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71566阅读
  • 57回复

全国胡氏宗祠大汇展----胡氏宗亲网开通周年(2007年)庆典专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08-12-16
  
胡日兵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09-02-24
建潮胡氏“二世祖祠”
 http://hqwh.5d6d.com/thread-277-1-1.html

  峡山华桥(也称下桥)“胡氏祖祠”,位于今广东潮南区峡山街道华桥乡寨内,为“建潮胡氏”二世祖祠,以奉祀京华二世祖宣义公,因宣义公是京陇与华桥之裔孙新共祖也,称“京华始祖”也称“惠潮始祖”。

    潮汕有谚语说:“下桥祠堂,棉湖厕缸。”它以棉湖厕缸之大,下桥祠堂之恢宏。有这样一个比喻:“若将麺条围祠一圈,吃量大的也食不完”,可见占地之规模,建筑之宏伟,禾巍峨壮观,瑰丽堂皇之潮邑华桥乡[胡氏祖祠]俗称下桥祠堂,为弛名潮州之祠宇,该祠长49米,宽24.5米;建筑面积逾1200平方米;外加阳埕长23.2米,总面积达1770平方米,建于明朝洪武至建文期间(公元1368-1399年)。其建筑材料之罕见,石刻艺术之精华,尤为参观者所称赞。其著莫如后厅之楠木栋梁,大逾合抱,历时六百年而不朽,堪称奇迹。

    祠址是从练江发源(普宁铁山)至此99弯而定,祠堂坐向分金为乙向辛兼辰戊(坐东向西)建筑结构俗称“三厅二天井”,前厅增建左右二库房,中厅及后厅,分为正厅,左右旁厅,左右库房,旁通左龙门,俗谓“宫廷式官祠”。祠顶厝瓦中央51,左右各十吉,面积阔度24公尺,深度49公尺,墙厚60公分,祠堂前面灰埕与后厅地面高低2公尺,全座石柱99支,因龕后柱只有一支,瓦楞81槽,地师取《九九归原》法,为天地纲纪之意。嗣后,有位知名堪舆家慕名乘舟沿江前来观赏,惊叹此地竟有这稀罕奇特构筑,曾登上屋脊,极目远眺,那九十九弯练水胜似银蛇,蜿蜒曲屈、缓流而下。怪不得西门题匾:“衔山吞江”,借宋朝范仲淹《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名句来表现浩瀚的练水,再恰切不过了。

    前厅之大门楼,分为中正门及左右正门。全部建筑之石料,不论石柱,石梁,石匾,石屏,石鼓等,皆采用坚韧耐用,色泽美丽之花岗石叠砌,而不用灰泥镶接,石块连接吻合严密,粗看衣无缝。建祠石料石雕,也甚少见:外三山,通栏石楣横架三门,正中门楣上面镌匾[胡氏宗祠],左右门匾则为[积厚]、[流光], 后面镌匾[漳湖旧家],以记本源。匾额两旁及横梁上石屏,皆錾以通花(透刻)双面人物互异,前后俱见各种人物不同之美姿雄壮。左旁石壁上镌以浮沉[鲤跃龙门],右旁石刻以[丹凤朝阳],造形优美,工艺精细,形象生动,匠心妙运,堪称鬼斧神工,见者叹为观止矣!

    正门对照壁,以五色瓷片嵌成半浮沉式之人物塑像与祥禽瑞兽;中央[麒麟献瑞],左旁嵌[梅鹿寿翁],右旁嵌[松-廷龄],五彩缤纷,栩栩如生,活现壁上。集明代民间技艺大成,精美细致乃潮汕罕见,闻名遐迩,且恢宏雄伟,木雕方面,什么“麻姑献寿、八仙过海、鹭鸶观荷、松鼠攀萄”等惟妙惟肖,巧夺天工。四围墙垣,这精湛工艺,可谓鬼斧神工,教人叹为观止,为潮汕地区明代的工艺代表作品。

    祠中奉祀南宋忠臣资政殿大学士胡铨遗像,追源祟恩。因始祖建潮公与祖叔胡铨弹劾秦桧,備受缉捕,化名避南逃,受祸得福开基惠潮,铨公被谪时,生死未卜,建潮公立誓愿为裔孙奉祀香燈,所以铨公遗容刊于族谱及时年八节掛像追念,以志不忘功勋。

    峡山华桥胡氏祠堂,于一九九九年被潮阳市批为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二零零零年已申报为广东省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以下相片摄于2009年1月31日。

二世祖祠场景一:

[ 此贴被南山在2009-04-18 18:02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09-02-24
洪湖乌林胡氏宗祠座落在胡洲村南端,重建于2004年.修时一年半.总投资21.5万元.祠堂占地面积338.8平方米, 分前中后三层。目前祠堂正在改建之中。
[ 此贴被栋城在2009-02-25 08:39重新编辑 ]
相互学习.真诚探讨,互位交流.缘情永在。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09-04-17
西递胡氏宗祠
查看完整版本: [-- 走进西递胡氏宗祠(图) --]

胡氏宗亲网论坛 -> 寻根旅游 -> 走进西递胡氏宗祠(图)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8487

yxhzh 2009-03-02 22:08

走进西递胡氏宗祠(图)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9日09:57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逍遥津

  “追源溯本,莫重于祠”、“无祠则无宗,无宗则无祖”。在明清时期古徽州,这两句民谚流传甚广。宗祠,被尊崇为家族完整的象征,她极具凝聚力和感召力……

  在徽州现存的大大小小几十座宗祠中,西递的胡氏宗祠无疑最具代表性。它不仅历史悠久分支明确,而且保存得最好规模也最大。

  西递胡氏的历史渊源

  古黟素有聚族而居的特点,“家必有谱,族必有祠”,宗谱和宗祠是维系宗族成员间的“纽带”,也是“根”之所在。

  据村里的胡晖生老人介绍,西递胡氏原是唐昭宗李晔之后。据黟县县志记载:“西川胡族,其先本李,唐昭宗李晔之子昌翼公,因避朱温之乱,奶娘及其丈夫将其护带至婺源考水,后随奶娘丈夫胡姓。五代时,中后唐明经科。子孙因以明经别其氏,称曰:‘明经胡’。”

  此后,胡氏后裔就一直居住在婺源考水。直到一天,胡昌翼的第五代后人胡仕良从婺源去南京,经过西递的时候,被这一派青山绿水打动了。随后,胡氏一族从婺源迁到了西递。现在居住在西递的人家,一半以上都姓胡,他们耕读传家,那份帝皇之后的高贵渐行渐远。

  说到西递胡氏的历史渊源,就不得不说追慕堂。追慕堂是建在西递的胡家祠堂,供奉的胡氏先祖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曾经开创了大唐盛世,已经走远,他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手书,迄今还在祠堂的梁柱上镌刻着。廊柱正中立着的,是这位开明君主的雕像。

  胡氏一族迁移到西递后,人丁一直不是很兴旺,据当地传说,最初,祠堂门上张贴的是当时民间通用的门神“神荼”和“郁垒”。胡家自迁到西递,历经270余年37代,都是一脉单传,家境平常。帝王之后兼有风水宝地,为什么人丁不旺又不发财呢?于是,胡家找来一位颇有声望的风水先生,老先生也百思不解。当他无意间看到祠堂门前的门神,恍然大悟:当年的李世民,门上画的是秦叔宝和尉迟恭,你现在画的是“神荼”和“郁垒”,风水灵气自然就不好发挥了。

  据说,追慕堂前的门神换过后,西递胡家开始兴旺发达起来。其实,传说更多表现的,还是西递胡家埋在心底的一种企盼。

  随后记者在西递村的胡氏族谱上看到,胡氏家族自第十二世祖愚四公开始,就结束了一代独子单传的局面。到了十六代就出现了“九房头”(即九个儿子)、“大小四家”(即叔侄各生了四个)各支系。每个房头划地而居,独立成群,环绕成片,形成了一个具有强烈的排外性的典型封建族长制的古村落。

  宗祠祭祖

  “宗祠,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家族中人心向背的一个凝结核,是同族子孙寻根问祖的地方。”黄山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编翟屯建,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西递的胡氏宗祠在这方面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它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族权思想,淡化了宗法秩序,是一个家族内部教育子孙的训诫地。”

  敬爱堂,原为西递胡氏十四世祖仕亨公住宅,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后毁于火。清乾隆年间重建时,因胡氏子孙繁衍,渐趋旺盛,遂扩建为宗祠,面积达1800多平方米。溪水绕此堂流过。敬爱堂现辟为“西递民俗展览馆”。

  敬爱堂门楼飞檐翘角,气宇轩昂。一进大门,是长方形的天井合院,供采光之用。上庭梁上悬挂彩灯。中门樱花枋上高悬“敬爱堂”楷书匾额,赫然醒目。“敬爱堂”名寓意深远,既启示后人须敬老爱幼,又示意族人要互敬互爱,和睦相处。故作为宗祠,一直是议商族事之室,兼作族人举办婚嫁喜事,教斥不肖子孙的场所。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这是记者在胡氏祠堂中看到的一副对联,一直以来,胡氏家族一直把“孝”列为人伦之首。在敬爱堂的后厅悬挂着有一个斗大的“孝”字,这个“孝”字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书。细看此字,集字画一体,字中有画,画中有字。上部像一个仰面拱手作揖跪地、敬孝长辈的俊俏后生,而后面则是一个猴子的嘴脸。能敬孝长辈则为争气儿孙,反之就是返祖,退化为猴子。其教育意义极为深刻,悬挂着敬爱堂里,又极为贴切,符合环境。

  胡氏宗族除了教育训诫子孙外,最重要当然还是祭祀祖先。今年有着90高龄的胡宗奶老人,谈到当年胡氏宗祠祭祀的场景仍历历在目:“胡氏宗祠的祭祀活动非常庄严隆重,正月初五,胡氏支丁(包括迁往外地外村的胡氏十六岁男孩)全部集中到“本始堂”,由族长带领祭祖。

  正月初五,祭祀义祖胡三(名清)公;正月初七,在“本始堂”祭祀明经胡氏始祖昌翼公;正月初九,祭祀明经胡氏西递壬派始祖士良公;正月十三,明经胡氏各房头选派支丁代表,由房长率领集中“七哲祠”,祭祀宋元时期明经胡氏胡怀谷等七位经学名家。

  至于各个房头祖宗的祭祀活动,由个房头另行安排,亦可邀请族长及各房长参加。民俗风情,与世推移。目前,西递的祭祖活动一年三次,即清明节上坟扫墓,农历七月半和腊月二十四“小年”拜祖宗(父母和祖父为祭祀对象,曾祖父以上老祖宗一般不再祭祀)。

  如果宗族中如有迎神、祭祖等重要大事,各房长都必须率领本房十六足岁支丁集中祠堂议事,并由辈分高、资格老且有文化才能、德高望重的族长主持族会和表态定夺。如有不孝儿孙为非作歹,做了违反族规的坏事,轻者当众批评,责令检查,重者开除祠堂,不得姓胡,并当场从享堂里取走其祖父、父亲的神位焚火烧毁,随之,族长当众宣布,今后他家嫁女儿不得在祠堂内上轿,讨媳妇也不准在祠堂里下轿。

  在胡氏的族规中要求:胡氏子弟不分贫富都必须读书,如有困难,本房头应在族田收入中予以资助。不论入仕为官还是从商经营,都要把文化列为首位,把“孝悌忠信,礼仪廉耻”作为做人的终生标准。

  家族博物馆

  “原先西递的30多座宗祠,经过数百年的历史变迁至今保存完好只有4座了。”一直对宗祠很有研究的胡晖生老人,在谈到宗祠的巨大变迁时,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宗祠曾被认为家族完整性的象征,过去用于祭祀祖先,商议宗族大事的胡氏祠堂现在被开放设立为旅游景点,记者在西递走访时,看见经过数次历史浩劫保存下来的3座胡氏宗祠,现在里面只剩下空落的框架,和一些保存下来的对联、祖先画像,空旷、宁静只是不再有从前庄严肃穆的气势。

  “聚族成村到处同,尊卑有序见淳风”、“百代祠堂古,千村世族和”,这些正是徽州强盛的宗族社会的写照。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徽州祠堂,人们又赋予它新的内涵,一座座祠堂,就是一个个家族的族徽,是维系整个家族的精神纽带。

  “古祠堂,是徽州一个个家族的博物馆,是地方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黟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徐金鑫这样评价徽州的古祠堂。

  祠堂维系家族。众多的祠堂,标志着徽州寻根文化的底蕴是十分厚重的,寻根者仅仅是来寻找一段历史,寻找一种乡愁,寻找一种精神,绝不是重寻宗法制度的噩梦。


[ 此贴被南山在2009-09-02 16:38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09-09-02
广东省连州市湖江头村胡氏宗祠
【景点】连州湖江头村
2009-06-01 12:08:56
http://www.thelosttown.com/tag/%E5%8F%A4%E6%9D%91/

荣膺帝简之乡—湖江头村
湖江头村,位于丰阳镇,距连州市区40多公里。湖江头村前临西溪,后枕着桐山,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村前有一座高大宏伟的古建筑—胡氏宗祠。胡氏宗祠始建于宋代,重修于清代乾隆年间的。祠堂所有的雕刻装饰都是凤形图案,祠堂大门前一对巨大的镇门石鼓上也是雕刻着一对张开翅膀的凤凰。原因是胡姓的始祖有虞氏是以凤来作为氏族的膜拜图腾的。湖江头村的村民全部姓胡,胡氏宗祠的建筑当然要用凤凰图案来装饰了。
最让湖江村胡氏家族引以为荣的是二世祖胡君昉。胡君昉自幼聪颖,特别在文学上很有建树。他的诗词师效唐代李贺的笔锋,人称李长吉体,著有诗集《蘖川集》刊行于世。胡君昉从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可是他的才名、诗名却名震朝野,引起了当朝的重视。据说北宋咸平年间(约公元999年),朝廷接连三次颁发诏书,诏他出仕,胡君昉却坚辞不受。

胡君昉力辞“三诏”,让当时的士大人敬佩之至。胡君昉的名气更大了,当时的士林给胡君昉一块是“荣邀三让”、一块是“名膺帝简”。胡氏后人更在胡氏宗祠中为此事撰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文学渊深载志曾称一处士;下联是:性情高尚传家只有三诏书。现在这两块匾和对联仍然悬挂在胡氏祠堂中。

旅游指南
一、交通
1. 从连州市区乘坐专线公共中巴35分钟可以到达。
2. 自驾车从连州市区沿省道S114线西行约35公里到达村委会。
二、导游
到湖江头村委会可以找到本村导游。
三、就餐
返回丰阳镇餐就餐馆。

【景点】连州湖江头村
2009-06-01 12:08:56

荣膺帝简之乡—湖江头村
湖江头村,位于丰阳镇,距连州市区40多公里。湖江头村前临西溪,后枕着桐山,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村前有一座高大宏伟的古建筑—胡氏宗祠。胡氏宗祠始建于宋代,重修于清代乾隆年间的。祠堂所有的雕刻装饰都是凤形图案,祠堂大门前一对巨大的镇门石鼓上也是雕刻着一对张开翅膀的凤凰。原因是胡姓的始祖有虞氏是以凤来作为氏族的膜拜图腾的。湖江头村的村民全部姓胡,胡氏宗祠的建筑当然要用凤凰图案来装饰了。
最让湖江村胡氏家族引以为荣的是二世祖胡君昉。胡君昉自幼聪颖,特别在文学上很有建树。他的诗词师效唐代李贺的笔锋,人称李长吉体,著有诗集《蘖川集》刊行于世。胡君昉从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可是他的才名、诗名却名震朝野,引起了当朝的重视。据说北宋咸平年间(约公元999年),朝廷接连三次颁发诏书,诏他出仕,胡君昉却坚辞不受。

胡君昉力辞“三诏”,让当时的士大人敬佩之至。胡君昉的名气更大了,当时的士林给胡君昉一块是“荣邀三让”、一块是“名膺帝简”。胡氏后人更在胡氏宗祠中为此事撰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文学渊深载志曾称一处士;下联是:性情高尚传家只有三诏书。现在这两块匾和对联仍然悬挂在胡氏祠堂中。

旅游指南
一、交通
1. 从连州市区乘坐专线公共中巴35分钟可以到达。
2. 自驾车从连州市区沿省道S114线西行约35公里到达村委会。
二、导游
到湖江头村委会可以找到本村导游。
三、就餐
返回丰阳镇餐就餐馆。

湖江头——“荣邀三让”高士隐居地
          作者:曹春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93 更新时间:2009-5-19 15:21:24
 http://www.gdlzta.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11
                           
                        有谁不想得到朝廷的青睐?一朝得宠,荣华富贵。有谁不企盼得到帝王的召见,应对金殿,大志得展?可是湖江村里的胡君防,竞推辞掉了帝王的三道诏书,甘愿在湖江头做他的闲云野鹤。如今挂在祠堂里“荣邀三让”、“名膺帝简”的金匾就是这一精彩镜头的再现……
                            
                        连州有个湖江头村。村前畔临西溪,村后枕着桐山,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胡氏宗祠就座落在村子的中央,一棵参天古榕将祠堂掩映得如在画中。

                            
                        胡氏祠堂始建于宋代,重修于清代乾隆年间。祠堂墙壁上的两块石碑,记载了这座建筑的规模和形制:“其地阳明爽敞,一水滨回,四山拱向,堂楹门庑榭宇,俱各依前制有加,规模正大,气象雄伟,屹然巍然,形制完而观瞻称,四乡以上,因可称为巨观矣……”

                            
                        祠堂雕檐画栋,一对巨大的镇门石鼓特别引人注目。祠堂所有的雕刻装饰都是凤形图案,门口的两个大石鼓上也是雕刻着一对张开翅膀的凤凰,这与连州其他古建筑上的镇门石鼓装饰图案大不一样。追究其原因是:胡姓的始祖有虞氏是以凤来作为氏族的膜拜图腾的,湖江头村的村民全部姓胡,胡氏宗祠的建筑当然要用凤凰为图案了。


                            
                        湖江头村的始祖叫胡天瑞,北宋淳化年间(约公元990年),以科甲出身,出任广西藤县县令。胡县令任届期满解绶归田后,由广西到广东,途经西溪,看上了湖江头这一风水宝地,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下来。

                            
                        最让湖江村胡氏家族引以为荣的是,他们的二世祖也就是胡天瑞的第三个儿子胡君防。胡君防自幼聪颖,特别在文学上很有建树。他的诗词师效唐代李贺的笔锋,人称李长吉体,著有诗集《蘖川集》刊行于世。旧《连州志》中存有一首他送郡太守的诗:“桄榔两醉江城夜,橄榄凤吟野驿秋。咸阳闲望云楼台,旧地牛羊满宫殿。遗基禾黍平水边,云岛日斜明僧寺。白昼对歌须纵酒,阁汀云低映客船。”

                            
                        胡君防虽有奇才,但却无心仕途。他从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可是他的才名、诗名却名震朝野,引起了当朝的重视。据说北宋咸平年间(约公元999年),朝廷接连三次颁发诏书,让他出来做官,胡君防却坚辞不受。


                            
                        能够得到朝廷的“三诏”,的确是难得的荣耀,而胡君防能够不为功名利禄所动,坚持自已高洁的秉性,力辞“三诏”更是让当时的士人敬佩之至。力辞“三诏”使胡君防的名气更大了,当时的士林给胡君防送了两块匾以赞誉这一胜事。一块是“荣邀三让”、一块是“名膺帝简”。胡氏后人更在胡氏宗祠中为此事撰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文学渊深载志曾称一处士;下联是:性情高尚传家只有三诏书。现在这两块匾和对联仍然悬挂在胡氏祠堂中。

                            
                        中国文化发展到宋代已是十分成熟了,读书人大都有一种清高自负的感觉。他们厌烦世俗,喜欢走入内心去寻求精神世界,通过内心世界的调整来取得心理的平衡,并且著书讲学,以所谓“立言”“立德”来取得“不朽”。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才产生出了象胡君防这样的处士——也就是隐士。从湖江村的三诏处士中,我们不得不感叹在那样一个封闭的社会,连州就有了这样的高雅隐逸之士,足见连州历史文化渊源之博大精深。

                            
                        胡君防死后,连州人在乡贤祠内为他立牌位供后人祭祀。在古时能够入乡贤祠的确是难得的殊荣,胡君防以“荣邀三让”的高洁,成功地完成了他以“立言”“立德”而不朽的志向。


  
[ 此贴被南山在2009-12-13 11:12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09-12-13
更新:广东省连州市湖江头村胡氏宗祠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6 发表于: 2009-12-14
江西遂川新林胡氏宗祠(五聚堂)

只看该作者 37 发表于: 2009-12-14

只看该作者 38 发表于: 2009-12-25
江西宁都某地胡氏家庙----报远堂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9 发表于: 2011-02-23
四川冕宁安定胡氏宗祠
四川冕宁安定胡氏宗祠2011-02-10 11:18      
http://hi.baidu.com/%BA%FA%D6%B2%B3%CF/blog/item/bf4e27436de606029313c6fb.html



        在冕宁现存的古建筑中,宗祠无疑占有极重要的席位。《礼记》云:“君子未营宫室必先建祠堂以奉先世神主”,所以宗祠是古人“妥先灵以报本根,荐蒸尝以笃血食,序昭穆以敦亲亲”的神圣殿堂。宗祠是否轩昂高大还关涉到家族的门第阀阅与荣耀威望,因此古人莫不举全族之力以建宗祠,这是宗祠这类大型建筑能够得以出现的根本原因。宗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实际上也是记录移民历史、见证农耕文明、传承建筑工艺的“活化石”。  

         由于改朝换代,政治风云和自然因素的侵袭破坏,宗祠这类大型古建筑已不多见。遗存至今的冕宁古宗祠中,位于先锋乡兴隆村七组的胡氏安定祠(以下简称“安定祠”)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它结构完整,规模宏大,工艺精湛,是一处著名的古建筑。

  据《安定宗谱》载,胡氏始祖胡贵于明洪武年间自“江南扬州府如皋县(今江苏省如皋县)”迁入“宁番卫(清雍正六年改冕宁县)”,落业于“城北屯”。自明朝中叶胡氏四世祖胡堂徙居胡家嘴(兴隆村)以来,其子孙在此地繁衍生息的历史已达五百余年。在胡家嘴胡氏族人中最知名的人物是明英宗隆庆年间的举人胡全礼。胡全礼历任阴山县知县、贵州思南府五马太守、浙江淮安道,大明诰封为奉政大夫。清人李昭于咸丰年间编纂的《冕宁县志·人物志》里称赞胡全礼“惠政清声,始终如一”。现存安定祠为胡氏十五世祖胡国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倡首建立,落成之日即称“庙貌辉煌,足壮观瞻”,迄今已有135年历史。

  安定祠建在一处山麓台地上,座南朝北,负山面河,居高临下,雄峙巍峨,呈印信形状:后殿与东西厢房及歇山式门楼浑然结为一体,围成南北狭长、东西略窄的长方形大院;前殿实为印钮,也与厢房首尾相连,把长方形大院分为前小后大两个天井,祠内有24间房屋,现存9扇雕花槅门。

  祠堂歇山式门楼飞檐翘角,造型夸张,配有东西耳房,非常威严气派。大门口有一对象征身份地位的青石质抱鼓石门枕,石鼓直径66厘米,厚13厘米,基座为条石,长118厘米,高和宽均为27厘米。每根抱鼓石门枕重量约在八百斤左右。石鼓正面为浅浮雕青狮戏绣球,青狮灵动矫健,绣球绦带飘飞,形象逼真。石鼓背面分别浅浮雕“旭日东升”和“月出东山”,寓意“日月升恒”。笔者还从大门檐下残存的一处雀替上看到了浮雕“三娘教子”的戏文图案。

  迈进大门就可见前殿的立柱和后殿的雕花槅门了。前殿面阔三间,左右次间与东西厢房穿斗为一体。前殿的壁板和槅门已毁,所以能直视无碍,看得见内院和后殿外景。哪怕是在正午,明媚灿烂的阳光当顶照下来,但由于宗祠结构严谨规整,雄伟恢宏,使人觉得明灭幽晦,有些瘆人,不由想起“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诗句。前殿的两个青石质方底八棱鼓面雕花高柱础留给人深刻的印象:柱础直径为45厘米,高70厘米,八方浅浮雕瑞草奇花吉祥图。

  前殿的小院坝为东西狭长的条形,中央辟一甬路,花砖墁地,条石镶边,其实是方便走路:即使院中积水,也不致打湿衣鞋。仅此一点,足以看出设计者的匠心独运了:于整个的深沉大气中透露出微微的精巧细致。

  过了前殿穿堂,就到了方正规则的大院坝。院坝阶沿全部采用青石条以桐油石灰浆堆砌而成,所以历久弥坚。这些青石条有两米多长,重千斤以上,有的甚至近3米长,重约两千斤。大院阶沿虽经百余年受雨水的浸渍,但是仍然没有丝毫歪斜坍塌的迹象。

  后殿是安定祠的主建筑,面阔五间,座落在大院南边的台地上,比其它建筑物的基址略高,尤其显得高大崇闳。后殿明间(中堂)为抬梁式结构,托住抬梁的四根里围金柱略呈圆四棱形,每柱高约7米,直径均在42厘米左右,双手才能合围。后殿次间和梢间为穿斗式七柱落脚排列结构,每列中柱高在八米以上。后殿的房间轩敞开阔,东西梢间与两边厢房拉连在一起,结构紧凑。

  安定祠内最具艺术价值的当属装在后殿明间与东西次间门槛上的九扇六抹雕花槅门了,其中明间的雕花槅门高260厘米,宽57厘米,形制高大。槅门雕饰图案雍雅、朴厚、端重、雄浑,刻工精良、刀法老道、线条流畅,流露出令人叹为观止的恢宏气度,是晚清具有江南风格的攀西地区木雕珍品之一。

  槅心的木雕图案分为四款,均施以斑斓的彩绘。第一款是采用高浮雕与透雕工艺表现“凤凰闹牡丹”(寓意“富贵吉祥”)图案。怒放的缠枝牡丹花丛中隐伏着一只体态轻盈舒展着的凤凰。牡丹花闪枝闪叶,花朵颤颤巍巍,娇艳欲滴,凤凰流盼生姿,神态安祥,与牡丹花相映成趣。第二款是采用浅浮雕与透雕工艺,表现六边形格嵌错什锦百花瑞鸟图,花朵比例匀称,栩栩如生。第三款采用线刻与浮雕工艺表现玉兔灵芝图。在万字不断头的背景上浮雕玉兔与灵芝,玉兔回首张望,天真可爱。第四款采用线刻、深浅浮雕与透雕工艺,在万字不断头的背景上,表现凤凰牡丹图,寓意“万年富贵,吉祥如意”。凤凰顾盼自雄,体态婀娜,缠枝牡丹花叶摇动,不胜娇怯。槅门的裙板均采用深浮雕工艺刻划瑞兽,图案有青狮绣球,神鹿灵芝及动感十足的飞奔麒麟,所有的瑞兽体形雅健肥硕,线条饱满,轻灵活泼,憨态可掬,富有亲和力。槅门绦环板多采用浮雕与透雕工艺,要么表现白鹤祥云,要么表现仙鹤蟠桃,要么表现缠枝花卉,突出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传统审美观点。

  胡氏安定祠历经135年的风雨侵蚀和1952年大地震的考验,至今没有丝毫的倾圮歪斜,这对于地处震区的安宁河流域的晚清木结构古建筑形制的研究不无意义。安定祠还保存有工艺精湛的木雕艺术品,为探究清同治时期的木雕技法提供了鲜活的实物。但是,就是这样一处极具价值的古建筑,虽经胡氏热心族人的悉心保护,仍然难免残损破败。据传,在“破四旧”时,胡氏宗祠内木雕“二十四孝”及“人物战场”被红卫兵拆下来“烧了三个通宵”。笔者前往采访时,阳光从多处瓦隙间射入室内。

       经管安定祠的退休老工人胡正仁向学者团展示了冕宁县尺寸最大的手抄本族谱——《胡氏安定宗谱》。据记载,胡氏始祖胡贵原籍“江南扬州府如皋县”,于明洪武年间迁入宁番卫,“安插于城北屯”。冕宁县安定祠胡氏族人为明初屯军军户后裔。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