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572阅读
  • 0回复

客家先祖何以称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1-03-31
    众所周知,汉族人的命名是由姓氏与名字组成的,而客家人是汉族的一支民系,其命名理应如此。但在宋末、元朝直至明朝的两百多年里,合浦客家先祖却有用“郎”名相称的。如陈姓,其八十五世陈钦公,号千七郎,妣张九娘,八十六世陈俭寿公,生三子,为孟一郎、孟二郎、孟三郎。一直到九十一世迁合浦六湖始祖,法号陈念八郎,妣张二娘,其子陈智仁法号称陈公九郎,陈智义称陈公五郎,陈智德称陈公十三郎,陈智仁生的儿子陈源称陈源一郎,陈深称陈深二郎等。又如张姓,一百三十三世祖,仁良公,字天柱,号法受,祖妣黄氏,生有三子:长子张金,号金一郎;次子张玉,号珍二郎;三子张美,号泰三郎。兄弟三人住福州省汀州府上杭县州试街瓦子巷。又如廖姓,其先祖有太一郎(懋诚)、太二郎(懋实)、太三郎(懋孙)、太四郎(懋纲)、太五郎(懋宗)的,有廖千一郎、廖宣二郎的。又如范姓,其先祖有百一郎,字松冈、百二郎,字柏冈、范念一郎的。
    客家祖先称为“郎”,这是为什么呢?有四种说法:
    第一种,客家学的先行者罗香林先生说是“畲阀得到客人的贽礼以后,乃依其入境次序给予几郎几郎的名号”。就是说,唐宋年间,客家人的先民们进入闽粤赣边地区以后,那时这里的原住民是以畲瑶为主的少数民族,他们世代在这里生活,占据着统治地位,有相当的势力,所以,为了得到“畲阀”,也就是畲族首领的同意才能定居下来,然后按入境次序,先入者为一郎,次者为二郎……
    第二种,郎名、法名是畲族和瑶族命名的习俗。据史载,闽粤赣交会处的边区,古代均为百越之地,隋唐时还居住着畲、瑶等少数民族,故又称“畲瑶之地”,而郎名正是畲族和瑶族命名的习俗。据调查,现在粤北的瑶族仍保存此种习俗。如叫赵明一郎、邓明一郎,二郎、三郎等。当客家先民是从北方颠沛流离、辗转迁徙而来后,当时又处于宋元之际动乱复杂的社会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有相当部分的客家先民披荆斩棘、走进深山密林与这些少数民族为伍,后来也许还有为避元兵骚扰、求安定等因素,所以将名字均改为畲族和瑶族名讳(畲族雷姓人的名讳就按百、千、万字行次,蓝姓另加一个“念”字,再加上“郎”),并吸收他们的一些生活习俗等。所以,郎名是这一时期客家人与畲族、瑶族密切的接触和互动的关系,客家人此俗是客、畲、瑶在文化上相互影响、相互涵化的产物。
    第三种,认为客家郎名应该为中原遗风,宋室南迁,大量北人南迁,客家民系因此诞生。随着客家先民的南迁,这一命名方式被传播到了闽粤赣边的畲族地区。畲民在接受郎名之后,又根据自身的文化传统进行了部分改造,使郎名的使用更加规范,从而形成了畲族的郎名文化。进而形成了今天畲族的族谱中,郎名、法名随处可见。
    第四种,认为是唐宋时期,道教盛行,客家人起郎名,与道教有关。《陈氏源流》说:“为何兄为九郎而弟为五郎?这是道教门下的排序,非兄弟排行。”
    以上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笔者较赞同第二种说法,即客家人取郎名是客、畲、瑶在文化上相互影响、相互涵化的产物有如下几种理由:
    第一,如果是中原文化的遗存,如果是因道教盛行,但为何汉族在(东)南方的三大民系(客家民系、广府民系、闽南民系)中,闽南民系和广府民系均未有取郎名、法名的习俗,唯独客家人在宋末明初这一历史时期普遍盛行郎名和法名呢?
    第二,客家人有郎名、法名的姓氏占总姓氏的76%;郎名、法名存在于三至五代人。如罗香林所说是某种封赐式的,不可能给予那么多姓氏和那么多代之人。
    第三,郎名在客家人的祖先迁来合浦后最多在第四代就消失了,这证明,第二第三代是一种惯性,第四代后,已不再在与畲瑶少数民族同住,这种影响自然慢慢消失。
    当然,还有更详细的理由,但本文只是为了引起各客家人的兴趣以及有关研究客家学的人的注意,并提供一点个人的看法,不是专门的学术论文,在此不再展开。 (汀州庄缘整理)
[ 此贴被胡承钧在2011-04-01 09:57重新编辑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