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麦积区胡家大庄村——宋时期定西寨
2015-09-25 16:33:21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王彤(实习)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http://gansu.gscn.com.cn/system/2015/09/25/011125318.shtml 新修建的定西寨防古楼
77岁老人胡续端整理收藏的胡氏族谱
俯瞰胡家大庄
记者 曹志政 文/图
明洪武年间,一支胡氏族亲队伍浩浩荡荡从安徽绩溪经山西洪同大槐树来到甘肃天水新阳。初来新阳,族亲们在渭河滩龙王庙一带建庄造宅,开荒造田,营造了胡家第一处庄园。明朝中期,因连年水患,族人再次搬到现居住地——胡家大庄。
胡家大庄村现位于天水市麦积区新阳镇辖区,天水人都称胡家大庄为“胡大”。胡大坐落于渭河之畔、凤凰山下,自古是片风水宝地。
从先秦起,当地便是政治、经济、军事要地,在先秦属邽戎地,西汉时为上邽辖地,东汉时和羌人地接壤,东汉后期为汉政府与羌人作战之要地。至东汉末,魏晋初期,因与羌人作战需要,设立新阳县,县政府建在现胡家大庄所在地。
至北宋建隆二年(962年),尚书左丞高防在本村,在原魏晋古新阳县城遗址设立定西寨,常年驻扎1500余名马步兵和弓箭手。定西寨的主要职能是:和吐蕃争夺渭河上游的控制权。
所谓定西者,是为安定西部之意。可见当年定西寨在军事和政治上的重要地位。
现今的胡家大庄村,村落布局六纵六横,居住着以胡姓为主共22个姓氏的765户人家。
六纵六横的建筑布局是在近一个世纪中慢慢形成。现存胡大的古建筑多为明崇祯和清乾隆、同治年代所修建,共218处。其中建于乾隆29年,雕刻细致工艺精美的四柱、四门八窗的土木建筑厦房,建于同治年间的四合院,都集中体现了当时建筑的风貌。村民胡想父家厦房门首悬有“太史第”匾额,承载了当地厚重的文化和历史地位。
在胡家大庄,门首悬挂匾额是每户人家必不可少,有“挹清风”、“永安居”、“三欣居”、“祥和瑞”、“读耕第”、“第耕读”,一块块匾额既是当地浓厚文化氛围的体现,同时也寄托着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胡家大庄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可从村口的孔子塑像观之,一尊放大版的孔子塑像竖立村口,不论出村还是进村孔子塑像都在视线范围内,在特定的时间村上人还会拜孔像。
除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祈求,从目前村上保留最为完整的古建群——清池观亦可见,乾隆六年,村人为祈求神灵保佑,全村集资筹劳,历时三年有余,建起了无量殿、抱厦、山门楼,后来相继建起了家庙、三霄殿、财神庙、庙门等。
传承和延续了历史的不仅仅有建筑,胡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闻名方圆几十里。村里有民俗礼仪全集、戏曲戏剧、曲谱曲牌、传统秦腔表演艺术和歌舞表演,在每年正月十五和农历四月初八都会在村口大舞台上歌唱一番。此外,村上还成立了一支由30多人组成的鼓乐队,这支鼓乐队每年都会为伏羲庙祭祀人文始祖和卦台山祭祀大典仪式以及凤凰山庙会进行音乐伴奏。
看得见的古建,看不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胡大人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和传承,使胡家大庄村在2012年12月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列入“全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2014年3月被住建部、文物局公布为“全国第六批历史文化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