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寻根系统 | 纪念馆
 
 
《中國家譜總目》的進展情况
[ 来源:胡氏宗亲网 | 编辑:南山 | 时间:2006-10-10 21:23:16 ]
《中國家譜總目》的進展情况

周秋芳(上海圖書館)

本文未经原作者同意转载,如有异议请联系:hxy123@sbc-mcc.com

  2000年6月,在北京召開的第一次“中文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合作會議”上,由上海圖書館申報的《中國家譜總目》獲得正式立項,至今已四年。今天我謹代表上圖編委會,向各位領導及同仁們彙報《中國家譜總目》在這四年中的進展情况。
一.中國家譜的資料價值
  尋根認祖是人類的共性之一,是人的一種本能意識。所謂“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人之有祖,亦猶是焉。”古往今來,世界上許多國家和民族,都有各種形式的家譜。中國家譜記載的內容與西方家譜記載的內容不盡相同,中國家譜主要記述家族的歷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變遷、居地遷徙、婚姻狀况,家庭成員在科貢,官封名謚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事迹、著作,家族的經濟情况和興衰變化,以及家族的喪葬、祀典、族規家法等,而西方的家譜基本是家族的世系表,所以說中國的“家之乘,猶國之史也”。一種記載家族歷史的家譜不僅有它特有的人文價值,更有其無法估量的學術價值。正如著名的歷史學家顧頡剛先生所云:“而今我國史學領域尚待開發的二個大金礦,即地方志和族譜。它向爲治史者所忽視,實則其中蘊藏無盡有價值的史料,爲正史所難以悉記而不爲人所知者。”史學大師梁啓超先生亦云:“我國鄉鄉家家皆有譜,實可謂史學瑰寶,如將來有國立大圖書館能盡集天下之譜,俾學者分科研究,實不朽之盛業也!”
  中國家譜所特有的豐富而珍貴的資料,可供歷史學、經濟學、社會學、民族學、文化人類學、優生學等學科開發利用。如在歷史學上,家譜記載的世系、傳記、通考、義莊、祠堂等,能以點帶面的折射出一個民族的家庭史、人口史、歷史人物、下層社會史、婦女史、宗教史等等。在經濟學上,它也能從一個家族的經濟變遷與興衰,審視到某個時代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側面。如上海圖書館的館藏特色徽州家譜裏,蘊藏著的豐富明清時期的徽商經濟史料,爲研究明清時期占主體的徽商經濟提供了許多有參考價值的資料。還有家譜其特有的家訓家規,雖然有其封建糟粕,但它弘大的民族美德在今天仍然不失有借鑒與啓迪之價值。所以說,讀一部家譜,心頭回味的是一個家族的人間滄桑史,不如更確切地說是回味一部體現民族特色的綜合史。
二.中國家譜保存及編目現狀
  在歷史的長河中,家譜遭遇到許多不公平的待遇。從家譜的秘不示人,到土改時期被作爲變天帳送到造紙廠,再到“文革”時期的掃四舊。上海圖書館現存的一萬四千多種家譜,相當一部分有賴于老館長顧廷龍先生從造紙廠準備化爲紙漿的火爐邊搶救出來。六十年代時期,顧先生又和一批老同志從舊書店、地攤上、廢品站收購了二萬多册家譜。在文革時期,顧先生又頂著種種壓力,將塵封在書庫裏的家譜拿出來殺蟲、除黴。所以說,上海圖書館目前擁有世界之最數量的家譜,與顧廷龍先生的努力是分不開的。繼顧先生後,王鶴鳴先生是上海圖書館家譜收藏、保存和利用的又一典範。近年來,在他的創導下,上海圖書館成立了譜牒研究中心,除了整理、研究家譜外,一直沒有停止過對家譜的收集,館藏萬餘册破損的家譜也已得到了修復。其他各圖書館也以各種方式努力地收藏了不少的家譜。如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有三千多種質量很高的家譜,浙江省圖書館、湖南省圖書館、安徽省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天一閣藏書樓、吉林大學圖書館等都藏有不少具有地方特色、質量上乘的家譜。另外,海外圖書館也藏有一定數量的中國家譜,如臺灣中央圖書館、臺灣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香港大學圖書館、日本國立圖書館、東洋文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哈佛燕京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美國猶太州家譜圖書館等等。公藏單位的家譜保存情况,總的來說還是比較好的,然而,還有大量散在民間的家譜,這些譜還保存在該家族後人手裏秘不示人。據專家調查,僅散在江西民間的家譜估計就有四萬種。
  從目錄編纂情况來看,目前已公開出版的家譜目錄有:《美國家譜學會中國族譜目錄》,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編,1983年由臺灣成文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收錄中國1949年以前的家譜膠捲17099種;《臺灣區族譜目錄》,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與臺灣中華學術院譜學系研究所、臺灣各姓歷史淵源研究學會合編,1987年由臺灣區姓譜研究社發行,收錄留存在臺灣地區的家譜共計10613種,此目錄內有約800種爲近50年新修族譜目錄;《中國家譜目錄》,山西社科院家譜資料研究中心編,1992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收錄該單位收藏的2565種1949年以前的家譜膠捲簡目;《中國家譜綜合目錄》,國家檔案局二處、南開大學歷史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圖書館合編,1997年由中華書局出版,是至今唯一一部中國家譜的聯合目錄。收錄大陸400多家單位及臺灣、日本、美國等地報送和轉錄的14719種目錄。該目雖然收錄比較齊全,但還有不少圖書館藏的家譜未收入,如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吉林省圖書館等,大量的民間私人藏譜和1949年以後新修的家譜未收錄;《上海圖書館館藏家譜提要》上海圖書館編,2000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收錄1949年以前的家譜13000種。此目最大的特點是,除了著錄家譜的基本要素外,還以提要的形式,對家族的遷徙、始祖、內容、有價值的史料等進行了揭示;《江西公藏譜牒目錄提要》梁洪生著,2002年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收錄江西省各圖書館藏1949年以前的家譜727種,其對收入的每種家譜進行了較詳細的客觀著錄,幷揭示了有價值的序、跋與目錄內容。
  這些家譜目錄,主要收錄了公藏單位收藏的1949年以前修纂的家譜。事實上,1949年以後各家族又修了不少新譜,如果再加上散在民間的私人藏譜,當今存世的中國家譜數量應遠遠超過《中國家譜綜目》的記載。顯然,要盡集天下之譜,爲學者分科研究,幷發掘其中蘊藏無盡有價值的史料,必須要擁有一部集全球華人家譜目錄之大全。《中國家譜總目》(以下簡稱《總目》)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n三.《總目》的編纂意義
  《總目》是一部集海內外現存中國家譜的總目錄,它的主要特點在“全”上,因此它所反映的不僅是個譜的收藏狀况,更重要的作用是體現了整個中國家譜的總體分布現狀,直接决定了它較高的使用價值,改變了千百年來家譜不能輕易示外人等原因而造成家譜利用率低下的狀况,結束了家譜資料的半封閉狀態,滿足了人們各自不同的需求。對海內外華人、華僑的尋根謁祖以及增强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有著深遠的意義,同時它又對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研究起到了推動作用。
四.《總目》實施階段
  接著,由我代表上圖編委會,向各位領導及同仁們彙報一下《總目》在這四年中的進展情况。
  《總目》大體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
(一)準備階段——2000年6月至10月
  在這階段主要做的工作:
1)組織項目人員對國內外公開出版或內部出版的現存家譜目錄及數據庫進行摸底檢查,研究這些目錄的優點及不足。(可詳見中國家譜保存及編目現狀內容)
2)起草制定《中國家譜總目》的四個條例。
  一是“編纂方案”,內容包括宗旨、編修的時間、編委會的組成、經費來源等。二是“著錄規則”。三是“編委會的組成及分工”,根據工作需要,共有25個包括中國、美國、新加坡等中文文獻收藏單位組成編委會。四是“編委單位的職責”,根據工作需要,《中國家譜總目》的編修采取“分頭編纂,匯總審校”方法進行,先由各編委單位負責本地區的家譜編目工作,然後匯總到上海圖書館統一進行審校、匯總,再進行出版。
3)籌集經費。
  編纂《中國家譜總目》是一項浩大的文化工程,涉及的面廣,單位多,舉凡開會、編輯、審稿、出差、出版都需要一定的經費支持,特別是對大陸地區的一些編委單位需要有一定的經費補助,才能使這項浩大的文化工程順利開展。上海圖書館作爲主持單位,義不容辭的要有較多的經費投入。這個項目也得到了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等單位大力贊助,爲順利開展這此目提供了許多必要的條件。
(二)啓動階段——2000年11月至2001年5月
1)《總目》第一次會議。
  2000年11月27日至28日,在上海圖書館召開了《中國家譜總目》第一次編纂工作會議,25家編委成員單位共32位代表出席了會議。與會代表認真討論了“編纂方案”等四個條例,提出了許多修改的意見,幷一致通過了上述四個條例。國家文化部對編纂《中國家譜總目》的工作給予了大力的支持,文化部社會圖書館司司長陳琪林先生親臨會議,作了重要的講話。第一次編纂會議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家譜總目》編纂工作已正式啓動。
2)編委單位召開本地區編纂會議。
  《中國家譜總目》第一次編纂會議後,各編委單位積極貫徹第一次編纂會議的精神,大部分編委單位在此期間召開了本地區的編纂會議。國家文化部辦公廳于2001年2月7日專門發了“關于協助編好《中國家譜總目》的通知”文件,對大陸地區各省自治區文化廳局提出了具體的要求,爲大陸地區順利開展《中國家譜總目》編纂工作起了促進作用。
3)編印《總目》工作剪報。
  爲了互通信息,交流情况,促進編纂工作的進展,會後以上海圖書館譜牒研究中心的名義,編印《中國家譜總目》編纂工作簡報,分送有關領導部門和各編委單位。爲了促使各編委單位按照統一的體例著錄目錄,我們將經過修改的“總目著錄條例”印製數千本,發到各編委單位及有關編纂人員手中。根據各編委單位的要求,我們又及時申請國家社會科學項目,幷被審定批准,于2001年5月《中國家譜總目》正式立項。
(三)編纂階段——2001年6月至2003年12月
  這是實施《中國家譜總目》的關鍵階段。在這階段,各編委單位對本地區收藏家譜的單位乃至個人收藏者做了大量深入細緻的發動工作與組織工作,不僅對每部家譜要著錄書名、責任者、版本項,而且要判斷每部家譜的譜籍、先祖、名人甚至有特色的內容提要,這就要求編撰者必須查閱每部家譜,分析有關內容,才能完成一份合格著錄表。
1)編纂《總目》的著錄項及其編纂特點。
  總目的著錄項目有:書名項、責任者項、版本項、載體形態項、附注項、先祖名人項、裝訂項、收藏者項八個項目,較已出版的《中國家譜綜合目錄》多了附注項及先祖、名人項。
  附注項:即對各著錄項作必要的補充說明。如家譜的殘存情况、正書名的來源及其它書名的題名、刻譜者的堂名、修譜次數、有較高價值的文字批校。知名藏書家印鑒及對該譜有價值的資料提示等等,皆在此處說明。家譜與其他古籍文獻有所不同,因爲它是各家族自行編修,沒有固定統一的格式,因此同一種譜有時會出現多個异書名,將其在附注項內著錄,不僅有助于判斷、核對不同收藏機構攝取書名角度不同造成匯總時查看的失誤,而且對網上數據查詢提供了多元的檢索途徑。另外,修譜次數也是一項重要的家譜要素,從中可以獲知家族的修族歷史與修譜風俗。
  先祖、名人項:即記載家族的始祖、始遷祖及本支名人,包括名諱、字號、排行,具體的遷徒地等。始祖與始遷祖是有區別的,始祖一般爲家族的一世祖,而始遷祖則爲實際遷居該譜的譜籍地者。從目前遞交的部分條目來看,這一部分往往容易混淆。家族名人僅指系出始遷祖之後,在人名大詞典內能查到的名人,不包括肆意攀附者。
  另外,在書名項中著錄譜籍和版本項中著錄堂號也是《總目》的必備特色。
  譜籍:也就是家譜所屬的籍貫,一般是修譜者、家族聚族所在地。它帶有明顯的地域特徵,是查找家譜所屬地區的重要綫索,可將同一檢索地區的家譜同時檢索出來。在該項檢索點的設置中,不僅要統一古今地名,還要將地區範圍設置到縣一級,幷以省、縣兩級標出,如浙江寧波、江蘇南京等。
  堂號:自明清以來,祠堂成了宗族祭祀、議决的重要場所,每個家族的祠堂一般都有自己的堂號。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堂號是宗族的標志。利用家譜中出現的堂號檢索有助于縮小查詢家譜的範圍,特別是大姓家族的查找。
2) 各編纂單位和社會團體個人積極組織編纂。
  在這階段,很多家譜收藏單位表現了積極參予、認真負責、無私奉獻的高尚精神,他們組織人力,按著錄要求完成每部家譜著錄條目的編撰工作。不少地區參予單位面廣量多,如浙江、廣東、湖北、河南等地區,參撰單位都在50個以上,包括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文化館、社會科學院、史志辦、譜牒學會,當地政府、、文化團體、個人等,各編委單位及時與參撰單位聯繫,抓編目質量,抓時間進度,總結編撰得失,指導編目規則執行。
  自新聞媒體報導《中國家譜總目》的消息後,《總目》得到了很多中文文獻收藏機構、譜牒研究人員、世界華人的熱烈響應、不少海內外華人奔走相告,他們或主動捐贈自己多年保存的家譜,或積極提供有關家譜信息,或來電來函,主動表示願意無償參加編撰家譜總目這一弘揚祖國歷史文化的活動,充分顯示了廣大海內外華人熱愛中華歷史文化的高尚情操,也顯示了中華歷史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不僅從經費上贊助本項目的開展,而且沙其敏先生近幾年將主要精力投入到美國、日本等地區的中國家譜的編目工作。他組織專人對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收藏的中國家譜(縮微膠捲)逐部查閱、分析,共提供包括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和中國香港、臺灣地區的中國家譜著錄表達一萬餘份,爲《中國家譜總目》的編撰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四)匯總審稿階段——2004年1月至今
  自去年元月起,上海圖書館組織專門班子,包括聘請復旦大學、華東師大、上海師大和上圖退休的一些專家參與《總目》的編纂工作。對匯總來的條目,逐條進行審校、查看、合幷、統一格式等。這是關係到總目質量的一項非常細緻、非常重要的最後把關工作。
1)制定《匯總條目著錄規則》。
  對諸如全書用繁體字著錄,按譜主姓氏筆劃順序排列、同一姓氏按譜籍排列,同家族續修譜按纂修時間先後排列、複本藏書單位排列次序、書名、責任者、版本項著錄的具體要求,附注項的有關內容、始祖、始遷祖和名人的著錄格式、收藏者的著錄規定以及《總目》增加附錄部分等等,都作了細緻、明確的規定,以確保匯總的質量,力求《中國家譜總目》的高質量。匯總工作計劃到明年底結束,然後由出版社出版,在海內外正式發行。
2)編撰《中國家譜總目》的任務是异常艱巨的。
  一是量多面廣。近半個世紀以來,編撰的家譜書目儘管有幾十種,但大多數是本單位的館藏書目,現在要將全世界近千家收藏中國家譜的文獻機構按統一的要求,編撰聯合目錄,其組織工作之艱難是可想而知的。按《總目》著錄要求,不僅要收錄公藏的譜牒文獻,而且盡可能要將散藏在民間的家譜也收到《總目》中,不僅力求收錄舊家譜,而且盡可能要將近幾十年新修的家譜也收到《總目》中,這就更給編撰工作增加了難度。
  二是著錄要求高。按《總目》著錄要求,對每部家譜不僅要著錄書名、責任者、版本項,而且要明確每部家譜的譜籍、始祖、始遷祖、家族名人、及內容提要。儘管編撰任務是如此艱巨,但在海內外各中文文獻收藏單位、譜牒研究人員和無數海內外華人的大力支持下,大家懷著傳承中國歷史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歷史使命感和崇高責任感,積極參與,共同協作、無私奉獻,僅三年時間,就已取得了以上重要的階段性成果,爲《總目》的即將問世奠定了重要基礎。
3)《總目》的數字化。
  在現代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一些大型圖書館都完成了機讀目錄數據庫的基本建設。《上海圖書館館藏家譜題要》已使用了MARC標準建成了數據庫。數據庫的檢索點設置做的較爲詳盡,如設置了譜名、姓氏、地域、堂號、始祖、始遷祖等檢索路徑,還可以瀏覽內容提要,這樣爲海內外同胞的尋根謁祖,爲譜牒學的研究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但是在網絡化的時代,日新月异的網絡技術使圖書館將在超越時空的網絡環境下工作。原有的MARC書目數據描述方式有其一定的局限性。故以北京大學圖書館爲依托單位,成立了《我國數字圖書館標準規範》總項目組。幷將關于家譜元數據方案提到了議事日程。因爲元數據比機讀目錄有更大的兼容性,更能適應在互聯網上工作。上海圖書館承擔了此項任務。主要從《中國家譜總目》入手,至少要使家譜的元數據包含總目反映的所有信息,幷會附有一定的價值的圖文,相信不久的將來,全球的炎黃子孫就能從互聯網上利用多個檢索點方便地查到自己的根。
  最後,謹向支持總目的海內外各參編單位,以及那些默默無聞地爲《總目》作出奉獻的尋常百姓,表示衷心地感謝!
】【打印】【 繁体】【投稿】【续投】【/】【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首 页 - 网站介绍 - 站点动态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6-2007 http://www.hszq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1080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028号 TIME 0.11222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