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510阅读
  • 3回复

(福建)汀州胡氏源流讨论三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汀州胡氏源流之辩识
胡在篪


除夕前, 收到长汀县文史委陈小宁主任传来的《汀州胡氏源流考》(以下简称《考》)。 文章作者涂明谦教授是长汀籍人, 长期从事地区文化研究, 因而格外引起我的关注。 怀揣敬畏之心, 几度拜读。


遗憾的是:《考》开篇即认定汀州胡氏共有同一个始祖——万九郎,并将万九郎与胡彭混为一人。 立论大误, 导致论点似是而非, 让人不解, 不敢苟同。


应该肯定的是:《考》 用较多的篇幅论述了“郎名制” 和“朱紫坊”,无疑为姓氏文化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郎名制” 最先由客家学奠基人罗香林教授提出。 它盛行于两宋时期, 流行于客家地区, 是特殊阶段、 特定区域用来命名的一种文化现象。 因多出现在族谱中, 以区别长幼和辈份, 故可理解为“谱名”或“派名”, 而非“真名”。


“朱紫坊” 宋时称“青紫坊”。 位于广储门外的南门及西门以外的郊区。 即今南大街、 和平路、 社下角及大同镇七里村一带。 唐宋时实行“里坊制”, 汀州城内三坊、 城外二十坊, 青紫坊在颁条门外。 明时, 州县城合一后, 调整为十三坊。 城内八坊、 城外二坊, 而将城乡结合部的朱紫坊等三个半城半乡的坊, 称“插花坊”。 可见, “地名”在不同的时间、 不同的空间, 它的名称或定义亦不同。 只有了解其演变的过程, 才不致于陷入认知的盲区。虽说, 姓氏与地名, 两者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然而, 姓氏源流考, 主要还是依靠族谱中载存的史料。 并应着重厘清各支派始祖(有史可考的先祖, 具有唯一性)、 始迁祖(迁入当地开基、 有世系可考的“一世祖”) 的名讳、 生卒、 子嗣; 肇始地(由何处迁来)、 途径地; 迁徙时间、居住地及后裔分布等要素。


应该认识到: 胡氏入闽距今有 1700 年历史。 自西晋八姓入闽, 至东晋、 唐宋以来, 多支胡氏迁居闽省各地, 又都以安定为堂号。 从血脉认同来看, 以郡望命堂号的, 并不代表同源、 同宗、 同祖。综观福建胡氏族谱, 历史上就存在“少且乱”。 同族分房谱相互抵牾、 世系误接乱接等乱象, 不在个别。 究其原因: 是闽粤赣三地抄袭相沿, 间有错误所致。 给源流鉴别增加了困难, 不同认知亦在所难免。这就需要在谱外广罗相关的方志史籍、 古碑墓銘等遗存, 做到: 溯源不唯谱、 说史不离谱。 并深究细节、 利析秋毫, 审慎考据、 辨伪去妄,不断探索真相, 让历史回归当下。


汀州胡氏是闽西、 粤中、 川赣乃至港台、 南洋地区胡氏的源头,厘清其源流脉络, 显得尤为重要。 兹以个人的几点认知概述如下:


第一、 汀州胡氏历来有二派。 三年前, 四川胡征川宗亲寄来新书《蜀闽粤征信校注》。 该书是万九郎后裔胡永南, 为创修《仁寿胡氏族谱》, 于百年前与闽粤两地的胡梦瀛等族人往来的通信手札,并将幸存的 48 封辑录入谱。 内容围绕汀州胡氏世系脉承, 进行了详尽讨论、 严谨考证。 其文献价值, 弥足珍贵。1922 年 5 月, 福建《永同胡氏族谱》 主编胡梦瀛致胡永南函:“汀州胡氏, 原有二派。 一为东胡, 系万九郎后裔, 与上杭、 武平同为五郎公派。 一为西胡, 系白沙公(应为白石公, 客家话“石” 音“沙” 而误写)后裔。 各建祠宇, 并不相涉”。 由此表明: 汀州胡氏两大家族的祖源并不相同。 东胡系庐陵胡氏一派; 西胡源自汉安定胡建旧名家一脉。这与谱载史料互为印证, 与走访世居汀城老人的调查结果基本吻合,而与《考》 三支同一祖的基调, 则大相径庭。


第二、 万九郎不叫胡彭, 不是北宋人。 万九郎, 名垶, 又名绵玖, 字长盛。 宋末, 由宁都上三乡苦竹凹迁居长汀青泰里胡家坊(今童坊镇)。 卒葬大塘背。 生卒年不详, 却有迹可寻。 北宋纪年自 960至 1127 年; 南宋纪年自 1127 至 1279 年。 万九郎系忠简胡銓第五代孙、 銓公第四子胡瀳之后。 瀳公生于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 年)。那么, 他的曾孙怎么会成了北宋人? 显然《考》 有误, 万九郎应是南宋人。


世系显示: 万九郎祖父国贤、 父昌郎。 生子三。


长子五郎: 迁居青岩里岭南村(胡岭), 是为岭南胡氏一世祖。 传至第四代孙千一郎, 徙上杭白砂歧; 千九郎徙上杭珊瑚乡。次子六郎: 守祖居。第三子七郎: 于元初父殁后, 迁上杭金丰里下洋开基。(时永定隶属上杭县, 明成化十四年才置县) 传至第八代孙胡有通, 于元大德二年(1299)徙广东揭阳汤坑, 再徙长乐, 是为胡氏入粤始祖。 后裔于前清时, 分迁粤、 川、 港台各地。 第九代孙胡铁缘, 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从下洋移中川开基。 万历十二年(1584) 建胡氏家庙, 闻名于世。 后裔广布海外, 被誉为“天下第一侨乡”。 侨领胡文虎等一大批名人, 皆出于是族。 中川胡氏鼎盛六百年不衰。


上述主流认知, 从永同、 杭武、 岭南和港台各谱中及流行永定地区的“三字儿歌” 中皆得以印证。 歌曰:


木有本, 水有源。 人始祖, 物本天。 我胡氏, 宋末年。 自江右, 入闽汀。万九郎, 胡家坊。 生三子, 号称郎。 五六七, 各分房。 五城东, 六在坊。七金丰, 住下洋。 建祠宇, 辟土疆。


第三、 白石公胡彭不是六郎。 胡彭, 字延年, 号白石。 北宋元丰间人(元丰纪年自 1078 至 1085),“其先出于汉安定胡建派也”。曾祖于唐乾宁间进士, 仕官江宁, 为“宁牧”。(牧, 是郡守之上, 掌军政大权的地方最高长官。 唐宋时, 唯京师或陪都设“牧”, 以亲王充任。) 为避朱温乱,“族散名煙, 隐于宁都, 不复返安定焉”。 遂于“治平三年(1066) 由宁都迁汀郡宁化石壁村; 熙宁八年(1075) 徙居长汀白石乡; 元丰六年(1083) 卜築城西朱紫坊, 三迁而后安宅焉”。 白石公奉为汀西胡氏肇基一世祖。 今城南马地坑一至六世祖的合葬墓尚在。 碑记为证, 合族认同。


《考》 称:“白石和朱紫这个称谓, 当然是后人在修谱的时候瞎编的”。 又称“六郎西进汀州府城”。


辩识 1: 古人常以出生地、 居住地之名命号。 白石是胡彭的号。明刑部郎中陈鳴宸为之撰传、 长汀知县谢珪作序及清汀州知府胡廷干、知县方暨谟等手书的序文, 皆以“白石公”、“白石先生” 相称。 存于谱中, 历代相传。 难道是“瞎编” 的吗?


辩识 2: “朱紫” 是“朱紫坊” 地名的简称。 源于传文中“朱紫有胡氏自兹始”。《考》 称“朱紫公”, 并不存在。 应指白石公之孙胡坚,字达材, 号紫坊。 而将“紫坊公” 误作“朱紫公”。 可谓是良马失蹄——一时大意了。


紫坊公胡坚生于绍兴六十七年, 卒于嘉熙六年。 十六岁登进士第,官至漳州路总管中大夫。 淳熙间平寇建功, 卒后赐谥号“忠惠”。 从此, 族人尊称为“忠惠公”。 笔者祖父 16 岁时, 刻有落款“忠惠公二十世孙” 的双面印章传存至今。 难道这也是瞎编的吗?“青紫坊”, 在明时改一字称“朱紫坊” 的原由, 无考。 是否与紫坊公“奉祠”(两宋时专供高官的福利, 离职照拿俸禄。) 衣锦还乡时, 身着朱色公服(宋代公服颜色依官品分类, 五品以上, 为朱色) 有关? 当然, 这纯属个人猜想, 不足为慿。


辩识 3: 六郎并未在朱紫坊居住。 所谓“西进汀州府城” 之说,缺乏史料支持。 各谱记载的“祖居”、“城东”、“在坊”, 都指向同一个地方——胡家坊。 所谓“白石公是六郎” 之说, 更是近十年间, 坊间的讹传。 试问: 白石公入汀时, 銓公还未出生。 又怎么可能与他的玄孙, 是同一个人呢? 那么, 六郎及其后人究竟在哪里? 有两种可能:一是返迁祖籍赣地; 一是无传。 总之, 至今没有发现一份史料可以证实: 白石公是六郎, 六郎是白石公。


第四、 汀城只有一个朱紫坊。 《考》 称“朱紫大多数时候他们都猜这是城西的朱紫坊, 但怎么可能? ……青泰里的竹子峒, 后叫竹子坊, 谐音朱紫坊, 最终就叫胡家坊。 ……竹子峒,即朱紫坊, 即胡家坊”。 似乎汀城有东西两个朱紫坊。


辩识 1: 明时, 改“里坊制” 为“街巷制”。 汀城共有 17 条大街、16 条小巷, 朱紫坊保留“坊” 称。 查阅方志, 并无两个朱紫坊的记载。 一般来说, 异地重名的例子, 比比皆是。 如闽粤两省的“长乐县”、“永安县”; 又如福州就有朱紫坊。 而青泰里距县城仅 35 千米, 同城重名的可能性, 几乎为零。


辩识 2: 朱紫坊是汀西胡氏发祥地。 明代中叶建有汀城第一大宅——九厅十八井。 咸丰年间被太平军占为军营, 洗劫一空。 解放后,长汀县纺织厂建于此地。 历经沦桑, 胡府大院虽已不复原貌, 但“爱日堂” 还在, 仍有胡氏后人居住。 150 多年前的家函显示: 笔者曾祖父于 1868 年曾居于此, 在镇龙宫旁寄过信。 位于社下角街口的“登科坊” 牌楼, 是为“弘治戊午科举人胡一中立”, 文革中才被拆除。这些载于方志史书的历史真实, 难道是“猜” 的吗?


辩识 3: 自白石公肇基始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 汀西胡氏已繁衍 30 代不等, 收族男丁超过 6300 人, 成为当之无愧的汀西大族。乾隆六年, 胡志深三兄弟入川, 是为郫县胡氏开基始祖。 道光间, 胡寅亮三兄弟仕官岳州, 在湖南开枝散叶。 咸丰间, 胡振宗移归化, 是为明溪胡氏开基始祖。明清两代, 汀西胡氏文官武将、 名人雅士占闽西名人录四分之一强。 有乐亭县令胡輝、 汉阳知府胡学成、 江宁承宣布政使胡纯基、 内阁中书胡绍基和胡滕基、 户部员外郎胡肯堂、 安徽淮阳河道胡调元、广东、 江西知县胡鑑和胡钦等先贤。 他们好学不倦、 立德为先、 志存高远、 忧国忧民, 铸就了“一门四进士、 一坊六举人” 的辉煌。 当代,胡氏英才辈出。 有中央军委授予“舍己救人英雄” 胡师文、 原长汀县纪委书记胡炜芝、 全国胡氏宗亲网总版主胡先远(南山)、 解放军总医院主任医师胡士良等, 皆为白石公后裔。 更有无数族人广布港台和新马泰及欧美地区。 有前国民党中常委胡观浩、 原台湾总警备司令部中将胡世明、 台湾省政府新闻处编审胡师杜、 美籍华人教授胡希明等,他们都是从朱紫坊走出去的。 难道这一切也都是“猜” 的吗?


诚然, 追本溯源是一件复杂而艰巨, 费时又费劲的事。 应本着“信以传信、 疑以传疑” 的原则, 切忌妄下定论。


眼下, 正值《福建胡氏志》 编辑工作紧锣密鼓之际, 作为祖籍长汀的胡氏子孙, 当责无旁贷, 积极参与, 以尽绵薄之力。 藉以此文与涂教授商榷, 与列位胡氏宗亲切磋, 以求共识。


2024 年正月十八于上海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03-01
汀州胡氏源流考
涂明谦


汀州胡氏,目前可寻宗迹的总共有三支。
一是东胡,即汀东胡氏。
一是西胡,即汀西胡氏。
一是南胡,即汀南胡氏。


三支胡氏在族源的表达上高度一致,就是他们都是万九郎公的后代,即:世居童坊的五郎后裔,世居长汀城西的六郎后裔,和世居永定下洋的七郎后裔;今天散播于永定上杭五华乃至东南亚的胡氏基本都是万九郎公的后代。


万九郎公


先要说一下万九郎公。


在汀西胡氏的族谱中,这位先祖是表达为白石公、朱紫公的,族谱直接指他为汀州开基之祖。汀东汀南的族谱基本如此,清初迁四川和迁浙南的那些胡氏族谱基本也认同这个表达。但是这个表达肯定是错的。


先说万九郎公的名字由来。


万九是排名,万是同辈份用字,九是排行,前头有多少兄弟是不可知的,很可能只有一个。就像南海十三郎一样,要让人觉得他们家兄弟多,不容易被人欺负。这也像红军在闽西苏区时期的军团编号一样,外人很难通过数字排名摸清编制的真正人数和兵力。所以宋代以来闽西地区大量的数字排名的家族称谓,如五郎、六郎是兄弟,他们的儿子辈就可能叫十一郎,十二郎、十三郎、五九郎、六三郎,孙子辈就可能叫百二郎、百三郎、百五郎,重孙辈就可能叫千一郎、千二郎、千三郎,玄孙辈则可能叫万五郎、万六郎、万七郎。然后在以上任何一个数字接继都有可能个拾佰仟万重排。


郎,则是唐宋开始的郎名制。


比如唐初,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是大郎二郎,武则天宠臣张易之兄弟两个被呼作五郎、六郎,唐玄宗李隆基为四郎。这些名字在那个时候相当于乳名,比如我们在西安法门寺地宫中发现的刻有“四郎”的茶具,即是唐玄宗的用具。


但是宋代以后这个郎名,就渐渐从乳名变化为法名,这个法名相当于专用于人去世之后的称谓。由乳名变化为法名,只是一步之遥,因为葬仪是要把亡者按照家族排序的方式安葬入土,所以这个乳名到法名的转变是可以想象的。


日本大约也是在宋代将我国的郎名制学去,他们学去郎名制的部分正是法名部分。今天在日本的葬礼上,我们看得到在亡者在神位木主上表达为“寺院”+“释**”这样的名字,正是法名,而他们的法名多半与他们村庄里的寺院和他们的皈依有关,因为他们没有发展出宗法制。


因此,万九郎之名,正是胡氏先祖的郎名,也是他们在亡故之后的法名。


那为何白石公和朱紫公不是他的真名呢?


原因有二。


第一,是在各支派的族谱中,万九郎公都被表达为胡彭。


第二,白石当然是指一些族谱中说万九郎公来汀居住在白石乡,这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住在朱紫坊。原因也有二,一是白石由唐代长汀县白石乡这个地名而来,后代指这个地方为白石是很少的,至少宋代很少,白石这个名字多存于方志史书;另一是宋代 开始今天城西城南这一块地方开始叫青紫坊,一直到明代朱紫坊这个名字才出现。万九郎公是北宋人,他如果一定要以地名称谓,那也应当叫青紫公,所以白石和朱紫这个称谓当然是后人在修族谱的时候瞎编的。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当年的户籍制度很严格,州府所在的汀州和长汀县城,管得更严,所以白石乡也就是后来的长汀县附属的乡镇,不容易住下来,能住下来,就是朝廷从中原派来拓荒和开边的。上一站迁于宁化石壁的万九郎公,不可能从石壁这样一个中原流民中转站直接进入州府核心居住的。


所以万九郎公的居住之地和朱紫之名另有来历。

竹子峒和朱紫坊、青泰里、胡家坊


基本上大多数族谱所指,尤其是汀南粤东的胡氏谱,即永定和五华的谱,都是说万九郎公有三个孩子,他们的谱上这样记载:”万九郎是从宁都上三乡苦竹凹,先迁宁化石壁,再迁到汀州府清泰里胡家坊,卒葬大塘背。“


我们整理一下,宁都上三乡应当是今天江西省赣南宁都县的上三坑,从这里有捷径可从田埠乡过石城县琴江到达宁化石壁村。这两地的路程今天是五十公里,也就是一百华里。而从宁化石壁村再迁童坊胡岭,也是一百华里。


人类迁移,是有规律的。一百华里,是你仍然熟知的气候,耕作上不用重新学习,同时也是容易得到生存信息的一个距离。所以我们假设胡氏万九郎公带着妻儿们第一站是宁化石壁,这个地点刚好骑在福建与江西的交界处上,有利于他们消化福建与江西在气候上的微小差异。然后他们继续南下。


汀州府清泰里胡家坊,这当然是一个后代在抄写时出现混乱的典型。府这个建制,出现在明代,汀州在宋代就叫汀州,不能加府。而清泰里,则是青泰里的误写。有意思的是,这个名字很靠谱!因为明代 开始青泰里指的是今天河田镇和策武镇的大部,而宋代中后期的时候青泰里分成了青泰上里和青泰下里。


青泰上里指的就是今天长汀县童坊镇集镇核心所在,青泰下里就是明代的青泰里,而到了明代青泰上里就和岩头团合并为青岩里了。


也就是说,这个“汀州府清泰里胡家坊”唐宋元明大乱斗的地名里才真正包藏着信息。我们今天在地图上找得到这一地方,就是长汀县童坊镇的胡岭村。


为什么是这里呢?


因为青泰里这个名字中青的来历是青潭,今天童坊集镇所在的地方就叫青潭,这个青潭是真的存在一个大潭,也就是长汀人说的大塘,我们怎么看得出这个大潭的位置呢?今天童坊集镇西部河对岸有两个小地名还能看出当年潭水的范围,一个叫围岭寨,被误写为“围岭才”,一个叫营哩,围岭挡住了往洋坑、凹背的路径,而营哩,则是驻军在此的驻地,一旦有警情,他们就会到围岭寨上设防。别的地方能通过吗?不能,因为有青潭的存在。


所以迁到这里之后,万九郎公在此终老,“卒葬大塘背”,这个大塘背在哪里呢?胡岭。
因为当年居住的核心是集镇上,他们看胡岭方向中间隔了一个大潭,故而他们称在大潭之南的胡岭为大潭背。


“汀州府清泰里胡家坊”,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错了一个字的宋代汀州地名,这个地名,直接指出了今天童坊胡岭的位置。


说到这里朱紫坊没有出现啊。


别急,古代闽西汀州在万山丛中,平地居所,都被称之为山峒,意为山间平地。闽西有歌谣传唱:“梅花十八峒,峒峒十八洋,洋洋十八厅,厅厅一把金交椅。”意思是由做一个厅的大小的小平地若干可组成叫洋的小块平地,而若干叫洋的平地则组成连续的山间平地,即社区,而这些小平地形成的社区,自然产生出宗族姓氏与头人。


因此在今天童坊集镇我们还能从老人嘴里听到这样的称谓:青潭峒,指今天集镇到青潭村之间的平洋之地,竹子峒则指胡岭所在的小平洋,水头峒则指长春一带的平洋。是的竹子峒,这个发音和朱紫坊是一样的,所以胡家坊是最终定型的地名称谓,最早还叫过竹子峒,由于峒比较蛮野,后来大多不用,叫竹子坊,谐音朱紫坊,再后来因为胡氏在当地有绝对优势,所以最终就叫胡家坊。今天的胡岭村,当然是青潭围湖造田之后,平洋之地扩大,胡家坊的平洋不再是区域内最大。同时胡氏先祖葬于此处山岭,有相当的神圣性,称山岭河川,“胡岭”的现代称谓,也就是理所当然了。


我可能更多证据呢?当然,孤证不立嘛。


朱紫岽和汀西朱紫胡


胡氏长房五郎一支,是留守胡岭的一支,六郎西进汀州府城,而七郎继续南下,这个兄弟结构很安全,就像鸡蛋不曾放进一个篮子里。


南下的一支,走了足有两百里,中间当然是有过别的落脚点,这一支的壮大是有目共睹的,下南洋的胡氏即是他的后代。而西进的一支,走了五十华里,到达今天古城一带。有相当理由相信,这一支通过几代人的积累,在古城到汀州城西面的地区发展成为望族,我们今天看《汀西胡氏族谱》,会发现他们大多数的墓葬都在汀州城以西,分布于今天从古城镇到策武镇的工贸新城的区域,这一区域,正是古代长汀县古贵里的所在。到了第六第七代,由于家族积累足够,胡氏崛起。而我们把墓葬除去汀州府城内卧龙山附近的,大多数早期胡氏墓葬都在今天以古城元坑和梁坑为中心的古贵里区域。这个区域内有一个小地名很有意思,就叫朱紫岽,所在山脉的山南是古城南岩,山北是古城集镇区域,山西是江西福建山界,山之东是古城元坑、和梁屋头,也就是在汀西胡氏族谱中出现频率很高的城南梁家村,山之东北是梁坑,山之东南是李城。这座朱紫岽是这一带居民在风水上常用的靠山,由于地名失落,经常被乡民指为猪子岽,或者朱子岽,都不是,就是朱紫岽,“朱紫一岽,富贵盈坊”。


明代的时候,汀州城南面长汀县城里青紫坊改名叫朱紫坊,当然有可能是因为胡氏在第六七代的崛起,原本的青紫坊后来都是胡氏所居,青字给了青云坊,就是今天紫云祠所在,而紫被朱紫坊所继承,指青云坊以外的社下角、南大街西面、西水门内、罗坊、窑上、七里。若熟悉《汀西胡氏族谱》,这些地名在胡氏中前期墓葬中出现频率是很高的。


胡氏一直很肯定,朱紫胡氏这个朱紫指的是胡氏的汀州族源,但是大多数时候他们都猜这是城西的朱紫坊,但怎么可能?胡氏怎么会用一个明代才出现的地名来称谓自己宋代的祖先?


因此,无论朱紫坊还是朱紫岽,都是为了纪念他们在汀州长汀县青泰里竹子峒,即朱紫坊即胡家坊开基的,同时安葬在青泰里胡家坊的胡氏万九郎公。所以汀州三胡,无论是东胡还是西胡还是南胡,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他们祖源指向同一个祖先。


大体我所知汀州胡氏的族源如此,供客家的胡氏乡亲参考。

涂明谦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03-03
汀州胡氏简析

汀州胡氏现已知有5支以上。其中有三支知道始祖的溯源;其中2支以上根本不知祖籍从何而来,传承世系代数知晓不多。简析如下:
第一支:汀西古城“白石公”胡氏。该派谱记于治平三年(1066)由宁都迁汀郡宁化石壁村;熙宁八年(1075)徙居长汀白石乡;元丰六年(1083)卜築城西朱紫坊,三迁而后安宅焉。白石公奉为汀西胡氏始祖。堂号“安定堂”, 尊为始祖“白石公”。至今入汀939年。
第二支:童坊胡岭(古为青岩里二图岭南)胡氏。堂号“安定堂”。该派始祖五郎公。吾族自安定立之本,而支分于豫章。始祖五郎公1230年以泉州赴任经青岩【现连城罗坊】遇寇阻道乃来辟胡岭。由南康府都昌尖山下【现为江西九江都昌县苏山乡尖山村】乃来辟胡岭,是汀所托之本也。娶汤氏合葬后龙山脚下象形乙山辛向。公传三世,而分三派。长,八郎为连城傅地派;幼,大一郎为上杭珊瑚派;中,小五郎吾胡岭之派也。小五郎胡岭支派又分三派,长大郎为上坊,次 九郎为新屋门,三 十郎为本县新桥鸳鸯。至今历经784年,分迁三省多市县,传承三十三代。入汀时间地址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第三支:万九郎、七郎派。该派谱记万九郎不知年代,从宁都苦竹凹入汀青泰里胡家坊(注:青泰里有五图【村】,胡家坊既然成了坊就有一定规模,但现查无此地名,也不知在那个图)。子“七郎”不知年代又迁徙永定下洋传承子孙分迁广东湖南等地。在长汀没有传承,现无后代传人。堂号“安定堂”。
第四支:师福(师古田)派。该派不知祖籍年代来源,也不知始祖情况。大概传承10多代,几百子孙(具体不祥)。堂号不祥。
第五支:汀城东门街胡氏。现几户人家,该派不知祖籍年代来源,也不知始祖情况。现只知道传承几代。堂号不祥。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03-05
汀州胡氏简析
胡永兴



汀州胡氏现已知有5支以上。其中有三支知道始祖的溯源;其中2支以上根本不知祖籍从何而来,传承世系代数知晓不多。简析如下:


第一支:汀西古城“白石公”胡氏。该派谱记于治平三年(1066)由宁都迁汀郡宁化石壁村;熙宁八年(1075)徙居长汀白石乡;元丰六年(1083)卜築城西朱紫坊,三迁而后安宅焉。白石公奉为汀西胡氏始祖。堂号“安定堂”, 尊为始祖“白石公”。至今入汀939年。


第二支:童坊胡岭(古为青岩里二图岭南)胡氏。堂号“安定堂”。该派始祖五郎公。该族自安定立之本,而支分于豫章(南昌市东湖区)迁庐陵(吉安)再迁南康府都昌尖山下。始祖五郎公1230年以泉州赴任经青岩【现连城罗坊】遇寇阻道乃来辟岭南。由南康府都昌尖山下【现为江西九江都昌县苏山乡尖山村】徙居胡岭,是汀所托之本也。娶汤氏合葬后龙山脚下象形乙山辛向。公传三世,而分三派。长,八郎为连城傅地派;幼,大一郎为上杭珊瑚派;中,小五郎吾胡岭之派也。小五郎胡岭支派又分三派,长 大郎为上坊,次 九郎为新屋门,三 十郎为本县新桥鸳鸯。至今历经784年,分迁三省多市县,传承三十三代。入汀时间地址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第三支:万九郎、七郎派。该派谱记万九郎不知年代,从宁都苦竹凹入汀青泰里胡家坊(注:青泰里有五图【村】,胡家坊既然成了坊就有一定规模,但现查无此地名,也不知在那个图)。子“七郎”不知年代又迁徙永定下洋传承子孙分迁广东湖南等地。在长汀没有传承,现无后代传人。堂号“安定堂”。


第四支:师福(师古田)派。该派不知祖籍年代来源,也不知始祖情况。大概传承10多代,几百子孙(具体不祥)。堂号不祥。


第五支:汀城东门街胡氏。现几户人家,该派不知祖籍年代来源,也不知始祖情况。现只知道传承几代。堂号不祥。


可能还有支系胡氏散居长汀,待考证。


胡岭五郎二十八世孙 永兴 谨记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