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马东湖:“湖”之东畔好日子
2010-08-02
□ 记者 叶挺
小时候经常听大人们讲起南马东湖村,知道那是一个大村,村里很多人打草席,可惜一直未能目睹其庐山真面目。因此,对于东湖,始终留有一种神秘的印象。借着同名村系列报道,13日,记者终于走进了既陌生又熟悉的东湖村。
此“湖”竟是柽溪江
“其实东湖的湖指的是柽溪江。”村民胡加德告诉记者,根据宗谱记载,他们的祖先原居住在现今南马夏屠村一带,因为临近山脚,土地有限,随着人口增加,原先的土地无法承载这么多人口,于是大家都想找一处面积更为开阔的地方。
“从原来的位置看,柽溪江就像是一个湖,湖的东面、南面土地平坦,视野开阔,适合人口繁衍。”于是,800多年前,胡姓两兄弟分家,一房迁移到湖的南面,一房迁移到湖的东面,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南湖村、东湖村。
原先的东湖村,包括东一、东二、东三,行政村合并后,红阳、王店也并入了东湖村。村干部胡德华说,现在东湖有1200余户3900多人,99%的村民都姓胡。
特大洪灾留烙印
因为临近柽溪,加之土地平坦,历史上的“七·二三”洪灾给东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据了解,东湖村上流有多条河流,水系呈伞状分布。1989年7月,洪水途径东湖时水流汇聚到了柽溪江里,柽溪河床原来就较高,排水能力有限,连续几天大雨后,水位更是居高不下。洪灾爆发前两天,村民们看着不断上涨的水位,心里有些发慌,刚好村民胡德胜家藏有很多麻袋,于是全村的壮劳力带上麻袋,直接到河边装沙加固河堤,可还是没能挡住肆虐的洪水。
“7月23日早上9点左右,大水从东一和东三的交界处漫进来,没几分钟就淹没了整个村庄……”那时候胡加德刚好担任东三村的村长,对于“七·二三”洪灾可谓是记忆深刻。洪水漫过沙堤后,很快河堤也决口了,胡加德赶紧从溪边跑到大会堂用广播通知大伙撤退,两三分钟后,村里的积水就有一米多深了。那天,胡德华刚好从部队回来探亲,在防军下车后,听说回村的路已经被淹了,焦急万分的他只能在原地等地,直到下午五六点钟才涉水回家。
胡德华看到的场面是悲壮的:村里大部分的泥房子经洪水浸泡后轰然倒地,家具、牲畜等随着大水漂走了,有些人家甚至没抢出任何财产……胡加德说,事后经过统计,村里85%至90%的房子倒塌,无家可归的村民只能栖息在桥洞、祠堂、凉亭、大会堂,或者搭起临时大棚。“直到一两年后陆陆续续造起了新房子,村民们才结束流浪的生活回到村里。”
这些年,通过溪道整治,柽溪的河床降低了,加上河堤加高加固,东湖的水患已经彻底消除。
席草基地产凉席
南马草席曾经红极一时,而这就有东湖的一份功劳。村民们说,东湖村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打草席,1994、1995年鼎盛时期,全村有三四百户村民以加工草席为生。“一天二十四小时,随便走在村里的哪个角落,都能听到打草席的声音。”胡德华说,刚开始都是一户一台机器,后来发展到每户两三台机器,那时候光在东湖打草席的外地人就有100多人。
在这股浪潮的推动下,东湖村还成立了两家草席收购点,其中一家为金华市农业龙头企业,一家为东阳市农业龙头企业,每年通过他们外销的草席不计其数。
席草是编织草席的主要原料,生产草席的东湖村,也是我市的席草基地。原先东湖90%的席草都要向外面购买,在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东湖村扩大种植面积,改良种植方法,席草产量大为提高。高峰时期,东湖席草种植面积达七八百亩,不过现在这一数字已经大大缩水了。胡加德家今年种了3亩多席草,平均亩产在2000斤以上。据了解,每年市农业局都要举办席草产量比武,从2007年开始,胡加德连续四年获得了一等奖,去年他种植的席草最高亩产达到了2600斤。
随着产品更新换代,草席生产的辉煌时代一去不复返,竹凉席加工成为东湖村新的家庭副业。保守估计,现在东湖有七八十户人家加工竹凉席,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村民包美卿家原来以打草席为生,五六年前,她家买了两台机器,请了四个人,打起了竹凉席。今年竹凉席的行情不错,以往7月份大部分加工点都歇工了,但今年包美卿家仍在开足马力生产,“一台机器一年能够生产一万多条竹凉席,目前销路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