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吉安网 时间:2012-1-17 9:47:25 来源:井冈山报 作者:胡少春
http://ja.jxcn.cn/2012/0117/100109552.html
胡铨画像
吉州地区在南唐至宋,共有胡氏数位祖公开基:他们分别是公霸公、公贞公、公阳公、公铎公、裕公、国宝公,另外广之公、景贤公也开基庐陵,还有一些祖公虽然不在庐陵开基,但其后裔纷纷从外地迁徙庐陵安居乐业,繁衍生息,如山则公后裔,用和公、用之公、用庄公、仲雅公的后裔,文光公、镐公的后裔都是如此,自成各支,所以胡氏在庐陵集聚人数之多,范围之广,无愧于庐陵的名门望族之称。
庐陵胡氏拓疆辟地,勤劳勇敢,不屈不挠,历史上出现众多名人,活跃在政治、军事、文化诸多领域内,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过诸多贡献,诚如南宋宰相周必大所说:“江西多名士,吉为冠,自吉言之,庐陵胡氏为大族是也。”即如宋代而言,有屡建军功的胡晃,有断案分明的胡安道,有直谏勇言的胡梦昱,刚直不阿的胡梦虎,有忠于职守、鞠躬尽瘁的胡国宝,有抗元献身的胡文可、胡文静。
霸公第九世孙,载公之子胡铨,无疑是庐陵胡氏中的杰出代表。胡铨字邦衡,号澹庵,建炎间进士,授抚州军事判官。金人南下,在家乡芗城募兵,金兵逼近吉安,率民兵入城坚守。绍兴五年任枢密院编修官。八年,金国派特使与南宋和谈,命宋高宗以臣子身分跪拜接收金国诏书。胡铨毅然上书,反对和议,乞斩王伦、秦桧,声震天下。自学士文人“至武夫悍卒、遐方裔土,莫不传诵其书,争愿识面“(周必大《胡忠简公神道碑》),而朝廷以“狂妄凶悖,鼓众劫持”为罪名,将胡铨编管昭州。绍兴十三年编管新州。后在《好事近》词中写道:“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被认为是讽刺秦桧,又流放至海南岛。孝宗即位,起用胡铨为左奉议郎,知饶州,迁秘书少监,擢国史院编修官。出任浙西淮东海道使,时金国八十万大军南侵,胡铨带兵前往抗战,抡锤击冰开路。众将士奋勇争先,终将金兵击退。淳熙六年以资政殿学士致仕,临终前所作《遗表》,犹言要化厉鬼杀贼。胡铨文武兼长,善诗能文,著有《澹庵文集》100卷等。
胡铨当年被流放,赢得正义之士的敬佩,王庭硅写诗送行,赞扬胡铨为支撑倾危大厦的顶粱柱。大理学家朱熹与胡铨也有过往,《鹤林玉露》甲编卷六:“胡澹庵上章,荐诗人十人,朱文公与焉。”但朱熹对胡铨一诗有微词。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六载:“胡澹庵十年贬海外,北归之日,饮于湘潭胡氏园,题诗云:‘君恩许归此一醉,旁有梨颊生微涡。谓侍妾黎情也。’厥后朱文公见之,题绝句云。”朱熹乾道三年所作《宿梅溪胡氏客馆观壁间题诗自警二绝》次首云:“十年浮海一身轻,归对黎涡却有情。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敬重胡铨能过生死关,但对胡铨欣赏侍妾之美叹为“人欲险”。罗大经不同意此说:“余观《东坡志林》载张元忠之说曰:苏子卿啮雪啖毡,蹈背出血,可谓了尘死之出没无常矣。然不免与胡妇生子,而况洞房绮绣之下乎?乃知此事未易消除。文公之论澹庵,亦犹张元忠之论苏子卿也。”
明清以来的庐陵胡氏名人仍是层出不穷。如视民如子的名臣胡子祺,清正廉明、博学多才的胡俨;有状元出身、随永乐皇帝北征为之出谋划策的胡广;有官居御史、扶持朝纲的胡端;有江右王门著名学者胡直;有卓著政绩的胡接辉;有中进士而甘愿清贫从教的胡兆爵;有乐善好施的经商巨贾胡日陞。
近现代庐陵胡氏,有为公路桥梁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胡嘉诏、有苏维埃中央执委、土地部副部长,最后坚贞不屈而死的胡海。庐陵胡氏还有一大批出生入死的红军将士,或舍生取义,或英勇善战,日后成为将军。还有古典文学专家胡守仁,报界巨头胡蛟,政界名流胡钝俞,地方戏名角艺人胡善绍。更有庐陵胡氏后人迁徙他乡或海外的著名人士如胡文虎,福建永定人,著名侨领,以老虎油行销缅甸、新加坡,享誉海内外,人称老虎油大王。曾任国民政府代主席原籍吉安县油田青山人胡汉民。一个个光耀千秋的人物,彪炳青史,垂范后人。迄至当代,庐陵胡氏人士,济济多士,活跃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各个领域,书中不仅有历代庐陵胡氏名人传略,又有历代庐陵胡氏的显达录,庐陵胡氏现代贤哲录,构成庐陵人物的生动画卷,他们均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