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9695阅读
  • 12回复

[转文][重要]胡姓“宗胡“源阜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1-03-08
— 本帖被 南山 从 世系研讨 移动到本区(2014-02-27) —
核心提示: 阜阳胡国为归姓,是从夔姓演变而来。阜阳胡国被称为宗胡,表明它是胡姓宗庙所在地,即司马贞《史记索隐》所说的:“宗胡,邑名。胡姓之宗,因以名邑。”因为历史上没有任何地方比阜阳胡国更早,所以阜阳在上古被称为宗胡,意思是胡姓的发源地,天下所有胡姓人都源于此。

胡姓“宗胡“源阜阳

——探寻阜阳胡子国春秋

张殿兵/文

胡姓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部落时期。在上古时代,部落的图腾也可以成为部落的姓氏。传说那时有一个以白头翁为图腾的部落,便是胡姓的先民。有史籍记载的是西周、春秋的胡子国。目前相对认可的胡子国有两个:一为归姓胡国,位于今天的安徽阜阳,后被楚国所灭;一为姬姓胡国,位于今天的河南郾城,周王室之后,为郑国所灭。这两个胡子国亡国之后,王族子孙都以原国名为姓,又形成两支胡氏。

胡姓中,除了源自两个胡子国外,还有一支源自谥号为姓。即舜的后裔妫满,他受封于宛丘(今河南省淮阳东南),国号为陈,妫满就是胡公满,胡公是其谥号。其死后,妫满一支后裔以周天子封的胡公满谥号为姓,以此纪念。

除以上三支胡姓外,外族改姓胡的也为数不少。汉代以后,特别是五胡乱华之时,进入中原的外族,纷纷“改姓胡氏”,为汉族胡氏冲添了新的成分,使得后来胡姓的繁衍,又多了一支世系。

虽然胡姓源出多支,但是胡姓宗族最早的诞生地却是源自阜阳。阜阳胡国称“宗胡”,表明它是胡姓宗庙所在地,即司马贞所谓“胡姓之宗,因以名邑”。这与西周最早的都城镐京(也称王城,今陕西长安县西北)称为“宗周”的意思是一样的。

今天我们探寻胡姓的发源史,自然绕不开春秋时期阜阳境内的胡子国。然而,阜阳人津津乐道的家乡胡子国,却不知道已被外界争得沸沸扬扬,大有把《左传》、《史记》记载的阜阳胡子国历史抹平的趋势。

春秋时期阜阳境内胡子国,汉晋史学家几乎众口一词,没有异议。至唐宋元明清之际,胡国阜阳说、河南郾城说并存。不过,较一致的说法仍认为在阜阳古胡城。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颍州》载 “汝阴废县”及“胡城”条:“胡城,在州西北二里,春秋时胡国城也。”《大清一统志·颍州府古迹》载:“汝阴故城”及“胡城废县”条均认为春秋胡子国在汝阴县。然而,近代陕西有关“害夫”(hu,通假字胡)铭诸器出土,使胡子国之地望纷争迭起,现在史学界有五种观点,分别是陕西泾阳说、陕西蓝田说、河南郾城说、河南南阳说、安徽阜阳说。

近代历史学家唐兰曾考证胡之宗源阜阳说,他认为阜阳为商末时期的胡国。《春秋》、《左传》、《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史记集解》、《史记索隐》、《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等清楚记载:“宗胡之地,汝阴,故胡国。汝阴县(今阜阳)西北有胡城”。但是,因为近代以来没有安徽史学家对此进行研究、宣传,使原本汉晋以来阜阳境内存在的胡子国已被“迁移”至外地。为尊重历史事实,本报决定对春秋时期阜阳胡子国进行追本溯源,还原胡子国一个真实的故里。那么,真正的归姓胡国地望(即地方意思)到底在哪里呢?想知道答案,我们还需首先了解一下历史上阜阳境内的胡子国春秋。

阜阳胡子国春秋源流

在上个世纪30年代以前,有宗周钟,其铭文中有“害夫”字。中国历史学家唐兰考证为西周厉王时器,害夫字释为厉王的名字“胡”。1973年在陕西蓝田出土害夫叔鼎,铭文中有“害夫叔”二字。1975年在陕西扶风县出土的文物中,也有“戎害夫”等字样。1977年在陕西岐山县发现大批西周的四甲骨文。其中有“其于伐害夫侯?”等文字。1978年,陕西武功出土的《害夫叔簋》上的铭文:“害夫叔害夫姬作伯媿媵器。”这是胡国的害夫叔为长女所作的媵器,由此证明胡国为媿姓。害夫与胡作通假字用,古媿、归音也通假使用。因此,这个媿姓的胡国胡叔应该就是古籍中归姓胡国的公族。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载:“立胡女敬归之子子野。”杜预注释:“胡,归姓之国。”又曰:“汝阴县西北有胡城。”《史记·陈杞世家》载:“十五年,吴王僚使公子光伐陈,取胡、沈而去。”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注释说:“胡,归姓”。《路史·国名记》引《世本》云:“胡子国,归姓,夔(nao,简化字是猱)出。”中国史学家蔡运章考证为:“胡的族源是夔国后裔”。夔,是古籍中神话记载的“夔一足”和“以夔为典乐”的那个夔。

《史记·五帝本纪》:“天下归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伯夷让夔、龙。舜说,可以。以夔为典乐,教稚子,直而温,宽而栗……”。《大戴礼记·五帝德》载:“夔作乐,以歌舞,和以钟鼓。”

由此我们可知,在传说中的尧舜时代,有夔这个部落,以一足神龙为图腾,其首领叫夔。他们和尧舜时代的部落结为联盟,推举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后又推举舜为首领。以夔为乐正,负责歌舞音乐的官职。

夔族和皋陶、伯夷、彭祖等同属东夷,夔族活动在今天的冀南、鲁西、鲁南、苏北、豫东和皖北一带,其后裔分别建立了各个方国。后来夔之后裔所建立的方国在夏太康以后被后羿灭亡。

司马迁《史记》说,“舜之后裔,周武王封之陈(今河南淮阳)。……禹之后,周武王封之杞(今河南杞县)……。契之后为宋(今河南商丘)。……皋陶之后,或封英(即蓼,今河南固始)、六(今安徽六安)。……伯夷之后,至周平王时封为秦。益、夔、龙等五人,其后不知所封,不见也”。但司马迁又说,其五人之后皆至帝王,余乃为显诸侯。周武王时,分封的侯伯还有千余人。到了周幽王、周厉王之后,诸侯经常互相吞并。江、黄、胡、沈之属,不可胜数,故记录下来流传。

从司马迁所说,我们可知,夔族的首领被后羿灭亡,但夔族后裔还是存在的,其所建的方国后来分封为诸侯国。但是哪一个诸侯国,司马迁不清楚了。但他提出“江、黄、沈、胡之属”,说明这几个国家与夔族有关系的。

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中说:“归姓:胡、有、何。”宋罗泌《路史·国名纪》中说:“五帝之世:归——夔之封国,一说夔,杜甫说夔子国者。后有冯氏(《世本》说:冯,归姓,郑大夫冯简子之后)……。”上面记载的意思就是夔的后裔归姓有四个国家,分别是夔国、胡国、有(洧)国、何国,甚至还多一些国家,这是夔的后裔建国的一条路线。

夔国,近代史学家考证即湖北秭归,即归国,先是归姓,后为楚熊挚所代替。然而,上海杨浦区职教大学张家琦考证传世《乖伯》铭器时认为,一,秭归的归国是个小邦;二,归国的祖先曾辅佐过周文王、武王,仅凭此一点即可证前面所说的夔国,不是夔子熊挚,而是“典叶声律”的夔(两个不同的夔国)。三,他们的祖先是来自他邦的。这个他邦在哪里呢?张家琦分析推测,夔族之后失去的一环就是殷代的归方。又根据《殷墟文字甲编》、《殷墟卜辞综述》文献资料记载,在今安徽西北部,自亳县以南,包括今太和、界首、临泉、阜阳直至阜南一带,归国是和殷王朝敌对的。他分析在豫东、皖北之地的汝颍一带,有好几个归姓小国,这里可能就是殷商武丁时期的归方等地,具体地点应该是在今豫东、皖北之地的阜阳境内胡国。

随后,以后的发展路线是:归国一直处于殷王朝的统治之下,在被征服的时候或者以后,他们中的一支越过大别山,经过江汉平原,又西行,然后停留在湖北秭归一带,建立了夔国,又名归国。另外可能还有一支走得更远,渡过长江,到了今湖南的宁远一带,建立了何国。

1975年在陕西扶风出土的众多青铜鼎器铭文记载有:“害夫侯”、“戎害夫”、“至于害夫”等文字。这些记载多与淮夷、南淮夷有关,故胡国与南淮夷等邻近。当代史学家李学勤考证认为:“这个胡国就是文献中归姓的胡国,在今安徽阜阳,是成周通往淮水流域的必经要地。”当代史学家杨升南根据考证出土器铭文字时认为,戎害夫即文献中的归姓胡国,在今安徽阜阳。”当代史学家蔡运章也说:“对胡国的地望,大体有四种不同说法,……我们认为以上四说当以安徽阜阳说为是。”张家琦认为,西周金文中的害夫国就是文献中的胡子国,归姓,在今安徽阜阳市。

胡子国地望之争纷起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陆续出土青铜器后,胡子国地望之争沸沸扬扬。首先持反对阜阳境内胡子国的当代史学家晏贵昌,他考证认为:“西周金文中说的害夫国是河南郾城的胡子国,先秦时期只有一个河南郾城胡子国,不存在两个胡子国。”

此论点一出,持有异议的当代史学家迅速分成两派,各持己见。对此,赞同归姓胡国在阜阳境内的当代史学家张家琦辩驳说:“先秦时期国名相同的邦国有好几个,如焦国有两个、向国有两个、赖国有两个、曾国有两个等。古籍记载春秋时期有两个胡子国,一个在安徽阜阳,一个在河南郾城。

同时,张家琦考证认为两个方国都是归姓。他进一步指出,在尧舜禹时代,夔族参加了舜为首的东方部落联盟集团。夔为乐正,掌管音乐舞蹈,他们以独足龙为其图腾。夔国在夏初为后羿所灭,夔国即归国。至殷商时,甲骨文卜辞中有归方、虎方、何方等,这可能是夔族即归族所建立的方国。这些方国就在今豫东皖北的汝颍一带。武丁时,商灭掉归方、虎方部落,归姓中的一支可能于此时迁到今湖北秭归,建立了夔国。秭归的夔国后为楚熊挚所取代,再后来为楚国所灭亡。西周初,安徽阜阳的虎方部落改为胡国,周公东征时,可能被征服。周穆王时,胡国曾联合徐戎、淮夷内侵,到达豫中,被成周打败,胡国降服。西周金文中的胡国应是安徽阜阳的胡国,而不是河南郾城的胡国。事实上,河南郾城胡子国比阜阳胡子国晚了几百年。河南郾城的胡子国史载不详,根据文献分析可能建于周厉王时期。春秋时初期被郑武公所灭亡。阜阳胡子国建于商朝,春秋末期为楚国所灭亡。

对于西周时期胡国地望五说,张家琦逐一进行了分析辩驳:一说认为胡国为戎害夫, ,在“淮戎”旁,当是隗(归)姓西戎的一支,胡国当在陕西渭水之北。实际上淮戎当是鲁南、苏北和皖东北一带的淮夷。那里的徐国可以称为徐戎,为什么淮夷就不可以称为淮戎呢?从西周的一些铜器铭文中看,胡国与淮夷的关系密切,故其地应在淮夷的近旁。

其二为陕西蓝田说。以为胡叔鼎出土于陕西的蓝田,故以为胡国就在蓝田。其实蓝田是西周镐京与东南方诸国的主要通道之一,西周不论是征服胡国或与胡国友好,胡国的礼器都可以沿这条通道到达蓝田的。西周、春秋时某一个邦国的礼器在另一个邦国或地方出土是屡见不鲜的。

其三为河南南阳说。以为“害夫”字即“甫”字,害夫国即甫国,其地望当在今河南南阳一带。实则甫国即吕国,姜姓,而胡国是归姓,故害夫国不是甫国。甫国地望离成周太近,离淮夷太远。穆王时周王的军队在棫林和害夫国的军队交战,而甫国反而在棫林的西面,其地望与此不合。

最后剩下河南郾城的胡国和阜阳的胡国。他认为,这两个胡国都是归姓,都在汝颍地区。根据1975年陕西扶风出土的青铜器铭文记载,戎害夫曾伐燕(后乃北迁),青铜器铭文载“偃”。众多史学家一致考证为胡国伐的偃就是位于河南郾城的偃姓蓼国。“蓼国先在河南郾城,后迁到固始县”(《史记正义》、《括地志》所载)。可见郾城在春秋时期还没有什么胡国,而是阜阳胡国进攻的蓼国。

对此,中国考古会员、阜阳博物馆副馆长杨玉彬赞同张家琦观点,但对河南郾城为归姓胡国持有异议。他考证分析认为,胡国地望所在地先秦时期文献缺载,汉晋学者多考定于安徽阜阳。至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极力说是河南郾城,随后胡国地望两地说纷争遂起。到了近代有关“害夫”(胡国)青铜器先后出土,使胡国地望认指又出陕西泾阳、蓝田说、河南南阳、河南郾城说、安徽阜阳说之争。青铜器出在某地,自然使人推想其地就是胡国或胡国故址所在地,因此众说纷纭,正误杂出。而泾阳说、蓝田说、南阳说证据薄弱,论点偏颇、谬误,不值一驳。因为古代实用器缘于祭祀、婚嫁、国家或部族迁徙、战争掠夺、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等复杂因素使其具有较大的流动性,以器物出土地确定胡国地望,应该结合其他材料互证。然而,仅仅以器物出土地就说是胡国地望,是众多历史研究者所不承认的。

那么,商末时期,到底有没有郾城胡子国呢?杨玉彬考证分析认为:商末时期郾城还没有胡子国,其郾城立的胡国为姬姓,不是归姓。从文献记载看,周武王分封召公为燕侯,召公并未到封地上任,而是留在武王身边处理政务,郾城之地则成为召公的采邑。根据文献资料可约略梳理出郾城地称的早期源变脉络:夏、商之际,郾城一带乃徐夷族人留居地,徐夷及亲族约由鲁境少皋之墟一带迁此并曾建郾子国。周初武王环阳翟一带大规模征伐,徐族或臣服或迁回鲁境故地或东南迁往淮夷,武王即以郾城一带“徐土”赐封召公。周成王又因召公东征建有显功而再次为召公扩封“徐土”——可能于郾地邻近又赐土扩疆,东征后召公始封北燕。

周穆王诸器铭记至西周中期郾城仍沿旧称,可确证此时郾地尚未建有胡国。约略周穆王征伐淮夷后,鉴于淮夷屡患东南境并沿汝颍一带西进袭扰的教训,周室为巩固加强成周东南汝颍门户的防卫藩屏力量,而于此域封设一批同姓诸侯国,姬胡大约于此时立国。从蔡、陈、许、应之间不大的空间看,姬胡应与文献所记的子爵国相当。如姬胡国君确系召公后裔,则穆王世封建姬胡,应是在召公后裔固属土地上扩疆而立。

夏、商之际郾城一带既为徐夷留居并建有方国,此时地域就不可能再有归姓胡国存在。商武丁征伐的归夷在汝颍中下游一带稍近北域,可能此时归族已建胡国并成为武丁所征伐的归姓方国之一。周初周公成王征讨东夷之策,采取了自西而东、由外向内、由小及大、由弱至强的分阶段逐一降服、剪灭的战术。最后攻击殷商遗存势力核心区域商奄,在周师消灭或征服附奄叛周的徐夷、淮夷及其它众多方国部族的外围战争中,位于汝颍战略要冲的胡国因叛周首遭攻伐是很自然的事。这个归姓胡国地望与今天的阜阳地理位置特征相符,而西周、春秋之际阜阳又有归胡存在,由此杨玉彬推定商代的胡国应在今阜阳境内,与西周、春秋的归胡系不同历史时期位于同一地域的同一个方国。

因此,推定考证,位于今天阜阳的先秦归姓胡国,从商王武丁征伐“归夷”、“归伯” 时算起,至楚国灭胡止,归胡前后续存了至迟约700余年。

许多阜阳人以为春秋时期阜阳境内的胡国为子爵(公、侯、伯、子、男,排名四等小国家),因此大家言必念胡子国。然而,却鲜有人知道,阜阳在商末东周时期曾是二等大国“侯爵”(称胡侯)。那么,曾经的胡国侯爵又为何被降为子爵,变成了四等小国呢?阜阳境内胡姓宗族又都迁移至何方?当前阜阳胡姓还有多少是土著人?历史真相到底在哪里?

阜阳胡子国曾是侯爵

众所周知,周代所封“公、侯、伯、子、男”五爵,代表所封诸侯国等级的五种身份地位。春秋、左传所记阜阳归胡均称子爵,后代学者多认为是子爵。以致我们现在经常把春秋时期建于阜阳的胡国称为胡子国,即四等小国。其实,不然,当代史学家李学勤、张家琦等以及地方史学家胡天生、杨玉彬等考证认为,西周至春秋之际出土的金文铭器、甲骨文卜辞记载阜阳胡国为“侯”爵。因此,出土文物及甲骨文卜辞记载的阜阳胡国为侯爵是真实可信的,即阜阳胡国曾经是二等大国是不容置疑的。

周初卜辞及周穆王诸器,春秋晚期胡侯之孙鼎器铭文称侯爵。对此,有史学家认为阜阳归胡本子爵,“胡侯”之称显系僭越。但也有史学家认为阜阳归胡本就是侯爵,子爵系春秋史家对其贬称,类同于史籍谓“楚王”、“吴王”为“楚子”、“吴子”,盖因其属“蛮夷”所致。地方史学家杨玉彬分析认为,探究文献与甲骨文卜辞与金文归胡爵称不一样的原因,应该据商周及春秋之际不同阶段的具体历史背景作考证。

甲骨文卜辞和金文所铭胡国爵称说“侯”,源于周代所称,可作为认证西周阜阳归胡爵称的可靠证据。不过,多数史学家认为商代方国爵称“侯、伯、子、甸、田、卫、男”等并未确立严格的等级划分标准,因而商代归胡的侯爵与西周、春秋之际严格等级意义上的侯爵内涵是不同的。

周初至穆王时期,已出土的金文均铭称胡国为“侯”,可以说明此阶段胡国称侯爵无疑。周武王克商后的大分封,基于当时殷遗势力仍然强大、天下极不稳定的形势,不得不采取灵活务实的手段收编了相当数量的殷商时期国家存在,承认他们旧有爵称及对原有领域国民的统治形势,以求得这些诸侯国对周这个新政权的臣服与支持。在武王集结精锐之师于嵩山东南及汝颍一带由北而南、自西而东的系列征伐中,归胡此时可能与汝颍一带众多殷旧方国一样臣服于周政权,保留了胡之旧称侯爵,并允许归胡继续以原有的方式继续统治国民。此后,阜阳归胡曾于周成王、周穆王二世随淮夷对周朝至少两次叛服,但到周穆王伐淮夷之际周朝仍保留了阜阳归胡侯爵而未灭其国,此可见证于出土的周穆王青铜器铭文。

周穆王为巩固加强成周东南藩屏防御力量,同时也为了对付这个叛服无常的归胡诸侯国,便在蔡、胡之间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国,把归胡削爵割地,从其西境分取疆土充盈刚建立的姬姓沈子国。此后,归胡称子爵,国力及社会地位日渐削弱。直至春秋初文献、金文中再未见其叛服为祸成周的记载。春秋大国争霸,胡子国屡受强邻其凌而被迫出兵、纳贡大国。后楚灵王迫胡国迁于荆以空其地,至楚平王即位再复其国,胡国疆域又一次为楚国割减,至此归胡则成一个末等小国。至于春秋末期胡侯之孙铸鼎铭记“侯”,则是归胡后人对其先祖的敬称,不能作为归胡此时仍是侯爵的证据。

郾城胡国的兴灭

如果想说明阜阳归姓胡子国,那就不得不简略谈一下河南郾城姬姓胡子国的兴亡。把河南郾城胡子国与阜阳胡子国进行一番对比,我们就会明白两个胡子国的不同区别。

郾城胡国建立时代史料缺载,其灭亡时间,史学家大多认为在东周之初为郑武公所灭。见证于《韩非子·说难》记载:早在东周初,郑国就恃强攻入胡国。郑武公时更是加强了对胡国的吞并战争。郑武公想要进犯胡国,他先是耍了一个计谋,采取与胡国联姻的办法,把他的女儿嫁给胡国国君,借以消除胡国对郑国的顾虑。一天,郑武公对大臣说:“我想用兵,你们说可以讨伐谁?”大臣关其思回答说:“胡国可以讨伐。”郑武公装作大怒的神情说:“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于是下令杀掉关其思。胡国国君听到这一消息后,果真放松了对郑国的警惕,认为郑乃亲戚之国,故不作任何防备。而郑武公趁机率军偷袭胡国,一举而灭之。

张家琦考证认为,河南郾城胡国的建立,可能在西周厉王时。那时,南淮夷联合诸侯一直打到伊洛地区,豫中局势比较混乱。这时,胡国又乘机入侵,占领郾城,封其支族。或者是当地的归姓族人就势建立了另一个胡国。故郾城的胡国约立在共和、宣王、幽王、平王四世,约有七八十年,在此期间,有两个胡国并存。

郾城胡国灭亡时间,则根据《韩非子》、《史记》所说的郑武公问谁可伐,大夫关其思以为胡可伐来考证。《竹书纪年》载:“(平王)八年,郑杀其大夫关其思。”因此,根据以上文献史料所载推断,郑武公灭胡国当在周平王八年(公元前763年)或九年这一二年内。

归姓起源于阜阳胡国

我在互联网百度搜索归姓,出现归姓源出有二:一,出自姬姓,为黄帝后裔,以国名为氏。相传黄帝在即天子位之前,曾为归藏国(今湖北省秭归县),即天子位后,留下一子继任为君,其后子世守此国,他们就以“归藏”国名为姓,后逐渐又简去“藏”字,成了“归”单姓,称为归氏。我认为百度显示的“藏”字可能是写错了,应为“夔”字,说是归姓源于黄帝后裔,但目前没有文献资料佐证归姓源于此处。

二,出自春秋时胡子国有归姓。归姓起源与尧舜时代的夔,被称为归方,是东夷集团的一支。后来遭到商王武丁的讨伐,被迫四处播迁。除一支留居中原建立归国外,还有几支归人不愿臣属于商而向外迁移。其中一支归人迁居于湖北。据《左传》载,归姓来源于春秋时代的胡子国(今安徽省阜阳市),其国姓就是归氏,虽然后来胡子国被楚国所灭,一些国人为了纪念胡子国,仍以国姓为姓氏,称为归氏。又《通志·氏族略》记载得很清楚:“胡子国,归姓。”

我们根据百度搜索资料记载,归姓起源于两支。然而,我发现不少史书记载归姓仅起源于阜阳胡国。据《中国姓氏大辞典》记载:“归姓为中国上古最早的‘姓’(不是氏)之一。据《通志·氏族略·以姓为氏》云:归,姓也,未详得姓之始。《左传》载胡子国姓归,为楚所灭,子孙或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以姓为氏者,世居吴都。古胡子国在今安徽省阜阳县。明代《百家姓续编》列为第471姓。”

由此可知,《中国姓氏大辞典》、《通志?氏族略》、《左传》等史书记载的归姓只有一种源流,那就是源于阜阳。因为中国历史上早于《史记》的史学著作《左传》都记载:“胡子国归姓。归姓,夔出。”目前,在中国史学界对归姓起源于安徽阜阳没有争议。

归姓望族在京兆郡,汉武帝太初元年设京兆郡,下辖十二县。三国时魏置郡,治所在长安。具体地点在今天的陕西省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的地方。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归姓有唐代的归崇敬,科举时,在策对这一门中考得第一。后来官至兵部尚书。其儿子归登,后来也官至兵部尚书。耐人寻味的是其孙子归融,后来也官至兵部尚书。归家爷孙三代都被朝廷任命为兵部尚书,当时被传为佳话。而且归融当官特别出色,他为人正直,不怕权贵,秉公办事,而且还写得一手好文章。至明代,归姓出了归有光一代文豪;诞生于明末清初之际的归允肃,后来成为清代文科状元。至近代,归姓名人便少见记载。

阜阳胡国都城在白庙?

阜阳地方史学家、市档案局副局长胡天生认为,楚灭胡国后,把它变为楚国的一个县,称为胡县,又称宗胡。长官为县公(楚国大县的长官称公,小县称尹),与中原各国县的长官为县令有所不同,县公一般袭封二至三代。《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商、於、析、郦、宗胡之地,夏路以左,不足以备秦。”这是宗胡在文献中的记载。关于宗胡,各家的解释均无异词,都指今天的阜阳。裴骃《史记集解》:“徐广说,胡国,今天的汝阴。”《史记索隐》:“宗胡,邑名。胡姓之宗,因以名邑。”

对此,胡天生进一步解释,“胡国之称为宗胡,表明它是胡姓宗庙所在地,即司马贞所说的胡姓之宗发源地。因为历史上没有任何地方比阜阳建胡国更早,所以阜阳在上古被称为宗胡,意思是胡姓的发源地,天下所有胡姓人都源于此”。

楚灭胡国后,改为胡县。为了便于统治,将县治迁于汝水(今泉河)以南,同时不废其宗庙,汝水以北的胡国故地称宗胡,是楚国在北方的一个重要军事基地。那么,楚国既然已经灭了胡国,为什么还要保留它的宗庙呢?

胡天生考证分析认为,这源于古代的一种迷信。古人认为大国被灭,若不使被灭国的先辈有享受祭祀的地方,那么他们的灵魂就会变为厉鬼,危害战胜国的君主和臣民。所以商灭夏,仍封夏朝后裔;周灭商,仍然把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封在商都故地。秦统一中国后虽然实行了纯郡县制,但仍封周的后裔于梁城。两汉、曹魏都曾经分封前朝皇室的后裔。胡国是个比较大的方国,所以被灭后楚仍不废其祀,在胡国故地保留其宗庙,改称宗胡。

关于胡国的确切地址,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明正德《颍州志?古迹》:“胡子国城  即今南城(今阜阳古商城)”。清康熙《颍州志》则说:“今州治北城即其国。”而道光《阜阳县志?古迹》记:“胡城,县西北二里,春秋胡子国城。杜预曰:汝阴县西北有胡城。”并 “按:旧志谓即今北城,与杜氏之说异。详译《水经注》文,亦俱不合,故仍从杜说。”《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似即据《县志》说,确指胡子国城在今阜阳农校(在阜阳老城西北二里)。但是,多年研究《水经注》的地理史学专家胡天生认为,胡子国城其实不在今阜阳城区。

据《水经注?颍水》:“颍水又东南流,迳胡城东,故胡子国也。《春秋》定公十五年(前495),楚灭胡,以胡子豹归是也。杜预《释地》曰:汝阴县西北有胡城也。”这里明确指出胡城即故胡子国。而杜预说“汝阴县西北有胡城”,可见既不在正德《颍州志》说的“今南城”,也不在康熙《颍州志》说的州治北城。

胡子国城也不在《县志》所说的“县西北二里”。《颍水注》:“枝汝又东北流迳胡城南,而东历女(汝,通用)阴县故城西北。”枝汝即今泉河。阜阳城西老泉河弯道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取直,此前有一段河道在三十里河(今颍州西湖)开始往东北流,到颍泉区坎河村更陡然东北折,至白庙集西再折往东南,在阜阳老城西北入新泉河,再东流入颍河。《颍水注》中这段东北流的枝汝就是今阜阳城北的老泉河弯道。“枝汝又东北流迳胡城南”,则胡城在老泉河弯道北。《省志》说胡子国城在今阜阳农校,但农校在泉河故道南,与《水经注》文不合。

胡子国都的实际位置在今白庙集。据市博物馆原馆长韩自强说,今城西北颍泉区白庙附近发现有春秋墓葬,当即古胡国墓葬。今白庙应该就是胡国城所在地。《魏书?地形志》:“恒农  胡城(双头县)……有燋丘、雉鲖二陂、神庙。”这里的“神庙”就是胡国的宗庙,表明胡国的宗庙直到南北朝末年还在。不仅如此,胡国宗庙之名一直延续到现代,当地人叫它“胡庙”。今年5月,胡天生走访白庙,得知当地有一处地名仍叫胡庙。听当地村民宁克友说,胡庙在白庙集西约一里,一个移动信号塔下。三四十年前那里还有一个高台,边长约50米,“‘分田到户’以后,高台被农民取土挖平。现在那地方还叫胡庙。”胡庙在白庙集,与杜预注《左传》、《水经注》关于胡国城在泉河弯道北,《魏书》关于胡城有神庙的记载完全吻合。一块无人居住、甚至没有任何建筑的平地,竟然一直保留着“胡庙”的名称,只能说明这里就是胡国的宗庙。白庙才是胡国都城的确切所在。

按说胡国故地既是胡姓的发源地,那么本地应该有很多胡姓人才是。但是,根据户籍资料,阜阳姓胡的人并不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东晋南北朝时期,自永嘉之乱(311年)开始,中原大姓纷纷南迁,此后的100多年间,当地逐渐成为几乎无人居住的真空地带。《魏书·地形志》所记东魏建于阜阳的颍州,全部人口仅有13343口人,不及现在的一个乡镇。当时人口之少,简直令人难以置信。那时,以国为姓的胡姓居民,先是迁到合肥,东晋在那里侨置了南汝阴郡,梁改称汝阴郡。然后辗转迁往皖南、江浙一带,成为那里的大姓,所以那里的胡姓居民所占人口比例反而比阜阳要高。

据《中国移民史》第一卷载:“公元875年,唐僖宗乾符二年,王仙芝、黄巢分别起义,参加者甚多,中原大乱,许多人不得不逃往南方以及河东避乱,北方人口南迁进入高潮时期”。又载:“公元884年,唐中和四年,黄巢农民军失败。秦宗权据蔡州(治今河南汝南县)称帝,命各将四出攻掠,迫使江淮人民继续南迁避乱。”由此可知,在唐代时期江淮地区又是一次大规模的逃亡移民。阜阳的富绅大户应该在此时期南迁,而今天徽州胡姓应该从颍州迁出。

胡天生还考证出春秋战国时期胡子国的国境。他指出,胡国的东界,当不超过颍上县江口镇。胡国的西界,当在临泉杨桥、潭棚一带。胡国的南界,在今阜南县城以北。胡国的北界比较远,因为北无强敌,胡国的国都又在汝颍以北,交通比较方便,所以地盘较大。今太和境内没有春秋侯国的记载,战国有郪丘,在倪邱镇,属楚,当是从陈国夺得。故猜测春秋早期太和大部属胡,北部一小部分属陈、楚。

为此,春秋胡国的领地大致是:东到颍东区杨楼,西到临泉杨桥,南不超过阜南县城,北不超过太和倪邱。保守一点说:东到口孜,西到九龙,南到阜南焦陂,北到太和旧县。胡国的地盘东西、南北都超过100里,符合“方百里”的公侯级别。所以,胡国至少也应该称为“胡侯”。《春秋》、《左传》称胡为“胡子”是因为它没有接受周王朝的封爵,又在“蛮夷之地”。这是典型的民族歧视和地域歧视的表现。胡国被称为“胡子”,是周王室及其宗亲对他们眼中的少数民族的贬称,不能作为爵位来看待。

胡姓还有一支妫姓胡

胡姓还有一支妫姓胡,即胡氏公认的胡公满。根据《元和姓篡》等史籍记载,胡氏的一支姓源可以追溯到被周武王封为陈地的胡公满。胡公满是周武王的东床快婿,被封为陈侯。

胡公满又叫妫满,舜帝之后,是周武王姬发的乘龙快婿,被分封在陈国(河南淮阳),为陈姓之祖。胡姓与陈、田、虞、姚等五姓同出妫纳,称为“妫五姓”。胡公满为这五姓的共同始祖。其中之一的胡姓。经过千年的变迁,胡姓便独立为一个大姓了。

胡姓有别于单一的族源,而是一个多源的姓族。或以国为氏,或以谥号为氏,同姓而不同宗,随着历史的浩瀚,年代的久远,其祖先的陈迹逐渐湮没,以致在以国为氏或以谥为氏之间混淆不清。最令人迷惑的是胡子国,不管是归姓还是姬姓,其始封君是谁都一无所知,这就难怪胡姓之孙言必称胡公满之裔。到了秦汉以后,至南北朝,少数民族融合到华夏族之中。其中表现在姓氏学上,就是改姓氏。北魏时期,纥骨氏改为胡姓。因此,胡姓源流世系,自汉以来就已辩别不清,史书以及姓氏书中往往把归姓胡、姬姓胡和妫姓胡混在一起,张冠李戴。加之少数民族改胡姓,从此后,胡姓成分就更为复杂难以分辩了。这种局面的出现也不是什么坏事,因为增添了新的血液,使得中华民族的胡姓更加辉煌灿烂。

下一个千年的脚步渐近,历史却在远离我们而去,只是对某些人和事的记忆不会随时间湮灭。文明出现了,消亡了,文明崛起了,衰落了,这此起彼伏的历史活剧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没有导演,只有包括我和你在内的演员,没有人告诉人类该怎么做,只知道这一切天天都在上演,其间的是非功过,恩恩怨怨,或令人抚掌击节,或捶胸顿足,或扼腕叹息。这一出出,一幕幕,皆风卷残云俱往矣,作为历史渐行渐远,就像人的面貌愈远愈模糊……回首再前行,人类脚下的路会越走越清晰。

(注:此文得到阜阳地方史学家胡天生、杨玉彬,上海静安区业余大学教授张家琦等学者,以及市地志办同志提供资料帮助,在此一并感谢)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03-08
谢谢kamper 宗亲的转载。百度搜索,上文转自:http://zdb1529.blog.163.com/blog/static/40818895201114111229818/ 发表于2011.02.04 作者:张殿兵。

同时也发现另外一篇“胡老夫子”写的博文:“胡姓之宗在阜阳”,发表于2009.07.31 亦转载于下:
http://blog.china.com.cn/ahfy/art/970991.html

胡姓之宗在阜阳
——先秦阜阳的历史,兼释“宗胡”

胡老夫子

一、商伐虎方

考古发现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阜阳就有人类居住。生活在古阜阳大地的先民们,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文化。现在阜阳市辖境内,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生活、居住情况,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可是由于时间的久远,我们只能根据残砖断瓦,了解到当时先民们生活的大致情形,至于深层次的文化内容,包括是否建立了部落、方国,当时的地名、方国名叫什么,现在都还没有答案。

阜阳有确切文物可考的地名,是虎方国。殷墟甲骨卜辞中有“途虎方”,就是商王武丁征伐虎方国的记录。据考证,卜辞中的虎方国就在今阜阳一带,出土于阜南县朱寨乡的龙虎尊,就是虎方国的随葬器物。有人感到奇怪,说龙虎尊在阜南境内,怎么会成为阜阳是虎方的证据呢?事实上,虎方国的统治区域与现在的行政区划根本不是一回事。根据出土的商代青铜器铭文看,东边的颍上,当时有名为“月己”(证实商代有杞国的一个分支在颍上,月己的“己”就是杞国的“杞”)和“酉”(酒,造酒)的部落;西到临泉,有“兵父辛”爵(卫戍此地的一个部族,以上均据阜阳市博物馆原馆长韩自强先生说),而中间今阜阳三区及阜南全境,还没有发现其他部族的遗迹。虎方国器物的出现,说明这一带当时都是虎方国的领地。而龙虎尊作为方国首领的随葬品,出土地距阜阳仅三十余里,符合当时方国首领的丧葬制度,所以我们推测当时虎方国的国都在阜阳。又因为龙虎尊具有典型的商代早、中期的特征,所以可以推定虎方国最晚在商代就已经在今阜阳立国,并且一直延续到武丁时代。

虎方国的领地在泉河以南。泉河古名濆水,是汝水的最大分支,上古也被称为汝水,是黄淮平原上的一个巨大天堑。由于泉河在上古比现在要宽得多,而且此地有许多大片的湖泊如古颍州西湖等等,所以在水上运输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对于建都在黄河北岸的商王朝来说,征伐虎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为这样,武丁在征伐虎方时是经过缜密思考的。他选择在夏历十一月即黄河封冻的季节征伐虎方,并且动员了几个附庸国参战,所以没费什么气力就击溃了虎方,迫使它远徙淮南,这一带成了商王朝的领地。

虎方国在武丁征伐后,迁徙到淮河以南,大概在今寿县以西又重新立国。北宋时出土于今随州市的青铜器铭文证实,西周早期周王朝曾经出兵征讨过反叛的虎方,参与征讨的还有曾侯(国都在今湖北随州市),故推测当时虎方国的地望在淮河以南,是阜阳虎方国的后裔。后来虎方又辗转迁徙到了今四川三星堆,并在那里建了国。所以在三星堆遗址中,也出土了一件龙虎尊,除了没有阜阳龙虎尊那宽大的口沿以外,其余部分完全一样(阜阳龙虎尊的铸造技术,尤其是它那宽大的口沿,现在还是世界性的难题)。

二、胡侯立国(商晚期至春秋)

商王武丁赶走了虎方国以后,在泉河北岸建立了一个新的方国,这就是胡侯国。胡侯在青铜器铭文上写作“害夫(害夫为一个字,在格式转换时变成了两个字,请读者诸君注意)侯”。唐兰、李学勤先生等考释“害夫侯”时认为就是“胡侯”,并且认定就在今天的安徽阜阳。他们的说法得到了考古学界的一致认可。害夫侯国晚于虎方,当是商灭虎方以后迁其河北属国重新分封于此。

害夫侯字样的铭文多次出现于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上,内容既有认可和笼络的,也有讨伐和诅咒的,最恨的时候甚至于把“害夫”字倒过来写(见杨玉彬:《归姓胡国族源、地望及相关问题辩证》,《楚文化研究论文集》第五辑)。这证明胡侯国本是商王朝所封,所以不肯臣服于周王朝的统治。也说明周王朝在立国之初希望胡侯顺从自己,但胡侯桀骜不驯,时叛时服,最后周王朝不得不出兵征讨。据文献史料记载,西周早期曾多次出兵讨伐胡国,最后总算征服了它,打通了西周通往南方的汝颍通道,这对于周王朝保障南方的稳定、确保重要经济命脉汝颍通道的畅通、抵御和征伐淮夷,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胡侯国被周王朝征服后,爵位降为子爵,害夫字也改写为“胡”(可能是鲁国史官的写法并最终延续下来),这就是出现于《春秋》及《左传》中的“胡子国”。胡子国的封地在泉河以北,杜预说:“汝阴县(今阜阳老城区)北有故胡城”,就是胡子国的国都。

楚国从春秋早期武王时代(前740—前689)起,大肆扩张,从僻处今湖北荆门市的一个子爵小国迅速发展,很快就占领了淮河上游和汉水流域。《左传》鲁僖公四年(前656),齐桓公以诸侯之师侵蔡,遂伐楚,盟于召陵,即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区,说明楚国的势力已经到达了今河南漯河市一带。春秋中期,楚国又从淮河上游向东扩展,在今安徽的淮北、皖东地区,与吴国展开了长期持久的争夺战。此时,胡子国成为楚的附庸,经常与陈、许、沈等小国一起,跟在楚国的屁股后面打吴国。《春秋》、《左传》里记载了胡国两次随楚伐吴,第一次是鲁昭公四年(前538),取得了胜利;第二次是昭公二十三年(前519),吴国攻打州来(今安徽凤台),楚国派大军救援,结果被吴国击败,胡、沈二国的国君以及陈国的统帅都丢了小命,州来从此长期落入吴国手中。这些战事,楚国战胜了,盟军得不到什么好处;但若战败,最先倒霉的还是这些弱小的盟军。不过如果没有这些战争,诸如胡、沈、许、曹等小国恐怕不可能出现于史籍里,我们今天再想找到它们的踪迹恐怕就非常困难了。

到了定公四年(前506),吴王、蔡侯、唐侯联合伐楚,攻破郢都,楚国几乎灭亡。此时的胡国,不但不去救援自己的宗主国,反而“尽俘楚邑之近胡者”,抓紧时机夺取楚国的地盘,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但吴国终究没能灭楚。郢都被攻破后,楚大夫申包胥到秦国求救,秦哀公不许,申包胥哭于秦庭,七昼夜哭声不绝,滴水未进,终于感动了秦君,发兵救楚,连败吴军。恰逢此时越国趁机从南边侵入吴国,吴人匆忙撤军,楚国迅速恢复壮大。这时,胡侯不仅没有想办法恢复与楚国的关系,反而说:“存亡有命,侍奉楚国干什么?除了多花费金银财宝。”于是,到了定公十五年(前495),楚国出兵轻而易举地灭了胡国,改为一个县。短短几十年的光景,胡国与楚的关系,由附庸与宗主变而为仇雠,终于为楚所灭。存在的时间大约有700至800年,祖宗筚路蓝缕、委曲求全开创和保留下来的基业,就这样毁于一旦。

都于阜阳城北的胡国为归姓,是尧帝的乐正(掌教化、乐舞的大臣)夔的后裔。夔是乐正一族的崇拜物、神灵,后来演化为本族的族徽和称号,再后来成为族姓——夔。到了商代,夔又演变为归、隗、媿等同音字。阜阳胡国的祖姓——归姓就是从夔姓演变而来。1978年4月陕西武功任北村西周铜器窖藏出土的害夫叔簋铭“隗姓之害夫”,证实了胡国的祖姓为隗姓,亦即归姓。乐正夔的部族最初活动在黄河以北,夏朝初年被后羿所灭,其族人被迫南迁。到了商代,有一支被封于阜阳(或建国于此。但从胡侯忠于商朝、直到商王朝灭亡后仍长期不肯臣服于周的政治态度看,胡侯应该是被商王封于此地),建立了胡侯国。《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前542):“(襄公死,鲁人)立胡女敬归之子子野,次于季氏。秋九月癸已,卒,毁也。”(襄公死,鲁国大臣立胡国女敬归的儿子子野为国君,住在季氏宅中。到了九月癸巳日,因为伤心过度而死)于是鲁人又立敬归的妹妹齐归的儿子公子裯为鲁君,就是昭公。杜预注胡女敬归:“胡,归姓之国,敬归,襄公妾”。春秋婚俗盛行娣(妹妹)姪(侄女)从媵(陪嫁)制,即一个国君的女儿出嫁,同姓小国的妹妹、侄女都要作为媵妾陪同出嫁,这是上古群婚制度的残余。胡女敬归、齐归都是陪同一个归姓国女出嫁的襄公的妾,她们的名字都连带国姓,称“归”,可证胡国祖姓为归姓,所以《世本·氏姓篇》说:“胡子国,归姓。”这与郑国女称郑姬(郑国姬姓,周王室的宗亲)、齐国女称齐姜(齐国姜姓,姜子牙的后代)、陈国女称陈妫等都是一样的。〔宋〕梅圣俞《女郎台》诗:“旧传妫氏女,将适楚人时,筑馆自临水,旧台空此基。”这里把胡国祖姓误以为妫姓,而且说胡女嫁于楚王,都是错误的。导致这个错误的根源在于陈国的开国君主妫满死后谥为胡公,后人以谥号为姓,乃有胡之祖姓为妫之说。但妫胡源于妫满,在西周早期(周武王之女嫁为妫满妻);而归胡则源于今阜阳,形成于商代晚期,比妫胡早了几百年。妫胡在陈(今河南淮阳)而不在阜阳。至于说胡女嫁为楚王妻,更是无稽之谈,没有文献的依据。但不少人据此以为阜阳胡国祖姓为妫姓,属于典型的以讹传讹。

胡被楚吞并后,其贵族后裔及原住民以国为姓,成为今天胡姓的一支。胡姓繁衍至今,成为全国排名第十五位的人口大姓(据2007年人口普查资料)。

三、“宗胡”的含义

楚灭胡国后,把它变为楚国的一个县,称为胡县,又称宗胡,长官为县公(楚国大县的长官称公,小县称尹),与中原各国县的长官为县令有所不同。县公一般袭封二至三代。《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商、於、析、郦、宗胡之地,夏路以左,不足以备秦。”这是宗胡在文献中的记载。关于宗胡,各家的解释均无异词,都是指现在的安徽阜阳。裴骃《史记集解》:“徐广曰:‘胡国,今之汝阴。’”司马贞《史记索隐》:“宗胡,邑名。胡姓之宗,因以名邑。杜预云:‘汝阴县北有故胡城’,是。”汝阴县即今阜阳城。楚在原胡国建县后,为便于统治,将县治迁于今泉河南岸,即故虎方国国都所在地。上古时泉河为汝水下游,水南为阴,所以战国末年秦灭楚后,将宗胡县改名汝阴。

胡国之称为宗胡,表明它是胡姓宗庙所在地,即司马贞所谓“胡姓之宗,因以名邑。”这与西周最早的都城——镐京(亦称王城,今陕西长安县西北)称为“宗周”的意思是一样的。春秋时期还有一个胡国,姬姓,在今河南漯河市郾城区古城,到了战国时期才被魏国所灭,存世的时间比阜阳胡国久远。但是,由于历史上没有任何地方比阜阳建胡国更早,所以阜阳在上古被称为宗胡,意思是胡姓的发源地,天下所有胡姓人都源于此。

按说,胡国故地既是胡姓的发源地,那么本地应该有很多胡姓人才是。但是,翻看阜阳的户籍,本地姓胡的人并不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东晋南北朝时期,自永嘉之乱(311)开始,中原大姓纷纷南迁,此后的一百多年间,本地逐渐成为几乎无人居住的真空地带。《魏书·地形志》所记北魏、梁、东魏建于阜阳的颍州,当时的辖境大约相当于现在的阜阳市、亳州市大部、六安市北部以及河南驻马店市东部、信阳市东北部地区。如此广大的地盘,全部人口却仅有13343口人,不及现在的一个乡镇。当时人口之少,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以国为姓的胡姓居民,那时都从现在的阜阳迁往皖南、江浙一带,成为那里的大姓,所以那里的胡姓居民所占人口比例反而比阜阳要高。阜阳人往皖南、江浙一带跑的习惯,直到现在还是如此,民工出外找事做,似乎不需要思考,就往皖南、江浙跑,好像走亲戚一样。一次我到宁波出差,偶尔忘带打火机,想抽烟时找路人借火,竟然碰上的就是在那儿打工的阜阳人!还有,傲慢的上海人大都不喜欢苏北人,却并不讨厌语言、生活习惯与苏北非常接近的阜阳人。一次我在省里开会,是个大会,天南地北的都有,许多人都不认得。巧的是,会间出来碰到的一位上海人,竟然就是胡姓宗亲,虽然素未谋面,却都感到非常亲切。难道这真是老人们常说的“骨头缝里亲”吗?

皖南的胡姓人宗族观念极强。由于极少受战乱的影响,又有很深的文化积淀,那里大姓的谱系都传承得非常久远。皖南胡姓有一支,称为“假胡”,乃是唐朝末年,最后一个皇帝哀帝李柷(Chù)预感朱温将要篡位,于是把他唯一的皇子托付给家在歙县的贴身侍从胡某,要他好好照顾,以免皇室血脉断绝。于是这位忠心耿耿的侍从把皇子带到家中,冒胡姓,以避免朱温的迫害,直到成年后才告诉他真相,于是就有了对外称姓胡,在家中同时供奉胡姓和李姓牌位的“假胡”,与真胡族人一起生活在皖南,成为当地的一个大族。据说著名学者、取得了32个博士学位的胡适就是假胡。不过,真胡、假胡辈分、字派还是一样的。一次我到省里开会,因为第二天才开会,头天晚上有朋友请吃饭。吃到一半,朋友又叫来了一位同行,是黄山市的,已经喝高了,席上我问他是真胡还是假胡,他非常明确地说是假胡,然后叙辈,一叙,论辈分他该叫我爷爷的。于是他立马站起来,双手捧起啤酒杯(那时已经不敢让他喝白酒了),毕恭毕敬地说:“爷爷,小的敬您一杯!”然后一饮而尽,我也只好喝干了自己杯中的白酒。可是,第二天早晨,他的酒意还没有散尽,见了我,晕晕乎乎地说:“昨晚我在会餐时就喝多了,×××(就是请我吃饭的朋友)又叫我去,喝得太多了。”我说:“我知道。昨晚最后咱们不是在一块儿喝的吗?”我的这个孙子感到很不好意思,说:“哎呀,你看,真喝多了。”现在想来,还是感到很好笑。

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就是具有这样的超强凝聚力,能把天南地北素不相识而又具有亲缘关系的人联系在一起,让他们感到无比亲切。

所有的文献史料和考古发现都证实,阜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胜地,是天下胡姓之宗。这里从商代起就建立了归姓胡国,后人以国为姓,是为胡姓。
[ 此贴被南山在2011-03-08 07:04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1-03-08
福建长汀朱紫(汀西)胡氏族谱记载,“本宗自周时妫姓受封汝阴之胡城因地为姓”,没有像绝大多数胡氏族谱记载,族源源自“胡公满”,称本宗可能来源于“汝阴之胡城”,这恐怕是非常少见的现象。但其中“妫姓受封”四字给人很大的困惑,我一直认为这是一种朦胧的写法,即集“妫满”、“胡子国”、“淮阳”、“汝阴”、“以谥为姓”、“以地为姓”而一体,用一句话融合了胡姓的几种起源,可谓高明之处。先父在世时曾对我说过,胡姓在历史上有多种起源,但胡姓后代逐渐尊认胡公满为唯一始祖,那是带有时代特征,具有明确政治含义的。即历代统治者都希望国家用“正统”的观念来对民众思想加以引导。在各宗族源流问题上,不希望出现两个或多个以上的先祖,尤其是宋朝以后,这种现象不仅限于胡姓。所以上文中说“历史抹平阜阳胡子国”,我认为有其时代的延续性。

研究姓氏的多种起源,是现代文化发展的需要。我们不要把视线只聚焦于唯一始祖方面,陈胡公满是胡姓始祖这是不可否认的,要说天下胡姓皆源于“胡公满”,那仅仅是一种文化认同,我认为至少目前资料依据还不够充分。所以,我对最近成立全国性的“满公后裔胡氏宗亲联谊组织”的名称有不同看法(仅对组织名称而言)。因为胡姓历史源流存在疑问,国内各个支系也很难决断自己的来源何方。既然明确是全国性组织,就应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中华所有胡姓氏支派。如果组织者明确联谊范围在“满公后裔”而不包含上述非“满公后裔”源流支系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世界胡氏通谱》的谱名由“中华”改“世界”,“胡姓”改“胡氏”引发热议,我认为没有必要利用频频“改名”的方式来解决意见分歧问题。有关姓氏始祖是否唯一性讨论,在其他姓氏也有存在。邱姓相对于“血缘始祖”,就提出“文化始祖”一说,值得我们胡姓关注。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0778

今天我们论坛发表的两篇关于“阜阳胡子国”的论文,是近年来相关讨论中理论水平较高的文章。我想转载者的意图也很明确,我们论坛愿意在推动胡氏源流文化研究方面发挥作用。也盼望更多的专家学者能亲自来到本论坛,就胡氏各种热点问题发表高见,活跃论坛讨论气氛。

附:
西蜀胡氏源流谱引
    人非产于空桑,谁无春露秋霜之感;身非乳夫于菟,孰无木本水源之思。家传谱牃,所以敬宗收族也。本宗自周时妫姓受封汝阴之胡城因地为姓。历秦汉而迁至唐昭宗乾宁年间有裔孙某以进士官江西,遭乱去官隐于宁都,即我  世祖讳彭字延年号白石公之曾祖也。。。。。

南山 2011.03.08
[ 此贴被南山在2011-09-11 00:10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1-03-08
我们是不是该看下孔姓,曾姓,邱姓,学习下他们呢。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1-03-08
引用第3楼胡久山-湘南于2011-03-08 18:25发表的 :
我们是不是该看下孔姓,曾姓,邱姓,学习下他们呢。

我很赞同这一观点,学习一下他们是怎样做的,讨论一下我们该怎么做。这样下去有什么结果?
胡永坚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1-03-10
有关胡姓源流的资料选编
王廷洽著 《中华姓氏谱胡姓卷》 章节选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6376

以国为姓

    春秋时代,在今天安徽、河南境内曾经建立过两个胡子国。一个在颍水的上游(今河南郾城县),为姬姓胡子国;另一个在颍水的下游(今安徽阜阳县),为归姓胡子国。异姓有两个胡子国,同饮一条颍河水。依据姓氏形成的一般规则,其中应有以国为姓的,可是,胡氏的各种家谱、族谱中几乎没有以胡子国的国君为本家族的祖先的记载。

    一、姬姓胡子国
    《韩非子·说难》记载:“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所谓“兄弟之国”应当为同姓之国,郑国为姬姓国,它所袭取的胡国也当为姬姓。此外楚共王宠妾有胡姬,齐景公宠妾有胡姬。可见春秋时期还存有一个姬姓胡子国。而这姬胡子国也应当是周武王灭商以后.分封同姓诸侯所建立的诸侯国。姬姓胡国位于今河南郾师县,周围分布着姬姓亲族诸国,南与蔡、蒋、随、唐.西有霍、应。北与管、苟.东有项、顿、沈等姬姓诸国毗邻。

    根据《韩非子·说难》的记载,姬姓胡子国应该在春秋之初已被郑国灭亡,但是此后,《左传》中屡次出现有关姬姓胡子国及胡姬的记载。如《左传·哀公六年》记载:“使胡姬以安孺子如赖。”《左传·哀公八年》记载:“或谮胡姬于齐侯曰:‘安孺子之党也。’六月,齐侯杀胡姬。”这说明姬姓胡子国并没有被郑国灭亡,郑国“取之”,而没有将其灭之。何浩在《楚灭国研究》中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提出:“西周末郑人东迁,郑武公立国于新郑,仅以虢、郐二国,十邑之地居之’,其南境尚未抵近许国。姬胡位于许国东南,与新迁之郑还有相当距离。郑国不可能灭胡。郑、胡因故冲突,郑人用兵袭胡,一度‘取之’而后撤兵,这还是有可能的。”

    关于姬姓胡子国活动情况,据《左传·昭公四年》的记载:“夏,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滕子、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秋七月,楚子、蔡、陈、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这说明胡国为子爵。《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商、于、析、郦、宗胡之地。”《史记集解》说:“徐广曰:‘胡国,今之汝阴’。”《史记索引》说:“宗胡邑名。胡姓之宗,因以名邑。’杜预云:‘汝阴县北有故胡城’。”这里所说的胡姓之宗乃系胡子国灭亡之后,后裔仍以国号为氏。宗邑的人,乃胡国子孙,故宗邑之人姓胡氏。《汉书·地理志》也说:“汝阴,故胡国。汝阴即今安徽阜阳县,胡城即归姓之胡子国,而宗邑乃姬姓胡子国之邑。《史记集解》、《史记索引》及《汉书·地理志》都把河南郾城的姬姓胡国当作安徽阜阳的归姓胡子国,显然搞错了地方,还是以“在豫州郾城”之说为是。西南有胡陵,汉章帝时改为胡阴县,又有胡阳县,都有因胡国人活动的区域而得名。

    胡子国既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又邻近强大的楚国,在楚与晋、齐、吴的争霸战争中,正位于军事要冲,迫使它不得不依附楚国。胡子国曾经跟随楚国去攻徐和吴。《左传·昭公十一年》(公元前531年)楚“迁许、胡、沈、道、易、申于荆焉。”当时胡受到吴的威胁,而内迁于楚。公元前519年,吴国攻打楚国,胡子又随楚国抵抗吴国的军队。据《左传·昭公二十三年》记载:吴公子光在战前曾分析形势,说“胡、沈之君幼而狂,陈大夫蔷壮而顽,顿与许、蔡疾楚政,……七国同役不同心,帅贱而不能整,无大威命,楚可败也”。吴国采用了骄兵之计,麻痹楚、陈、胡、蔡、顿、沈、许七国的联军。战斗打响,“吴子以罪人三千,先犯胡、沈与陈,三国争之。”然后,吴王与三军夹攻,三国大败,胡子髡、沈子逞战死,楚军也逃跑了。楚军在回师的途中,顺便并吞了胡国。

    《左传·昭公三十年》:楚国“取于城父与胡田以与之。”杜预注:“胡田,胡子之地。”公元前512年,吴国发生政变,吴公子掩馀、烛庸抽投奔楚国。楚国接纳了他们,并赠以土地。可见此时的胡子国的国土已并入楚国之内,并已立为邑,如宗胡邑之类的行政建置。

    二、归姓胡子国
    《路史·国名记己》记载:“胡子国归姓。归姓,夔出。”又《路史·国名记戊》记载:“盖楚之所立。”这个胡子国为楚国所立豹(右出)国的后代。楚国灭豹(右出)后,将其后代迁于汝阴西北的胡城,即今安徽阜阳。楚国就将豹(右出)的后代转封于此为胡子国。胡氏国子孙就以故国国名归为姓。《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载:“立胡女敬归之子于野。”杜预注云:“胡,归姓之国。”从胡国女子之名“敬归’,来看,此胡子国当为归姓。

    归姓胡子国既为楚国所封,成为楚国的附庸,是理所当然的事。它位于楚国的东北方向,处于楚国与吴国的缓冲地带。这时正当吴王阖闾的强盛时期,吴人经常从淮北进军,西上攻楚。《春秋·定公四年》“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侯、郑伯、许男、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小邾子、齐国夏于召陵,侵楚。”胡子国成为这次攻楚联军之一,是想摆脱楚国而独立。同年11月,吴国联合蔡、唐两国,大败楚国于柏举,攻破了楚都郢城,楚昭王逃到随国。这时候,楚国境内一片混乱。《左传·定公十五年》曰:“吴之入楚也,胡子尽俘楚邑之近胡者。楚既定,胡子豹(右出)又不事楚,曰:‘存亡有命,事楚何为?多取费焉。”’胡子豹(右出)乘吴国军队攻进楚国都城之机,占领楚国邻近胡国的地方。“存亡有命,事楚何为”倒显示出胡子豹(右出)的反抗精神,因为投靠楚的结果,只是增加了大量的开支而已。胡子豹(右出)想独立,可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楚国很快安定下来,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国力。这时吴与越连年交战,分散了侵楚的力量,楚国便获得了机会向那些跟着吴国入侵的小国开刀。公元前495年“楚子灭胡,以胡子豹(右出)归。”归姓的胡子国于是被楚国灭亡了。《通志·氏族略》认为:“胡氏,子爵,其地在今颖州汝阴西二里,胡城是。定公十五年,楚灭之,其后以国为氏。或云胡公封于陈,其后亦为胡氏。”此胡子国系归姓,而非上文所介绍的姬姓胡子国。

    不管是姬姓胡子国还是归姓胡子国,两个胡子国都覆亡于楚国之手。按照姓氏形成的一般规则,胡国国君的宗族成员中当有一部分人以国为氏,姓了胡。

黄启昌著《中华姓氏通史--胡姓》章节选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6376

胡姓寻根

胡姓的远古足迹,得从一种叫白头翁的鸟说起。《尔雅·释鸟》记载了一种(突鸟)(胡鸟),这种鸟“似雉,青身白头”,很像我们现在所说的白头翁鸟。有人推断:“胡即(突鸟)(胡鸟),是以白头翁鸟为图腾的部落,后用为国号,当系东夷族中鸟夷的一支。”如果此推断成立的话,我们就可以推想,在远古时期曾有一支鸟夷的部落,他们以(突鸟)(胡鸟)为图腾,以胡作为部落的名称。后来,在弱肉强食的部落战争中被兼并,逐渐消亡,融合到其他部族中去了。《吕氏春秋·勿躬》所载的“胡曹作衣”的胡曹,被奉为最早的胡之得姓的祖先,其所处的时代大致在黄帝时,也即父系氏族社会。清人陶澍撰益阳胡氏《昊支二修谱序》中说 “余惟胡之得姓,莫古于胡曹。《世本》载其人在五帝时。”胡曹是黄帝的臣子,很可能就是胡部落的一员,也许胡曹并非单指一个人,而是代表整个胡部落。在胡部落衰亡后,其广孙湮没无闻,但却没有灭绝,到西周、春秋时代, 出现的以胡为国名的诸侯国,恐怕就是胡部落名称的沿袭和延伸。胡国的后裔为怀念祖先的业绩,以国为氏,继承胡图腾把她作为家族的标志,传之子孙永远不变。这恐怕就是以白头翁鸟为图腾的胡部落衍变成胡姓的历史过程。

胡子国本不姓胡,但却是胡姓的渊源。西周至春秋时期,胡子国有两个,一为姬姓,一为归姓。

姬姓胡子国是周武王灭商之后,分封同姓诸侯所建立的子国。当时侯伯尚千个人,到周厉王以后,诸侯相斥力攻吞并,所谓江、黄、胡、沈等等,不可胜数。姬姓胡子国的地望据《史记正义》和《路史》记载在今河南郾城县—带,周围分布着姬姓亲族诸国,如蔡、蒋、随、唐、顿、项、沈、管、苟、霍、应、曾等,都与胡国毗邻相接。关于姬姓胡子国的记载,较早的是《韩非子·说难篇》,言郑武公称胡为“兄弟之国”。兄弟之国一般可理解为同宗同姓之国,那是西周宣王时郑桓公的封地,姬姓,初建都于今陕西华县、郑武公(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744年在位)移至今河南新郑。这就说明姬胡确为西周时期的封国。又《左传》哀公六年记述齐景公死后发生政变,齐人“使胡姬以安孺子如赖”。八年又载:“或谮胡姬于齐侯曰:“安孺子之党也。”六月,齐侯杀胡姬。”杜预注:“胡姬,景公妾也。”杨伯峻注:“胡姬,胡国之女,姬姓,景公妾。”楚共王也有宠妾叫胡姬的。胡姬就是姬姓胡国女嫁于齐或楚者。这样,更力证了姬姓胡子国在西周春秋时的存在。后人对姬姓胡子国也多有记载,《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说胡的地望在豫州郾城县界。《路史·国名记丁》引《春秋盟会图》说:“胡,在豫之郾城,此姬姓胡,楚灭之。”姬姓胡子国的地望当以此说为是。在郾城县西北22公里,与舞阳县交界处有个古城堡,相传叫胡城集,这就是胡国的故城。春秋战国时期,实力是安身立命的唯一基础。弱小的胡子国倍受大国的侵凌,辗转迁徙,难得安宁。姬姓胡国是一个国力甚弱的小国,常常有来自强国的威胁。自公元前576年许国为郑国吞并后,胡国便处于郑、楚的夹缝之中,而所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郑、楚。早在东周初,周平王二十六年(前745年),郑国就恃强攻入胡国。郑武公时更是加强了对胡国的并吞战争。《韩非子·说难篇》记载说:郑武公想要进犯胡国,他先是耍了一个计谋,采取与胡国联姻的办法,把他的女儿嫁给胡国国君,借以消除胡国对郑国的顾虑。然后,又用苦肉计以进一步骗取胡国的信任。一天,郑武公对大臣说:“我想用兵,你们说可以讨伐谁?”大臣关其思回答说:“胡国可以讨伐。” 武公听后装作很不高兴的样子,说:“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于是杀掉了关其思。胡国国君听到这一消息后,果真放松了对郑国的警惕,认为郑乃亲己之国,故不作任何防备。而郑武公却趁机麾师偷袭胡国,一举而成功。到春秋末年,楚国势力已达黄河南岸,郑、许、陈、蔡诸国都依附于楚,胡国也不例外。鲁昭公四年(前538年),胡国参加了以楚为首的联军,前去攻打吴国。《左传》昭公四年记述是年夏天,楚子、蔡侯、郑伯、许男、徐子、滕子、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淮夷等会集于申(今河南南阳市北)。七月,楚国率领联军伐吴,执杀齐国大夫庆封,灭掉亲吴的赖国(今湖北随县东北)。为加强对依附国的控制,昭公十一年(前531年),楚灵王“迁许、胡、沈、道、房、申于荆焉”。荆即荆山,当为今河南灵宝县,相传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此。这样,姬姓胡子国被迁到了荆山。不久,楚国发生政变,灵王自杀,平王即位。为笼络人心,楚对各附属国采取了较为宽大的政策,胡国人民被转迁到安徽阜阳立国。此时,楚国强邻吴国日渐强盛,北上争雄。公元前519年,吴王僚派公子光伐陈。伐陈前,公子光对楚的附属国及其形势作了分析,他说:“诸侯从于楚者众,而皆小国也,畏楚而不获已。是以来,吾闻之曰:‘作事威克其爱,虽小,必济’。胡、沈之君幼而狂,陈大夫  壮而顽,顿与许、蔡疾楚攻。楚令尹死,其师  。帅贱,多宠,政令不壹。七国同役而不同心(杜注:七国谓楚、顿、胡、沈、蔡、陈、许),帅贱而不能整,无大威命,楚可败也。若分师先以犯胡、沈与陈,必先奔。三国败,诸侯之师乃摇心矣。诸侯乖乱,楚必大奔。”(《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吴王僚采纳了公子光的建议。这实际上是吴肃清楚外围以攻楚的一次战争,其最终目的是报复楚国。七月,吴与胡、沈、陈、蔡、许、顿诸国军队战于鸡父(今河南固始县东)。吴先以战斗力低下的3000罪人兵攻胡、沈、陈三国。罪人兵不堪一击,三国竞相争获作为俘虏。一时三国军队阵脚大乱,行阵不整,吴国大军乘机实行大举攻击,分别由吴王、光、掩余(吴王寿梦子)帅中、右、左三军三路夹攻,结果胡子髭、沈子逞战死,陈夏  被俘。接着,吴军释放胡、沈之囚,使奔许、蔡、顿告急,大呼:“吾君死矣。”而吴师紧随释囚之后,趁其不备,在鸣鼓声中,又一举击破许、蔡、顿三国。三国奔,楚师也大溃。楚国回军时,顺便再次吞并了胡国。公元前512年,吴国发生政变,吴王僚被堂弟公子光(即阖闾)所杀,其子掩余、烛庸投奔楚国,楚昭王“敢于城父与胡田以与之。”注:“胡田,胡子之地。”(《左传·昭公三十年》)由此可见,胡国领土已并入了楚国。《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商、於、析、郦、宗胡之地。”《索隐》:“宗胡,邑名。胡姓之宗,因以名邑。杜预云:‘汝阴县北有故胡城’是。”这里所说的“胡姓之宗’’是指胡子国灭亡之后,后裔仍以国号为氏,宗邑的人乃胡国子孙,故姓胡氏。汝阴胡城在今安徽阜阳,为归姓胡子国所在地,其子孙姓归氏。宗邑人为姬姓胡子国之后,故城在今河南郾城西南。今郾城西南有胡陵,汉章帝时改为胡阴县,又有胡阳县(今河南唐河县湖阳镇),都因胡国人活动的区域而得名。

归姓胡子国,胡作“害夫”(左右结构,下同),在今安徽阜阳。归姓胡子国起源很早,且屡见于卜辞和金文。周初甲骨:“其于伐麸侯”;1973年在陕西蓝田出土一件西周晚期的麸叔鼎;介于两者之间的周穆王时的铜器铭文多次提到麸,如录簋铭:“伯潍父来自麸,蔑录历,锡赤金”等。据唐兰先生:铜器上常见麸字,作胡。麸侯即胡侯。李学勤先生则明确地说:铭文中所说的麸国,“就是文献中归姓的胡国。在今安徽阜阳,是自成周通往淮水流域的必经要地。”所以说,“西周及春秋时期的归姓胡国,当是殷商之时就有的封国。其立国时间,最迟也应该是在殷商后期。”我们可以知道归胡在殷商时期就已存在,其历史要早于姬姓胡子国。归胡在先秦文献中多有记载。文献中的“胡”,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夏,齐侯、陈侯、蔡侯、北燕伯、杞伯、胡子、沈子、北狄朝于晋,宋之盟故也。”杜注:“陈侯、蔡侯、胡子、沈子,楚属也。”杨伯峻注:“此胡子则为归姓国。”这也是最初见于文献的关于归胡的记载。此后,归胡屡见于文献中,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鲁襄公死,鲁人“立胡女敬归之子子野,次于季氏。秋九月癸巳,卒,毁也。”再“立敬归之娣齐归之子公子周。”杜注:“胡,归姓之国。敬归,襄公妾。”敬归、齐归姐妹都为胡女,即归姓胡国之女。《世本 氏姓篇》也说:“胡子国,归姓。”归胡的地望在今安徽阜阳市附近。《春秋》昭公四年记载楚子、胡子伐吴。杜注:“胡国,汝阴胡城是也。”又“颍州(治汝阴)禹贡豫州之域。春秋时胡子国,战国时属楚。秦灭楚,为颍的郡地,两汉为汝南郡之汝阴县。”南宋罗泌《路史·国名纪丁》:“古胡子国,归姓”《范史》:“汝阴,本胡国汝阴,今颍治西二里,有胡故城。”《太平寰宇记》:“胡城在汝阴县西北二里,春秋时胡子国也。”这些都说明归胡是古代颍州汝阴县,即今安徽阜阳市。归姓起源于尧舜时期的后夔,被称为归夷,是东夷集团的一支,原居于商丘一带,后来遭到武丁的讨伐,被迫四处播迁。归胡很可能就是在此后播迁到颍州汝阴而立国的。所以说归胡是后夔的后代。一说归姓源于殷商时期的归伯,这样,归胡也可能是归伯的后裔。只不过归胡之后,有以归为氏的,也有以胡为氏的。《通志·氏族略》就说:“胡子国,归姓,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以姓为氏者世居吴郡。”这就是说,归姓胡子国为楚所灭后,子孙分成二姓,一是以国为氏,即胡姓;一是以姓为氏,即归姓。这样一来,归、胡是同出一源的两个姓族,难怪明代文学家归有光在追溯祖先时就曾追溯到胡子国。归姓胡子国,虽臣服于楚,但胡子豹发出了“存亡以命,事楚何为?多取费焉”的誓言,最终导致国家的灭亡。归姓胡子国也同姬胡一样是个小国,臣属于楚。后来由于不堪楚国的欺压,归胡与顿诸国开始背离楚国。公元前506年,晋会诸侯于召陵(今河南郾城县东),谋划侵楚的大计,胡、顿等原仆从于楚国的小国都参加了这次盟会。四月间,蔡国灭沈,打击楚国势力。十一月,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孙武等人的策划下,联合蔡、唐共同攻击楚国,联军五战五胜,取得柏举大捷,并一举攻破楚都郢城,楚濒于灭亡。楚昭王逃亡随国。为挽救楚国灭亡的命运,楚大夫申包胥冒死到秦国去请救兵,连哭了七天七夜,终于感动了秦襄公,于次年发兵救楚,结果吴师败归。在这场战争中,归胡遵守召陵之盟,协助吴军作战。据石泉先生说,吴师人郢前,最先是在胡境以南溯淮西进的,随后就在胡国西南会合蔡师。《左传》定公十五年载:“吴之人楚也,胡子尽俘楚邑之近胡者。”即当吴军攻人楚国时,胡国趁机大肆掠取靠近胡国的淮北楚地。到公元前505年,楚在秦国的救援下,收复了国土,并迁都于都(今湖北钟祥县西北)。楚作为大国,很快恢复元气。而吴、越连年交战,无暇对付楚国,于是楚国有机会向那些跟着吴国攻楚的小国首先开刀,报召陵之怨。胡国也面临着这种直接的威胁,但胡国国君的立场是与其附庸于楚过得窝火,还不如听天由命。胡子豹发出了“存亡以命,事楚何为?多取费焉”的誓言。楚国决不会容忍这种背叛行为,决定对胡国用兵。定公十五年(前495年)楚师大举进攻,二月就灭掉了胡国,俘虏了胡子豹(《春秋》定公十五年)。至此,归姓胡子国的历史就结束了。但是,胡子国的历史痕迹至今仍历历可见。在今安徽阜阳,除胡城外,西北有女郎台,据说是胡国之女嫁鲁昭侯为夫人,于是筑台以宾之,俗称妇郎台。阜阳县内有胡亭,东晋后赵夔安攻打晋朝时曾进据此地。

胡姓子孙每当谈到自己的祖先时,多引胡公满为始祖,并以作为有虞氏帝舜的后裔而感到骄傲。历代姓氏著作也多认同此说,例如明杨荣《胡氏族谱后序》、朱熹《胡氏族谱序》、林宝《元和姓纂》等。 所以,上溯胡姓之源得从胡公满说起。胡公满为虞舜的后裔。舜以上远古祖先世系,据《史记·三代世表第一》载,依次是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一一蛴牛——瞽叟——重华(即舜)。汉刘耽《吕梁碑》所载与之大同小异,颛顼与穷蝉之间加了幕,而在敬康与蛴牛之间少了句望,但都说舜出自黄帝,有虞氏乃黄帝之裔。既然虞幕是有虞氏的始祖,那么以胡公满为始祖的胡姓家族,就可上溯到胡公满以上祖先,幕、穷蝉、敬康、句望、蛴牛、瞽叟、舜等都是胡姓最早的远古祖先。他们都曾以特独的技艺,如幕创造帐篷,句望擅长编织,瞽叟善测天象等,为上古历史写下了传奇的一页。水是先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先民部落大多傍水而居,其姓氏亦与水密不可分。“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国语·鲁语》),有虞氏起源于燕心,境内有妫水故也以妫水成,为妫姓。瞽叟为妫姓,其子舜亦为妫姓。舜因入赘黄帝族而从妫姓部落分离出去,因生于姚墟,故别以姚为姓,成为以桃为图腾的新的氏族。舜继承尧位,治理天下。在他统治期间,天下大治,人民康乐,成为中华民族历史的辉煌时期,舜由此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世代敬仰的明君贤主式的“东方圣人”。在与治水有功的禹的权力斗争中,舜所代表的有虞氏部落失败了。于是,有虞氏部落被迫四处迁徙,舜的儿子商均被封于河南虞城,后移封于商,成为了商人的先祖。舜的大部分族人则大举向南、北、东方迁徙,形成了舜族的大迁移。有虞氏进入衰落时期。舜的一支后裔遂一直留居虞舜国都蒲板,即今山西永济县虞乡。遂之后被封于遂国(今山东宁阳),春秋时为齐所灭。商汤时也曾封遂的另一支后裔于陈。但总的说来,舜的后裔,夏、商时,多湮没无闻,受到了严重打击,所谓“夏后之时,或失或续”,就是有虞氏部落在离析后所受遭遇的写照。但到了周朝初年,长期留居虞城的商均后人虞思,在数十传后传至遏父。遏父又称阏父,担任周朝的陶正,为主管制陶之官。因制陶有功,得到周文王的赏识。周文王把长女大姬下嫁给遏父之子妫满,于此有虞氏的命运有了一个新的转机。周武王克殷后,为备“三恪”,分封黄帝、唐尧、虞舜之后。他就把妫满封于陈(今河南宛丘),以取代虞遂之后的陈国,以奉舜帝之祀,国号仍曰陈。《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周礼·考工记》云“有虞氏上陶”,这说明遏父是继承了祖先擅长制陶的技艺而被选为周陶正的。妫满,姓妫,本不姓胡,胡公是他的谥号。谥号是古代贵族死后依照其人生前的事迹功过,评定的一个称号。为什么要谥妫满为胡公呢?《逸周书·谥法解》云:保民耆艾曰胡,弥年寿考曰胡。按照周朝的谥法,我们可以寻到这样的答案,妫满的谥号得名于他的年高寿长。他大概活了很长的年寿,以致能被称作“弥年寿考”。这就是胡公满的由来。史载:胡公满相当有气节,因而受到周朝的尊宠。《左传·昭公八年》载:“胡公不淫,故周赐之姓,使祀虞帝”。即周把妫满作为继承舜帝的正统和妫、姚二姓的正宗。关于“不淫”的含义,杜预认为就是满,虞遂之后,清代学者李慈铭则认为“不淫”即妫满的字。其实,“不淫”的含义并非妫满或字,而是表明妫满不随商纣淫乱,保持气节而亲近周族。因此,周族愿意把女嫁给他,使他成为了周族的女婿。故杜预注说陈为周的外甥,赖周德,不是没有根据的。自胡公满封于陈后,舜帝子孙在经历了夏商的一度衰落后振作起来,支庶繁衍,屡见诸史籍。周时有虞氏已形成了许多支族,《路史·后纪十一》载:“舜庶子七人皆厘降于齐人,圭、胡、负、遂、庐、蒲、卫、甄、潘、饶、番、傅、邹、息、何、有、毋、辕、馀姚、上虞、濮阳、馀虞、西虞、无锡、巴陵、衡山、长沙,皆其裔也。”这也同时展示了舜族大分迁的地理分布状况。而由胡公满以下,又形成了以陈姓为主干,包括王、孙、胡、田、陆等姓在内的40多个分支。 胡姓系妫满子孙以其谥号“胡公”为名而得。它与陈、田、虞、姚,五姓同出妫汭,称为“妫汭五姓”。 胡公满为陈、胡、田、虞,姚等姓的共同始祖。几千年以后,他的子孙已撒遍神州大地。

胡姓有别于单一的族源,而是一个多源的姓族。或以国为氏,或以谥为氏,同姓而不同宗,随着历史的浩瀚,年代的久远,其祖先的陈迹逐渐湮没,以致在以国为氏与以谥为氏之间已混淆不清。最令人头痛的是胡子国,不管是姬姓还是归姓,其始封君是谁都一无所知,这就难怪胡姓子孙言必称胡公满之裔。到了秦汉以后,至南北朝,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成为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少数民族日益融合到华夏族之中。表现在姓氏学上,就是改易姓氏,后魏献帝时七分国人,分其氏,北魏孝文帝诏定代人姓族即为最典型的标志。其中有纥骨氏改为胡氏。自此后,姓族成分就更为复杂而难以分辨了。这种局面的出现决不是什么坏事,而为中华民族之幸事,也是各姓族之幸事,因为增添了新的血液,补充了新的营养成份,因而也就增添了中华民族文化新的活力,使得中华民族的历史更加辉煌灿烂。

[ 此贴被南山在2008-03-12 13:36重新编辑 ]


王大良等编著《程陈胡韩:中国大姓寻根与取名》 章节选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6376

胡姓源流

    胡姓是中国的著姓,在最常见的l00多个汉族姓氏中被排在第十三位,算得上一个显赫姓族。要想详细了解胡姓,首先得知道它的源流。胡姓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原始部落时期。那时有一个以白头翁鸟为部落图腾的胡姓部落,后来被别的部落吞并了。西周、春秋的胡子国有两个:一为归姓,位于今天的安徽阜阳,后被楚国所灭。一为姬姓,位于今天的河南郾城,是周王室之后。

    胡姓又与陈姓结有不解之缘,称陈姓先祖胡公满为先祖。胡公满又叫妫满,舜帝之后,是周武王姬发的乘龙快婿,被分封在陈国(河南淮阳),为陈姓之祖。但陈姓有五个分支,号称“妫汭五姓”,胡姓便是其中之一。经过若干年的陵谷变迁,胡姓便独立为一个大姓。

  据一些研究者推断,胡姓是“东夷族中鸟夷的一支”,但还有待验证。胡姓的最早祖先叫胡曹,有一本书记载说:“胡之得姓,莫古于胡曹。”但胡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又都语焉不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西周、春秋时出现的胡姓诸侯国,是胡部落名称的延续,这就和以白头翁为图腾的胡部落联系了起来。

    胡子国既有姬、归二姓,我们也只能分头叙述。

1.姬姓胡子国

    姬姓胡子国是周朝的国姓,在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的国家中,只是最小的子国,被封在今河南郾城一带,它的周围也都是一些姬姓小国。《左传》一书说,齐景公有一个安胡姬,是胡国之女,姬姓,后来有人说胡姬的坏话,被齐景公杀死。胡国女子也有嫁到楚国的,楚共王也有一个很宠爱的妃子胡姬。

    姬姓胡子国是个小国,北边有郑国,南边有楚国,都比胡子国强大,都想掠夺胡子国。郑国武公老奸巨猾,先是把女儿嫁给胡子国国君,使他与郑国结为连理,然后利用胡子国的麻痹心理,出其不意扰骚胡子国,满载而归。等到胡子国醒悟过来,但为时已晚,白白吃了大亏。

    春秋末年,胡子国慑于楚国的威势,成了楚国的仆从,跟着楚国攻打吴国、齐国。楚灵王时把胡子国由郾城迁往荆山,也就是现在河南省的灵宝。所幸的是,楚国不久就发生内乱,灵王自杀,平王继位,鉴于国内局势不稳,平王不想树敌,便对那些仆从国家采取宠络政策,把胡子国由灵宝迁到了安徽阜阳。这一支胡姓便在这里定居了下来。

    春秋无义战,只有弹丸之地的胡子国,虽然并不想卷入大国争战的旋涡,但还是身不由己,做了楚国的附庸。吴、楚争霸,吴国的宗室公子光给吴王僚出主意说,楚国的周围是胡、蔡、陈、许等小国家,如果集中兵力先打败胡、沈、陈三个小国,三国必然抵挡不住,这三国一败,楚兵也就全线动摇了。吴王僚采纳了他的建议,这三个小国的将领有的战死,有的被俘。其他小国如蔡、许等,急忙撤军,吴军一阵追杀,这些小国便溃不成军了。楚师孤掌难鸣.只得鸣金收兵。楚国把这次战争失利的原因归咎于胡子国,回师时便把这个小国吞并了。

    公元前512年,吴国发生政变,国君姬僚被堂弟姬光杀死,姬僚之子掩余、烛庸投奔楚国。楚昭王可怜这两个无家可归的公子王孙,把于城父、胡田两个地方交给他们。胡田就是原来胡子国的地方,可见胡子国确实已入了楚国版图。

    顺便说明,《史记》中还记有一个“宗胡”之地。《家隐》解释说:“宗胡,邑名。胡姓之宗.因以名邑。杜预云:汝阴县北有故胡阴城。”汝阴城即今安徽阜阳,虽然也是胡子国的地盘,但属归姓,与姬姓无关,杜预把这两个胡子国弄混淆了。事实上,胡姓之宗指的是胡子国亡后,宗邑之人仍姓胡,故址在今河南郾城西南。如今郾城西
南有胡陵,汉章帝时曾改为胡阴县。还有个胡阳县,即今河南唐河县的湖阳镇,那是胡子国人迁移荆山、又转迁安徽阜阳时,一部人逗留于此,没有前去安徽。因是胡子国人活动过的地方,故称胡阳。

2. 归姓胡子国
    归姓胡子国历史悠久。有人说,铭文中出现的“麸国”,就是文献记载中归姓的胡国,“麸”胡字,“麸侯”就是“胡侯”。还有人说,归姓胡国在殷商时就有了,其立国时间至迟在殷商后期。归姓胡子国居住在今安徽阜阳附近,其地望是古代颖州汝阴县,许多文献记载都是一致的。有一本书记载说胡子国本是归姓。被楚灭掉后,其后裔一部分以国为姓,即胡姓,一部分以姓为氏,即归氏。这就是说,归、胡二姓同出一源,他们都是古代胡子国的后裔子孙。

    归姓胡子国也是个弹丸小国,势力衰弱,是楚国的附庸。由于受楚国的压迫和歧视,胡子国早想脱离楚国的  绊,另觅新主子。公元前506年.晋国在召陵(河南郾城)大会诸侯,商量进攻楚国之事.胡子国认为时机已到,主动前来参加会盟。以吴国为首的队伍联合唐、蔡等国首先发难攻楚,楚国连连败北,连国都都被联军占据了,楚昭王逃到了随国避难。在楚国颓于覆亡之际,楚国大臣申包胥跑到泰国借兵,秦王不予理睬,申包胥哭了七天七夜,秦襄公被他的一片至诚所感动,决定发兵相救,结果打败了吴军。在这一场战争中,胡子国站在吴国一边,当吴军攻入楚国时,胡子国趁火打劫,掠夺靠近胡子国的淮北楚地。楚国自顾不暇,对胡子国无可奈何,只能自认倒霉。后来楚国在秦国的援助下打败了吴国,决定报当年的一箭之仇。公元前495年,楚国大举进攻胡子国,胡子国自然不是对手,国君胡子豹束手就擒,胡子国宣告覆亡。从此,归姓胡子国不复出现于史乘之上。

    当下胡姓在谈到自己的最早祖先时,都无一例外地说是胡公满,《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等书均持此说。因此,要溯胡姓之源,胡公满是不可不谈的人物。

    胡公满系虞舜的苗裔。据《史记》记载,其世系为: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一一蛴牛——瞽叟——重华,重华也就是舜。但有的书上说,舜并非黄帝族,司马迁所说有误。其实,这只是问题的两个方面。人类刚从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时,还存在着双系制,祖宗崇拜制度,因为舜娶唐尧之女为妻,既然当了尧的乘龙快婿,自然也算进入了黄帝、颛顼之族,舜的子孙把尧、颛顼、黄帝当作祖宗供奉祀,也就毫不奇怪了。而实际上舜的真正始祖是虞幕。国内学者的这种解释,绝非穿凿附会,有些书也明确说出了有虞氏出自虞幕。

    舜的姓氏为姚,是因为他生于姚墟。为什么又说胡氏是妫姓呢?这是因为有虞氏居住的燕山境有妫(水旁)水,他们于是便以妫为姓,这和黄帝居住在姬水旁而姓姬,炎帝居住在姜水旁而姓姜是一个道理。舜既生于姚墟,又入赘于黄帝族,姓妫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舜在我国历史上是清明、贤能的代名词,在他治国期间,天下太平,海宴河清,是少有的太平盛世,因此得到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敬仰。毛泽东的诗词中就有“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的句子,表达了人人都想成为尧舜的心情。

    可惜的是,以舜为代表的有虞氏部落,在与治水的大禹争夺权力时败北了,既然失败,就得听从人家摆布,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大禹还算雍容大度.把舜的儿子商均封到河南虞城,称有虞氏,后来迁都于商,成为商人之祖。其他人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只得大举迁徙。有一支留居都蒲板,即现在的山西永济县虞乡,后来被封于遂国(山东宁阳),春秋时被齐国吞并了。遂国的一支后裔也曾被封于陈,后来也被别的大国灭掉了。总之,舜的后裔或迁徒,或凋零,大都在史册上消失了,这个打击是很沉重的。

    到了周朝初年,舜的后裔忽然有了转机。原来商均被封往河南虞城后,数十传到了阏父,担任周朝的陶正之职。阏父主管制作陶器,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制陶业上很有建树,受到了周武王的赏识,把长女大姬嫁给了他的儿子妫满。既然成了儿女亲家,舜的后裔便得到了照顾。天下安定之后,武王把妫满封于陈,取代虞遂之后的陈国,让他奉舜帝之祀,国号仍称为陈。陈那时叫宛丘,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淮阳东南之地。妫满就是胡公满,胡公是谥号。为什么会和胡字连在一起了呢?原来根据古代的说法,“弥年寿考曰胡”,也就是说,妫满因为长寿而被人称道,于是周朝天子就给了他这个谥号。

    舜帝这一支在经历了多年的沉沦之后,从胡公满封于陈后,又繁衍了起来,从胡公满以后.形成了以陈姓为主干的四十多个分支,胡姓与陈、田、虞、姚四姓同出妫汭,称为“妫汭五姓”,因此胡公满是陈、胡、田、虞、姚几姓的共同始祖。由此可知,胡姓是一个多源姓族,有的是以国名为姓,有的则以谥号为姓,因为年代久远,史料残缺,姬姓胡子国与归姓胡子国的始封君都难以分辨清楚了,于是胡姓子孙只能笼统地说是胡公满之后。
[ 此贴被南山在2011-03-10 16:57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1-03-10
胡氏七源六姓考略(转载)
胡氏七源六姓考略(转载)
http://hi.baidu.com/胡植诚/blog/category/胡氏谱园


       胡(Hú)
       《左传·襄公三一年》云:“六月辛巳,公薨于楚宫。……立胡女敬归之子子野。”晋·杜预注:“胡,归姓之国。敬归,襄公妾。”

    《世本·卷三·氏姓篇》:“胡,归姓。宋注:胡在汝南平舆。”清·张澍按:“《路史·国名记》引《世本》云:‘胡子国,归姓。夔出。’一引‘胡在汝南平舆’,为《世本》本文,非也。又按《襄公三十一年传》:‘立胡敬归之子子野。’杜注:‘胡,归姓国。’惟《会盟图》云:‘胡,姬姓国,在豫之郾城’,疑非。”

    《史记·陈杞世家》云:“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後也。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後因为氏姓,姓妫氏。……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後,得妫满,封之於陈,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公,爵也;胡,谥也。其後遂以谥为氏曰“胡”。

    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云:“偃姓:舒庸,舒鸠……;归姓:胡、有、何;……”

    《广韵·模韵》:“胡,亦姓,出安定、新蔡二望。”

    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三·模韵》云:“胡,帝舜之後。胡公封陈,子孙以谥为姓。   安定:汉有胡建,始居焉。後汉有太尉胡广。魏胡质,荆州刺史;生威,青州刺史、平春侯,又居淮南。   文(四库馆臣按:‘文’疑‘晋’字之误。晋胡奋,安定临泾人,官至左仆射),左仆射胡奋,石季龙入关,与梁、皇甫、韦、杜、牛、辛皆以华胄不在戍役之限。奋裔孙国珍,後魏司空,女为宣武帝皇后,生孝文帝。珍兄真,曾孙延,北齐太宰、安平王;女为武成帝皇后,生後主纬。长安,陇东王。长怀、长穆、长洪、长咸、长兴,并封王。洪子文同,武帝皇后生孝文帝,珍兄真(四库馆臣按:‘武帝’至‘兄真’十一字衍),唐绵州万安令。   新蔡:胡奋之後,今无闻。   弋阳定城:唐刑部郎中胡元礼。   义阳中州:唐凤阁侍郎胡元範。   洛阳:秘书少监胡皓,称洛阳人。   鄠县:刑部侍郎胡演。   乐陵:兵部员外郎胡曼倩。今大理少卿胡 。   恒山:代州总管、定襄郡王胡大恩,赐姓李氏。   河东:开元中胡瑜弟瑱、玘,并举进士。瑜生谔。瑱生谅,大理评事。谔,右司郎中,生溵、洵、湘、潘。潘生裳吉。   河南:《官氏志》,献帝与邻以兄纥骨氏改为胡氏。”近人岑仲勉四校记:“女为宣武帝后生孝文帝:‘文’字讹,应作‘明’。   长安陇东王:罗校云:按‘长安’当作‘长仁’。余按长仁为延之之子,则‘长仁’上应补‘生’字。   唐刑部郎中胡元礼:司刑少卿胡元礼,见《元龟》六一七。长寿中官侍御史,见同书五二一。……   义阳中州:按郡县以义阳称者数见,此义阳县于唐属申州,‘中’为‘申’之讹文。   唐凤阁侍郎胡元範:显庆三年为监察御史,见《会要》六二。光宅元年,官凤阁侍郎,流死琼州,见《通鉴》二○三。   今大理少卿胡 :字书无‘ ’字。《昌黎集·三○·胡珦碑》云:‘少府监胡公者讳珦,字润博,……巽死,迁少大理,改少詹事,元和十二年,朝廷以公年老,……拜少府监兼知内中尚。’巽者,李巽。据《旧唐书》一二三,巽卒元和四年四月,珦于四年七月时为大理少卿,亦见《会要》六○,则《姓纂》修时正珦居少大理之日,‘ ’为‘珦’讹无疑矣。《集古录目》说有《少府监胡珦碑》。”侠注:此引岑校有删略。

    宋·郑樵《通志·氏族略二·以国为氏》云:“〔周同姓国〕胡氏:子爵,其地在今颍州汝阴西二里胡城是也。定十五年,楚灭之,其後以国为氏。或云,胡公满封于陈,其後亦为胡氏。又乐陵之胡,赐姓李。又河南之胡,改纥骨氏为胡也。”

    宋·罗泌《路史·後纪十·高辛氏记下》言:周初大封同姓诸侯五十三国外,又七十九国有胡,後亦为胡氏。故《国名纪五·周氏後》云:“〔周之余族可见者〕胡,子爵,楚灭之(罗苹注:《昭二十三〔年〕》吴败胡师,胡子髡灭。《定十五〔年〕》楚方灭胡,以胡豹归。相去二十五年,盖楚之所立)。姬〔姓〕国也(罗苹注:哀〔公〕六年,平王二十六年,郑伐胡,武公曰:‘胡,兄弟之国也。’《越世家》云:‘析郦宗胡。’《索隐》云:‘宗胡邑为胡姓。宗非,乃宗姓胡国)。今颍治汝阴西二里有胡故城(罗苹注:范史云:汝阴本胡国。杜在汝阴之北。《盟会图》:在豫州郾城)。故有胡阴胡阳(罗苹注:胡阴本山阳胡陵,章帝改之,胡阳县隶南阳)。与胡公之国异。”此胡氏姬姓之後也。

    又有舜裔妫姓之後胡氏也,《後纪十二·有虞氏纪》云:“直伯之後有直氏、圭、卫、蒲、传,则商灭之。胡、潘,则周灭之;息、负、庐、邹,则春秋时入于疆矣。各以国命氏(罗苹注:《郡国志》云:卫国,姚姓。亦见《水经注》)。……胡公世不淫,至虞阏父为周陶正,武王妃其子胡公满以太姬(罗苹注:《姓纂》:〔商〕均後三十二世孙遏父)。锡之妫姓,与肃慎之宝,复之于陈,以备三恪。”《国名纪四·有虞氏後》云:“胡,古胡子国,归姓。《范史》,汝阴本胡国,汝阴,今颍治西二里有胡故城;《九域志》,开封有陈胡公庙,胡公,妫姓;而《盟会图》,胡在豫之郾城,此姬姓胡,楚灭之(罗苹注:昭〔公〕二十三年);《越世家》云:析、郦、宗胡《索隐》宗胡,邑也,为胡姓之宗。”侠辨:此明言胡氏四源:归姓、妫姓、姬姓、姒姓之後各有胡氏也。

    又《国名纪六·古国》云:“〔三皇之世〕胡,炎陵庙胡真官者,同迁侍臣也。按:妫、归後皆有胡。然按《世本》,胡曹作衣,当不在五帝後。《考工》妢胡之笴云:‘胡子国在楚。’”而《五帝之世》又云:“胡,归姓,《世本》、《左传》皆云:‘胡子国,归姓。归姓夔出。”

    明·陈士元《姓觹·卷二·虞韵》云:“胡,《世本》云:‘周武王封舜裔虞满于陈,谥胡公,因〔以谥为〕氏。’《郡国志》云:‘胡国,姬姓;灭于楚。《姓考》云:以国为氏。’《千家姓》云:‘安定族’。《史记》秦有胡阳、胡武,《汉书》有胡安、胡广、胡组、胡殷、胡轸,《魏志》有胡威、胡奕,《唐书》有胡宿、胡楚宾,《宋史》有胡瑗、胡安国、胡寅。又夷姓,後魏纥骨氏改姓胡。”

    明·凌迪知《万姓统谱·卷十一·虞韵》云:“胡,安定〔族〕。周文王元妃配胡公满(侠辨:凌氏此说大谬,据《史记·陈杞世家》当云:周武王以元女太姬配胡公妫满,而封于陈),为周陶正,以谥为姓。又望出新蔡、洛阳”下举146人为例,兹仅从略。

    清·张澍《姓氏寻源·卷八·虞韵》云:“胡氏,《广韵》云:‘胡姓出安定、新蔡二望。’《氏族略》云:‘定十五年楚灭胡,其後以国为氏。’《姓谱》:‘舜後胡公满封于陈,子孙以为氏。又陆终氏六子,长曰昆吾,次曰参胡,董姓,封于韩墟,周为胡国,楚灭之。’澍按:《世本》云:‘古胡子国,归姓。’《郡国志注》云:‘汝阴本胡国。《左传》鲁襄公十一年立胡女敬归之子子野。又,妫後亦有胡姓,姬姓亦有胡。《左传》平王二十六年,郑伐胡,武公曰:‘胡兄弟之国。’其後胡子豹为楚所并。《路史》云:‘胡,子爵,姬姓也。’然《世本·作篇》云:‘胡曹作衣。’宋衷注:‘胡曹,黄帝臣,是胡姓远矣。不始于胡公。《陈留太守胡公碑》:‘君讳硕,字季,其先与楚同姓,别封于胡,以国为氏。’《魏官氏志》拓拔部以兄为纥骨氏後改为胡氏。又有黄姓改者,胡广是也。见《楚国先贤传》。胡姓改杨者,杨复恭假子天威军使杨守立,本胡弘立也,赐姓名李顺节。见《唐书》。又敕勒有胡姓,周宇文时,胡琮是也。见《李远传》。”

        胡氏乃有七源六姓之後,宋·郑樵《通志·氏族略六·同名异实》云:“胡氏有二:周之胡国为胡氏;後魏纥骨氏亦为胡氏。”疏于考证也。兹为一一辨析其七源六姓之端绪:   1.黄帝臣胡曹姬姓之後,《世本·卷一·作篇》云:“胡曹作冕。宋衷注云:‘胡曹,黄帝臣。’又云:‘胡曹作衣。’”清·张澍按:“冕,起于黄帝;加饰,起自唐虞。又按:《物原》,荀始为冠,亦黄帝臣。又按:《古史考》云:‘胡曹作袞服九章。’”胡曹,当系黄帝姬姓臣也。   2.陆终之子参胡之裔为胡氏,董姓之後也。   3.舜裔胡公妫满,见于《左传·襄公二五年》:“〔郑子产〕对曰:‘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後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晋·杜预注:“阏父,舜之後。当周之兴,阏父为武王陶正。   舜圣,故谓之神明。   庸,用也。元女,武王之长女。胡公,阏父之子〔妫姓虞氏〕满也。   周得天下,封夏、殷二王後。又封舜後,谓之恪。并二王後为三国。其礼转降,示敬而已,故曰三恪。”远祖帝舜,妫姓,满为舜三十三代孙。故此胡氏乃舜裔妫姓之後也。   4.《左传·襄公三一年》杜预注:“胡,归姓国。”其後以国为氏,固归姓之後也。   5.姬姓胡氏,见于《春秋·昭公二三年》:“〔秋七月〕胡子髡、沈子逞灭。”杜预注:“国虽存,君死曰灭。”《定公十五年》又云:“二月辛丑,楚子灭胡,以胡子豹归。”传云:“吴之入楚也,胡子尽俘楚邑之近胡者。楚既定,胡子豹又不事楚,曰:‘存亡有命,事楚何为?多取费焉。’二月,楚灭胡。”此周後姬姓之裔也。   6.《史记·越世家》云:“越王曰:‘……商、於、析、郦、宗胡之地,夏路以左,不足以备秦,江南、泗上不足以待越矣。……’”南朝宋·裴骃集解:“徐广曰:‘胡国,今之汝阴。’”唐·司马贞《索隐》:“宗胡,邑名。胡姓之宗,因以名邑。杜预云:‘汝阴县北有故胡城’是。”越,禹裔姒姓之後,则此胡氏固为姒姓之後矣。   7.《魏书·官氏志》云:“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後改为胡氏。”此胡氏乃代北拓跋氏之後也。则胡氏乃有妫、姬、归、姒、董、拓跋七源六姓之後矣。然以舜裔妫姓之後为多。故其氏蕃盛,是以二十四史收胡氏162人传略,于今全国抽样调查《七地区姓氏频度表》729氏中名列第23位。胡氏,历代名人辈出,贡献多多,限于篇幅,不便举例,此处只得从略而已②。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1-05-20
透视专家胡天生
今天收到安徽阜阳胡氏宗亲联谊筹备会会长胡天生的短信,能够结识这位阜阳地方史志专家,既意料之外又深感荣幸。我在回复短信时表示,对于阜阳归姓胡子国的历史渊源,我要加快做好功课,准备有机会当面请教这位专家。随后在网上又查到和他有关的帖子,选几篇放到我们网上,也让大家了解一下胡天生会长其人其事。南山 2011.05.20

胡天生,男,阜阳市档案局副局长,安徽省管子研究会会员。http://www.chinaguanzi.com/article/201101/108064.html

透视专家胡天生
作者:诱惑
http://bbs.fy.gov.cn/bbs/viewthread.php?tid=52254

有一天的下午,手机响了,我拿起来一看,见胡天生三字,我笑了。问他:“可有事”,回说:“没有”。但不见挂线,手机上的秒数在跳。再问:“可有啥事吗?”吭吭哧哧憋了半天说:“兄弟,你太直了。千万别跟我学”。我问他喝酒吗,回答说:“没喝”。我就又笑啦。反正我对他无由头空降式的太空语,已经习惯了。他说我的缺点,其实是早前我提醒过他的话,现在一个结巴嘴子指另一个有口吃人的毛病,你说可笑不可笑。

胡天生在当下小城学术界,已经颇负盛名,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有点酒量。年轻时上起劲来,飚着喝时,他用三个手指捏着大碗沿,不费劲能吹斤把。古人云:李白斗酒诗百篇,那是指诗人。他一个致力学术探讨的人,从没见他写过诗,咋也酒量那么大呢?这让许多人搞不明白,久思不解。我是这么想,浪漫不见得都是诗人们才有的,豪情也非只现江湖,这些每个人都可能拥有,亦绝对拥有,只不过大与小而已。正是因为胡天生的性情里有着大浪漫,所以尽管他不写诗,也写不好诗,但仍可列为善饮人之中的。其实除此之外,怕主要是酒能起到麻醉和催眠之功效,故,人生几何,对酒当歌,一醉方休!不亦乐乎。然而,剑走偏锋,他人许是不知,依我对他的所解,胡天生在饮酒的过程中,随着兴致的勃发,越是豪放,越不致于语无伦次,相反,思维更加敏捷,条理更加清晰,言词更加精妙,举止更加得体,且记忆力优化超强。人说酒话如风,错,胡天生有所担当负责的话,往往都是在酒桌上表态说的。如果说,他“真”忘却了,不认帐,哪也是看人了。不归入他心灵或不想再聚首相见的人,特别是心升厌烦之意的,那就啥也别值了,说和不说没两样。认真都没有了,更谈不上负责啦,偶尔,他记忆力丧失的速度,是超“神舟七号”的。所以说,喜怒无常,言之若风适加其身是没道理,也没依据的。

胡天生的“孝”在学术界和朋友圈内是知名的,每年的节假日他都如期回家拜望父老,尽管公务繁冗。偶尔有相冲,亦当给老人们说明。有年中秋不能归,把买好的几只鸡连物带款托付给客车司机,写好纸条,在上面标好路线图,千叮万嘱致谢人家的同时,又电致亲属等待接物的地点,和如何接头及方式等,宛如指挥一场战役。他的母亲在病危期间,胡天生请了专假,一门心思绕膝侍候,喂饭送水,安抚宽慰,端屎倒尿,昼夜不离,毕恭毕敬,专心致志。尽管生老病死是自然之规,胡天生已做到了尽善尽美仁至义尽,然而在高堂仙逝后,他依然悲痛穿脊,失魂落魄了许久。这血脉相连的情感,使他身不由己悲哀的难以自拔,以至于过起了闭门谢客画地为牢的生活,经过很长时间的自疗,才方使心情平静,心灵焕然复苏。

作为在大学主修训诂学专业的胡天生,对如何耐寂寞是不陌生的。达摩、耶稣他知道,慧能、秦始皇更如数家珍。学习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让他如痴如醉,其痴迷程度和任何有考据癖的学者相比毫不逊色。他之所以学训诂,走的就是最正统的学术之路,对后来多年大坐冷板凳,心理上早已有充分的准备。生活中的胡天生尽管缄默其口,明哲保身,收敛个性,然一旦入了文字的写作,平和的内心则波浪起伏,狂傲之气亦肆情勃发,下笔犀利,字词严谨,文风浩荡。胡天生对学术界功力不扎实,用功不踏实,为人乏诚实,学识浅薄且爱大胆言论的人一向不屑。嫉恶如仇的个性,使他对这类学术界的猛男,不论年轮统统地给予轻藐。他激情起来似房子着火一般,性起时,会捉笔当刀,运用详实的资料内容,用昂扬激荡的文笔,把这些人在有理有节有据的说词面前,杀的体无完肤,丢盔卸甲。有些文章,连我读后虽心舒气爽,亦感所用的言语过于刻薄恶毒,劝其心平气静去看待。学术上的事,是急不得的,这是心态问题,尽管他非急功近名之辈。他对当前学术界有些人在资料不足,证据匮乏的情况下,所做的大胆推论和猜测及至断语,痛心疾首,因为这不仅鱼目混珠混淆视听,而且对损害学术本质的科学性极具杀伤力。他认为自己有捍卫保护学术神圣的职责,他说:“我写的文章里,绝对杜绝用‘大概’之类的词汇”。记的有次他十分愤慨地给我说:“我今后再也不去书店了”。问他理由,他涨红着脸说:“里面根本就没有书”。书店里怎么会没书呢?他是说没有他能用的书,还是指书的内容质量上良莠不齐呢?或许二者兼有,还有,在他眼里,乌七八糟的书不能称书。未了,他平静又说:“等我出书时,绝不这样”。后来,在他和别人所出书中,我果然读出他对学术专一的态度,和俘典驱事的严谨之风,以及特立独行的行文质感。

“茹明柏”的小说写好后,我第一时间拿给胡天生阅览,因为里面所写的主人公事情,有我们共同的所知参照。我让他看的目的,是验证能否收到会心一笑之功效。不料下午,他亲自至办送来了改稿,上面不仅密密麻麻写了许多字,连带错别字也改了过来,还添加了不少的故事和情节,附上去的稿纸比我给他时的还多。我吃惊之余,暗自佩服,在边看时,边“批评”他说:“您不是个当编辑的料。入了这行,我保证不出半年,您的人生故事和内心世界,会因奉献过度而干涸”。他竟心满意足地嘿嘿笑了起来,这人呀。

接近胡天生容易,但进入他的心灵很难,能让他真正当自已是朋友和兄弟的人,委实更难。胡天生是个很看重朋友和友谊的人,特别是对有能耐致力做学问的朋友,他能一直保持着恒温不变。就他个人而言,一般对朋友的有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自是义不容辞尽力去助的,即便有时出现无奈尴尬。有次,受一位致仕的朋友之邀赴宴,胡天生以为是闲宴,闲宴喝起来没有负担,他乐意参加这样的活动,既能递进友情,又可抒怀心胸。然而,当进行其乐融融之际,朋友突然提出让他看相。看相那是江湖人的所为,胡天生是搞学术研究的人,这不是驴头往马嘴上按吗。但是,吃人嘴软,加人朋友的苦求和奉承,说的胡天生无了托词,万般无奈只好硬着头皮装模作样说:“今,我给你打个草卦吧”。出外就地掐一根草枝,一分三节让友人丢。看相,虽江湖之术,也有它独到的一面,能吃这碗饭的人,都有能说会道口若悬河察言观色口舌如簧的本领。胡天生生活里本就言语迟,加之平时和学术打交道,招天枯坐如僧,给人一种语言无味,面目单一的印象,何况他对“易经”“八卦”既没有深入研读之心,对“天人合一”更没有刻意探究之行,如此赶鸭子上架,确让人头疼。可是那天胡天生尤似神助,从容自若地说出一二三条来,后来连他自己也称奇。然而,辉煌的还在后头,事过数日,友人按胡天生所说的去做,结果完全复制验证了他的“胡言乱语”。“老胡会看相算卦”的言论就这样不胫而走,散布传言的沸沸扬扬,很快有不少拿根细如蚊香草棍的人来找他看相算命。找的人越多,胡天生越矜持,私下里他哭笑不得地说:“冤枉死了,找谁说呢。说了他们也不信,不如不说。”学术的态度劲又上来了。

每次看到胡天生,不知怎地,我都想起袁克定,另外想起唐老鸭。前者不仅身世显赫,而且是个有才华学识的人,后者是胡天生走路时的步态。现在想来,前者可属,后者可议,因为胡天生走起路来威武。他总是目不转睛,昂着洁净的后梳头,腆着肚子快速移动步子的,不仅仪表堂堂,还大气磅礴,这跟他所作文章映射出的文气相暗合。

胡天生所发表的文章,多是学术类的,特别是对地方区域文化和淮域水系的研究考证独树一帜,具有专家学者的品味。他的所行之文,理趣浓郁,字有来历,句有出处;抒理论情,从容大雅,筋骨突出。不过在我看来,缺乏飘逸疏朗之气,读起来感觉略“紧”,反过来说,这可能也正是学术上恰需要的。

文学作品依我的理悟,它是以情感倾泻而出的文字,这与学术上理性大于感性几乎背道而驰。胡天生不仅写学术文章,近几年来还突然搞起了文学的创作,一个人能在理性和感性中,思想上都游走的,绝对有他值得称道之处。我从他的博客上阅读了大量散文类体裁的作品,传输脑海的信息量,让我都来不及分类和消化,特别是读过“挖条地道进北京”“何仙姑外传”“下乡回忆”等作品,其文笔朴实,轻松风趣,故事紧凑,情真意切,留有深刻的印象。然而我读后的感觉里还有,无论在结构的把握上,还是情节的处理上,仍“紧”。语言放开了,内容亦有趣,就是整体表达上,没有放开,远不如他所写的几篇书评,显的出色瞩目。还好,他不写小说,这是个好事情。因为学有专攻,太泛了,说好听的,是才高八斗;说不好听的,就是卖弄文采了。

作为朋友,胡天生一直和我称兄道弟,这慨因我俩有着同样的性情吧。然而,在我的内心深处,对他是有着看待老师一样的情结的。平时,我们嘻嘻哈哈时,他常爱说“不是吹,我管教你一年不冒帐。”我边点头表示首肯,同时心里窃笑。一个学史的人,拿隋朝李元霸一对800斤的双锤跟手持82斤重的青龙偃月刀的三国关云长比,有可比性吗?这是没可比性的,不是一朝的事呀。换句话说,让科学家去指挥战役,显然不是他的强项。果然能如此的话,那孙悟空举着一万三千斤的金箍棒,轻而易举就能打到关李二人了,《三国演义》《说唐》里也就没英雄可言了。不过我倒真心希望,胡天生未来成为学术界的“孙悟空”,不仅看好,而且可能肯定。
[ 此贴被南山在2011-05-20 13:05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1-05-20
养姓源自临泉杨桥镇
这篇文章说明,与春秋归姓胡子国同时期的“养”姓在遭灭国之难以后,仍有后裔生存至今(历经2400多年)。这会不会给我们带来启示,在阜阳以及周边地区,或许也有某些春秋胡子国后裔的胡姓小村庄。因为如果是战乱导致人口消灭和外迁后,那“养”姓也应该和“胡”姓一样不复存在,为什么养姓尚存,胡姓却失踪了呢?南山 2011.05.20

养姓源自临泉杨桥镇 (有删节)原文请见下面网址:
发布: 2010-03-25  来源:   浏览: 362  编辑
http://www.fynews.net/www/news/lbrx/webinfo/2010/03/25/1276671599759844.htm

    3月15日,我和阜阳史学家杨玉彬、胡天生一行前往临泉杨桥镇探寻养姓发源。据当地老百姓说,杨桥以前有养桥之说,后来演变为杨桥了。在向杨桥费子街村去的路上,我碰到了向阳村76岁的养洪昌老人,他是杨桥镇为数不多的养姓人家。连他自己也不清楚是不是养由基的后裔。养洪昌老人说,前几年临泉县文化馆曾来人调查过他的身世,通过考证分析认为是养由基的后人。我问他可有什么养姓家谱及先祖保留下来的物品?他摇头说没有。
    目前,养洪昌老人有四个儿子,老大养学勤、老二养学忠、老三养学东、老四养学福,五个孙子。围在旁边的村民告诉我这样一件有趣的事,养洪昌四子养学福嫌“养”字不好写,便把他儿子户口簿“养”姓填为“杨”姓,报名上学时就是以这个“杨”字为姓。我问养洪昌老人是否有这回事,养洪昌憨厚地笑着说有这回事,并说这不是啥大事。
    在杨桥镇老岗西北角,相传有养由基的坟墓,养洪昌老人曾每年清明去此地上坟烧纸,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坟墓给平了,才停止了去祭拜。

养姓源流史
    养姓,在宋朝修撰《百家姓》时,名列389位。在今天新修的《百家姓》中,名列707位。
    养,本来是春秋时代楚国的一个地名,始祖是当时楚国的公子吴,养姓是一个以地为姓的姓氏。根据《姓氏考略》上记载,养是楚国一个邑的名称,后来有人食采于此,就以养为姓,称为养氏,望族出于山阳。这个地名曾在《左传》有记载。根据考证它的所在地是在今天的临泉县的东面,养氏家族就是发源于此,得姓至今已有2400年以上的历史。根据《左传》上记载,春秋时期楚国的公子吴,由于忤逆,被安置在养邑,他的后代子孙就“以邑为氏”,世称养氏。故养氏后人奉公子吴为养姓的得姓始祖。
    根据史料,我发现养姓源流其实始出一支,即养由基。吴国公子掩余、烛庸叛吴到楚国,被楚昭王封到养国,后来国亡,国人以养为姓,其实养姓最早见于史籍的也就是养由基一人而已。而确定的历史是养由基为养国后裔,因此,养姓得姓始祖实乃养由基。

。。。。。。

    阜阳博物馆副馆长杨玉彬考证分析认为:城父、胡田地望据文献记载均可考实,胡田为春秋胡子国故地,《春秋》昭公四年杜注:“胡国,汝阴县西北有胡城。”《左传》昭公三十年杜注:“胡田,故胡子之田。”其地在今安徽阜阳城区一带。城父即《史记·楚世家》“使太子建居城父”句下《正义》引《括地志》所云之亳州城父县,春秋早期本为陈之夷邑,后为楚割取,今地属亳州东南涡阳县境。楚子所封吴二公子之“养”邑在吴、楚边界,又从城父与胡子国故地割取部分“田地”以增益充实“养”之封邑。杨玉彬分析认为,河南沈丘以东说符合春秋晚期吴、楚兵争淮域的历史地理环境。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亦主此说。
  
。。。。。。

    春秋战国时代,既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是一个弱肉强食,充满着血腥杀戮的时代。弱小的诸侯国和其国民命运多舛,时时遭受大国的欺凌。而若想有作为,必然遭到报复及至灭亡。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子国(今阜阳)君主胡子豹,就发出了“存亡有命,事楚何为”?结果被楚王怀恨在心,于公元前495年,率兵灭胡国。那么,与胡子国一样地瘠人贫,兵微将寡的养国,又是因何事而引起亡国之灾?他又是被哪一个诸侯国所灭亡呢?同时,今天我们所寻找的养国地望又到底在哪里呢?
                             (未完待续)    本报记者 张殿兵
[ 此贴被南山在2011-05-20 15:27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1-09-10
胡氏有七源,为六姓之後,好像没有看到和“蔡”氏的渊源联系。胡氏有安定、新蔡两个著名郡望。现在只有安定胡氏流传下来,而新蔡胡氏也和春秋两个胡子国的胡氏后裔一样,消失不见了。不久前,我看到网上有人也在关注这个问题,特意去查了查蔡氏的起源,想找到一些我们胡氏与蔡氏的渊源联系。如有对此感兴趣的宗亲,让我们一道查查资料,或另开新帖讨论。

唐 林宝撰 元和姓纂/卷三  : 新蔡 胡奮之後今無聞   (九个字) 那也就是说新蔡也是安定胡氏的迁居之地?这与“蔡自周武王封胡始”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蔡氏对得姓始祖也有争议,一说为“蔡叔度公”,近年来又有改父立子一说,把蔡叔度之子蔡胡立为蔡姓始祖,“蔡叔度死于迁所。其子胡,能认识到父亲的过错,不与之同流合污,且遵守文王德训,与人为善,周公听说后便派他到鲁国辅佐自己的儿子伯禽。由于胡政绩卓著,周公奏请成王改封胡于蔡,以奉叔度之祀,是为蔡仲。蔡仲也被后人尊为蔡姓的得姓始祖。”请见百度:http://baike.baidu.com/view/33170.htm?subLemmaId=33170&fromenter=%B2%CC%CA%CF

史记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 第五

   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乃挟武庚以作乱。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迁之,与车十乘,徒七十人从。而分殷余民为二:其一封微子启于宋,以续殷祀;其一封康叔为韂君,是为韂康叔。封
季载于焻。焻季﹑康叔皆有驯行,①于是周公举康叔为周司寇,焻季为周司空,②以佐成王治,皆有令名于天下。

    注①索隐如字,音巡。驯,善也。
    注②索隐事见定四年左传。

    蔡叔度既迁而死。其子曰胡,胡乃改行,率德驯善。周公闻之,而举胡以为鲁卿士,①鲁国治。于是周公言于成王,复封胡于蔡,②以奉蔡叔之祀,是为蔡仲。余五叔皆就国,③无为天子吏者。

    注①索隐按:尚书云蔡仲克庸祗德,周公以为卿士,叔卒,乃命诸王,封之蔡,元无仕鲁之文。又伯禽居鲁乃是七年致政之后,此言乃说居摄政之初,未知史迁何凭而有斯言也。
    注②集解宋忠曰:“胡徙居新蔡。”
    注③索隐管叔﹑蔡叔﹑成叔﹑曹叔﹑霍叔。

注意②集解宋忠曰:“胡徙居新蔡。”

南山 2011.09.10
[ 此贴被南山在2011-09-10 23:42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