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7441阅读
  • 39回复

“安定胡氏祖源地寻根考察”活动专帖(2015.08.19--24)  安定怀祖  胡昌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5-08-13
— 本帖被 南山 从 长汀朱紫胡氏 移动到本区(2023-06-02) —
最新消息:



在安定胡氏文化研究交流会议上的发言
——在中华胡氏安定祖源地寻根考察座谈会上的发言
镇原县安定胡氏文化研究会  秦  铭
(2015年8月23日)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4001

安定胡氏  源远流长
(2015年8月23日下午,在中华胡氏安定祖源地考察团镇原座谈会上的即兴发言)
申万仓

        研究姓氏文化,通过翻阅典籍,拜访乡贤,查证族谱,寻根溯源,能达到弘扬传统美德,凝聚人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承前启后,激励后人,向上、向美、向真、向善。
        中华姓氏源远流长,华夏文明传承的历史长河中,一宗一族,发挥了大山举天的魅力。中华安定胡氏一脉,历代才俊辈出,上居庙堂,下铭儒乡,民间树碑,史书有载,为华夏文明注入了清流新绿。
        今盛世太和,研究胡氏文化,通过景仰前贤,树模立楷,传承扬弃,可积木成林,腾龙舞凤,则流聚成河,奔流滔滔!

申万仓 甘肃省庆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科长、安定胡氏文化研究会成员

2015.08.24(16:30)
下午两点,考察团成员从甘肃镇原平安回到西安。部分成员已经离开西安踏上返程归途,部分成员将在今晚或明天离开西安。祝贺“安定胡氏祖源地寻根考察”活动圆满成功!感谢甘肃省镇原县当地人大、政府的热情接待!湖北胡泽森、湖南胡志盛等宗亲发信息祝贺活动成功举行。谢谢广大宗亲网友的关注。

2015.08.24 (06:30)
考察团今天的活动安排:上午继续考察镇原县境内的安定胡氏文化遗址,大约十点钟左右离开镇原,乘车返回西安。

2015.08.23 (23:55)
晚上八点,考察团全体成员在镇原宾馆三楼会议室举行第二次座谈会。座谈会由伟明宗亲主持,对两天来的寻根考察活动进行总结,畅谈来到安定胡氏祖源地,瞻仰胡氏先祖遗址的心情感受,对“安定胡氏文化遗产开发建设项目”的选址、规划、立项、实施、参与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取得了一致的意见。云兴团长总结发言,对这次活动成功举行感到高兴,希望大家回去后要积极宣传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用实际行动促进“安定胡氏文化遗产开发建设项目”的开展。详情请见本帖第十二楼报道。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3959

镇原座谈会(二)


2015.08.23 (20:30)
“安定胡氏文化遗产开发建设项目暨中华胡氏安定祖源地考察团镇原座谈会”今天下午在镇原宾馆三楼会议室召开。参加座谈会的有安定胡氏祖源地寻根考察团的全体成员和镇原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镇原当地胡氏宗亲的代表。全体参会人员就上述议题进行了深入、认真的座谈讨论。今天发来祝贺信息的有云南胡志甫、河南胡禹生、浙江胡葛福等宗亲。详情请见本帖第十二楼报道。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3959


座谈会后合影



  

考察团团员胡南山在镇原宾馆报道

2015.08.23 (13:30)  
    今天上午,在镇原县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考察团一行驱车前往镇原县上肖乡苟家村,瞻仰了安定临泾胡氏直系后裔,北魏重臣、司徒胡国珍的墓地遗址。然后前往附近著名的北石窟寺风景区,查看了规划中的安定胡氏文化博览园选址区域。回到县城后,凭吊了魏晋时期车骑将军胡奋的故居遗址(原胡家坪)。下午二点半,在镇原宾馆三楼会议室,与镇原县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座谈。详情请见本帖第12楼的报道。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3959


胡国珍墓地遗址

秦铭老师介绍胡国珍墓地保护现状

考察团团长胡云兴

考察安定胡氏文化博览园选址

魏晋时期车骑将军胡奋故居遗址纪念碑 

考察团团员胡南山在甘肃镇原县报道

2015:08.22 (21:30)
        今天下午三时,在镇原县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考察团驱车前往镇原县郭塬乡景原村_皇后湾,凭吊了北魏重臣、司徒胡国珍的家乡所在地,因这里也是胡国珍女儿胡充华(即北魏宣武灵皇太后)的出生地,该村故名皇后湾。随后,考察团前往镇原县潜夫山王符纪念馆参观。馆内东侧刻有东汉至清时期,在历史上有影响和贡献的镇原籍四十位人物,其中胡姓有胡奋、胡叟、胡国珍、胡充华等七人立碑有传。 晚上,考察团参观了镇原博物馆。四川胡子平、安徽胡维平、湖北胡丽云等宗亲发来信息,祝贺寻根考察活动圆满成功。详情请见本专帖第十一楼的报道。

考察团全体成员与镇原县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合影
右六为县人大副主任杨晓燕,左五为副县长冯毅,二排右八为县人大文教卫主任秦铭

皇后湾全景
  

考察团团员胡南山在镇原宾馆报道


2015.08.22(13:30)
        今天上午七点半,考察团三辆车从西安出发,经过4个半小时的行程,我们终于到达了魂牵梦绕的安定胡氏祖源地----甘肃省镇原县。当地政府为我们这次寻根考察活动,做了大量精心准备工作。刚下车就发给我们每人一册《安定胡氏文化遗产开发建设项目暨中华胡氏安定祖源地考察团  镇原服务指南》上面介绍了镇原概况和将要考察的景点,以及本次活动的日程安排。包括考察团组成人员,县上陪同人员、参加座谈会人员名单,以及每个团员的住宿房间号等等。详尽周到的安排,让我们找到了回家的的感觉。中午,县人大办公室招待我们午餐,县人大副主任杨晓燕、副县长冯毅等领导陪同用餐。下午三点,考察团将在镇原县实地考察安定胡氏文化遗址。


镇原县政府欢迎安定胡氏考察团到来

考察团团员胡南山在镇原宾馆报道

2015.08.21 (23:50)
         今天陆续到达的宗亲有:坤林(4人)、南山、先坤、永奎、衍科、云兴、昌武、家钢、胡林、明权等宗亲。伟明宗亲正在途中。
        晚上六点半聚餐,宗亲举杯祝贺这次活动的如期举行。九点进行座谈会,在吉科宗亲主持下,参会宗亲一一发表感言、意见和建议。会议阶段性由云兴宗亲进行了总结。   最后,对前述碑文进行了专题讨论。


2015.08.21 (14:00)
    安定胡氏祖源地寻根考察团成员陆续到达西安陇海大酒店集合。目前已到达:秦佳科、胡恒俊、胡绪阳、胡阳红、胡吉科、胡新煊、胡一宾、胡先坤、胡南山、胡永奎、胡云兴、胡衍科。稍后胡家钢、胡昌武、胡明权、胡伟明等将到达酒店。


部分已到达的团员在酒店大堂


2015.08.20  
        安定胡氏祖源地考察团部分成员已经到达西安陇海大酒店。
        今天上午七时,安定胡氏祖源地考察团部分成员驾车从仙桃出发,继续北上,预计今晚到达西安。

2015.08.19  
        晚上到达湖北仙桃市,与在此等候的胡阳红、胡绪阳宗亲会合。
        今天上午七时,安定胡氏祖源地考察团部分成员从广州驾车前往西安。

2015.08.18
        今天下午,考察团部分成员前往广州胡海家中,拜访看望胡海老先生。


湖北省仙桃市 2015.08.19
左起: 秦佳科、胡恒俊、胡绪阳、胡阳红、胡吉科、胡新煊、?、胡一宾


广州胡海家 2015.08.18
左起:?、胡恒俊、胡吉科、胡海、胡新煊、胡一宾


关于组织首次“安定胡氏祖源地寻根考察”活动的通知


各胡氏团体组织、胡氏宗亲:

       据诸多史料记载,安定胡氏是中华胡氏中最大的一个支系。安定临泾(今甘肃省镇原县)胡氏作为历史上声名显赫的著姓郡望和文化望族, 其族系根深而叶茂, 遍布黄河上下, 大江南北,并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自古有“天下胡姓出安定”之说。古临泾曾经盛极于魏晋南北朝达三百四十余年,其影响历久不衰,是安定胡姓的肇基之地,发祥之地,胡氏后人以系出“安定”为荣,无论身在何方,都充满了对祖源地的崇敬和向往。上世纪九十年代,广州市退休老人胡海先生就曾只身前往甘肃镇原寻根考察,其经历载入其著作《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中。去年七月,胡海先生再次提出建议,要在甘肃镇原建立胡氏始祖纪念碑并撰写了碑文在网上发表,得到全国各地广大安定胡氏宗亲的积极响应。今年5月在江西共青城召开的胡氏座谈会上,与会宗亲讨论了“安定胡氏祖源地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议案,提议在适当时机,组织全国安定胡氏宗亲代表,前往甘肃镇原,实地考察胡氏祖源地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为推进该项目的立项、实施做好先期准备。

       为落实“共青城胡氏座谈会”会议纪要,经与甘肃省镇原县政府、人大等部门磋商,由中华胡氏网群主动发起,与中华胡氏宗亲网一起决定在2015年8月下旬组织一次“安定胡氏祖源地寻根考察”活动。考察团由《世界胡氏通谱》编委会执行主任胡云兴宗亲担任团长,由香港创富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华林文化研究促进会”会长胡伟明宗亲担任副团长。并由“中华胡氏网”站长胡吉科宗亲担任主持与联络,胡氏宗亲网总版主胡南山宗亲协助主持与联络工作。


“安定胡氏祖源地寻根考察团”团徽


具体通知如下:
1.考察日期与行程安排:2015年8月20日--24日
  18日,广州正式讨论安定胡氏碑记修改文本,19-20日“中华胡氏QQ网群”团专车,在广州向胡海宗贤汇报,并由胡海宗贤剪彩后出发。
  21日 考察团成员入住西安市陇海大酒店,集体晚餐,时间晚6.00,然后大堂集合,举行全团非正式座谈会。
  22日集体乘车前往甘肃省镇原县,中午前到,考察团自行安排午餐。下午与镇原县政府、人大部门座谈,晚上欢聚晚宴(3-4桌)。
  23日全天,在镇原县参观考察安定胡氏文化遗址。
  24日上午座谈会,下午集体乘车返回西安,集体晚餐,并作总结后,活动结束。
  期间,胡氏网群团当地成员3人参与交流,并与考察团成员团聚。
2.考察团人员组成:全团18人(以最后成行为准)。人员包括部分胡氏宗亲团体组织负责人、胡姓企业家、安定胡氏文化研究专家、中华胡氏网群成员、海外安定胡氏宗亲、当地胡氏宗亲代表等。名单附后。

3.考察总费用实行团员分摊自理(AA制)。酒店住宿包括:西安市两晚、镇原县二或三晚、租用7座公务车一辆(三天)、集体用餐(三天)、购买人身保险、赠送礼品、旗帜、横幅、矿泉水等。每人预交500元,活动结束时,多退少补。另有自带七座商务车,朋友借用越野车各一辆,除乘员保险外,不计入集体费用。保险大约20 元/人左右。到达西安和西安返回的交通自理,但是保险已经包含了全部行程期间的意外险。

4.非正式座谈会:21日和24日晚上,考察团各举行一次与“安定胡氏祖源地文化遗产保护与建设”议题有关的研讨座谈会。

5.正式座谈会:22日下午在镇原县镇原宾馆二楼会议室举行。参加人员:镇原县政府、人大领导,考察团全体人员,当地胡氏宗亲代表。
   座谈会议程:(部分内容可能要在24日交流)
镇原县领导致欢迎词,考察团赠送礼品。
①秦铭老师介绍镇原县胡氏文化研究情况;
②镇原县文化局介绍“北石窟文化旅游带建设”及对安定胡氏文化遗址保护与开发建设情况;
③宣读广东胡海老先生撰写的安定胡氏碑文;
④考察团来宾发言,感谢镇原政府对胡氏文化遗址的保护。
1,胡伟明宗亲发言
2,安定郡胡氏在全国的迁徙分布与影响
3,胡海宗贤立碑倡议始末
4,安定胡氏文化博览园规划思路与建议
5,胡云兴宗亲发言
自由发言

6.注意事项:
  1.为不增加当地政府部门负担,全部考察费用自理,由考察团成员均摊(AA制)。
  2.参加考察团的人员,收到本通知之日起,请尽快反馈回执(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住宿及保险用),8月8日未收到回执,视为主动放弃,名额将另行分配。
  3.因名额有限,恕不能安排太多人员参与。确有诚意的,欢迎参加下次考察。

附:首次“安定祖源地胡氏寻根考察”团人员名单
               (部分待本人确认 总人数:18人左右)

团    长:胡云兴 《世界胡氏通谱》编委会执行主任
副团长:胡伟明 香港创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华林文化研究促进会会长

主持与联络人:胡吉科 中华胡氏网 站长 副研究员
协助主持联络:胡南山 中国胡氏宗亲网总版主

核心团员:
胡晏平:《世界胡氏通谱》编委会常务副主任(因时间冲突请假)
胡树萌:世界胡氏宗亲联合总会秘书长  (因时间冲突请假)
胡志明:中国胡氏宗亲联谊总会执行会长(因时间冲突请假)
胡    林:满公后裔胡氏宗亲联谊会秘书长
胡衍科:江西省胡氏宗亲联谊会会长
胡新煊:福建省胡氏宗亲联谊会会长
胡银海:安徽太和殿酒业董事长(因时间部分冲突23日 直接到镇原)
胡坤林:安徽胡仪支系联谊会副会长
中华胡氏网群团:
  胡一宾  中华胡氏QQ总群  群主  
  胡阳红  中华胡氏网群  管理员  族谱研究中心负责人
  胡明权  中华胡氏QQ总群  管理员  漳州胡氏宗亲会执行会长
  胡昌武  中华胡氏QQ总群  管理员  兼陕西群管理员
  胡先坤  中华胡氏QQ总群  管理员   兼云南群管理员
  秦佳科  中华胡氏宗亲网群团 “后勤部长”
特邀:胡平华、胡绪阳、胡恒俊、胡家钢、胡永奎
海外胡氏宗亲代表:3-5人(因时间冲突未安排,祝福考察成功)
    联系人:胡吉科 13600192178    Q Q: 371936894  mail@kjhf.com
                   胡南山   114412749@qq.com

             参团回执表(已发)

注:请务必认真填写本回执表,其中身份证号码是出行前为大家买保险及预订酒店用,谢谢!

2015.08.12
[ 此贴被南山在2015-10-27 12:14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5-08-13
本次寻根考察活动的背景资料之一
本次寻根考察活动背景资料之一:

安定郡

    《汉书.地理志》安定郡条下颜师古注曰:武帝元鼎三年置。这就是说安定郡置于汉武帝时期。其郡下辖二十一县,曰高平、复累、安俾、抚夷、朝那、泾阳、临泾、卤、乌氏、阴密、安定、参巒、三水、阴槃、安武、祖历、爰得、眴卷、彭阳、鹑阴、月支道。至东汉时期,安定郡及其属县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晋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安定郡记安定郡辖县八,曰临泾、高平、朝那、乌枝、三水、阴盤、彭阳、鹑觚。由此可知,东汉安定郡辖县比西汉竟减去十三县之多,可见东汉安定郡的范围大大缩小了。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变化是郡治不在原来的高平(宁夏固原)而改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县南)了。这就是说东汉时的安定郡治已不在宁夏固原境内而南徙至今甘肃陇东。至于其郡一些易受羌人攻略的属县,特别是萧关(在今甘肃平凉北)之外的属县,不是内徙合并,就是被羌人占领了。

    东汉时安定郡的内徙和缩小,实际上是与其西北边的羌人的强大而密切联系的。《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的很清楚,其文曰:羌既转盛,而二千石、令、长多内郡人,并无守战意,皆争上徙郡县以避寇难。朝廷从之,遂移陇西至襄武,安定徙美阳,北地徙池阳,上郡徙衙。百姓恋土,不乐去旧,遂乃刈其禾稼,发辙室屋,夷营壁,破积聚。时连旱蝗饥荒,而驱趿劫略,流离分散,随道死亡,或弃捐老弱,或为人仆妾,丧其大半。这次内徙,郡县并举,变动更大,安定郡徙于美阳。美阳在今陕西武功县北,距离长安已近在咫尺了。

    《后汉书.西羌传》又载:(汉顺帝永和)五年夏,且冻、傅鸡种羌等遂反叛,攻金城,与西塞及湟中杂种羌胡大寇三辅,杀害长吏,于是复徙安定居扶风,北地居冯翊,遣行车骑将军执金吾张乔将左右羽林、五校士及河内、南阳、汝南兵万五千屯三辅。《后汉书.顺帝纪》记此事更具体,其说(永和六年)冬十月癸丑,徙安定居扶风,北地居冯翊。]此时,东西羌联合,已威胁到长安附近的三辅之地。安定郡又被]置于三辅之一的扶风境内。至于远离长安的西北边地,特别是宁夏固原地区,至少在第二次内徙后就被羌人占领了。换言之,东汉时的安定郡不但内徙,而且内徙了三次,即一徙临泾(今甘肃镇原),二徙美阳(今陕西武功),再徙扶风(今陕西西安附近)。《续汉书.郡国志》中记载的安定郡还有八县的情况,应为反映的是东汉早期的情况,即安帝永初五年(公元111年)之前羌人还没有占领安定郡及其属县的情况。


西汉时期安定郡地图
  
东汉时期安定郡地图


胡姓郡望与安定堂:

郡望
郡,是春秋至隋唐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名称。以秦为界,秦朝以前的郡比县小,秦朝以后的郡比县大。郡望:郡中望姓之谓。即每郡中最显贵的族群。就是说某姓世居某郡形成了名门高姓而为当地人所仰望。如陈留谢氏,鲁国孔氏,平陆孟氏,天水姜氏,太原王氏等。郡望的形成是在魏、晋至隋、唐时期,那时尊阀阅,崇门第的社会风气盛行,每个望族著姓都有自己特定的郡望名号。那时郡望的作用是地位标志,是荣耀的象征,是姓氏的代号。五代以后,门阀制度开始日趋衰落,隋、唐以后,郡望就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社会作用了。但郡望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仍然被人们所保留和继承。在家谱中,郡望更多地是被作为一种家族名誉尊显的象征而受到后裔的推崇。通俗地说,郡望就是指某姓氏发迹的地方。但这个“发迹”地有时间限制,即在魏晋至隋唐时期以内,除此之外的时间内,其家族的新老发迹地都不能算是某姓的郡望所在。因为“郡望”学说的兴起是在这一段时间内,过了这段时间,各姓氏的郡望就已经定形了。“郡望”一词是书面语,在民间的口头语中一般称“郡脚”,意即姓氏最兴盛的根据地。

胡氏安定郡望的兴起
《三国志》、《魏书》、《晋书》、《北史》及地方志,分别不同详略载:“胡遵安定临泾人(胡学颜主续《胡氏世谱》载:公12世孙遵公),才兼文武,世居蕃镇,位至车骑将军。魏明帝青龙元年(233)九月,驻安定匈奴胡薄居姿职等叛乱,司马宣王派将军胡遵追讨。胡薄居姿职等投降”。“遵子六,广、奋、烈、歧、传世,都有出息,并知名于世,而奋尤著。胡奋字玄武,少好武事,有筹略,宣帝(司马懿)伐辽东,以白衣侍从左右,甚见接待,还为校尉,稍后迁徐州刺史,封夏阳子。匈奴中部帅刘猛叛,使骁骑路蕃讨之,以奋为监军、假节,顿军北,为蕃后继,猛击破之。以功累迁征南将军、假节都督荆州诸军事,迁护军,加散骑常侍,世家将门。晚乃好学,有刀笔之用,所在有声绩,居边特有威惠。奋有一子,为南阳王友,早亡。一女芳,为贵嫔。奋迁左仆射,加镇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奋兄广,字宣祖,位至散骑常侍、少府。广长子喜,字林甫,以开济称,仕至凉州刺史、建武将军、假节、护校尉。广次子渊,为赵王伦部将,“八王之乱”丧生。奋弟烈,字武玄,官秦州刺史,为将伐蜀,钟会反,烈与诸将被囚,烈子世元,时年十八,为士卒先,攻杀会,远近驰名。奋次弟歧,官并州刺史。遵公子孙三代,为安定十县之大郡大族著姓,即世称安定郡望,步入兴盛阶段。

堂号
堂号是指一姓之内一家一族或一房的名号,除用于自称之外,厅堂、祖庙、店铺甚至日常用具上都可以看到作为标记的堂号。不同堂号的含义也丰富多彩,有的昭示价值观念,有的表示地域关系,有的反映嗣继变化,更多的是概括祖先功劳业绩的代名词。堂号是一种反映某支姓氏族群历史文化的符号标志。“堂号”虽然不是实际的“房号”,而是一种虚拟的“空号”,但它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是一面血脉的旗帜,是一方先贤德行的烙印。这就是堂号的特殊作用。

胡氏安定堂号
安定堂:源出安定郡,始建于西汉。郡治先在高平(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后徙临泾,即今甘肃镇原县东南;再徙安定,即今甘肃泾川县北泾河北岸。唐初称安定为泾州。后来成了胡姓的堂号,可见安定在胡姓历史上的地位。此堂始祖源于胡质、胡威事迹。胡质,三国魏寺春人,少知名。曹操召为顿丘令,官至荆刺史,加振威将军,赐爵关内侯,都督青、徐诸军事。每建军功赏赐,皆散于众,无入家者,家无余财,惟赐衣、书箧而已,以清畏人知著名。胡威,质子,官至徐州刺史,父子清慎,名誉著闻当世。入朝,武帝(曹操)问:“卿孰与父清?”威曰:“臣不如也。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帝称善,累迁前将军,以功封平春侯。胡质、胡威祖孙数均以忠慎清贞之誉著闻当世,而原籍淮海寿春县,故胡姓门楣有题“淮海家声”者。胡质、胡威父子为国镇守边关,均卒于安定(今甘肃省泾川县等六个县、宁县四个县),子孙留居安定,胡姓堂名安定堂源此。


福建漳州某村胡氏宗祠


以上资料多摘自百度百科,其中某些观点尚存争议,仅供参考。
[ 此贴被南山在2015-08-18 17:07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5-08-13
安定临泾胡氏文化研究概述----秦铭
安定临泾胡氏文化研究概述
秦铭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3207

        安定临泾(今甘肃省镇原县)胡氏作为历史上声名显赫的著姓郡望和文化望族, 其族系根深而叶茂, 遍布黄河上下, 大江南北,并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自古有“天下胡姓出安定”之说,这也是当下广泛流传在中华百家姓著作、百家姓杂志、姓氏网站上的标题。其实在镇原县一直流传着“天下胡姓出安定,安定胡姓出临泾,临泾胡姓哪里寻,皇后湾和胡家坪”的民谣。而这则民谣充分说明了古临泾是安定胡姓的肇基之地,发祥之地。“安定胡氏”郡望的奠定, 离不开以安定临泾之地为基。亦因如此, 胡氏后人以系出“安定”为荣, 北宋著名学者——胡瑗即以“安定先生”而名播天下, 影响历史。无疑安定郡望得名于安定临泾胡姓,安定则以临泾胡姓而名,更以临泾胡姓为荣。据《三国志》、《魏书》、《晋书》、《北史》等正史记载,作为古安定郡的临泾胡姓曾经盛极于魏晋南北朝达三百四十余年,其影响历久不衰。特别是胡太后执政,在中国封建历史的男权社会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的一些执政理念,曾被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所借鉴,并付诸实施。据诸多史料记载,临泾胡姓先后出现过灵胡太后(宣武帝元恪之充华、孝明帝元诩之母,魏书•卷十三•列传第一)、北齐武成帝高湛皇后胡氏(后主高纬帝之母,北史卷卷十四 列传第二)两位皇太后;孝明皇后胡氏(北史卷十三•列传第一)、后主高纬皇后胡氏(北史卷卷十四 列传第二)两位皇后;晋武帝司马炎贵嫔胡芳(晋书列传第一)、北魏孝明帝左昭仪胡明相(洛阳出土的胡昭仪墓志)两位嫔妃;胡长仁(陇东王)、胡长怀(建昌王)、胡长穆、胡长洪(武德王)、胡长咸(济阴王)、胡长兴(汝阴王)、胡君璧(胡长仁次子,袭爵陇东王)、胡友(胡奋之子,南阳王)八人封王;胡国珍、胡僧洗、胡祥、胡宁、胡虔五人封为公爵;胡烈、胡岐、胡喜、胡盛、胡渊(国珍父)、胡仲操六位刺史;胡遵、胡略、胡广、胡奋、胡渊(广次子)、胡叔泉、胡世元七位将军。并出现了北朝都官尚书、安南将军、幽州刺史、赵郡王元干之子元谧妃胡氏;孝文帝之孙、侍中骠骑大将军、使持节定州刺史常山文恭王元邵妃胡氏(胡僧洗之女);北魏侍中、领军将军、南平王飞龙之孙、元继长子元叉妃胡氏(胡太后之妹);清河王、孝文帝之孙元亶妃胡智(临泾伯胡宁之女,南北朝东魏孝静帝元善见之母)四位王妃。还有夏赫连勃勃仕秘书监胡义周,夏赫连勃勃中书侍郎、临泾子胡方回,北魏虎威将军、始复男、怪才胡叟,北魏南部主书胡始昌,北魏中书学生、秘书郎、中散胡丑孙,北齐陈留太守胡盅儋、隋上仪同、武贲中郎将、丹阳郡守胡侃,隋正议大夫、仪同三司、右鹰扬郎将、安定公胡倪,宋试秘书省校书郎、青州从事、尚书屯田员外郎胡顺之,清台湾兵备道胡承珙等诸多名人。可见临泾胡姓在中华胡姓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由此其古地名安定郡被全国胡姓尊为最大的正源堂号,“安定郡、安定胡氏成为天下胡姓最为显达最为庞大的一支”,也正因此,安定郡成为了后世胡氏最普遍也是最响亮的堂号,临泾胡姓也闻名天下。

一、安定临泾沿革

        胡姓在漫长的繁衍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但据《广韵》所载,主要有安定郡、新蔡郡、淮阳郡、吉州四个。《元和姓纂》、《姓解》等皆以“安定胡氏”为郡望, 并著录下胡氏一族代际辈出的光彩人物。如唐《元和姓纂》载:“安定(胡氏) ,汉有胡建始居焉,后汉有太尉胡广, 魏胡质,荆州刺史,生威,清州刺史平春侯,又居淮南。文[按,文疑晋字之误] (晋)胡奋,安定临泾人,官至左仆射。左仆射胡奋,石季龙入关,与梁皇甫韦,杜牛辛皆以华胄不在戍役之限。奋裔孙国珍,后魏司空,女为宣武帝皇后, 生孝明帝。珍兄真,曾孙延,北齐太宰安平王,女为武成帝皇后, 生后主纬。长安(应为长仁)陇东王、长怀、长穆、长洪、长咸、长兴并封王。洪子文同武帝皇后生孝文帝。”宋《姓解》谓:“胡, 安定胡氏。解: 在陈姓下, 陈胡公之后也。东汉胡广为三公, 魏胡质, 质子威, 晋胡奋。”清茅星来《近思录集注》也载:“安定, 胡氏郡望。” 至于后来出现的以始迁地、支系祖谥号、封号、号、官阶、居住地等等命名的族谱“堂号”,其实只是总堂号之下的一个个“分堂号”,无“郡望”之义。

        中华胡姓最为著名堂号安定堂,源于安定郡。西汉元鼎三年(前114 )设置,郡治在高平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辖甘肃镇原(古临泾)、泾川(古安定)、平凉、会宁、靖远、景泰,宁夏固原、同心、中宁、中卫十个县。东汉时移治临泾县。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领临泾、高平、朝那、乌枝、三水、阴盘、彭阳、鹑觚八县。隋朝初年,改泾州为安定郡。辖安定、鹑觚、阴盘、朝那、良原、临泾、华亭七县。隋开皇三年(583)废入泾州。隋大业五年,(607年),废泾州置安定郡。治安定县(今泾川县北),领安定、良原(今灵台县西北)、鹑觚(今灵台县)、朝那(今灵台县西北)、阴盘(今平凉市东南)、华亭、临泾(今镇原县西)7县。唐武德元年(618)废。宋元宪宗二年设陕西省子长县为安定县。元初改郡为州,始治所在湖南桑植县东北。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因陇中地震,元王朝将定西州改为安定州,取“安宁稳定”之意。明洪武十年(1377年)将定西州降为安定县。

        临泾为今甘肃省镇原县早期县名,大业初年置,初曰湫谷,后改临泾。从东汉到北魏,为安定郡、泾州治所。西魏废县。隋复置,唐元和中在此置行原州,五代、宋、金为原州治所,蒙古并入镇原州,元并镇戎,改镇原州。明初镇原州改县。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把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当时在黄河支流泾河流域的中上游,设立了北地郡。西汉初年,从北地郡分置了安定郡,所辖21县,临泾县为首。今镇原县境兼有汉抚夷、彭阳、安定、安抚县之境。虽明初临泾县被废,但从古至今临泾城、临泾里、临泾街的名称一直沿袭至清朝和民国。民国初年镇原县划为五个区,县城方圆几十里为第一区,又称中区,1935年在县城成立临泾镇。第一区辖一街十六村,村管庄。一街即临泾街,管22庄,即庙沟庄、庙里庄,陈家沟沟、陈家湾、范园子、蚂蚱沟沟、黄蛟岔、毛家堡、张东庄、满州城、黄家湾、张野毛山、莲花池、秦家园子、尤家坪、常家山、谢家山头、张家山、黄家岔、秦家沟圈、白家原、白家小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临泾区,承袭了民国时期临泾镇的名称。区址东移10公里至寇家庙。1958年改为临泾公社。1983年又改为临泾乡,2014年12月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临泾乡改为镇建制。

        镇原县现存较多重要的胡姓历史文化遗迹,据地方《辑志》载:“胡奋故居,在今镇原县城东里许,在社稷坛左,旧名胡府坪,今名胡家坪(现镇原县城关中学及亨泰花园均为原址)。”又载:“皇后湾,在县川西六十里,即北魏孝明帝生母,著名灵太后出生地,今讹为黄蒿湾(今镇原县郭原乡景原村黄蒿湾组)”。并载:“国珍茔,在县东80里,即北魏灵胡太后之父冢。”

        据《魏书》载北魏政治家胡国珍死后,与其妻皇甫氏灵柩一起由洛阳搬回镇原合葬。开始,国珍本欲就祖、父西葬故乡,后因前世诸胡多葬于洛阳,有终洛之心。崔光曾在太后面前问国珍:“国公万年后,是在此安厝?还是归长安?”国珍说:“当陪葬天子山陵。”到病时,太后请问后事,竟说回安定。此时已惛惚,语无伦次。太后问清河王怿与崔光,议决去留事。怿等皆以病重时神志不清,请太后还是按前说安厝洛阳为宜。太后外从众臣所议,而自己深思之后,认为父亲远慕双亲,属人之常情,也如自己常思父母一样。于是,追崇使持节、侍中、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领太尉公、同州牧,号太上秦公,加九锡,谥号文宣公,葬以殊礼。持节到安定监护丧事。灵太后迎太上君皇甫氏神柩还乡,与国珍合葬于临泾县东80里万俟(mò qí)沟圈(原地名也曾称为南关村。北魏时期万俟丑奴于高平自称天子,设置百官,年号神兽,是为神兽帝。公元530年春,北魏孝庄帝元子攸派遣尔朱天光为元帅,贺拔岳、侯莫陈悦为左右大都督,分兵进讨,神兽帝万俟丑奴曾退守于此)。即今镇原县上肖乡杨城村东关组,原有二大冢,乡人云其一为胡国珍墓。虽在1958年大跃进中胡国珍墓冢被夷为平地,但墓地遗址依然清晰完整,墓地约占地三十亩,足以显示当初陵墓宏大的规模,墓冢仍有两米余高,因村民种地被耕耘成平缓之势(墓位在公路东,路西也有一大土墩,一些人误传为胡国珍墓,但据清•康熙五十四年张述辕纂修《镇原县志》载为唐大将尉迟恭点将台,即“鄂公点将台”)。后经甘肃省文物局专家数次考察,于2003年7月5日由甘肃省文物局提出,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上报国务院备案,将胡国珍墓列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可见,安定临泾胡氏在胡氏族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历史见证。姓氏上所谓郡望、姓望,不一定与一个家族抑或宗族当下之居地、籍贯相关联。人们高张“郡望”或“姓望”的旗幡, 一方面缘于“郡望”观念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附加值所释放的能量和影响;一方面基于慎终追远的价值伦理诉求。是故家族、宗族虽转徙无常, 但“郡望”、“姓望”却有如人的政治、文化身份一般, 须臾不可弃离。置身当下的历史文化场域, 窃以为, 郡望、姓望的观念叙事, 不仅仅是一个个家族抑或宗族的地方性知识记忆建构, 实际上它还涵括了一个个族群聚落的历史文化传承, 标张着一个个家族、 宗族凝聚力的文化精神, 某种意义上更是认识中华民族伦理价值观念生成演化的钥匙。

二、安定临泾胡姓的迁徙与发展

        胡姓乃我国较早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人口的1.16%,为中国人口超过1%的十九个大姓之一,居第十三位。据《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胡姓为舜帝之后裔。因居于妫汭(今北京延庆一带),故以妫为氏。周武王克殷后,封舜后妫公满于陈国(今河南淮阳县一带)妫公满生子丹,丹生子孟阳,孟阳以先祖谥号“胡”为姓,故称胡公满,为胡姓始祖。胡姓最初的发源地主要有河南淮阳、安徽阜阳两个。此两支胡姓经过不断的繁衍与融合形成了当今胡姓遍布于天下的盛况。从先秦至两汉时期,胡姓族人历经迁移,向西进入陕西、甘肃两省,向北进入山西,向东进入山东,向南迁入湖北、江西,使胡姓得以发展繁衍。西汉初年,由于外族入侵,为巩固边防,西汉王朝实行“屯田戍卫制”,以长期固守边疆。大规模从中原迁徙兵民到边疆,胡氏也随之外迁。向西迁入陕西、甘肃,向北迁入山西;向东迁入山东,后又南迁入湖北(古荆州)、江西。而迁入安定临泾(甘肃镇原)的胡氏,到后汉时期已成为一大望族,后成为安定胡氏繁生的渊源。  
  
        胡氏之源最早并不在安定。之所以会有“天下胡氏出安定”的说法, 从前述胡氏迁徙不难看出,“安定胡氏”郡望的奠定, 离不开以安定临泾之地为基, 临泾胡氏一族如胡建、胡安、胡质、胡遵、胡奋、胡烈、胡渊、胡国珍、胡亮、胡僧洗、胡盛、胡延之、胡长仁、胡长洪、胡长粲、胡永等的代际传承与奋斗。可以说安定临泾胡姓是因官而定居临泾,一世始祖为胡公满十八世孙胡城(注:原为“高早成”组成的字,是城字籀体字,已废弃,宜用标准汉字城),西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4年)吴王濞反,胡城随太尉周亚夫统兵追杀,以功封大中大夫,官居蕃镇,从长安始迁安定临泾。据安定郡公胡国珍(女为北魏皇太后)十世孙,进士、殿中丞胡学顏,承接汉谱,并由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唐朝政治家魏徵作序的安定世谱所载,自临泾胡姓始祖城公至4 5世孙渊公,每一世都详书讳名、字名、行(号)名、历官、生、卒之谥号、干支及葬址、夫人、生子。这是胡姓最早记载完整,且严谨详实的世谱。据此,安定胡姓肇基地非固原非泾川,乃临泾。胡奋为诚十三世孙,中间仅九世昌胤未官,余十二世皆有官爵,可谓始祖诚而下官宦世其家,至胡奋之父胡遵,子孙三代,为安定十县之大郡大族著姓,即世称安定郡望,也使安定临泾胡姓步入兴盛阶段。与此同时,胡国珍(安定胡姓十七世)之女为皇太后权倾一时,为刺史、为将军者更多,安定临泾胡姓步入高峰,使安定郡望成为有名的大族望姓。到南朝刘宋时期,安定其下另一个重要支派华林胡藩,肇基豫章,发派华林,成为江右著名望族。豫章华林,地属江西,与安定胡氏南北呼应。后裔遍布域中,赣、皖、苏、浙、川、闽、滇、黔、鲁、豫,两湖、两广,均有其聚居之地。随后胡国珍的曾侄孙胡延之(安定胡姓二十世),北齐时位至太宰,封安平王,其女为武成帝后,生后主高纬,胡延之的6个儿子均被封王,更是安定临泾胡姓闻名天下,安定郡望步入顶峰。

        同时,南北朝时期,安定临泾还有另一支胡姓,这一家族中有后秦姚泓黄门侍郎、赫连勃勃秘书监胡义周、赫连勃勃中书侍郎、侍郎、临泾子胡方回、稀世怪才、北魏始复男胡叟等人出名于世,《魏书》、《北史》中均有传。这支胡姓后裔长期安居于临泾,宋时又出现了上尚书屯田员外郎胡顺之(宋史•胡顺之传),明举人河南尉氏县知县胡顺,清嘉庆时有进士、台湾兵备道胡承珙等人。

        安定临泾胡姓主族胡奋、胡广、胡国珍,世族胡方回其后裔长期定居临泾故里。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唐宋时期一部分安定胡氏迁到河南新蔡,另有一部分迁往江苏如皋县,后又多因官而迁居、繁衍于全国各地。据《唐代墓志汇编》的记载,书中胡姓墓主皆为安定胡氏的后代。虽然祖籍安定,但他们相继离开故乡,为官各地,迁居各方。自两晋后,安定临泾胡姓后裔胡建、胡安、胡沂、胡永、胡勇行、胡奋、胡世贵、胡世荣、胡麟祥等人因官,而迁居陕西咸阳、四川宜宾、山东掖县、东平县、安徽六安、湖南衡阳、河南新蔡、安徽寿春、江西吉安、江苏南京、广西桂林等地,西晋末年又迁入福建、广东、山东泰山、河北石家庄、贵州毕节、云南威信、彝良、盐津等地,至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又迁入福建闽侯县、厦门、广东清远、江西鄱阳、江苏宿迁、上饶、江西南昌、福建福州、山西太原、长治、浙江余姚、吴兴等地。形成了安定临泾胡氏后裔渭城、宜宾、内江、衡阳、寿春、闽中、崇安、晋江、广西桂林、福建福清、山西阳曲、江西豫章等著名的支派。胡奋任徐州刺史,封夏阳侯,官至左仆射、加镇南大将军。其后迁居河南新蔡,成为安定临泾胡氏兴起的又一郡望地。这一支胡氏后来向湖南省东部及江西吉安、江苏南京、湖北、湖南等地播迁。西晋末年迁入福建、广东、山东等地。如今,安定胡氏后裔散居全国各地,并移居到港、台、泰国、英、美世界等地,涌现出了世界华侨华人社团总会副会长、香港胡氏宗亲会会长胡国赞、全非中国统一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非洲唯一华人酋长、尼日利亚总统顾问胡介国、荷兰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荷兰皇家绅士胡允革、新加坡南洋胡氏总会会长胡金钟、意大利外国人移民协会常务副会长胡光利、缅甸仰光胡氏安定堂理事长胡海澄等著名胡氏后裔,正各自谱写出更加灿烂的篇章。当代更是安定胡氏最鼎盛时期,原任中国共产党中央主席胡耀邦(据中华胡氏大典十二章载:江西华林胡氏始迁祖胡藩是质公12 世孙,胡耀邦是南朝宋人胡藩公,字道序39世孙),前任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胡锦涛(据徽州县志记载,胡锦涛始迁祖胡焱,以散骑常侍衔领兵镇守徽州,为胡奋之侄(待进一步查证),质公五世孙(质公-威公-奕公-遵公-奋公),还有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为安定华林派后裔,待进一步查证),这些“安定”胡氏后裔不但是安定胡氏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光荣。

        综上所述,安定临泾胡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宗族,历朝历代名人辈出,从而奠定了中华胡氏著名的安定郡望及堂号,无不昭示安定临泾胡氏曾经有过的空前盛况和荣耀,以及胡氏在全国姓族史上崇高的地位。安定临泾胡氏文化作为中华姓氏文化的分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中华民族文化一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也可以说安定临泾胡氏文化是镇原历史文化最为精彩和优秀的篇章,更为重要的是在镇原(古临泾)这个地处西北边陲、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穷乡僻壤之所以能孕育出世代书香传家,忠义满门的中华胡氏大家族,就在于其文化、家族、文明源出一脉,在于镇原之淳朴的古临泾文化从容大气,具有包容大地,海纳百川的胸怀,它承农耕文化的历史先河之源,源起华夏始祖轩辕黄帝部落的发祥之地,蕴接后世,裔播内外,因而造就了“天下胡姓出安定,安定胡姓出临泾(镇原)”的历史地位。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历史古迹代表一个地方的品位。临泾胡氏文化不仅是镇原灿烂的历史文化,而是代表了全国胡氏文化的源头,更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因而,只有致力于研究、挖掘和弘扬安定临泾胡氏文化,才能提升镇原的历史地位,才能充分利用丰厚而优秀的文化资源,为全国乃至全球胡姓人氏营造一个祭祖、观赏历史文化的中心,把镇原建成凝聚全国胡氏子孙的中心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近年来,安定临泾胡氏文化研究受到全国各地胡氏族人的广泛关注,他们虽分布在海内外,但皆不忘水之源,木之本,始终将安定临泾作为中华胡氏渊源的圣地。中科院广州分院微生物所专家、《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主编胡海、中国胡氏宗亲网总版主胡南山、南京市地方税务局副局长胡平华、深圳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所长胡吉科、庆阳市军分区司令员胡泽、市委副秘书长胡正平等诸多著名胡姓人士多次打电话询问镇原县胡姓文化遗迹和研究概况,尤其在2014年7月中华胡氏宗亲网群第二次“祭祖寻亲(联谊)之旅”活动中,八十七岁高龄的胡海先生第四次建议要在安定临泾胡氏先祖故居(胡家坪)树立一座纪念碑,还撰写了“《安定始祖城(高早成)公碑记》”,并倡议组织全国胡氏到安定临泾胡氏发源地的实地考察探访,瞻仰皇后湾、拜谒胡国珍墓地,以胡氏郡望地族祖的荣耀启迪后人,继承和弘扬中华胡氏的优良传统及优秀文化。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所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任何一个民族的兴衰,都与是否有一种高昂的民族精神直接关联。只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我们的中华民族才能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才能在新世纪的征程上乘风破浪,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2014.10.6.初稿
                                                                                 2014.12.24.定稿于安定临泾胡奋故里

作者简介:秦铭, 1962年生,大学文化,甘肃省镇原县人,现为甘肃省镇原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中国散文诗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庆阳市政协委员、文史资料撰写员。
[ 此贴被南山在2015-08-18 17:15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5-08-13
广州87岁胡海老先生提议:尽快建立安定胡氏纪念碑
广州87岁胡海老先生提议:尽快建立安定胡氏纪念碑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3508

        近日,胡氏宗亲网总版主胡南山收到广州胡海老先生来信,建议在甘肃省镇原县建立安定胡氏始祖纪念碑,并随信寄来了他撰写的纪念碑碑文。胡海先生表示,如果此建议能为广大安定胡氏宗亲接受并付诸实施,他个人将献资一万元(人民币)。胡海先生1927年出生,现年87岁。他从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退休后,专心研究中华胡氏文化,用了十几年时间,走访全国各地胡氏支系,调查收集胡氏族谱资料。2004年独资独力出版《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一书,全部免费赠送各地胡氏宗亲。时隔九年,胡海先生又完成了《大通考》增订本编撰,仍然自费出版,免费赠送给各地宗亲。胡海先生德高望重,深受全国胡氏宗亲的敬重爱戴,被称之为“当今民间胡氏研究第一人”。

        安定胡氏,源出安定郡,始建于西汉。郡治先在高平(今甘肃省镇原县西南),后徙临泾(今镇原县东南),再徙安定(今甘肃泾川县北泾河北岸)。安定临泾胡姓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自古有“天下胡姓出安定”之说。据江苏如皋胡氏宗谱记载,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濞反,胡城(高早成)随太尉周亚夫统兵追杀,以功封大中大夫。从长安始迁安定临泾,娶妻东方氏,封安定郡夫人。城公卒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享年六十七岁,葬于灵台岩宝山。城公十二世遵公,才兼文武,位至车骑将军。以胡遵后代裔孙,北魏政治家胡国珍家族为标志,安定胡氏步入顶峰。由此其古地名安定郡被全国胡姓尊为最大的正源堂号,安定胡氏成为天下胡姓最为显达最为庞大的一支。

        胡海先生十分重视安定胡氏发源地的历史文化研究。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曾只身前往甘肃镇原等地调查访问,实地考察安定胡氏祖源地,写下了《甘肃镇原寻根笔记》。最近几年来,他曾多次提出要重返镇原,并希望胡氏宗亲网能够组织宗亲网友前往安定临泾胡氏发源地实地考察探访。特别是在2014年7月,当中华胡氏宗亲网群进行“宗亲网建立八周年网庆,祭祖寻亲(联谊)之旅”活动时,胡海先生第四次提出建议,要在安定临泾胡氏先祖故居(甘肃镇原县胡家坪)树立一座纪念碑,他愿为纪念碑撰写碑文并主动献资。

        与此同时,甘肃省镇原县的文化部门也认识到“临泾胡氏文化不仅是镇原灿烂的历史文化,而是代表了全国胡氏文化的源头,更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他们成立了“安定临泾胡氏文化研究会”,由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秦铭先生担任会长。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落实了许多有关胡姓文化遗址保护的措施,并准备出版《安定临泾(镇原)胡姓历史资料》等专刊。最近该研究会已经争取到一笔专用资金,建立安定胡氏始祖纪念碑和胡国珍墓地修复等项目都在筹备计划之中。

        安定胡氏是中华胡氏的重要支系,胡海先生关于在安定胡氏发源地建立始祖纪念碑的提议,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这不仅仅是一位胡姓耄耋老者的殷切期望,也代表了千百万中华安定胡氏后裔的愿望。怎样才能将胡海的建议尽快付诸实施,希望看到这条新闻的安定胡氏宗亲网友和各地胡氏宗亲组织,集思广益,加以落实。胡氏宗亲网作为全国性的主要胡姓氏网站,愿意协助胡海老先生早日实现这一愿望。所以在此发布这条新闻信息,欢迎广大宗亲网友,各地胡氏组织,对胡海先生的建议,提出具体落实的方案来。

胡南山 (胡氏宗亲网总版主)
2014.12.17


2006年,胡海先生与南山在广州谈重访安定故郡


2013年胡平华在广州与胡海先生谈安定考察


2014年,广州87岁胡海老先生提议:尽快建立安定胡氏纪念碑


1996年,胡海先生首访安定故郡《调查简报》:


2010年,胡海先生致信镇原县政府,希望再访安定故郡:
  


2014年,胡海先生致信南山,建议建立安定胡氏始祖纪念碑:
[ 此贴被南山在2015-08-13 08:17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5-08-13
江西共青城胡氏座谈会(2015.05.28-30)有关安定胡氏祖源地文化项目的议题


江西共青城胡氏座谈会(2015.05.28-30)纪要(摘要)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3840

2015年5月28日-3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胡氏宗亲代表,在江西省共青城召开座谈会,对当前中华胡氏组织面临的各项重要活动,进行了有益的座谈讨论,形成座谈会纪要如下:

一、召开共青城座谈会的起因
自从2005年5月江西九江周边地区胡氏宗亲联谊会成立以来,国内胡氏宗亲组织已经走过了十年历程。目前具有全国性质的胡氏宗亲总会已有五个。伴随着编修各地胡氏通谱,开展胡氏联谊活动,这些胡氏组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某些方面的不协调现象。从2015年开始,关系到胡氏一族的重大活动将陆续展开,如在今年10月,胡氏民间纪念胡耀邦诞辰100周年活动、明年将要在广东省举办第三届世界胡氏恳亲大会、以及《世界胡氏通谱》编修和首卷本修订等项活动,都需要全国胡氏各组织彼此配合,同心协力,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今年年初以来,有关全国胡氏组织协调、沟通的外部环境条件也逐渐成熟。3月,全国部分胡氏组织负责人在南昌会晤,探讨整合统一胡氏组织机构的可能性;4月,在参加江西奉新华林文化博览园落成庆典活动期间,全国各地胡氏宗亲40余人又再次座谈讨论;5月底,为欢迎新加坡南洋胡氏总会大陆恳亲团的来访活动,来自全国各地胡氏宗亲代表50余人,聚会江西共青城,举行了三天四场座谈会,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看法和意见。

二、共青城座谈会的基本情况
共青城座谈会是由中国胡氏宗亲联谊总会常务副会长、《世界胡氏通谱》编委会执行主任胡云兴提出倡议,华林文化研究促进会会长,香港创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胡伟明宗亲响应,江西省胡氏宗亲会会长、江西中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衍科宗亲会务资助,中国胡氏宗亲网总版主胡南山担任人员召集和座谈会主持,江西省胡氏宗亲会负责会务组织。参加座谈会人员分别来自国内胡氏五大组织主要负责人(代表),十六个省级胡氏宗亲会(筹)负责人或代表、胡氏文化研究机构、QQ群体代表等(人员名单附后)。会期三天,分别在共青城格兰云天国际酒店、耀邦陵园多功能会议厅举行了四场座谈会。有七位宗亲就国内重要胡氏活动进行了主题发言介绍,有十六位宗亲代表各团体组织发言,十一位宗亲进行了个人发言。座谈会没有对上述主要议题的内容进行投票表决,形成决议,但同意以本会议纪要作为最后文件公开发表。会议纪要对所有参会团体、代表个人均不具有约束力。

三、座谈会主要议题
座谈会共设6个主要议题:1.全国胡氏宗亲组织整合方案构想(由胡云兴主讲);2.第三届世界胡氏恳亲会(2016年)筹备工作介绍(由胡伟明主讲);3.胡氏民间纪念胡耀邦诞辰100周年活动方案(由胡志明主讲);4.《世界胡氏通谱》编修及首卷修订工作情况介绍(由胡晏平主讲);5.胡氏参与淮阳陈胡公陵园建设项目介绍(由胡林主讲);6.甘肃镇原安定胡氏祖源地文化遗产项目介绍(由胡南山主讲)。

。。。。。。

6. 甘肃镇原安定胡氏祖源地文化遗产项目。胡南山宗亲(中国胡氏宗亲网总版主)介绍了该项目的起源和目前的进展情况。他说,“天下胡氏出安定”,甘肃省镇原县是安定胡氏的祖源地,史料有明确记载。该项目的提出有两个因素促成,一是广州87岁胡海老先生在2014年7月提出,要在安定祖源地建立一座胡氏始祖纪念碑,他个人表示愿意为此献资一万元。他委托胡氏宗亲网总版主南山在网上发出呼吁,希望天下安定胡氏后裔积极参与建碑建馆。二是甘肃省镇原县在2013年底成立了“安定临泾胡氏文化研究会”,开始有针对性地发掘安定胡氏当地文化资源。今年三月间,庆阳市人大会议通过了《关于挖掘安定临泾胡姓历史文化遗产的建议》提案,安定胡氏祖源地文化建设项目正式进行。参加座谈会的代表发言认为,甘肃镇原安定胡氏祖源地项目的推进,不仅是对一个耄耋老者崇敬先祖,渴望建碑建馆的心理慰藉,也是对广大安定胡氏子孙慎终追远、弘扬民族文化的精神寄托。在当地政府的规划下,我们胡氏有必要积极参与配合。我们同样希望有联合的全国性胡氏组织机构,从一开始就能够担负起项目的领导、规划、协调作用,建立一个跨组织的专门委员会,负责项目考察、资金筹措,配合当地政府有序地推进。既要有时间的紧迫感,又不失规划的严谨性。会上有宗亲提出“99”活动计划,即出于对胡海老人的尊重,个人捐款献资都不要超过一万元,以“9999”、“999”设档,寓意安定胡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之意。宗亲可根据不同的经济能力,自愿选档捐资献款。


胡南山发言摘要:
胡林的长话短说,说得也很精彩。我现在更要短话短说,把甘肃镇原安定胡氏祖源地文化遗产项目给大家汇报一下。

这个项目的起源,是去年庆祝胡氏宗亲网建网八周年活动的时候,我和吉科宗亲去广州胡海家,由胡海先生提出来的。他希望以全国安定胡氏宗亲的名义,在甘肃镇原县建立一座始祖纪念碑,他愿意为此献资一万元,并专门写好了纪念碑的碑文寄来。他希望我们为此事做一些宣传。我作为胡氏宗亲网的总版主,也有责任帮他实现这个愿望,所以我就在各个胡氏网站公布了这件事,也向国内各个胡氏组织负责人都进行了通报。与此同时,甘肃省镇原县人大文教卫委员会的副主任秦铭先生,他主动地联系到我。这是一件巧事,不是因为胡海先生的提议,而是他主动地联系我。他告诉我说,甘肃镇原县已经成立了“安定临泾胡氏文化研究会”,他们想出一个专刊,希望与我们胡氏联系。我也正好借此机会,就把胡海先生的建碑意愿对他进行了表述,希望通过秦铭先生,和当地政府部门建立联系,看能不能把我们胡氏希望在镇原县建碑(建馆)这件事,提上议事日程。

这个项目在网上和胡氏宗亲中很快得到了积极的回应。上次奉新座谈会上,我也做了一个简单的表述,希望能够尽快地启动。这的确是我们胡家自己的事情,刚才胡林说的淮阳陈胡公墓,那是好几个姓氏的共同始祖墓地,而安定胡氏是中华胡氏中最大的一个分支,有“天下胡氏出安定”之说。在这里,建碑、建馆都是很有纪念意义的,如胡奋故居、胡国珍墓,现在都没有任何开发,保护也很简单。这两天,甘肃胡氏QQ群的群主告诉我,说他们派了人到胡国珍墓去看过了,现在只有几亩地,没有纪念性的场所。当地镇原县今年三月份的时候,已经把安定胡氏发源地这个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作为一个提案,在庆阳市人大会上通过了。但是人大的提案通过,并不等于项目的启动。他们还需要时间,需要政府方面的评估、考量。如果说这个项目的启动,可以说对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提高当地的文化知名度,是很有好处的。对我们胡氏来说,增加一个胡姓始祖纪念场所,我们的意义更是要大于他们的经济意义了。

这两天,胡宏华宗亲(美国向日葵国际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提出一个很好的建议。他说,关于集资建碑,胡海先生提出他愿意捐资一万元来修建纪念碑,出于对老人家的尊敬,我们大家都不要超过他。我们可以推出一个“99”计划,即胡海先生捐一万元,我就捐9999元,比他少一元钱。全国胡氏宗亲有那么多,我们设几个“9999”、“999”、“99”档次,大家都按这些档次来捐资,积少成多。再建立一个专门机构,制定出捐资管理办法,尽快在不远的将来,把规划做出来,是建碑还是建馆,还是其他什么场所,都可以来讨论。碑文怎么写,专家可以研讨。如何与当地对接,我们胡氏宗亲网可以和他们沟通。他们也可以到我们江西来,走访我们的胡氏组织负责人,胡氏企业家,共同协商出一个更好的办法来,实质性地推进这个项目。

我说上面这些话,没有其他的意思,这只是一个非常淳朴的愿望。我们要尽快帮助胡海老先生实现这个愿望。否则我会觉得非常愧对于他老人家。谢谢!

胡恒俊宗亲的有关发言摘要:
第六,关于在甘肃镇原县安定胡氏祖源地立碑建馆事。我讲两点,一是胡姓主要支系就是安定,在汉朝的时候,就有安定郡,现在镇原当地人大、政府,十分重视安定胡氏文化遗产的发掘。秦铭主任,我也认识,文字水平很高,写文章很严谨,我们要和他们配合好。二是胡海先生德高望重,是他首先提出要在安定胡氏发源地建立始祖纪念碑,我们尊敬他。但是他写的碑文文字不严谨,出错了。我写过文章,专门谈到这个问题,在宗亲网上发表了。我们胡氏对这个问题要认真,严谨,要专门成立一个组织机构,研究碑文,慎之又慎。

胡志甫宗亲的有关发言摘要:
南山宗亲介绍,胡海先生提议在安定胡氏发源祖居地甘肃镇原,建立安定胡氏纪念碑。去年7月20,我是在胡海老先生家里,亲耳听到的。我很受感动,也很支持。同时我也支持胡宏华宗亲的建议,每个宗亲的捐款都不要超过胡海宗亲的一万元,来个99计划。我个人曾经表态,我捐499元。如果时间允许。我也愿意参与早期的调研活动。

胡渊峰宗亲的有关发言摘要:
“天下胡氏皆出安定”,安定胡氏祖源地文化遗产项目,88岁高龄的胡海老先生委托胡南山宗亲倡导全国胡氏宗亲合力修复,哪怕是立一块碑。胡海老先生愿捐资1万元,胡林宗亲倡议全国宗亲以胡海老先生为首,分别捐9999元,999元,99元,来完成这个项目。胡伟明宗亲、胡银海宗亲等建议 胡氏宗亲组织一次旅行,由甘肃镇原去考察一下,再作定夺。

胡伟明宗亲的有关发言摘要:
第六关甘肃镇原那个安定祖籍发源地。还是刚才几位宗亲建议的,我们等待时间,组织一次考察。因为现在我们都没到过,通过考察之后再来决定这个事怎么去做。

胡银海宗亲的有关发言摘要:
第六、甘肃镇原安定胡氏墓园遗产项目,组委会组织大家参观、论证、洽谈,实地考察、需要面对面具体谈谈。

。。。。。。
[ 此贴被南山在2015-08-18 17:39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5-08-13
2011年5月  胡绪阳(湖北宗亲)在甘肃镇原寻根考察
甘肃镇原----胡国珍的故乡(视 频)   安定郡与安定堂
管理提醒:
本帖被 南山 执行合并操作(2011-04-30)
http://916hus.vhost024.dns345.cn/hus/info/Trends/2011050450411179005.html

2011年5月4日,中华胡氏宗亲联谊会赴甘肃镇原采访联络人员胡绪阳,所拍北魏司徒胡国珍家乡的视频。这里是安定胡氏的发源地,他还准备明天去胡国珍的墓地进行考察。

视 频网址:http://916hus.vhost024.dns345.cn/hus/info/Trends/2011050450411179005.html
文 字报道: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9107&fpage=0&toread=1&page=3



2011年5月4日

胡绪阳已经到了甘肃省镇原县。.他将用几天的时间,在这里查访调研安定胡氏祖源地的发展与变迁。胡绪阳是继1996年胡海先生之后,第二位专程来到这里调查访问的胡氏宗亲。这次他是受中华胡氏宗亲联谊会(湖北孝感)的派遣,前往甘肃、宁夏进行胡氏族源、族居调查工作的。近半个月来,胡绪阳宗亲风餐露宿(夸张了一点,但的确是艰苦异常,住小旅馆,吃不上饭,洗不了澡)先后在宁夏固原市(西汉时期的安定郡治所)、甘肃省泾川县(北魏时期的安定郡主要辖县)考察访问。他去过固原市志办、泾川县窑店镇东坡村、镇原县(东汉时期的安定郡治所)县志办。今天一早从镇原县城出发,前往北魏重臣胡国珍的家乡即现在镇原县郭原乡皇后湾村,目前正在途中。

尽管这次旅行非常艰苦,胡绪阳将成为国内胡氏各组织中第一位前往胡国珍家乡访问的宗亲。1996年胡海先生访问镇原时,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未能亲自前往察访胡国珍的家乡和埋葬地,留下遗憾至今。胡海先生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再到安定胡氏的发源地调研访问,他说:要组织多一些的人到安定跑一趟,很有必要。因为这就不会受那些书本知识的限制,要好好查查当地的县志。现在关于那里的资料都是书本来书本去,对于安定世系,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要解决就要实地调查。

胡氏宗亲网总版主南山在上海参与了这次调研活动,主要是为胡绪阳的这次访问提供远程协助,包括:查找地图,及时告知其所在方位以及乘车路线、提供采访对象的电话号码、居住地址,帮助他制定访问计划;查找资料,通过电话与他的访谈对象直接交流等等,每天都要通话十几次之多。

目前已经落实清楚,胡国珍的家乡是在镇原县郭原乡皇后湾村,埋葬地是在上肖乡苟家村。胡绪阳今天上午去皇后湾村,明天去苟家村。据他与当地村民交谈,这些地方确实没有胡姓居民了。但仍有必要亲自前往一次,凭吊这位安定胡氏的著名人物所留下的遗址,据说现在还有诸如“上马台”之类的地点。从郭原乡没有公交车达到皇后村,他现在是坐摩托车、走路前往的。

昨天,胡绪阳到达镇原县后,即按照南山所提供的胡海当年采访资料,前往位于县城东一里的胡奋故居----胡家坪,遗憾的是,尽管地名叫胡家坪,这里同样已经没有胡姓人家居住。询问一些老者都不甚了解我们胡家这段悠久的历史渊源。随后,胡绪阳来到县政府的县志办办公室,说明来意后,受到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帮助查找资料,介绍熟悉胡家历史的人。县志办的包主任还在电话上与南山交谈了十五分钟,他说,胡国珍不仅是安定胡氏的著名人物,也是镇原本地区的知名人物,尤其是他的女儿胡充华,即北魏皇太后。胡国珍的家乡和埋葬地就在镇原,很多人都是知道的,但由于年代久远,很多遗迹都不存在了。如果要了解更多情况,可到县博物馆去找一位姓王的馆长,据说他是研究胡国珍的专家,但最近一段时间因博士生考试他不在县里。胡绪阳在县志办查看打印了一些资料。有趣的是,当年胡海先生访问也来过这里,可能看到的就是同一本县志。

胡国珍的故乡和葬地,是胡绪阳走访的重点地方。另外,我想托他了解镇原县现在的胡姓人口及分布的村落,调查这些胡姓村落究竟还有没有汉朝、魏晋年代繁衍下来的“安定胡氏”,看来困难极大,县志办里没有资料,而且从各种迹象来看,本地胡姓极少,而且都是后来从山西、陕西迁来的。胡海曾经找到过一位宗亲,声称是安定胡氏后裔,但时过境迁,再重新去寻找,难度很大。我们也只能实事求是,把目前真实的安定古郡的现状,如实地报告给广大胡氏宗亲们。

南山 2011.05.04


2011年5月5日

        上午,胡绪阳来到镇原县上肖乡杨城村苟家庄,这里据说就是北魏司徒胡国珍的墓葬所在地。

        转载:胡国珍去世后,太后外从众臣所议,而自己深思之后,认为父亲远慕双亲,属人之常情,也如自己常思父母一样。于是,追崇使持节、侍中、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领太尉公、同州牧,号太上秦公,加九锡,谥号文宣公,葬以殊礼。持节到安定监护丧事。灵太后迎太上君皇甫氏神柩还乡,与国珍合葬临泾县东80里即今南关苟家庄,原有二大冢,乡人云其一为胡国珍墓。

        目前胡绪阳所了解到的情况是,苟家庄位于上肖乡杨城村(南关地名已不存在)。他刚刚走进村子,我从电话里就听到传来阵阵秦腔唱段,这里正在举行庙会。好像事先知道胡绪阳要来访问一样,一群七、八十岁的老人围在他身边,纷纷向他介绍这里胡国珍墓的情况。以前胡国珍的墓地大约占地三十亩,是在上世纪1958年大跃进的时候开始被平掉的。原因很简单,这里是平原地区,缺土,只好向这些大坟墓取土。村里已经没有胡姓居民了,于是胡国珍的墓地就首当其冲。这些年来,周边的土都被挖掉,只剩下几个土疙瘩。之前这个村子里有老人曾经为胡国珍写过碑记,老人去世后,可能只有他的家人还知道一些情况,正在找。
  
        好在县文化部门已经把胡国珍的墓地围了起来,禁止继续取土。网上说已经将胡国珍墓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可能有这件事。村民们对胡绪阳的来访很有兴趣,纷纷打听胡家人有没有可能在这里修祠建碑。

        胡绪阳已经到了胡国珍的墓地准确地点,这里大约有十几亩地的面积,比其他地方略微高出一点点。上面种了树、种了小麦、还有大葱。县里的确把这块地划定为文物保护范围,村里也指定了当地一户村民负责,防止外人来挖土盗墓,每年可到村里领取一笔保护费。守护墓地的村民告诉胡绪阳,哪里是东面、哪里是西面、哪里是过去的门等等。胡绪阳把电话交给村民老大爷,我对他说,胡国珍是安定胡氏的重要历史人物,我们胡姓感谢他常年守护胡国珍的墓地。

        胡绪阳把昨天从皇后湾取来的一包土洒到了胡国珍的墓前,那里是胡国珍的故乡。这也可能是1000多年来,第一位胡姓族人,为胡国珍带来了故乡的泥土,长眠在地下的安定胡氏祖先,一定会感受到胡氏后人虔诚的敬意。

        据资料上介绍,此地往北去大约十公里处,就是北魏时期的临泾故郡,所以胡国珍的墓地是在当时的城郊,而墓地的规格也相当高(包括陵园可能占地三十亩),安定胡氏在固原、镇原、泾川这些地方留下了很多重要的遗址,而胡国珍的墓地遗址可能要算最清晰和完整的了。感谢胡绪阳宗亲为我们带来以上的新闻报道。

南山 2011.05.05


2011年5月,湖北宗亲胡绪阳在甘肃镇原县胡国珍故居皇后湾
  
2015年8月,湖北宗亲胡绪阳(左三)再次参加“安定胡氏祖源地寻根考察“
[ 此贴被南山在2015-08-20 08:55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5-08-13
连载:《追寻之梦》----胡平华 (江苏宗亲)节选    镇原好消息
第二十九章:


为了考证的严谨与准确,我也给甘肃镇原县地税局发去了一封信,告知他们想了解下列情况:

1、镇原县境内有无安定郡或安定堂之说?依据有无?
2、汉代胡国珍等重要人物的墓园至今是否保存?如存现具体位置在何处?
3、镇原县现有无胡姓集中居住的地方?或有无胡姓纪念遗址?或以“安定”命名的地方?

下面,就不知道他们能否提供帮助。我盼望着奇迹再次发生。

第三十三章、镇原好消息

回到南京,在筹划国庆期间寻访淮阳、开封等地的时候,甘肃镇原地税局办公室秦主任来了电话。这真是又一条好消息,也是又一个奇迹。

秦主任告知:来信收到,已经打听证实,镇原境内在汉朝属安定郡,传说也有安定堂。有胡国珍墓园,是省级重点文保单位,位置在上肖乡百渠沟圈村。目前没有胡姓集中居住处,只有不多的胡姓,是外迁来的,他们不知安定堂。秦主任还说,具体情况可以咨询他的哥哥、现在人大工作的秦铭。我非常感谢这位地税系统的同行,能够提供如此重要的信息。

次日,便与县人大秦铭先生进行手机联系。秦铭先生也很客气,要求将具体要求发到他的QQ上。晚上,我发去请求信一封,内容如下:

尊敬的秦主任:你好!

我是南京市地税局一名即将退休的干部。今来信打扰你,敬请原谅!情况是这样的:今年我在寻找祖先过程中得知,胡姓曾经在汉朝“安定郡”名气很大,出了许多名人,且听说“安定郡”的郡所就在现在的镇原县。为了弄清楚情况,也为日后实地寻访、进行研究做好准备,所以前不久我给镇原地税局写了一封信,想了解有关情况。今天,你的弟弟很负责任地来电话,告诉了你的联系电话,说你原来在地方志工作,对历史很有研究。因此这才与你联系上。我想了解以下内容,麻烦你有空给予回复:

1、过去的“安定郡”的地域是在现在的镇原县境内或是其它地方?现在有无“安定郡”的遗迹?
2、历史上有无记载胡姓何人始迁于“安定郡”?后来还有什么名人与记载?
3、听说汉朝有位胡国珍是名人,后来安葬于“安定郡”。那么在镇原县境内有无他的墓园?如有现在何处可寻?
4、现镇原县有无以“安定”命名的地方(指村镇、街道、学校、纪念馆或其它建筑)?
5、现镇原县有无胡姓集中居住地?如有,如何联系?
以上情况,有劳你的协调与帮助。恭候你的佳音。如今后有机会来镇原一定面谢!欢迎来南京!谢谢!
此致
敬礼!
                                         南京市地税局 胡平华
                                         2013年9月25日

又一次没有想到的是,镇原县人大秦主任非常认真,又非常迅速地于第二天便整理好回复,通过邮箱系统发给我。当我给他发短信时,他即告知信件已发过来,并说他平时爱好人文历史,也业余写一点东西,如再需要什么就联系。我真的再次被折服,与子长县一样,都互不认识,竟能很认真地回复,给予帮助,确实有一种托先祖之福、上天安排的意味。

秦铭主任不仅回复了我所提出来五个具体问题,而且还附录了一块墓志考证,全文如下:

镇原胡姓考略

1、过去的“安定郡”的地域是在现在的镇原县境内或是其它地方?现在有无“安定郡”的遗迹?安定堂:源出安定郡,始建于西汉。郡治先在高平(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后徙临泾,即今甘肃镇原县屯字镇川口村;再徙安定,即今甘肃泾川县北泾河北岸。也就是说,西汉安定郡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东汉在甘肃镇原县屯字镇川口村。唐初称安定为泾州(甘肃省泾川县)。后来成了胡姓的堂号,可见安定在胡姓历史上的地位。此堂始祖源于胡质、胡威事迹。胡质,三国魏寺春人,少知名。曹操召为顿丘令,官至荆刺史,加振威将军,赐爵关内侯,都督青、徐诸军事。每建军功赏赐,皆散于众,无入家者,家无余财,惟赐衣、书箧而已,以清畏人知著名。胡威,质子,官至徐州刺史,父子清慎,名誉著闻当世。入朝,武帝(曹操)问:“卿孰与父清?”威曰:“臣不如也。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帝称善,累迁前将军,以功封平春侯。胡质、胡威祖孙数均以忠慎清贞之誉著闻当世,而原籍淮海寿春县,故胡姓门楣有题“淮海家声”者。胡质、胡威父子为国镇守边关,均卒于安定(今甘肃省泾川县等六个县、宁县四个县),子孙留居安定,胡姓堂名安定堂源此。西晋永熙至永宁太年间安定成了胡姓的一个重要郡望地。所以根据这些历史资料安定郡(堂)应该是甘肃镇原县,甘肃省泾川县是唐朝初才称为安定的。现镇原县屯字镇川口村有遗址,但无建筑物。

2、历史上有无记载胡姓何人始迁于“安定郡”?后来还有什么名人与记载?镇原胡姓出过不少人物,其始祖为《晋书》中记载的胡遵。胡遵文武双全,位居于车骑将军。他有6个儿子,最著名的是胡奋,他在晋宣帝时屡立战功,官做到了镇南大将军。南北朝时期,拓跋氏统治的北魏对清河崔姓、范阳卢姓、太原郭姓、河东柳姓几个大姓重重打击,而胡奋后裔胡国珍之女却成为北魏皇太后,胡姓于是步入了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从胡遵以后的二百多年中,安定临泾胡氏被记入二十四史、位至三公九卿及将军、太守者多达十余人,还出了两位皇太后,两位皇后,盛极一时。 唐宋以后,安定胡氏一部分胡姓人迁到河南新蔡,另有一部分迁往泰州如皋县。宋代著名学者胡瑗就出于这个宗族,别人称他为安定先生,《安定临泾(今甘肃省镇原县)胡太后家族世系表》共三十世,始祖为胡遵。第二代胡奋之女胡芳为贵嫔,第六代胡国珍之女选入掖庭,为充华世妇,生子元诩。元诩即位后为孝明帝,尊生母胡氏为皇太后,她临朝听政,权倾朝野。第七代胡盛之女又当了孝明帝皇后。 安定成为胡姓著名的郡望是在两晋时期,据《元和姓纂》记载,西汉时胡建始居安定。胡建曾任安定太守,“出门名户,占系陈国”,就是陈国胡公满的后裔。东汉时,太尉胡广为安定人。三国时,魏荆州刺史胡质为安定人,其子胡威为青州刺史、平春侯,又迁居淮南。安定胡氏历经两晋,世代官宦,权倾朝野,由此安定胡氏名闻天下,安定胡氏成为天下胡姓最为显达、最庞大的一支。 西晋永熙至永宁太年间(290-302年),胡奋的裔孙胡哲从宿迁复迁至武陵石公桥。这时期,安定成了胡姓的一个重要郡望地。安定的胡建以不畏权势,刚正不阿扬名于世。

3、听说汉朝有位胡国珍是名人,后来安葬于“安定郡”。那么在镇原县境内有无他的墓园?如有现在何处可寻?胡国珍,字世玉,北魏安定临泾(今镇原县)人,生于太延四年(438年)。祖父略,初被后秦姚兴赐爵渤海公,后任魏平府北咨议参军。父渊,任赫连屈丐给事黄门侍郎,魏世祖时,赐爵武始侯,后拜河州刺使。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胡国珍袭父爵武始侯,离开故乡临泾,居住京都洛阳。胡国珍受家庭熏陶, 少年好学,崇尚清俭,辅佐国政,忠心可敬。女儿被选入宫,生明帝。孝明帝即位后,封国珍为光禄大夫。灵太后临朝摄政,又给他加侍中,封安定郡公。追崇国珍妻皇甫氏为京兆郡君,派十户守冢,尚书令、任城王澄上奏,说安定公尊属望重,亲贤群瞩,应该出入宫中,参与谋划国事。太后下诏认可,国珍遂入决万机。接着,进位中书监、仪同三司,侍中如故。忠心辅佐魏主,相机上表,细陈刑事、政治改革诸多事宜,太后一一下诏施行。熙平初年,加国珍使持节,都督、雍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开府,继迁司徒公,侍中如故,灵太后、孝明帝率百官到其家祝贺,尽欢宴之隆。又追京兆郡君为秦上太君,谥号孝穆,因陵寝孤独,即置园邑三十户,立长丞奉守,封国珍继室梁氏赵平郡君,子祥之妻为长安县公主。胡国珍年迈笃老,却愈益崇敬佛法,时事清斋,坚持亲祀,礼拜不辍。神龟元年(518年)四月七日,步行去看所建佛像,行路四、五里。八日复至,站立观像,当晚劳热致疾,一病不起。灵太后亲侍药膳,十二日去世,享年八十岁。国珍临终时,与灵太后诀别,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母子要好好治理天下,争得万民拥护,国运昌盛。”其为国为家殷殷之情溢于言表。胡国珍死后,随太后母亲皇甫氏灵柩一起由洛阳搬回镇原合葬。开始,国珍本欲就祖、父西葬故乡,后因前世诸胡多葬于洛阳,有终洛之心。崔光曾在太后面前问国珍:“国公万年后,是在此安厝?还是归长安?”国珍说:“当陪葬天子山陵。”到病时,太后请问后事,竟说回安定。此时已惛惚,语无伦次。太后问清河王泽与崔光,议决去留事。怿等皆以病重时神志不清,请太后还是按前说安厝洛阳为宜。太后外从众臣所议,而自己深思之后,认为父亲远慕双亲,属人之常情,也如自己常思父母一样。于是,追崇使持节、侍中、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领太尉公、同州牧,号太上秦公,加九锡,谥号文宣公,葬以殊礼。持节到安定监护丧事。灵太后迎太上君皇甫氏神柩还乡,与国珍合葬甘肃镇原县上肖乡百渠沟圈村,有二大冢。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4、现镇原县有无以“安定”命名的地方(指村镇、街道、学校、纪念馆或其它建筑业)?

4、现镇原县有无以“安定”命名的地方(指村镇、街道、学校、纪念馆或其它建筑业)?现有古安定遗址,再无其他建筑物。

5、现镇原县有无胡姓集中居住地?如有,如何联系?现镇原胡姓仅有1000余人,无集中居住区,但他们对历史知之甚少。可以联系,但无意义。

6、附件:今年4月陕西省三原县博物馆打来电话,说他们县在一出古墓中发现一块北魏《胡国宝墓志》,墓志上看是镇原人,叫我们来考察,我作过研究,如下:笔者近见北魏神龟元年(518年)《胡国宝墓志》拓本一枚,通读志文后发现其虽短小,但内容涉及北魏时期煊赫一时的胡太后家族事迹,适可补史传之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特撰小文做一简要考证。拓本为竖长方形,高85厘米,宽50厘米,无首题,志文9行,行字数不等,共172字,除个别字有泐损外字口清晰,楷书。志文移录如次:“魏故使持节车骑将军冀州刺史新平公胡国宝,安定临泾显扬里人,乃苻勃海公谘议参军魏使持节散骑常侍仪同三司秦州刺史略之孙,赫连中书舍人尚书郎魏使持节侍中大将军雍州刺史司空公渊之子也。颂曰:英运迭交,气格俞鲜。至哉仁公,体道投筌。辞宦朱门,优游奇篇。乐□琴书,守志守保贤(此句后一‘守’似衍,笔者案)。澄心山水,静德以仁。庄惠迈矣,恒愿为邻。既潜□土,圣泽降延。加荣泉壤,慰彼幽魂。魏神龟元年岁在戊戌十一月壬午朔四日乙酉铭记。”(见附件)北魏胡太后为安定临泾人,初为宣武帝元恪的后妃,入宫封承华世妇,生元诩后进充华嫔,孝明帝即位被尊为皇太后并临朝执政,她笃信佛教,大兴佛寺,《资治通鉴》卷148载“胡太后又作永宁寺,皆在宫侧;又作石窟寺于伊阙口 ,皆极土木之美”,卒后谥灵太后。除胡太后之外,这一家族还有多人与元魏皇室及权贵联姻,如胡太后堂兄胡盛女嫁于孝明帝为皇后、胡太后妹嫁于元乂等,志主胡国宝就属于这支北朝时期权倾一时的安定胡氏家族。检《魏书•胡国珍传》,“胡国珍,字世玉,安定临泾人也。祖略,姚兴渤海公姚逵平北府谘议参军。父渊,赫连屈丐给事黄门侍郎。世祖克统万,渊以降款之功赐爵武始侯。后拜河州刺史。”由此可知志主胡国宝与胡太后的父亲胡国珍系兄弟关系,志文所记胡略官职中“苻渤海公”与史传“姚兴渤海公”稍有异,应是前秦苻崇所封之职后秦姚兴仍沿用之,并不抵捂;又胡渊仕官赫连夏“中书舍人尚书郎” 较志文所记“给事黄门侍郎”品阶略高,两者可能有升迁之关系。而胡略、胡渊的“魏使持节散骑常侍仪同三司□州刺史”、“魏使持节侍中大将军雍州刺史司空公”之职,按北朝时期的常例应是胡太后执政后追赠先祖官职,史传未载,可补入。

据《魏书•胡国珍传》“初国珍无男,养兄真子僧洗为后,后纳赵平君,生子祥”,知胡国珍有一兄长名真,但其生平事迹未见载,仅记其有子宁、僧洗两人。而在《胡国宝墓志》中并未提及志主的子嗣,此“真”与“国宝”是否为一人还难以确定。从墓志铭文中“辞宦朱门,优游奇篇。乐□琴书,守志保贤。澄心山水,静德以仁。庄惠迈矣,恒愿为邻”的内容分析,胡国宝似为“处士”的身份,但因为他与胡太后有着特殊的关系,卒后才有“圣泽降延”,被追赠为“使持节车骑将军冀州刺史新平公”。令人颇感疑惑的是,胡国宝作为北魏时期显赫外戚家族的一员,在与其卒年仅相差三十余年成书的《魏书》(成书于北齐天保五年,即公元554年)中竟只字未提,其中原委悬疑待考。
关于《胡国宝墓志》的出土地志文中没有记述相关信息。在《魏书•胡国珍传》中载“始国珍欲就祖父西葬旧乡,后缘前世诸胡多在洛葬,有终洛之心。崔光尝对后前问国珍:‘公万年后为在此安厝,为归长安?’国珍言当陪葬天子山陵。及病危,太后请以后事,竟言还安定,语遂昏忽。太后问清河王怿与崔光等,议去留。怿等皆以病乱,请从先言。后犹记崔光昔与国珍言,遂营墓于洛阳。太后虽外从众议,而深追临终之语,云:‘我公之远慕二亲,亦吾之思父母也。’”史传中明确指出胡国珍祖父、父亲均埋葬在“旧乡”,即胡氏之郡望安定临泾,按照丧葬礼制胡国宝归葬祖茔的可能性很大,而北魏时的安定临泾,据有关专家踏查认为县址在今甘肃省镇原县茹河以南、洪河之北一带,又据《镇原县志》载县境内有胡氏家族墓地,由此推断《胡国宝墓志》出土地可能就在这一区域。  

陕西省三原县博物馆发现一块北魏《胡国宝墓志》

阅读上述“考略”后,深深感受到,目前许多地方都十分重视人文历史的考证研究,对不少姓氏文化正进行发掘整理,这为人们寻根问祖提供了方便。从清介堂六修至七修宗谱的时间跨度上看,由于战乱,姓氏家谱难以正常续修,姓氏人家联系也失去不少。而现在经济繁荣,文化弘扬,为姓氏再修宗谱创造了条件,真可谓盛世修谱。我衷心祝愿:不仅续修宗谱能够顺畅,姓氏文化研究也能逐步深入,取得一个个新的成就。在此,非常感谢许许多多热心的人们!


胡平华(右)将《追寻之梦》赠送给胡氏宗亲网胡南山
[ 此贴被南山在2015-09-02 09:36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5-08-13
预留之七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5-08-13
预留之八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5-08-13
第一天(08.19) 寻根考察团部分成员从广州出发
2015.08.19 广东广州出发

      上午七点,安定胡氏祖源地考察团先行成员吉科、新煊、恒俊、一宾,以及后勤部长小秦,从广州前往西安。

       昨天下午,吉科等一行前往胡海住处拜访。胡海宗贤看到我们这群老朋友,身前身后“胡”字, 无语凝噎、一举一动显得非常高兴,一直紧握吉科宗亲的手不放。吉科宗亲向他汇报了此行活动的安排,和对胡海先生《安定胡氏碑记》的修改建议,并附上修改依据(包括:《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历史地名辞典》以及《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等)。胡海宗贤看完后,对修改稿非常赞同和认可,并郑重其事地签上“胡海”二字。言语中多次重复提到立碑位置,建议一定要到胡家坪,皇后湾,胡奋旧居和诚公墓地祭拜;碑立好后,希望把大家在碑前的合影寄给他。

        临别时,胡海宗贤援引他腿摔伤及治疗情况,嘱咐大家此行要注意安全,并依依不舍地将大家送到大门口,频频挥手告别。

寻根考察团团员胡一宾在广州报道

2015.08.19  (14:59)





  
  



2015.08.20 湖北仙桃(10:48)

       在湖北仙桃停宿一晚,与阳红和从嘉鱼赶来的绪阳汇合后,上午七点,我们考察团继续北行。
       昨天晚上九点,与仙桃当地铁树(世胡谱湖北仙桃靖公支系会长)、西林(湖北仙桃宗亲联谊会副会长)宗亲见面。吉科宗亲代表考察团向他们介绍了此次活动的安排和意义;恒俊宗亲介绍了胡海先生的《安定胡氏碑记》起因和修改意见;新煊会长对再次回到祖籍,心旷神怡讲起祖源迁徙情况;绪阳宗亲滔滔不绝的讲起自己2011年安定之行。
       今晚我们将抵达西安,做好相关筹备工作,明天迎接各位。

寻根考察团团员胡一宾在途中报道(10:48)
[ 此贴被南山在2015-08-20 11:07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