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383阅读
  • 0回复

"华林胡氏”始祖居地在今江西高安华林周岭村之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6-07-13
“华林胡氏”是中国胡姓人口中人数较多的一支,她与 “龙川胡氏”、“明经胡氏”并列为江南三大胡姓支流,并与其中的“龙川胡氏”同属于“安定胡氏”后裔,其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和汉民族其他姓氏人口一样,与国家、民族的兴衰盛败息息相关。当太平盛世之时,多是人才济济事业有成家族兴旺;当兵荒马乱战火纷飞时,则纷纷迁徙四处离散(因入仕携家外居者除外)。直到共和国成立,有了相对稳定的世局,“华林胡氏”才停止了大规模的迁徙播散。据不完全统计,除西藏、新疆、内蒙等几个少数民族居域地外,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甚至港、澳、台,都有华林胡氏人口居住,(多为集体群居。在农村,同一来自于华林胡氏的胡姓村庄,最多的一村人口达五千余。)东南亚、北美等地区的一些国家,亦有不少的来自华林胡氏的后裔群居。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了拯救被“文化大革命”破坏的史料,曾允许地方重新修订氏族家谱,籍以从民间搜集、补充国家史料中的不足。至此,延伸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研究,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寻根问祖的强烈愿望,众多的迁徙在外的华林胡氏后裔都想知道祖先最早居住在哪里,最想知道“我们是从哪里来”。 由于年代久远,加上中国经过了漫长的动荡不安的封建割据社会,地域分属和地名都发生了大量的变化,民间史料记载不全、不及时,更加上汉语言古今字词表达意义又不完全相吻,歧义现象较多,给众多的华林后裔寻找当年始祖的居地带来了困难,甚至引入误区。二零零一年,江西省高安市华林山镇(现为“华林山风景名胜区”)开始调查、挖掘、整理本地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致力于开发华林山的旅游观光。在外出调查中,工作人员无意中发现了一家华林胡氏家谱上描绘的“华林胡氏祖居基址图”,此图标明了该地方的特殊标志,即东面有一“丫口”巨石,描绘的形状和方位与位于高(高安市)奉(奉新县)边界山顶上的巨型象形石“丫口石”完全相同。 史料记载引起的疑团 现存的多数胡氏家谱介绍其祖居地方位的记载有两个共同的特征:一是《华林胡氏祖居基址图》图形都源自一个刻版,除个别重刻时线条稍有遗漏外,其方位和地形地貌特征都完全相同:位于华林山的丫口石之西,南向而居,村东西皆有溪流自北而南最后汇集向东。按照这个图描述的华林胡氏始祖居地,只有今高安市华林山的周岭村地形地貌与之相吻合;二是有些家谱记载华林胡氏由于始迁祖胡藩爱“新吴华林山水”(注:新吴为奉新县的古称)而在此定居。还有的族谱上干脆说浮云山就是华林山,湖南浏阳的胡德谦先生最近还撰文说华林胡氏的祖居地在奉新的浮云山。若按照这种书面上的记载和胡德谦先生文章中的说法,华林胡氏的始祖居地却又在今奉新县内。 究竟其祖居地是在高安的华林山还是在奉新的浮云山,两个不同的说法形成了一个千古之谜。解决这个疑团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全面考证。

全面考证,破解千年之谜

考证之一:高(安)奉(奉)边界只有一处丫口石. 为了证明华林胡氏始祖居地就在浮云山,而不在华林山,胡德谦先生在《奉新县华林胡氏祖居考察记》一文中把寻找祖居地的明显标志之一的“丫口石”说成在浮云山一带,并提供了该石块的照片。 其实,在高奉边界一带,丫口石只有一处。为了证实有几处“丫口石”和它的准确位置,我们查看了康熙元年版《奉新县志》上的高奉边界地形图: 文字文字 图中,“丫口石”与“华林山”同在一处,而与代表“浮云山”所在位置的“李八百石洞”直线相隔近十公里。且地图上根本没有第二处丫口石的标志。同时,这里特地标明了“华林山”的位置,与浮云山(图上标为“李八百石洞”之处)相距更远。

考证之二:丫口石是一处嵯峨峭壁的群石,而不是一处小石块。

湖南浏阳胡德谦先生《奉新县华林胡氏祖居考察记》提供了一幅“丫口石”的照片,另据其口述,他曾亲自登上这块石。然而,真正的丫口石形状与之相差甚远。真正的丫口石高达60米且十分险峻,以其七十高龄的身体素质是无论如何也攀登不上的。上图:位于高奉边界的高安华林山周岭村东的丫口石,其山峰海拔614米,石座高达60米,石群巍峨险峻。

下图:湖南浏阳胡德谦先生《奉新县华林胡氏祖居考察》提供的位于浮云山的“丫口石”照片,高不过2米多一点。
再看“华林胡氏”宗谱对丫口石的描述:《丫口石赞》 旧石传名不计年,嵯峨高出碧山巅。苔痕翠滴松筠接,瘢迹光涵星斗连。 远看一石分三尖,近闻峭壁泻寒泉。曾为罗武修真处,胜概千寻锁暮烟。 ——《安定胡氏族谱》 此诗句描绘的丫口石“嵯峨”、“峭壁”的磅礴气势形状,与位于高安华林周岭村东的丫口石(上一幅图)的丫口石完全相合。而胡德谦先生提供的的只有2米高一点的“丫口石”(下一幅图),仅是一块极普通的小山石块而已,与诗句中记叙表达的内容相差十万八千里。

考证之三:历史上华林胡氏自华林山南渐向东、北方向迁移 华林胡氏自南北朝时由始迁祖胡藩在华林山选址定居,在最初的居地繁衍生息。后来人口逐渐增多,由于原地一带可开垦的耕地面积有限,不能再簇拥在一块了。修记於公元1251年的《邳州宿迁华林谱》追忆性地记载了向外迁徙的缘由。 " 邳[州宿遷華林譜序 周武王以元女配闕父。生子滿。賜姓胡。傳至藩若干世。藩仕前宋武帝。以功封壯侯。又曆若干世。傳至於。娶耿氏。生子五:珰。瑜。瓊。。球。均顯仕。封母夫人。後遭唐季離亂。居於豫章之華林。生二子:令嚴。令。令嚴仍居華林。胡尚書記:始姐胡有萬。自華林而立基。其地山形乃飛鳳朝天之[缺字]。曾出一門三刺史。四代五尚書。及至隋朝大亂。有羅尚書武指揮。俱以罰作小軍。能明地理。二人遊玩至於華林胡宅。見其山水秀麗。意欲修行。訓示吾祖有萬。此地可貴不可富。惟向奉新稻田[缺字]。明堂容萬馬。水口不流針。若向彼處建基立宅。主有千石租糧。於是。聽命。徙居三年。果然得富。後拆居奉新高安新昌[缺字]江各處。住坐俱獲富貴。撥此華林山八十四畝荒田。禾一百擔。喜舍羅武二人。柀χ裂娇谑?N髦链笫瘞X。南至石壁山。北至栗子崗。二人修道。其中未幾而已成仙去也。梁武帝慕善。聞仙得道。遂立一壇一寺。[缺字]宮前後四堂。緣少田糧。不能久盛。殿宇傾頹。僧道少住。又至宋朝天下大旱。四方請去祈求。有鹹助國[缺字]功。鄉人欽邱又立殿堂。淳佑十一年欽奉諭旨。敕建壇場照原。梵中立大鎮國普化靈壇。左右大興[缺字]羅仙禪寺。右立大助國武仙。元宮前立迎仙堂。後立奉仙成仙堂。俱已立砌殿堂拜廳階級。複又奉詔[缺字]。命敕修文學士羅仙王敕封兵成上將武大王。為此。逐年盛旺。日見興隆。吾思始祖有施捨之心。長為[缺字]載之。靈場永作百年之吉記。欽奉帝命立為銘。宋淳佑十一年辛亥歲冬 安定胡智堂雲峰氏記"

“此地可贵不可富”,这既是对最初的祖居地地形地貌特点的归结,又是寻找和扩展家族居地的目标要求。古人讲究风水,周岭村一带气势、水流都显示“地灵”的贵气,靠山雄厚,前方视野空旷,案山层迭,“一览群山小”;然而,随着家族人口的日益增发,古人同时也不例外地要考虑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正如谱中记载的既要“贵”,也要“富”。这样就选择了向当时具有“明堂容万马,水口不流针”地形特点的奉新稻田迁徙。由此,历史上的奉新稻田村(已毁)成为华林胡氏由始居地向外迁出定居的第一站。“徙居三年,果然得富,后拆居奉新高安新昌[缺字]江各处。住坐俱获富贵。”比较真实地说明了华林胡氏从始居地逐渐扩迁分布的始起过程,并非如一些文章所说,“华林胡氏一直居住在浮云山直到胡直孺后才分散”的说法,也不是象胡德谦先生所说华林胡氏的始祖地同时有“浮云山”、“稻田”、“招宾”、“上港”等若干地方那样一开始就分散居住的情况。 历史上的居民迁移居地,不能与现代迁移相比,不可能由“政府统一选址、统一搬迁”,只能视各房各家经济条件决定先后自流搬迁,之间肯定有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同时,任何家谱都不可能将这些迁徙的准确时间和逐一过程等全部记载下来,我们只能大体地估计,是自北宋期间逐渐向外迁移的。之所以定为北宋,是因为史料记载“华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查看到的遗址不在今高安华林山周岭境内,且相距约有10公里,证明在北宋期间已有包括胡仲尧在内的大部分族支定居在浮云山一带了。
[ 此贴被胡拥军在2006-07-13 19:29重新编辑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