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392阅读
  • 0回复

明朝迁民的原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8-05-28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大规模地移民是有其历史背景和历史原因的,这自然要从元末的历史谈起。
    元朝在中国的统治只有89年,虽然盛极一时,但“只识弯弓射大雕”,到了元代末年,由于蒙古贵族及封建地主对农民残酷的剥削压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水旱蝗疫不断,民不聊生,使河南、山东、河北、皖北等中原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九),人民无法生活下去,只有揭竿而起,反抗元帝国的残暴统治,仅至正元年(1341),山东、河北、湖广等地就发生了百余次人民反元起义,以后人民起义更加频繁,力量也越来越大,至正八年方国珍在台州起义,至正十一年刘福通在颖州起义,号称红巾军,徐寿辉在蕲州起义。至正十二年郭子兴、朱元璋在濠州起义,第二年张士诚也在江苏泰州起义,其后十余年,特别是刘福通的红巾军与元军决战于两淮、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广大农民纷纷响应,元军出其精兵锐将与农民军决战,攻城掠地,掳掠杀人,干尽了残暴之事。至正十二年九月元丞相“脱脱破徐州,遂屠其城”(《元史。脱传》),至正十七年二十一年元军察罕帖木儿部与农民军战,“两战皆败之,斩首万余级”(《元史察罕帖木儿传》),至正十八年十一月,元军“刘起租守顺德,粮绝、劫民财、掠牛马、民强壮者令充军,弱者杀而食之”(《元史。顺帝本纪》),后来元正规军精兵使尽,无力把农民起义军镇压下去,一些地主武装,为了维护本身的利益也配合元军与农民军作战,山西的王保保(扩郭帖木儿)父子,陕西的李思齐,也出兵豫、陕、鲁和两淮,终于把红巾军镇压下去。在这些战斗中,元军和地主武装,对农民军所据之地,多是“拔其地、屠其城”(《元史。顺帝本纪》),使豫、鲁、苏北、皖北之民十亡七八,名城扬州城中当时被杀的仅余有十八家(《明太祖实录》卷五)。温县牛洼村《牛氏族谱》也载:“兵戮河南,赤地千里”。已到了“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无人烟”的境地,后来朱元璋出兵江淮,派徐达、常遇春北伐,进取山东,收复河南,北定京都,元帝出亡漠北,这样元末长达十六年的兵乱才算结束。
    元朝末年除兵乱之外,水、旱、蝗、疫也接连不断。黄、淮河又多次决口,使中原之地“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据《元史》载,仅元朝末年的雨旱灾,山东19次,河南17次,河北15次、两淮地区八次(《元史。五行志》)。造成“漂没民庐死者众”(《元史顺帝本纪》),“禾不入地、人相食”(《元史。五行志》),至正元年到二十六年,几乎每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滥,“至正元年,汴梁、钧州大水。。。。。。二年四月,睢州仪封县大水害稼。六月癸丑夜,济南山水暴涨,冲东西二关,流入小清河,黑山、天麻、石固等寨及卧龙山水通流入大清河,漂没上下居民千余家,溺死者无算。三年二月,巩昌宁远、伏羌、成纪三县山崩水涌,溺死者无算。五月黄河决白茅口。七月,汴梁中牟、扶沟、尉氏、和郑州荥阳、河阴大水。。。。。。在元史中,这类记载比比皆是。特别是河南地区几乎年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滥。中书省户部曾上言:“连年水旱,田禾不收。”“连年饥馑,民不聊生。”
    元末中原地区不但水患严重,大蝗灾也频频而至,从至正元年到二十五年,大蝗灾计有十八九次(《元史五行志》)元时的大名路,至正十二年六月“开、滑、浚三州,元城十一县,水旱虫蝗,饥民七十一万六千九百八十口”(《元史。顺帝本纪》)。中原地区从元统三年到至元末年,大饥荒就达十五次(《元史。五行志》),至正十七年河南大饥。十八“京师大饥,彰德亦如之。”至正十九年冀、鲁、豫大饥,通州民刘五杀其子而食之。保定路孽生盈道,军士掠孱弱以食。山东、河南之孟津、新安、渑池出现“民食蝗,人相食”的惨状。同时,危害极大的瘟疫又多次流行于河南、山东、河北、陕西以及南方诸省(《元史。五行志》)。
以上种种,兵乱水旱蝗疫相辅而至,百姓非亡即逃,使中原地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元政府只好把一些路降为州,如“降徐州路为武安州”(《元史顺帝本纪》)。就是到了明朝,由于人粮剧减,也不得不把许多州、府降格,名城开封由上府降为下府。洪武十年河南等布政司所属州县“户粮多不及数”,“凡州改县者十二,县并者六十”(《明太祖实录》)。到了洪武十七年全国各地仍把不足3000户的30余州降为县。
    明朝建立后,各地官吏纷纷向明政府告具各地荒凉情形,中原地区处处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芜”,“积骸成丘,居民鲜少”,“多是无人之地”,“累年租税不入”。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统治。就连朱元璋也深知:“葬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于是采纳了萄州知州苏琦,户部郎中刘九皋,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奏议,为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决定了移民屯田的战略决策,一场大规模的历经数朝历时50余年的移民高潮就开始了。
    明洪武年间,开始大量移民,农业生参刚刚有所恢复,又发生了“靖难之役”,四年的战争又加剧了中原地区的荒凉局面,为此乃又有永乐迁民之举。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建文帝继位,为了巩固中央集权,采取了“削藩”措施,燕王朱棣以入京诛奸为名,从北京进取南京,所过河北、河南、山东、皖北、淮北等地,与政府军反复拉锯作战,进行了四年的战争,这就是中原地区盛传的所谓“燕王扫碑”。当时一部分地区的老百姓也自行组织武装,拒抗燕王军队,这反映了人民要求安居乐业,恢复生产的愿望。
    根据《明史》记载,燕军在战争中,抢掠屠杀甚为严重,如“燕军掠真定、顺德、广平、大名”。在真定“斩首三万余级”,白沟河一仗,燕王“乘风纵火奋击斩首数万,溺死者十余万人”。中原地区的老百姓自动帮助政府军抗击燕军,朱棣胜利后,对忠于建文帝的军队和百姓杀无遗类,河北、山东等一些族谱中记载:燕兵所至,村城成墟。。。。。。
    因此,“靖难之役”,加剧了中原地区荒凉局势,民非杀即逃,这也是永乐移民的又一原因。
    当元末中原地区荒役兵乱之时,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中原地区的兵乱及各种灾疫很少波及山西,山西大部分地区也没有发生大的水旱灾害,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同邻省相比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元人钟迪在《河中府(蒲州)修城记》中说:“当天下劫火燎空,洪河(黄河)南北噍类无遗,而河东一方居民丛杂,仰有所事,俯有所育。”这虽然是封建文人的溢美之词,但也说明晋南一带比较安定,再加上邻省难民流入山西,使山西南部人口稠密,洪武十四年,河南人口是一百八十九万一千多人,河北人口是一百八十九万三千多人,而山西人口却达四百零三万四百五十四口。等于河北河南人口的总和。经过移民及其繁衍,到了弘治四年,河南省的人口就和山西一样了。山西人口稠密,首推晋南,而洪洞又是平阳一带人口稠密之县。洪洞地处交通要道,明时迁民,虽不是专迁洪洞人,但把洪洞作为迁民重点,就是很自然的了。为此明朝政府便在洪洞城北二里的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移民,编排队伍,发放“凭照川资”,广济寺前的汉植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荟萃,开拔外迁的集中之地。                    (来自《洪洞大槐树迁民志》)2008、5、29。
[ 此贴被古戈在2008-05-29 15:45重新编辑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