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简介 2007-03-18 06:07:16
大 中 小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者。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兴趣广泛,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进行研究。
他曾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胡适还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
[编辑]
思想与学术
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师从约翰·杜威。这令胡适的思想偏向实用主义。
[编辑]
新文化运动
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使用白话文写作,引起很大反响。
发表《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论文。
1920年出版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
第一个用白话写作独幕剧《终身大事》,确立了现代话剧的新形式。
[编辑]
哲学研究
胡适在中国现代学术方面,是较早引入西方方法以来研究中国学术的。他首先采用了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研究中国先秦哲学。他以读大学时的论文为基础,编写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仅写到先秦,但一生也没有写下卷。
[编辑]
影响
顾颉刚自谓是胡适的学生,胡适考证的方法对顾颉刚影响不浅。
[编辑]
自由主义
五四运动时期,提倡健全的个人主义精神。
1929年的新月人权运动。
1930年代前期,在《独立评论》上就民主与独裁问题上展开的论争。
1941年在美国发表英文演讲《民主与极权的冲突》。
1948年9月发表《自由主义》。
1949年《我们必须坚持我们的方向》。
1959年在《自由中国》发表《容忍与自由》。
[编辑]
评价
因为胡适曾为国民党做事,在中国大陆是个有争议的人物,过去曾一度否定他的政治思想,但近几年来的研究都倾向于肯定他应有的历史地位。
牟三宗批评胡适并不能真正了解杜威的思想,只学到表面。[1] (
http://philo.ruc.edu.cn/pol04/Article/chinese/m_modern/200407/894.html)
[编辑]
年表
1891年12月17日生于上海大东门外。
1893年随母去台湾其父胡传任所。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随母离开台湾回上海,后回祖籍安徽绩溪上庄,进家塾读书。其父胡传病死于厦门。
1904年与江冬秀订婚,从三兄到上海,入梅溪学堂。
1905年进澄衷学堂。
1906年考取中国公学。
1908年入中国新公学,兼任英文教员。
1910年留学美国,入康乃尔大学选读农科。
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师从于杜威。
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1917年通过哲学博士学位的最后考试,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回安徽绩溪与江冬秀结婚。
1919年接办《每周评论》,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挑起“问题与主义论战”。
1920年离开《新青年》。
1920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南京大学)暑假学校讲学。
1922年创办《努力周报》。在《努力周报》第二期(5月14日)与蔡元培、李大钊、陶行知、梁漱溟等联名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
1924年与陈西滢、王世杰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
1926年,与其师郭秉文等人在美国发起成立华美协进社。
1926年7月—1927年5月游历英国、法国、美国、日本诸国。
1927年正式取得哲学博士学位。与徐志摩等组织成立新月书店。
1928年创办《新月》月刊。
1929年在《新月》杂志上发表《人权与约法》一文,标志着“人权运动”的开始,随后发表《我们什么时候才可有宪法—对于建国大纲的疑问》、《知难,行亦不易—孙中山先生的“行易知难”说述评》、《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
1930年1月胡适、罗隆基、梁实秋三人有关人权问题的文章结集为《人权论集》交新月书店出版,后被国民党政府查禁。4月10日在《我们走那条路》中提出:“要铲除打倒的是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五大仇敌”。
1932年与蒋廷黻、丁文江、傅斯年、翁文灏创办《独立评论》,胡适先后共为其撰写了1309篇文章。
193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
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
1942年9月8日,辞去驻美大使职务,移居纽约,从事学术研究。
1943年应聘为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
1944年9月在哈佛大学讲学。
1945年出任国民政府代表团代表在旧金山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以国民政府代表团首席代表的身分,在伦敦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制订该组织的宪章。
1946年7月回到北平,任北京大学校长。
1949年赴美国,在美期间,与张爱玲相识,结下友谊;《自由中国》在台湾创刊,胡适任名义上的“发行人”。后其负责人雷震被捕,胡适一度受到株连。
1950年应聘为普林斯敦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
1957年11月任台湾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
1962年2月24日心脏病猝发病逝于台湾南港。
[编辑]
主要论着
发表《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1月1日,于《新青年》第2卷第5号)
发表《历史的文学观念论》(1917年5月1日,于《新青年》第3卷第3号)
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1918年)
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1919年7月20日,于《每周评论》第31期)
着《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1919年)
着《尝试集》(1920年,北平,北大出版部,新诗诗集)
着《胡适文存·一集》(1921年,北平,北大出版部)
着《章实齐先生年谱》 (192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姚名达订补)
着《胡适文存·二集》(1924年,上海,亚东图书馆)
着《戴东原的哲学》(1927年,上海,亚东图书馆)
着《白话文学史·上卷》(1928年,上海,新月书店)
着《卢山游记》(1928年,上海,新月书店)
发表《人权与约法》(1929年,于《新月》杂志第2卷第2号)
发表《我们什么时候才可有宪法—对于建国大纲的疑问》(1929年,于《新月》杂志第2卷第4号)
发表《知难,行亦不易—孙中山先生的“行易知难”说述评》(1929年,于《新月》杂志第2卷第4号)
发表《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1929年,于《新月》杂志第2卷第6、7号合刊)
着《人权论集》(1930年,上海,新月书店,与罗隆基、梁实秋合着)
发表《我们走那条路》(1930年4月10日,于《新月》月刊第2卷第10期)
着《胡适文存·三集》(1930年,上海,亚东图书馆)
着《胡适文选》(1930年,上海,亚东图书馆)
着《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1930年,吴淞,中国公学)
校编《神会和尚遗集》(1930年,上海,亚东图书馆)
编《中国文学史选例》(1931年,北平,北大出版部)
着《中国中古思想史的提要》(1932年,北平,北大出版部)
着《四十自述》(1933年,上海,亚东图书馆)
译《短篇小说》(1933年,上海,亚东图书馆)
着《胡适论学近着·第一集》(1935年,商务印书馆;后删省为《胡适文存·四集》,台北,远东,1953年)
着《南游杂忆》(1935年,良友图书公司)
编《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集》(1935年,建设理论集,良友图书公司)
着《藏晖室札记》(1939年,上海,亚东图书馆;1947年由商务重排出版,改称《胡适留学日记》)
着《胡适的时论》(1948年,六艺书局)
着《水经注版本四十种展览目录》 (1948年,北大五十周年纪念,北平,北大出版部)
着《我们必须选择我们的方向》 (1949年,台北,自由中国社;即《胡适时论》的增改本)
着《齐白石年谱》(194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与黎锦熙、邓广铭合着)
编《台湾纪录两种》 (1951年,台湾省文献委员会,与罗尔纲合校编)
发表《容忍与自由》 (1959年11月20日在《自由中国》十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讲,全文刊登在《自由中国》第20卷第10期)
着《丁文江的传记》 (1960年,南港中央研究院)
编《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1961年,台北,自印本)
[编辑]
家庭
父亲:胡传,字铁花,号钝夫,清朝贡生,官至淞沪厘卡总巡、台东直隶州知州,著有《台湾纪事两种》,1895年8月22日病殁于厦门。
母亲:冯顺弟。
妻子:江冬秀。
长子:胡祖望,定居美国。
女儿:胡素斐,早殇。
次子:胡思杜,在中国大陆,后于1957年反右中自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