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792阅读
  • 9回复

建议成立一个《胡氏断代工程世系表》研究工作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4-05-20
— 本帖被 南山 执行合并操作(2014-05-22) —

        我发现很多胡氏族谱写着胡衍,是陈国最后一位君主湣公越的儿子,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年代不对,陈国灭国时间是公元前479年,而胡衍生活的年代是秦昭王时(前306一一前251),两者之间相差170余年,170余年按28岁为一代,也应该有6代人,至少来说也有5代人,所以胡衍不可能是湣公越的儿子,应该是湣公越的五世孙或者六世孙。国家为了考证《夏商周年表》,特别搞了一个《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我们胡氏的俊彦、贤哲是不是也可以搞一个《胡氏断代工程世系表》,按每一个年代的胡氏名人结合人口出生规律作一些技术性的处理,比如胡公满至〈高早成〉公才十八世,按胡公满1046封国至〈高早成〉公出生于秦二世三年甲午(前207),共840年,按30岁一世,应该有28世,相差十世,还有一些胡氏族谱写着湣公越生胡衍,胡衍生胡琏、胡玙,胡玙生履辉,履辉生周昌,周昌生商,商生伯承、孟龙、仲丕,这是接错了陈氏的世系,陈氏族谱写着湣公越生胡衍,胡衍生胡琏、胡玙,胡琏生履辉,履辉生周昌,周昌生商,商生伯丕、仲丕,所以诸多错误的地方需要研究谱牒的宗亲,仔细认真多方查阅资料,以补缺漏,只要把《胡氏历代世系表》搞清楚,修中华胡氏通谱才能得心应手,因此建议成立一个《胡氏断代工程世系表》研究工作组。


胡衍

战国义士
简介
胡衍,战国时期卫国人,他以其大义化解蒲邑之危而名盛于世。

著名事件
《史记》卷七十一 樗里子甘茂列传 第十一

原文:
      昭王元年,樗里子将伐蒲。蒲守恐,请胡衍。胡衍为蒲谓樗里子曰:“公之攻蒲,为秦乎?为魏乎?为魏则善矣,为秦则不为赖矣。夫韂之所以为韂者,以蒲也。今伐蒲入于魏,韂必折而从之。魏亡西河之外而无以取者,兵弱也。今并韂于魏,魏必强。魏强之日,西河之外必危矣。且秦王将观公之事,害秦而利魏,王必罪公。”樗里子曰:“柰何?”胡衍曰:“公释蒲勿攻,臣试为公入言之,以德韂君。”樗里子曰:“善。”胡衍入蒲,谓其守曰:“樗里子知蒲之病矣,其言曰必拔蒲。衍能令释蒲勿攻。”蒲守恐,因再拜曰:“愿以请。”因效金三百斤,曰:“秦兵苟退,请必言子于韂君,使子为南面。”故胡衍受金于蒲以自贵于韂。于是遂解蒲而去。还击皮氏,皮氏未降,又去。

译文:

    昭王元年(公元前306年),樗里子率兵攻打蒲城。蒲城的长官十分恐惧, 便请求胡衍出主意。胡衍便出面替蒲城长官对樗里子说:“您攻打蒲城,是为了秦国呢,还是为了魏国?如果是为了魏国,那当然好了;如果是为了秦国,那就不算有利了。因为卫国之所以成为一个国家,就是由于有蒲城存在。现在您攻打它迫使它投入魏国怀抱,整个卫国就会屈服并依附魏国。魏国丧失了西河之外的城邑却没有办法夺回来,原因就是兵力薄弱啊。现在攻打蒲城使卫国并入魏国,魏国必定强大起来。魏国强大之日,也就是贵国所占城邑的危险之时。况且,秦王要察看您的此次行动,若有害于秦国而让魏国得利,秦王定要加罪于您。”听了这番话,樗里子若有所思地说:“怎么办才好呢?”胡衍顺势便说:“您放弃蒲城不要进攻,我试着替您到蒲城说说这个意思,让卫国国君不忘您给予他的恩德。”樗里子说:“好吧。”胡衍进入蒲城后,就对那个长官说:“樗里子已经掌握蒲城困厄的处境了,他声言一定拿下蒲城。不过,我胡衍能让他放弃蒲城,不再进攻。”蒲城长官十分恐惧,听了胡衍的话,象是见到了救星,拜了又拜连声说:“求您施恩救助。”于是献上黄金三百斤,又表示说:“秦国军队真的撤退了,请让我一定把您的功劳报告给卫国国君,让您享受国君一样的待遇。”因此,胡衍从蒲城得到重金而使自己在卫国成了显贵。这时,樗里子已解围撤离了蒲城,回兵去攻打魏国城邑皮氏,皮氏没投降,便又撤离了。

                                                 胡志盛   2014•05•20
友情、友谊,心心相连
1217952036@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4-05-21
好主意!建议志盛兄担任组长,并由志盛兄筹建班子。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4-05-21
支持志盛宗亲的建议,很有必要进行胡氏断代工程的研究。

过去编修各种通谱,对于胡氏早期世系的研究工作大多是少数几个人在做。他们从各地族谱的记载中摘抄的世系,并没有与目前通行的历史年代、事件相对照,如果认真核对以后就会发现纰漏很多,令人啼笑皆非。当然也不能完全说史料记载就是绝对正确的,但起码要经过有一定广泛的讨论,取得相对一致的见解,方可写入权威性的通谱中去。

胡氏宗亲网最近一段时间有关胡满公生卒年岁的讨论,就说明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现在志盛宗亲提出的建议,也表现了宗亲对胡氏历史的高度责任心。不仅是胡氏早期断代工程需要进行,中华胡氏各大支系的后期世系,都有必要重新进行研讨。说实话很多重要工作还没起步,我们看到的大厚本通谱都已经印刷精良,发到宗亲手里头了。

南山 2014.05.21
[ 此贴被南山在2014-05-22 13:51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4-05-21
我也来举一例:

据韩愈《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以下简称 《韩碑》)记载,胡珦家族其先祖本岀安定,后徒清河于宗城,唐属贝州(即现今河北威县)。胡珦祖父胡秀,于则天朝为官,胡父宰臣,进士官平阳冀氏令。胡珦(739年-818年)字润博,大历七年(772年)中进士,历监察御史、佐观察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等职,后迁尚书膳部郎中,改任坊州刺史、舒州刺史。在任期间政绩显著,再迁尚书驾部郎中,因事得罪尚书李巽,被降职为凤翔少尹。李巽死后,迁少大理,改少詹事。元和十二年,官拜少府监,兼知内中尚,第二年(818年)以官卒,与夫人赵氏合葬京兆奉先。胡珦共有七子一女,其子逞、迺、巡、遇、述、迁、造。

胡海《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却将“胡珦”记作七十九世“胡珣”,称其父为胡杰,胡珦与胡珣两人为兄弟关系。然而又将胡珦事迹完全移至胡珣身上,胡珦、胡珣合二为一,令人不解。《世界胡氏通谱》在对《大通考》世系做了删减调整之后,将胡珣定为第六十世。上下世系、名称事迹均未作修改,现已刊印出书。我认为这种做法不够严谨。唐代胡姓历史名人本来就不多,既然要用到这些名人,就必须尊重史料的记载。

这套“通谱”在源流世系方面存在大量不严谨之处。我也不敢说有关胡珦上下世系绝对是错的,但起码是和韩昌黎所作《碑记》大相径庭:胡珦、胡珣(不知是否确有其人)的祖父是胡秀,父亲是胡宰臣。既然不是同一个人,胡珣就不应该用到胡珦的资料(牛僧儒曾经为胡执笔墓志铭,陈鸿渐为他定谥,韩昌黎赋写神道碑)。事实摆在这里,要么是同时代的韩昌黎搞错了人家的家族世系,要么是后代人不顾史实乱写一气,二者必居其一。现在有关胡珦的史料俯拾皆是,信息时代很容易得到,除非你不用胡珦,我也不会多说。

《韩碑》已明确胡珦有“七子一女”,逞、迺、巡、遇、述、遷、造,“女嫁名人”。各地族谱中记载的珦子“胡钲儒”担任金吾大将军,后迁职振武节度使,无法得到史料的证实。《大通考》、《世界胡氏通谱》将“胡钲儒”记为“胡珣”之子,同样不可置信。史料考证并不是坐在家里简单编排年代,只要大致对的上就算成功。我的观点还是如此,既然你要用到这些名人,就不能把现存的史料记载搁置一边去另编一套。

南山 2014.05.21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4-05-21
宗亲们辛苦了,我也帮不上那样忙,但愿你们早日成功,造福胡氏
誉满天下时,损满天下,四人帮也要垮台了。多么可怜的老人帮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4-05-21
支持
支持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4-05-22
位柏宗亲实在太看的起我了,谢谢。但是我有自知之明,自己这点水平实在拿不出手,其实宗亲网有很多俊彦,像先远、恒俊、辰州胡氏、 新煊、光宇、 咕咚冰鱼、栋城、久山、汉新、德谦,还有胡海前辈等等宗贤,其他宗亲达人就不一一列举了,只要大家齐心戮力,相信还是可以整理出一个比较完善的历代胡氏世系表。
友情、友谊,心心相连
1217952036@qq.com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4-05-22
志盛兄长过于谦虚,为了胡氏家族事业应当仁不让。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4-05-22
小可非常赞成!水平有限,能帮上忙吗?比如……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4-05-24
这个建议好。支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