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6811阅读
  • 18回复

崇安胡氏族谱世系考辨----武夷山寻根考察报告之二   江苏  胡恒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2-09-28
— 本帖被 南山 执行取消精华操作(2014-03-02) —
崇 安 胡 氏 族 谱 世 系 考 辨
----武夷山寻根考察报告之二
江苏  胡恒俊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1999  


崇安胡氏族谱,虽然种类、数量很多,但都奉“钓鱼翁”为入闽始祖。其世系图,笔者所见,最早的是十世图(见图一),到“仁”字辈,冠名《入闽鼻祖钓鱼翁位下总世传》。

但是,目前,对胡安国世系的族属及人物关系,却有多种不同说法,虽有多位学者费力考辨,至今没有结论的原因,概系未见崇安胡氏族谱。笔者不揣浅陋,今以崇安诸谱,予以考证、辨析、澄清。

一、“钓鱼翁”是入闽始祖,名、讳一直清楚地列在谱中

崇安诸谱中,多数称“钓鱼翁”为入闽“始祖”,唯有《入闽鼻祖钓鱼翁位下总世传》称其为“入闽鼻祖”,而具体叙述,则毫无二致:“钓鱼翁,讳夔,字朝佐,号龟山。有墓图。妣刘氏夫人。生子二:光仁、春生。”

崇安胡氏族谱,目前所存最早的,是胡宪、胡大壮“续修”之谱。“续修”者,说明在胡宪续修之前,已有老谱,是否置于“续修”谱之前,无从知晓;而新谱,则以“入闽”始。


  
    图1、图2:五至十世图

图1、图2、图3,只是十世图的主干,虽然仅仅剩下两行,仍以一个全页紧随(见图4),说明续修此谱时,仁仲(胡宏)之子大时、大壮已生子,大经、大本尚未成家;而安止之孙大異,安老之孙大谦、大亨、大振、大诚,亦未娶妻。

胡宪续修之谱,落款为“宋绍兴廿六年四月十三日宪书”,并言:“吾既作‘宗系记’,因叙其事于卷末,以告尔在后之人,尚克念之”(指“以文定公为榜样,以仁、孝立身”)。
  
“宋绍兴廿十六年”,即公元1156年(也是胡寅逝世之年),距文定公去世,已经十八年。而据胡寅《先公行状》,文定公去世时,孙辈惟有大原(其实,当时还有大端,胡寅作《先公行状》时,已夭折,故不再提及);“公殁五年之后(1143年),始生大经、大常、大本、大壮、大时”。那么,大经、大常、大本、大壮、大时,至绍兴廿六年(1156年),最大的不过十四岁,不仅不会有“子”,更不会有“孙”。而此图中,大壮已有子名钧,且钧也已有“一子”——只能说明:此图,已是胡大壮续修之谱的图系。

胡宪,官至正字。所以,胡大壮“淳熙己酉(1189年)七月望日”《重修宗谱序》云:“从父正字,绍兴间为《宗系记》,今阅一世矣……然视三十年前,则有间矣。大壮孤苦待尽,忽忽逾年,恐死亡无日,欲述先世行迹,以诏后人,辄重修家谱,绍《宗系记》而叙述之……”此时,“大”字辈中,除胡大原65岁(胡寅长子,文定公去世时15岁,已荫补右承务郎),大壮等最大的不超过46岁,以致长房不仅有“子”,且已有“孙”,而晚房仅仅有“子”,如是而已。

由此可见,此十世图,是大壮“绍《宗系记》而叙述之”的“总系图”;“大”字辈之后的“金”字旁辈及再后的“仁”字辈,是大壮“续”上去的。

  
图3:《胡氏宗谱•总系图》
  
图4:此页只有安老次子寀、寀公次子大谦

此十世谱系图,在后来的十余次续修之谱中,一般都被单独放在前面,其后从十一世起另外制图(有的排到三十世),直至“大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胡氏重修宗谱》,依然沿袭(见图5)。此入闽十世世系图,从淳熙己酉年(1189年)制作,至今已历八百余年矣!
  
图5:大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胡氏重修宗谱》所列入闽前十代世系图

从入闽十世“总系图”及分解图中,我们可以明确诸多存在争议的人物关系。

二、将“钓鱼翁”挂靠“清华”者,是明代“逰越建阳”遂定居、四代后卜居徐墩的“秀山”后裔于清乾隆、道光间所为

崇安诸谱中,虽然多数直接列“钓鱼翁”为入闽“始祖”或“入闽鼻祖”,具体叙述都是“钓鱼翁,讳夔,字朝佐,号龟山。有墓图。妣刘氏夫人。生子二:光仁、春生。”但是,唯一例外的是,竟出现《徽州始祖另编》十世图,将清华派“学公”列为一世祖,而把“钓鱼翁”列为“十世”,且安上“玉公”之名,述曰:“从龙”“次子”,“玉公,别号钓鱼翁,讳夔,字朝佐,号龟山。墓在籍溪里西山下,又名雁飞田。坟前建有冢庵壹所。立有祀田七十五亩……妣刘氏,生子二:二公,春生。”并引延平道宪来谦鸣拜谒钓鱼翁墓所题诗。十世图,至钓鱼翁,便戛然而止(见图6)。
 

    图6:《徽州始祖另编》之一
  
    图7:《徽州始祖另编》之二
  
    图8:《徽州始祖另编》之三
  
    图9:《徽州始祖另编》之四
 
   至此,“另编”之“十世图”,仿佛已了,后面却又另辟一页,再从第“十世”开始,似乎予以强调,却有违谱例,明眼人一看便知:硬接之处,必有“伤痕”!
  

    图10:《徽州始祖另编》之五
  
    图11:《徽州始祖另编》之六

此图的制作年代,因附有乾隆十五年(1750年),延平道宪来谦鸣拜谒钓鱼翁墓所题诗,故应在1750年之后。

此图究竟何人所为?遍查谱序,原来,出自徐墩支系。按其《序》,“大明间,秀山先生逰越建阳茶埠之高山(笔者注:在建阳县城西南方向),居。自四世孙嬭通、嬭宝兄弟,复由高山卜居徐墩(笔者注:今建阳城东北徐墩),胡氏之开基徐墩者,又始此两人矣……至我朝(注:清代),而徐墩之地环堵居者,莫非胡姓……适当合族修谱告竣时,问序于余,余阅其谱式……有世系以序世次…”,遂序曰:“昔周武王以元女太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谥为氏,此胡氏之所由也。迄唐,而龟山钓鱼翁由江南徽州迁入崇安,遂为崇安始祖。厥后子孙愈盛……”。作此序者,落款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阳月上浣日榖旦  岁进士候选儒学江作舟拜撰”。

此徐墩谱冠名《胡氏重修宗谱》,是何人找到当年的“岁进士”,“岁进士”没留其名,足见并非名士,也许是辗转相托,找到“候选”的“岁进士”。而胡安国《春秋传》一直是明、清科举取仕的教科书,胡安国其人、其事及家世,亦是学习《春秋传》必知的背景知识,“岁进士”岂能不晓?表面看,年轻的“岁进士”,见“有世系以序世次”,便“人云亦云”地欣然命笔作序,完成了请托,而实际上,精明的江作舟,却又洞悉此“世系”的玄机,故意以“大明间……逰越建阳……自四世孙……卜居徐墩”,再加落款的清代“道光二十四年”,便埋下了不被后人耻笑的伏笔:

《序》中“逰越建阳”,本身就说明,“秀山”既非崇安人,也非建阳人,而是“越”之外的人,且是“大明朝”才“逰”到建阳。而胡安国族系,却自钓鱼翁于五代末入闽起,便在崇安县、建阳县、崇安县间辗转卜居,两县紧邻,犹如一家,至明朝,已数百年矣。何况“秀山”明代“逰”到建阳,数代之后,“卜居”之地徐墩与建阳县城近在咫尺,既远离建阳的清河村,更远离崇安的五夫镇。而秀山的后裔们,直至清朝的中后期,方追“来历”,不论其是否清华族系,但明显地,他们都已既把自己当作“钓鱼翁”后代,又视“清华”学公为远祖。

凭心而论,数百年前的胡氏先人,对于我们,都是列祖列宗的范畴,所以全国各地的胡氏,无论在哪里相见,都互称“宗亲”,只有为区分传承脉络时,才细看宗、支、堂号的衍变,以定远近、亲疏。徽州婺源“清华勋贤堂”,是安定堂之下的一个分堂号,婺源的宗亲,对此又是如何看待呢?

笔者终于在众多《谱序》中,找到了线索。原来,早在江作舟作序的五十年前,即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就有“崇安学生员国材,曁建阳学生员俊三等(注:即通过考试被取入县学,称生员,俗谓“秀才”),手执族谱宗系,特诣清华合修”。“清华”诸贤,当然深知胡安国的功绩与影响,其中“赐进士出身,敕授文林郎,前任四川潼州府知盐亭县事,宗裔光琦”,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为该“合谱”撰《福建崇安兴田胡氏会修宗谱叙》说:“……迨至国朝,圣祖仁皇特赐匾曰‘霜松雪柏’悬挂殿前(注:指文定公祠),是光前之钜典,已独隆于前代,而裕后之盛举,亦足奢冀于后人。今其裔孙国材登墉、俊三登堦等不惮数百里之遥,而以会修宗谱为重,是诚不忘水源木本之思,而以敬宗睦族为要者也。视其修谱之志可嘉,其请叙之情难却,因思吾族自满公开始以来,支派蕃昌,子孙云礽簪缨、世胄阀阅传家,固已美不胜录,而福建之崇安文定公再称极盛于继,猗欤休哉?何人才之间出者,有如斯也!虽然,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兹幸徽、闽合修宗谱告竣,爰掇数语,以为之序”。明知不是一个分支,却因其“情难却”,而同意“合谱”,清华诸贤之心之情,可敬可佩!只是,同为安定堂子孙,“谱”变成了“谱”,不可不谓遗憾。江作舟所序之谱,不过是五十年前之谱的再续,只是,江作舟却了解到,要求与清华“合谱”者,是“大明”“逰越建阳”之“秀山”的后裔登墉、登堦罢了。

崇安十几次续修宗谱,将胡安国族系,往清华族系上硬接的,这是独一个!而且,为了硬生生地往上挂接,又为钓鱼翁安了个“玉公”之名。对古人起名稍有一点“避讳”常识的都知道,钓鱼翁的子侄,名字之中才有“玉”字旁,自己怎会名“玉”?——然而,此一偶然事件,却被清代的个别方志人云亦云地记录,又被后来的个别学者误读、引用,以致造成一些混乱,形成误区。

这里,顺便提一句:此“合谱”所附《清华胡氏勋贤正谱》,以胡公满为“第一世”,将“学公”列为第六十多世,而《世界胡氏通谱•清华谱历代世系图》,以阏父为“一世”,“学公”仅列为“四十七世”,悬殊十七八世,不知何故。不妨将《清华胡氏勋贤正谱》世系转录如下:1、胡公满;2、丹;3孟阳;4、洽;5、思;6、充(克)虞;7、高昌;8、季符;9、齕;10、昭;11、犨;12、孟戊;13、僔;14、君己;15、变;16、孟龙;17、灵朔;18、羲;19、伯奇;20、叔善;21、计宁;22、元善;23、24、25名字因朽烂而无法辨认(但23墓在咸阳凤凰山,应是“凯”;24为廷尉);26、殷;27、谨;28、刚;29、从吉;30、炤;31、贡(?名字看不清,“为交趾都尉,子十人”);32、一宠(也为“交趾都尉”);33、广;34、权;35、逝;36、椽;37、遵;38、仍、伋;39、度;40、?官散骑常侍,奋;41、喜;42、庆;43、僧佑;44、玘;45、湘;46、怀;47、平;48、龙;49、荫;50、顒,頡,须;51、伏;52、澄;53、琳;54、潜;55、泟;56、元礼;57、谐之;58、乐陵;59、杲;60、福;61、蒙;62、佑,伸;63、志和;其后因朽烂,分不清世次,但可见裕、瞳、学等三辈人,不知裕、瞳与蒙、佑、伸、志和等的关系究竟是如何排列。
[ 此贴被南山在2012-09-29 19:50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6-10-18
Re:崇安胡氏族谱世系考辨----武夷山寻根考察报告之二   江苏  胡恒俊
你好,怎么联系你,我手机号13823392480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5-07-07
胡鳌字钟岳,北宋哲宗(煦)元祐三年(1088)戊辰进士,授嘉议大夫,任广州府太宗,迁顺天京兆尹,从福建崇安迁杭州履泰乡龙井源。其子胡潭(崇33)在宋宣和三年(1121)为避战乱(方腊起义)迁入永康东街。生两子,长子胡柏居街北,幼子胡栗居街南。历代对始迁祖与旁系无考,各位大虾指点迷津。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4-08-25
耀能宗亲好!数日未上网,刚刚看到你的信息,谨致敬意!希望加强联系。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4-08-20
恒俊宗亲:你好!我叫胡耀能,湖南衡阳人,我们家谱字辈班行是“万世守荣兴,大昌必显名,家邦光有耀,书升启秀英”;新家谱班行是“祖训恒绳则,品高威自尊,绵长征远兆,谋略安乾坤”。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4-08-17
刚才又大致浏览了一下 胡恒俊 宗亲的 论文!
学习了!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4-06-04
承仕郎蔣君墓誌銘
新昌郡學教授蔣允濟既葬其父承事君五年。來見謂曰:「先子之藏,右迪功郎權藤州岑溪縣令石安民雖寔銘之。更願為墓碣,庶伸罔極之思。」且袖出石文,垂涕洟再三請。予不得辭,乃約銘誌所載而著之曰:「君八桂興安人,諱熙,字明遠,生七歲而孤,號慕如成人。長事母,躬親膳寢飫饑寒燠之適。母病,不解衣者累月。喪母,執喪哀毀。每遇父母諱日,輒哭泣不食。事叔父致其孝,嚐有間之者,叔父懟君,順承愈謹。叔父病,率諸子事奉不少弛。叔父愛以感生。初君服勤南畝,以供親養,恨不得從學。後居室苟合矣,乃俾二子業經史,求師友,曰:「吾為其勞,女為其逸,盍勉則吾誌。」二子承訓自力,遂同登進士第。君稟賦剛直,不妄交際,見布衣韋帶之善者,則禮遇之。言不及財利,惟讚使勉懋修身揚名,周恤困窶,至於解衣節食。以貧且賤,故周知民間疾瘼、吏道疵病。其子居官,君必戒以廉敏公正,督責尤嚴。於未仕時,或有稽緩,必曰:「民莫苦於是。」及曹無滯事,然後顏色怡然。故允濟善惡明白,表表有立,所至號循良吏。君三世隱約不耀,及君教子起家,而蔣氏有聞矣。蔣氏之在永、桂間者,大抵出於蜀相公琰。永、桂之蔣,儒衣仕版相望也。君長子允中,左迪功郎,卒於融州融水尉。允濟既升朝列,預紹興十九年冬祀南郊赦令,封君右承事郎,致仕。君享年與卒葬月日,其賢妃孺人秦氏及女嫁、孫名,則石文具之。惟次序其潛德必流羨於後者,使刻之墓道,而係之以詞。其詞曰:
篤於親,嚴於子。言不及利,惟義與理。雖曰未學,是即學矣。嗟嗟士夫,身紆紫朱,言與行乖,何貴讀書?種之以德兮,百年之則兮。俾後有考兮,不在斯勒兮。《斐然集》卷二六。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2669&fpage=0&toread=&page=27
友情、友谊,心心相连
1217952036@qq.com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4-06-04
哪位有致堂先生为我的先祖蒋允济之父蒋熙写的墓志?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4-06-04
Re:崇安胡氏族谱世系考辨----武夷山寻根考察报告之二   江苏  胡恒俊  
胡致堂曾为我先祖,蒋允济之父蒋熙写有墓志。哪位胡寅的后裔能告诉我这个墓志在哪里能找到?先谢了。
附:蒋允济(1104---1167)宋广西兴安人,字德施。与弟允升同为绍兴二年(1132年)进士。历任广西柳城、容州、贺州、富川、昭州、宾州、浔州知府、通判及邕州安抚使。凡官三十余年。所到之处,首恶必办,重税必减,弊端必革。政绩显赫。他死于邕州,哭者罢市。
蒋允济墓葬:位于兴安县高尚乡路西村。由当时著名词人张孝祥作墓志铭,广南西路安抚使张试书丹,由著名学者朱熹书墓碑。1976年号召造田,其墓及墓铭、墓碑被毁。1986年其后代在原址重砌墓堆。在《于湖居士全集》载有其墓志铭全文。
张孝祥在蒋允济的墓志中写到:“-------,君讳允济,为桂之兴安人。父熙,以君赠奉直大夫。其葬也,得致堂先生为之铭。致堂道学高妄发,奉直之名可知也。奉直力贫教二子,君与其兄具中绍兴二年进士第。-------"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4-04-02
qqesyytf 宗亲,何不把那本谱的世系资料发上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