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874阅读
  • 0回复

胡景飏公入黔历史考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4-08-06
                                                         胡景飏公入黔历史考证                        
                            胡景飏裔孙 吴昭兴2014.8.10
孔子曰;“言之不文,行则不远”。我更体会到:文之不详,后世迷茫。我族《吴氏族谱》载清道光廪生吴永一著【编谱引】,同治六年丁卯科举人吴锦溶登铨公著【祖籍源流序】昭考续轩著【说胡吴之原由】等文,纪录我族入贵州始祖胡景飏公入黔梗概;“溯我迁黔始祖景飏公,籍本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东门外、大桥头、玉石碑、胡家街、竹子巷人也。明嘉靖年间,职授陕甘西宁府镇台挂印总兵官。"“ “荣归,适遭变故,来游黔疆,落籍大定”…“系属功臣,世袭武职,出授陕甘总兵”… “公赋性越俗,无心利禄,隆庆六年,宦游经过水西,特起驻足之心…”“迨明隆庆甫立,起用老臣,以金牌召,公辞不就职…”。前人惜墨如金,后人千古迷茫。可又想,永一公是景飏祖之六世孙, 写一百余年前五代前辈口传故事,也只能简而统之地写。1986年续《吴姓宗谱》也试图说清景飏公入贵州的实情,但借助考证文献有限,也只是步老谱的说法。我退休后,查阅《明史•兵一•兵二》、《明实录•世宗实录•穆宗实录》、《国朝典故》中嘉靖后期至隆庆六年间的有关记载,《大定县志》、《贵州彝学》等有关文献和《邦本网》等网络煤体,从丰富的文史资料中,寻找考证始祖去大方城前后的历史背景,依据史实分析综述如下。  (带引号的文字是摘录明史文献的均繁体字改简化字)
一、入黔改姓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根源。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提出了“兴国之本,在于强兵足食”的治国纲领。为防止邻国的侵扰,设立九个边防总镇,时称“九边”。其中青、陕、甘、称“三边”。“开展边垦军屯,从事屯种的官兵人数最多,垦植范围最广。其中,仅西宁卫一万多名军士,垦种二十七万亩土地;朱元璋宣称:“国家养兵百万(180多万),不费百姓一粒米”。从扫平东南沿海倭﹙日﹚寇后,明朝国力强盛,边疆安宁。直到嘉靖十五年(1536),有二十年没打过一次仗。“边镇戍(shu)歌连夜唱, 京城燎火彻夜明。”由于军政一体化的管理体制,中央监管不力,山高皇帝远,天下太平。加上嘉靖帝在位的45年间,很少上朝理事,由严嵩擅权达20年之久。严嵩立朋党,除异己,制造冤狱大案,陷害功臣谏臣,导致兵备废弛,财政拮据。倭寇扰掠东南沿海,蒙古鞑靼贵族大举入掠京畿,农民起义频繁,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官员腐败等等问题随之蔓延。
第一、谎报兵员,冒领军饷,经统计,当时中央兵部掌握的兵员数大大多余部队的实际人数;“边关守臣因循怠慢,城堡不修,甲杖不利,军士不演练,边备废弛”;“在鎮三年,一卒未练,而粮饷独倍往昔,侵冒之弊,诚不能无。宜专敕风宪大臣赴边计议”。
第二、“士兵士气低落,遇到蒙古兵皆不敢战,只站立观望而不前”;“士兵饱受战争之苦,又不堪将帅、军官的严酷剥削和压榨,激起兵变,不少士兵逃亡塞外,为蒙古部提供边境情报,引导入关侵掠”;“地方官员、豪民霸占农民田土,敛征募兵税,贪污税款”;“边境的普通百姓,不堪忍受明守边官军的剥削和压迫,携家带口私自逃亡北地,向蒙古部透漏明军虚实”;“比年北虏为患,俱因掳去边民及负罪投入者,教以用兵节制,以故所向无前”;“近年各边奸民逃入虏中为奸细者,比捕得辩诘踪迹,又诡词求脱,莫可穷竟……我之虚实,虏无不知。”(据《明实录》兵部上言、《明史》嘉靖末年御史陈选奏章、巡抚山西右副  都御史胡锭之言)
第三、蒙古军队以骑兵为主,来去迅速,机动性强,在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和优势,常常“遣轻骑窥隙而起,杀略我军民,围困我墩台,灭绝我烽燧…,益纵数百骑,少者或数骑、数十骑往来,日时不乏绝”;“明军虽器械先进,“神枪”、“佛郎机”、“大炮”、“弓箭”一应俱全,在这些装备上远胜于蒙古军队,但仍不能取胜…”,首先是将帅得非其人。如大将军仇鸾的军队不仅不敢抵抗蒙古入侵军,还“无纪律,颇骄纵,往往入村落,反辫发,诈称虏,劫掠民财”。
据《国朝典故卷之三十》,《国学•国学文库》翟禹《嘉靖年间明蒙边境战争研究》
    第四、败退蒙古的元朝残余,经过卧薪尝胆,旗鼓重振,国力日强,到嘉靖四十三年起(1564)蒙古黄吉台,俺答汗等,累次兵犯西北边境,占领西宁、居庸关、宣府等城镇,大片国土被侵占。整个西北边疆顾此失彼,国土丢失。朝庭认为,“今日之事莫大于边防。于是,把防御重点放在陕、甘、宁省,改提督军务为总兵府,把总兵部从固原迁到西宁,“铸印设府,镇将兼理军民政务”。(《明史》卷三百二十例传二百一十五)我们家《吴氏族谱》记载胡景飏职授陕甘西宁府镇台挂印总兵官就是指这个时间段。
二、兵部出台规制 巩固边防
一、“嘉靖四十三年八月庚午,兵部针对边疆实际,奉旨集议京营实政”。提出了练兵考核十條:其中:“一核操练之实。言“主將入营,仅举合操,未暇分练,宜令总阅之余,诸将自练”;“二核战守之实”。言“边兵主战,京兵主守”;“三核将领之实”。言“诸将不和,往往心口区异状,是非蜂起,宜重绳之以法”;“四核军士之实”。“言“兵在善练,亦在善选,固有选时强壮而练时衰病者,宜随练随易,勿待类选。”…“十核哨探之实”。皆言“不时修理战具,分部伍卒,以为城守、策应、侦报之用”。“这年,巡抚、延绥胡志夔请免戍军三年、每军征银五两四钱(有记为四两五)募兵稅。是后诸边财力俱尽,敝极矣。”
(摘自《明史•国朝典故》卷之二十七至三十)
二、嘉靖四十四年(1566)嘉靖帝朱厚熜(cong)驾崩,穆宗朱载垢(hou)即位,年号隆庆,在位共六年(1566-1572)。首辅高拱及徐阶针对时弊,采取措施,整顿吏治,强化军队,提振经济,整肃朝纲。
    三、隆庆元年,穆宗皇帝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如今天改革开放式)。明朝出现一个比较全面的开放局面,连年的战争状态一直持续到了隆庆四年。
(《明史十九卷• 穆宗》《明实录•穆宗实录•陕甘兵事》)
四、隆庆三年,为挽救危局,任张居正取代高拱为首辅。隆庆五年(1571),派大将军仇鸾主持“三边”军务,与北元谈判议和。“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子孙袭封者累世”。开放茶马通商市场,允许蒙古人入市交易。
五、为防御元敌,巩固边防,张居正针对边关军队现状,“调戚继光协理边防军事,派李成梁镇守辽西”。规定:“协理大臣及巡视、给事、御史随意入营,校阅赏罚,全不教练者降祖职一级,革任回卫。三年内教练有成,操协大臣奖谕恩录;无功绩者议罚。规制虽立,然将卒率偷(原字从女旁)惰,操演徒为具文”(规制如一纸空文)。
六、废止军政合一的体制,军事长官不再兼理民政事务;
七、清查课税账目;丈量军屯田、官田、庄田,清退豪民霸占的田亩;这些举措,有效地堵住隐蔽贪污,逃税漏税,侵吞课税的漏洞,收到了“税以时输,国藏日益充”的效果。
(摘自《明史》御史陈选奏章《明实录•穆宗实录》)
三、特殊的历史原因导致“谢仕高蹈”
嘉靖晚期,严嵩任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师、内阁首辅。嘉靖帝把所有朝政事务都由严嵩管理,专国政20年。严恃宠揽权,立朋党,除异己,制造冤獄大案,陷害功臣谏臣,官员腐败…在官场中拉邦结派,文武攻讦;同僚间互相诽谤倾扎,边防军官调換频繁;军民关系势如水火。军事上士兵厌战、纪律松驰,将卒练兵操演 “徒为具文。”蒙古鞑靼贵族大举入掠,国土丢失……总之,从《明实录》和有关历史文献纪载来看,大明朝到了嘉靖后期,朝庭文武官员,边疆防务、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充满了矛盾和危机。隆庆五年(1571),朝庭派大将军仇鸾主持“三边”军务,时任陕甘西宁府镇台挂印总兵官的胡景飏。遭地方官绅以 “身亏国课”等罪名谮劾。面对严峻的形势,公决心“谢仕”封印,“弃官高蹈”(谢仕:自动离职之义。出自金氏祖母碑铭),辗转于隆庆六年(公元1572)来到明朝甸外,还处于半原始生活状况的贵州水西大方城,寄居大方北门雨龙街杨府,娶杨府淑女成家开宗。
四、入黔时间背景的印证
第一、时间印证:《吴氏宗谱》记载:“景飏公生于明嘉靖六年丁亥(1527)七月十八日”。从此顺推约三十岁,至1556年左右,正是明嘉靖帝恢复世袭制,加强蒙古边疆军力,改青、甘、陕军务提督,铸印设“陕甘西宁府”期间(公元1556-1566年)。嘉靖帝1566年驾崩,隆庆帝即位。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徐阶等顾命大臣。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平反冤狱。下旨:凡嘉靖一朝因谏言获罪的诸臣,“存者召用,没者恤录”。登铨祖《祖籍源流序》记载的“迨明隆庆甫立,起用老臣,以金牌召,公辞不就职”。1572年隆庆帝死于乾清宫。这个时间与胡景飏公隆庆六年(1572)入大方城吻合。
(据张居正著《明实录•穆宗实录》)
第二、法与责的印证:按朝庭整军条例,“练兵三年内教练有成,操协大臣奖谕恩录;无功绩者议罚”,“全不教练者降祖职(是世袭祖职?)一级,革任回卫”。“结果核实,徒为具文”。景飏公在边疆驻防约十五年,其间严嵩专国,把兵部尚书胡宗宪诬陷下狱。废止了“军政合一”的体制。时任“三边”主管的胡景飏公在仇鸾威逼下,又遭到官绅弹劾,只得 “谢仕”来游黔疆”,驻足大方城,这就是老谱中“适遭变故,来游黔疆”的真实内函。
第三、袭职因果印证:朱元璋屡兴大狱在历史上有名,胡惟庸案牵连被杀者达三万人。晚年的蓝玉案又牵连了一万多人。以胡大海兄弟为代表的胡氏子弟,为朱元璋打江山功高绩显,也受胡案牵连遭杀害,幸免者后人“多论为齐庶----平民。“为此案,永乐(1403--1424)后,世职概停不封。到嘉靖(1522--1566)间,“始有继绝推封之命。”其间废止宰相制世袭制四十余年。到嘉靖帝中期北元反攻,才恢复首辅制和世袭制。至于景飏公袭谁之职,无据查考,不去臆测。
第四、事例印证:贵州水西这片荒古的土地上,曾经居住过许多历史名人:如被朱元璋战败的陈友谅之弟陈友德;正德年间被贬谪的兵部主事、水西宣慰使安贵荣的高级幕宾王阳明;洪武年间征南大将军傅友德帐下指挥官;保驾建文帝南逃滇黔的遗老后裔南京人;崇祯帝死后,与清兵争战败退的明未将领白文选、吕宏炀、皮熊;蒙古人----元梁王后裔为保宗延嗣改余姓等等。他们或征战、屯兵,或败退流亡等原因,逃避官场,改姓保身。胡景飏公正处在明朝从兴到衰,北元反攻,内阁专国揽权,陷害功臣,制造冤獄大案的特殊年代,弃印“谢仕高蹈”,隐退水西,是明智之举。综上史实,足以诠释景飏公入黔之迷。痛憾的是,当时事体特殊,始祖公繁衍生息六代百年,口传入黔历史淡忘,言文记载简略,以上家人世系无从稽考。到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始有碑铭,道光年间,永一公才作《编谱引》记录大慨。
五、入黔概录
据《吴氏族谱》:我胡吴族迁贵州始祖胡景飏公,大明嘉靖六年丁亥(1527)年七月十八日,生于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东门外、大桥头、胡家街、竹子(节)巷。嘉靖年间,袭授陕甘西宁府总兵,后任挂印总兵官。这时,明朝正处于从兴到衰,北元反攻陕甘边疆的特殊年代。嘉靖帝好神仙老道之术,一心求长生不老,在位45年间,不上朝理事,由严嵩擅权。嘉靖四十一年抗倭(日)名将、兵部尚书胡宗宪被捕入狱,革职还乡。嘉靖四十四年三月,再次问罪,自瘐狱中。是时,身为胡宗宪直属的“三边”陕甘挂印总兵官胡景飏亦遭官绅谮劾。为不蹈胡尚书后辙,景飏公“谢仕(自行离职)封印,由陕甘经湖广,转辗入黔,隐姓水西大方城。1566年嘉靖帝死后,隆庆帝即位,倚靠张居正、徐阶等大臣,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平反冤狱。下旨:凡嘉靖朝因谏言获罪的诸臣,“存者召用,殁者恤录”。隆庆六年(1572)为胡宗宪平反,录平倭功勋入国史。景飏公“遭变故”退隐水西,“迨(到了)隆庆甫立,起用老臣,以金牌召,公辞不就职”,落籍贵州水西大方城。
鉴于当时的水西还,处在刀耕火种、半元始生态下,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缺医少药,人民生活极度贫困。要在偏荒的黑洋大箐生存,只有弃武从文,行医为业。在行医期间,结识了水西宣慰使安国亨的慕魁扯事(大总管)汉人陈恩。陈恩了解到景飏公曾任过高级军政要职后,引荐给安国亨,安慕景飏公文治武功的经历,“高其节行,常师事之”,“待如上宾”(据《吴氏族谱》)。景飏公为安氏的政治、军事、经济出谋献策,为后来吴祯、吴驾进入安氏则溪任擢魁奠定了社会基础。
景飏公寄寓大方北门关雨龙场,时年约四十岁,娶杨府淑女成家。明万历七年长子祯公降世,景飏公改胡姓吴,取名吴祯,字仁宇,是我改姓开宗第一人。次子吴驾,取字符扬。明万历三十六年景飏公在大方去逝, 享年81岁。水西宣慰使安尧臣,赐葬于大方城北之阁鸦驿马龙街莲花塘。到公元1995年续《吴姓宗谱》统计人口近十万。据《毕节县志•民社宗教篇》第六章第1185-1186页) 。
2014.8.10于广东肇庆

吴昭兴寻根山东济南历城县东门桥留影1995..9
引 释:
一、“大方城”:明朝万历年间守将方国珍始筑城墙,民众以姓称为大方城。彝语译为“慕俄格”。“慕俄”是君主之义,“格”是都城之义,汉语叫大方城。清康熙四年吴三桂剿水西后改称大定府,1958年改称大方县。  
二、“常规军屯陕西、甘肃、宁夏称‘三边’,主要是防御败退蒙古的元朝残余反攻。主管军事的长官称提督,后改总制、总督或总兵。”
三、“凡总兵、副总兵,率以公、侯、伯、都督充之。其总兵挂印者称将军。”
四“总兵:凡天下要害地方、皆设官统兵镇戌。五、“到嘉靖末期,镇将摄民政事务。总镇、或挂将军印、或不挂印、皆曰总兵”。
参阅书目:
一《明史•官职表五•武官》,
二、《明会典》。
三、《明代总兵制度探源》--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胡珀。
四、李三谋-- 《明代山西边垦与边军饷银文》
【附一】朱厚熜,生于公元1507年,卒于1566年12月。
年号嘉靖。…… 朱厚熜非常崇信道教,好神仙老道之术,一心求长生不老,到处搜罗方士,秘方,深居皇宫专心于成仙修道。在他在位的45年间,竟然有20多年不上朝理事,由严嵩擅权达17年之久。严嵩立朋党,除异己,造成兵备废弛,财政拮据。倭寇扰掠东南沿海,蒙古鞑靼贵族大举入掠京畿,农民起义频繁,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附二】明穆宗隆庆朱载垢,生于公元1537年,卒于公元1572年5月,享年36岁. 在位亣年
庙号穆宗。谥号:契天龙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皇帝。
年号隆庆. 朱载垢即位后,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一改世宗时的弊政,使朝政为之一振。平反冤狱,嘉靖一朝因谏言而获罪的诸臣“存者召用. 殁者恤录”。其中就有海瑞获释出狱,恢复官职。同时严惩方士,罢除斋醮,整治吏治。对于廉政官员给予奖赏和提拔,对于一般贪官罢免官职,而对于有巨赃迹著的大贪则重治其罪。 采纳内阁大学士高拱、张居正的建议,与蒙古俺答汗议和,封他为顺义王,加强了汉蒙两族人民的团结。又调戚继光、王崇古、谭纶加强长城沿线防御,北部边境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和平安宁景象。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