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居
龙坦民居兴于明、清时期,许多是庄园式建筑,一个家族整体连片,规模宏大,由若干幢住宅组成,每幢住宅相对独立、自成单元,有自己的天井、厅堂、厢房、阁楼,但毎幢住宅又有巷道相通。这些建筑的特点是注重大方适用,避免过多的精雕细琢,显得粗犷大气。
一般进门都有很大的庭院,院门通往正房的道路宽敞,由长石条铺就,正房门头嵌有汉白玉大理石,没有马头墙,这些都是有别于传统徽式民居的特点。龙坦胡氏出了不少官员,他们大多在家乡修建宅第,设计、用料和工艺都十分考究。据《泾县志》记载的官员故居在溪头村的就有十处之多:胡尚衡之居;胡给事宅,即胡蛟龄之居;胡副使宅,即胡承璘之居;胡太守宅有两处,即胡承谋、胡承壂之居;胡进士宅
有五处,即胡开生、胡承讃、胡世科、胡秀森、胡先声之居。
“兰馥堂”就是一个庄园式的建筑,房屋主人的后代对它有过这样的记述:“兰馥堂”是由曾祖父胡纯兰和胡馥斋兄弟俩建的一座庄园,故名“兰馥堂”。庄园形状为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靠东边三分之一的地方建了四幢房屋,三幢住宅,一幢学堂,呈现一个互相联通的“田”字形结构。庄园西面是一个大院子,占了整个庄园面积的三分之二。
兰馥堂
祖父的住宅在庄园的东北角,一路五间,大门进来是一天井,天井里有麻石搭起的花台,可放假山和花盆;上两级台阶是二米宽的走廊,过了走廊便是堂屋,约七米宽,九米深,地面用糯米稀、砂子、石灰和桐油调和铺成,有方格等各式花纹,几百年完好无损。堂顶的楼板是两层的格栅板,上层是三厘米厚的承重板,下层是刷上红漆的一厘米厚的蒙板,装有五个吊灯勾,用于张灯结彩。堂屋两边各两间卧房,每间约三米多宽、七米深、四米高,地板下有约三十厘米高的空间,可放入木炭以调剂室内湿度。堂屋离后大门约三米处并排放置了三扇屏风,将堂屋隔成前堂和后堂,中间屏风前有一条案,条案两边各放—帽筒,用于放置官帽,平时插画轴和鸡毛掸帚,中间放一对烛台和一个香炉,条案前是一八仙桌,两边各一把太师椅。堂屋的两侧也各有一对太师椅和茶几。两边的屏风可开启,通向后大门,走出后大门有五间偏屋,为仓房、农具房等。紧靠屏风有木梯上楼,楼上也很宽大。
三祖父的住宅在祖父的西边,建筑格局几乎一样,不同的是卧房后面各有一厢房和一天井,卧房、厢房均有门互通,也通天井和后堂屋。二祖父的住宅在三祖父的南边,建筑格局则完全不同,是三间三进、四水归堂的布局,两边各一卧室,中间一堂屋,前后三间是对衬的,前后卧室之间用客厅联成一体,中间一大天井,天井中有两长石条搭成花台,靠北面门外是一巷子,可通到祖父和三祖父的住宅。祖父住宅的南边是学堂,请私塾先生在此教书。学堂的建筑形式和当地祠堂相似,中间四根大柱子,后边有左右两间房,分别是塾师的卧室和书房。堂屋很大,堂屋正中挂一幅“三星高照”的中堂,两边挂一幅对联,中堂下有长条式的画台,正中摆着古色古香的青瓷盘龙大香炉和一对烛台,每逢初一、十五、过年过节或新生入学,都要烧香拜师。再边上各放有一个金边细瓷的画筒,里边放画卷、掸帚和大斗笔等。画台前是一张塾师教学用的案桌,上有“文房四宝”以及笔架、笔洗、珠砂盒。堂屋和两边房间前面各一客厅,放着课桌,客厅墙上标明男、女,那时男女是不能同室同桌读书的。学堂楼上存放祖宗的画像、书籍账册和祭祖用具等。
学堂南北各有一边门,北边门和祖父住宅的边门相对,南边门通三间仓房,是存“兰馥堂”租稻的粮仓,供祭祖、办学等公益事业用。
西面的大院子主要用于晒谷,其三面是很高的围墙,南边、北边和屋檐接壤处各有一门亭,南边亭子较大,约二、三十平方米,门两边还有“栓马石”。从上面对“兰馥堂”的描述中,我们可一窥当时村中的民居风格。
此外,“式谷堂”和“绍绪堂”也是相对保留较好的建筑。
“式谷堂”建于晚清,门额为雕制花砖砌就的二十一个寿字图,堂厅三楹,梁柱粗大,青石柱础雕有狮、凤、马、鱼等图案,“过海梁”长达十米,前厅和堂厅中有二十块青石踢脚坊、跺脚坊,上面“三国演义”、“西游记”中的人物浮雕栩栩如生。
式谷堂
“绍绪堂”建于清道光年间,门内有大理石石坊,上刻“崇本厚基”。堂屋高大宽敞,左右两侧门的门框上方各镶嵌了一块横匾,分别刻着“长长”、“亲亲”。柱础粗实,前墙及门厅墙壁上,都用水磨花砖贴面,刻有各种书体的“寿”字二百多个,堂间浮雕、镂雕的图案惟妙惟肖。
绍绪堂
又如“思诚堂”,明末清初建筑,有“千柱落地”之称;
“官房里”,建于清中期,系胡承珙故居,也是一个建筑群落;还有“聿修堂”、“敬义堂”、“思古堂”、“大夫第”等,这些建筑都损毁比较严重。
思诚堂
大夫第
(四)石桥
在溪头村逶迤五、六里的丹溪河上,有大小不同的石桥十三座,密度之大,在一般村落里亦不多见,有的两座石桥之间仅相距不过三十米左右。这些石桥为历代溪头村村民出行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显示了溪头村当时的繁荣。这些石桥仅枫岭桥是大宗祠公款修建,其余均是中举的胡氏官员和当地绅士个人捐资修建。修桥补路是一种美德,所以,文化人中举之后的一个重要事宜就是要为家乡做点公益之事。
村口的大溪桥(丹溪桥)是在清康熙十年(1671),由胡时万将原来简陋的木桥改建成四孔的石桥,每孔约二丈宽,两头桥堍约有五、六台阶,台阶中央是斜铺的麻石,方便独轮车行走。解放前,大溪桥是溪头村唯一的通道,当官的回乡省亲,都要在此下马,然后步行入村。
昔日的大溪桥
龙坦桥横跨丹溪,由七根长石条并列铺成,是明正德己卯年(1519)由胡懋龄建造,桥边河床的上方镶嵌着一块条石,是为桥碑,上面镌刻着“正德己卯安定重建隆坦桥记”字样。现在看这是一座毫不起眼的乡间小桥,可当年也许是村里的一项大工程。溪头村沿河建有一条四、五里路长的街道,街道中是用长麻石条铺就的地面,独轮车长年累月行走在上面,留下了清晰的辙痕。麻石两边用鹅卵石一直铺到街道边的店门前,商店门面多数用云纹砖砌成,门眉上用砖雕装饰。门对门的商店屋檐互相搭着,可让行人遮阳躲雨。沿街还建有十三座凉亭,供人们歇息。这条街道最繁华的地段就在龙坦桥附近,云集了糕饼店、豆腐店、鞋店、药店、香店、爆竹店、纸扎店、桶匠(圆木)店、竹匠店、弹棉花店、油漆店、赶毛驴的脚力店、铁匠铺、棺材铺以及酱坊等等,今天都已荡然无存。
龙坦桥
龙坦桥碑
六、景 胜
按:以下内容摘自明嘉靖十四年(1535)的《龙坦胡氏家乘八卷》和明万历年间(1573—1620)《龙坦胡氏统宗谱》。“嘉靖本”载有“龙坦八景”,但每一景只有石门题的诗。“万历本”刊载的“龙坦八景”没有诗的小序,但增添了桂轩和涤华的和诗,并增加了“新添十景”。
(一)龙坦八景
天下名胜之区,莫不有景也,而景莫不有纪咏也。龙坦之叠巘层峦,源头活水与夫烟云竹树,园亭沼榭之胜,不可殚述,今惟以八景云。
方阜琴横
龙坦之东有山横出,宛如琴状,故曰方阜琴横。 我居方山西,方山居我东。我爱方山者,无弦蕴古风。(石门题)
方阜列溪上,一琴千载横。风清乔木古,仿佛五弦声。(桂轩和) 谁将靖节桐,横我村居东。寂寂杳无响,悠然拂八风。(涤华和) 湖潭镜静
龙坦之北,当罗村、乌盘、贵坑、长冲四水之冲,汇而为潭,清净莹彻,天光相映,有如镜然,故曰湖潭镜静。
载瞷湖潭水,恰如仁者心。其中何所有;天光与云影。(石门题) 浮碧湖潭水,天潢一派分。鱼龙波里物,星斗镜中文。(桂轩和) 一泓开宝鉴,却似本来心。风波任起灭,此中不著影。(涤华和) 南陇朝耕
龙坦之有田若千亩,乘来以耤而有熙熙之乐,故曰南陇朝耕。 溪头称南陇,日日效尧封。春雨一犁足,秋膏万室崇。(石门题) 陇南春太早,农事正纷然。细雨霑蓑笠,清风满石田。(桂轩和) 不是卧陇亩,不是烈侯封。日出群然作,秋来京坻崇。(涤华和) 学堂夜读
所居之后,昔人曾建屋数楹,为讲学之所。今遗址尚存,将复建之,名曰学堂夜读。
学堂基未坠,学堂名犹闻。寄语学堂子,礼废喜羊存。 (石门题) 珠斗一天烂,银灯五夜寒。至今学堂水,澎湃起文澜。 (桂轩和) 学馆在何处,空名一浪闻。但知为学道,凛凛自操存。 (涤华和) 石鼓阴鸣
居之北有石,圆如鼓,天阴即鸣,或以为汉冯唐宅于其下,或以为陈后主尝击之,今遗迹载于郡志,故曰石鼓阴鸣。顽中一气灵,感之几自形。有声达四方。何假桴与人。 (石门题) 布作雷门鼓,何如石鼓奇。天阴时发响,霖雨果相随。 (桂轩和) 奇石忽填然,同声亦同形。形声原不染,识者是何人。 (涤华和)
佛牙香霭 居之东北,有山尖秀如牙,雨霁云收,香雾滃蔚,故曰佛牙香霭。
不闻种芝兰,不闻艺沉檀。乾坤一气氤,香喷佛牙山。 (石门题)
牟尼来献瑞,盘结佛牙山。紫雾香无极,白云去复还。 (桂轩和)
云烟时馥馥,谁为艺栴檀。元气浑无秽,依稀泄此山。 (涤华和)
培福春光
居之南有山,名培福而杂植花木,光景无边,故曰培福春光。
勾芒一司神,处处美春花。何如培福峰,韶光独自华。 (石门题)
日丽花阴静,风微鸟语和。春光处处媚,培福得来多。 (桂轩和)
红白参差吐,风和处处花。何如培福上,青帝最奢华。 (涤华和)
枫林秋色
培福之下有名枫林,枫木阴森,而霜露既降,红酣隐映,实为诗画之景,故曰枫林秋色。
人道枫林社,非秋色亦严。昔贤云战栗,今信不虚传。(石门题)
叶染霜中锦,蝉调风里琴。溪头秋色好,独羡在枫林。(桂轩和)
丹枫分汉殿,梧落气清严。夜月枝头挂,好将此景传。(涤华和)
(二)新添十景
龙坦烟村
祖宅土名龙坦,昔闻见龙在田里,故名。在泾邑东六十里,石门乡溪头都一、二图,分析六户,人烟凑聚,胡氏之世居也。 瑞龙见在田,应名龙坦村。万嗣承庇荫,烟锁似团云。(京兆尹澜石郑钦题)
文笔凌云
住宅对面有岚尾峰,一秀冲霄,故名。
积翠凌霄汉,巍峨竞碧空。文华时拱秀,卓越迈群峰。(都宪念渠萧彦题)
石门晓日
黄子山顶,石阙壁立如门,红日晓出其上,故名。
石缺如门列,红轮晓镜悬。万方咸拱照,胜地得春先。(大方伯湛泉赵霁题)
梧岗秋月
东有梧桐岗,月升其上,故名。
秋月照梧岗,晖明云汉间。蟾宫仙桂馥,指日任渠攀。(大方伯慕渠萧雍题)
鲤石泉清
山岩石其形如鲤,石底泛泉,清流逝海,故名。
黄子谷崖虚,石底泛清泉。昼夜何停息,波澜时可观。(大方伯拙斋萧良干题)
曲水回澜
龙坦水口名称钩湾,活石湾抱,水曲澜回,故名。
源泉来活水,旋绕出溪间。涓涓时不舍,清涛逝复还。(大恭云石郑锐题)
罗松古刹
九峰山下定业寺,有松丈余,枝枝如罗汗盘于其上,又有石圆如鼓,天阴自鸣,汉冯唐宅于其下,陈后主尝击之,今遗迹载郡志,故名。
九峰定业寺,闻有古松名。枝叶生罗汉,石鼓阴自鸣。(少卿东井左镒题)
仙墩遗迹
昔有神仙跪拜于石墩之上,显迹现存,故名。
神仙临胜境,迹影留石墩。文人增逸兴,玩赏记仙名。(宪副毅斋查铎题)
蟠溪晚钓
蟠溪深渊,鱼夜游集,渔人晚钓,故名。
蟠溪有渊深,夜来钓鱼人。忆昔殷伊尹,佐时任阿衡。(都宪中宇赵士登题)
旸谷春耕
西谷朝旸,田产顷余,暮春熙景,乘来以耕,故名。
村西朝阳谷,暮春农力耕。纷纷负耒耜,翻起谷中云。(廉宪荐所徐榜题)
七、诗赋
按:以下是从清嘉庆 11 年(1806)《泾县志》“词赋”卷中选出的有关描写溪头的诗文。
黄子山赋
胡一伦(字右隣,诸生)
惟兹山之巃嵸,会上游之脉络,近则分体于磨盘,远则发源于黄岳,干霄汉而建标意,仿佛以难度方。其起于僻奥,来自遐方,机停执蓄蔽,抑遮藏行旅之所不经,樵牧之所未尝,固登陟之路绝而采揽之莫详迨。夫西面特起太乙,嶙峋中峰华盖,力敌执均,天乙居前,正笏垂绅,端严整肃,王公贵人作郡邑之胚腪,俯众岫以儿孙数百里之屏藩,是寄千万家之保障攸存,此则兹山之大体而指,数之所可略陈。 尝观夫绝顶腾空,周以平陆,黄海依稀,九华仿佛,三溪北奔(黄南尽湧溪,北尽曹溪,西为丹溪,故曰三溪),若出若没。挹天池之一掬,蕴焦火与凝冰,伊夏寒而冬沸,初不减而不增,贮万斛于升斗。美圣泉之见,称藓橘名,坑緅花作坞,双石之交,撑廊架庑,动若雷殷,祸福立睹。骧首兮腾云之马,舒目兮望月之牛,课雨而素波微渍,占晴而赭色遥浮,何厘毫之不爽,若神鬼之与谋。其南则三台卓立,谷号杜鹃,青山翠浥,朱火方然,燄燄烧空,红日熏天。罗汉钵盂(俱峰名)之险峭,无偶石壁(俱岭名)之连绵,箬坑出镭村之水,石金导湧溪之源。其北则石人伛偻,衣冠逼肖,岭有大小之名,谷有枫林之号,锦屏展百幅之图,文笔耸千寻之峭,千年之翠柏霜森,百亩之紫筠风啸,凸石孤悬蔚如文豹,乔木扶疏,万花映照,丹桂香深,孰穷其奥。
览石门之峨峨,俨阊阖之双开,忽望舒之乍湧,若玉镜之升台。眷春秋之不数,屡屈指而徘徊夹石之岗,仰承半瓣联以星聚,骈罗凌乱。别有五峰矗起,云汉参差离立,聚若讲贯,泉涧交流,经分脉判,斯固应接之不暇,而采胜者之所羡叹。若夫晨夕朝昬之变,阴晴明晦之宜,岩峦梯磴之邃,崖谷洞壑之迷,椅桐杉桼之茂,麋鹿雉兔之肥,珍禽异兽之骇,仙葩灵药之奇,又更仆不可悉数。而卧游之所难知,其或雨霁三秋,天垂四宇,海日未升,山云乍起,方烟霭之微兴,忽氤氲之交聚,密如帷幕之张,湧若波涛之怒,原隰失其高低,陵谷迷乎仰俯,既目眩而心警,亦色飞而眉舞,信瑰玮之壮观,而人世之所罕睹。
至若空山寂历,变现天师,须髯飘忽,冠佩萎蕤,执笏骑鹤,赫然其仪,借深崖而作幻,因积雪以呈姿,虽无关于大雅,亦博征之所不遗。况夫土衍而菽粟,烦云兴而雨泽,遍祈年而神像设,望岁而旌旗建(每岁五月建大旗于山顶以祈年)。蒙泉溥灌溉之饶,宝藏济陶猗之算(昔有人于山中获积金遂成富室)。逃名则岩谷可棲,避地则险阻可捍。此其功德之隆,岂仅资夫游观之便。方兹万姓之依凭,实冀一方之休宴,愿邀福于千年庶山灵之无倦。
乾明寺
林淳(三山人,乾道八年为泾令)
寻幽极高远,意欲配飞霞。望岭爱龙首,因山谈佛牙。
炉香清丈室,竹漏滴寒沙。石鼓前村路,言还日未斜。
定业寺
胡鉴(开禧元年为泾令)
拂云开紫气,窈窕入幽境。杉森若趋山,竹青无尽境。
寒螀互响答,野鸟话深静。暗水冽池光,疏风碎金影。
骋怀抖黄埃,吸景别清境。三年面溪西,所乐尤未竞。出野山益深,佳气为参请。
佛牙山(胡鉴)
烈火烹煎沸,鼎游梦回渐。觉此身浮坐,忘三载蕉中。鹿卧护一帆,天际舟要识。此心如止水,尽将尘迹送。 牢愁荆溪莓,藓青无恙待。
考溪书屋(四首)
焦竑(字弱矦,江宁人,万历己丑状元)
春到黄梅万树红,春流曲曲尽朝东。溪头膹有胡麻饭,疑是神仙古洞中。
望望清川转薄长,无人溪馆画生凉。日高槐影侵衣桁,风静松花落笔床。
丹枫几树隐鱼矶,节近重阳蟹半肥。一卧斜川知多久,陶潜曾是黑头归。
四望同云人影绝,千章落木雁声沉。钓纶欲捲蓑衣雪,门外寒潭深又深。
黄子山
洪亮吉(字稚存,阳湖人,乾隆庚戌榜眼,官编修)
兹山何嵚崎,积势走百里。山腰围万井,如堕土囊底。
高寒林木少,秀乃出石理。中峰尤堑绝,曲折不升履。
森严回地轴,屴杰配天体。排空日月烛,尽出山腹里。
清气被一山,峰峰净如洗。玲珑圆石窍,时有怪云起。
丹溪与黄田,各復踞头尾。破曙钟一声,千扉豁然启。
考溪书塾小憩
洪亮吉
活泼田千亩,清冷水一湾。更看云外嶂,知是歙州山。
有屋皆依岸,何人此闭关。醉君三百盏,仍掉酒船还。
石门题壁
徐时(淳熙时人)
山中薄业有莱田,出入于兹五十年。
夹径两崖几蜀道,沿流十度异贪泉。
鹿门莫遂平生愿,屐齿常为险阻穿。
晚卜一邱旗岭上,辋川风月为留连。
定业寺
汪原善(青虹阁诗评:原善诗宛曲清,雅风人之致可掬。)
岚光浮翠湿蒲团,案上楞严静自看。
茶井汲翻秋月白,磬声敲破晚烟寒。
考溪独坐
翟台(字思平,嘉靖己未进士。青虹阁诗评:
思平萧疏淡远,兴来词适。)
投簪早与世相违,长日山中自掩扉。
独犬吠时知客到,片花飞出识春到。
林端雨过溪山润,洞口云深笋蕨肥。
自愧圣朝无补报,但看鸥鸟学忘机。
丹崖积翠
王廷考(字思道,诸生)
云窟峥嵘怪石丛,东南绝境翠微中。
群峰环立春常在,八洞斜连路转通。
虎掌逼空悬佛座,龙门凿险幻仙宫。
年来收拾溪山趣,到此全凭两腋风。
石门篇
查懿(字子美,顺治戌子副榜。青虹阁诗评:字美如海水汩没山川,窅冥刺舟而往,堪怡我情。)
磊石凭空千仞列,划然中断峙双阙。
峭壁面面削不成,天斧鬼工惊奇绝。
晓暾高映灵碧霞,夜雪飞照石门雪。
万化生成何可拟,冥想浑沌气融结。
溪流直下将穿石,抱麓环山还几折。
一溪红遶武陵源,两岸翠逼辋川峡。
昔人棲息此山阴,梯足丹崖曾题碣。
我来坐久清心魂,闲看白云时起灭。
会当续笔订烟萝,溪山风月频占缀。
乘山有感
朱典(字徽五,诸生)
拓址疑烦鬼斧工,石城围住小崆峒。
翠微烟树层凌上,旷窈平开兜率宫。
堆螺叠髻浑不禁,丹崖峭壁扃何深。
或为金仙曾落帽,或为合掌礼真诰。
趺坐脱影尚俨然,宝剑卓立含灵导。
一坞白云半塔连,罅胍潜伏走寒泉。
霹雳飞空悬百尺,欲坠不坠惊鸣鸢。
玉屏倒立颠之尾,孤峻峭绝旁无依。
千山拱揖皆回向,恰似官方朝黼扆。
我来方丈读书时,晨夕阴晴备见之。
花香鸟语堪怡悦,风霜萧瑟亦清奇。
世事盛衰未可度,老僧去后殊寂寞。
赤髭向足者谁子,呼起山精鞭石髓。
游佛牙山
郑相如(字汉林,康熙庚子副榜。兰石诗钞云:先生闲静古雅,逸致翩跹,读之令人矜平燥释。)
歙岳势森蹲,迤逦向北走。陟起黄峰,其高偪星斗。
一脉断复续,拔地作奇阜。谁谓山之灵,幻入金仙口。
仰空吃云霞,天半雷霆吼。而我陟其巅,众岫如培塿。
由来神仙宫,高山占八九。行行得萧寺,夕阳明灭后。
望百花峰
郑相如
黄子列屏障,一脉自起伏。众岫俯儿孙,近者顾与复。
联络成此山,陡如青霄矗。巫云七十二,黄海三十六。
平野一以眺,峰峰积寒绿。芙蓉斗锦帐,莲花绣雾縠。
烂漫何所似,娟娟百花簇。屈曲峰外峰,泻落谷中谷。
山灵如相许,我欲结茅屋。
石鼓山歌
郑相如
山在邑东,传冯唐居此,击鼓集宾客。一云陈后主击鼓召宾于此。
东黄子西白马崖,石鼓屹立两山下。
山中人居不闻声,无声谁为鼓挝者,
君不见陈仓石鼓。
车攻诗周宣中兴,籀史辞西蜀虞鼓。
四十里茂先博识,桐为鱼有画有声。
人工为何似此山,此石天生形如鼙。
冯唐岂爱水云乡,老去买宅山之旁。
击鼓召宾宾皇皇,山上无宫花满树。
后主不畏北兵渡,击鼓何为狎客赴。
传说荒唐纪乘部,我信不信问山鼓。
石鼓默默天无语,青山绿水笑千古。
游丹山
包体仁
崷嵂耸云端,横亘三十里。循麓陟其巅,夕阳如箭驶。
炊烟聚山腰,高鸟飞足底。村落散列星,树影苍茫里。
南望六六峰,北顾长江水。东览敬亭低,西瞻天台峙。
快哉一纵目,景象悉可指。昔有陵阳令,炼丹云在此。
炉火烹黄金,御风乘空起。试与一追寻,井灶依然是。
乘山奇石歌
胡津圣(字原万,诸生)
昔来只得乘山面,今来始悉乘山神。
乘山差高此独小,中含灵气飞缥缈。
确礜古木一径通,浮屠隐约悬松杪。
骚人是地常往来,四壁风光照眼开。
我时适志坐小树,偕友分韵抽明悟。
朝挹东郊万井煦,暮捲西山千树雨。
自春徂秋景愈佳,时着谢屐开胸怀。
遥从天际数征燕,俯瞯山谷恣徘徊。
初平牧羝皆成石,小碌大礣不一色。
雨花历乱结磊砢,散布磷磷总奇绝。
悬崖峭壁凭云生,苍岩翠巘围锦城。
鬼斧神工何处凿,仰瞻云气时纵横。
龙泉螭窟流清波,芝草仙葩夹涧阿。
逶迤一线乘高阜,落帽之石扶藤萝。
经台耸立似缁僧,九年面壁不虚称。
西去玉屏双照耀,两两遥峙孤山岑。
亦有峋峰挂薜荔,峥然特竖出人意。
元龟宝剑动星辰,地骨云根长葱翠。
飞来灵鹫几何年,倒捲层霞空际旋。
米颠若见应下拜,僧孺爱惜须流连。
孰者为甲孰为乙,品题之目将高悬。
于嗟乎,菱溪榖城今已古,
此山奇石不可数,山川灵异不易得。
水西琴溪两胜迹,定堪媲美终南与少室。
若使琴高太白早来游,应以兹山雄峙称鼎立。
鹤山石壁
胡蜚(字翀若,青虹阁诗评:翀若游迹半天下, 清超雅丽之什如,九霄春露三岛秋,云盖山水轮楫激,其篇什鼓其颖锐也。)
嵯峨千仭一溪通,峰上平畴万绿丛。
相对一山天外峙,白云深处欲嘶风。
游黄子山同文光上人
胡承谆(字元音,乾隆戌申举人)
苍云横天天不高,秋山木落风怒号。
石门壁立五百仭,中有一线飞银涛。
老僧扶我行且止,阴崖谡谡声入耳。
登临四顾群峰低,仿佛天语闻尺咫。
石磴廻环鸟道斜,青溪红树有人家。
吾独胡为困尘网,琴剑飘零游兵赊。
君不见下放一路夕阳开,樵歌大笑归去来。
考溪怀古
翟桂芳(廪生)
长怀尚友①志无违,洞口云深忆故扉。
化浃湘南钦德著②,路歧冀北挂冠归。
溪山不老称名旧, 草木无心得雨肥。
一片空明澄夕照, 寻源应复见真机。
原注①:考溪书屋堂名
原注②:先驾部入长沙名宦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