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5213阅读
  • 20回复

《贵州胡氏文化研究资料汇编》----胡氏宗亲网编辑发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1-05-30
预留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1-05-30
预 留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1-05-30
预     留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1-05-30
预 留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1-05-30
预   留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1-05-30
青岛地区云南移民初考 侯文程
http://club.qingdaonews.com/showAnnounce_1038_3166944_1_0.htm

明代初期,青岛地区来自云南的移民数量较多。这些移民既不是云南土著汉人,更不是少数民族,而是受朱元璋派遣出征云南的汉族军士及其家属。据《明史》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朱元璋派傅友德、蓝玉、沐英统兵13万出征云南。洪武十五年平定云南全境,便命沐英率军镇守,设卫、所分置军士,设军屯实行屯垦,自此,许多从征军士便在云南安家落户。全面研究青岛的云南移民是研究青岛历史的一个大课题,因而也必然是编史修志所应涉及的重要内容。

(一)

提及云南移民,由于史籍不载,源流无考,许多难解之谜不仅历代志书无载,在当代编修地方志书中亦未涉及。囿于习惯说法,许多人便把青岛地区的云南移民统统归到了山西省洪洞县那棵大槐树下。明初,山西省确曾向外移民,但这些移民大多来自山西省云中、云岗、云阳、云泉等地的南部,故亦泛称“云南”,决不可望文生义地与云南省混为一谈。
今青岛市所辖的5市7区中,几乎都有云南移民,所不同的是数量多寡而已。现据有关史料记载,即墨市的1000多个村庄中,约有225个是由云南省移民立村的。如段村镇单家疃之《单氏族谱》记有:“明永乐二年(1404年),单氏自云南凤仪县迁至段村东偏北立村。”凤仪县明代属大理府,设有洱海卫,清末时改为凤仪县,因该族谱修于清末年间,故用凤仪县之名。再如华山镇牛齐埠之李姓,于永乐二年从云南威宁州迁来立村,到清代该州已隶属贵州省,而其族谱修于清代,故其族籍记为贵州省大定府威宁县。
胶州市的800多个自然村中,由云南移民建村的达112个。其中,建于洪武二年的16个村,显然与云南移民无关,因朱元璋派兵征云南是在洪武十五年,在此之前,云南由元朝所封的梁王和大理国统治,不可能向山东移民。其余的80多个村庄,大多为永乐年间来胶州屯垦的军户。
胶南市的1104个自然村中,由云南移民建村的有349个。其中创建于洪武二年的51个村,肯定不是云南移民,其余近200个村庄,大多集中在滨海的几个乡镇。
平度市的云南移民尚无法统计,仅知明初在这一带有大嵩卫、鳌山卫和浮山所设置的许多军屯,其大多集中在平度的南部和东部。
黄岛区的143个自然村中,由云南移民建村的有23个。这些村庄的云南移民,大多与明初灵山卫设防有关。
青岛市的市南、市北、四方和李沧4个区现有的或已撤销的村庄中,半数以上是由云南移民创建或是后来迁居至此的。如市南区的青岛村、会前村、田家村、辛家庄,市北区的杨家村、夹岭沟、埠西村,四方区阎家山的阎姓、香李村的李姓、湖岛村的王姓、沙岭庄的曹姓、保儿村的王姓和河西村的袁姓等,都是来自云南的移民。李沧区由云南移民建立的村庄达半数以上。

(二)


云南移民在青岛地区分布的地域大多在沿海一带。如即墨东部沿海的金口镇、田横镇和温泉镇一带,胶南的王台镇、红石崖镇、灵山卫镇和隐珠镇一带。特别是环胶州湾沿岸,云南移民的村落更为稠密,大多靠防倭之卫、所。崂山区王哥庄靠近“鳌山卫”,这里有云南移民居住的村庄34处,占总村庄的三分之一。崂山区的中韩靠近“浮山备御千户所”,这里的40个村庄中,有30个是云南移民创建的。云南移民的祖籍已不可考,已查实者大多来自乌撒卫。“卫”是明代的军事单位,乌撒卫的治所在今贵州省威宁县。据《登州府志》附录中之《乌撒考》中记载:“明永乐二年,朝廷曾将乌撒卫的大批汉族军士和军户调往山东,他们从陆路到重庆,乘船渡三峡顺流而下,直抵江苏的扬州,然后转大运河北至淮阴,弃舟陆行,取道赣榆、诸城、胶州而达即墨各地。”所谓云南移民乘船来山东,即指此而言。城阳区肖家村之《肖氏族谱》中亦有类似记载。
有些云南移民并不是直接到达青岛地区的,如城阳区流亭村之胡姓和白埠村之杜姓,皆从云南乌撒卫迁往青州,然后又从青州迁来。崂山区乌衣巷村的徐姓,是从云南昆山迁居上海徐家汇,后又北上至崂山老鸹巷立村的。城阳区古庙头村的云南移民是从诸城迁来的。

(三)

明代的云南移民,对青岛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功不可没,特别是军民并肩屯垦戍边、同仇敌忾、共守海防的事迹,书写了明代青岛历史上最闪光的一页。
明初,倭寇7次入侵青岛,使青岛百姓苦不堪言。从洪武二十一年(1382年)起,青岛沿海设置卫、所后,军寨、墩堡星罗棋布,形成了固若金汤的海上长城,使倭寇不敢轻易来犯,纷纷窜往浙、闽沿海一带。城阳区小寨子村的张姓,是从云南乌撒卫迁来的,在其族谱中,记有张徽、张清兄弟二人分别在鳌山卫和浮山所任军职,分守海隅。即墨市留村镇大村之《邵氏族谱》中,也记有邵氏兄弟自云南乌撒卫来山东。
由于明代云南移民的大量定居,使青岛地区的人口规模迅速扩大,据新编《即墨县志》记载,仅明代因建立卫、所和军屯而迁入的军户达7万余人。丰厚的人口资源不但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也为明清两代青岛地区的社会繁荣奠定了基础。
青岛地区云南移民的祖辈都是跟随朱元璋起义的农民,他们的祖籍大多为安徽、江苏等地。这些移民带来了他们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与青岛地区当地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文化风貌。青岛地区的某些方言、民俗与江淮地区极为相似,如咸菜在苏北称“盐渍”,而青岛地区的萝卜咸菜因是挂起来晾晒,所以称为“挂渍”(用方音读为“瓜荠”)。再如胶南的民间秧歌花鼓,颇有安徽凤阳花鼓的韵致。
由于云南移民的特殊经历和处境,逐渐影响并形成了青岛地区敦厚、友善、睦邻、节俭的民风,并且铸就了青岛人讲义气、重友情的性格。


胡姓聚居地----桃映羌寨漆树坪
http://www.gz.xinhuanet.com/zfpd/2007-11/02/content_11564285.htm

    “吾胡氏之源,出于安定,文德武功,代有伟人。始祖迁辰以来,流离转徒,不可胜道,殆圣朝鼎新,涵濡优渥,迄今六百余载;人繁脉固骎骎乎有椒聊繁衍之势,故近而辰源永靖,远而川陕西粤,渐以分疆异地也……”

    这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早在3000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他们的记载……这是我省总人口仅0.14万人、江口县仅200多人聚居的梵净山区唯一“尔玛”民族,她被誉为文化艺术“活化石”和“神秘梵净尔玛堡”;他们以畜牧业为副,以狩猎和多种副业为辅助,刺绣、挑花、编织是他们的传统工艺;

    悠久的历史与长期闭塞的生活环境,使他们仍然保持着古朴的原始村庄,保留了不少淳朴厚重的古代遗风。男女老幼都会唱原生态民歌,歌词多为4或7个音节一句,有情歌、苦歌、喜庆歌、丧堂歌,也有山歌、酒歌、孝歌、伴嫁歌……

    他们的历史渊源和图腾崇拜,他们的生存方式暨风情文化,他们的古碉堡楼房抑或现代发展……

    这就是江口桃映漆树坪羌寨。

    走入羌寨,民俗浓郁,品尝着风味别致的羌族餐饮;可以观赏热情奔放的羌家歌舞,几十个人、上百个人高歌畅舞,气氛非常热烈,高挑美丽的羌家姑娘,会亲手为你敬上醇香的自制咂酒,在一阵阵甜甜的羌家祝酒歌的感染下,也许你会醉意朦胧,也许你会飘然若仙,完全溶入古来的羌族历史民俗文化之中。

    走入羌寨,就走进了这个民族之中,领略着浓郁的羌族风情,感受羌民族古老的历史,“人在畜上、神在人上”的传统习俗,也体味了“尔玛”人——民族神秘的文化,不能不为这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也不能不为这个民族走向辉煌的理念所折服!
    在江口县桃映土家族苗族乡新寨漆树坪村民组,有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自称“尔玛” 或“尔咩”,意为“本地人”,那就是桃映漆树坪羌族。早在3000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炎帝神农氏是传说中我国农业的始祖,胡姓和姜姓,乃羌人中最早转向农业生产的一支。远古时代的羌人是一个以牧为主兼营农业的强大部族,大致活动在青甘等地。公元前5世纪以前,羌人逐渐随水草向东、西、南三面迁徙。作为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羌族仅有0.14万人,主居江口县桃映新寨村“尔玛”人聚居的漆树坪村民组。(石阡本庄镇有少数姜姓羌人)。

    今天的漆树坪羌族,是古代羌人中保留下来的一支,是由当时迁到川西北的一支羌人发展而来。

    羌寨漆树坪,林茂水急,山高谷深,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盛产名贵药材,位于高达1200米的香炉山上,寨子海拔1030米,与松桃县苗王沙坝接壤,距江口县城15公里、铜仁21公里,是渝怀铁路江口火车站所在地。全寨共有65户人家285人,其中羌民200人,全都姓胡,部分田氏、石姓均为苗族,被人们誉为“神秘的梵净尔玛堡寨”。是梵净山区唯一仅存的“尔玛”人所在地和羌文化艺术“活化石”;是至今仍然保持着古朴风情的原始羌族村寨。他们的羌语,属汉藏语系缅语族羌语支(一说藏语支),分南、北2种方言,许多人懂汉语,长期通用汉文。羌族的祖先党项羌曾创造使用过西夏文。保存至今的西夏文文献直到20世纪初才被少数学者解读。

    远眺羌寨漆树坪,映入眼帘的,是茂密的果树林遮掩着山头,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生机盎然。那独具羌族风情的古碉堡式围墙,纵横交错的农网电缆,新葺学校和古仆村庄,洁白天锅合着村边的人畜饮水设备交相辉映,令人心旷神怡;茂密竹林中串动的山獭、穿山甲等野生动物,还有那香脆的核桃、板栗、八月瓜……把羌寨装扮成一幅绚丽的图画……
    “依山而居,累石为室”。这便是漆树坪羌寨最典型的羌族建筑。片石、泥土和木头,在勤劳的羌民族手中,奇迹般地建筑起,有甚至于高数十余丈的羌庄。他们世代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披星戴月,播种理想,收获希望。

    走入羌寨,只见寨户相依互连,以卵石、片石等相混垒筑的外墙斑斓有致,寨中巷道纵横,600多年了,“尔玛”人始终不渝地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保留了独特的民风民俗。

    房屋保持了羌族雕楼建筑的特点,颇有羌族古建筑遗风。建筑工艺精湛,构思独特,为防御敌人侵略,所有住房都互相连接,进入巷道,就像进入迷魂阵,古羌先民引山泉修暗沟从寨内房屋底下流过,饮用、消防取水十分方便,全性寨内但闻水声叮咚于地底。房子依山而建,民居向阳背风,方向门窗住房向南。在其两侧离房屋一尺外筑围墙,团团围住了房屋院坝,只有大门出入,墙上还有许多小洞,便于观察和自卫。神龛和后壁之间,辟有巷道,两端有门与两侧卧室相通,如有急事,可互通情报,应付突变。在一般设建二至三层楼的羌民屋内,上层或中层作为住房,下层设牛圈抑或堆放耕织农具,每间房屋檐顶四角或一角常垒有一块白色石头,是“尔玛”人供奉的白石神,这种楼层的用途,很好地体现了“尔玛” “人在畜上、神在人上”的传统习俗。

    黔羌族源于川岷江上游,究竟何时进入我省,史籍中无明确记载。

    据江口县桃映漆树坪一些老人介绍,“我们先祖胡云才从四川茂汶迁居湘西辗转至铜仁,再到江口桃映瓮稿沟龙江屯胡家坡住了几代后,才迁移到现在的漆树坪落业,到贵州已14代600多年的历史了。”他们的祖先,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族谱记载:“吾胡氏之源,出于安定,文德武功,代有伟人。始祖迁辰以来,流离转徒,不可胜道,殆圣朝鼎新,涵濡优渥,迄今六百余载,人繁脉固骎骎乎有椒聊繁衍之势,故近而辰源永靖,远而川陕西粤,渐以分疆异地……”石阡县的夏熙清说:“我们的祖先夏正大,大约在明末由四川迁到石阡摩罗,已11代人以上。”章太炎在《检论·序种姓》中有“羌者,姜也”一说。据石阡县本庄镇的姜应堂介绍:“听祖辈传说,我们是姜子牙的后代,姜羌合一,是羌族。”由此看来,聚居在江口、石阡羌族同胞的祖先大约是明末清初由四川辗转迁徙而来,距今已300—600多年。

    他们的同宗——桃坪羌寨,是至今仍然保持着古朴风情的原始羌族村寨,全寨共有98户人家,被人们誉为“神秘的东方古堡”。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建筑文化艺术“活化石”,始建于公元前111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羌族建筑群的典型代表,完整地保存了羌族古老的民族特点,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布局严密工整。所有建筑均以石块垒砌而成,远远望去,一片黄褐色的石屋皆顺陡峭的山势依坡逐次上累,或高或低错落有致,其间碉堡林立、气势不凡、风格独特。

    漆树坪“尔玛”人现以经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副,以狩猎和多种副业为辅助。刺绣、挑花、编织是羌族人民的传统工艺。工业从无到有,已兴建起制革、造纸、木材、水泥、化肥等工业。

    漆树坪羌寨拥有土45亩,田102亩,人均只有4分多耕地面积,且处于高寒地区,产量比坝上低500多斤,根本不能养家糊口。“尔玛”人就大力发展手工业及副业。和当地怒溪大湾古寨的“巴人”(土家族人)一样,他们种有了荞子、小麦、小米、高梁、葵花、花生、油菜、生姜、麻类等20多个品种。用材林有杉、松、柏;经济林有油桐、油茶、漆树、核桃、板栗、木姜子、竹类等;水果有桃、李、柚、梨、柑桔等10多个品种;野生果树有刺梨、八月瓜、牛乃子、猕猴桃等;药用植树有杜仲、吴萸、麦冬、黄连、黄精等;野生动物有山獭、穿山甲等;养殖业以牛、马、羊、猪、鸡等。具有特色的是,这里的“珍珠花生”小颗但香脆;油桐数量多、出油多;“萝卜猪”皮薄肉嫩;“乌骨鸡”产量多肉嫩可入药,都颇有名气。

    羌民的手工业是制铧,系先祖自川传来,农用犁田铧口锋利,经久耐用,在江口、松桃、铜仁享有盛名,现有两处作坊;其次是补锅,现有2户;再是经营盐巴等小百货。古羌人作为大西北的最早开发者之一,是夏朝的主要组成部分,羌方是商朝的方国,主要居住在甘青一带。隋唐时进入藏北和川北。宋代党项羌建西夏国,元代不少将领出身于勇武善战的羌族。鸦片战争中曾有羌族土屯兵赴广东、浙江抗敌。辛亥革命及红军长征得到羌族人民的大力支持。解放战争中羌族地区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斗争。

    在旧中国,因民族歧视和压迫,迫使“尔玛”人隐瞒了自己的民族成份,报为汉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族政策得到了落实,广大羌民纷纷要求正本清源,追宗寻祖,通过调查考证,1986年6月27日 ,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漆树坪羌胞恢复了自己的民族份。从此漆树坪“尔玛”人以狩猎为主,与僚、苗、巴人聚居后形成了以耕织、养殖兼并的格局。

    漆树坪“尔玛”人的服饰,较为朴素而华丽,男人喜着青色或白色头帕,穿自家织染制成的土布或麻布长衫,外套一件无袖子的羊皮褂子,这种褂子可用来防寒、挡雨、垫坐。脚穿有鼻的“云云鞋”,鞋子绣有云彩图案及波纹,鞋尖微翘,还穿皮鞋、布鞋,脚上裹牛、羊毛制的毡子绑腿,绑腿有保温和护腿的作用;年轻女子还在绑腿上缠红脚带子,男女皆束腰带。羌族妇女亦喜缠青色或白色的头帕,青年妇女常包绣有各色图案的头帕或用瓦状的青布叠顶在头上,用两根发辫盘绕作鬓。一般冬季包四方头巾,上绣各色图案;春秋季包绣花头帕,穿有花边的衣衫,衣领及袖口上镶排梅花形银饰,腰系绣花头帕,系有花边的绣花飘带;喜戴银牌、领花、耳环、圈子和和戒指等饰物,富有人家还在戒指上镶嵌玛瑙、玉石及珊瑚,有的胸前,带椭圆形的“色吴”,上用银丝编织的珊瑚珠,用来祈福增寿。在像过“羌年”这些民族节日的时候,穿戴就特别突现了出来。

    漆树坪羌寨,民俗浓郁。可以品尝风味别致的羌族餐饮;可以观赏热情奔放的羌家歌舞,几十个人、上百个人畅舞高歌,气氛非常热烈。羌家姑娘会为你敬上醇香的青稞咂酒。在一阵阵甜甜的羌家祝酒歌的感染下,也许你会醉意朦胧,也许你会飘然若仙,完全溶入古来的羌族历史民俗文化之中。

    他们的饮食习惯,用鼎罐或铁锅焖饭,平时不用甑子蒸饭。典型食品,特别讲究药膳。较为典型的药膳菜有:羊肉附片汤、羊归汤、猪肉加杜仲1-2两清炖。此三种都能补肾。黄芪炖鸡或黄芪(当归、党参也可),加上几两炖猪肉也能补血益气。虫草炖鸭,能滋阴补肺益肾。主食有玉米、小麦、青稞、胡豆、黄豆、碗豆、荞麦等;还有与其民族同样的大米、面粉等。蔬菜有圆根萝卜、白菜、辣椒、莲花白等,常吃自己泡制的酸菜,每日以三餐为习。制作饮食、烹调较简,常见方法是玉米粥内加蔬菜,叫“麦拉子”;还有玉米面或麦面做的馍馍或玉米蒸蒸,称作“面蒸蒸”;用大米煮到半生拌玉米面蒸熟,此饭如以玉米面为主,叫“金裹银”;以大米为主叫“银裹金”;有把青稞或小麦做炒面用以放牧或外出时食用。

    羌民平时很少吃新鲜猪肉,一般在冬至后杀猪,猪肉切成长条挂在灶房房梁上,以烟熏干成“猪膘”,颜色熏黄为好,传统的观念是,这种“猪膘”存放得越久越好。杀猪后的新鲜瘦肉,洗净后灌进小肠作香肠,一般在年节食用。嗜好食酸辣及自制的米酒。(刘源泉)

南山 2008-05-14 21:47
“走入羌寨,民俗浓郁,品尝着风味别致的羌族餐饮;可以观赏热情奔放的羌家歌舞,几十个人、上百个人高歌畅舞,气氛非常热烈,高挑美丽的羌家姑娘,会亲手为你敬上醇香的自制咂酒,在一阵阵甜甜的羌家祝酒歌的感染下,也许你会醉意朦胧,也许你会飘然若仙,完全溶入古来的羌族历史民俗文化之中。”

酒不醉人人自醉。读完这篇报道,我仿佛已经和作者一道,沉醉在我们的少数民族胡姓宗亲的火热情怀之中。同时也免不了产生要了解这一支羌族“尔玛”来源的好奇心理。

“我们先祖胡云才从四川茂汶迁居湘西辗转至铜仁,再到江口桃映瓮稿沟龙江屯胡家坡住了几代后,才迁移到现在的漆树坪落业,到贵州已14代600多年的历史了。”

我知道羌族源于川岷江上游,最早在青海甘孜一带。羌族中胡姓占人口比例是多少?从该族的族谱记载看:“吾胡氏之源,出于安定,文德武功,代有伟人”,似乎又与中原、浙赣、闽粤胡氏的渊源相近似。只可惜相距千山万水,实在无法前去探密,只寄希望该文作者偶然能看到我的回复,借助互联网络,一解疑惑。如果有从那个美丽的“桃映羌寨漆树坪”出来的宗亲上得网来,千万别忘了在这里给我留个言啊!请代我致意村里的200多位胡姓羌民同胞,胡氏宗亲网(http://www.hszqw.com.cn )问候他们好!

羌族姓氏  http://apps.hi.baidu.com/share/detail/23199973
    羌族支系繁多,姓氏复杂,今羌族姓氏,多为后起,概有以上几种:(一)沿袭古姓氏。如傍姓、曹姓、姜姓等。(二)官方赐姓。如静州土司远祖董和拉普,唐开元年间归附授职,玄宗赐汉姓董,后因战功卓著,长期驻守茂州城;清代陇木土司何氏,其先杨氏因明代随何卿征讨白草羌有功,赐何姓。(三)房名转姓。历史上羌族家族都有祖传的小房名。清乾隆三十二年,理县龙溪乡火坟碑及回龙寺的钟铭文所载房名有:毛耳志、何必志、勉武志、何我勺、男不勺、罗志保、保寿保等。后来这些房名演化成了羌族的姓,多取房名的第一个音节作为其姓,如苏蟒达改姓苏,哭吾已改生为苟,余约至改姓作,耿家志改姓为耿,伯什保改姓白,易勺改姓易和白毛尔改姓毛。(四)自愿改汉姓。明清以来,随着民族融合,地方官府倡导,大多数羌族改用汉姓、汉名,解放后更为普遍。 羌族起名方式因人而异。历史上曾有父子联名的习俗,现代羌族(一)根据父母意愿起名。如常生、富贵、再生、金花、银花等。(二)根据幼婴出生时的体重起名。如五斤、七斤、八斤、九斤等。(三)根据父母年龄起名。如四十宝、五十三等。(四)以神的名字起名,如太平保、山神保、百石保、火神保、石匠保等。
南山 2008-05-14 21:48

羌族族源与汶川胡姓的迁徙
资料来源:贵州志-民族志          2007年11月24日

    羌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黑水、松潘、理县,绵阳市的北川及贵州省的石阡、江口等县。
    羌族,羌语自称“尔玛”或“尔咩”,意为本地人。远古时代大致活动在甘肃、青海地区。汉文文献称为羌、戎。《说文·羊部》释“羌”为“羌,本西戎……主牧羊。故t羌,字从羊,人因以为号”。把“羌”作为从事畜牧,且以养羊为特色的民族。《后汉书.西羌传》说:“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畜牧为业。”公元前5世纪以前,羌人依随水草向东、西、南三面迁徙。中原地区姜姓,即古羌人往东迁的部分。向西迁的和藏族有着渊源关系,向南迁徙的称为越离羌、广汉羌、武都羌等。今日的羌族,就是由当时迁到岷江上游的一支羌人发展而来的。
    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贵州羌族,由于长期和汉族交往,羌语早已消失,使用汉语,通用汉文。
    追溯贵州姜族的族源,在实地考察中,得知贵州石阡、江口两县的羌族,各姓氏入黔情况,石阡包氏的口碑资料说:“先祖从福建省汀州府上杭县卢丰乡迁来,至今已三十代人。”
    石阡县汤山镇夏熙铭等人说:“我们祖先夏正大大约在明末由四川迁到石阡摩罗。已十一代人以上。”
    据聚凤乡姜氏说:“姜姓原在甘肃天水郡,后迁四川,因官家征调,由川入黔,到聚凤已十二代人”。

    江口县漆树坪胡云高等老人讲到:“我祖胡仁朝九个儿子,九子之一的胡宗礼是我们的直系先祖,胡宗礼之儿胡云才从四川茂汶(今茂县、汶川两县)迁湘西,又从湘西迁到铜仁,再迁江口桃映乡瓮稿沟龙家屯胡家坡,住了数代才由胡再江迁到漆树坪。我们字辈是:胜、云、政、国、再、帮、通、仕、昌、应、秀十一个字。从胡云才开始入黔,到我是十二代,下面还有两代,共十四代人。约是明末清初的事。”据胡氏家谱记载:“胡氏之源,出于安定,文德武功,代有伟人。始祖迁辰以来,流离转徙,不可胜道,殆圣朝鼎新,涵濡优渥,迄今六百余年,人繁脉固,骏骚乎有椒聊繁衍之事,故近而辰源永靖,远而川陕西粤,渐以分疆异地……”    

    由此看来,贵卅i的羌族由四川等地迁移而来,从“十二代”、“十四代”推算,时问约在明代至清初,距今约300年左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民族歧视和压迫,迫使居住在石阡县汤山镇燕子岩,万安乡银丰村、亚新村,扶堰乡九龙湾,青阳乡桃子湾、鹅梨董,聚凤乡高坪指甲坝及县城、本庄、白沙的部分夏、姜、包三姓和江口县匀都土家族苗族乡漆树坪、桃映乡街上的胡姓隐瞒自己的民族成分,而报为汉族。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落实r民族政策,提高了广大人民的政治觉悟,民族意识觉醒,纷纷要求正本清源,追宗寻祖,经过调查和考证。1986年6月27日和同年7月4日,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江口、石阡两县的这部分人返本归源,恢复了自己的羌族民族成分。
[ 此贴被南山在2011-05-31 22:08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1-05-30
《胡氏文化研究资料汇编》贵州篇----胡氏宗亲网编辑
《胡氏文化研究资料汇编》贵州篇----胡氏宗亲网编辑

网络收集贵州移民文化资料选

贵州南部土著民族的江西血统探源--屠旭云
[ 来源:胡氏宗亲网 | 编辑:南山 | 时间:2007-05-30 00:20:28 ]
http://www.hszqw.com.cn/bencandy.php?fid=15&id=797
http://www.jxshop.cn/showthread.php?t=59466

贵州南部许多土著民族,特别是布依族、苗族、水族,在新编地方志中记载其祖籍地时都说是从江西迁徙而来的。三都县苗族古歌《迁徙歌》唱道:祖先住江西,天灾兵祸,背井离乡。福泉苗族花歌《花岭记》唱道:祖先原来住江西,由江西到湖广,洪武二年至滇黔。惠水苗族丧葬《开路词》中记述祖先迁徙的四十八个地名,首先是从江西出发。据贵定县沿山镇晓寨布依族甘氏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所修家谱记载:其祖籍江西南昌府酆城县,明朝洪武九年一世祖随军入征云贵,因功授安抚使司世袭安抚官职,定居定番州(现惠水县)哑水鸭寨。洪武三十五年其三世祖承袭的官职被裁革,改任土官。到了清康熙初年,其十一世祖才迁居晓寨,时至今日已绵延二十五辈人。为何有那么多世居民族都称自己的祖先来自江西呢?的确令人费解。要想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得从江西的历史文化说起。

历史上的江西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地方,它与中部地区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江西这地方少有战争,除了近代有几次战争在江西境内,古代几乎没有什么大战在江西发生,这就使得中原地区和江淮一带发生战乱的时候,大量的读书人和有声望的家族都迁移到江西来避难。江西离政治中心不远也不近,进退方便,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很快,北宋时人口已居全国首位,人口对土地的压力非常大。江西人为了体面地脱贫选择了读书,所以导致江西读书的人特别多,科举特别盛。明朝景泰六年江西泰和人陈循上疏明景帝说:天下读书风气以江、浙、闽三省为盛,江、浙、闽三省以江西为盛,江西又以吉安为盛。据史料记载,宋代江西科举中进士5442名,居全国首位。明代中进士3115名,位居第二。并且,江西人移居外省参考中进士的还相当多,举人就更多了。

贵州在明朝以前还分属于四川、湖广、云南管辖,处于三个省的边缘地带,人烟稀少、荒僻落后,直到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年)才设置贵州布政使司,贵州才作为一个省单列出来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把贵州作为新区移民开发。并且,早在明朝洪武初年,“调北填南”的大移动就已进入当时为三个省管辖的贵州。仅贵州就驻军二十万人,占全国兵力的十分之一。明代实施屯田制度,一是军屯,主要是由军户耕种解决当地驻军的粮草问题;二是民屯,由官府组织流民到指定地区去开垦耕种粮食作军需之用;三是商屯,由移民买土地租人耕种粮食上缴政府换取食盐等民用物品倒买倒卖。由于江西科举盛,入朝或在地方做官的人较多,这时大量的江西籍官吏到贵州任职,明朝的文武官员采取回避制,在任职地入籍,妻儿相随,如死,妻儿也不能回原籍。军队中也多江西人,朝廷命他们就地屯兵世守。江西人口众多,江西人趁此机会移居贵州谋求发展,这些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良种,对贵州实施历史上第一次大开发,极大地促进了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使贵州的村落逐渐形成城镇繁荣起来。

据史料载,当时世居民族“无姓氏之谱系,孰察其祥;赖有父老之流传,尝闻其略。无文字刻木堪为约信”。有文化的江西人依靠官府的势力从世居民族手中买地占山开垦农田,以较为先进的生产方式发展生产,逐渐在世居民族中形成大户,一些失地的世居民族为了生存不断反抗,官府与大户则采取镇压――安抚――共存的政策,世居民族便逐渐成为江西大户的佃户。由于大山阻隔,交通不便,与外界交往较少,在长期相互共存中江西移民与世居民族联姻开亲,逐步形成一个个利益共同体,在共同体内部,逐渐形成自己的装束、语言和生活习惯,在江西人得势的年代,没有文字的世居民族自然而然地把江西人的籍贯认同为自己的籍贯。于是开始了实质上的“汉变夷,夷变汉”的民族成分的演变。明朝亡,满清贵族掌权,前朝江西籍官吏在政治上失势,大都归隐乡间生活。清朝康熙初年,朝廷实施民间传说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大移动,又有一批江西人出湖广移居贵州世居民族聚居区生活。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贵州巡抚贺长龄在《复奏汉奸盘剥苗民疏》中云:“黔省上游多土目,下游多土司。土司系江西、湖广、江南等处之人;土目则系从前土著及由滇蜀拨入之人。”由此可见,历经明清两个朝代五六百年时间的变迁融合,江西移民已在世居民族中扎根,一些人已成为世居民族的部落首领――土司。例如三都水族自治县水族张姓,其祖上是江西移民,后成为烂土长官司土司,如今已经繁衍成了几个水族村寨。江西移民就是这样与世居民族融汇成了一个整体,相互之间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而形成了世居民族江西的血统这样一个历史事实。


安顺屯堡文化
http://ldy331121.blog.163.com/blog/static/1095007302010928113033728/

安顺屯堡文化,是贵州特有的一种文化资源。

安顺屯堡文化在六百余年间既自觉地、顽强地固守自己的故土文化,绝不与寓居之地合流;但群体内部的原有成分本非绝对的单一和纯粹,在长期封闭的屯堡中代代厮守,必然要相互渗透。于是,终于形成了既迥异寓居地域,又不再能还原于父母之邦的独特的文化现象。这样的文化,既蕴藏着无穷尽的谜底,也就散发出无穷尽的魅力。探之弥远,究之弥深,成为了一门多学科、全方位的“安顺屯堡学”。

明代以来,历史的风云把安顺卷入了纷飞战火之中。朱元璋为率疆一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派大将汤和率兵南征贵州,时任普定路土知府的适尔归顺了明王朝。第二年改设普定府,适尔任知府。适尔死后,安锁继任。当时,元朝势力仍盘踞云南,元梁王巴匝刺瓦尔密不服从明王朝统治,胁迫安锁反叛明朝,并斩杀明朝派来的使臣,这激怒了明朝皇帝。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征南将军颖川侯傅友德率30万大军第一次“调北征南”。大本营就设在距旧州不远的刘官乡陇大寨,当年叫傅家大寨。距傅家寨不远的平坝白云区肖家庄,是先行官肖缓的治所。征南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很快攻克普定,安陆侯吴复和顾成斩杀梁王派来的将军金容刀,生擒安锁,安顺一方战事初平。紧接着两路大军直捣云南,元梁王败死,战事结束。但没几年,烽火又起,傅友德不得不奉旨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率兵第二次“调北征南”。

征南战事一直延续了许多年,军事镇压的结果,并未制服西南,反叛之火不时重燃,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朱元璋采纳大臣意见,以征剿与安抚相结合的策略,除置官设卫外,推行屯田制度,按三比七的比例,三成军队驻扎城市,七成军队屯驻农村,并按总旗每人领种田地24亩,小旗每人领种20亩,屯军每人领种18亩的比例发给田地,使屯军和家属就此立寨安居。此外,明王朝又以“调北填南”的举措,从中原、湖广、江南等省强行征调大批农民、工匠、役夫、商贾、犯官等迁来黔中,名曰“移民就宽乡”,发给农具、耕牛、种子、田地,以三年不纳税的优惠政策,就地聚族而居,与屯军一起,形成军屯军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构成安顺一带独特的汉族社会群体——安顺屯堡。

生活在这一社会区域的人,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特殊的生活环境,特别的习俗民风,特有的艺术文化,他们所居住的村寨又特以带军事性质的屯、堡、官、哨、卫、所、关、卡、旗等命名,故此,“迨制既废,不复能再以军字呼此种人,惟其住居地名未改,于是遂以其住居名而名之屯堡人”(《安平县志?民生志》)
      屯堡人不是当地土著民而是外来户,这在大量的史料中是有记载的。
      屯堡者,屯军居住之地名也”(《安平县志》)。
      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而来,散处屯堡各乡,家人随之至黔”(安顺府志)。
      汉族迁徙来最早者,为明洪武初年征南屯田戍边之军队”(《镇宁县志》。
      县境汉里之民,多明初平黔将士之裔,来自江南,尚有江南遗风”(《兴仁县志》)。
       安顺府民之种类,于苗民之外,有屯田子、里民子,又有凤头鸡(即凤阳妆头饰),凡此种种,实皆汉民”(《黔南职方纪略》)。
        凤头苗,惟安顺府有之。此族原系明初征苗来黔,其始祖皆凤阳人也,女子挽髻于项,与各族迥殊,俗以凤头苗目之。其习俗多与汉人同”(《贵州通志》)。
       明祖以安徽凤阳起兵,凤阳人从军者特多,此项屯军系为凤阳藉。又此种妇女头上束发作凤阳妆,给一笋,又呼之为凤阳头笋,决非苗夷之类也”(《平坝县志》)。
       凤头鸡在安顺府属,原籍凤阳府人,从明傅友德征黔流寓于此”(光绪《百苗图咏》)
       除史书记载外,众多屯堡后裔留存的家谱中也可看出屯堡人的来龙去脉。  安顺西秀区九溪村(原名“大堡”)征南先锋官顾成后裔宗谱记:“始祖成公,由前明洪武二年奉救征讨滇黔,授征南都指挥之职,躬膺王命,统率王师,自吴来黔。其后平服黔地有功,封镇远侯征南将军,遂久镇南疆。”
      日州詹家屯曾氏族志记:“曾巩后裔曾德一祖居江西南丰,至明朝初年,任征远将军之职,率师来黔,镇居于安顺府。”
      雷屯雷氏家谱记:“始祖讳龙,原籍凤阳人,后调江西建昌府……洪武十四年随颖川侯傅统领带兵平贵州,留守镇宁卫,……因我祖来黔屯兵以守此地,故名雷屯。”
      夏官屯严氏家谱记“原籍江南应天府柳丝巷铁牌楼。明开辟黔省,奉命填南而来,立足成家。”

众多史料和家谱记载,足证安顺屯堡人实系“明代屯军之裔嗣”。随着时代的变迁、屯田的废除、移民的涌入,本来意义上的屯堡有所扩大,在以安顺为中心,东到平坝,西到镇宁和关岭,南到紫云,北到普定,方圆13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布屯堡村寨达数百个,人口有约30万人。明朝皇帝“养兵而不病于农者,莫如屯田”的举措,不仅实现了明王朝镇压反叛、巩固统治的军事目的,而且屯军移民带来的江南先进耕作技术,也促进了安顺的发展。屯堡人虽然来自中原和江南各省,但同一目的、同一命运、同一生存的需要,人众聚族而居,村寨连缀成片,逐渐形成有别于当地民族和其他汉族的特殊的文化现象—屯堡文化,构成安顺多元文化中耐人寻味的一元。

贵州屯田的最早记载是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8年)十一月,朱元璋命普定侯陈桓、靖宁侯叶升“屯田定边、姚安、毕节诸卫”。定边、姚安在云南境,惟毕节属于贵州范围,但毕节彼时受节制于四川都司,和此前“屯田云南品甸”、“屯田云南”,均早于贵州黔中一带。据史料载,从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至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十年间,明朝先后分三批从四川、湖广、陕西等地抽调十余万军队屯田云南;十三年(公元1380年)置平溪(玉屏)、清浪(岑巩青溪)、镇远、偏桥(施秉)等十二卫屯田;十七年(公元1384年)汤和、周德兴又在铜鼓(锦屏)、思州(岑巩)屯田;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唐胜宗、张龙又在黄平、镇远等地屯田等,都是围绕着黔中地而实施的云贵屯田,但惟独不见有在黔中屯田的记载。云南平定后,原先的三十万征南将士除沐英留守一万余人镇守云南外,其余大部返回黔中。其时全国卫所军队人数仅一百二十万人,留驻黔中的兵力就达约二十万,几占全国总兵力的六分之一,然从未有黔中屯田记载,可见黔中军队以戌守为主、屯田为辅当不虚也。

还有一个说明黔中屯军彼时不以屯田为主的事实:明代屯军制度,规定每六十里设一屯堡,这是法律,亦是明代屯田的标准。在全国屯田地方遗存名称的距离和位置上可以得到佐证。但黔中安顺一带屯堡的设置却根本没有受此限制,在方圆二百里的范围内,共设立六卫九千户所,每所管领十屯。明万历《贵州通志》载:“普定卫设管屯指挥使一员,下设五个千户所,五千广所设管军屯印百户各十员,专理卫所军屯事务。”《黔南识略》中说:“旧卫(指普定卫)管五十军屯”即指此。仅普定周围六卫九所,每卫五千六百人,每所一千一百二十人,共有屯军四万三千六百八十人,加上随之至黔的家属,计有十七万人之多(《安顺文史资料十五辑》)。这是在黔中加入全国屯田之后的统计,还未屯田时的戌守兵员要远远高于这个数字,可见黔中屯兵的目的和宗旨了。

屯堡人与屯堡文化是封建耕战经济在安顺一带的留存,它宿命地在大山皱褶里还飘逸着“明代遗风”。这种现象令人费解又不难理解,屯堡人祖先的故乡,在现代文明大潮的冲击、挤压下,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别说“明代遗风”,即便是“清代遗风”、“民国遗风”也荡涤殆尽。相对来说,生活在云贵高原的屯堡人后裔所在地虽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变化,但步履缓慢得多。特别是几百年的风云流变,在特定态势下所相对固化的特定思维,使他们对于古代祖先的文化传承,从建筑、服饰、语言、信仰、饮食、娱乐、风俗习惯上仍然或多或少地遗存下来,犹如一块块化石,一幅幅岩壁画,一首首古歌民谣,召唤人们去寻觅先民的履迹,去体察历史的刻痕,去作一次次跨越时空的漫游。

亘古千年,纵横百里,时空在这里演化出一方迷人的土地,它,就是你脚下安顺!古往今来,地理学家发现了它“扼锁滇黔”的雄险;富商大贾领略过它“万马归槽”的繁华;文人墨客在它的奇山怪水间留连忘返;考古学家在这里拾取夜郎古邑的断瓦残砖;文化人类学家则在这里追寻“屯堡文化”的踪迹。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山山水水雕琢成一幅幅独具风格的画图;智慧的各族人民在苍凉高原上留下了人类文明的痕迹。于是,神秘与明朗叠映,怪诞与秀美共存,犷野与典雅交融!历史的尘灰遮不住格外神奇的土地!

屯堡在大山的皱褶中闪射夺目的辉光,既是那么古老,又是那样年轻,既曾拖着蹄姗的脚步从远古走来,又正迈开坚实的步履向未来走去……岁月将它熔铸成一部引人人胜的典籍,每一页都留下一个难忘的故事。

这就是屯堡人和屯堡文化!


“小云南”究竟在哪里
[ 来源:胡氏宗亲网 | 编辑:南山 | 时间:2007-01-11 15:11:22 ]
http://www.hszqw.com.cn/bencandy.php?fid=19&id=645

小云南“千古之谜”
网摘

  以辽南为中心的辽宁大部及吉林、黑龙江部分地区,近年来在修订地方志中,常有居民口传祖籍“小云南”,但受访者均不知“小云南”身在何方。关于“小云南”出处,不仅在民间众说纷纭,国内史学界也说法不一。长期以来,它成了东北民间寻根的一大“千古之谜”。

  “小云南” 探源说法不一
  国内媒体首度公开报道对“小云南”千古之谜的探源,一年前报道原鞍山市铁西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胡忠奎历经20余年研究所得:“小云南位于今云南、贵州一带,即明代的乌撒卫”之说后,由此引发全国诸多读者广泛关注,经一年来归纳整理浮出水面的“小云南”渊源之说已有七种之多。

  “小云南系云贵一带”之说引起国家民政部门关注
  昨日,鞍山市铁西区原史志办主任,67岁的胡忠奎首度出示:他和国内部分史学家及史学爱好者经近一年来调查取证,绘制出的一幅激动人心、波澜壮阔的“小云南”先祖跨越元、明、清三代,由全国各地征讨云贵,军屯驻守,迁移山东,辗转关内的宏大历史画卷。他自言“小云南系云贵一带”之说的众多观点中最为翔实、可靠。

  另据了解,胡忠奎的考证已引起国家民政部门的关注。

  考证悬疑 “小云南”是俚称吗? “云贵说”从何而来?
  胡忠奎研究“小云南”出处始于1985年。他在修订当地地方志过程中,鞍山境内的八家子、陶官、永乐等街道的许多老者,“十有八九”称祖先来自“小云南”,但都说是老辈人世代口传,“小云南”究竟何处均不明悉。这不禁引起胡忠奎的极大兴趣——还在他孩童时期,祖母曾跟他讲过:“你的祖先是打‘小云南’过来的”。

  在一种探索血脉起点及工作责任感的推动下,胡忠奎先后到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图书馆,请教专家并查阅古籍,都没有找到有关“小云南”的资料。他又两下山东蓬莱,但县志办工作人员的答复令人失望:过去和现在,山东省都没有“小云南”这个地名。蓬莱县志办也曾对此做过调查,无果。

  但许多在蓬莱县街头巷尾的老人也都众口一词地告诉胡忠奎,他们的祖先来自“小云南”。

  1988年8月,胡忠奎再赴山东到烟台市史志办,查阅到了1988年版《蓬莱县志》中记载的珍贵史料:“元末明初,山东为元明争夺要地,明将常遇春血洗山东,山东半岛人口被杀戮殆尽,残存土著极微。明朝建立后,开始向半岛大批移民,当地人口为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及永乐二年(1404年)两次由小云南的‘乌撒卫’迁入”。此即推动“云贵说”诞生的首例佐证。

  胡忠奎又查阅《元史地理志》、《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东北地方史稿》等资料证实,“乌撒卫”为明代地名,在云南、贵州交界一带,即现在的云南镇雄及贵州威宁县境内。胡忠奎认为,正如东北人对“边外”、“关里”的称谓以及有的地区自称“小上海”、“小深圳”一样,“小云南”是云贵边界一带的俚称。 

  求证探源 “千年万里移民路线图”说明了什么?
  “云贵说”随即产生另一个疑团:云南、贵州历史上是我国少数民族居住地,而自称祖先是“小云南”的东北人却又大都是汉人。胡忠奎昨日出示他和吉林谭雨明、山东张方纲等人共同研究得出的最新史学成果:揭示“小云南”先民,跨越元、明、清三个朝代,由国内各地汇聚云贵,再行迁至山东,最终辗转至东北扎根的“千年万里移民路线图”。

  “路线图”的绘制取材《蓬莱王氏家谱系》、《蓬莱王氏家谱》、《乌撒考》等民间资料、《威宁县志》、《明史》、《清史稿》等官方史料。山东的张老先生等人甚至多次亲赴云贵实地考察。

  A 明朝30万大兵讨元——先民由全国各地至云南

  胡忠奎等人认为,“小云南”先祖缘于全国各地军丁加盟的明朝征元30万大军。据考证,明初中原已经统一,云贵高原仍被元朝占据,不但屡招不降,而且屠杀使者,朱元璋决计讨伐,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初一,命傅友德为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步兵30万讨伐云南,分遣都督胡海统兵3万,趋乌撒,自将大军趋贵州。

  十二月二十三日,傅友德自曲靖直捣乌撒,元军暂时退却。傅友德下令在乌撒筑城,建筑材料和工具刚一备好,元军引兵复至,由此展开一场惨烈的“乌撒之战”。

  历经浴血奋战的傅友德30万大军,进驻云贵高原后在乌撒卫即展开军屯。据吉林谭雨明考证,从洪武十四年入滇,至永乐初年,来自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四川等地的明军驻守云南长达20余年,第二代也已长成。

  B 明朝战略转移——由云贵迁山东

  乌撒卫建成后不久,“小云南”先祖即根据明朝战略转移源源不断向山东迁移。明代初年,倭寇不断侵扰山东沿海地区,为防倭寇侵袭,明洪武中期先后在山东设置卫所,这些卫所需屯兵把守,明朝即从乌撒卫等地调兵。

  张方纲在“路线图”中仅举乌撒卫调兵至山东鳌山卫一例说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徐辉祖奉命建鳌山卫,率兵调防山东。至此,“小云南”先祖的匆匆步履在山东暂停。他们的再次大规模渡海迁移,还在三百年之后。

  C 清代垦荒——由山东至东北

  清顺治年间,清政府采取多种方式,鼓励汉人到辽东垦荒。此时,在乌撒卫参加过军屯,而后又调防山东各卫所的部分明军后裔,不断随移民潮涌入东北,投旗者为汉军,未投旗者为民籍。

  胡忠奎表示:“六百年多年过去了,我们一直没有忘记祖宗,世代口传,仍称自己来自‘小云南’。因为很少有文字记载,随时间久远,‘小云南’出处就湮灭成了‘千古之谜’”。

  探证分歧 七种渊源说各抒己见

  目前,除“云贵说”外,“小云南”出处另有山东之说,山西北部“云中之南”之说,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之说,山西运城“小运南”之说,云南省“祥云”之说,安徽“凤阳”之说共七种。东北各地的众多家谱编撰者及史学爱好者积极参与了由报道引发的大讨论,各抒己见。

  综论各方观点,“小云南”所在地可能涉及五省七地。其中,“小云南”在山西的呼声较盛。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三年至永乐十五年,40多年时间,山西向外省进行了多次移民,其中包括向山东移民。而“小云南”在山西的观点,主要来源于民国《平县志》记载的“云中、云州之南”之说。

  另有“小云南”在云南祥云之说,也被部分史学家视为权威观点。《徐霞客游记》曾提及“小云南驿”之名,经《中国国家地理》考证,徐霞客笔下的“小云南驿”就是云南省祥云县南18里的云南驿。

  但是,上述多种观点以及胡忠奎所持“云贵说”在向云南和贵州以及各地史志部门求证时,均未得到相应证据支持,或没有移民迁出资料,或当地从未有过“小云南”地名之说……不足而论。小云南的最终“确认”还有待进一步探证。(张健 报道)  
[ 此贴被南山在2011-05-31 08:27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1-05-30
《胡氏文化研究资料汇编》贵州篇----胡氏宗亲网编辑
《胡氏文化研究资料汇编》贵州篇----胡氏宗亲网编辑

《世界胡氏通谱》首卷各地主要世系字辈

贵州省
1.天柱瓮洞瓦瑶宇辈:
    景世文志兴  邦国启贤英  朝廷洪禄大
    应运会昌明  天赐人才美  克建鼎维新
    和顺臣先德  忠良绍祖珍  隆盛光辉现
    继绪永芳声
2.遵义某支字辈:
    文明应瑞  光左克新  志得名成
    永进佳升  
3.安顺市莱官镇王家庄村字辈:
    朝君升一品.共享太平春  上大自思文
    登朝永忠廷  
4.思州府塘头大塘坪胡家院宇辈:
    祖文天在世大正月腾风仕新
5.岑巩水尾镇胡家铺字辈:
     云邦国登世  似景大吉杨  乃文光先德
    尤秀焕天章  
6.石阡县字辈:
    启学文明世
7.六枝特区岩脚镇胡家寨字辈:
    彦圣匡襄久  鸿才齐治均  心存知善学
    道达可全真  仁寿含元吉  诚思振大伦
    同宗严纪法  万代庆维新
8.雷山县字辈:
   文天再世人  正月腾光化  风仕承先祖
    忠孝振邦家
9.六盘水市钟山区月照乡玉顶村关寨字辈:
    朝世惟天应  起国显家声  文量鼎大业
    敦厚照洪光
10.威宁字辈:
    祖序江开  先华黄宗  功远绍达
    仁昌圣达  升秀英泽  碎(月旁)冉义奇
    明德俊良
11.兴义市纳雍子辈:
    文曾中廷正义定绪
12.铜仁
    老字辈:
    承应国天世  连朝文秀兴  修志登仁厚
    齐贺永卓英
    新字辈:
    兴朝忠秀文志元德崇先正胜世明廷永定
    存熙应再光
13.贵州毕节湘东字辈:
    福应景文楚  志用永朝祖  大兴国正天
    万象嗣宗起  廷雍余洪庆  家和兆吉祥
    贤才逢运泰  登选遇时扬  礼义培元厚
    诗书育秀长  心傅延仪载  光显振论常
14.威宁大坪子(黑泥)字辈:
    辽胜君柱维,序列克越程,必超宗指武,
    志怀同尽启,情友亏愉文,国正天兴顺,
    官清明白安,妻贤夫贺少,
    子孝父心宽。

胡氏宗亲网 胡南山整理
2011.05.30

原载:胡氏宗亲网(http://www.hszqw.com.cn
[ 此贴被南山在2011-05-30 14:31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1-05-30
《胡氏文化研究资料汇编》贵州篇----胡氏宗亲网编辑发布
《胡氏文化研究资料汇编》贵州篇----胡氏宗亲网编辑发布

李学勤主编、王庭洽著《中华姓氏谱.胡姓卷》川贵胡姓 P151

四川为中国胡姓人口最多的省份,但是明末的张献忠起义、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使得大量胡姓家谱毁于战火之中。幸存下来的胡姓家谱,屈指可数,以至于胡姓第一大省只能罗列出一支胡氏——井研胡氏。而贵州由于开发较晚,胡氏可能迁入者不多,相应材料也较少,只有一支黔阳石修胡氏。(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据胡氏宗亲网上收集的川贵胡氏分支资料,目前已经多到不可计数,读者可到胡氏宗亲网寻根系统http://www.hszqw.com.cn/pulist.php查询

黔阳石修胡氏

据《黔阳石修胡氏族谱》卷首《黔阳石修胡氏族谱叙』的记载,黔阳石修胡氏为贵州胡氏名门。其远祖可以追溯到五代人期的胡赟。

胡赟生有3子,长子胡杲字公霸,担任吉州刺史,迁居庐陵值夏,据说忠简公胡铨就是他的后代。次子胡暹字公真,曾经担任泰和令,于是迁居泰和城西的南岗,朝奉大夫胡衍就是他的后代。季子胡灵字公阳,定居于泰和城西的?溪。胡赟3子分居3地之后,下传2世又相继远迁近徙。胡灵之孙胡穗迁往黄漕.到他的后代南城丞胡笺时,家族开始显达。胡暹9世孙胡泰字宗元,开始从南岗迁居义和。黄漕胡穗3世孙胡闻迁居庐陵芳径,7世孙胡斗南迁居社溪。南岗胡宗元2世孙迁居峨岭,又下传6世至胡恭字荣钦,流寓黔阳,安家石修,成为黔阳石修始迁之祖。

据《黔阳石修胡氏族谱》卷2《垂丝图序》、《重修垂庆图序》的记载,胡荣钦身材魁梧,气宇轩昂,自幼习文练武,无一不精。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胸有大志,可惜无人引荐,难以施展宏图,只能埋没在民间。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年),颍川侯沐英奉命出征云南。当时胡荣钦年仅20,闻听此讯,他拍案而起,仰天长叹:“此乃大丈夫建功立业之时!”事不宜迟,他背负行囊,投奔军中,效命于颍川侯麾下。在刀光剑影之中,出生入死,屡立奇功。明军转战云南省各地两年之后,高奏凯歌,还师京都。太祖皇帝犒劳将士,论功行赏。颍川侯居功至首,晋封为颍川公,其他将士上至大将,下至偏将,根据功劳大小,赏赐不一。胡荣钦因为担任总旗职务,授予金齿卫指挥佥事,从属于西平侯,留守云南。此后,他镇守云南边疆长达23年。

明太祖洪武年间,胡、蓝案发。高祖追查胡惟庸逆党,祸及韩国公李善长,韩国公被赐死。当时,皇帝盛怒之下,受到株连者不计其数。开国元勋,朝中权贵被满门抄斩,株灭九族的就达十余家。与胡荣钦同宗的豫章侯也受到牵连,蒙受不白之冤。虽然他远处边疆,但是依旧忧心忡忡,害怕祸患无常,不招即至,而且冤家仇敌罗织罪名,防不胜防。更何况常言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不敢心存侥幸,解甲而归,与诸子商议,远走他乡,寄希望于将来,东山再起。胡荣钦一家老少收拾细软,背负行囊,乘舟扬帆,顺沅流而下。当经历风浪,来到渠阳雄溪时,他从乡人那里打听到:贵州境内有一座罗翁山,此山地处偏僻,人迹罕至,只有传说中仙人留下的痕迹。罗翁山的情况正中他意,遂弃舟登岸,跋山越岭走人罗翁山深处,直到精疲力竭,才驻足休憩于翁野。翁野是罗翁山野,地处群山之中,但地势平坦,似乎是一个世外桃源。胡荣钦在这里相阴阳,观流泉,最终决定豚寓于此,于是乎“白云深处有人家”。胡氏一家在这里远离尘嚣,一住就是几十年。胡、蓝案早已平息,而且此地山民民风强悍,风俗简陋,他想要离开翁野,寻找一个地势开阔的地方建造新的家园,与仁里毗邻而居。一日,胡荣钦来到石修,发现此地依山傍水,土地肥沃,民风淳朴,正是他理想中的家园。不久,他举家迁居石修。但是好景不长,突然天降暴雨,河水骤涨,泛滥成灾。胡氏一门新建成的家园大都浸泡在水中,胡荣钦的心血付诸东流。洪水摧毁了胡氏的家园,然而摧毁不了胡氏重建家园的信心。胡荣钦再次率领胡氏的老小背井离乡,沿着东山山麓而上,横渡溪水。一片一马平川的高地突然展现在眼前,胡氏终于告别了多灾多难的生涯。率领胡氏辗转千里,历经磨难之后,胡荣钦从此可以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他常常临江垂钓,自号“渔岩翁”。

据《黔阳石修胡氏族谱》卷3《一十八总图》的记载,胡荣钦生有2子,长子胡春椽徙居武冈,次子胡氽才。胡春椽生有4子胡源深、胡源泾、胡源清、胡源滨。由明迄今4房子弟繁衍生息,科第日盛,成为当地的都梁盛族。胡氽才生有3子,长子胡崇礼,次子胡崇量,季子胡崇通。胡崇礼为堂前房祖,生有2子。长子胡志能为堂前长房祖,次子胡志权为堂前二房祖。胡崇量为口前房祖,生有2子,长子志通为口前长房祖,次子志达为口前二房诅.这4房子孙在此繁衍后代,开基创业。

胡氏宗亲网 胡南山整理
2011.05.30

原载:胡氏宗亲网(http://www.hszqw.com.cn
[ 此贴被南山在2011-05-30 12:39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1-05-30
《胡氏文化研究资料汇编》贵州篇----胡氏宗亲网编辑
《胡氏文化研究资料汇编》贵州篇----胡氏宗亲网编辑

胡海《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贵州篇

贵州
天柱瓮洞瓦瑶始迁祖景春,明洪武二年(1369)自江西泰和三里坪迁入瓦瑶,传今二十一代,居瓮洞者六千余人。迁四川重庆大足县龙岗镇十七村(胡家沟)三千余人,向有联系,新千年来人拜祖,行尊祖敬宗,敦亲睦族礼。分迁其他地区两千余人,总人一万一千多,瓮洞十八个自然村全部姓胡。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创建宗祠与族谱,至公元1987年族谱三修。宗祠1970年特大洪水冲毁,目前正筹建中。族史上名人有:子才、兴邦、贤益、英富、朝汉,兴邦于清道光年间任山东临沂县令。现代:贤德任贵州电视节目策划,朝均任中国冶金工业部党组书记兼部长,贤生任贵州副省长。

字派:景世文志兴,邦国启贤英。朝廷洪禄大,应运会昌明。天赐人才美,克建鼎维新。和顺臣先德,忠良绍祖珍。隆盛光辉现,继绪永芳声。(首字一世)


人物
胡 光:明贵州清溪人。进士,成化十七年任广州府志推官。(见广东通志)
胡正国:明贵州人。贡士,万历间任广东封开知县。(见广东通志)
胡仰中:明贵州人。万历间人广东惠州县典史。(见潮州府志)
胡玉成:明贵州人。举人,崇祯间任廉州合浦知县。(见广东通志)
胡 经:明贵州人。监生,正德五年任广东诏州推官。(见广东通志)
胡嗣瑗:清贵州开州人。光绪29年5月24日榜,二甲二名进士出身。
胡服明:明大定(贵州)人。贡生,万历间任潮州府通判(见潮州府志)
胡茂祯:清榆林(陕西)人。明总兵,福王时,史可法督师,茂祯为中军。顺治间降清,官至湖广提督。(见清史列传)
胡之楚:清开泰(贵州)人。顺治十五年任海南感恩知县。(见琼州府志)
胡之楚:清开泰(贵州)人。进士,雍正十二年任广东新宁知县。(见广东通志)另据广州府志:《十二年任广州龙门知县,复任。》
胡天文:清贵阳(贵州)人。举人,乾隆十五年任广东惠州和平知县。(见广东通志)
胡之楚:清开泰(贵州)人。进士,乾隆二十年任广东海康知县。(见广东通志)
胡 鸿:清清平(今贵州山)人。吏员,康熙十四年任广州顺德县典史。(见广州府志)
胡天格:清遵义(贵州)人。乾隆间,以行伍从攻缅甸及金川,并有功。嘉庆间,率兵攻打台湾会匪,肃清全台,官至广西提督。(见清史)
胡贤灿,1913年11月生。贵州天柱县瓮洞人,一级美术师,国际华人书画艺术家一级画家、国际银奖艺术家。
胡英书,谱名英昌,1940年12月生。贵州省天柱县瓮洞镇尖山人。据说祖籍是在江西猪屎巷。1961年结业于贵州省遵义医学专科学校。现在贵州凯里市卫生防疫站任主管医师,中国科联研究员,发表论文先16篇其中两篇获科技成果三等奖。后13篇其中获全国优秀论文一等奖1篇,优秀论文奖2篇。获省级一等奖一篇,州级一等奖6篇。多次参加基层学术研讨会,中西南九省、西南四省五方学术会,曾获全国与贵州省先进工作者称号多次。
胡国治,谱名栋材,1942年2月生,祖籍贵州遵义桐子县。中专文化,重庆市大足县水产中心工作,任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胡维汉:男,1930年6月生,贵州安顺。省文联主席。主编短编、中编、中短编小说多本集,文学作品近100万字,获奖多次。事迹入编《中国文学家辞典》
胡果才:男,1933年8月生,贵州开阳人。退休前任开阳县建设银行党组书记,经济师。著作有《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爱好书画,县举办《胡果才书法作品展》展出60余幅,省内外多次展出,多次获奖。三次赴港、澳、台、日、韩、新、加、泰和美国展出,多次获一等奖、二等奖、铜奖、金奖。事迹入编多种大型辞书。
胡家英:女,1937年生,贵州大方人。副主任医师。发表论文四篇。
胡家勋:男,1939年生,贵州毕节人。副研究员。从事音乐创作,作品千余件。磁带录制180余件。多次评比中多次获奖。发表论文60余篇,9次参加全国学术会议,主编民歌集成130多万字,被评为全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胡顺猷:男,1940年1月生,贵州湄潭人。历任多种报刊主编,发表诗歌500余首。出版诗集多部,剧本16部,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奋发奖多次。

胡瑞甲:男,1941年8月生,贵州盘县人,副教授。从事教学研究,获优秀教师称号,辛苦工作十年、受颁三十年教龄荣誉证书。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著作四种。
胡良成 :男,1944年4月17日生,贵州赫章人。厂长经济师。担任区乡领导时组织修建多项大型工程,调离时人民送他“人民公仆”光荣称号,自发送他30余里。受命于危难,调到濒临破产煤矿任矿长,经过十多年拼搏,把只130万元帐面固定资产发展成锌、铁两大系列国有大二型企业。先后多次评省有色金属行业“优秀厂长”、“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入编多种大型辞书。
胡 鸿:男,1944年4月生,贵州贵阳人。获荣誉博士,世界华人杰出艺术家证书,出版大型神话史诗,获“世界学术贡献奖。发表论文数十篇,诗歌评论、寓言故事。书法、花鸟画,百篇以上作品,获奖甚多。事迹入编多种辞书。
胡启鼎: 男,1946年12生,贵州镇远人。高级工程师。担任营林站长期间,连续11年评为先进单位,个人多次评为先进个人或先进工作者。
胡大宇: 男,1948年10月生,贵州桐梓人。桐梓县志档案局长,主编县志,主编、参编八部著作。主持创作了《娄山魂》大型文艺作品系列,尚有100余篇散文、诗歌、小说作品,事迹入编多种大型辞书。
胡 林 :女,1953年3月生,贵州贵阳人。副教授。多次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作报告。发表论文八篇,现主持国家与省科学基金项目2项。事迹入编《中华人物辞海》。
胡 军: 男,1958年2月生,贵州道真人。大专毕业,中学一级教师。发表论文20多篇。参加中科院心理所初中教学实验研究,承担“八五”“九五”子课题,被评为“优秀实验工作者”和“优秀实验教师”,多次参加全国辅导学术研讨会,并多次获优秀论文奖。
胡常付 :男,1964年2月生,贵州遵义人。主治医师。发表论文12篇,受到同行专家赞扬。
胡 泉 :男,1968年生,贵州威宁人。经济管理专科班毕业,县烟草公司财务副科长兼主办会计,两次获“先进个人”奖。
胡道成: 男,1970年8月生,贵州成宁人。贵州师大毕业。威宁县哲学中学副校长在中央省级书刊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几篇获全国性学术会议二三等奖。个人被评为优秀教师,事迹入编多种辞书。



胡氏宗亲网 胡南山整理
2011.05.30

原载:胡氏宗亲网(http://www.hszqw.com.cn
[ 此贴被南山在2011-05-30 12:23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