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2126阅读
  • 11回复

西递古村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6-11-29
西递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城东8公里处,距屯溪约54公里,距黄山风景区仅40公里。

    西递原名西川,西递村建于北宋元丰年间,距今900余年,后因徽州府于村3华里古驿道处设“铺递补所”而改称今名,村中保存完好的124幢明清民居,大多为三间与四合格局的砖木结构楼房,马头墙、小青瓦,且“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都是国内罕见,被游客、学者誉为“世界上最美的村庄”“古民居建筑的宝库”。

   西递距黄山市府所在地屯溪54公里,距黟县县城8公里。该村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居民三百余户,人口一千多。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故自古文风昌盛,到明清年间,一部分读书人弃儒从贾,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故里建设得非常舒适、气派、堂皇。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西递村是以宗教血缘关系为纽带,以胡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西递村四面环山,东西约长800米,有三条溪流从村北、村东流经全村后在村南会源桥处汇聚。西递村村中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形成船形的船体,村落四周的上百亩良田簇拥着整个村庄。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以东西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用黟县本地产的青石铺就。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富有韵律感。宽约3米的正街、横路街、前边溪街、后边溪街等四条街道,构成了村落的主要道路骨架,四十多条保存完好的古巷弄辐射全村。住宅大多临水而建,有精雕细刻的八字大门楼,高耸的马头山墙,曲折的墙面,形状各异的石雕漏窗及街头巷尾的石凳、水井、石板桥,这些建筑和物件都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原有风貌。整个村落的整体轮廓与所在的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风光和谐统一,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体现出皖南古村落的特有风貌。

  西递民居外表简朴,墙面出于防盗安全的需要,基本是用封闭的外墙围护,对外窗户很少,多以黟县青石镂空雕成花卉和几何图案装饰。大门均用黟县青石做框,上部镶嵌门罩,多用砖石雕刻,以花鸟虫鱼或历史场景为题材,寓意深刻,极为精美。特别引人注意的是房间的梁、枋、斗横、雀替、隔扇和凭空窗上的雕刻,雕工细腻,异常精美。建筑上多用木雕、石雕、砖雕,这是明清徽派民居建筑的又一典型的特征。

  村内现存的明、清古民居有124幢,祠堂3幢,道路、水系均维持原状,正街、横路街和40多条巷、弄以及特有的青石板路都得以保留,使得西递堪称徽州古村落中的典范。

  西递不论在建筑布局、营造技术还是装饰工艺上的成就都是极其巨大的,被人们誉为代表着中国唐宋以来住宅和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的最高水平。它们还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徽州文化的载体之一,是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的徽州文化的产物。2000年11月30日,西递作为我国最典型的古村落类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中。

  胡文光牌坊:俗称西递牌楼。建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牌坊高12.3米,宽9.95米,系三间四柱五楼单体仿木石雕牌坊,通体采用当地的“黟县青”大理石雕筑而成,整个牌坊上下用典型的具有徽派特色的浮雕、透雕、圆雕等工艺装饰出各种图来,而每一处图案都蕴含有极深刻的寓意。胡文光牌坊造型庄重、典雅,石刻技艺出众,堪称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

  敬爱堂:位于前边溪东岸,是一座面积达1800平方米的典型徽派砖木结构建筑,也是西递村现存最大的祠堂。敬爱堂门前飞檐翘角,气势恢宏。步入中门为祭祠大厅,大厅分上下庭,中间有大型天井。敬爱堂是祀拜祖先、教育后代、凝聚宗族和举行各种宗教活动的场所。于1992年重新修复,现被辟为“西递民俗展览馆”。

  追慕堂:位于大路街上方,建于清乾隆甲寅年(公元1794年),用以追思慕念胡氏先祖,使后人勿忘当年的李胡渊源。追慕堂屋顶为飞檐翘角,八字型大门楼,檐下三元门外设有木栏,八字墙用整块打磨光滑的黟县大理石制成,风格独特,极为精美壮观。

  旷古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一幢清朝时期典型的徽派庭院式的私家宅院。斋内的砖、木、石三雕都基本保持原样,正厅堂前摆放有西递古村落全景大沙盘,形象地再现了古村落的整个布局和山形地貌。

  瑞玉庭:位于横路街口,建于清咸丰年间,是一座具有代表性的徽商住宅。从上而下整体看来似“商”字形状,当人从下穿过时就与其组成了完整的“商”字,寓含着“人人皆经商”之意,这是徽派民居厅堂里的一个独例。

  桃李园:位于横路街中部,建于清咸丰年间,由正屋和庭院组成,是西递徽商胡元熙的旧宅,也是西递唯一的住宅、书馆相配的建筑。后进厅堂两侧有12块雕花木板,上面依次镶有书法漆雕《醉翁亭记》全文是出自康熙年间古黟书法家黄元治之手,十分珍贵。

  西园、东园:西园在中横路街上,建于清雍正年间,距今有260年历史,是清道光年间四品官胡文照的私宅。庭院分前、中、后三进,以低墙相隔,院内有花草树木、鱼池假山、匾额漏窗,用的是典型的徽派造园手法。东园与西园相对应,是一组多单元的古老住宅,风格古朴,不事华丽。

  膺福堂:是西递官职最高的清二品官胡尚熷的私邸。“建于清康熙年间,为三进三楼结构。膺福堂是典型的徽派四合院,屋内的隔扇门皆雕成莲花状,精制典雅,天井四周的雀替木雕呈倒爬狮,尽显官商府第的气派。

  仁堂:位于大夫第后弄的前边溪畔,建于清康熙年间,原为村中徽商泰斗,有“江南六富”之一美誉的胡贯三晚年的居所。仁堂古朴而典雅,房屋是五间二楼结构。惇仁堂后来还是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在西递创办黟县第一所“崇德女子学堂”的大家闺秀黄杏仙的故居。

  尚德堂:位于前边溪上游,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约有400年的历史,是目前西递古村落里尚有的最古老的明代民居建筑。

  走马楼:位于村头胡文光牌坊西侧的走马楼又称“凌云阁”,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走马楼分上下两层,粉墙墨瓦,飞檐翘角。在此凭栏远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八面来风,令人心旷神怡。

  绣楼:位于村大路街与横路街交汇处的大夫第边,传说原胡家小姐曾在此楼上抛绣球择婿,因而又被称为“小姐绣楼”,绣楼占地仅6平方米,但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建造精巧,十分玲珑典雅。

  桃源洞:在西递村西南8公里的石墨岭南麓。这里山崖陡峭,河水湍急,古人在崖壁上凿通一洞,洞深3米,一条石板栈道穿洞而过,是古代府县往来之要塞。1956年,黟渔公路施工,将洞口炸开,如今遗址可见。

  寻阳台:位于黟渔公路旁,距西递7公里。这里崖壁陡峻,崖下有一深潭,潭边有一巨石,名浔阳台,又名钓鱼台。如今石台上刻的“钓鱼台”三个字仍清晰可见。
[ 此贴被胡茂林在2006-11-29 13:24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6-11-29
谢谢楼主,辛苦了.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6-11-29
景色很不错啊

请问,楼主可是西递明经胡氏?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胡氏宗亲网》,打造胡氏寻根第一网
联系方式:
eMail:swordfly369@163.com
QQ:240354002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3-22
黟县的西递位于县城东8公里处。西递原名为西川,乃取村中三条溪水东向西流之意,又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该村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整个村落呈船型。

    西递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距今近千年的历史,是一个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聚族而居的村落。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胡昌翼是唐朝末代皇帝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性,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故自古文风昌盛,到明清期间一部分读书人弃儒从贾,他们经商成功后,在家乡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故里建设的非常舒适、气派、堂皇。虽历经数百年的社会动荡,风雨的侵袭,使得不少的民居、祠堂、书院、牌坊被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还保留了明清村落的风貌和特征。
西递最大的特色就是村中至今还完整保存着124幢明清古民居,这些古民居“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营造之精、装饰之美、文化内涵之深厚”,堪称为“中国明清民居的博物馆”。“东方文化的明珠”。西递古村落保存完整,风貌依旧,风格独特,民风淳朴,还延续传统的生活方式有着真实性和完整性,因而具有较高的的科学、文化和艺术价值。在西递村头,有一座巍然耸立的刺史牌坊,它建于1578年的明万历六年,具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西递村人胡文光因功绩显著,经皇帝恩准建造的。这座造型巍峨的牌坊为三间四拄五楼石雕牌坊,它高12.3米,宽9.95米,是用优质的黟县青大理石雕刻而成,其石雕艺术及建筑规模都叹为观止,是罕见的艺术精品。西递村已开发的景点有走马楼、胡文光刺史牌坊、旷古斋、瑞玉庭、桃李园、西园、东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笃敬堂等20处景点。

    西递古民居中的楹联是西递的一大特色,使古朴典雅的古民居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等等,这些富有哲理的楹联,给人以启迪,而精美的书法艺术又使游人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走进西递,仿佛穿越了历史的隧道,时光又停留在了明清社会,西递的建筑文化、风水文化、三雕文化、楹联文化、民俗文化都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和及高的水准,让每一位中外游人都如痴如醉,相间恨晚。
★讓世界了解胡氏,讓胡氏走向世界!★
QQ:2117727433
胡氏淘宝群:128966841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5-01
西递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南部,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该村源于公元11世纪,发展鼎盛于14-19世纪。20世纪初,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西递村的发展也日趋缓慢。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西递村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西递的石、砖、木三雕,堪称西递三绝。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英文名称:Ancient Villages in Southern Anhui - Xidi and Hongcun),西递、宏村于1999年12月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V)(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编号:200-025)。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

小图 | 大图 图片

  • 追慕堂(一进院)
  • 追慕堂(二进院)
  • 旷古斋
  • 敬爱堂外院
  • 富丽堂皇的迪吉堂
  • 西递村民俗博物馆
  • 民居屋顶的“露台”
★讓世界了解胡氏,讓胡氏走向世界!★
QQ:2117727433
胡氏淘宝群:128966841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6-09
      西递村游览
      西递村可是个有着传奇色彩的古村,这是因为这个胡姓宗族的村民,其先祖乃唐朝皇家嫡系。我们还是以参观顺序为主脉络介绍,血统的问题稍后再说。

1. 村头走马楼

要进西递村,必经走马楼。因为这里如今是进村参观的收费口,古时人们也是由此进村。走马楼建于清道光年间,是本村首富胡贯三为其儿子迎娶当朝军机大臣曹振镛的女儿而专门建造的。前面说过,当时商人的地位不入流,十分低下,很多商人都积极地巴结官府、名士。胡贯三自从与朝中重臣成为了亲家,生意更加蒸蒸日上,很快就成为了江南六大巨富之一,儿子也被委以杭州知府。后来,走马楼成为胡氏宗族的聚会娱乐场所,文人墨客逢时而来,吟诗作赋,饮酒纵论,颇似西方早期的文化沙龙。
2. 石牌楼

一过走马楼,人们的视线马上就被眼前的巨大石牌楼所吸引,它就是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刺史牌楼,距今4百多年了。这牌楼是明神宗恩准为其四品大员胡文光建造的,横梁西向刻字“胶州刺史”,东向刻字“荆藩首相”。胡文光进士及第,入仕后官位累升至山东胶州刺史,他为官勤勉,政绩卓著。后得到神宗的叔父长沙王的赏识,将其调任王府长史,总管一应事务。王府长史也称王府首相。据载,历史上西递村曾有13座牌楼,那12座消失了的牌楼的主人中,地位、权势比胡文光高的不止一位。但胡文光的身价最高,牌楼的规格最高,留存于世的时间也最长。其间的事故就不细说了。要细看的是牌楼上的石狮,那狮子头朝下,呈俯冲状,这姿势就连见多识广的赵朴初先生都感到惊奇。
3. 街巷

据说西递全村的造型像一条船,当然我未能就此考查。船型寓意胡氏宗族要扬帆起航,在世事的海洋中破浪向前。西递的街巷同样很美,一般来说要比宏村的街巷宽些,可能是因为西递村当官的人官更高、读书的人名更大、经商的人钱更多的原因吧,所以房屋街巷都建得更气派些。要说历史呢,胡氏迁居西递要早于汪氏迁居宏村百年左右,又是皇家后裔,处处高人一头也是理所当然的。


4. 村名由来

本村原名“西川”,为何又叫“西递”呢?一种说法是因为此村古代设有驿站,而驿站又称“递铺”,这村曾叫“西递铺”;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村中溪水的流向,说来也怪,流经此村的两条小溪都是自东向西流,可谓“东水西递”,因而简称“西递”。如今,在胡文照故居“西园”的院子中还立有早年的村碑。据说,这个石碑是不久前出土的,是西递村村名的实证。胡文照何许人?清道光年间开封知府也。“西园”和胡某父亲的宅子“东园”,都是西递村的名园,特别是西园,规模较大,不似大多数封闭的宅子,它有开敞的庭院,是典型的园林式民居建筑。西园中最有欣赏价值的是两块石雕漏窗,被称为绝世之作。据说日本富商看到后要出巨资购买,胡氏后人不为所动。

5. 作退一步想

村中有一处宅院叫“大夫第”,是胡文照任开封知府时在家乡修建的官邸。建“大夫第”的同时,在旁边还建造了一座阁楼,名“桃花源里人家”。在其门洞上方的石匾题额为“作退一步想”。为在建筑上体现这一思想,整个阁楼向后退缩一米。知府大人何来此种思想?原来在他做知府之初,曾大刀阔斧地整顿吏治腐败,得罪了许多官员。这些官员勾结起来诬陷他,欲置他于死地,他几乎丢官。幸有一位绍兴师爷点拨,劝其作退一步想,先保住官职,再循序渐进。虽然按照师爷的劝告,在整治开封的吏治方面取得成绩,但也因此不容于官场,在知府位上一任十余年未见提拔重用。遂使他产生对官宦生活的厌倦,有了及早隐退的念头。

6. 文化氛围

开头提到西递胡氏族人是皇室后裔,这是有根据的。据《胡氏宗谱》记载,胡氏始祖并非姓胡而姓李。这位始祖便是唐昭宗李晔的小儿子,末代皇帝李木兄(音:处)的弟弟。当时的梁王朱温,手握重兵伺图篡权,逼迫昭宗迁都洛阳。当昭宗一行走到河南陕州时,皇后何氏生下一男婴。李晔自知性命难保,便将婴儿秘藏民间。适有一位婺源人叫胡三的正在陕州做官,当即弃官保婴,将孩子带回老家,改为胡姓。不久,昭宗皇室全家均被朱温杀掉,唯有遗婴幸免于难。百多年后,胡氏五世祖胡士良认定西递是风水宝地,将全家从婺源迁来。

因是帝王后裔,所以胡氏族人自我意识十分高贵,无论穷富,他们都非常重视文化,重视教育,代代读史论经,精神层面超脱于一般平民百姓。在所有的胡氏宅内,楹联、题字、匾阁、书画无不渗透着浓烈的文化气氛。村中清代知名收藏家胡积堂,在其居所之一的“履福堂”中的一幅楹联最具代表性,“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室内提示“不得照相”,这张照片是偷偷盲拍的)
7. 祠堂

据说,鼎盛时期西递村共有各类祠堂30余幢。宗族祠堂可分为“宗祠”、“支祠”和“家祠”,用来祭祀祖先、族人议事、婚丧嫁娶、惩戒不肖等。目前村里恐怕就剩两个祠堂了,第一张照片“追慕堂”,是胡贯三的家祠,这里供奉的不是胡氏始祖而是远祖唐太宗李世民。胡氏自迁居西递后,历经270余年,整整37代,代代单传,既不发人,也不发财。后经风水先生指点,胡氏是李唐后裔,应供奉唐皇。这以后,西递胡氏果然渐显生机,逐渐发展成近万人的大宗族。

第二张照片“敬爱堂”,是胡氏宗祠,规模很大。宗祠内门框上悬挂一块大匾,上书一个“孝”字。那孝字上部右侧酷似一仰面作揖尊老孝顺的后生,而看他的后脑却又分明像一只尖嘴猴头。人说,它寓意着孝顺者为人,忤逆者为畜。据说这个孝字是南宋大哲学家朱熹造访西递时所书。

  8. 历史和未来

中华文化和历史之悠久深邃,就像这张照片一样——深不可测。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亮处的一小部分,而需要我们探寻、发掘、整理和传承的实在太多太多。徽州是徽商的发源地,而黟县又是徽商的主要故乡。徽商曾经何等辉煌,如今留给我们的只有这些幸存的村落和房屋。这宝贵的遗产我们后人一定要万般珍惜,再也不能干傻事了。

小图 | 大图 图片

  • 西递古村落|寻根旅游 - 胡氏宗亲网论坛
  • 西递古村落|寻根旅游 - 胡氏宗亲网论坛
  • 西递古村落|寻根旅游 - 胡氏宗亲网论坛
  • 西递古村落|寻根旅游 - 胡氏宗亲网论坛
  • 西递古村落|寻根旅游 - 胡氏宗亲网论坛
  • 西递古村落|寻根旅游 - 胡氏宗亲网论坛
  • 西递古村落|寻根旅游 - 胡氏宗亲网论坛
  • 西递古村落|寻根旅游 - 胡氏宗亲网论坛
★讓世界了解胡氏,讓胡氏走向世界!★
QQ:2117727433
胡氏淘宝群:128966841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9-19
同样的景,甚至取的同样角度,叹!
情系故土,景仰前辈,叹服徽文化的博大精深!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9-20
引用第6楼德子和刀郎于2007-09-19 09:17发表的  :
同样的景,甚至取的同样角度,叹!
情系故土,景仰前辈,叹服徽文化的博大精深!
徽州文化是中华三大古典文化代表.也是胡姓之骄傲!
据悉家谱是:奉,力,士,大,道;德,盛,永,荣,昌.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10-20
古黟西递的传统文化魅力

    素有“桃花源里人家”誉称的皖南古村落西递村可谓是一本厚厚的教科书:当你置身于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扑面而来的是那浓郁芬芳的文化气息和特有魅力的古建风姿,它将使你陶醉迷离,留连忘返……

一副楹联一堂课

  楹联又称对子,对联和联语,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分为上下联,也称出对句。它生动鲜明,格调优美或借物抒怀,或明心托志,或赞美景物,或歌吟赞叹,不仅能给人美的享受,而且能得到启迪和教益。
  西递村目前完整保存的224幢明清民居中古楹联不下百幅,多以竹木为面,精雕细刻,镏金绘彩,垂挂于厅堂、书房,其字体有:篆、隶、楷、行、草五体书法,以楷、行多见,如民宅“瑞玉庭”的厅堂木柱上悬挂着三幅以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世等为主要内容的木制楹联。其一是教诲儿孙的传家之道:“事业从五伦做起/文章本六经得来”,其二是训诫儿孙的修身之道:“寿本乎仁乐生于智/勤能补拙俭可养廉”,其三是传授儿孙的经商之道:“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这里所说的“道”,笔者认为就是经验之谈、做人根本。这三幅联文内容充分体现了古徽商人大多是饱读诗书、知识渊博的儒商,他们以儒家的道德规范作为自己处人行事的准则,殷切希望自己的后人既能吃苦耐劳、勤俭创业,更要读书执礼、积德行善,以不负祖考彝训、绵世振家。此外在“履福堂”、“膺福堂”、“笃敬堂”等清初时期的民居中还有许多崇儒重教、劝人为善之类的格言联,诸如:“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在西递古民居的厅堂上悬挂着底蕴深厚的古楹联,为居室环境增添了几分雅气,形成了强烈的传统文化氛围,更让人们置身于历史文化的熏沐之中。

一条格言一训诫

  在西递古民居中,有些书画小品、格言警句大都镶嵌在正厅两厢花门上,它们多为文人雅士从实践体验中提炼出来的人生感悟和警世训诫。房子的主人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这块阵地的重要作用,往往都把它们悬挂在居所宅第的显眼之处,以此作为毕生鞭策自己的座右铭和对儿孙后代的谆谆教诲。
  至于格言警句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细加品味,其乐无穷。诸如:“凡礼义廉耻只可律己,不可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多怨”。“朱文公居家有四本,读书起家之本,勤俭持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积阴德者自心知之,不必人明知也。则救人之难,解人之仇,济人之困,第行其吾心所不忍耳,非必欲人知也,故曰阴德”。“天下无难处之事,只要两个如之何,天下无难处之人,只要三个必自反”。(注:天下没有处理不好、办不到的事情,只要有决心和恒心就行了。天下没有处理不好的人际关系,只要自己反思一下是否做到了以身作则,以诚相见和以德报怨。)古徽州人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一向把它列为“家庭、学校、社会”三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人遗子,金满赢,吾教子,唯一经”。当自己的孩子五六岁刚懂事时,他们的父母就把这些格言警句作为“家训”教材时时教育和勉励他们长大成人后要艰苦创业,争气做人。西递村数百年的历史证明,徽商兴旺之日就是西递鼎盛之时。那些出外经商的西递人绝大多数都是积极上进、奋勇崛起的,其中的不少人还成为“贾、儒、官”三者融为一身的姣姣者,这与他们从小接受严格的家庭教育是不无关系的。

一块题额一涵养

  一般说来,题额楣刻载写着民间饱学之士有生以来对人生的见解和追求。西递古民居的门罩上方或庭院墙壁上大多嵌刻了门楣题额。寥寥数字,诗画情意,独具特色,道出了主人高尚的雅致情趣和宏远的人生志向。浏览其间,细细揣摩,既能品赏到千姿百态的秀美书法,又能体味出含义隽永的感受。例如: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古民居“仰高堂”,因其面临小溪,每逢明月高照,水映月影,流水潺潺而过,仿佛将月亮愈洗愈清,主人就将“浣月”二字嵌在门楣上。而村中另一家的庭院因为环境清静,雅致得趣,主人将它题为“听月”。每当夜深静寂时,人站在庭院中,似乎就能听到月亮上的玉兔嚼草,吴刚伐桂,嫦娥吟叹。再如:建于清康熙三年的古民居“大夫第”,原为开封知府、朝列大夫胡文照(字星阁)的祖居。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那种“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的思想影响,在自己官场得意时就想到了“作退一步想”而隐退故里,颐养天年。他在兴建府第正厅左侧的观景楼时,有意识地安排往后缩了一大步,使大路通道更为宽敞一些,尚且在门楣之上嵌上一块“作退一步想”五个大字的石雕题额,其含义就在于训诫后人“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勿以纤毫微利和寸土分地而与他们相争结怨。此外胡文照还为“东园”民居住宅对门的一家书写了“百可园”三个楷书题额楣刻。原来其背景藏有这样一个故事,传说这家主人迷信思想较重,为儿子完婚一事整整忙了一年,什么摆八字、选属相、择良辰、定吉日,弄得昏头转向,吃不香,睡不甜,还经常和老伴争吵不休。为人聪慧豁达的胡文照看在眼里深感可笑,就对这位本家说,老弟,事事百无禁忌,件件万事如意。我写了“百可园”三个字送给你,希望你能自我解脱……,这位本家从中得到启迪醒悟,就把这三个字嵌砌在自己后大门的门楣上。

一扇漏窗一奇葩

  当你走进地杰人灵的西递村,就好象步入了一处“漏窗陈列馆”,那一扇扇石刻漏窗,其雕工之精、造诣之深,甚为罕见。古徽州之砖、木、石雕堪称“三绝”,尤其以石雕见胜,它绝就绝在刻划人物栩栩如生,走兽呼之欲动,飞禽逗之欲鸣。“追慕堂”内的两块石雕———《桃源问津图》和《西溪耕耘图》各长160厘米,宽70厘米,刻的是山川秀色,峰峦叠嶂,桃花流水,渔郎泛舟。其刀法之精湛,细腻刚健;线条之流畅,虚实相间;层次之分明;逼真生动;构思之完美,微妙微肖,均为新安画派之风格。古民居的石雕漏窗,更为西递增添了几分古色古香的文雅色彩。有的古民居大门的门罩上方有“扇形石窗”,取“扇”、“善”谐音,人们抬头见善。其含义是教育后人多做好事,积德行善;庭院里有“桂花窗”直对厅堂大门,取桂、贵谐音,寓意着“富贵迎门”;院墙上有秋叶窗,蕴含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之意;书香门第古民居“桃李园”后院外墙上镶嵌了一个造型十分优美的冰梅图,由不规则的几何图形构造成图案,好象一大块碎裂的冰块。冰块棱角分明,香梅花瓣清晰,寓意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梅花多自苦寒来”。还有古民居“西园”由砖砌八字门楼入口,一字摆开三幢楼房,长长的庭院又被砖砌漏窗隔成前、中、后三园。更值得一提的是庭院里除了摆设着石几、石桌、石凳、石缸以外,还有在正面屋墙上嵌有两块用“黟县青”雕成的漏窗:左边为“松石”石雕漏窗,但见两株奇松斜伸于嶙峋怪石之上,傲然挺拔,刚健茁壮;右边为“竹梅”石雕漏窗,但见婆娑竹影与傲立劲梅相辅相谐,显得多么高雅别致。这两块珍贵罕见的漏窗把“岁寒三友”的高尚情怀和傲然骨气表现得多么淋漓尽致。难怪游客赞不绝口说“这两块石雕漏窗画中有诗,韵味无穷,真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寒梅疏竹共风流’的好意境。”可见,这“岁寒三友”石雕漏窗不仅是“西园”中最为精彩的建筑构件,而且是西递村“三雕”艺术中的代表之作。

一座牌楼一丰碑

  牌楼之多,牌楼之高,牌楼之神,曾经是古黟西递村头引人入胜的一绝景观。牌楼蕴含着封建伦理意识,显示和颂扬立牌楼人的政治地位和功德业绩。反映和宣扬了历代王朝对封建正统礼教的虔诚膜拜。据考:西递村在明清期间,从“七哲祠”直溯两华里,共建牌楼(坊)13座。在敕建的胡文光刺史牌楼右侧,曾是明经三房胡肇环的“恩荣”牌楼;村口的清水塘湾和青松坞,矗立着9座贞节牌坊,其中之一为胡学植妻黄氏赠封宜人的牌坊;青松坞口的对面是诰封正三品通议大夫胡学梓(贯三)的“恩荣”牌楼;鸡公坑口对面跨路建造的胡绅孝子牌楼是西递唯一的圣旨牌楼,显赫一时。(此外在清朝中叶,东生坞和西递湾两处还竖建了两座功德牌坊,均毁于清末民初)。由于年长日久的风雨剥蚀,除自然圮塌以外,大多毁于人为之故,唯有胡文光刺史牌楼幸存至今。
  胡文光刺史牌楼建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为明神宗皇帝恩准所建,在清乾隆、咸丰年间均作修葺,1984年再次复修。牌楼高12.3米,宽9.8米,为三间四柱五楼式结构,通体用质地坚实的“黟县青”石砌成。中间两柱前后饰有两对高达2.5米的倒爬石狮,呈俯仰状态,形成石柱支脚,其石狮造形逼真,威猛传神。一楼月梁粗壮,刻以浮雕,梁柱以石拱承托,两侧嵌以石雕漏窗,中置横梁,前后分别刻有“登嘉靖乙卯科奉直大夫”和“朝列大夫胡文光”字样。二楼中间,一面为“胶州刺史”,另一面为“荆藩首相”,东西各四个双钩字斗大遒劲。五楼的轴线上刻有“恩荣”二字。两旁衬有盘龙浮雕,脊头鳌鱼触须颤动,檐下斗拱饰有圆形镂空花翅,四根石柱的东西两面,共有十二个丁字拱,托着文官武将和八仙神像,生动细腻,栩栩如生。

一座祠堂一脉宗

  西递村是一个由胡氏家族几十代子孙繁衍延绵而形成的古村落,它奠基于北宋皇祐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初雍乾时期,距今有九百五十多年。据胡氏宗谱记载:“西川胡族,其先本姓李。唐昭宗李晔之幼子,因避朱温之乱,由近侍郎胡三(名清)护带至婺源考水,后改姓为胡,取名昌翼。嗣后中后唐明经科进士,子孙因以明经别氏,称曰:‘明经胡’”。北宋皇祐年间(公元1047年),明经公之五世孙胡士良由婺源去金陵(南京)途经西递,被这里的山形水势深深吸引住,翌年就举家迁来此地居住,从而写下了胡氏家族壬派分支在西递近千年的繁衍生息历史。
  “追远溯本,莫重于祠”。“无祠则无宗,无宗则无祖”。这是明清时期在一府六县的古徽州流传甚广的民间谚语。明代中叶以后,西递明经胡氏大兴土木,接二连三破土建祠。据考:胡氏祠堂有宗祠(也称总祠)、总支祠、分支祠、和家祠(又叫已祠)之分。宗祠称“本始堂”,又叫“明经祠”,座落在村口“胡文光牌楼”对面;总支祠是村中心的“敬爱堂”和直街上的“常春堂”。分支祠很多,有仁让堂,璇元堂等二十余座。胡氏家族自十二世祖愚四公开始结束了一代独子单传的局面,到了十六代就出现了“九房头”(即九个儿子)、“大、小四家”(即叔侄各生了四个儿子)。各支系,每房头划地而居,独立成群,环连成片,形成了一个具有强烈排他性的典型封建族长制的古村落。它以儒家的仁义廉耻、忠孝节义等伦理观念来教育和规范自己的儿孙,立下了“胡氏族规”和“祖宗家训”,表现出强烈的宗法文化意念。西递村祠堂林立,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巨变,原有的34座祠堂,目前保存完好的只有总支祠敬爱堂,支祠追慕堂和家祠迪吉堂和锄经堂了。当年建造这些富丽堂皇的祠堂,耗费了巨多的人、财、物力。据本始堂造址遗存《乐输建造宗祠》石碑刻记“耗资白银六千九百四十多两,均为族内各房头祀会和富户乐输”。“崇本枝,萃涣散,莫大于建祠”。这足以说明西递明经胡氏一族当年的政治腾达,文化昌盛,商业发达,财丁两旺有其历史见证。

一幢民居一古迹

  古黟西递村落整体呈舟船形状,鳞次栉比的徽派民居,犹如一条大船的一间间船舱。走进这个古老村庄,仿佛进入了时间隧道,又回到了那遥远的明清时代。两百多年的鼎盛时期,胡氏祖先在经商中和仕途上大都一帆风顺。“以商从文,以文入仕,以仕入官,以官保商”的途径,使西递胡氏家族人口迅速增长且财富急剧增加,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局面。胡氏祖先把赚来的钱主要用来兴文重教、乐善好施和置田建房、颐养晚年上。一时间,四方能工巧匠,云集西递,年复一年,千余幢精美豪华的楼房拔地而起,形成古民居群落,其布局规整,建筑典雅,粉墙黛瓦,鳞次栉比。昂首云天的马头墙起伏交错,精雕细镂的门罩和双角翘起的屋檐,体现出古民居的典雅,在那绿水青山的环境中,显得非常和谐自然。而室内画栋雕梁,琳琅满目,匠心各具,巧夺天工。
  说起胡氏家族的大兴土木营造民宅,就得归功于西递徽商的姣姣者,其中江南六大首富之一的胡贯三其祖孙五代都是最为典型的代表。胡贯三,字学梓,生于清雍正癸酉年,殁于乾隆甲寅年,号称拥有“七条半街”店铺,“三十六典当”资产。他继承祖先遗训,崇文尚义,恤灾扶困,“善举用银计八万两”,被清嘉庆皇帝追封为正三品,通议大夫。西递古民居中的许多房产都属他家产业,诸如:“迪吉堂”建于清康熙甲辰年间,连宅第为三进四楼五间建筑,乃胡贯三的祖父胡丙培、父亲胡应海的故居。(父子二人均被赠封通议大夫),胡贯三还在这个大厅接待了三朝元老、宰相亲家曹振镛,故称“官厅”;“惇仁堂”建于康熙末年,为二十三世祖胡应海、二十四祖胡贯三的故居。“膺福堂”建于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乃胡贯三之长子、官拜从二品的户部尚书胡尚熷(字如川)的祖居,现为其后裔所居住;“笃敬堂”、“东园”和“三畏堂”均建于清初康熙、雍正年间,已有三百余年历史,为胡贯三祖居,现亦为其后裔居住;“笃谊庭”为“迪吉堂”之连体建筑,建于清道光初期,原为清朝三朝元老曹振镛之婿即胡贯三幼子、官拜三品的胡元熙所居住……古朴的西递至今依然留存有如此规模的明清古民居在全国也是罕见的,正如国内外专家学者所说“西递不愧是东方古代建筑艺术的宝库”。
  令人欣慰的是,古黟西递以其历史悠久的古老文明,别具一格的民居建筑,浓郁芬香的文化魅力,荣获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等六项桂冠。面对它们,“热爱西递,保护遗产”,“莫使遗产变遗憾”,“保护遗产,功在千秋”,不仅成为今天西递人的时代使命,更应该化作今天西递人和社会公众的自觉行动!
★讓世界了解胡氏,讓胡氏走向世界!★
QQ:2117727433
胡氏淘宝群:128966841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11-09
"大徽州论坛 "有一个栏目,那里有徽州文化
              胡国平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