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寻根系统 | 纪念馆
 
 
无锡村前胡氏
[ 来源:胡氏宗亲网 | 编辑:南山 | 时间:2007-02-22 15:10:45 ]
无锡村前胡氏家族

摘自:http://family-hu.spaces.live.com/blog/cns!D4EA601E61E14452!145.entry#post
本文未经原作者同意转载,如有异议请联系:hxy123@sbc-mcc.com QQ:114412749

  一. 老祖宗。
  3000多年以前,周朝的周武王封我们的老祖宗为胡公(满)。这是中国胡姓的起   始。自后,胡姓遍及全国各地。据最新的百家姓调查,胡姓居15位,是个大姓。无锡的胡氏 是900多年前,从安徽搬迁定居到此的胡文昭公的后代。文昭公为宋代著名教育家及一代名臣。 文昭公的29世孙胡和梅公,清朝末为江苏谘议局议员,1911年后为江苏省议会员。他是今天在这里聚会的胡敦复,胡宪生,胡明复,胡刚复先生后代的老祖宗。和梅公的长子胡壹修公,次子胡雨人公,三子胡合如公,四子胡保如公是30世孙。壹修公是教育家,与弟雨人公一起兴办教育事业,在家乡堰桥村前创办胡氏公学,一生还致力于地方公益慈善事业。
  雨人公是著名教育家,水利专家,清朝光绪17年(1891年)考中举人,后留学日本弘文师院。曾被选为无锡县议会第一任议长,后任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学校校长,为治理无锡的水利事业作出贡献。后人为纪念雨人公的功绩,1935年於故乡村前公园树立胡雨人先生铜像。当时除南京有“孙总理铜像”外,江苏省仅有雨人公铜像,所以揭幕典礼盛况空前。铜像于文革中被毁,1994年当地政府及老百姓将铜像重新树立于堰桥吴文化公园,在铜像傍,由雨人公的孙子胡法光先生捐资建造“宪生图书馆”,为故乡的文化事业作出贡献。
  二.   31世孙的杰出贡献。
  壹修公生子三人,敦复,明复,刚复,生女六人,彬夏,蔚兰,范若,惇五,六英,芷华。 雨人公生子二人,宪生,键生,生女一人,卓。 他们都是31世孙。
  敦复先生于光绪30年(1904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留学,后负责在国内于宣统元年(1909年),宣统二年(1910年),宣统三年(1911年)主持举行三次考试。前后选中179人,由敦复先生分批率领赴美,与美国各著名大学接洽,全部安排入学。其中包括宪生,明复,刚复先生及彬夏女士。宪生,明复,彬夏都在康乃尔大学学习,刚复於哈佛大学就读。敦复,明复,刚复均为博士,人们称壹修公一门三博士,教子有方,传为美谈。 敦复先生终生从事高等教育事业,著名教育家,曾任清华学堂教务长,北京女子大学校长三年,后创设立达学社,于1912年创办上海大同大学,任校长。曾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主任16年。1949年,应美国华盛敦州立大学邀请赴美讲学,直至退休。1979年,敦复先生病故,享年94岁。
  明复先生从康乃尔大学毕业后,进哈佛大学获数学博士学位,是我国第一个数学博士。1914年,在美留学的一些热血青年,包括明复先生,发起组织了中国科学社,出版了“科学”月刊,以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明复先生回国后,协助敦复先生管理大同大学的大量事务,教授高等数学,物理学,每节课都认真负责,清晰明了,学生们赞不绝口。他还在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洋中学兼课,其收入很大部分用于大同大学的建设。1927年6月明复先生与宪生先生同返村前,为雨人公夫人奔丧期间,在村前河口游泳,不幸溺水身亡,时年仅36岁。科学社将明复先生安葬于风景秀丽的杭州西湖烟霞洞山坡。在上海卢湾区建立“明复图书馆”,并树立了明复先生半身铜像。
  刚复先生于1909年,仅17岁,入哈佛大学,1918年得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东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央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任教;后任大同大学理学院,工学院院长,校长;在浙江大学,北洋大学,天津大学任教;1952-1966任南开大学物理系教授。刚复先生为我国著名的前辈物理学家,毕生从事科学教育事业,桃李满天下,为中国现代物理科学教育作出了杰出贡献。刚复先生1966年病逝于天津南开。
  宪生先生于1910年留学康乃尔大学,获得森林学硕士回国。在中法工学院,大同大学等校任英文教授,并任大同大学文学院院长。曾编著初中适用的英语课本三册,被全国各中学采用为教本。曾翻译英文小说“人猿泰山”等,成为当时的畅销书。1929年任财政部部长宋子文的秘书,后调任松江盐务管理局,贵州盐务管理局局长。1947年-1955年任英商怡和洋行顾问。宪生先生爱好体育活动,主要是网球,足球和台球。曾任第四届全国运动会的网球裁判长。1957年于上海去世。31世孙的女前辈们,如彬夏,范若,卓均留学日本,美国,都是当代妇女的先驱人物。
  三.   32世孙的情况。
  敦复,宪生,明复,刚复先生的子女们原共有16位。非常遗憾的告知大家,目前还健在的有6位。他们是敦复先生的长子新南先生,次女福南女士(在美国);宪生先生的三子法光先生,五子政光先生;刚复先生的次女璞(在美国),三女珊(在北京)。
  1997年由热心的法光先生在财力上全力支持修订的“胡氏宗谱”上和梅公的32世后裔还包括女姓在内。因限于筹备时间创促,这次仅有胡性四家后代参加。王仁中先生是我们表兄弟姐妹的代表。按“胡氏宗谱”所列,和梅公32世孙原共有60位,有些失去联系,不完全统计目前健在的约30余位。 今天参加聚会的还有33世及34世孙。按“胡氏宗谱”所列我们四家共有33世孙28位,34世孙33位。 和梅公的33世孙80位,34世孙33位。
  四.近百年来,村前子孙,早已散居全国各地,有的已远迁港,台,英,美等地。胡氏子孙中出现了众多出类拔萃的人才。和梅公的子孙们的业绩足可以说明一切。不要忘了,大家的根在中国,在无锡,在堰桥村前。无论在国外,国内的和梅公的子孙们,从这次聚会开始,我们通过现代的信息手段,保持更多的联系。有条件时将建立一个“无锡村前胡氏宗谱”网站,把胡氏宗谱的有关内容摘登网站。把我们32世,33世乃至34世孙的情况,资料,照片发送到网站,互相交流,沟通。虽然我们各自远隔天涯,通过网站我们又近如咫尺。让和梅公家族之间永远和睦,幸福,兴旺,发达。


Family Stories 胡家故事

摘自:http://family-hu.spaces.live.com/blog/cns!D4EA601E61E14452!145.entry#post
本文未经原作者同意转载,如有异议请联系:hxy123@sbc-mcc.com QQ:114412749


胡竟先老太太是无锡村前胡氏31世孙。她住在牙买加,去年过世,享年92岁。她于12年前,给我们留下了一段家庭掌故,请看:

          胡竟先给王志道的信
志道:
  寄你一篇小文,看了这文,你便可知你祖母的身世,以及你和寄娘(胡宪生夫人华心耕)如何亲法。因为曾外祖母和她的姐姐是相依为命,而周,孙两连襟又是时常唱和,一起吟诗作对,因此来往极密。至你们一代还是如此。请你修改后,翻印给仲光兄弟辈看。也是一段家庭故,如我不说出,大约我死后就无人再知这故事了。
 
                      竟先 1994.04.02
             
                  一篇小文

    在太平天国末年时,在我江南一带,大约进行过拉锯战。那时失败的太平天国军士,已无军纪,所过之处,虐杀人民,苦不堪言。民国九年,我家迁回无锡,住了一年。我还记得那时,如我和大哥,珊妹吵闹过份的时候,家人就说“长毛来了,长毛来了,快别吵了”。长毛是江南人称太平天国军士的俗称,从这一句恐吓小孩子的口头话中,也可看出当年太平天国败兵杀人之多了。就像早年的美国人,只要一说“印地安人来了:,稍懂人事的小孩子,就马上停声不闹了。
  当时有一家姓王的无锡人,听到“长毛来了”就扶老携幼的全家逃走,避避风头。因为又有老又有小,走不快,看看快要被长毛追上。他家有两个标致幼女,一个十六岁,一个才十四岁。父兄想长毛追上了,我们还可以跪下求命,这两个女孩子可怎样好?情急智生。看看路旁有一个池塘,岸边长了很多芦苇,就把两个女孩子推入池塘。吩咐她们蹲在泥水里,只留个鼻子在外面透气,无论看见什么事发生,都不许作声。稍停片刻,长毛赶上,全家人跪地求命。那些太平军,一肚子没好气,就拿王家一家人出气,见一个杀一个。一具具的尸身都扔入那池塘里。最后还把长枪伸入池塘,把个个尸体都翻捞一次。看看还有活的没有.
  这两个女孩躲在水里,眼看一家人被杀尽,哭也不敢哭。直等长毛去尽,才慢慢从池塘爬出。两个女孩非但无家可归,而全家人在一霎时都杀尽了,今后怎么好?但在这个当头,这两个女孩在逃命之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她们得埋葬父母尸骨,别人的尸身她们已无法可想了。姐妹两人只是尽力把父亲母亲从池塘拖上岸来,下一步又怎样呢?她们只有求天了。她们把尸身放在路边,求了一个读书人替她们写了一个地状,说明父母是如何死的,现在求仁人善士替她们埋葬父母,她们无可报答,只可卖身,为奴为婢。把石子压在地状上,她们两人就跪在尸身和地状的傍边。那时兵荒马乱,人人只顾逃命要紧,哪有心情来管这闲事。恰好此时,来了一个读书人,看见这两个女孩跪在尸身傍边,他就去读了地状,并触动了他的慈悲心。他和这两个女孩说 :“难得难得,如此兵荒马乱,你们逃命要紧。你们如抛了父母尸身自己逃命,谁也怪不得你们。你们是孝女。好,我帮你们办这件事。”于是这个读书人就去寻了一些人,把两具尸身给埋葬好了。诸事完毕后,那读书人忽然想起了一事,就问那两个女孩说:“如今诸事已毕,你们到哪里去?”那两个女孩见问,那眼泪又不断的流下来说:“我们是无家可归的了”。这倒使这个读书人大费踌躇起来了,最后他毅然决然的说:“你们这两个女子如何可以在外面抛头露面。这样吧,如不嫌我家狭小,就到我家去吧。”
  这两个女孩于是就在这读书人家住了下来。这读书人姓周,名菊人,那时已过了30岁。在那个时代,一个男子过了30岁还没有成亲,是不可思议的。只是有个缘故,这位周菊人先生,老天给了他一付良善美丽的心肠,可没有给他一副“过得去”的外貌。他满嘴龅牙,嘴唇包不过牙。虽然那时的婚姻全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但哪个父母也不愿把女儿嫁给一个太丑的人为妻。所以周菊人虽已30出头,还未成家。过了些时,周菊人就对那姐姐说:“我们这样孤男寡女一家同住,保不住别人不说闲话。我想,你如不嫌我丑,是否肯嫁我为妻?”那位姐姐毅然决然的说:“那里的话,你是恩人。何况我姐妹的地状言明为奴为婢均可。”于是姐姐就嫁了周菊人为妻。过了几年,周菊人为妻妹择配,选的是无锡世家少宰府的后代,孙姓的书香人家。
  周菊人夫人生二女。长女嫁给华家,这女又生一子二女。长女名小田(心耕),嫁胡宪生。次女二田,原许配胡正祥,后正祥在美国娶了华侨女子,二田后嫁萧松立。子应宣。周菊人夫人的次女周辉嫁无锡村前胡雨人为续弦,生一女卓,一子健生。
  周菊人夫人的妹妹嫁孙家,育三女。葆如(张彬先生的祖母),婉如(王志道的祖母),卓如(写此文的胡竟先老太之母),抱小叔长子孙景路为后。

                关于胡雨人先生的小故事

    雨人先生当年毕业于南洋公学后,东渡日本,在日本弘文师范学习时,即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团体-同盟会。学成回国,参加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失败后,先生本来就淡于名利,就转而把毕生精力放在教育和水利事业上。论先生的地位与所作所为,他有足够的条件向上。当时南京政府曾经邀请他当“江苏省民政厅厅长”的重任,而先生竟拒之于门,概不考虑。这种淡于名利,不愿升官发财的所谓“傻人”,受到了人民的尊敬。
  在当地,人们一向称之谓“戆头二先生”的雨人先生,是一位反苛捐杂税,严禁烟,赌,反对封建迷信的带头人。如当局在无锡一个小地方也建立了关卡,勒索人民。某一天,先生乘农民的便船路过此地,船载的是农民自产农产品,突然关卡人员喝令农船靠岸检查。检查人员上船检查时,把船中东西翻得个七零八落,而且向农民勒索,双方各有争执,先生挺身而出,晓以大义,那检查人员不认识雨人先生,还是要勒索,先生生气了,就对同船人说,打掉这个关卡,使路过船只,不受苛捐杂税之苦。于是大家拳打脚踢,打进了关卡大门。先生对关卡人员说:“有什么事,到北乡来找我,我叫胡雨人。”这样几句话,吓破了关卡人员的胆,他们一听说是胡雨人,马上道歉请罪,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以了事。
  在堰桥西胶山,三月初四是所谓“大王会”期,旗帜飘扬,锣鼓喧天,看热闹的人们,人山人海。在队伍最后由八个人抬着一乘轿子,其中坐着一个泥菩萨,“大王老爷”。突然从轿子背后窜出一个人,跳上轿杠,手舞足蹈。嘴里念念有词,好像没有神志似的。大家都说他是“巫神”,说:“大老爷要砸人了。”大家很怕,如果砸到了,就要生病,倒霉。就在这时先生从街上胡元吉药店出来,问明情由,走上去就把那个所谓“巫神”三记耳光,打得他目瞪口呆,揭穿了他的迷信活动,使他连连讨饶赔罪。先生就在这个人山人海的地方,狠狠地教育了他一顿。这件事也大大开通,教育了那些看热闹的人。

                关于胡敦复先生的小故事

  胡敦复先生自幼随叔父雨人先生读书,1907年时和他的大妹彬夏到南京参加留学生考试,他们兄妹二人双获桂冠(妹获女榜第一名)。引起家乡人民的震动,也为胡氏家庭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1911年胡敦复先生等创办“立达学社”,1912年成立大同学院,这是大同大学的前身。这11位立达社员,全是靠薪水生活的穷教师,可是他们在大同执教都不拿工资。在外校兼职还要把兼职的薪金取出20%交给大同作为补助学校的办学经费。如此艰苦办学到1913年才改变。
  大同大学的办学特点,资金自筹,教学自主,国内首创男女同校同班。胡卓是大同第一个女生。大同耗费了胡敦复先生一生中的主要精力。他还动员弟妹,亲属,明复,刚复,范若,芷华,宪生,胡卓,宜南,新南在国内外学成后到大同服务多年。
  胡敦复先生一生编写了很多教材,除教数学外,先后教过英语,拉丁语,哲学,国学,物理等课程,哪门课缺教师,他就教哪门课,教学效果很好,学生们都愿意听他的课。原上海市长汪道涵曾是先生的学生,对先生有很高的评价。
 
              关于胡明复先生的小故事

  胡明复先生和刚复先生两人同在一校同班上课。兄弟两人,感情很好,每天同出同归。但是在解答数学习题时,两人常争得脸红耳赤,各不相譲。有一次,两人又争论不休,各持己见动起手来。按校规在校打架,需开除学籍,对先动手的学生,必需开除,而后动手的学生,可从轻发落。但是他们两人被拖进校长室时,谁也不愿意指出是对方先动手。结果他们两人都被学校开除了。刚复被开除后,合如老先生仍替他换了一个学校继续上学。明复就命运不佳,回家以后,受到停学处分。他父亲把他送到宜兴一家小商店,做学徒经商。可是这位酷爱学习的年轻人,依然手不释卷,努力学习数学外语。父亲知道了,又命他回上海去投考商业学堂,在商校成绩很好,屡获第一。最后以优异成绩考取留美。
  明复学生在康乃尔大学学习商业经济。学校每年都有一次全校性的数学比赛,明复先生屡次参加,都获第一名。他的女儿金箴回忆:“爸爸后来把三块金牌,挂在我们子女三个的头上说:爸爸不买金项链给你们,你们三人就带上它留作纪念吧。”明复先生在康奈尔大学4年的学习成绩。年平均在97分以上。为全校4000余学生之冠。
 
                                        关于胡刚复先生的小故事

    胡刚复先生原名“光复”,以后改为“刚复”,以示追求真理,终生不阿。1940年浙江大学迁校到贵州,他到处奔波,要求地方政府多多供应房屋,材料和工匠等。但当地政府一个负责人,非但不肯合作,反而伪作假证,诬告刚复先生等“冲入党部,撕毁党旗,国旗和孙中山总理遗像”等等,阴谋陷害,把浙江大学赶出贵州。此事刚复先生一直坚持斗争,直至上告到国民党中央,结果谣言为事实所揭破。后来刚复先生募来一批经费,修建物理楼,这个坏蛋又组织了一批无知流民持刀进行阻挡。刚复先生立即叫照相馆来人摄下现场,同时上告中央,结果坏蛋又遭失败。可见,刚复先生一直是站在与恶势力斗争的最前哨。
  浙江大学物理系有人板着手指算过,说胡刚复教授在浙大可算是“五世同堂”了。因为先生在东南大学时期的亲授门生有张绍忠等;王淦昌是吴有训的门生,应该是第三代了;助教程开甲等是第四代;当时的门生李政道等都是第五代门生了。这是刚复先生从1918年回国到1943年为止的近25年中培养的五代学生。从1943年到今天,又快60年了,这“五世同堂”时期的师生,继续发扬先生之学,该不知又有多少代了。


以下资料摘自:http://www.wst.net.cn/wuxifq/renwu/mingren/jdmingren/3138_2.htm

  胡通祥,女,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七月初四日生,无锡县堰桥
村前人。7 岁入村前胡氏小学,毕业后得族叔胡敦复的支持,考入无锡

县立女子师范学校。民国5年(1916年)1月毕业,先后在无锡县立女师第

十四分校、私立振秀女学、青浦私立崇正女校任教。民国7年2月至无锡

西乡河埒口荣德生创办的竞化第二女子高等小学任校长。民国11年学生

逐渐增加,增聘县女师同届同学孙汝舟、王佩莘以及族侄女胡秀霞为教

师,同心协力办好学校。民国16年,竞化女子高等小学由当地教育界前

辈蒋仲怀接办,改名化新小学,胡通祥继任校长。

  日军侵占无锡后,学校遭严重破坏。她与孙汝舟、王佩莘等教师变

卖个人金银饰物置办课桌设备,于民国27年秋复课,教师均不领薪水,

坚持教学,并设法购买抗战前的旧课本,坚决不用日伪教材,校内不挂

日伪旗帜,晚上对学生进行抗日救国教育。当地汉奸曾投寄匿名恐吓信,

但她不为所屈。为解决小学毕业生升学问题,于民国33年8月借用化新小

学教室,创办初中补习班,定名为化新中学。为解决学校扩大招生后校

舍、经费、师资、设备等方面的困难,她多方奔走,取得支持。至解放

前,化新中学已成为一所完全初级中学。

  1956年,私立化新中学改为公办,改名为无锡市第十五初级中学。

后又改名为河埒初级中学。胡通祥一直担任该校校长。她屡次被评为市

优秀教育工作者,并先后被推选为无锡市政协委员,省、市、区人大代

表,江苏省妇联委员。1957年2 月参加中国民主促进会,并出任民进无

锡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63年又被选为无锡市郊区副区长。她虽身兼

多职,仍立足于河埒学校,不脱离教育岗位。胡通祥终身未婚,献身教

育事业近60年。一生以校为家,生活俭朴,个人积蓄都用于扩充教室、

添置教学设备,或资助经济有困难的师生。1971年患乳腺癌,赴上海作

切除手术。1975年春,肝区又发现癌肿,医治无效,于10月14日逝世,

终年79岁。



】【打印】【 繁体】【投稿】【续投】【/】【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首 页 - 网站介绍 - 站点动态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6-2007 http://www.hszq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1080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028号 TIME 0.105160 second(s)