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来源:胡氏宗亲网 | 编辑:南山
| 时间:2006-12-22 21:23:25 ]
|
新纂临海黄奢胡氏宗谱序
凤览德辉而下,龙觅九渊而潜。胡氏先祖所择吉地,在乎苍山白水之间。
临海黄奢胡氏指原临海县双港区境内即今天白水洋镇辖区的胡氏宗族,该地历史上通称黄奢里。胡氏血脉渊源是从东阳(属婺州,即今金华)、处州(今丽水)迁徙而来。据旧谱序,黄奢胡氏先祖是从太祖康瑞公三子新之公自东阳迁至山下、田洋胡;其後,康瑞公长子信之公後裔伯淳兆祖暨龛山三公再自处州迁至象龛东西两村。从此,“苍山毓瑞,蔚起人文;白水锺灵,肇开世泽。”在这块苍山白水之间,开始了胡氏宗族生生不息,不断蕃衍的历史。
氏族修谱,考之古代历史,其风气可谓来源悠久,上自统治集团,下及平民百姓,无不为自己的氏族修谱建志。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风气尤其兴盛;迄大唐建立,以唐太宗之英明特出,亦未能免俗,命朝臣重修天下《氏族志》,定各姓氏之甲乙先后,血统源流,荣辱贵贱。自宋以降,氏族修谱建志之风,益加蔓延。明清以来,宗族修谱建志渐趋定型,大都每隔二十年左右修建一回,成为宗族内部一件大事。逮至20世纪50年代到“改革开放”前後的数十年间,对传统文化破坏毁灭之烈,将历史典籍包括氏族谱牒在内的材料大都当作所谓的“四旧”“封建糟粕”予以焚烧毁弃,致氏族谱牒纂修,被迫中断。在此期间,人口大量增加,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社会变迁极为迅速,宗族观念和家族结构形态与先前大不相同,後代子孙或求学异域;或经商远方,择业迁居,难觅踪迹。今逢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需要。盛世修典,乃国家之传统,宗族之遗规。因此宗族长老考虑到胡氏宗谱的纂修,已经极其迫切,经黄奢胡氏山下、田洋胡、象龛东西村等几大村落共同协商,设立理事会,以胡绍尧先生为理事长,开谱局于山下村,负黄奢胡氏新宗谱编纂之责。
综观宗族谱牒之编纂,其作用和目的虽难以遍述,然其大端主要有: 一、明血统源流 考我国古代姓氏的起源,大概在母系氏族时期,姓氏的产生,是为了区别各个氏族的血统和婚姻。汉朝班固《白虎通德论•姓名》中说:“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同姓不得相娶,皆为重人伦也。”区别血统是为了建立宗族内部的伦理秩序,使得长幼尊卑,亲疏远近,各得其所。区别婚姻是为了宗族人口的兴旺发达,力量不断壮大。《左传》说:“同姓而婚,其生不蕃。”就是说同宗族的男女不能结婚,如果结婚,他们的後代便不会兴旺。宗谱在这一功能上是贯穿古今,始终不替的。姓氏原本有别,姓是氏族共同的徽号,氏是姓的分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姓氏的界限便渐渐模糊。到了战国时代,姓与氏开始混而不分,原先意义上的“氏”都成了“姓”。“胡”原先是一个氏,据《姓谱》记载:胡氏“系出妫姓,舜裔胡公满之后。望出安定、新蔡”。这是说胡氏姓妫,是上古传说中虞舜的后代,胡姓的直接祖先是被封于陈国的胡公满。胡姓的族望在安定(今甘肃天水市)和新蔡(今河南新蔡县)。
二、敦宗族德谊 编纂宗谱,过去重视其建立宗族内部的伦理纲常、尊卑秩序作用。明了血统源流,则子子孙孙,辈辈相继,彼此长幼先后,自然秩序井然。族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有了“规章制度”可供遵循。前贤所谓“木本水源之思,敦宗睦族之谊”,就是指此而言。班固说:“所以崇恩爱,厚亲亲”,“故礼别类,使生相爱,死相哀。”“长长亲亲”就是尊敬长辈亲近亲人之意,即族人之间的辈份秩序可得之以明确,血缘远近可据之以决定。这对于重视家族宗法、伦理秩序的中国人来说,其意义非同小可。今天新编宗谱,要以新观念新思维来指导宗谱的编纂。这就是通过新宗谱的编纂,联络同宗子孙的宗族情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无论身处何地,都要牢记自己是胡氏后裔,不忘族训,以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贡献,为宗族争光。
三、存宗族历史 中国编纂谱牒以前大多看重其纪世系、序昭穆(祖宗死后丧葬的一种制度)的作用,因此在编纂中赞美祖先高贵的血统、光辉的业绩、出众的才华等笔墨自不可缺,而文过饰非之事亦尝有之。这固由于光宗耀祖心理驱使而然,更由于没有认识到宗谱在保存宗族历史史料上具有重大意义而有以致之。从今天的观念来看,宗谱既是宗族血统的源流图,更是宗族辛勤劳动、存亡兴衰的晴雨表,是本宗族生存发展的最真实、最可靠的历史。因此,编纂宗谱,必须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态度,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不虚美,不隐恶,照实纪录,才能留给后代一部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宗族历史。祖先有骄人的业绩固然令后人引为自豪,祖先若有不足甚至于过失,更足为后人镜鉴,前贤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毛泽东也说“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都是中肯之论。
历史上胡氏先祖之崭露头角,为青史所称颂,烈绩彪炳于後世者,以忠心爱国之英杰和研究国粹、从事文化教育事业称文师人师者为特出。如北宋永康胡则(胡公大帝),其出众的才华和正直的为人,毛泽东概括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南宋胡铨上书请斩秦桧之头以谢天下,举世震惊,其无私无畏,一腔浩然之气令後人仰之弥高;现代学术大师胡适,先为北京大学教授,後任民国中央研究院院长,一生获得三四十个博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当代政治家中共中央主席胡耀邦为平反共和国几十年积压的冤假错案,为知识分子落实政策,赢得了全国人民由衷的爱戴……胡氏先辈在历史上作出巨大贡献,树立了良好风范。我临海黄奢胡氏宗族素来重视文教,代有闻人,前後相继,真可谓人杰地灵,济济多士。
新纂《黄奢胡氏宗谱》,对内疏理宗族派别支亲,考查辈分排列,明了长幼次序。可以了解本宗族先祖披荆斩棘,开荒拓土,在此安家发祥的历史;可以查考本宗先祖所建立的辉煌业绩;牢记先祖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处世为人的宝贵经验——族规族训。也可以作为本宗族创业发展史教育的教材,使本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世世代代传承于久远,并不断发扬光大。对外可以作为联络其他胡氏宗人的有效手段和工具,“五百年前是一家”,以宗谱为纽带,联络天下同宗兄弟,广结族缘,密切交流,为宗族的共同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谚语曰:“世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後建非常之功。”深望胡氏後裔能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缅怀先辈的祖德宗功,激发追迈前贤的豪情壮志,所谓“前修未密,後出转精”,涌现非常之人,建立非常之功,更加光耀我黄奢胡氏之宗业。
正武其生也晚,资质鲁钝,学殖浅薄;且值慈母患肺癌晚期,卧床积年,人命危浅,仅馀一息。华佗术尽,扁鹊计穷,武忧心如捣,无法解散,本无缘亦无心作谱序。而谱局常务理事会诸长老以武任教于高校中文系,从事古代文史之学,对谱牒之类文字尚称对路,以新谱序跋及姓氏源流考诸事见委,言辞恳恳,期望殷殷,盛情不容复却。乃不揣愚陋,为作序云。
临海黄奢胡氏四十六世孙正武谨序 公元2002年8月于台州学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