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263阅读
  • 1回复

故朝议大夫直宝文阁学士胡公墓志铭(胡坚常)—— 宋代蔡戡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7-12-09
公讳坚常秉彝 姓胡氏 其先家豫章 今为常之晋陵人 曾大父讳宿 观文殿学士 太子少师赠太师秦国公 谥文恭 大父讳宗尧 都官员外郎 赠金紫光禄大夫 父讳越修 朝请大夫 赠通议大夫 自文恭公以文学徳行为嘉佑名臣 逮修简公宗愈 敏节公某 定愍公某 继踵贵显 俱有风烈 益昌其传 由是胡氏为天下甲族 公生长徳门 父兄之教不习而成 少以荫补官 初尉建昌之南城 有㫖调禁卒行 在所卒惮远役 留剽近郊哗且变 公挺身赴之 譬以祸福 卒悔沮愿益资粮 公亟以郡守命 捐所职营田钱赋之 卒喜请行 公曰 夕毋往旦 将送汝于境 因寝卒所黎明乃去 是日微公建昌几乱 县多盗 每发輙得尸应赏 格公曰 求盗职也 岂为己利哉 竟不自言 徙丹徒丞 用荐者改秩 知临安之盐官 县畿甸号阜剧讼牒 日以千数 异时官据案列棰械民钳口一语不得吐 公削去牙枿 前民致诘情伪立见 吏不得一摇手畏之 如神民相与目为佛 奸豪重足讼以衰息 日昼下帘 未晡即休 吏以为常 府岁赋税 诸邑而取其直 公谓捐民所有 而揠其所 无非是争不得 欲投劾去 后帅卒从公请 县故比民财力 相习为欺会比 公乃豫画井邑疆域 一日尽召胥长闭他室 令各疏户之髙下 吏奸一无所售 具以实对户长 督租吏并缘差法为奸利 而责偿逃亡有破产者 公悉罢之 出片纸示期于民 赋以先办 帅赵公子潚嘉叹不已曰 此古循吏未为也 下诸邑使为法 太上更化诏举 县令部使者以公应诏 玺书褒励增其秩 通判临安府 帅雅相器 重事悉关决能 声益白擢 直秘阁 知盱眙军 盱眙扼南北之冲 时讲信初定 连易三守 莫当上意 益命精其选大臣 以公对公夷 翦荆棘 规创官 守招徕流亡 经理 财赋 不数月称治 北人尝游骑境上觇者以闻下 公诇实否 公言敌情易测 不过外张声势 敢以合门保无他已 而果然前是 北人戍在泗 毎夕必鸣鼓角以相震 至是悉彻警 有乘风绝淮为北人 得致诸泗守 守怙敌威素暴 及是悉归之曰 毋启衅也 二守益欢 至需酒药 不疑徙滁州 值增筑维扬古城 调瓴甋 傍郡骚然 独滁赋不加民 先期而集有请 调夫真滁和 筑六合瓦梁堰 以备敌 朝廷下其议 公抗论以为非策 且作未必即成 成未必能久 久未必可用 而何以劳民殚财 为事寝不行 提举江西常平 核义廪虚籍得米为石九十万 曰是将有大饥 公既去 果旱饥民仰活甚众 知秀衢二州 不赴 提举浙江常平 岁适歉 公力讲荒政 捐官粟以济不足 则劝分富 民人皆乐 输价不翔踊 迁两浙转运判官升副使 有㫖下转运常平司议 浚运河 由永乐以南抵 长安闸提举官恡费 摇以未可 公曰一役不劳 二司请独徃 亟徃调夫以身 督役未再旬讫事役简功倍至 今赖之知扬州 再除两浙转运副使 未几章 罢除江东转运判官升副使 淳熙四年(1177)冬 召还为户部郎中 明年迁将作监太府少卿 丐外直宝文阁浙西提点刑狱 未赴 以疾免 寻得祠 八月四日戊午终于里第 享年六十有四 官朝议大夫 公姿禀严重 动有典刑 赴义若渇 惟恐居后 在建昌守 倅不相能倅已 受代有讼者 守檄尉留之 将以逞憾 公密导其行 而复以无及 在临安有制置沿海者 辟公以属 公策其必败 力辞不获 后果被黜 左右攘袂莫顾 公极力调护 返诸故里 莅官奉法不可干以私 虽达官要人 亦莫能屈 将诣行部从者仅十数计 日给廪郡邑 无毫髪扰 轺车所届 讼者云集 假以色词 延问反复 人人得尽其情 雅意人物尝谓荐 削宁不在我 既徐观深察 以拔其所知 又因其所知 以拔其所未知 有未尝识面者推贤扬善 自其天性 所汲引多寒畯后 皆知名折狱务宽 通判临安 有不逞千辈 谬言不敬 府吏希㫖将抵重辟 公曰 酒误安至是竟以轻论 盱眙有坐越境群系者 公阅其容 止病悴非真有他计原情奏贷之 江右岁歉 居民曹伍攘粟逮系充斥将论 以强盗会摄宪触热行郡 虑从末减所平反 非一其临 民率风厉以教化 而缘饰以儒雅利 兴害除弱扶强 抑毅然以身任责 及其遇事随见随决 破奸发伏 吏不敢欺 在淛右兼摄姑蘓嘉禾 在江左兼当涂台府之事 交至并酬 恢恢益有余地 尤长于治赋 知取予慎出 纳视官物如其家 视公费如其私 不事苞苴 不饰厨传以哗世干誉所至 府库充衍后人利之在官市物厚酬其值公堂供张 去辄按旧籍还之俸 外增给岁时互馈 却而不受 有不可却者归之 公帑其廉洁 盖公余事觐辞 凡八对便廷所言 皆剀切时病如论宣司当复发运可罢计臣宜久任尤深达国体召自淮东 上且将用 公未至而不乐者 遂相排抵 公阅其章 则皆浮言 喜曰 如是吾无大过矣 迟次家居言者 复疏其疾 公曰 吾丐闲已决及期 且露章得免 吾志也 初通议以勤俭累赀 公克承先志 自奉甚约 又以戒子弟 而化其家人 不知者直以为啬 至人有急推财赴之无一分 顾惜意友爱同产 二妹靳择所适 厚为资送归焉 外亲之贫若病者 悉力振起 使不乏绝如广义庄 发私积施 及宗族生养死 赖公以济者 不可胜纪 前配贾氏 显谟阁直学士諲之孙女 再配荣氏 敷文阁待制薿之女 子男五人 大成宣教郎知金坛县 大任迪功郎主袁万载簿 大年安丰县尉 大椿 大钧早卒 一女尚幼 孙男五人 将仕郎 余未就 传以某年某月某日 归窆于平江府某县某乡某山 先茔之右方 祔二夫人 其孤大成 以公之甥曾㬇之状来请铭 惟某与公世姻 且辱知最厚 其敢以固陋辞

乃铭曰

胡迁晋陵 大自文恭 其后孔昌 有卿有公 维时名卿 克肖乃祖 出入践扬 蔚有誉处 我剸我乂 孰错孰盘 我廪我衣 孰饥孰寒 胡不髙位 以称厥徳 胡丰于才 而寿则啬 其发涓滴 其储渊泉 愈积益蕃 百世之传

来源:定斋集卷十五      宋代蔡戡撰
QQ:190596259    E-mail: hl_1226@126.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12-09
附录:

蔡戡(1141~?)(生年据本集卷一八《丁未立春日……》“不觉身年四十七”推算),字定夫,仙游(今属福建)人,居武进(今属江苏)。襄四世孙。初以荫补溧阳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七年,召试馆职(《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一之二三),授秘书省正字。八年,知江阴军(以上《南宋馆阁绿》卷八)。历广东、京西转运刮宫,广东、湖南提刑。淳熙十年(1183)由湖广总领徙建康府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寻徙淮西总领(《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三之五四)。光宗绍熙元年(1190)为浙东提刑,召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宝庆会稽续志》卷二)。五年,兼知临安府,再任湖广总领(《咸淳临安志》卷四八)。宁宗庆元二年(1196)知隆兴府(《周文忠集》卷四七《题蔡忠惠公帖》)。嘉泰元年(1201)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有《静江府图志》十二卷(《宋史•艺文志》)、《定斋集》四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皆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等辑成《定斋集》二十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成淳毗陵志》卷一七有传。

蔡戡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定斋集》为底本。参校清光绪武进盛宣怀刊《常州先哲遗书》本(简称常州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来源:百度国学


平江府
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升苏州为平江府。治吴县,长洲(今苏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苏州及张家港,太仓,吴县,常熟,昆山,吴江等市和上海市的嘉定, 宝山等区地。元改为路,明初改苏州府。宋时平江号称东南都会,有丝织 ,造纸, 造船等手工业。今存《平江图》碑即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碑刻。表示宋代平江城,即今苏州市的一幅城市平面图,该图详细精确地描绘了城墙,城厢、平江府衙、平江军、吴县等军政府署以及纵横交错的河流、街道,还表示了305座桥梁和近250座规模很大,但形象不同的殿堂、寺观及建筑群,还表示了齐门、娄门、葑门、盘门、阊门及五座城门,每座城门还分别绘出了陆门及水门,地图较真实完整地显示了平江城内发达的水网状况,表示手法有所创新,采用了平面和三维立体相结合的效果。平江图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碑刻地图,也是世界罕见的巨幅古代城市规划图,是我国和世界地图史上的杰作。现藏于苏州市碑刻博物馆。 
来源:百度百科


平江是苏州的前身,位于富饶的江南平原地区,扼南北交通要道,南宋时代为地区性的行政中心,手工业、商业繁荣。现存《平江图》碑,记载了当时该城的平面布局。城市为长方形,南北长4公里,东西宽3公里多,城墙上开有五门,是一座水网城市,设有水、陆两套交通系统。城内有大河,南北四条,东西三条,它们都与城市干道平行。另外还有一些小河、小街,共同构成城市的交通网络。商店、住宅多为前街后河,水陆交通方便。城外有护城河围绕,既可作为防卫之用,又是水运交通线。


《平江图》碑拓片。平江府即苏州,该图记载了苏州当时的平面布局和城市设施。

来源:中国网 2004年1月
QQ:190596259    E-mail: hl_1226@126.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