的浮尘,会发现“老字号”历久弥珍。魏明伦说,如果没了胡开文,没了这些老牌门店,春熙路就不再是有人文底蕴的春熙路。

  2005年底,胡开文进入成都81年后,与春熙路南段的文化用品大楼,成功地实现行业合作,胡开文的“经营革命”启动——胡开文总店进驻文化用品大楼三楼。为方便消费者就近购物,胡开文还在建设路开设分店。

  2008年9月,胡开文上演了老字号突围的“华丽转身”——斥巨资进行全面形象设计和整体装修,经营面积超过3500平方米,经营品种上万种,成为春熙路最大的文化、体育、音乐用品专业卖场。

  胡开文负责人说,全社会都要来保护“老字号”,“老字号”自身也要积极发展。记忆里的“老字号”,代表了一个时代,蕴含了开创者们的故事,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今华丽转身的胡开文,将把历史文化底蕴融入品牌营销,以新形象实现百年民族品牌的复兴。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张地图,过往的记忆或对未来的憧憬,形成地图坐标上的点点注记;希望胡开文的笔、墨、纸、砚散发的缕缕暗香,能带领我们的心灵找到那条回家的路。

  (唐代成都了不起的才女薛涛作《四友赞》:“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引书煤而黯黯,入文亩而休休。”歌咏砚、笔、墨、纸,足见古人不可一日无此“四友”。而现在,普通市民如何选购文房四宝?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本报记者 陈蕙茹 摄影 朱大勇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