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7977阅读
  • 3回复

亲情的凝聚----芦江胡氏三十世孙嘉翔谨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0-10-27
— 本帖被 南山 执行取消精华操作(2014-03-02) —
亲情的凝聚
芦江胡氏三十世孙嘉翔谨撰

        《芦江胡氏宗谱》(八修稿)终于完稿了,付梓前我思绪万千,感慨之余,略述本次修谱始末,以感谢大家对宗谱续修一事的关心和支持。

        我家老屋在胡氏支祠后面,每天可见庄严肃穆的祠堂殿宇。每年清明面对芦江胡氏坟庄——梨园山上层层叠叠墓茔,父亲告诉我,我们先祖在芦江艰辛创业已有二十代了,那是历代部分祖坟所在,使我自小就累积起对先人的敬重,产生探寻祖源的愿望。随着我的长大,许多疑问伴随着这一愿望强烈起来,我常常自问:我们的先祖真的来自青州?为什么来?如何繁衍?时光流逝,我身边的长者一位位默默离开人世,就象流星一闪。于是我又问自己,为什么不能用文字记下他们的人生足迹?父亲于是告诉我,你的问题只有宗谱才有答案,因为宗谱记载着历代祖辈的生平事迹。遗憾的是岁月变幻,昔日几次修编的《芦江胡氏宗谱》已音迹杳杳,我一直感到深深的遗憾。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父母年届耄耋,于是我决定编房谱,把父母知道的我胡乾房家族的先祖和后裔情况记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房谱编写中我先在妻舅家寻得《芦江胡氏排行》,侄子延令又从白峰找到近支宗亲的《芦江胡氏前房贵十五公房谱稿》。展读后,我知道芦江胡氏一世祖顗来自青州,宋时为四明录事参军,因睹四明形胜而居鄞。八世祖榘是南宋宝庆间任兵部尚书兼沿海制置使知庆元府(当时宁波最高的行政、军事长官),他知宋势日蹇,为保胡氏一脉香火,择芦江后岸建宅,命其三子用之公名烨中者以耕读传家,在此隐居。九世祖烨中开芦江胡氏一脉,三传至贯珠公胡氏始大,分为前房、车门里、前堍、五马桥、完工桥和山下、牌门、汤六房诸派。遗憾的是贵十五公房谱只记载我支先祖到良十八公,我新编的胡乾房房谱世系也就出现断代,很想寻机补正。同时意识到如能将贵十五公房谱中记述的众多傍支先祖的后裔也能完整地记录下来多好呀。鉴此,追寻完整的《芦江胡氏宗谱》,续写新的宗谱的愿望在我心中强烈地涌动起来。

        本世纪交替时节,宁远堂宗亲申得、嘉二两位先生来我家,欲明芦江胡氏祖源。在我告知贵十五公房谱记载的内容后,提及续修宗谱,因所见相同,一拍即合。当时议定请现居柴桥,二十九世振字辈的胡洁先生出面主持修谱大局,本人辅之。2005年5月10日,胡洁、申得和我分头召集修斌、嘉二、海雷、才章等族人,在北仑共商修谱事宜。会上成立了由胡洁先生任主任的修谱筹备委员会,确定了以“明源延脉、追先存今”为主旨的《芦江胡氏续谱纲要》。续修芦江胡氏宗谱的工作随后展开,天助人愿,民国版《芦江胡氏前堍房谱》和清道光版《芦江胡氏宗谱》分别从大榭和慈溪相续寻到。为使宗谱回归故里,小良、浩杰两宗亲各捐款二万,解了回购宗谱资金欠缺的燃眉之急。

        宗谱的顺利回归,为续修宗谱奠定了“明祖源”的良好条件,随之搜集后裔情况成为续修宗谱的最重要事情。为此,修谱筹备委员会借宗谱回归东风,于2008年1月12日在柴桥刚刚修缮一新的胡氏支祠召开宗亲代表大会,居住五马、车堍、田洋、大榭、梅山、白峰、大湾、镇海、上海等地宗亲代表欢聚听彝堂,共同观看刚刚迎归的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木刻版,共十六册的《芦江胡氏宗谱》孤本,推举成立了胡洁任主任,本人任副主任和小良、浩杰、富棠、纪祚任委员的芦江胡氏八修宗谱委员会,领导宗谱编修活动。确定了各地采访人员,负责后裔资料收集。并印发了本人主笔的《芦江胡氏续谱编写要求》和采访调查表。会上,特地从上海赶来的秀园、修波兄弟和现居柴桥的央玉、富棠等宗亲纷纷慷慨解囊,为修谱捐款。会后成立了宗谱编辑办公室,负责资料采访、汇集、整理、编写、打印等具体工作。办公室由我任主任,延令、海雷、胡磊、胡虹、善红为成员,后因工作需要,又加入旭铭宗亲。是年腊月廿六,我突患脑溢血,宗谱的集稿编辑交由舍侄延令承担,海雷和旭铭负责大榭和五马采编,胡磊负责郭巨采编和世系电脑输入,胡虹负责道光老谱的行实及艺文等资料电脑输入,善红负责文稿的标点及校对。

        随时后编修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善恩、才章、志诚、宏国、修君、信安和秀园等宗亲积极采写了铁沙湾、门浦、上阳、菅岙、小门等地和宁远堂的宗亲资料。财信、定信、福安、绥之、善红、海雷、永安、国相等各地采访人员积极走访各家各户,用调查表采集散处于车堍、五马、大榭、大湾、华峙等地的芦江胡氏后裔资料,有的还先后编纂了各自的本支房谱。大一、修己、文正、壮知、修甫、修竹、定高、松年(六横)和嘉二嫂等老年宗亲提供了许多前房宗亲资料。旅外游子旺亮、嘉教、永刚也从北京、重庆等地归乡或来信联系,认祖归宗。

        回顾宗谱编修全过程,我们具体做了寻古谱、集资料、对世系、编行实、彰精英、筹经费六项工作:

        寻古谱。先由海雷牵线,从大榭王榭信荣处寻到民国和光绪版《芦江胡氏前堍房谱》,次由《宁波晚报》沈之滢为媒,从慈溪观海卫方松钿处购回道光版四修《芦江胡氏宗谱》木刻孤本,再由旭铭采访联系,从沙溪嘉业处发现光绪版和道光版《芦江胡氏五马桥房谱》。为使回归故里的古谱得到永久性保存,于2008年5月20日将道光版四修《芦江胡氏宗谱》木刻孤本十六大册和《芦江胡氏前堍房谱》四本,捐献给北仑档案馆。捐献仪式上刘文科副区长代表北仑区府对芦江胡氏的义举给予褒扬。

        集资料。资料收集过程中,宗谱编辑办公室的同仁及时给采访员提供业务指导,督促各地送交资料。还在嘉春等各地宗亲支持下,到大榭、梅山、华峙、沙溪、六横等地走访,并在车堍、大榭两地召开修谱动员会议,进行宣传发动。旺亮宗亲还自费在老年报刊刊发修谱广告,在全国寻找宗亲。经宗亲共同努力,收集了现居前房、前堍、车门里、五马、大榭、梅山、华峙、门浦、小门、上阳、洪岙、沙溪、菅岙、舟山等地和旅居京、沪、渝等地的宗亲资料。胡洁先生和延令侄等还拍摄了大量资料照片。

        对世系。芦江胡氏宗谱记载八世祖为南宋宝庆间任兵部尚书兼沿海制置使知庆元府的胡榘,因宋史中有胡铨孙槻、榘皆为尚书的记载,而芦江胡氏宗谱中没有将铨列入,所以对芦江胡氏的祖源历来就有疑问。为此,先人修谱时在卷首另绘谱源考,注明因无书可考以待来者,写有《谱源辩疑》一文进行辩释。这次修谱为了弄清祖源,我们在胡氏宗亲网总版主胡先远先生帮助下,查阅了浙东和江西两地的其他胡氏宗谱,将有与我一世祖顗和八世祖榘名讳相同的其他胡氏世系与我族世系单一地相比较,同时将所有收集的胡氏宗谱世系列表进行对应分析。接待了来自江西廬陵的胡铨系宗亲,共同进行探源释疑。但终因各种宗谱对顗和榘的世系记载各不相同而无法辩清。考虑到宗谱与史书记载不符的情况各谱均有,非我一家的实际,决定新谱续写照录原世系,并另绘制《芦江胡氏与浙东、江西等地胡氏祖源对照表》,供阅者参考。况前人已有《谱源辩疑》一文之剖释,见仁见智阅者自明。至于排行,现排行从“仁”至“猷”共七十九世。本人推敲后认为,“仁、义、礼、智、信”五世为顗公居鄞前从故乡带来的排行,对考证我祖祖籍至关重要。自六世“肇”至十五世“浩”为顗公居鄞后制订的排行,对我族寻找自鄞迁居各地的胡氏旁支有帮助。十六世“粤”行以后为乾隆癸未新定排行。观旧谱十六至二十五世的名讳与排行不同,是新定排行时芦江胡氏后裔各分支在十六世后“各自为行,而不复统贯”造成的,为便于查对排行,另绘《芦江胡氏排行异同对照表》,附于排行之后。本次修谱,因间隔岁月太长,许多后裔只知其祖,更有人只知其父。为使后裔与先祖相接,我们尽最大可能利用搜集到的旧谱和周边旁支调查仔细核对,但仍有一些后裔无法与上代接续。故另制《芦江胡氏分支迁始祖考》附卷首,使这些后裔能从居住地而知先祖的来历。

        编行实。行实记述每个人的生平,是谱牒最重要内容。本次修谱除按旧谱录入先人行实外,参照旧谱形式编写了每个新增入后裔的行实材料。内容主要包括生、卒、配、葬、文化程度、职务职称、荣誉称号和子女生育情况。据粗略统计,本次修谱新编入行实或人名0000人。考虑到现行法律中男女平等的规定和独生子女政策,新谱新增行实的编写男女同例。所有人均按字辈和居住地排列,同名同姓者可参照父辈和兄弟名讳进行区分。对生卒等详细情况暂无考者,只列人名和现有资料。按前述方法区分后,仍不能知晓本人排行或先祖的芦江胡氏后裔行实,只能列入其他类,排在可区分者后面。对不愿提供本人信息或我们暂时无法取得联系者,只能从缺,待机缘成熟,以后修订宗谱时补入。

        彰精英。在历史长河中,芦江胡氏注重民族气节,无人入仕元朝。自明朝起中科举者代有人出,进士、举人、廪生、庠生不胜枚举,知府、总兵不乏其人,近现代又涌现出许多变革求新、锐意开拓的烈士和工业商贸、文化教育界精英人物,在故乡,在中国、在世界发光发热,成为芦江胡氏一族的骄傲。为了彰显这些精英人物,我们经过旧谱筛选和媒体搜寻,将先人和后裔中的佼佼者或辑录入人物传记,或列入名录。同时收集有一技之长者的诗词、文学、绘画、摄影作品和文艺演出照片辑为艺文,供后人观摩学习。

        筹经费。本次经费筹集主要由胡洁先生负责,得到了志新、小良、浩杰等宗亲的大力支持,旅居外地的宗亲也不甘落后,申得、旺亮两先生主动捐款,各从北京汇来1万元。经宗亲协力,本次修谱共筹得善款00万元,为表扬他们的善行,另列捐款者芳名于卷后。

        此外,我们还请北仑区政协第三、四届主席张嘉梁先生和芦江胡氏后裔、北仑区胡培良副区长分别写了序言。请北仑区政协第五届主席汪友诚先生为宗谱题签。叫延松侄设计了宗谱封面,编排了照片资料。历时六年,终于拟就书稿。

        稿件虽成,意犹未尽,因为限于人力、财力和有些宗亲对修谱的不同见解,致八修宗谱还存在着后裔资料不全等缺陷。但我们已经尽最大努力了,因为本次修谱完全是同好们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在谱稿的撰写和数字化输入过程中,编修办公室的同仁不知牺牲了多少个人时间;负责采访的族人不知走访了多少人家;居乡和旅外的宗亲不知提供了多少资料和帮助。可以说《芦江胡氏宗谱》(八修稿)是宗亲们亲情凝聚的结晶。本应对谱稿进一步精雕细琢,使成完璧,但考虑到修谱以来已有修斌、嘉二等多位宗亲仙逝,许多期望修谱的老年宗亲也已风烛飘摇,八修宗谱委员会决定先将编就的宗谱稿印出来,以慰他们对新宗谱面世的期待,对全体宗亲有个交待,成为今后进一步完善或重新编纂宗谱的基础或素材。因非完璧,故以稿称之。

        值此《芦江胡氏宗谱》(八修稿)即将问世之际,谨向张嘉梁、汪友诚先生和所有参与、关心支持宗谱编修,为此出钱出力的领导和宗亲表示衷心感谢。

                                                                                  公元二0一0年庚寅季秋月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0-10-27
按语:浙江宁波北仑区胡嘉翔宗兄寄来《芦江胡氏宗谱》(八修稿)主序(草稿)给我。现征得嘉翔宗兄的同意,在胡氏宗亲网论坛发布。芦江胡氏八修宗谱活动,从2005启动至今已历六年,即将告竣付梓。作为胡氏宗亲网站负责人和现代宗谱编修活动的关注者,这几年我曾三次前往北仑实地了解调查该族修谱过程,多次与他们座谈讨论其祖源世系等事宜。就我的调查来看,芦江胡氏八修宗谱活动准备充分,态度严谨,本宗宗亲广泛参与,大小宗支尽收其中。尤其是嘉翔宗兄领衔主修,数年如一日,带病坚持工作,用殚精竭虑、废寝忘食来形容亦不为过。族中一些年轻的修谱负责人员,我大多也有认识,深深为他们的敬祖爱族精神所感动。前几年该族族人以重金回归本宗宗谱,后又捐赠给当地档案馆妥善保存,曾在全国胡氏宗亲中引为美谈。嘉翔宗兄这篇情真意切的主序,代表了本宗族人对其八修全过程进行了客观的总结,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现代修谱总结范文。浙江宁波是沿海发达地区,《芦江胡氏宗谱》八修告竣,将提供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胡氏分支在新时 代开展、延续传统宗族活动的宝贵经验,他们的成功也将成为其他正在准备做同样工作的胡氏族人的先进榜样。为此我愿意向广大宗亲读者推介这篇序文。嘉翔宗兄非常谦逊,他在给南山的邮件中说:因谱稿还未正式成型,该文付梓时或有变化,如发,请注明草稿,请阅者共提建议,使我们的谱能编得更好些。我也代表胡氏宗亲网站,深深地感谢嘉翔宗兄,感谢芦江胡氏长期以来对胡氏宗亲网站工作的支持。
胡南山 2010.10.27
[ 此贴被南山在2010-10-27 14:16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0-10-27

2007年4月南山初访芦江胡氏,左起:咕咚冰鱼、南山、胡嘉翔、光头宗亲


2008年10月南山二访芦江胡氏,左起:南山、胡嘉翔、光头宗亲


2009年7月南山三访芦江胡氏(陪同江西宗亲),左起:光头、胡琼、嘉翔、绳荣、南山、冰鱼
[ 此贴被南山在2011-07-26 13:38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0-12-03
长湖小学----胡嘉翔
选自《芦江胡氏宗谱》(八修)

       长湖小学(后改名为红光小学)在柴桥街道红光村,它是胡怀民(振懋)先生于1932年,与当地农民联手斗争,创办的一所乡村小学。

        1932年的柴桥镇早已创办有芦渎公学等新型学校,但在邻镇的东周、西周、虞家、山下张等乡村,还只有一家设在谢家祠堂的私塾,当地的许多农家子弟因此得不到及时教育。为了改变现状,当地农民中的有识之士打算自己新办一所学校,于是就公推代表到柴桥邀请胡怀民先生到该地开办学校并任教。当时胡先生刚刚在 “一二八”事变的流弹中,只身从上海的教会学校逃回柴桥,思想中有着当时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救国思想。他应邀后立即着手办校准备工作。先向镇海县申请办学,得到批准。继而在该地农民中筹备“六月蓬”会,以会费收入为办学筹备经费。当地农民热情参与,带领子弟从山上砍来松树,制成黑板、桌、凳等校具。选定地处长山头的湖东庙为学校校址,以该校地处长山乡,学校又在湖东庙取名“长湖小学”。学校开办后,设语文、数学、唱歌、画图等课程。对贫苦的农家子弟实行减免费。因此这所农民学校开办后,在农民中声誉很好,许多在私塾读书的农家子弟纷纷转到长湖小学就读。

        谢家祠堂私塾为当时的乡长张某堂弟所开,因学生转学影响收入,即向堂兄诉苦。两人合谋由乡长张某出面,报请镇海县取消长湖小学,由此引发了当地农民与乡长间的保校和撤校斗争。胡怀民先生作为学校创始人之一和主要教师,立场坚定地站在农民一边,共同为恢复学校与乡长展开了斗争。因官官相护,农民在当地投诉无门,胡先生临危受命,接受农民委托,携带东周、西周、山下张等地农民交给的一袋名章,以“镇海县当局在长湖小学开办一事上,既准办又准撤的矛盾做法”为申诉关键,自费到南京国民党和政府最高当局投诉。到南京后,胡先生一边向国民党党部和政府教育部等部门投诉,一边找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在镇海店员工会活动和担任工人纠察队员时结识的倪少楼(音),托请他将办长湖小学的纠纷案由,告诉其姐姐国民党参谋本部次长贺耀祖的夫人倪斐君,请她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解决长湖小学的办学问题。几经努力,国民党党部派邵姓秘书接待胡先生,告知已转浙江省党部处理。当胡先生持着邵秘书名片赶至杭州,省党部告知此案已移文镇海,要求查办“既准办又准撤的”糊涂县长。胡先生回柴桥后,县长已接到上级文件,无奈之下,只得叫第六区区长出面调解,最后同意长湖小学继续开办,同时取缔私塾,将私塾校具划归长湖小学使用。并且撤消乡长张某职务,由农民选举乡长。农民办学斗争取得胜利。

        但撤职后的张某不甘心失败,到上海雇请“斧头党”数人,来长湖小学谋杀胡先生。张某宴请杀手时,校董(后任乡长)张某闻讯告知胡先生和乡民。当地农民闻讯后义愤填膺,拿起锄头、钉钯,赶至学校护校,参加者达数百人。原乡长张某见众怒难犯,只得叫杀手灰溜溜地回了上海。农民的护校斗争取得彻底胜利。

        后来胡先生看不惯后任乡长行事,弃教从商,但长湖小学一直开办到解放以后,直到二十世纪末并入柴桥镇中心小学。
                                                    (胡嘉翔稿)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