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看谱 26 湖北汉川胡氏宗亲的寻根之旅
说到江西宁都,我以前只是在学习革命史时知道它,没有想到后来这个地名居然和我的先祖有关系:“唐昭宗乾宁年间有裔孙某以进士官江西,遭乱去官隐于宁都,即我世祖讳彭字延年号白石公之曾祖也......”。更没有想到,我还能亲自从上海前往宁都实地寻访先祖的遗迹。然而,关于宁都的故事还在继续发展,最近几天,从湖北汉川来了三位宗亲,他们受到了宁都宗亲的热烈欢迎,他们的这次寻根之旅,和我与胡氏宗亲网也有一定的关系。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2006年10月,胡海先生和我为察访胡万九郎公的历史遗址前往宁都,认识了许多当地宗亲,七十四岁的胡志明老人就是其中一位。他将自费编撰的《宁都胡氏大琅、仆射属系族谱考略》赠送一本给我,没想到就是这本资料,成全了湖北和江西两地一段血脉亲缘再续的佳话。简略叙述如下:胡氏宗亲网始建之初,我在网上结识了北京胡海峰宗亲,在那之前我就在QQ上得知,海峰的祖先是从江西宁都迁徙至湖北汉川,他人虽在北京,心里却一直惦记这老家湖北汉川的宗亲寻根觅祖的事情。也是受他之托,我特意又请志明宗叔再送我一本。回到上海我立即将书寄往北京,不出两天,海峰就在QQ上激动的告诉我,他们很可能是宁都旸霁胡氏的一个分支。经胡氏宗亲网、湖北汉川、江西宁都三方密切联系,没过多久,这一牵涉到两地数万同宗的族源问题,得到了明确的答案。
湖北汉川闸口胡氏启祖良永公(宁都旸霁13修谱记其讳为“良允”),生于明朝天顺丁丑年(公元1457年)七月初二巳时。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江西大批百姓移民湖北,启祖良永公(同行者三洪公)自江西宁都而来,定居闸口,历经500余年,子孙近20代。“霸公属系大瑯后,伯原位下友埙子。根出宁都为教谕,成化年间只身行”。清朝时期,宁都老家曾有人寻亲到湖北,从那以后两地失去了联系,至今已有100多年。胡海峰宗亲和胡志明老人建立联系后,进一步理顺了世系排行,把中断一百多年的亲情再次建立起来,应该说在本族历史上是值得加以记载的。
读《宁都旸霁胡氏13修谱》和《闸口胡氏宗谱》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彼此的亲缘。宁都旸霁胡氏先祖为江西霸公历十六世(注:有不同意见分歧)到大瑯公定居宁都,下九世有泰原、伯原两兄弟,分别肇基山堂和旸霁,是为宁都胡氏两大支派。伯原旸霁支三世祖思忠、思齐、思名三兄弟。现在的宁都大沽乡阳霁村胡氏就是思名这一支繁衍,湖北汉川闸口胡氏一支亦源出于此。他们的分支在第六世德正后,闸口村胡氏为德正长子仲杰一派,旸霁村胡氏为次子仲美一派。这在《宁都旸霁胡氏13修谱》上可谓记载清晰,没有一丝紊乱。尤其令人惊奇的是,是谱居然清楚记载了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迁湖北的“良允公”:“友埙子良允,生于明朝天顺丁丑年(公元1457年)七月初二巳时,殁葬缺,迁居湖北省汉阳府汉川县闸口村。”再来看闸口族谱记载:一世祖者良永公由江西迁楚北汉川南关外五里许馆于杨家台,同治辛未年,即1871年冬,有江西族人从宁都来,与久香公在汉川见面,当时随伴的胡镛拜读了江西族人带来的宗谱,“展卷读之见其自霸公至良永公纪世三十有三本”。闸口族谱首修于清乾隆45年庚子(公元1780年)十二月,后又重修多次,最近一次是在一九九八年重修。旸霁13修是在一九四八年,估计有关闸口胡氏的情况,是在同治年间江西族人汉川探访以后,记载在光绪谱上的,以后延续到民国谱。而汉川方面不知为何没有将族人带来的宗谱抄录下来,以至于以后的重修都没有提到良永公先祖情况,一直延续到现代。也幸好有后代族人的努力,以及胡氏宗亲网的帮助,这两天汉川宗亲寻根之旅回访了祖籍地。不知是否为500年后的血脉重逢,相信今后两地的族谱记载将合而为一。同是伯原公之后,湖北汉川胡氏终于回归故里,真是值得庆贺啊!
我认为应该重视族谱记载尤其要重视明朝以来的族谱记载。大凡世系记载,从南宋越往前可信度越低,无论是迁徙、人物、官宦都是含含糊糊的多,有确凿证据的少。而从明朝开始的记载,可信程度大大增加,毕竟离现代越来越近了。结合族谱内的旁支记载,人物描绘、历史事件等,很多都是可以稽查难于有意造假,如我福建长汀一族记载的明朝年代先祖,很多人和事都可以在史书志书上查到,仕官记载是不容易造假的,所以我相信明朝之后的记载,胜于南宋之前的记载。
不久前,江西吉安遂川(原龙泉县)胡氏一支与分迁到江西会昌胡氏让可公一支,也是在中断联系几百年后亲情再续,请见胡晓鹏宗亲的相关报道:“讲述成功的寻亲之路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5390 ”所有这些成功的寻亲案例都与宗亲们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有关,同时也与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平台获取资料分不开。这也增加了我们继续办好宗亲网,服务于宗亲寻根问祖的信念和决心。
最后我再次向所有寻亲成功的胡氏宗亲表示祝贺!预祝正在进行中的寻亲过程同样取得圆满结果!
南山 2008.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