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8381阅读
  • 6回复

明代兵部尚书胡世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0-09-04
明代兵部尚书胡世宁
  作者:徐守成        栏目:乡贤前修 2004年2期
http://was.hzlib.net:8087/was40/detail?record=132&channelid=37160  

    贤臣不虚生,天为国家辅。
    世宁有武功,清节更可取。
    这是一首歌颂明嘉靖年间的兵部尚书胡世宁的诗。

    胡世宁(1469-1530),字永清,号静庵,谥端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先居横塘(今笕桥西北),后徙艮山门内。出身农村,少年时代一边劳动一边读书,兼织草履。幼有大志,敬慕民族英雄于谦,尝“数梦偕于少保(于谦)立朝,与议军国事。”

    成化二十二年(1486),十八岁的胡世宁,卖草履进入昌化县(今属浙江临安市),在李主事家见到一副堂联云:“子当承父业;臣必报君恩。”胡世宁认为不妥,应改为:“父业子当承;君恩臣必报。”李主事问为何要如此改,他回答说:“公压君父于臣子之下,公安心乎,故更之。”李主事听罢大为赞赏,不久后,“叩其家,赏若干金给之,而馆之于家。”是年,胡世宁参加昌化县试,获第一名,遂成昌化诸生。弘治五年(1492),举乡试第二。翌年(1493),二十五岁时,殿试传胪,为二甲第一名,进士及第。从此,走上了曲折的仕宦之途。弘治八年(1495),他被授为德安府(今山东德州)推官。德安府乃弘治皇帝的弟弟歧王的藩邸,歧王身为皇亲,骄横跋扈,鱼肉人民。胡世宁依法裁抑之。歧王责问胡世宁,他义正辞严地回答说:“此朝廷法,即殿下家法,敢不守?此朝廷民,即殿下千百年之国根本,敢不恤?”(《万历杭州府志》)歧王乃不得不收敛其淫威。

    正德三年(1508),胡世宁出为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穷山僻壤,系僮瑶少数民族聚居地。胡世宁推行民族团结、发展生产、安定边疆的政策。当地土官世袭,朝廷官吏不时向他们索贿,诸酋怨叛。胡世宁决心改革旧制,下令:土官生子即可报官,承袭者年十岁以上,每逢朔望,应携去拜见太守,学习为官之道。“父兄有故,按籍请官于朝。”土官大悦,也就不再有叛乱的事发生。他离开太平时,土人走送者达数万人。

    正德七年(1512),四十四岁的胡世宁,擢为江西按察副使。其时宁王宸濠拥兵自重,称霸一方,致使“南昌府地延烧万室,基地所便,悉归王府;债负所责,遍及闾阖;三司官多受钤束;问刑吏举奉成案。近者,买办行于处府,骚扰遍于穷乡。”(《西湖游览志余》)胡世宁为民请命,向正德皇帝上疏,称:“宁府威日张,不逞之徒,群聚而导以非法,上下诸司承奉太过,数假火灾,夺民廛地,采办扰旁郡,蹂籍偏穷乡。”“臣下畏祸,多怀二心,礼乐刑政,渐不自朝廷出矣。”“请于都御史俞谏、任汉中专委一人,或别送公忠大臣镇抚,”“以清乱源,销意外变。”

    宸濠听说此事,勃发大怒,向钱宁等一批权幸之臣行贿,诬胡世宁妄奏,右都御史李士实、左都御史石玠,亦宁王党羽,上言“世宁狂率,当治。”皇帝听信谗言,正德十年(1515),胡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赴任途中,拟先返乡。宸濠又诬世宁逃跑,朝廷即命浙江巡按潘鹏把他执送江西。世宁亡命抵达京师,自投锦衣狱。在狱中他犹三次上书,言宸濠逆状。在京囚系一年多,谪戍沈阳,在冰天雪地里受尽了苦难。

    正德十四年(1519),宸濠果然谋反。先时余姚人孙燧以都御史巡抚江西,被宁王所执,不屈而死。后来王阳明又以都御史巡抚江西,闻宸濠反,领军急趋吉安,传檄暴宸濠罪,并征湖广、南赣兵三十万,直捣南昌。宸濠率领的叛军攻安庆不下,听说南昌被攻破,自安庆引兵还救,在船上被活捉。

    正德十五年(1520),五十二岁的胡世宁复起为湖广按察使,不久擢为佥都御史巡抚四川。正德十六年(1521),胡世宁在京师任左都御史时,其属下唐凤仪外放浙江按察使,临行前向恩师告别,并询及他在杭故居,打算为他建牌坊,以示荣耀。胡语重心长地说,我家住杭州升平巷,紧挨着褚家堂(塘),是唐代名相褚遂良的故里。褚一生为官清廉,不尚浮华,我一生以他为师表。在同一巷中,还有两人,一为王錡,历任御史、佥事,清介绝俗。一为项麟,历官司务员外、郎中、文学孝廉,亦冠绝一时。如认为可以,不妨将升平巷改名为忠清里(巷),在巷口刻上他们的名字,以激励后人。唐凤仪到达杭州后,见升平巷胡世宁的住宅只有平房三间,因年久失修,已经油漆斑驳,颓墙危瓦。可见老师的确为官清廉,为国为民而不顾家。他按胡世宁的意思,改升平巷为忠清巷,在巷口树立了一块石碑,刻上褚遂良、王錡和项麟三人的名字和事迹。嘉靖二十六年(1547),布政使李默又将胡世宁的名字刻上。这条忠清巷,今天已经旧貌换新颜,已成为一条宽阔的新华路。

    嘉靖元年(1522),胡世宁为吏部侍郎,朝廷拟为加俸,他竭力推辞,说:“国家常赋有限,经费无穷。……如臣升俸一级,每月多支十三石,可养穷边战士一十三人,一年则多支一百五十六石。”(《万历杭州府志》)表示不愿接受。嘉靖七年(1528),兵部王时中罢,以胡世宁代,加太子太保。他再三推辞不得,于是陈兵政十事:定武略、崇宪职、重将权、增武备、更赏罚、驭土夷、足边储、绳弊源、正谬误、惜人才。为当时富国强兵应行之事。他居兵部三月,再求去,不许,又上备边三事。在这一段时期内,北方边境保持安宁,他所提出的备边之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嘉靖八年(1529),胡世宁因与权臣张璁、桂萼不合,称病辞官。致仕还乡时,嘉靖皇帝封赐甚厚,他都竭力推辞,但以故乡连年受灾,请求酌减仁和县税赋。翌年(1530)九月薨,享年六十有二。皇帝为辍朝,赐谥端敏,册赠少保,敕有司营葬。
    胡世宁墓原在杭州五雲山排山坞,今已不存。杭州机场路弄口梅家曲西南有“池塘庙”村,原有“永惠祠”,祀明代浙江巡抚监察御史庞公尚鹏和兵部尚书谥端敏胡公世宁,民间俗称“祠堂庙”,后讹为池塘庙。今庙已不存,只保留一个村名。

    明代兵部尚书胡世宁,刚直不阿,忠正清廉,其造福于民的高尚品格,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纪念。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0-09-04
胡世宁(1469—1530年),字永清,仁和人。明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任南京刑部主事,上书极言时政缺失。再迁郎中,与李承勋、魏校、余佑称南都四君子。后迁江西副使,疏论宁王宸濠反状,系锦衣狱,减死戍辽东。嘉靖中,拜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陈兵政十事,又上备边三事。后以疾乞归,卒谥端敏。胡世宁为官清廉,疾恶如仇,为时人称道。著有《胡端敏奏议》等。

明代有个很有学问的老先生叫冯梦龙,对一套古书《智囊》进行了一定的增补和点评,全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智囊故事1200余则,下面这则故事就与胡世宁有关:

【原文】少保胡世宁,仁和人。为左都御史,掌院事。时当考察,执政请禁私谒。公言:“臣官以察为名。人非接其貌、听其言,无以察其心之邪正、才之短长。若屏绝士夫,徒按考语,则毁誉失真。而求激扬之,难当矣。”上是其言,不禁。[冯述评]公孙弘曲学阿世,然犹能开东阁以招贤人;今世密于防奸而疏于求贤,故临事遂有乏才之叹。【译文】明孝宗时,少保(官名,三孤之一。三孤是少师、少傅、少保)胡世宁(仁和人,字永清,历任南京刑部主事、兵部尚书)担任左都御史(都察院的首长,专门纠核百官,辨明冤枉)负责掌管都核院的事,当时正要考核执政的官员。有人请孝宗下令禁止百官私自拜访都御史。胡少保于是禀告孝宗说:“为臣的职责是负责考察官员。要去了解一个人,如果不去观察他的外貌、聆听他的言谈,面对面接触他,就没有办法知道他心地是否正直、才能是否出众。假使拒绝见人,只按照别人的评语来作判断,那么毁誉就失去真实性。想要适当地激励选拔人才是很难办到。”孝宗同意他的奏言,于是没有实施该项禁令。

网上还查到这样一件事:
弘正年间,胡世宁有军事才能,出任江西按察,当时江西盗匪四起, 手下诸将商议如何剿匪,有位军官入府求见胡世宁,碰巧胡世宁出城,只见 到幼子胡继,胡继说:"我见那些兵士们个个散漫,不懂战阵,身为带兵的 将领,你怎么有脸见我父亲[语便奇] "军官连忙跪下请教,胡继于是为他 详细说明兵法中进退攻守的战略,三天后胡世宁回来,检阅部队,觉得非常 讶异,认为凭手下将领的能力,绝对没有如此的成果,于是将领据实禀告. 由于胡继从小不喜欢读书,因此胡世宁并不特别宠爱胡继,这时才惑叹地说: "这孩子有如此的天份我竟然不知道."从此,每次剿匪都征询胡继的意见, 胡世宁自己只能十不失三,胡继却能十不失一.有一次,胡世宁想上书奏请 皇帝依国法制裁宁王,胡继跪地请求胡世宁三思, "上书必会祸及身家. 说: " 胡世宁不听,果然下狱,胡继因思念父亲,不久病死,众人都伤心不已,唯 有胡世宁的母亲没有流泪,说,"这孩子若活着,只怕将来会成为叛贼,那么胡氏一门才会真的万劫不复."(这老太太说的话大有见解。没有是非观念,如何能成忠臣。这段话明史没有记载)
[ 此贴被南山在2010-09-04 16:07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0-09-04
明史 卷一百九十九 列传第八十七  胡世宁(子纯)
胡世宁,字永清,仁和人。弘治六年进士。性刚直,不畏强御,且知兵。除德安推官。岐王初就籓,从官骄,世宁裁之。他日复请湖田,持不可。迁南京刑部主事。应诏陈边备十策,复上书极言时政阙失。时孝宗已不豫,犹颔之。再迁郎中。与李承勋、魏校、余祐善,时称“南都四君子”。

  迁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濬数杀掠吏民,世宁密檄龙英知州赵元瑶擒之。思明叛族黄文昌四世杀知府,占三州二十七村。副总兵康泰偕世宁入思明,执其兄弟三人。而泰畏文昌夜遁,委世宁空城中,危甚。诸土酋德世宁,发兵援,乃得还。文昌惧,归所侵地,降。土官承袭,长吏率要贿不时奏,以故诸酋怨叛。世宁令:“生子即闻府。应世及者,年十岁以上,朔望谒府。父兄有故,按籍请官于朝。”土官大悦。

  母丧归。服阕赴京。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贼攻七日夜,不能拔,引去。再知宝庆府。岷王及镇守中官王润皆严惮之。迁江西副使。与都御史俞谏画策擒盗,讨平王浩八。以暇城广昌、南丰、新城。当是时,宁王宸濠骄横有异志,莫敢言,世宁愤甚。正德九年三月上疏曰:“江西之盗,剿抚二说相持,臣愚以为无难决也。已抚者不诛,再叛者毋赦,初起者亟剿,如是而已。顾江西患非盗贼。宁府威日张,不逞之徒群聚而导以非法,上下诸司承奉太过。数假火灾夺民廛地,采办扰旁郡,蹂籍遍穷乡。臣恐良民不安,皆起为盗。臣下畏祸,多怀二心,礼乐刑政渐不自朝廷出矣。请于都御史俞谏、任汉中专委一人,或别选公忠大臣镇抚。敕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章下兵部。尚书陆完议,令谏往计贼情抚剿之宜,至所言违制扰民,疑出伪托,宜令王约束之。得旨报可。宸濠闻,大怒。列世宁罪,遍赂权幸,必杀世宁。章下都察院。右都御史李士实,宸濠党也,与左都御史石玠等上言,世宁狂率当治。命未下,宸濠奏复至,指世宁为妖言。乃命锦衣官校逮捕世宁。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李承勋为按察使,保护之。世宁乃亡命抵京师,自投锦衣狱。狱中三上书言宸濠逆状,卒不省。系岁余,言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邢寰等交章救,杨一清复以危言动钱宁,乃谪戍沈阳。

  居四年,宸濠果反。世宁起戍中为湖广按察使。寻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道闻世宗即位,疏以司马光仁、明、武三言进,因荐魏校、何瑭、邵锐可讲官;林俊、杨一清、刘忠、林廷玉可辅弼;知府刘莅、徐钰先为谏官有直声,宜擢用。时韪其言。松潘所部熟番,将吏久不能制,率输货以假道。番杀官军,惮不敢诘。官军杀番,辄抵罪。世宁陈方略,请选将益兵,立赏罚格,严隐匿禁,修烽堠,时巡徼,以振军威,通道路。诏悉行之。又劾罢副总兵张杰、中官赵钦。甫两月,召为吏部右侍郎。未上,以父忧归。

  既免丧家居,朝廷方议“大礼”,异议者多得罪。世宁意是张璁等,疏乞早定追崇“大礼”。未上,语闻京师。既有议迁显陵祔天寿山者,世宁极言不可,乃并前疏上之。帝深嘉叹。无何,闻廷臣伏阙争,有杖死者,驰疏言:“臣向以仁、明、武三言进,然尤以仁为本。仁,生成之德;明,日月之临,皆不可一日无。武则雷霆之威,但可一震而已。今廷臣忤旨,陛下赫然示威,辱以箠楚,体羸弱者辄毙。传之天下,书之史册,谓鞭扑行殿陛,刑辱及士夫,非所以光圣德。新进一言偶合,后难保必当;旧德老成,一事偶忤,后未必皆非。望陛下以三无私之心,照临于上,无先存适莫于中。”帝虽不能从,亦不忤。寻召为兵部左侍郎。条戍边时所见险塞利害二十五事以上。又请善保圣躬,毋轻饵药物。献《大学·秦誓》章、《洪范》“惟辟威福”、《系辞·节》“初爻”讲义,并乞留中。给事中余经遂劾世宁启告密之渐。世宁乞罢,不许。“大礼”成,进秩一等。复陈用人二十事。工匠赵奎等五十四人以中官请,悉授职。世宁言赏过滥,不纳。屡疏引疾。改南京吏部,就迁工部尚书。已,复召为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辞宫衔,许之。
  世宁故方严。及掌宪,务持大体。条上宪纲十余条,末言:“近士习忌刻,一遭谗毁,则终身废弃。佥事彭祺发豪强罪,受谤夺官。诸如此者,宜许大臣申理。”帝采其言,惟祺报寝。执政请禁私谒,世宁曰:“臣官以察为名。人非接其貌,听其言,无由悉其才行。”帝以为然,遂弗禁。俄改刑部尚书。每重狱,别白为帝言之,帝辄感悟。中官刚聪诬漕卒掠御服,坐二千人,世宁劾其妄。已,聪情得抵罪,帝乃益信世宁。王琼修郤陈九畴,将致之死。以世宁救,得戍。

  兵部尚书王时中罢,以世宁代,加太子太保。再辞不得命,乃陈兵政十事,曰定武略、崇宪职、重将权、增武备、更赏罚、驭土夷、足边备、绝弊源、正谬误、惜人才。所言多破常格,帝优旨答之。土鲁番贡使乞归哈密城,易降人牙木兰。王琼上其事。世宁言:“先朝不惜弃大宁、交阯,何有于哈密。况初封忠顺为我外籓,而自罕慎以来三为土鲁番所执,遂狎与戎比,以疲我中国,耗财老师,戎得挟以邀索。臣以为此与国初所封元孽和顺、宁顺、安定三王等耳。安定在哈密内,近甘肃,今存亡不可知。我一切不问,独重哈密何也?宜专守河西,谢绝哈密。牙木兰本曲先卫人,反正归顺,非纳降比,彼安得索之?唐悉怛谋事可鉴也。”张璁等皆主琼议,格不用,独留牙木兰不遣。居兵部三月求去,帝不许,免朝参。世宁又上备边三事。固称疾笃,乃听乘传归,给廪隶如制。归数月,复起南京兵部尚书,固辞不拜。九年秋卒。赠少保,谥端敏。

  世宁风格峻整,居官廉。疾恶若仇,而荐达贤士如不及。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坐累废;副使施儒、杨必进考察被黜;御史李润、副使范辂为时所抑,连章荐之。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与李承勋善,而持议不苟合。承勋欲授陇胜官,复芒部故地,世宁言胜非陇氏子,芒氏不当复立。始以议礼与张璁、桂萼合,璁、萼德之,欲援以自助。世宁不肯附会,论事多牴牾。萼议欲销兵,世宁力折之。昌化伯以他姓子冒封,下廷议。世宁言:“吾辈不得以厚赂故,诬朝廷”,萼为色变。萼方为吏部,而世宁引疾,言:“天变人穷,盗贼滋起,咎在吏、户、兵三部不得人。兵部尤重,请避贤路。”又以哈密议,语侵璁,诸大臣皆忌之。帝始终优礼不替。

  子纯、继。纯以父任知肇庆府,有才行。继幼不慧,不为世宁知。世宁在江西出讨贼,部将入见继。继为指阵法,进退离合甚详,凡三日。世宁归阅,大异之。知其故,叹曰:“吾有子不自识,何也?”自是击贼,辄令继从,与策方略。世宁十不失三,继十不失一。世宁方草疏论宸濠,继请曰:“是且重得祸。”世宁曰:“吾已许国,遑恤其他。”及世宁下狱,继念其父,病死。

明史译文 http://www.baihuashi.com/files/article/html/0/54/1610.html

胡世宁,字永清,仁和人。  弘治六年进士。  性格刚直,不畏强 暴,并且知晓军事。  除授德安推官。  岐王刚到藩国,随从官员骄横,胡世宁抑制了他们。  后来又请求湖田,胡世宁坚持不同意()迁任南京刑部主事。  应诏陈述边防守备的十条策略,又上书极力陈述当时政治阙失。  当时孝宗已患病,仍对此点头同意。  又迁任郎中。  与李承勋、魏校、余佑交好,当时称为“南都四君子”。  迁任广西太平知府。  太平知州李浚多次杀戮掳掠官吏百姓,胡世宁秘密檄令龙英知州趟元瑶擒获他。  思明叛族黄文昌家四代人都杀知府,占据三州二十七村。  刮总兵康泰偕同胡世宁进军思明,抓获他的兄弟三人。  而康泰畏惧黄文昌,趁夜逃遁,而将胡世宁丢在空城中,很危险。  众土族首领感激胡世宁的恩德,发兵援救,胡世宁才得以归还。  黄文昌惧怕,归还侵占的土地投降。  土官接受世袭官位,长吏都索要贿赂不及时上奏,所以众首领因怨恨而反叛。  胡世宁发令:“生了儿子就报告官府。  应当世袭官位的,年龄十岁以上,初一十五拜谒官府。  父兄有去世的,按官籍向朝廷请求任官。”土官非常高兴。  因母亲去世回乡。  守丧期满赴京。  路过沧州,流窜寇贼攻城很急,,胡世宁随即飞驰入城,策划防守之计。  寇贼攻城七昼夜,不能攻破,率军退去,再任宝庆府知府。  岷王及镇守宦官王润都很惧怕他。  迁任江西副使。  与都御史俞谏筹划擒拿贼人,讨平王浩八。  趁空闲时修筑了广昌、南丰、新城城。  当时,宁王朱宸濠骄横有异心,没有人敢说,胡世宁很愤怒G正德九年三月,上疏说:“江西的盗匪,剿灭和安抚两种意见相持不下,臣认为不难决断。  已经安抚的不杀,再反叛的不宽赦,刚起事的迅速剿灭,如此而已。  然而江西的隐患不在盗贼。  宁王府威势日渐扩大,不法之徒群聚在一起而引导他们违法,上下众官员奉承过分。  多次假藉火灾夺取白.姓房屋基地,采办贡品侵扰旁近府郡,践踏遍及穷乡僻壤。  臣担心良民得不到安宁,都兴起作盗匪,臣下畏惧灾祸,多怀有二心,礼乐刑罚渐渐不从朝廷发出了。  请求在都御史俞谏、任汉中专门委任一人,或另选公允忠诚的大臣镇抚。  令王只治理他的藩国,不要阻挠有关官员,以平走祸乱根源,消除意外变故。”奏章下发兵部。  尚书陆完主张,令俞谏前往策划根据匪情是抚是剿的具体办法,至于所说的违反法制侵扰百姓,怀疑出自假冒,应命宁于管束。  得到圣旨答复说可以。  朱宸濠听到后,大怒。  列举胡世宁罪状,普遍贿赂权臣和皇帝宠信之人,一定要杀掉胡世宁。  奏章交到都察院。  右都御史李士寅,是朱宸濠党羽,与左都御史石蚧等上书说,胡世宁狂妄草率应当惩治。  诏命还没有下达,朱宸濠的奏章又到了,指责胡世宁妄言。  于是命锦衣官校逮捕胡世宁。  胡世宁已迁任福建按察使,取道回乡。  朱宸濠于是诬蠛胡世宁逃跑,迅速遣使者命令浙江巡按潘鹏抓送江西。  潘鹏把胡世宁家人全部抓了起来,索要他很急切。  李承勋是按察使,保护他。  胡世宁于是逃亡到京师,自投锦衣卫监狱。  在狱中三次上书说朱宸濠谋反的情状,皇帝最终没省悟。  关押一年多,言官程启充、徐文华、萧呜凤、邢寰等交相上奏章援救,杨一清又以直言劝说,震动了钱宁,才贬戍沈阳。  过了四年,朱宸濠果然造反。  胡世宁从戍守处起用为湖广按察使。  不久提升为右愈都御史巡察安抚四川。  路上闻知世宗即位,上疏以司马光仁、明、武三个字进呈,趁机举荐魏校、何瑭、邵锐可作讲官,林俊、杨一清、刘忠、林廷玉可以辅佐君王,知府刘范、徐锰先前作谏官有正直的名声应当提升任用。  当时人都觉得他的言论对。  松潘管辖的熟番,将吏长期不能制约,都是献纳资财来借道。  番人杀了官兵,畏惧而不敢责问。  官兵杀了番人,就要抵罪。  胡世宁陈述方略,请求选调将领增加士兵,建立赏罚制度,严禁隐藏奸人,整修烽火毫,时时巡察,以振军威,打通道路。  下诏全部照办。  又弹劾罢免了副总兵张杰、宦官赵钦。  刚两个月,召为吏部右侍郎。  还没上任,因父亲去世回乡服丧。  服丧期满后家居,朝廷止争议“大礼”,持异议的人多获罪。  胡世宁心里觉得张总等对,草疏请求早日确定追加封号的“大礼”。  还未呈上,话语传到了京师。  有入主张迁显陵拊葬到天寿山,胡世宁极力进言说不可以,趁是和前次奏疏一并呈上。  皇帝深深地赞叹。  不久,听说朝臣跪在宫门外抗争,有被杖打致死的,飞速上疏进言说:“臣以前以仁、明、武三字进呈,而尤以仁为根本。  仁,是养育万物的德性,明,是日月的照临,都小叮一天没有。  武则是雷霆的威严,只可一震而已。  今朝臣冒犯圣意,陛下大显威严,以拷打相辱,身体虚弱的则被打死。  传到天下,写进史册,说在朝廷施行鞭打,刑罪辱没到大夫,这不是光大圣德的办法。  新进之人一言偶然相合,以后难保一定适当。  德高望重老成持重的大臣一件事偶然抵忤,之后未必都错。  希望陛下以三无私的心,在上光照一切,不要先在心中存有亲疏厚薄。”皇帝虽然不能依从,也不觉得抵忤。  不久,召为兵部左侍郎。  条列戍边时所见的险塞利害二十五件事呈上。  又请求珍重龙体,不要轻易服用药物。  进献《大学》《秦誓》章、《洪范》“惟辟威福”、《系辞》《节初爻》讲义,并请求把奏疏留在宫中。  给事中余经于是弹劾胡世宁开了告密的先河。  胡世宁请求辞职,不同意。  “大礼”确定,进官阶一等。  又陈述用人的二十件事。  工匠赵奎等五十四人通过宦官请求,都授予官职。  胡世宁说赏赐太滥,皇帝不听。  多次上疏托病辞职。  改任南京吏部,迁任工部尚书。  不久,又召为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  辞去宫官之衔,同意了他。  胡世宁原本方正严肃。  等作了都御史,一心护持法纪。  绦列呈上法纪十多条,结尾说:“近来士人惯于妒忌刻薄,一旦被进谗毁谤,则终身弃置不用。  愈事彭祺揭发豪强罪行,被毁谤革职。  诸如此类,应允许大臣为受冤的人昭雪。”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只是彭祺的事回复说搁置。  执政大臣请求禁止私人拜谒,胡世宁说:“臣的官署以‘察’来命名。  人不接触他的外貌,听到他的言语,无法了解他的才能和品行。”皇帝认为正确,于是不禁止。  不久改任刑部尚书。  每遇重大案件,分析清楚向皇帝进言,皇帝往往受到感悟。  宦官刚聪诬陷漕运士兵掠夺御用服装,判罪两千人,胡世宁弹劾此事的虚妄。  不久,刚聪寅情被查获抵罪,皇帝于是更加信任胡世宁。  王琼报复陈九畴旧日怨恨,将要置他于死地。  因胡世宁援救,得以戍边。  兵部尚书王时中被罢免,以胡世宁代替,加太子太保。  两次推辞没有得到同意,于是陈述兵政的十件事,即确定用兵韬略、提高御史地位、加重将领权力、增加武器装备、更改赏罚制度、控制土民夷族、充实边防守备、杜绝弊端根源、改正谬误、爱惜人才。  所说的多打破常规,皇帝下褒赞诏书答复他。  土鲁番进贡使者请求归还哈密城,来交换投降的牙木兰。  王琼上奏此事。  胡世宁说:“前朝不惜放弃大宁、交趾,更不用说哈密了。  况且当初封忠顺王为我朝外藩国,而自罕慎以来三次被—卜鲁番抓捕,于是和外族亲近勾结,来使我国家疲惫,消耗财力削弱军队,外族得以仗恃‘匕来勒索。  臣认为这与开国之初所封的元朝遣孽和顺、宁顺、安定三王差不多。  安定王在哈密靠内地一方,靠近甘肃,如今存亡不可知晓,我朝一概不过问,为何单独看重哈密呢?应只守河西,断绝与哈密交往。  牙木兰本是曲先卫人,反正归顺,和投降不同,对方怎么能索回他呢,唐代悉怛谋的事可以借鉴。”张璁等都赞同王琼的意见,抵制不采用,只是留下牙木兰没有放回。  在兵部任职三个月请求辞职,皇帝不同意,免去早朝参拜。  胡世宁又呈上边疆防备的三件事,坚决称说病重,于是同意他乘驿车回乡,按规定供给俸粮和仆役。  回乡几个月,又起用为南京兵部尚书,坚决推辞没有上任。  九年秋去世c追赠少保,谧号端敏。  胡世宁品格严肃庄重,做官廉洁。  疾恶如仇,而举荐贤才惟恐没做到。  都御史马昊、陈九畴被牵连废除官籍,副使施儒、杨必进因官吏考察被罢免,御史李润、副使范辖被当时人压制,胡世宁连续上奏章举荐他们。  与人谈论,言语迟钝难以出口。  到了写奏疏,,援古据今,切中要害。  与李承勋友好,但保持观点不苟且迎合。  李承勋想授予陇胜官职,恢复芒部旧地,胡世宁说陇胜不是陇氏之子,芒氏不应当再恢复立位。  开初因争议“大礼”与张璁、桂萼意见相合,张璁、桂萼戚激他,要拉他帮助自己。  胡世奎不肯附和,议论事情多意见不一致。  桂萼主张要缩减兵员,胡世宁极力阻止了他。  昌化伯以他姓子弟冒受封赐,交由朝廷讨论。  胡世宁说我们这些人不能因为丰厚贿赂的缘故,欺骗朝廷,桂萼为此变了脸色。  桂萼正主管吏部,而胡世宁托病辞职,说:“上天变色,百姓困厄,盗贼滋生,过错在吏、户、兵三部没有任用贤人。  兵部尤其严重,请求为贤者让路。”又因哈密一事的议论,言语冒犯了张璁,众大臣都忌恨他。  皇帝始终以礼相待不替换他。  儿子胡纯、胡继。  胡纯以父荫任肇庆府知府,有才能和品行。  胡继年幼时不聪慧,不被胡世宁看重。  胡世宁在江西出去讨伐贼寇,部将去见胡继。  胡继为他们指点行军布阵之法,进攻退守分军合围很是详细,共三天。  胡世宁回来看了,大为惊异。  知道其中缘故,感叹说:“我有这样的儿子却不了解,为什么呢?”从此攻打贼寇,就令胡继随从,与他共划方略。  胡世宁计谋十不失三,而胡继十不失一。  胡世宁正写奏疏论列朱宸濠之罪,胡继请求说:“这样将要闯大祸。”胡世宁说:“我已许身报国,哪里顾得了其他。”到胡世宁下狱,胡继思念父亲,病死。    
[ 此贴被南山在2011-09-03 07:53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0-09-04
明代兵部尚书胡世宁的后裔
在网上查到胡世宁后裔的信息:
http://news.sina.com.cn/c/2004-11-10/01574191082s.shtml

说起笕桥,杭州人首先会想到机场,除此之外,仿佛没有更多更深刻的记忆。就连笕桥人,对当地的历史也已知之甚少。但是记者最新获悉,根据专家们对笕桥历史文脉的挖掘整理,发现笕桥堪称一个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富镇。江干区已着手制订保护性开发方案,续写千年古镇的文脉神韵。

笕桥历史积淀深厚,人文内涵丰富。早在隋、唐时已人烟生聚。明代开始称为“笕桥”,“笕”是引水的竹管,由此可以推想当时农业之发达。

笕桥的灵气孕育了一代艺术大师。明宣德年间,号称浙派领袖的院体画家戴进,出生在笕桥相婆弄。比戴进稍后,笕桥横塘村又出了一位兵部尚书胡世宁,现在笕桥当地还有胡世宁的后裔20多户人家。胡家后人还拿出了乱世中珍藏起来的宝贝———两块标有“胡府界”的石碑。


胡世宁后代珍藏的“胡府界”石碑。


胡世宁的后裔在老家还有20多户,不知是否有族谱记载,我很想了解他们这一系出自浙江那个支派。一般情况下,名人家族都是比较兴旺发达的。从明朝弘治年间发展至今,至少应该有16代以上了,如果有家族后裔存在的话,不大可能才只有20多户人家。再查查其他资料,对于名人总是会有人去研究的。

当然也有可能。胡世宁的祖籍在笕桥横塘村,但故居是在杭州忠清巷(与唐代名相褚遂良故居相邻),而且多年在外做官,晚年才回到故乡。明史记载,他有两个儿子,长子胡纯,以父荫任肇庆知府。这要查查当地县志,看是否有后代留在那里。次子胡继,成年后不久病故,不知是否有子嗣。南山 2010.09.04


重拾杭州机场路历史文化碎片
http://www.blue-skylandscape.com/view/news.php?func=detail&detailid=809&catalog=0601&lan=gb&otherid=123

        杭州市机场路早在1931年前取名为“走马塘”,据《咸淳临安志》记载:“走马塘,在艮山菜市门外,地平坦,可驰马,故名”。走马塘最早也是为抵御钱塘江潮水而修筑的海塘,据《临安志》记载,从机神庙至现位于笕桥机场茶花村,沿线种植松树,故又别名“城东九里松”。

        梅园、胡氏祠堂(胡世宁)、枸橘弄、斋僧馆、南宋官园、范家桥、蔡官人塘河、双凉亭、中央航校等,每一个地名都是一处古迹,每一处古迹又伴随着一段历史传奇故事……

第二处暂定新风路与机场路交叉口公共绿地内,以当地一个历史名人“胡世宁”为背景,设计了《胡世宁雕塑》。

        胡世宁(1469—1530年),字永清,仁和人。明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任南京刑部主事,与李承勋、魏校、余佑称南都四君子。胡世宁为官清廉,疾恶如仇,为时人称道。

        创作胡世宁雕像以纪念这位明代历史上清正廉明、恩泽家乡的一代忠臣,供人瞻仰.背后简洁的石头造型象征胡世宁清正廉明、刚正不阿的“杭铁头"精神。
[ 此贴被南山在2011-09-04 20:50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1-09-04
兵部尚书胡世宁其人其事
http://hi.baidu.com/%BA%FA%D6%B2%B3%CF/blog/item/c2543b4aedda122a09f7ef9b.html

2009-07-14 07:46
     胡世宁《1468-1531》,字永清,号静庵,是世居杭州江干的一位廉敏忠贞,才名赫赫的清官。胡世宁为明代仁和横塘人,后迁居江干艮山门。胡家世代为农,节衣缩食支持世宁读书。明弘治癸丑年(1493),世宁十年寒窗,进士及第,开始了他艰难坎坷的仕途生涯,为杭州增添了一位忠正清廉,正气浩然的古代清官。

     世宁初授节推转郎,后擢知府,因任内廉敏刚正,先后任南京刑部主事,广西太平知府。

     正德七年(1512)胡世宁以44岁的盛年,擢升江西兵备宪副。当时江西南昌设有宁王府,宁王朱宸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玄孙,皇家嫡裔,非常骄横。宁王朱宸濠早有异心,他结交权贵,贿赂朝廷官员,图谋叛逆。自称国王,把自己的指令称“圣旨”,并且把一些江洋大盗招入府中,扩充势力。朱宸濠谋反迹象暴露无遗,但官员惧怕宁王的权势,均不敢声张。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的胡世宁,明知揭露这件事将危及身家性命,依然冒死向明武宗上疏,把宁王朱宸濠的劣绩一一列举,并提出宁王谋反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朝廷要早作防备。宁王朱宸濠得知胡世宁上奏,大怒,决心置胡世宁于死地,他买通了朝中的右都御史李士实、左都御史石珓,二人上疏诬蔑胡世宁轻率、狂妄,应当治罪,朱宸濠也奏胡世宁离间皇亲之间的关系,妖言诽谤。皇帝昏庸,轻信了这些诬蔑,于是命令锦衣卫捉拿胡世宁到京。在这之前,朝廷已升迁世宁为福建按察使,正在上任途中。在从江西到福建的途中,胡世宁顺便去杭州家中省亲,朱宸濠没在江西找到他,就诬胡世宁畏罪潜逃。朱宸濠又令其党羽、浙江巡按潘鹏下令,要他把胡世宁逮往江西,并派出几百名军士到杭州协助抓人,要私自把胡世宁置于死地。      

     胡世宁在狱中虽然受尽折磨,他依然非常刚直,三次上书,进一步揭露宁王朱宸濠的逆行。朱宸濠非常惊慌,于是重金贿赂相关官员,协迫他们把胡世宁拟成死罪,幸亏有些正直的大臣仗义执言,胡世宁才免于一死,被发配到辽东。

     四年后的正德十四年(1519)宁王朱宸濠果真叛乱,他率领叛军从南昌出发进鄱阳湖入长沙,过了九江后,进攻安庆,扬言要直取南京。明朝廷上下十分震惊,武宗准备御驾亲征。这时,正值提督江西汀、漳一带军务的副都御史王守仁(即王阳明),主动调集湖广、南赣一带兵力三十万征讨,采取直捣南昌的战略。朱宸濠赶忙从安庆撤军救援南昌。两军在鄱阳湖相遇,进行决战。结果朱宸濠的叛军大败,朱本人也被王守仁擒获,次年被处死。朱宸濠的叛乱平息后,胡世宁的冤狱自然昭雪,而且他冒死上疏、视死如归的秉性,刚直的“杭铁头”气质,更受到人们的敬重。出狱后,他先后担任湖广按察使、右佥都御史等职,后来明世宗(嘉靖)即位,胡世宁又提出了许多军备方面的建议,都被采纳了,以致皇帝要升他的俸级,世宁连上两疏推辞,充分体现了胡世宁体恤民情,清廉正直的品格。

     嘉靖四年(1525),胡世宁担任兵部左侍郎,除了建议办理边防事务之外,他还针对嘉靖皇帝迷信方士 、滥用药物的习惯进行劝诫,并且从《四书五经》中摘编了讲义三章,供嘉靖帝阅读。这年秋天,胡世宁任刑部尚书。在任职期间,他自始至终秉公断案,当时有件案子,是太监诬陷兵丁偷盗御服,有二千多人受到连累。胡世宁对太监的恶行了解得很多,怀疑这案子是太监诬告,经过认真审理,终于真相大白,法办了诬陷的太监。有一个大臣因私隙诬陷另一个官员,被诬的官员判了死罪,也因胡世宁秉公执法才得以幸免。

     嘉靖七年(1528),胡世宁转任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参赞军机事务。他在兵部尚书任内的主要贡献是提出“边备三事”:武备、人才、边储。其涵意是加强军事准备,重用军事人才,充实边境战争物资储备。又“陈兵政十事”,针对明代在西北边防中的薄弱战争环境,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由于他的边境经营的策略正确,明代一直外患不断的北方边境,得到了短暂的安宁,这是胡世宁对国防事业作出的贡献。

     嘉靖八年(1529),胡世宁与朝内的权臣政见不合,加上身体日渐虚弱,于是决定辞官,告老还乡。他返乡时,嘉靖帝感念他为官清廉,给他很多赏赐。胡世宁竭力推辞,说:“此乃民脂民膏,臣有何功?敢当此重赏,望陛下留赐勋贤。”而嘉靖却说:“朕知卿清贫,而卿不为子孙计耶?”胡世宁表示,自己不为子孙打算,但是为家乡的父老乡亲着想。他提出,自己的家乡杭州仁和笕桥因临近钱塘江,是沙碛旱土,不产粮食,乡民要到百里之外的江苏吴江去买米来交纳漕粮,十分艰难。如果圣上以银两折成漕米,为民提供便利,胜过给我子孙恩德千万。嘉靖帝当即允准,并责成浙江方面查明办理。这件事大大减轻了当地乡民的负担。为了纪念胡世宁,当地人民在江干笕桥弄口村建造“永惠祠”,此外,在胡世宁的故乡横塘村也建有纪念礼堂,后遭兵火焚毁,今已不存。

     胡世宁告老回乡后半年在家中逝世,享年六十三岁,死后被嘉靖帝赐谥号端敏,赠太子少保。胡世宁安葬在杭州西湖区五云山排山坞,历代史书都有记载,但胡墓现已不存。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1-09-05
胡世寧“乞闲归牖,未久,忽罹痰疾薨。人皆惜其未究所抱负。”著有:《興忠録》,《胡端敏疏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5-04-26
●方山先生文录-明-薛应旗  ○【胡端敏公(世宁)传】


  胡端敏公者,杭州仁和人也,名世宁,字永清,祖暠,父瑢。尝籍昌化,公少为昌化县学生,家贫衣食不给,气志浩如,学行为众所推。弘治壬子,举乡试第二,癸丑举进士。甲寅授湖广德安府推官,时岐王初,就封国府人骄横公律以法王有言公对曰:此 朝廷法即殿下家法,敢不守此。 朝廷民即殿下立国根本,敢不恤。既复请民间开垦湖田以供,柴课抚按欲与之。公曰:此不惟使穷民失业,他日各王府比例陈乞,将遂多事矣。竟寝弗与,自是岐府敛戢各属豪民,善讼挟制官司,效尤成风,公悉抵以法,郡遂刑清讼,简升南京刑部主事,数辩疑狱,决滞讼,应诏陈时政边备十事不报其详,具公奏议中。弘治末,公复上疏,其略曰:臣自入官以来,十二年间,四至京师,今往来道途,见村巷寂寥,生理萧索,困穷之状,数倍于昔。及至京师,见士大夫用度奢侈,馈遗丰盛,亦数倍于昔。贪墨者皆言当去,而货赂狼籍者,虽交章弹劾,而犹存廉正者,皆言当用,而清介特立者,或一人怨谤而即去士夫,聚谈惟及世情私鄙之事,间有忧民为国奉公执法者,则众共排挤,百计谤毁,必使无所容身,此其势必将尽驱天下之人,阉然皆无忠义之气,而后巳疏入值。 孝宗不豫犹颔之,正德初,迁员外郎,时刘瑾用事,瑾党刘琅为南京守备,南官咸迎谒,唯公与张嵿余佑查约魏校弗往,初制部司,设郎中员外郎主事,正欲相参谋议,巳乃郎中专擅司中,政事多不与寮寀相闻,沿为故事,及公为郎中,相约裁决,可否规正得失,绝无猜嫌。升广西太平府知府,南徼土官,多不循分,公抚以恩信,绝其私馈,子弟应嗣荫者,辄为移文送部,由是夷落皆感服效顺,太平州土官李璇先,世数犯革职,继营内侍得袭,寻又阻兵拒命,公潜命龙英州官舍赵元瑶捕斩之,因大城壶关条治蛮事上之,丁母冯忧,服阕,赴部道逢流贼避入沧州,贼攻城甚急,沧人摇扤约开门降,管河通判赵廷璋、乡官尚书张缙,推公为主公。令军民商旅登陴拒守,调度有法,七日夜不寐,城赖以全。补湖广宝庆府知府,约岷府毋受讼中,人横敛者,悉裁以法,治如太平时,迁江西按察副使,整饬东乡兵备,值降贼王浩三等复叛,杀前兵备副使李情,执参政吴廷举为质。公议待降者,以信服贰者,以威巳招者不杀再叛者,不招传檄以谕贼,奉吴参政归,其杀李兵备者,公仍进兵剿灭之,因城广昌、南丰、新城三县,而还宸濠反形巳着,人莫敢言,公独上疏,其略曰:南昌失火,延烧万室,基地便利,尽归王府,债负所责,遍及闾阎,庄田所侵,激民立寨,三司多为钤束,庶事受成而行,买办渐行于外府搔扰,远逼于穷乡,臣下多怀二心,礼乐政令渐不出自 朝廷,盖自其奏讨护卫以来,威势日盛,乞戒谕止,治其国毋挠有司,有旨戒濠,濠乃奏公离间亲亲,妖言诽谤,因令承奉涂钦赍万金,间用事诸大臣,及疏下都察院掌院石玠,具复果摘礼乐政令不出,自 朝廷数语以为离间,命廵按御史逮公,公时适迁福建,按察使巳离原任,濠遂谮公为逃,激差官校来捕,且密通廵按浙江御史潘鹏,必欲絷公江西困辱以俟,官校公因间道走京师,投系诏狱刑讯,逾年楚毒备至,言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邢寰等交章讼公冤久之得,减死戍辽东沈阳中卫,凡四载,己卯夏六月,濠称兵叛,逆伪命,致仕都御史李士实,为左承相,举人刘养正为右承相,参政王纶,佥事潘鹏,以下衔各有差廵抚,都御史孙燧,按察副使许逵,抗言不服,皆缚出杀,于惠民门外,李士实等,遂挟濠出南昌,破九江南康,进围安庆,潘鹏,安庆人,即前廵浙御史,捧伪檄至安庆城下,招降指挥崔文,擒其子戮之,固守力战濠,知不克,将直抵南京,又恐安庆蹑其后,计穷犹豫,值督南贑军都御史王守仁师,师讨贼濠乃还兵,大战黄家渡,守仁倡义鼓勇,善用兵,遂禽斩数万俘,宸濠以献,李士实等伏诛, 朝廷穷治助宸濠反者,夷戮死徙者数十族,狱滋蔓不能竟,向若公疏得行,岂至是邪,自是复起公为湖广按察使,寻为佥都御史,廵抚四川,闻 今上即位,天下延颈以望治平,公即荐魏校、何瑭、邵锐充讲官,林俊、杨一清、刘忠、林廷玉为辅弼,刘■〈艹洍〉徐钰为知府,有名忌者,挤之,谓其才力不逮,公疏■〈艹洍〉为给事,钰为御史,孤忠敢言,即不逮,宜采用其谋,议松潘旧,皆熟番,其后官军不能制赂番,以假道番杀汉人,即匿不举军,或杀番至坐抵命,公请选将,更戍以振威,酌远近粮饷以足食,立赏罚之格,严隐匿之禁,修烽堠,谨廵望,以通道路,总兵张杰,内臣张钦贪虐,公劾,奏罢,免值,嘉靖新政,鉴正德宦官镇守之弊革,不复,遣天下翕然,称更生矣,召为吏部右侍郎,丁父忧,去既,免丧即上疏,其略曰:今日以孝亲为大,保民为本愿,早定追崇之礼,而遂赦群臣之失,使讲求捄荒弭乱之策,而急行之,盖能保民则 皇祖考,享祀万世, 陛下万世之孝也,因言新进英达,今虽议礼有合,而难保其事事之皆,是旧任老成,今虽执礼过当,而难谓其事事之皆,非盖意存纳约而人或未之谅也,召拜兵部左侍郎,又奏请辅养, 圣躬在慎起居,节饮食,金石草木之药,勿宜常服,且注大学秦誓章,以戒媢疾,洪范唯辟威福章以戒威柄,下移易系,节初九爻,义以慎几,事俱留中省览,大礼成,升俸一级给事中,余经管律,劾公奏累留中,且将开告密之,端公乞罢不报,丙戌命公知武举,荐李承勋、何孟春自代,引疾改南吏部左侍郎,进南工部尚书,召为左都御史,寻改刑部尚书,用霍韬言仍为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入见辞免,宫保请虚心待物,毋以喜怒为用舍, 上嘉纳焉。公素刚严,及掌都察院务,持大体,申明宪纲,乞复执法被诬者官,考察枉者,许言官会,疏论辨诏付所司,施行仅逾月,改刑部尚书,盖公虽预议典礼,而奉公持正,其诸事体多与当路异同,不久在院者实疏之也,初土鲁番自弘治以来,挟哈密城印以要中国,而哈密回夷居甘肃城者为内应,至正德间,遂招土鲁番兵侵甘肃,兵备副使陈九畴,知其谋,悉索城中回夷,得衷甲者杖杀之,以示番,且募属夷刼番营,又结瓦剌使据哈密九畴,自搏战败土鲁番兵,会总制彭泽经略,哈密奉勑谕速坛满速儿,火者他只丁还哈密城印,九畴留勑不与土鲁番,计穷阴遣间使写亦虎仙以秘术干进,得与养子列知兵部尚书王琼与彭泽交恶,即诬奏泽九畴罪,琼为覆奏,下九畴狱,论死,泽削仕籍,众皆不平,嘉靖更化初,言官首劾琼,戍榆林起泽为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九畴为佥都御史,廵抚甘肃,连破土鲁番兵,斩火者他只丁,绝其贡赐,番回失利,大困敝后,霍韬欲复哈密,议召王琼为陕西总制,琼遂谋报怨,使王邦奇、聂能迁上言哈密之不能兴复者,由陈九畴妄杀启衅也,遂执九畴下狱,仍论死,将并罪泽,公独上疏,具论回夷奸状,讼九畴功。 上大悟,曰:甘肃事得胡世宁说,始知,岂得杀我廵抚偿回子命耶,九畴免死,戍辽东泽为民,寻转公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陈兵政十事,皆深切时务,而其要尤在于爱惜人才,土鲁番刼曲先卫人,牙木兰以为将,牙木兰拥族帐内徙,土鲁番遣使求牙木兰,将甘心焉,大臣即欲与之,以易哈密,公曰:曲先本服属中国,牙木兰反正归顺,非纳叛比,而哈密空城悬远,无益事实,土鲁番用以为饵,将携贰我属,夷宜勑王琼为国忠谋,先尽复?沙之地,悉收亡失属夷,封殖哈密永为不侵不叛之臣,厚牙木兰以风蛮夷使相攻制,此伐交之术也。因荐御史马昊、陈九畴,副使施儒、杨必进堪为将帅,皆不用。公遂引疾乞致仕,三疏始得请。甫归,复召为南京兵部尚书,不出但请广图继嗣,容直言惜人才而巳,未几卒于家。时嘉靖庚寅九月晦日也,年六十三,赠少保,谥端敏,云:公尝谓学贵经济,不在诗文,故其奏议二十卷,及所著书数十种,皆有益于世务,非空言也,子纯,以公荫历官广东肇庆府知府,所至以循良称,立心制行,克承厥考,能世其家 。
  薛子曰:余为南考功时,肇庆为宗人府,经历尝属余,传其先公,余谓胡公,国之名臣,世之闻人,史官将立传,无俟余言矣。及余督学两浙,居杭州,考其乡之先达,而景行焉,于肃愍公之后,唯胡公之贤为最,着其诸若佥事王琦之清介,郎中项麒之廉孝,太仆卿邵锐之端方,太常少卿郑环之严正,岂不卓行君子,褒然杰出之人品哉。然槩观杭之士习,则犹未免崇势利而羞贱贫,尚通达而贱名检,岂数君子不足以风之邪,追考遐泝,盖自宋南渡君臣,偏安燕乐,靡丽所渐,巳成痼疾,虽经重熙累洽之后,化导劝率之余,而极重难反,亦其势然也,余故特为胡公传,而因并数君子论著之,与后死者同观法焉。



●衡藩重刻胥台先生集-明-袁袠  ○【胡端敏公(世宁)传】


  胡公名世宁,字永清,浙之仁和人也。幼有大志,数梦偕于少保,立朝议军国事。弘治壬子举乡试第二,癸丑举进士,授德安府推官,以荐升南京刑部主事,数辨疑狱。陈备边十事,复应诏陈六事,奏入皆不报,迁员外郎,时逆瑾擅朝,刘琅为守备,都官咸修谒,公独不往,机户侵官,镪累万公,拟尽本法,御史阿瑾意劾公失,入庭中议皆直公,阿瑾者竟氐罪。进郎中,升广西太平府知府,郡边荒土,官雅不庭参,公下令延见长吏,抚以恩信而绝其私馈,及因他出,过其营,单骑直入坐帐中,纵阅骑射良久乃还,子弟应嗣官者,辄为保任,由是民夷皆感悦,太平州土官李璇,阻兵拒命,潜檄龙英州,赵元瑶捕斩之,因大城壶关,条治蛮事上之,丁内艰,补知宝庆,约岷府母受讼,中人横敛者,悉裁以法,治如太平时。擢江西副使,备东乡兵,抚驭反侧,征姚源贼王浩八,及建昌毛坊盗,皆有功,因城广昌、南丰,新城三县赖之。宸濠反,有状莫敢言者,公发愤上疏,其略曰:江西失火,延烧万室,基地便利,尽归王府,债负所责,遍及闾阎,庄田所侵,激民立寨,三司官多受钤,束问刑参吏,举奏成案,买办渐行于远府骚扰,遍逮于穷乡,臣下多怀二心,礼乐政令渐不出自朝廷,宁王自讨护卫以来,威势日盛,乞戒谕止,治其国内母挠,有司有 旨戒濠,濠乃行万金,间用事,诸大臣奏公离间亲亲,妖言诽谤,逮捕甚急,而公先巳迁福建按察使,因间道走京师,投系诏狱刑讯,逾年数从狱中上书,皆不报,言官交章讼公冤,久之得减死,戌辽东沈阳中卫,躬履行间,授徒以自业,凡四载,濠反书闻赦,归田里,复湖广按察使,擢佥都御史,廵抚四川,处松番军饷令,近边者输租于边,而缩其额,以所缩加征内地,内地勿输边,复条奏安边便宜四事,今 皇帝登极,召为吏部右侍郎,闻外艰去,既免丧,上疏乞早定追崇之礼,而赦群臣议礼不合之失,因言宦官外戚不可假以威权,言官不可加罪藩臬,守令多不得其职,累数千言,召拜兵部左侍郎,进言保养 圣躬,在慎起居节饮食愿,慎用医药。又撰讲义三章,以进一大学,惟仁人能爱人,章一洪、范惟辟、作福章一易,系辞不出户,庭章二疏,皆留中,大礼成升俸一级。丙戌知武举,引疾改南京吏部左侍郎,进工部尚书,寻以左都御史召道,改刑部尚书,用议者言,加太子少保,仍左都御史掌院,事入见辞,免宫保,上疏宜虚心以执中,使喜怒赏罚发皆中节,及论听言用人之道 ,上嘉纳焉,既总宪务,持大体,奏上画一之法,申明职掌凡十条,乞复执法被诬者,官诏付所司施行,而考察夺职枉者,始许言官论辨矣,改刑部尚书,凡中外诸司狱囚,参谳务允,不以文法嫌怨祸福自阻,至罪在不测,众莫敢言者,必奋身论救。正德中,土鲁番谋夺甘肃哈密入贡者为之内应,副使陈九畴知其谋,大索甘州城中,回夷衷甲者悉敲杀之,而身自抟战败土鲁番兵,至是憸人聂能迁上书,言哈密之不能兴复者,由陈九畴妄杀启衅也,事连致仕兵部尚书彭公泽,时王琼复总制陕西军,琼故与泽交恶,而大臣阴主,琼遂捕九畴下狱,议坐极刑,公叹曰:使我典刑狱而杀一忠臣,吾宁先死,乃抗章申理,愿以数口保之 ,上大感悟,陈得减死,戍辽东,彭编氓陇西豪,柳瓒诬廵盐御史王朝用阴事,有 旨逮治,公奏恐伤宪 事,竟直焉,劾去郎官之录,囚不当者,其因事建明得着为令者三,翁奸子妇未成者减死一也,窃盗自首得减者免刺二也,庶人在官应守法而不守者并依枉法科三也,复因灾异陈言勤圣贤一事,恤民任官九事,转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陈兵政十事,土鲁番劫曲先卫人牙木兰以为将,兰拥族帐内徙,土鲁番遣使求兰,将甘心焉,大臣即欲予之以易哈密,公言曲先本服属中国,兰反正归顺,非纳叛比,而哈密空城,县远无益,事实正宜厚牙木兰,以风蛮夷无为土鲁番所欺,请 勑下,王琼先尽复瓜沙之地,收合亡失属夷,封殖哈密,永为不侵不叛之臣,以制番使相破灭,此伐交之上谋也,且请广屯种,兴盐利,预收籴,以足边储,而荐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副使,施儒、杨必进堪统军旅,吏部言诸人皆不可用,公遂引疾致仕,三疏始得请,居亡何起,为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不拜,犹手疏劝广嗣育,容直言,惜人才。未几薨于家,赐谥“端敏”,赠少保。公忠贞廉约,练畅世务,而尤爱惜人才,其忧国荐贤之心,老而益笃,初抗论逆藩,幽囚远戌,间关九死,及遭 ,圣明益感知遇,危言正色,蹇蹇匪躬朝野,想其风采,雅志俭朴,位居端揆,布素如寒士门,无私谒接,引后进谈议世务,终日忘倦,尝曰:学贵经济,不专在诗文也,《读衍义补着肤见》四卷,《居辽阳着春秋志疑》十八卷,幼精骑射,及遇盗于沧,败杨虎、刘六群贼,《述沧洲退贼事略》一卷,《德安行稿》《太平宝庆杂稿》各二卷,《姚源建昌征案》《东昌抚案》共十卷,《抚蜀杂稿》一卷,《读易私记》四卷,《诗文》二卷,《自述年谱》一十六卷,其《奏议》二十卷,已行于世,袠官刑曹,辱公国士之遇,命其子纯受易,及公去位时,顾谓袠曰:吾老矣,天下方多事,子其勉之,公之所以望袠者,何如而袠乃若此,巳邪纯之赴肇庆也,走姑苏请曰:先公知子,子不传先公,而谁传邪,嗟乎,士为知巳死,空言奚足酬哉,以公之忠勋,而袠附以不朽,是予之幸也,夫论曰:
方宸濠之谋逆也,吏于江西者,咸刼于积威,势怵利啖,惟其欲之是听,志富贵结腹心,如潘鹏王纶者,不少也,间有稍知逆顺者,不过循默自保,观望规避,以脱虎口为幸耳,孰有奋不顾身如胡公者哉,疏朝入而祸夕发,左右出入门户寝居,皆逆徒也。而竟脱身间走,得免灰灭,及械系掖庭,备尝百毒,朝之用事者,悉受濠赂,遗批抵机,穽几陷不测,卒赖御史徐文华等,抗章申救,仅而远戌,而濠之逆谋始彰露,中外乱臣贼子,人思诛之矣,然而巳卯之变,孙许骈戮,远近震惊,向使当国者采徙薪之谠,谋谨履霜之明,戒先事制变祸乱,何自而生哉。胡公身不踰中,人言期期若不出口,及论大政事,决大疑,侃侃谔谔,守死不田啹,常忧国不遑寝食事,有不可者,即闭门草疏,无少顾忌尝愤守正者,遭诬落职,恳恳言之,正色立朝,孤立无与,今 皇帝知其忠鲠,虽数进逆耳之言,而曲加优纳,不以为忤,一时新进用事之臣,虽极恩宠然。 天子所敬惮优假者,胡公一人而已,见几勇决,进退有礼,世尤高之。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庄助曰:古有社稷臣,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若胡公者,其近之矣。
友情、友谊,心心相连
1217952036@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